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
(1920年-2008年)日記 1998.11.242020年1月31日 星期五
胡適與鄭孝胥:批他的詩,學他的字--文/林建剛
收藏 更新:2017-5-3
鄭孝胥,生於1860年,福建閩侯人。他與胡適,一個是晚清遺老、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舊體詩“同光體”一派的代表詩人;一個是經歷過歐風美雨的青年才俊、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一舊一新,兩人似乎水火不相融,但從兩人的交往來看,新舊之間似乎沒有那麼簡單。
......1927年,胡適從美國回來,定居上海,擔任中國公學校長,這時,鄭孝胥也在上海居住,兩人交往頗多。這一時期,胡適曾將《白話文學史》等著作贈給鄭孝胥。鄭孝胥在回信中寫道:
宋儒語錄,出於佛氏,竊疑諸儒說理,喜用此體,如在胸,今當於文學史中求之。先生乃欲以語錄之體,推行於詩文,用意雄邁,橫絕一世,但使措辭妙絕,讀者感動,與古何異。
這自然也贏得了胡適的尊敬。鄭孝胥70大壽時,胡適還曾專門寫去賀信,那是1929年4月21日,是舊曆三月十二日。
接到朋友們的壽禮之後,鄭孝胥還寫了一首詩,表示感謝:
適之先生哂政謝贈詩諸公俯仰漏將盡,踽踽猶夜行。夜行何時息,所期晦復明。友朋頗見哀,賦詩勉艱貞。用意雖淵默,動天如雷聲。願君莫輕言,相忘實與名。
“莫輕言”、“相忘實與名”恐怕也是鄭孝胥的處世之道。據胡適日記記載:鄭孝胥生活非常規律,早睡早起,每天晚上9點睡覺,早晨4點起床,寫一早晨的字。身體健壯,70歲時看上去還像50歲的人。
兩人彼此欣賞,交往也日益密切。1930年代,胡適去北大做教授,與鄭孝胥還曾吃過飯。飯局上,鄭孝胥還跟胡適談到了他的人生經歷。
胡適很欣賞鄭孝胥,尤其是他的字。1928年4月26日,胡適專門拜訪鄭孝胥,希望他能為父親胡傳題寫墓碑。
應胡適邀請,鄭孝胥為胡傳題寫了墓碑,題曰:“胡公奎熙及其妻程夫人之墓。胡公傳及其繼配馮夫人之墓。”除此之外,胡適還多次和朋友去看鄭孝胥寫字。最經常陪胡適去的是徐志摩。1928年5月6日,他們兩人專程去看鄭孝胥寫字。
饒有趣味的是,這一時期的胡適,正在中國公學做校長。這一時期,常有學生來向他求字。對此,胡適來者不拒。梁實秋回憶,胡適還未到校,學生已經備好宣紙和研好的墨,“桌上已按次序排好一卷一卷的宣紙,一盤一盤的墨汁”,胡適進屋後,在學生里三層外三層的密密圍繞中,“伸胳膊挽袖子,揮毫落紙如雲煙,還要一面和人寒暄,大有手揮五弦目送飛鴻之勢”。
梁實秋形容胡適的字:“字如其人,清癯削瘦,而且相當工整,從來不肯作行革,一橫一捺都拖得很細很長,好像是伸胳膊伸腿的樣子。不像瘦金體,沒有那一份勁逸之氣,可是不俗。”
這一描述與“字勢偏長而蒼勁”的鄭孝胥的字體特點頗為相像。此時的胡適,給人寫字時,似乎已經開始有意模仿鄭孝胥的字了。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當時許多新文學家都模仿鄭孝胥的字。1940年7月21日,清華大學圖書館職員畢樹棠在其日記中曾比較羅振玉和鄭孝胥的字:
鄭孝胥死後,人多記念其字,羅之可記念者似應有多事,而餘惟不忘其字。其書籍題跋之小字頗有小米稀飯之意味,而鄭之氣派則正西貢大米乾飯也。徐志摩林語堂學鄭均有神似處,未聞有學羅者。
胡適、徐志摩、林語堂都學過鄭孝胥的字。晚年胡適在美國時,還給張充和題過字,結果張充和一下子就看出了他曾學過鄭孝胥的字。對此,胡適跟張充和說:“當初那一輩人都學鄭孝胥,很瀟灑的。”
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領袖,胡適提倡文學革命,打倒以鄭孝胥為代表的“同光體”,這體現了他思想現代的一面;與此同時,他卻非常喜歡鄭孝胥所寫的字,不僅喜歡,而且模仿學習,他對鄭孝胥書法的青睞,則又體現了他傳統的一面。胡適從西方習得紳士風度,而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又使他帶有中國傳統文人的一面,紳士與文人的複合體匯集胡適一身,這也是胡適讓人著迷的地方。而作為晚清遺老,鄭孝胥有他固守的詩歌理念,雖然保守但並不排斥異己。這種容忍異己的傳統文人的氣度也讓人心生敬意。
文/林建剛
本文刊載於《鳳凰周刊》
2020年1月30日 星期四
胡適:讀 All in a life-time By Henry Morgenthau 等,甚感動:Henry Morgenthau Sr. 1856~1946
胡適日記 July 17, 1926 讀 Mmorganthau's "All in a Life Time" 甚感動:印刷有些錯誤,正確者為
All in a life-time, (English) Hardcover – 1922
Henry Morgenthau (Author), French Strother (Collaborator)
NY 1922 first edition Doubleday Page. In collaboration with French Strother. Hardcover. Octavo, 454pp., frontis portrait, photo illustrations, original cloth. Owner signed. Good, light wear, no DJ. Original edition.
All In a Lifetime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Page & Co, 1925), 454 pages, 7 illustrations; featuring the Morgenthau Report (online, at Archive.org).
All In a Lifetime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Page & Co, 1925), 454 pages, 7 illustrations; featuring the Morgenthau Report (online, at Archive.org).
Wikipedia
Henry Morgenthau (/ˈmɔːrɡəntaʊ/; April 26, 1856 – November 25, 1946) was an American lawyer, businessman and United States ambassador, most famous as the American ambassador to the Ottoman Empire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As ambassador to the Ottoman Empire, Morgenthau has come to be identified as the most prominent American to speak about the Armenian Genocide.[1]
Morgenthau was the father of the politician Henry Morgenthau Jr. His grandchildren included Robert M. Morgenthau, District Attorney of Manhattan for 35 years, and Barbara W. Tuchman, a historian who won the Pulitzer Prize for her book The Guns of August.
Henry Morgenthau Sr.
| |
---|---|
4th United States Ambassador to the Ottoman Empire | |
In office 1913–1916 | |
President | Woodrow Wilson |
Preceded by |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
Succeeded by | Abram I. Elkus |
Personal details | |
Born | April 26, 1856 Mannheim, Grand Duchy of Baden, German Confederation (now in Baden-Württemberg, Germany) |
Died | November 25, 1946 (aged 90) New York City, United States |
Political party | Democratic |
Spouse(s) | Josephine Sykes |
Children |
|
Alma mater | |
Profession | Lawyer, diplomat |
Religion | Reform Judaism |
External links[edit]
Wikimedia Commons has media related to Henry Morgenthau, Sr.. |
Wikiquote has quotations related to: Henry Morgenthau, Sr. |
- Works by or about Henry Morgenthau Sr. at Internet Archive
- Works by Henry Morgenthau Sr. at LibriVox (public domain audiobooks)
- Henry Morgenthau Sr. at Flickr Commons
- Henry Morgenthau Sr.. Ambassador Morgenthau's Story at Project Gutenberg
- ——. Ambassador Morgenthau's Story at the World War I Document Archive.
- :——. Ambassador Morgenthau's Story. With translations in French, German and Turkish.
}}
2016年上半 胡適先生在上海"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工作;杜聰明,黃朝琴夫婦等在紐約
胡適日記 1926年只初版下半年,《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找出些在《丁文江的傳記》日記殘篇:"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工作。
----
黃天横 (1924?~2019)先生提供的一張照片:其中杜聰明,黃朝琴夫婦.......
2020年1月29日 星期三
唐翼明:".....這當中一直把握得比較好的還是胡適。........在現在看來還是最正確的一條路。......."
".....這當中一直把握得比較好的還是胡適。........在現在看來還是最正確的一條路。......." 《各在天一涯 ‧探求中國精神史上最繁榮自由的時代》p.285
2020年1月25日 星期六
伍連德 1879~1960
鼠疫鬥士:伍連德的故事
https://mp.weixin.qq.com/s/TkTU7dw_GRBL7M4D1LBRDw?fbclid=IwAR3MOS3Vi_z2s5XXxFOEhIlo8O4az8gEhjbYeRNJ19gSuYtqa3EpoKzWLfQ
帝國對抗瘟疫的最後一戰
-
人物簡歷
1899―1902年考入聖瑪麗醫院實習。
1904年在馬來亞檳榔嶼開設私人診所。
1907年應邀赴英國倫敦參加由神學博士文英蘭主持的禁鴉片煙會議。後接受清政府邀聘回國任教,擔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副校長職)。
1911年4月出席在奉天(今瀋陽)召開的萬國鼠疫研究會議,任會議主席。
1912年在哈爾濱籌建東三省防疫事務總管理處及附屬醫院。
1915年建立中華醫學會,任書記並兼任《中華醫學雜誌》總編輯。
1916年任黎元洪總統特醫及京漢、京張、京奉、津浦四條鐵路總醫官。當選為中華醫學會會長,並兼任公共衛生部委員。
1918年任北洋政府中央防疫處處長、北京中央醫院(今位於白塔寺的北京醫科大學人民醫院分院)院長。
1919年1月代表外交部到上海監督焚燒鴉片。哈爾濱流行霍亂,伍連德利用防疫醫院收治2000餘名病人。
1922年受奉天督軍張作霖委託,在瀋陽創建東北陸軍醫院。
1926年創辦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哈爾濱醫科大學前身),任第一任校長。
1927年國際聯盟衛生處聘伍連德為該處中國委員,並授予鼠疫專家稱號。出席國際聯盟在印度召開的第七次遠東熱帶病學會,被選為副主席。
1930年任上海全國海港檢疫管理處處長、技監,兼任上海海港檢疫所所長。
1931年代表南京國民政府衛生署劉瑞恆署長出席國際聯盟衛生會議。在上海主持召開第一屆檢疫學術研究會。
1937年4月任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學會會長。八一三事變,舉家重返馬來西亞,定居怡保市,開設私人診所。
1960年1月21日病逝於馬來西亞檳榔嶼,享年82歲。
伍连德_百度百科
袁世凱賞識他,間接救了幾千萬東北人,胡適梁啓超是他朋友
2017-06-19 由 今天很好 發表于歷史
海外華僑一直對祖國有著深厚的感情,瘟疫一直都是歷朝歷代所防備,但怎奈瘟疫過於兇猛,醫生束手無辭,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人是一位住在馬來西亞的華僑伍練德,在1910年他曾一己之力拯救了東北,讓幾千萬人東北老百姓活了下來。
伍連德,馬來西亞華僑,祖籍廣東新寧。公共衛生學家,醫學博士,中國檢疫、防疫事業的先驅,中華醫學會首任會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及北京協和醫院的主要籌辦者。伍連德父親漂洋過海來到馬來西亞,1879年3月10日伍連德出生於馬來亞北部的檳榔嶼,他7歲考入當地英國人設立的檳榔嶼公學,接受10年制教育,學習成績優異。1896年,考取英國女皇獎學金,留學英國劍橋大學意曼紐學院學醫。馬來西亞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當地人只能成績優秀,都能夠獲得去英國深造的機會。
伍連德在英學習十分刻苦,1903年,他以有關破傷風菌的學術論文,出色地通過了劍橋大學博士考試後,被授予醫學博士學位。獲得醫學博士後,伍連德回到了馬來西亞,在當地開設了私人診所,服務對象主要是當地的華人。伍連德接受過西方的先進思想文化,主張當地的華人男剪辮子,女子要接受教育。
他的這一主張被袁世凱聽說後,袁世凱邀請他來中國任職,伍連德同意了,回國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副校長職),不久被派赴倫敦、柏林考察軍事醫學。伍連德由於出生在馬來西亞,雖然是華僑,但中文水平有限,回國後找中文教師學習中文,這一期間,伍連德和梁啓超胡適成為了朋友。
1910年,東北爆發鼠疫,疫情蔓延迅速,吉林、黑龍江兩省死亡達39679人,占當時兩省人口的1.7%,清政府派伍連德為全權總醫官,到東北領導防疫工作。 1911年1月,伍連德在哈爾濱建立了第一個鼠疫研究所,並出任所長。當時他年僅31歲。伍連德在英國主攻的就是醫學,他深知細菌,他深入疫區調查研究,追索流行經路,並採取了加強鐵路檢疫、控制交通、隔離疫區、火化鼠疫患者屍體、建立醫院收容病人等多種防治措施,不久便控制了疫情,清政府為表彰其功績,授予陸軍藍翎軍銜及醫科進士。伍連德一時被國內外譽為防疫科學的權威。按照當時學者的推測,如果這場鼠疫不被控制,整個東北幾千人可能就要因這場鼠疫遭到滅絕!
1919年,哈爾濱流行霍亂,當時有13.5萬人口的城市,死亡4808人。伍連德利用直轄醫院收治了近2000名霍亂病人。1920年,東北再次鼠疫大流行,伍連德採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使疫情得到控制,但仍死亡萬人左右。1926年,全國霍亂大流行時,伍連德領導東北的防疫機構人員再次投入各地防治工作
伍連德出生在國外,接受的是外國的教育,但他有炎黃子孫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與愛國思想。 1915年,日本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激起全國人民的憤怒。在哈爾濱一次群眾抗議集會上,工人張泰沉痛講演,刺腹血書"誓死報國"。伍連德深受感動,當即將其收容在他領導的濱江醫院親自救治。1919年,他代表外交部到上海監督焚燒鴉片1200箱。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9yvxr4b.html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