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胡適 (1945--1949人物)
1945--1949人物
1945--1949人物
6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王世杰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這真是可憐的供狀 (蔣介石)誤國如此 真不可恕"
1933/3/13 日記
與蔣介石談二鐘頭
蔣說....不料日本知道湯玉麟/張學良比我們知道清楚的多多
"這真是可憐的供狀 誤國如此 真不可恕"
俞平伯
Books Birdviews 書海: 俞平伯年谱(1900-1990)
2010年12月30日 ... 俞平伯年谱(1900-1990)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谱文和附录两部分。谱文则以记载俞平伯从1900年1月8日出生至1990年10月15日逝世为止的正谱为主。 ...由於此書有人名索引
所以可以知道俞平伯與胡適的互動
又 1947/11/16 胡適致俞平伯長信談絕句:必須與民歌結合 才有新生命 (發表在 申報)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問題:胡適認識魏智嗎?
"....海藏(郑孝胥,字苏堪)書中有多次談到《海藏日記》卻忘記加標點符號(頁33提到徐志摩題贈魏智先生《猛虎集》)--而《海藏日記》記徐志摩與他/徐志摩胡適去看魏智"臨池"....
妙的是:"魏智是法国人,1920年来到中国后,在北京居住。上世纪20年代末曾任英商中国图书有限公司的经理,还在北京饭店里面开了一个法国图书馆。20年代中期以后,徐志摩在北京组织了新月社..." (陈子善教授: )
我很不客氣的對蔣介石說: 中國教育制度.....學風
他問胡注意研究兩問題
(1) 中國教育制度應該如何改革
(2) 學風應該如何整頓
我很不客氣的對他說: 教育制度並不壞 千萬不要輕易改動了ㄅ
教育之壞 與制度無關
十一年的學制 十八年的學制 都是專家定的 都是很好的制度 可惜都不曾好好試行
經費不足 政治波動 人才缺乏 辦學者不安定 無計畫之可能.......此皆教育崩壞之原因 與制度不關
學風也是如此 學風之壞由於校長不得人 教員不能安心治學 政府不悅學 政治不清明 用人不由考試 不重學績.....學生大多是好的.....
今日詆毀學制者 正如不曾試行議會政府就說議會政府決不可用
陽明哲学能在日本发生维新的效果,而在中国只能造成“囊风橐雾”的理学
陈布雷与裴复恒到胡适下榻的饭店,胡适与他们談何以王陽明哲学能在日本发生维新的效果,而在中国只能造成“囊风橐雾”的理学。 ......
送一冊淮南王書 給昨天初見的蔣介石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Nikos Kazantzakis/通俗希臘文
"到了一九七六年,通俗希臘文的地位宣告確立
十九世紀初,希臘人開始追求獨立,
其實不用等到世紀之交的加蘭娜基,在她之前,舍菲利士(
----
胡適日記中記他與Nikos Kazantzakis (Greek: Νίκος Καζαντζάκης) (February 18, 1883, Heraklion, Crete, Ottoman Empire - October 26, 1957, Freiburg, Germany) 談白話運動的事
台灣翻譯過 Will Durant 談文學的書 內有詳細介紹Nikos Kazantzakis部分
事實上 除了許多著名的小說
我還買過上千頁的英譯新詩:Translations of The Odyssey: A Modern Sequel, in whole The Odyssey: A Modern Sequel, a full verse-translation by Kimon Friar,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58; London: Secker and Warburg, 1958.
網路關於 Nikos Kazantzakis的中文資料可參考:KazantzakisTag Archive for kazantzakis archive at 穴宇.閱與.說予 ...
.
.....其實,卡氏的國際知名度之高低實在並無意義,況且,不認識他也許只是我們的知識匱乏而已!根據,釜父另一著作《中日遊記》(Japan China)所載,他在1935首訪中國時,曾與胡適見面,彼此交流了對中希白話文運動的看法。1957年,他跟太太重訪中國,跟周恩來、茅盾、老舍、郭 沫若等見面,京劇大師梅蘭芳更為他刻意演出一段折子戲,而到訪香港時,當天的報章也有報導呢!看來,釜父的知名度高得連一些你我都聽聞過的名人也要親自接 待,只是我等草民認知度過低呀!
**Kazantzakis, N. (1982). Japan China: a journal of two voyages to the Far East. Translated by G. Pappageotes. Berkeley, CA: Creative Arts Book Company. (p. 306)
容庚/《容庚传》
《容庚传》有一節談到胡適的做學問值得親佩 包括50年代批胡運動時.....
胡適的世界The World of Hu Shih: 胡適與冰心/看雲集(梁實秋) 頁31-72 ...
講完後,在司徒先生(按:即司徒雷登)家中午飯,見著冰心、 希白、頡剛諸人。…… 從以上三則《胡適的日記》中,讀者既可看到胡適與燕大師生的關係,也可發現胡適對冰心 ...---
容庚(1894年9月5日-1983年3月6日),本名肇庚,字希白,號頌齋,廣東東莞人。古文字學家。
容庚生於書宦之家,出生時,父親提詩:「時局正需才,生男欲壯哉」,曾隨舅父鄧爾雅學習「說文解字」,「或習篆,或刻印,金石書擁置四側,心竊樂之。」後師從羅振玉研究古文字。1922年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研究生。1926年畢業,任教於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曾主編《燕京學報》。抗日勝利後,任嶺南大學中文系主任。後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金文編》(1925年)、《金文續編》、《商周彝器通考》(1941年)。
---本报讯 (记者张颖妍)“容庚是东莞的骄傲,东莞的治学者应该将容老的治学精神发扬下去。”7日,期待已久的《容庚传》终于在东莞“首发”。
容庚先生1894年出生于东莞莞城,1983年逝世于广州,是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书法家、鉴藏家。由易新农、夏和顺撰写的《容庚传》是第一部容庚先生的传记作品,由花城出版社隆重推出。此书约40万字,详尽地描述了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学术交往。
有“东莞文史泰斗”美誉的杨宝霖激动地表示,《容庚传》的面世,是东莞文化值得记取的大事。“容庚先生正直敢言,被誉为‘知识分子的晴雨表’,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真正体现者。”
他表示,容庚的高贵人格与治学精神,也与东莞乡土文化底蕴有着直接关系。“这是东莞文化最为宝贵的一部分,应该一直保存,并且让更多世人所知道。”
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1932/1/22 徐志摩的康橋日記 引史家Macauley 日記
1932/1/22
胡適日記全集 p.626
此段引文可作為英文學習之教材
中國的版本有翻譯(它有時可能錯誤 如英國教師級 reader等) 而台灣版無 可惜
這段是重要的著作/作文哲學 與胡適的想法相合
房兆楹與胡適
胡頌平,《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各冊索引
------
*房兆楹(1908年-1985年),字肇穎,山東泰安人,出生於天津。歷史學家,明、清史權威學者。畢業於燕京大學數學系,與校友、同事杜聯喆結婚。
房兆楹、杜聯喆夫婦是國際知名的中國史專家和文獻學家,尤精於明清史及近代人物研究。他們先後在中國內地、美國、澳大利亞等地的大學和圖書館工作, 參與撰寫《清代名人傳略》、《中華民國人物傳記辭典》、《明代名人錄》。這三部著作是明清以降中國著名人物傳記資料的大彙編,均用英文編寫,在國際漢學界 有很大影響。一九七六年《明代名人傳》(英譯中書名即:《明代名人錄》)出版時,哥倫比亞大學特以極隆重之儀式贈夫婦二位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房兆楹1928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數學系,獲理學士學位。1930年從武昌文華圖書館學專科學校畢業,任燕京大學圖書館助理館長。後官費留美。
1932年與杜聯喆合編《三十三種清代傳記綜合引得》。1944年參與編纂的兩卷本《清代名人傳略》(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1644-1912)。
二戰期間,房兆楹教導美國軍人學習漢語,並編寫漢語口語教材,後列入美國「陸軍部教育手冊」(War Department Education Manual)。1948年撰寫《清初滿洲家庭里的分家子和未分家子》一文。後參加華盛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共同主持的「中國歷史計劃」(Chinese History Project)。1965年參加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明代傳記歷史計劃」(Ming Biographical History Project)。晚年把大量圖書捐贈給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和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
史學家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與其夫人金安平、芮瑪麗(Mary Wright)、倪德衛(David S. Nivison)都是他的弟子。
著有《清代名人傳略》、《中華民國人物傳記辭典》、《明朝人名錄》。
[編輯] 參考
- 楊聯陞評價:「論明清史料史事,今日當推房兆楹、杜連喆夫婦。」[1]【按:杜聯喆曾改用杜連喆之名出版著作】。
- 何炳棣說房兆楹一向專捧「洋人」,對華裔學人評按照例非常刻薄。華人中他只捧兩個人,一位是胡適,一位是楊聯陞。又說房對於雍正奪嫡的結論是錯誤的[2]。
- 齊魯文化大辭典
- 20世紀中華人物名字號辭典
[編輯] 注釋
[編輯] 外部連結
-----"房兆楹" 見--Jonathan D. Spence(史景遷)著,《中國縱橫:一個漢學家的學術探索之旅》(Chinese Roundabout: Essays in History and Culture),夏俊霞等譯,上海遠東出版社,2005年 pp.410-14
中國縱橫:一個漢學家的學術探索之旅Jonathan D. Spence
孔孟學會/陳立夫/明清民名賢百家書扎真蹟
胡適婉謝說 ,他不主張尚一尊, 應求思想界之多元。
我中學時(1960年代中) ,老師要我們看看陳立夫寫的四書道貫 。
1990年代末,台灣要發行儒報
陳立夫先生的題祝:「儒家即教育家也,故凡合乎教育之文章,均為儒報所歡迎也。」
近日得 陳氏輯的 陳立夫先生墨蹟
品質不佳
不過可以知道一些價值觀和交往,譬如說他92歲給啟功先生的是朱子的: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1954/4/4 胡適 四月四日序 明清民名賢百家書扎真蹟 很好 (年譜長編 pp.2419-20)
不知何故不收他同月七日在日本買書寫的 跋清代學人書扎詩箋十二冊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胡詮真不錯,朱夫子的道學氣卻太重了!
胡適錄過些 朱夫子的佳言。不過朱子有時沒人情......
宋名臣胡詮上書彈劾秦檜,遭貶廣州,後來被赦放歸過衡陽,結識女子黎倩,為之傾倒,
寫了:
"君恩放歸此一醉 ,旁有黎頰生微渦。"
朱夫子知道此事之後作詩諷刺: 「十年浮海一身輕,獨對黎渦卻有情 。世上無如人路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胡適對講此故事的胡健忠說:" 我們這位本家真不錯,朱夫子的道學氣卻太重了!"
重讀的重要
Academic Writing question: A careful rereading of materials for the purpose of
finding and correcting errors? The word is proofreading.
rèréad[rè・réad] [動](-read)(他)再び読む, 読み直す.
戲稱度牒為"大頭官會".
大頭/度牒/官會子/大頭票/大頭症
2011年3月19日 星期六
胡適語粹
還有一些"盜版" 譬如說 台北:名江書局 1982年再版
這本書優缺點都相當多 先談缺憾: 無索引 各文無時間說明....
胡適語粹
內容簡介
胡適一生的主要著作和文字彙集,既是浩瀚汪洋,難於盡讀,於是選本的編纂,也就有其必要。這本「胡適語粹」的選定及編法,就是比照一種叫做「雋語選粹」式的收羅方法,分門別類,擷取才智之士的文章片段,綜合印行。
文 的內容以胡適一生的主要專書和文字彙集為基料,以「哲學‧思想史」、「宗教‧迷信」、「東西文化」、「中國前途」、「政治」、「社會‧經濟」、「教育‧知 識人」、「方法論‧國故」、「文學‧語文」以及「人物」等大類,分別囊括這些基料,並且貫串這些基料。全部囊括的基料經貫串為五百個小單元,各加標題,以 資醒目。胡適主要思想的分類條目,大致都已具備。
- 規格:平裝 / 712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
李敖:一九三五年生于哈爾濱,一九四九年到臺灣。李氏文筆自成一家,被喻為百年來中國人寫白話文之翹楚。發表著作上百余種,以評論性文章最膾炙人口,《胡適評傳》與《蔣介石研究集》為其代表作。西文傳媒更捧為"中國近代最杰出的批評家"。
哲學史的三個目的
中國哲學的地位
中國哲學史的區分
《中國古代哲學史》缺點
中國古典思想
九流
中國思想史三期
革命家之老子
老子論天道
老子論無
老子論無為
老子人生哲學
儒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小人儒
殷
孝的哲學
觀象制器
《春秋》影響
尊孔
祭孔
孔家店
讀經
荀子論天
墨家名學
法家
法的哲學
道家
道家是雜
道的觀念
與時推移
莊子生物進化論
楊來為我論
鄧析
……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高木 八尺 (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胡適說高木八尺在3年前給他一扇 書"求則得之 舍則失之"
( 盡心上: 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
他回報書有誠齋的詩: 萬山不許一溪奔...."
胡適日記全集:
books.google.com/books?isbn=9570827106...
高木 八尺是日本名人高:东京帝国大学政治学教授,日本美国研究的开创人、奠基人。
高木 八尺(たかぎ やさか、1889年12月25日 - 1984年4月28日)は、日本の政治学者、アメリカ研究者、政治家。位階は従三位。勲等は勲一等。東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員。
東京帝国大学教授、太平洋問題調査会常任理事、貴族院議員、東京大学教授などを歴任した。
目次[非表示] |
来歴 [編集]
英学者・神田乃武の子として東京に生まれる。一高、1915年、東京帝国大学卒業、新渡戸稲造、内村鑑三の影響を受ける。1918年、母校で米国憲法・歴史及び外交講座の初代担当者となり、1938年、教授に就任。定年となる1950年まで米国政治史などを教えた。
戦前は太平洋問題調査会常任理事。日米開戦前には、戦争回避のため近衛文麿とフランクリン・ルーズベルトの会談の実現に努め、ジョセフ・グルー駐日大使に自制を求める手紙を出したりした。1946年には貴族院議員。戦後の駐日大使エドウィン・ライシャワーとも親しく、日本アメリカ学会を創設し、国際文化会館を設立した。1948年日本学士院会員。1965年、アメリカ歴史学会名誉会員。1965年、賜銀杯一組(第三号)。1967年、文化功労者。1984年、叙従三位、叙勲一等授瑞宝章。アメリカ研究者には教えを受けたものが多い。
人物 [編集]
実父である神田乃武は英語学者として知られ、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教授を経て東京外国語学校校長を務めるとともに、貴族院議員などを歴任した。乃武の養父である神田孝平は、兵庫県令や元老院議官などを歴任した政治家である。八尺の実弟である神田盾夫は言語学者であり、八尺と同じく東京大学教授として教鞭を執った。アメリカ文学者の斎藤光は女婿であり、やはり東京大学の教授を務めた。
著書 [編集]
- 米国政治史序説 有斐閣、1931
- 米国東洋政策の史的考察 岩波書店、1942
- 米国憲法略義 有斐閣、1947
- 現代米国の研究 有斐閣、1948
- アメリカ 明善書房、1948
- 米国政治史の研究 岩波書店、1950
- 近代アメリカ政治史 岩波書店、1957
- 民主主義の精神 東京大学出版会、1962
- 新渡戸稲造先生の平和思想と実践 基督友会日本年会、1963
- 高木八尺著作集 全5巻 東京大学出版会、1970-1971
翻訳の一部 [編集]
- アメリカ発展史 マックス・ファランド 名原高三郎共訳 岩波新書、1941
- アメリカの学者 ラルフ・ウォルドー・エマソン 斎藤光共訳 新月社、1947
- リンコーン演説選 斎藤光共編訳 新月社、1948(のち岩波文庫)
- 人権宣言集 末延三次、宮沢俊義共編訳 岩波文庫、1957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1936//9/29 跳到 1936/12/13 (西安事變) 才再有日記 缺60幾天日記
1936//9/29 跳到 1936/12/13 (西安事變) 才再有日記 缺60幾天日記 應是遺失或.....
編者注有點奇怪
" 胡適於11月上旬由美國舊金山啟程回國 12/1抵上海 12/10 回到北平"
他來程 是1936/7/14-29 換句話說 約只用15天
Time / The Literary Digest (1936) Reader"s / Fact Digest/ The American Mercury
1890 The Literary Digest. The weekly current events magazine, a forerunner of Time and Newsweek, begins publication. It reached a circulation of nearly two million during the 1920s and continued until 1938, when it was purchased by Time.
The Literary Digest 在1936年11月的總統大選預測上 有醜聞
可惜 胡適的日記中缺該年10/11月
----
History
Beginning with early issues, the emphasis was on opinion articles and an analysis of news events. Established as a weekly newsmagazine, it offered condensations of articles from American, Canadian and European publications. Type-only covers gave way to illustrated covers during the early 1900s. After Isaac Funk's death in 1912, Robert Joseph Cuddihy became the editor.[1] In the 1920s, the covers carried full-color reproductions of famous paintings. By 1927, The Literary Digest climbed to a circulation of over one million. Covers of the final issues displayed various photographic and photo-montage techniques. In 1938, it merged with the Review of Reviews, only to fail soon after. Its subscriber list was bought by Time.[1]
A column in the Digest, known as "The Lexicographer's Easy Chair", was produced by Frank Horace Vizetelly.[2]
Presidential poll
The Literary Digest is almost certainly best-remembered today for the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its demise. It conducted a "straw poll" regarding the likely outcome of the 1936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e poll showed that the Republican governor of Kansas, Alf Landon, would likely be the overwhelming winner. This seemed possible to some, as the Republicans had fared well in Maine, where the congressional and gubernatorial elections were then held in September - as opposed to the rest of the nation, where these elections were held in November along with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like today. This seemed especially likely in light of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As Maine goes, so goes the nation", a truism coined because Maine was regarded as a "bellwether" state which usually supported the winning candidate's party.
In November, Landon carried only Vermont and Maine; U.S. President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carried the then-46 other states; Landon's electoral vote total of eight is a tie for the record low for a major-party nominee since the current U.S. two-party system began in the 1850s. The Democrats joked, "As goes Maine, so goes Vermont," and the magazine was completely discredited because of the poll and was soon discontinued.
In retrospect, the polling techniques employed by the magazine were to blame. Although it had polled 10 million individuals (only about 2.4 million of these individuals responded, an astronomical sum for any survey),[3] it had surveyed firstly its own readers, a group with disposable incomes well above the national average of the time (shown in part by their ability still to afford a magazine subscription during the depth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magazine also used two other readily available lists: that of registered automobile owners and that of telephone users. While such lists might come close to providing a statistically-accurate cross-section of Americans today, this assumption was manifestly untrue in the 1930s. Both groups had incomes well above the national average of the day, which resulted in lists of voters far more likely to support Republicans than a truly typical voter of the time.
George Gallup's American Institute of Public Opinion achieved national recognition by correctly predicting the result of the election, and for correctly predicting the results of the Literary Digest poll to within about 1%, using a smaller sample size of 50,000.[3]
This debacle led to a considerable refinement of public opinion polling techniques and was largely regarded as spurr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era of modern scientific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還買些Reader"s Digest / Fact Digest / Digest
The American Mercury Digest 似乎即是:
The American Mercury was an American magazine published from 1924[1] to 1981. It was founded as the brainchild of H. L. Mencken and drama critic George Jean Nathan. The magazine featured writing by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rit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the 1920s and 1930s. The magazine went out of print in 1981, having spent the last 25 years of its existence in decline and controversy.
Exit Mencken
Mencken resigned as editor of his creation at the end of 1933, and The American Mercury was then edited by his assistant, Charles Angoff. At first, the magazine was seen as moving farther left, but a year after Mencken left Knopf sold the Mercury to Paul A. Palmer, a Mencken colleague at the Baltimore Sun. By 1936, Palmer had continued the Mencken standard in its content but changed its appearance: It now had the same pocket size as Reader's Digest. Three years later, the magazine changed hands again, Palmer selling to the Mercury's business manager, Lawrence E. Spivak.
馬如榮家/ 送行/植樹
有時候
1936/8/4 "(美國)馬如榮兄帶他的三個兒女來送行 甚可感"
(1936/7/31 他們夫婦子女都甚崇拜我 使我甚不安 我三年前到他們家中吃飯 別後馬夫人在園中種一杏樹紀念我 今來時樹已如我的高了)
胡適日記全集:
迎者有黃朝琴總領事、孫□ 0 副領事、 Mrs . Hunter 、 Mr . Nugent 、馬如榮先生夫婦,及中華總會館代表吳東垣及各團體代表等。 FriedgFhgelman 也來迎。 ...大師的零玉: 陳寅恪胡適和林語堂的一些瑰寶遺珍 - Google 圖書結果
劉廣定 - 2006 - History - 191 頁至於198-199頁1941年五月二十日寫信給胡適的Bert,從上述馬如榮(Wing Mah)致胡適之函(
送行
送人遠行。唐˙韓翃˙送陳明府赴淮南詩:「年華近逼清明,落日微風送行。」 |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當年如果有《史》《漢》可讓歐陽修一觀
譬如說 他是"欲求《史》《漢》一觀,公私無有也。" 才去讀陳年公案
現在可以說 當年如果有《史》《漢》可讓他一觀,當然收穫是可能完全不一樣的。
胡適 1934/1/11日記 提到的歐陽修故事
因我去年5月即已建立 容齋隨筆
所以可以很快取出:
張浮休書
張蕓叟與石司理書雲:「頃遊京師,求謁先達之門,每聽歐陽文忠公、司馬溫公、王荊公之論,於行義文史為多,唯歐陽公多談吏事。既久之,不免有請: 『大凡學者之見先生,莫不以道德文章為欲聞者,今先生多教人以吏事,所未諭也。』公曰:『不然。吾子皆時才,異日臨事,當自知之。大抵文學止於潤身,政事 可以及物。吾昔貶官夷陵,方壯年,未厭學,欲求《史》《漢》一觀,公私無有也。無以遣日,因取架閣陳年公案,反覆觀之,見其枉直乖錯不可勝數。以無為有, 以枉為直,違法徇情,滅親害義,無所不有。且夷陵荒遠褊小尚如此,天下固可知也。當時仰天誓心曰:自爾遇事不敢忽也。』是時,蘇明允父子亦在焉,嘗聞此 語。」又有答孫子發書,多論《資治通鑒》,其略雲:溫公嘗曰,吾作此書,唯王勝之嘗閱之終篇,自余君子求乞欲觀,讀未終紙,已欠伸思睡矣。書十九年方成, 中間受了人多少語言陵藉(雲雲)。此兩事,士大夫罕言之,《浮休集》百卷無此二篇,今豫章所刊者,附之集後。
《獨立評論》發表譚嗣同《北遊訪學記》:最可供我們今日的反省
蘇雪林文論集-->《阿Q正傳》及魯迅創作的藝術:......
一、卑怯
阿Q是喜與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對手。口訥的他便罵,氣力小的他便打。與王胡打架輸了時,便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假洋鬼子哭喪棒才舉起來,他已伸出頭顱 以待了。對抵抗力稍為薄弱的小D,則揎拳擄臂擺出挑戰的態度,對毫無抵抗力的小尼姑則動手動腳,大肆其輕薄。都是他卑怯天性的表現。徐旭生與魯迅討論中國 人的民族性,結果說中國人的大毛病是聽天任命與中庸,這毛病大約是由惰性而來的。魯迅回答他道;這不是由於惰性,是由於卑怯性。「遇見強者不敢反抗,便以 中庸這些話來以自慰,倘他有了權力別人奈何他不得時,則凶殘橫恣,宛然如一暴君,做事並不中庸。」記得周作人也曾說過張獻忠在四川殺人數百萬,滿洲人一 箭,便使他躲入道旁荊棘中。又見最近《獨立評論》發表譚嗣同《北遊訪學記》,引錢尺岑的話云:「魏軍赴甘遇強回輒敗,適西寧有降已半年之老弱婦女,西寧鎮 鄧增至一旦盡殺之,悉括其衣服器皿。凡萬餘人雖數月小孩無一得免者……此等事無論何國皆無之,即土番野蠻亦尚不至此。」又說:「頃來金陵見滿地荒寒氣象。 本地人言發匪據城時並未焚殺,百姓安堵如故。終以彼叛軍也,故日盼官軍之至。不料湘軍一破城,見人即殺,見屋即燒,子女玉帛,掃數悉入於湘軍,而金陵遂永 窮矣。至今父老言之猶深憤恨。」譚氏於結局又發議論道:「由此觀之,幸而中國兵之不強也。使如英、法,外國尚有遺種乎?故西人之壓制中國者,實上天仁愛之 心使然也,准回部之事已可鑒也。」他這話似太過分,但我們若瞭解作者下筆時感覺如何沉痛,就可以原諒他了。
林載爵◎從1948到1949 : 顧頡剛 vs 胡適
林載爵◎從1948到1949
【2009閱讀與生活】
要 到廣州?還是去台灣?1948年12月31日正在上海的歷史學家顧頡剛面臨著這個抉擇。從1948年到1949年無數的人都在面臨相同的抉擇,有些人看清 楚了方向,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有些人被一種力量推移著,往自己不知道的方向前進,更多人根本無從選擇,這就是一個悲劇時代的寫照與象徵。今年的閱讀,特別 可以從《顧頡剛日記》與《胡適日記全集》中瞭解當時人物的心境。
顧頡剛在日記中清楚知道 「共產主義固為遲早必實現之政治,惟恐初來時狂風暴雨,使最愛之人活生生的訣別,故尚以遠走為宜。」然而,又有人轉告他「不必東跑西走,左傾歷史學家甚敬 重他。」他感到「前途演變,不知如何。」因此在1948年的最後一天他寫下了最深刻的感慨:「在此大時代中,個人有如失舵之小舟漂流於大洋,吉凶利害,自 己那能作主,唯有聽之於天而已。」
胡適在1948年12月15日從北平飛到南京,日記的最後一行是:「兒子思杜留在北平,沒有同行。」從 此父子永隔。相較於顧頡剛,胡適1949年的日記,顯得極為怪異,僅記簡單的人與事,沒有任何感想與評論,與前後的日記風格殊異。在這個大變動的一年,他 竟然啞口無言,不像顧頡剛在日記中大抒胸中塊壘,莫非就是一種「無語問蒼天」的寫照。他在1949年1月21日在上海送江冬秀搭船去台灣,3月22日他首 次到台灣,安頓家屬,住了七天後又返回上海,4月6日搭船到美國。
作為「獨立人士」的顧頡剛在1949年的日記中對國、共兩黨不時針 砭,5月25日共軍解放上海後,他也不得不要為自己的生存謀求出路,開始上「學習」課,上書毛主席。可是到了年底,他還是這樣記錄:「現在無論與何人談, 總是怨氣沖天。共產黨真有本領,使人如此齊心。」他心中仍然有這樣的疑問:「聞共黨計畫,第一步打倒銀行,第二步打倒工廠,第三步打倒商店,凡私人企業一 切完了。然則何必言新民主主義?」
抉擇後的生離死別是個人無法對抗的悲劇。沈寧的《嗩吶煙塵》以自己的家族史記敘了這段動亂時代的最後慘 痛結局。1949年5月4日拂曉,沈寧的外公陶希聖隨蔣介石出海,到了吳淞口,陶希聖仍不甘心,請求蔣介石稍停兵艦,允許他最後一次給留在上海的沈寧的媽 媽發個電報,催他帶沈寧離開。蔣介石答應了。然而收到電報的沈寧的媽媽卻終究沒有趕到碼頭,她捏著那張電報,在屋角的陰影裡坐著,沒有聲、沒有淚、沒有動 作,她到底沒有離開上海。太陽將要西斜時,她突然猛醒過來,跳起身,抱起沈寧,衝出門,趕到海邊。海是空的,天是空的,眼前蒼穹萬里,什麼也沒有,只有 雨。她把手裡的電報輕輕丟進海裡,看著它在水裡盪漾起伏。海水就這樣帶走了母子二十七年的一切歡樂幸福和辛酸血淚。這是一個母親及一個時代的血淚傳奇。
──本文刊載於《聯合文學》2009年12月號
◎作者簡介
林載爵
1979-2001 年任教於東海大學歷史系並於1987年起擔任聯經出版公司總編輯。2004年擔任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兼總編輯,2005年擔任上海書店董事長,2007年 擔任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著有《譚嗣同》、《東海大學校史,1955-1980》、《台灣文學的兩種精神》等書。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鄭振鐸的 中國文學史 三四冊: 寫得太差
1935/5/18
談的是
吳昌齡 西遊記 甚不喜之
20
伯希和生於1878
1935/5/21
鄭振鐸的 中國文學史 三四冊 材料頗好 但寫得太差 判斷既平庸錯誤 文字又不太修飾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胡適日全集記第7冊: 高夢旦 多感人 -- 給林琴南(畏廬)的信():
譬如說 1937/7/24 過世周年7/23之紀念詩 頁423
胡適日記全集:- Google 圖書結果 第7冊 頁200
1935/5/11高夢旦將多年前給林琴南 畏廬的信給胡適 相當感人
林纾(1852~1924)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补柳翁、践卓翁、长安卖画翁.博学强记,能诗,能文, 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举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 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行者 vs 留者
不過我們今天談了許久 主要是轉述二天的一些看法 此信獻給他....
他可能最同意我的看法 董事會應採取分權 讓懷恩中學等自治 而將focus 放在大學的經營上
(即使能將中學變成預校 也如此 我的看法安
金標昨天回我信提到: "東海在他的保守財務規劃之下,競爭力日益滑落,有辦法的早已求去,沒辦法留下的只能混日子。"
我想這沒什麼關係 看周六政大的那位前學務長參加會議 提出建言 我想這是很了不起的事 (台大哲學/政治系都有東海去的名師 這是我們的驕傲...)
重要的是 要把所有的人都當成是我們的資源 譬如說 可以訪問他們 寫下他們的建言/想法
有些朋友知道我近幾月開始讀"胡適全集"
我認為可以從中取得譬喻
胡適在被派為特使前 寫封信給北大的朋友 談"留者"比"行者"的貢獻更大
見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 pp.1615-16
"......我到海外去做買賣 賺點錢.....因為行者貢獻 並不一定大於"留者" 我說 人生最難得的是憂患
各位能利用困難的環境 將平日未完成的工作完成 比我們出外謀生的更有貢獻..."
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William Cameron Forbes奇人奇事
胡適日記 1935/5/14 遇到奇人 美國經濟團的 Hon. Cameron Forbes
他很詳細的寫下故事 不是一般資料可找到的
他應該是William Cameron Forbes
William Cameron Forbes (May 21, 1870 – December 24, 1959) was an American investment banker and diplomat. He served as Governor-General of the Philippines from 1908 to 1913 and Ambassador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Japan from 1930 - 1932.
He was the son of William Hathaway Forbes, president of the Bell Telephone Company, and wife Edith Emerson, a daughter of Ralph Waldo Emerson, nephew of James Grant Forbes and grandson of Francis Blackwell Forbes. After graduating from Harvard in 1892, he embarked on a business career, eventually becoming a partner in J. M. Forbes and Company.[1]
Contents[hide] |
[edit] Philippines
Dur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resident William Howard Taft, Forbes was governor-general of the Philippines, 1909-1913.[2] Previously, dur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resident Theodore Roosevelt, he had been Commissioner of Commerce and Police in the Philippine government from 1904 through 1908; and he was Vice Governor from 1908 through 1909.[1] As modest legacy from those years of service in Manila, the gated community of Forbes Park in Makati, Rizal was named after him; and this community is the residence of some of the wealthiest people in the country.
In 1921, President Warren G. Harding sent him as head of the Woods-Forbes Commission to investigate conditions in the Philippines.[1][3]
[edit] Haiti
Forbes was appointed by President Herbert Hoover in 1930 to lead a commission charged with investigating the reasons for ongoing minor rebellions in Haiti.[1]
[edit] Japan
Forbes was nominated By President Hoover and confirmed as United States Ambassador to Japan, 1930-1932.[1]
[edit] Later years
Forbes received an LL.D. from Bates College in 1932. He was on the Board of Trustees, 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 and a Life Member of the Corporatio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 was on the original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Cycles from 1941. He died unmarried in 1959.
[edit] Sources
His papers are in the Houghton Library at Harvard University. Copies of his annotated journal are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and the Massachusetts Historical Society, Boston. The report of the Forbes Commission's Haitian analysis is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Philippine administrator:
- Peter W. Stanley, A Nation in the Making: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1899-1921 (1974)
- Rev. Camillus Gott, "William Cameron Forbes and the Philippines, 1904-1946" (Ph.D. diss., Indiana University, 1974)
- Theodore Friend, Between Two Empires: The Ordeal of the Philippines, 1929-1946 (1965).
Ambassador to Japan:
- Gary Ross, "W. Cameron Forbes: The Diplomacy of a Darwinist," in R. D. Burns and E. M. Bennett, eds., Diplomats in Crisis (1974).
- Robert H. Ferrell, American Diplomacy in the Great Depression: Hoover-Stimson Foreign Policy, 1929-1933 (1957)
- Armin Rappaport, Henry L. Stimson and Japan, 1931-1933 (1963)
- James B. Crowley, Japan's Quest for Autonomy (1966).
[edit] Selected works
He wrote the following books and articles:
- 1921 -- The Romance of Business
- 1935 -- Fuddlehead by Fuddlehead (autobiography) the Massachusetts Historical Society, Boston.
- 1936 -- "A Survey of Developments in the Philippine Movement for Independence," Proceedings of the Massachusetts Historical Society, 1932-1936.
- 1939 -- "American Policies in the Far East,"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January 1939).
[edit] Notes
- ^ a b c d e "W. Cameron Forbes for Envoy to Japan; Bostonian Selected by President Hoover to Succeed W.R. Castle Jr.; Forbes was in Philippines; Served There as Vice Governor and Governor General Under Roosevelt and Taft," New York Times. June 3, 1930.
- ^ "Gov. Forbes Ill; Worn Out by Eight Years Under High Tension in the Philippines," New York Times. June 22, 1912.
- ^ Jones, O. Garfield (September 28 1921), "What Wood and Forbes Have Done In The Philippines", The Outlook 129: 133–135, http://books.google.com/?id=sVroBrOJL64C&pg=PA133, retrieved 2009-07-30
[edit] References
- "W. Cameron Forbes for Envoy to Japan; Bostonian Selected by President Hoover to Succeed W.R. Castle Jr.; Forbes was in Philippines; Served There as Vice Governor and Governor General Under Roosevelt and Taft," New York Times. June 3, 1930.
William Cameron Forbes: Proconsul in the Philippines
- [ 翻譯此頁 ]由 PW Stanley 著作 - 1966 - 被引用 5 次 - 相關文章2 "Letter from the Philippine Chamber of Commerce to Hon. Atterson W. Rucker," pamphlet dated Nov. .... tion of the China trade. Forbes appears to have hoped that economic ... nor general, himself a former Harvard football coach, was the first- ... alliance between Forbes' American rivals and the Filipino minority, ...
www.jstor.org/stable/3636789
proconsul
同John Alden Carpenter夫婦訪鄭穎孫
訪問的是鄭穎孫 北京古琴名家
一齊的是John Alden Carpenter (February 28, 1876 - April 26, 1951) was a U.S. composer.
談中國音樂再生的 應該也是他
Biography
Born in Park Ridge, Illinois, on February 28, 1876, Carpenter was raised in a musical household. He was educated at Harvard, where he studied under John Knowles Paine, and was president of the Glee Club and wrote music for the Hasty-Pudding Club. Showing great promise as a composer, he journeyed to London to study under Sir Edward Elgar, later return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study under Bernhard Ziehn in Chicago. It was there he earned a comfortable living as vice-president of the family business, a mill supply company. He was a member of Phi Mu Alpha Sinfonia music fraternity.
Carpenter composed many works meant to encompass the spirit of America, including the patriotic, The Home Road, and several jazz-inspired works. He composed several ballets, including one based on the Krazy Kat comics, and one in 1926, possibly his best-known, titled Skyscrapers and inspired by his city of residence. One of his most famous works was 1914's impressionistic orchestral suite Adventures in a Perambulator. In 1932 he completed The Song of Faith for the George Washington bicentennial.
He died in Chicago in 1951.
External links
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Francis W. Cleaves
論學談詩二十年:胡適楊聯陞往來書札 台北:聯經 1998
編者到索引第3處才加注此人
而楊在第2處 (p.96)已介紹此人 專長和對胡適之佩服 帶學生讀胡之"兒女英雄傳序"
Notes on F. W. Cleaves: An early mongolian version of the ...
- [ 翻譯此頁 ]393–406; Cleaves, F. W.: An Early Mon- golian Version of the Hsiao Ching. 3. ...... 39: add A. Mostaert et F. W. Cleaves, “Les Lettres de 1289 et 1306”, p. ...
www.akademiai.com/index/A075944UX15V3PG6.pdf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 001: Amazon.co.uk: Fw Cleaves ...
- [ 翻譯此頁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 001: Amazon.co.uk: Fw Cleaves: Books.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璞玉成璧 【舍我其誰:胡適 第一部】江勇振
璞玉成璧 【舍我其誰:胡適 第一部】
HC 書評 : 寫胡適傳記前需先認真讀胡適全集
江勇振先生在本書的最末頁引的
"You shall know the difference now that we are back again"
--Iliad,xviii,I.125.
其實有轉引的疏忽:
2011/3/11
一月的時候 我用幾本英中文查了Iliad,xviii,I.125. 都找不到
"如今 我们回来了,你们请看,要换个样子了!"
所以這是疑案
之後讀了林雨堂先生的"我最難忘的人物--胡適之先生" 他在文中已指出出處
我一直沒有時間去查 Reader Digest 的原文
後來又讀胡適之先生遊歐的日記 (約1926) 其中胡適先生也第一次讀Iliad 散文翻譯 發現他以前常用的題辭 是找不到的
無數的人想要窺探他
也有無數的人誤解他
從胡適1891年出生,細數到1917年他學成歸國
本套書是胡適研究者的寶書
保存了幾乎所有的日記、回憶和信件
胡適是中國近代史上著述最多、範圍最廣,自傳、傳記資料收藏最豐的一個名人;同時,他也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最被人顧盼、窺伺、又最被人所誤解的一個名 人。他最對外公開,可是又最嚴守他個人的隱私。他所蒐集、保存下來的大量的日記、回憶、以及來往信件,其實等於是已經是由他篩選過後的自傳檔案,是他已經 替未來要幫他立傳的人所先打好了的一個模本。
面對胡適的這個傳記模本,研究者必須要能取其所用,而不為其所制;要能不落入那「浮士德式的交易」的窠臼;要能不為了換取些許資料,卻賠去了自己的靈魂。換句話說,研究者必須要能入胡適的寶山,得其寶,而且能全身而出,不被寶山主人收編為其推銷員。
作者簡介
江勇振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現任美國印第安那州私立德堡(DePauw)大學歷史系教授。主要著作包括:《張君勱傳》(台北商 務,1979); Social Engineer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19-1949 (《社會工程與中國社會科學, 1919-194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erforming Masculinity and the Self: Love, Body, and Privacy in Hu Shi” (男性與自我的扮相:胡適的愛情、軀體、與隱私觀),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3.2 (May, 2004), 305-332;“Womanhood, Motherhood and Biology: The Early Phases of The Ladies’ Journal, 1915-1925,” Gender & History, 18.3 (November 2006), 519-543;《星星.月亮.太陽——胡適的情感世界》(聯經,2007)。
- 叢書系列:舍我其誰/胡適
- 規格:精裝 / 720頁 / 18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序幕
第一篇 從「穈先生」到敝裘鬑鬑少年郎(1891-1910)第一章 「穈先生」初長成 第二章 新學堂,新世界 第三章 作新民,以愛國
第二篇 乘風之志今始遂,萬里神山採藥去(1910-1917)第四章 進康乃爾,作新鮮人
第五章 哲學政治、文學歷史
第六章民主革命,國際仲裁
第七章 勵志進德,宗教人類
第八章 詩國革命,造新文學
幕間小結
照片目次
圖1:攝於上海(1)
圖2: 攝於上海(2)
圖3:1910年代初的江冬秀
圖4:1910年庚款留美學生放洋前在上海所攝
圖5:1910年秋初抵美國所攝
圖6:康乃爾大學時期
圖7:時間地點不詳
圖8:康乃爾大學時期的照片
圖9:1914年著畢業服照片
圖10:辛亥革命後,康乃爾大學中國留學生持龍旗攝影
圖11:1916年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同學會在哥大師範學院合影
圖12:1914年8月的照片
圖13:1913年春康乃爾大學中國同學會合照
圖14:1915年攝於旖色佳
圖15:1913年康乃爾大學文學院中國留學生讀經班師生合照
圖16:與康乃爾師生合照
圖17:胡適1912年參加“美東中國學生聯合會”舉辦的第八屆夏令營
圖18:旖色佳郊遊照片
圖19:第12幅:〈難不成自由女神變成支那人的新偶像〉
圖20:第25幅:〈中國的自由女神〉
圖21:第31幅:〈最新成員:「歡迎!歡迎!小不點兒!」〉
圖22:1913年胡適母親馮順弟與家人合影
圖23:康乃爾大學時期的師生合影
《舍我其誰:胡適》全面改寫胡適的一生 江勇振
胡適說從他在1915年的暑假發憤盡讀杜威的著作以後,實驗主義就成了他生活和思想上的嚮導。他說他寫《先秦名學史》、《中國哲學史》,都是受杜威思想 的指導。其實不然。胡適在康乃爾大學接受了五年的唯心主義哲學的教育,外加實證主義史學的熏陶。相對之下,他在哥倫比亞大學只有兩年的時間。他寫他的博士 論文《先秦名學史》的時候,他對杜威的實驗主義仍然不甚了了。胡適的思想裡有人所不知的折衷調和、糅雜挪用的一面。即使他一輩子以杜威實驗主義的門徒自 居,即使在他回國以後,實驗主義成為他為學論事時所一再祭出的語言,他其實是實驗主義其表,而實證主義其實。同樣值得令人玩味的是,胡適在世的時候,就有 人說他新詩的主張是受到了美國現代詩、意像派新詩的影響。對這個說法,胡適一向是不置可否,以致於這個美國現代詩影響了胡適的說法,到了今天仍然被人云亦 云地訛傳著。其實,胡適一輩子對美國現代詩,特別是前衛新詩敬謝不敏。胡適提倡詩國革命的靈感,他新詩寫作的格式、節奏、音韻都是來自於他從在康乃爾大學 開始所學、所讀、所師法的傳統英詩。
對胡適誤解的例子所在多有,俯拾即是。有些是胡適自己的誤導,但更多是擅作解人、或好作臧否的人自 己的無知與成見。在胡適研究,或者更確切的說,在胡適想像——想當然爾的胡適——裡,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的荒謬之最,莫若於所謂胡適對政治「不感興趣的興 趣」的說法。胡適一輩子一再地強調,說:「我是一個注意政治的人。」然而,這真是所謂「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所謂胡適對政治的「不感興趣的興趣」也者, 是誤譯、拙譯的結果。胡適明明是說,他對政治有「超然的興趣」 (disinterested interest)。誤譯、拙譯的結果,卻把一句原本文理不通的話,積非成是地變成了一句仿佛還蠻有點哲理的假洋涇□。所謂一字之差,謬以千里。信然。
《舍我其誰:胡適》立意重新詮釋胡適的思想、全面改寫胡適的一生。《璞玉成璧,1891-1917》,是這套全傳的第一部。要全面改寫胡適的一生,要重 新詮釋胡適的思想,就必須先要不被胡適牽著鼻子走。套用胡適在《四十自述》裡的話來說,就是要有「一點點用功的習慣,和一點點懷疑的傾向。」用這個以胡適 之道來還治其人的治學方法來看胡適,我們就可以發現胡適用自傳、自述的方式所留下來的夫子自道,其實是他為了要替自己在歷史上定位,用渲染、淡出的手法, 篩選、建構出來的產物。他在《四十自述》裡幾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小時候讀傳統白話小說的故事,其實跟「羅生門」的故事一樣,有好幾個不同 的版本。他幼年時期的無神論,與其說是一曲程朱理學自然主義宇宙觀衝破了迷信的陰霾的凱歌,不如說是一齣「營救少年胡適」的故事——一齣把心靈稚嫩的胡適 從他那地獄裡的牛頭馬面的夢魘裡營救出來的故事。
胡適同樣用淡出的手法在《四十自述》裡所描繪的,是他在上海求學時期所受到的梁啟超的 影響。他說梁啟超的〈新民說〉給他「恩惠」,是為他「開闢了一個新世界」。然而,就像禪機一樣,他從來就沒有說明這個新的世界觀究竟是甚麼樣子。這個禪機 說破了無他,就是梁啟超在〈新民說〉裡所頌揚的共和國公民及其公德心。用胡適形容梁啟超的話來說,那是梁啟超思想裡的維多利亞時期;換句話說,把這句話套 用在胡適身上,胡適在上海求學的時期,就是他自己思想裡的維多利亞時期。胡適淡出了他心路歷程裡的維多利亞時期、淡出了他在上海求學時期對修身進德的焦 慮。然而,那最被他淡出以致於完全湮滅的,是他從上海帶到美國去的那種狹隘、狂熱的民族主義。
留美生涯是胡適一生思想形成的關鍵階段, 也是胡適一生中最不為人所知的一個階段。誠然,胡適是留下了《留學日記》,他晚年也在紐約作了《口述自傳》。然而,前者如果沒有放在當時的美國文化、思 想、社會、以及中國留美學生社群的背景脈絡之下來看,只等於是自己不會說話的「史實」;後者,則又像《四十自述》一樣,是他為自己在歷史上定位所建構出來 的產物。試問,有多少人知道胡適在康乃爾、哥倫比亞大學選了些甚麼課?看了些甚麼書?他的留學生涯如何?師從了哪些教授?受到甚麼思想學派的影響?他為甚 麼轉學到哥倫比亞大學去?他如何揚棄了他那狹隘、狂熱的民族主義?如何一百八十度地向左轉去擁抱絕對的不抵抗主義?然後,又如何再次蛻變,轉而服膺他一輩 子不渝的國際仲裁主義?他對中國、美國、世界、宗教、性別、種族、戰爭、和平、以及人類前途的看法又如何?
所有這些問題要得到解答,就 必須要用「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工夫去搜尋資料,以填補《留學日記》裡的空白、匡正《口述自傳》裡的錯誤。我們還必須要養成「一點點用功的習慣」,去重尋胡 適的心路歷程、去重讀胡適讀過的書、去重新思索胡適思索過的問題。然而,最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帶著「一點點懷疑的傾向」,不隨著胡適起舞、不人云亦 云,必須去追問胡適如何求學、如何參與學生運動、如何關心世事、如何讀書、如何理解、如何挪用。胡適一輩子喜歡說他為文論學的目的,是要讓讀者學到一點科 學的精神、一點科學的態度、一點科學的方法。這也就是說,他要用金針度人,教給人一點防身的本領。胡適要讀者不要被人牽著鼻子走,他說他「自己決不想牽著 誰的鼻子走」。諷刺的是,從胡適成名到現在已經將近一個世紀了,有多少人是被胡適——更等而下之的,是被人云亦云的成見、誤解、與無知——牽著鼻子走而不 自知。
前言
胡適是中國近代史上著述最多、範圍最廣,自傳、傳記資料收藏最豐、最齊的 一個名人;同時,他也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最被人顧盼、議論、窺伺;卻又是最被人所誤解的一個名人。這原因當然跟他自己處處設防、自己刻意塑造他的公眾形象 有很大的關係。在這個意義之下,我們可以說,在中國近代知名的人物裡,胡適可能既是一個最對外公開、又最嚴守個人隱私的人。他最對外公開,因為從他在 1917年結束留美生涯返回中國,到他在1948年離開北京轉赴美國的三十年間,作為當時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思想界領袖、輿論家、以及學術宗師,他的自傳資 料產量與收藏最為豐富與完整。這些自傳資料,他有些挑出來出版,有些讓朋友傳觀,有些除了請人轉抄以外,還輾轉寄放保存。然而,在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極 其謹守他個人隱私的人。他所蒐集、保存下來的大量的日記、回憶、以及來往信件,其實等於是已經是由他篩選過後的自傳檔案。從這個意義上說來,那就好比說他 已經替未來要幫他立傳的人先打好了一個模本(a master narrative),在他們要為他立傳之先,他已經把那些他不要讓人窺密或分析的隱私、以及他思想成熟以後所已經放棄了的主張和想法,都一一地從他的模 本裡剔除了。
胡適一生中所收集保存起來的自傳檔案,卷帙浩瀚,對研究者來說,當然是一大挑戰。然而,最大的挑戰並不在於數量,而毋寧是 在於它已經是一個篩選過的傳記的模本。面對這個傳記模本,研究者必須能取其所用,而不為其所制;要能不落入那「浮士德式的交易」(Faustian bargain)的窠臼;要能不贏得了些許資料,卻賠去了自己的靈魂。換句話說,研究者必須要能入胡適的寶山,得其寶,而且能全身而出,不被寶山主人收編 為其推銷員。
胡適的日記與書信,都不屬於那種秘而不宣、寫給自己看的私領域的產物。一般所謂的私密的文件,比如日記與書信,用在胡適的 身上,已經是在公眾的領域。就像我在一篇文章裡所強調的,胡適的日記不但不屬於秘而不宣的性質,而且它更是他「知識男性唱和圈」裡一個重要的環節。這是因 為胡適的日記並不單只是留給後人看的。就以他《留學日記》為例,他在留美的時候,就已經把他的日記寄給許怡蓀瀏覽、保存、和選刊。在他一生中,他不只讓他 的朋友借他的日記去看,有時還主動的把他的日記借給朋友。更重要的是,胡適的日記所記載的,幾乎完全和他個人或家庭的生活毫無關係。即使我們用他所用的 「劄記」這個字眼來形容他的日記,即使他在《留學日記》的〈自序〉裡,說那是它「私人生活、內心生活、思想演變的赤裸裸的歷史」。整體來說,我們與其說胡 適的日記是他個人心路歷程的記錄,不如說是他和友朋唱和的記錄。從這一點說來,他的日記實際上是他的來往書信和學術著作的延伸。如果我們借用崔芙‧柏洛芙 屯(Trev Broughton)對十九世紀末期英國傳記文學所下的斷語,我們可以說,胡適的日記,就和他所有的自傳寫作一樣,是「一個社會和文化的行為 (activity),而非一個單純的文學成品(literary event);是脈絡(context)、是介於文本之間(intertext),而非文本。」
無怪乎美國名作家威廉.蓋司 (William Gass)會說:「如果我已經顧慮歷史會怎麼寫我;如果我知道在我走了以後,我所留下來的塗鴉會讓人家拿去審視、讚嘆、和品評,我可能就會開始埋下一些能 幫助我開罪的伏筆、重新排比片段、把故事稍微改編一下、報一點小仇、改寫、讓自己看起來像樣一點。於是,就像莎士比亞戲劇裡的獨白,它們等於是說給全世界 聽的。」琳.卜倫(Lynn Bloom)說得更直接,她認為專業的作家所寫的東西,沒有一件真正是屬於私人性質的。她說:「專業作家沒有下班的時候。」
作為胡適傳記的「模本」,最典型的莫過於他的〈四十自述〉了。試問到現在為止,哪一個為胡適立傳的人,對胡適早年生涯的敘述不是跟著〈四十自述〉亦步亦 趨?胡適在〈四十自述〉裡膾炙人口的故事,從他母親的訂婚、慈母兼嚴父、三歲入塾讀書、發現白話小說、無神論的萌芽、在上海進了三個學堂卻沒有一張畢業證 書、《競業旬報》的白話撰述、叫局吃花酒到酒醉打巡捕進巡捕房、閉門讀書考上庚款留美、以致於「逼上梁山」的文學革命,都幾乎被依樣畫葫蘆地搬上了坊間林 林總總的胡適傳裡。套用胡適在世時喜歡用來批評人「人云亦云」的話來說,這就是被胡適牽著鼻子走的結果。
〈四十自述〉當然是瞭解胡適早 年生活最重要的資料。這就好像他的《留學日記》是瞭解胡適留美生涯不可或缺的史料一樣。只是,俗話說得好,「盡信書不如無書。」套用後現代、後結構主義的 話來說,就是必須解構(deconstruct)。〈四十自述〉,顧名思義,是胡適在四十歲的時候所作的回顧。任何人作回顧,都不可能避免以今釋古、選擇 記憶、隱此揚彼的傾向,更何況是胡適這樣一個已經替未來要幫他立傳的人先打好了一個傳記模本的高手呢!對當時功成名就、時時放眼歷史會如何為他定位的胡適 來說,他自然有他覺得應該凸顯的,以及不妨讓它隨著大江東而去的往事。為他立傳的我們,如果不能識破胡適的取捨、渲染、與淡出,則當然只有落得被他的〈四 十自述〉牽著鼻子走的命運。任何有心人只要把〈四十自述〉拿來跟胡適在上海求學時期的日記,以及他在《競業旬報》上所發表的文章對比,就可以很清楚地尋出 〈四十自述〉斧鑿、嵌入、建構的痕跡。
同樣地,儘管《留學日記》是瞭解胡適留美生涯最重要的史料,它的侷限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沒有其它 資料作佐證、給脈絡、供背景,日記是不可能自己說故事的。我們必須用胡適的《留學日記》作基礎,去參對當時的報紙,特別是康乃爾大學的學生報,以及胡適當 時所作的演說與發表的文章。不但如此,我們還必須把胡適放在當時美國和中國的政治社會、以及中國留學生的組織和活動的脈絡下來觀察與分析。只有如此,我們 才可能栩栩如生地描繪出留學時期的胡適。
胡適是二十世紀中國思想界的第一人。有名的中日古典文學名著翻譯大家英國人韋利(Arthur Waley, 1889-1966)說得好。他在1927年10月18日在《北京導報》(The Peking Leader)上所發表的一篇文章裡,稱許胡適是當世六大天才之一。他說:
"首先,他絕頂聰明,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最聰明的六個人之一。同時,他天生異類,他的思考模式(cast of mind)完全是歐洲式的。任何人只要跟他作幾分鐘的交談,就會心服口服,說他的聰明絕不只是教育和後天的產物,而只能說是天生的異稟"。
The Book of Tea by Kakuzo Okakura他對茶的"缺稀"原因會發展出飲茶儀式 (日本和英國)的"理論"可以辯論
更重要的是他對茶的"缺稀"原因會發展出飲茶儀式 (日本和英國)的"理論"可以辯論:
[PDF]胡适研究通讯 - [ 轉為繁體網頁 ]檔案類型: PDF/Adobe Acrobat
一年多以前,笔者在编写整理《日本胡适研究论著目录稿》及《续编》 ..... 原文:昨夜,读Okakura hakuzo〔阜子白石〕的The Book of Tea〔《茶. 经》〕。 ...
茶の本 THE BOOK OF TEA
The Book of Tea by Kakuzo Okakura
- [ 翻譯此頁 ]www.sacred-texts.com/bud/tea.htm - 頁庫存檔 - 類似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