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范石湖詩鈔》記兩心得;和范石湖題傳記



胡適日記全集  胡適之《日記》1935.12.15: 和范石湖題傳記

 不須吹斷去年春,秋月春花已落塵。
 無奈有時還入夢,依然明麗似秋雲。


 非復當年雙鬢青,也無跌宕少年情。
 偶餘一點溫馨意,爛縵朱霞傍晚明。



1921. 6.14  (p.112) 車上讀 《范石湖詩鈔》記兩心得。

梁啟超-胡適:『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時』; 張朋園『梁啟超與民國政治』



...... 。當年,胡適之曾經這樣評價梁啟超說:
「梁任公為吾國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國之思想界。十五年來,吾國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義及世界大勢者,皆 梁氏所賜,此百喙所不能誣也。......近人詩『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時』,此二語惟梁氏可以當之無愧。」
梁氏以其「驚心動魄、一字千金」的文字,帶動 了一個時代和一個國族的啟蒙運動,胡適之的這番表彰並不為過。但胡適之將梁氏與革命牽扯在一起,恐怕是對其最大的誤讀。而我堅信,從梁啟超到劉曉波的思想 譜系和文字生涯,貫穿始終的,是對真理的追求、對人權的堅守和對同胞的大愛。文字是有力量的,尤其是背後有道義和良知支撐的文字,對這一點我們不必妄自菲 薄,否則掌權者為何害怕梁啟超和劉曉波們呢?允晨文化-- 文字收功日,中國民主時余杰

 HC: 胡適之先生並沒有誤讀. 他是那時代革命風潮的親歷者  詳胡適之多處談中國公學的回憶


張朋園『梁啟超與民國政治』,台北:食貨出版社,1978,頁235,轉引的『胡適日記』1922.2.7 就與胡適的原意有點差距.......


張朋園20年前的文章很部錯 (就政論/學術/朋友三方面談)
胡適與梁啟超 --兩代知識份子的親和與排斥---『胡適與他的朋友 第一集』 1990, 頁19-69




先秦政治思想史 A5判・470頁 4-7568-0578-7 13,000円
梁啓超 著、重沢俊郎 訳(創元社、昭16) 〔参〕坂出祥伸「梁啓超著述編年表稿」(昭53・54訂) ▼(前論)天道・民本思想 政治と倫理 法律の起源・観念 階級制度 (本論)四代潮流―儒・道・墨・法家思想 統一・教育・経済・民権

參考













胡適日記全集 5: 1928-1929



近讀 2011年台灣大學第四屆中國經學國際會議 內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 ?勇 "必然......"一文 內容類似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胡適未刊英文遺稿周 (質平編2001), Eugene Livingston Delafield;反共依然是個禁忌



胡適未刊英文遺稿
胡適未刊英文遺稿
出版日期:2001/12/20
印刷:平版印刷
裝訂:平裝
頁數:677
開數:18開橫式
EAN:9789570823295
出版社:聯經
作者:周質平編
系列: 傳記


  定價:900
優惠價:79711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胡適未刊英文遺稿及演講共66篇。最早的一篇寫在1914年,最晚的一篇成稿於1959年。其中大部分是胡適旅美期間在不同場合所作的演講,尤以 任駐美大使四年(1938-1942)期間所發表的居多。是研究胡適早年思想、大使期間活動、他對抗日戰爭的主張,以及晚年反共言論的重要材料。
原稿由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及胡適的美國友人Mr.Eugene Livingston Delafield提供,極為珍貴。

作者/譯者/繪者簡介
作者:周質平編
周 質平,1947年出生於上海市。1970年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1974年獲東海大學碩士學位,1982年獲美國印地安那大學博士學位。現任普林斯頓 大學東亞系教授。著有Yuan Hung-tao and Kung-an Schoo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公安派的文學批評及其發展》、《胡適與魯迅》、《胡適叢論》、《儒林新誌》、《胡適與韋蓮司─深情五十年》、《不思量自難忘─胡適給韋蓮司的信》;編有 《胡適早年文存》及《胡適英文文存》等書。



995年我整理出版了3冊《胡適英文文存》(台北:遠流)
,共收已出版的文章及演講147篇,1589頁,是目前唯一的
胡適英文著作集。篇幅雖很龐大,但離全集相去甚遠。最
近幾年,我繼續在各處搜求胡適英文著作。199798我趁
休假之便,在台北短住,有幸得識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
館長陶英惠先生,承他慨允,並在柯月足小姐的幫助下,
我有機會翻檢紀念館中所藏胡適遺稿,得到許多《英文文
存》未收的打字稿和部分手稿。謹藉本書之出版,再向陶
先生柯小姐深致謝忱。

最早有心整理胡適英文著作的是一位鮮為國人所知的美國
人Eugene Livingston Delafield,今年已93歲,住在佛羅
里達Florida。他在40年代曾和胡適同住在紐約東81街104
號的公寓大樓裡,當時他是一個善本書商,胡適經常請他
代購書籍,以是兩人相識。他對胡適的思想學術漸漸的有
了了解,進而大為傾倒,有了要替胡適編英文著作的念頭
,並徵得了胡適的同意。從40年代起他就開始蒐集胡適在
英文書籍、雜誌、報紙上出版的文章。據他告訴我,胡適
每有演講,也常給他一份講稿。幾十年下來,他積了為數
可觀的胡適演講稿和少數的手稿。為了能進一步的了解胡
適的思想,他盡購有關胡適的英文著作,仔細閱讀,並在
書首注明頁數。

1957年,Delafield和袁同禮合編了《胡適西文著作目錄》
(Selected Bibliography of Dr. Hu Shih's Writings
in Western Languages)發表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究所集刊第28本慶祝胡適先生65歲論文集》。這個目錄是
研究和整理胡適的英文著作必不可少的指引。

1993年,為了編《胡適英文文存》,我曾和Delafield有過
電話聯繫,1996年9月20日,我們在普林斯頓大學第一次會
面。1998年5月27日,他寫了一封掛號信給我,表示願意將
他珍藏幾十年的胡適演講稿和手稿由我來整理。本集所收
演講稿大多由Delafield先生提供。

1998年聖誕節期間,我專程去佛羅里達看他們夫婦並致謝
忱。我在他面海的高樓公寓裡聽他細訴當年他和胡適結識
的經過以及他搜集胡著的苦心。在他面積不大的書房裡,
櫃子上整齊的擺著幾張胡適的照片和我送他的《胡適英文
文存》三冊。他從塵封多年的紙箱裡,小心翼翼的把胡適
簽過字的手稿和講稿拿出來,放在我手上,看到他那虔敬
的神情,我有一種打自心底的感動。在這個93歲老人口中
的胡適是一個好學深思,努力工作,慷慨而又風趣的學者
。一個美國人五十多年來為了搜集和保存胡適英文著作而
做出了這樣的努力,不僅是我個人,所有愛好胡適思想的
人都應該向這位老先生致敬,致謝。

老人在1999年年底雙目失明,行動已很困難。我真誠的希
望他還能及見此書的出版。

從最近出版的《胡適楊聯陞往來書札》(台北:聯經,19
98)中,可以看出,胡適生前就有編印英文文集出版的打
算,楊聯陞也已開始了一部分選編的工作。在一封1961年
2月11日,楊給胡的信中說道,「用英文寫的講中國宗教思
想史的文字,實在太少」(頁390),因此,楊想搜集胡適
所寫有關這方面的文章為胡編一本專集,在一封同年3月3
日,由勞幹代筆的回信中提到,「關於印行胡先生的論文
集,胡先生是感覺興趣的」(頁393)。在另一封同年7月
29日的信中,楊建議胡擴大編選範圍,不妨包括已出版的
專書在內(頁395)。但當時由於版權問題一時無法解決,
而胡適又於1962年2月猝逝,整理胡適英文遺著的工作,一
拖竟拖了40幾年!

最近北京方面重印了不少胡適的著作,規模較大的是1998
年由胡明主編,《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16卷本的《胡
適精品集》,及同年由歐陽哲生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的12卷本《胡適文集》,安徽方面也正在籌印胡適全集。
但據我所知,這些出版都不包括胡適的英文著作。胡適全
集之中若少了英文著作是不能稱全的。

本集所收演講稿及文稿,以寫作或發表時間定其先後。凡
時間不易確定的,則就其內容給一大略之年代。原件有的
是打字稿,有的是手稿,整理中,盡量以維持原貌為原則
,但如發現有顯然誤拼的錯字,則逕予改正,以利讀者閱
讀。我為每篇文稿寫了中英文的摘要。

本書得以出版要特別向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的劉國瑞先生和
林載爵先生致謝,他們對胡適研究的熱心支持是十分可感
的。

在整理過程中,Kara Wortman小姐和David Carini先生為
打字校對付出了許多時間和精力。沒有他們的協助,本書
是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的。謹向他們兩位表示感謝


在本書籌印的過程中,Eugene Delafield先生不幸在2001
年4月6日過世了。我以本書的出版來紀念這位為保存胡適
英文著作做出了重大貢獻的美國友人。


周質平


選文
1.前言反共依然是個禁忌

1950年代初期,中共在全國各階層發動了一個歷時數年的
胡適(1891-1962)思想批判運動,此後近30年,只有胡適
批判而沒有胡適研究。這個情形,最近20年來,有了相當
的改變。不但胡適著作在大陸重新出版,而且有關的傳記
和研究也隨著政策的開放,而日見其多。胡適研究在中國
大陸居然很有成為「顯學」的趨勢。但這並不表示胡適的
著作和研究全無禁區。在現有大陸出版的胡適著作中,以
1998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歐陽哲生所編的《胡適文集
》12冊,及胡明主編,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胡適精
品集》16冊為最全,但胡適晚年所寫重要的反共文字多未
收入,而所有大陸所出有關胡適的研究著作,對胡適思想
中反共的部分不是輕描淡寫,就是痛下批判。因此,胡適
的反共思想在大陸始終沒有得到全面的展現和受到公平的
對待。

這個情形也相當程度的反映在台灣和海外的胡適研究上。
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並不是政治上的忌諱,而是胡適
重要的反共言論大多是1949年以後以英文發表的。這些英
文發表的演講和文章翻譯成中文的只是少數,而有些講稿
並未正式出版,搜求就更為困難了。

胡適著作在中國重新出版的重要意義正在於他的思想至今
仍有違礙的地方,而這點違礙也正是「胡適幽靈」精神之
所在。胡適晚年所寫文字有不少是早年作品的摘要或復述
,他的反共言論卻是他晚年的「新作」。在這個新世紀伊
始,而共產主義式微之際,來審視胡適──共產黨當年的
死敵──的反共思想,我們特別能感到自由民主畢竟是擋
不住的世界潮流。

至今,中國大陸的學者,還有不少以「小資產階級的軟弱
性」來批評胡適與當道在鬥爭中的容忍態度,談到胡適的
反共,則不假思索的用些「反動」等不堪的字眼加諸其身
。其實,胡適的「反動」,正是他的進步胡適的「反動
」正是他的鬥爭,他的不妥協胡適的「反動」,也正
是他的思想對21世紀的中國人來說,依舊光焰萬丈之所在


2.胡適反共思想的哲學基礎

就胡適思想整體而言,「反共」並不是它的「體」,而只
是它的「用」。換句話說,一種反對意見的提出,必然是
在一個人的基本信仰受到威脅或挑戰以後,被動的,甚至
於是不得已的一種舉措。所以要了解胡適的反共思想,必
須先審視他思想體系中有那些基本信念或價值取向是和共
產主義不兩立的。在有了這樣的理解之後,我們才能知道
胡適的反共,絕不僅僅是他個人政治立場的表示,更重要的
是在反共中體現了他的自由主義,人道主義和他對廣大眾
生的悲憫。這種悲憫是來自「抗爭」,而不是「容忍」。
胡適一生服膺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的實驗主義
,在社會改造上,反對徹底通盤「畢其功於一役」的革命
,不相信有「包醫百病的根本解決」,而主張一點一滴的
改良。這個基本信念,早在1919年「問題與主義」的辯論
中即已明白的表示出來。胡適經常引用杜威的一句話是
「進步不是全盤的,而是零星的,是由局部來進行的。」
(Progress is not a wholesale matter, but a retail
job, to be contracted for and excuted in section.
)這種溫和的改良態度是胡適和李大釗(1889-1927),
陳獨秀(1880-1942)等左派知識分子最大不同之所在,也
是《新青年》團體在「問題與主義」論爭之後,分化成左
右兩個營壘的根本原因。共產黨的革命主張用暴力的手段
,做翻天覆地式的徹底改變,這恰是胡適主張的反面。這
點基本態度的不同是胡適日後反共的哲學基礎。

如1995年由香港自由中國出版社出版的《我們必須選擇
我們的方向》一書中所收九篇文字,除〈自由主義〉一文
,收入《胡適文集》第12冊《胡適演講集》(文句小有異
同)外,其餘8篇都未收入。《胡適精品集》所收反共文字
稍多,但仍不全。

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臺大胡適紀念講座/胡適之先生三次在臺灣大學演講


參加此講座 胡適在提問時才提到.....
此次論文或演講有一致命的問題
從拓樸學看. 所以衣服的時尚變化都是同構的  不只是日本要想將台灣婦女穿的旗袍改為洋式衣服....

胡適講座邀請張小虹教授專題演講「時尚的歷史摺學」


2013.5月6日(一)下午14時至15時50分,於文學院會議室舉辦「胡適講座」,邀請101
學年度胡適講座得主外文系張小虹教授專題演講「時尚的歷史摺學」。



胡適紀念講座演講者皆為曾獲得國科會傑出獎或七年內曾獲得國科會甲種研究獎五次(含)以上的優秀教授,講座內容領域包含中文、歷史領域以及人文研究。胡適講座

踵武昔賢‧斐然著述─
近三年「胡適講座」文學院得獎人訪談錄
採訪整理/彭美玲(中文系助理教授)
胡適講座沿革
 為紀念胡適之先生對中國近代文化的貢獻,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委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在台灣大學設置「胡適紀念講座」,每年遴選中國文學紀 念講座教授乙席,聘期一學年。往年獲選者有本校中文系林文月教授(79、80、81學年度)、羅聯添教授(82學年度)、何佑森教授(83、85學年 度)、周富美教授(84學年度)、曾永義教授(86學年度)。而自88學年度起,文學院講座審議小組成立,負責相關審議事宜,並向本校講座審議委員會推薦 講座教授候選人,於是將胡適講座候選人研究範圍由原來的中文領域推及歷史領域,九十學年度起更擴大為人文研究,同時訂立了講座教授的資格規定─候選人須曾 獲得國科會傑出獎,或七年內曾獲國科會甲種研究獎五次(含)以上;候選人得由個人自行申請、系所推薦及由文學院審議小組主動推薦;獲獎者應於當年對全院或 全校開授講座課程,或擔任講座演講人若干次;獲獎者三年內不得再度接受推薦。近三年改制以來得獎者分別是中文系王國瓔教授、外文系張漢良教授、歷史系梁庚 堯教授。
近三年得獎人小檔案
88年度得獎人:
王國瓔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民國83年起任教本校中國文學系。研究專長為中國文學史、陶淵明、李白。
89年度得獎人:
張漢良教授,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民國66年起任教本校外國文學系,近幾年亦曾兼為系主任。研究專長為文學理論、書寫系統、符號學。
90年度得獎人:
梁庚堯教授,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民國66年起任教本校歷史學系。研究專長為宋史、中國社會經濟史。
王國瓔教授訪談錄
問:先生自台大中文系畢業後,即出國留學、執教多年,是什麼機緣回到國內?感覺如何?
王:我大學一畢業就出國,而且「一去三十年」─在美國待過十年,在新加坡更長達二十年。我和外子(編按:即蕭啟慶教授)之所以回國,一方面是為了可 以就近照顧年邁的父親(編按:即王叔岷教授),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以自己所學,教教國內的子弟。在台大中文系任教,有機會和過去熟悉的學長、學弟妹共處,感 覺分外親切。況且學生的反應也還算不錯,先後被學生評選為優良、傑出教師,是令人感到欣慰的事。
問:聽說您已將「胡適講座」的獎金捐贈給台大中文系?
王:我得到「胡適講座」的榮譽,是經台大中文系推薦,因此把原來的四十多萬獎金湊足到一百萬,捐贈本系成立「王叔岷教授學術交流基金」,以利邀請海外或其他院校的學者來中文系做學術演講或學術交流。
問:請問您怎樣走上研究之路?
王:該說是自己的興趣和家庭環境造成的吧!從小父親常教我讀古詩、唸古文,又常聽父親談做學問的種種樂趣。其實我年輕時,曾一度憧憬文藝創作,也曾 嘗試寫一些少女情懷之類的小說,到後來自知生活經驗不足,閱歷有限,至多只能成為「閨秀派」作家罷了。於是改變主意,決定專心研究別人寫的作品。在我看來 寫作比較難,不只靠一個「勤」字,還得配合先天的才情、後天的閱歷等等;而做學術研究不同,只要不怕辛苦,有恆心毅力,總會有些成就。
問:請問平常您怎樣讀書?怎樣選擇研究的範圍或方向?
王:我讀書向來純任性情,全憑興趣,無所謂規畫,也談不上方法,只求樂在其中。我研究的範圍和方向,則頗受教書授課的牽引。比方我教六朝文學的課, 於是引起研究山水詩、陶淵明的興趣;又因曾開授「中國文學史」課程,必須仔細閱讀不同時代的各類作品,興趣也就擴展蔓延開來,發現許多有趣的題目都亟待深 入探討。最近剛完成一篇〈柳永詞的世俗情味〉,顯然已跨出我過去的研究範疇。又正在構思一篇〈娘子救我─中國古典愛情小說中男主角性格析論〉,我覺得很有 意思的是,中國愛情小說裡幾乎看不到「男子漢」,男主角普遍缺乏西方式的騎士精神,遇到挫折,往往不及女方來得堅強果敢、有擔當。從〈李娃傳〉的鄭生、 〈白蛇傳〉的許仙,再到《紅樓夢》的賈寶玉,都是如此。再說傳統文論者曾談到的,元人散曲的「蒜酪味」和「蛤蠣味」,也是值得研究的課題,這些我都有興趣 研究,只不曉得是否有足夠的時間。
問:未來您將如何繼續開展研究?
王:新年度我正逢休假,打算好好把握一年時間,整理這幾年的教學講義與研究心得,編寫一部《中國文學史講稿》。這是由於我對目前通用的各本《中國文 學史》不盡滿意。像早年鄭振鐸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胡適的《白話文學史》、劉大杰的《中國文學發展史》等經典之作,可謂各具特色。而近年來海峽兩岸分 別出版的文學史,體式格局則大同小異,往往採取以朝代、作家為主的單元格式,彷彿是論述歷代作家之史;而我想要以作品本身的源流演變為筆墨重點,用核心主 題的方式貫串所謂的「文學」之「史」。譬如論述文言小說的發展演變,就以唐傳奇為核心,回溯其始源,下探其流變,揭示文言小說作品本身在前後年代的發展軌 跡,處理其他文類亦然。我想從這樣的角度切入,或許能為文學史提供另種風貌。
問:對於後學,您有什麼樣的期許和建議?
王:就中國文學研究而言,在台灣地區的年輕學者,表現不錯,尤其令人欣悅的是,出現不少借用西方文學理論分析中國文學的嘗試。這是一個值得繼續努力 的方向。其實身處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學術研究已經沒有國界,能夠多參閱歐美和日本學者對中國文學的研究著作,必然有助於拓展視野,引發思考的途徑。
張漢良教授訪談錄
問:請談談先生多年來的研究創獲。
張:早自個人的博士論文研究唐人小說的敘事學開始,我的研究興趣始終不離文學理論的範圍,並以符號學及詮釋學為兩條主要進路;就方法來說,側重歷史 性的理論研究;就材料來說,近年來則涵蓋西方古典、中世紀,以及中國古典文獻,期望借用西方文學甚至哲學的理論工具,重新建構與解讀古代文本。比如先秦名 家公孫龍倡言的〈白馬論〉、〈指物論〉,《莊子‧齊物論》所謂的「夫言非吹也」,在在可看出中國早期思想家於邏輯與修辭之間的精采角力。
在西方,符號學、詮釋學固然晚至二十世紀始臻成熟,然而尋根探源,兩者皆始於古典時代到中世紀間,它們本是極為源遠流長的人文學科。站在比較文學的 觀點,我認為致力建構中國符號學與詮釋學乃是當務之急。不論在本所任教,或到捷克查爾斯大學擔任客座,我都開授過「中國符號學」課程,修課學生亦曾獲致具 體的研究成果,以Chinese Semiotics「中國符號學專號」之名刊載於英文Tamkang Review《淡江評論》。
問:以您外文系出身的學術背景,卻能回頭來關注中國古典文獻,是否有何特殊因緣?
張:首先是因為家庭背景。至於求學階段,從台大外文系到外文研究所,我一方面逐步獲得比較文學的素養與訓練,一方面更受惠於當年博士班學生必須兼修 中文系24個專業學分的規定,像鄭騫、王夢鷗、馮承基、廖蔚卿等先生的課我都修過,可謂深受良師的啟發教益。可惜後來課程改動,本所博士班轉而從事英美文 學研究,連帶地專攻比較文學的研究生卻失去了接觸國學的機會。究其實,國內中文系與外文系之間理應有相當的合作空間,比方說課程資源互通,合辦座談會、研 討會、專題講演等,若能彼此借鏡,取長補短,其成效絕對優於目前各自為政、不相聞問的閉鎖型態。
問:您的治學理念為何?對於後學有何建議?
張:一言以蔽之,我認為所謂大學必以學術研究為鵠的,而學術研究必不能離開方法論。有幸成為「胡適講座」得獎人,我對胡氏本人的學術方法論向來深感 興趣,最近發表有”Hu Shih and John Dewey: ‘Scientific Method’ in the May Fourth Era”〈胡適與杜威:五四運動時代的科學方法論〉(Comparative Criticism 22[Cambridge, 2000])這篇文章,胡先生在學術界的地位及其影響自有定評,他不僅發揚光大了乾嘉考據方法;推展了白話文運動,以《嘗試集》等開啟新詩創作風氣;還曾在1916年擔任過北大外文系系主任。從各方面來說,他都是我所景仰的學者。
對於年輕學子的未來,我深具信心。顯而易見地,由於環境優渥、資訊發達,時下學生擁有充分的學習機會,他們的外語應用能力也因此普遍提昇──這點我 和外界若干人士的看法不同。希望他們一旦進入大學外文系,能及早發展出更高層次的思辨與學術能力來。為學貴在有恆,我的治學法要其實很簡單,就是細水長 流,因為只有長期耕耘的人,才能在急功好利的世風流俗外安恬自處,不任由喧囂媒體稀釋學術;也唯有這般堅持,才能捍衛文學應有的專業尊嚴。
梁庚堯教授訪談錄
問:先生從事宋代社會經濟研究有年,請問您如何走向個人專精的研究領域?
梁:我們知道中國史上存在一種由北而南逐步開發的演變過程,這個概念觸發了我甫進研究所時的研究動機,碩士論文於是著手探討南宋的農地利用政策,博 士論文延伸到南宋的農村經濟,由此大致確立了長期的治學方向。當時承蒙林瑞翰老師指導,囑咐我從閱讀《宋會要輯稿》、《續資治通鑑長編》、《三朝北盟會 編》、《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等重要史籍著手,紮下治史的基礎,這些書裡有不少政府詔令、朝臣奏議,可以從中了解時政問題及其對策;此外如宋人文集、筆記小 說、方志等,亦足以披沙揀金,篩選出有價值的相關史料。二十餘年時光荏苒,回顧我所經營的宋史課題,大致涉及西北邊糧與宋夏戰爭,食鹽的生產與運銷,財政 對政策與朝議的影響,地區發展與城鎮社會,乃至官戶、士人的家境與活動等。
問:關於宋代土地利用及社會經濟等議題,何以值得注意?
梁:大約自唐中葉以後,國家已無法維持舊有的均田制,大量土地轉為民間私有。隨著土地開發,百姓滋殖,宋朝政府頗注重農業問題,比方說官府積極刊刻 農書,地方官員往往撰有〈勸農文〉,政府不僅鼓勵農民眾提高生產量,同時也注意到區域間的運輸調節。有一種「莊宅牙人」的行業,約等於我們今天的不動產仲 介商,唐已有之,入宋更顯活躍。當時土地與房屋交易愈來愈頻繁,這些人就負責引介買賣雙方進行交易;而政府處理有關土地買賣、丈量田畝面積、勘定田界畫分 等問題時,也會尋求他們的協助。由此可知宋代土地交易的活絡,這是當時商業發展的反映。
從另方面來說,隋唐科舉取士名額猶少,入宋崇尚文教,錄取的員額增多,但這些人未必能長期在職,泰半居家待缺,而讀書人既掌握了知識的力量,由於身 在鄉里,自然日益關切地方事務,從而形成了宋代以來地方上的新興中堅階層,他們擘畫經營,出錢出力,設義田、興義學、辦社倉等。這種情況到了南宋已頗顯 著,至明、清有更進一步的發展,蔚為士紳者流,對於中國地方社會每每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未來,我將繼續致力於宋代商業和商人等問題的研究。
問:您在學術研究方面有何心得感想與建言?
梁:我的治學習慣是從點滴細微處日積月累,比較安於專注而投入的個人工作方式,以期水到渠成。從學生時代直到今天,我十分感念台大本身所提供的良好 的讀書環境,並深以台大歷史系的優秀傳統為榮;此外,台灣宋史學界相與為善、切磋琢磨的風氣,也是值得珍惜的。我感覺目前的年輕學子更為聰敏靈活、善用資 訊,很希望有更多人才加入宋史研究的行列,探討新的議題,進而開拓出新的局面。



http://speech.ntu.edu.tw/user/vod_film.php?film_series=64

演講主題
演講日期
演講者
主辦單位
點閱數
「胡適紀念講座」:搬演京劇史--t;百年戲樓;的創作思考和學術根據觀賞影片 2011-06-24 王安祈 秘書室
2458

禮俗、宗教、思想的融合與轉化觀賞影片 2010-04-30 葉國良 院長 秘書室
4246

探索台灣出土的貿易陶瓷觀賞影片 2009-05-27 謝明良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秘書室
6851

從經典看閩南語的古雅觀賞影片 2008-05-21 楊秀芳 教授 秘書室
7728


  • 主題:探索台灣出土的貿易陶瓷
  • 講者:謝明良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 主辦單位:秘書室
  • 日期:2009-05-27
  • 片長:120 分鐘
  • 語言:中文
  • 關鍵字:藝術與人文 人文領域




胡適紀念講座專題演講
講題:「The language of space : a semantic of typology
黃宣範 主講
2003年12月 初版


臺大胡適紀念講座於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星期二下午,邀請國立臺灣大學語言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黃宣範教授,進行專題演講,講題為「The language of space : a semantic typology」。

  黃教授演講內容首先介紹「空間」概念與認知科學的關係,接續介紹拓譜關係、指涉框架,以及運動事件,前述三項議題均與空間概念有關,最後提出結論。

  
黃教授研究南島語言如何表達「空間」概念,希望得到語言型態學上有意義的分類結果,他發現,除了先前學者所提出的二種motion表達方式外,尚有第三種存在於南島語中。


胡適紀念講座專題演講─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高明士教授 主講
2004年12月初版

定價:新臺幣200元

  臺大胡適紀念講座於民國九十三年三月二十二日星期一下午,邀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高明士教授,進行專題演講,講題為「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

胡適之先生對臺灣大學特別垂青
最重要的演講在臺灣大學發表
請趙元任等回來講學
身後的遺囑將書籍等全捐給臺灣大學.....

 《有人要我寫一首關於臺大的詩:校園、生活、社團以及其他》臺大校史館編,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頁54-55:胡適第一次到臺大演講 1949.3.24

----

特稿 - 請響應「百元美金,臺大躍進;三千細水,臺大長流」捐款母校

請響應「百元美金,臺大躍進;三千細水,臺大長流」捐款母校杜新茂
鳥瞰臺大,仰望天下,臺大於2009年進入全球百大。(攝影/張柏仲2004)
2009年臺大獲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評比為全球大學第95名,身為臺大人與有榮焉。
  3年前回母校演講,從校門進入椰林大道,映入眼簾的是雄偉的新建圖書館、適於人行的步道、富有詩意的道路,優雅的校園景觀足堪媲美美國長春藤名校。
  在創校80年校慶大會上,李嗣涔校長一一頒授榮譽博士、傑出校友獎,設獎之用心、頒獎之慎重,顯示母校對社會、學界有特殊貢獻的傑出人士與校友的敬重,而這也是美國長春藤名校最重視的活動之一。
  美國長春藤名校之所以能名列前茅,其共同的特點不外是入學競爭率、高名望師資、學術研究成果與校友的捐款。其豐沛的「錢財資源」從哪裡來?很 值得臺灣的大學探討。哈佛大學擁有300多億美元基金,即是仰賴校友們不斷的捐款以及產業界捐贈累積的,有此龐大基金的支持,才能站穩世界頂尖名校之林。
  臺大為國立大學,係由政府編列教育經費支持。60年代,筆者讀書時,每學期學費只有400多元,以當時匯率一美元兌40美元臺幣計算,4年學 雜費合計不到100美元,現在看來真是不可思議。但話說回來,這100美元的背後是人民納稅的錢,才讓我們能有今日富裕又有尊嚴的美好生活,所以臺大人勿 忘回饋臺灣人民與母校臺大。
  數年前,前校長陳維昭教授來紐約拜訪校友時,提起臺灣因國立大學數目遽增,政府補助的經費被稀釋化,導致母校的基礎建設、師資的延攬等屢屢受 限。當時筆者建言仿效美國常春藤大學設置榮譽博士學位,授予對社會有彪炳貢獻的政商學界傑出人士,期藉此鼓勵其捐款臺大,造就人才,同時發起校友捐款運 動,回饋母校。
  大學生涯可說是人生的黃金時代,也是重要的轉捩點。臺大是一個開放、自由的學術與人品陶冶的校園。以筆者個人的經驗,終生難忘在母校4年的磨 練,令我深具自信、奮發的精神。胡適之先生兩次在母校演講,分享美國社會開放、自由、民主的理念;旁聽徐道鄰教授的語意學、殷海光教授的邏輯學、楊樹人教 授的國際金融與財政學、蘇在山教授的現代管理學與朱國璋教授的高等會計等,迄今仍令人印象深刻。這些珍貴的智識、學問,在我的生涯中助我發揮了連自己都預 料不到的潛力。
  大學畢業後,恩師蘇在山教授要筆者回母校擔任助教,惟不久即被成功大學借調到該校新成立的商學院協助劉鼎新院長,第三年替代因病入院的副教授 講授成本會計。講課2小時完全不看教科書,滔滔不絕,讓學生驚訝不已,故戲稱:「這位年輕的老師腦袋裡裝有三把刷子,真不可小覷」。後來開授「工商管理」 採“實例法(case method)”也獲學生青睞,院長還因此應學生請求將2小時的課延長為4小時,但加班不加薪。
  1964年膺獲國家長期科學發展委員會公派赴美進修時,晚上在NYU修課,白天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擔任企劃顧問(planning consultant),成功的用先進的數理程式解析,為該所解決管理體系多年來的窒難,洗刷其「無能的證券交易所」的惡評,個人因此榮獲「華爾街的英 雄」的頭銜。
  1975年,大同公司林挺生董事長來紐約尋找高科技技術,筆者與之餐敘後召集數名財經、科技精英,承李國鼎財政部長推薦,由辜振甫先生經臺灣 水泥公司資助創立了「臺灣經濟研究所」,即今之「臺灣經濟研究院」,現已擁有3、400名研究員。該所為政商學界提供不少先進、創新研發情資,對臺灣經濟 的繁榮挹注了相當可觀的動力。
  九一一事件把紐約最耀眼的世貿兩棟大樓炸燬,美國政府痛覺國內安全防衛系統之脆弱,筆者當時建議使用英國劍橋大學道格曼教授(Prof. John Daugman)所研發的電腦程式「眼球虹彩識別技術(Iris Identification Device)」於邊境防衛,受到白宮的重視,而獲布希總統嘉勉。
  上述回憶,只是強調當筆者遇到各種難題挑戰時,在母校臺大所接受的教育於冥冥之中賦予思考能力;這些想像力與創意發生,都是在臺大的優質教育環境中學習與潛移默化得來的,令筆者對母校的培育之恩感念終生。
  母校臺大已晉身世界百大行列,令人振奮,但為維持此一榮耀,甚至進一步邁向「亞洲頂尖、世界一流」,還需要每位校友支持,請響應校友會所發動 的「百元美金,臺大躍進;三千細水,臺大長流」的捐款活動,為母校留住優秀的教授,積極延攬世界級名師如諾貝爾獎得主來臺大授課,啟發學生創新研究,大幅 提升母校在世界的學術地位。這些工程都需人力、物力的整合,哈佛大學2009年的捐贈基金就高達369億美元,臺大肯定也需要龐大基金,在此呼籲校友們同 心合意支持臺大,回饋母校,一年只要100美元,齊力將臺大推向「世界頂尖大學」。

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Ruth Nanda Anshen::胡適是 Series: World Perspectives 編委; "Force as An Instrument of Law and Government," In: Beyond Victory,




一九四三1943 年 五十三歲
一月 應聘為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

〔英著〕
"Force as An Instrument of Law and Government," In: Beyond Victory, ed. by Ruth Nanda Anshe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 1943), pp.174-189.

Beyond Victory

by 
Beyond Victory Cover

Table of Contents

The rights of man, by R. A. Anschen.--The nature of peace, by J. T. Shotwell.--World organization, by C. J. Hambro.--The interplay of cultures, by R. M. MacIver.--Has Christianity a future? By A. J. Toynbee.--Religion after the war, by W. P. Montague.--The family in the future, by M. Mead.--War and government, by C. J. Friedrich.--Economic organization for peace, by A. Hansen.--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and future social policy, by J. G. Winant.--Russia in the new world, by M. Karpovich.--Education and the future, by A. Meiklejohn.--Science and society in the post-war world, by J. B. Conant.--The end of imperialism, by J. Nehru.--The end of the political frontier, by W. H. Hamilton.--Force as an instrument of law and government, by Hu Shih.--The future role of the former colonial peoples, by R. Emerson.--Free enterprise and planned organization, by T. Arnold.--The people's cause, by H. A. Wallace.--Freedom in social security, by W. H. Beveridge.--The nature of man, by R. N. Anschen.




Beyond victory
planned and edited by Ruth Nanda Anshen.

Published  by Books for Libraries Press in Freeport, N.Y .
Written in English.

Table of Contents

The rights of man, by R. A. Anschen.
The nature of peace, by J. T. Shotwell.
World organization, by C. J. Hambro.
The interplay of cultures, by R. M. MacIver.
Has Christianity a future? By A. J. Toynbee.
Religion after the war, by W. P. Montague.
The family in the future, by M. Mead.
War and government, by C. J. Friedrich.
Economic organization for peace, by A. Hansen.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and future social policy, by J. G. Winant.
Russia in the new world, by M. Karpovich.
Education and the future, by A. Meiklejohn.
Science and society in the post-war world, by J. B. Conant.
The end of imperialism, by J. Nehru.
The end of the political frontier, by W. H. Hamilton.
Force as an instrument of law and government, by Hu Shih.
The future role of the former colonial peoples, by R. Emerson.
Free enterprise and planned organization, by T. Arnold.
The people's cause, by H. A. Wallace.
Freedom in social security, by W. H. Beveridge.
The nature of man, by R. N. Anschen.

Edition Notes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volume III in the Science and culture series."

SeriesEssay index reprint series
根據許大川譯序,胡適之先生是 Ruth Nanda Anshen主編的世界前途叢書  World Perspectives的編輯委員會編委:
Rich Lands and Poor by Gunnar Myrdal 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許大川譯,台北:台銀,1968

BBC Four - Why Poverty?

A series of films which ask what it means to live in poverty in the 21st Century

Park Avenue

How much inequality is too much?

Documentary



將列出數本名經濟學家討論貧窮的問題
這可對比於企業管理對不良公司的探討
前者強點 為什麼呢?


The Nature of Mass Poverty is an economics book by John Kenneth Galbraith published in 1979.
集體貧窮本質之探討 今日世界 1985

The nature of mass poverty - John Kenneth Galbraith - Google Books



---




Ruth Nanda Anshen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uth Nanda Anshen (June 14, 1900 – December 2, 2003) was an American philosopher, author and editor.
She was the author of several books including The Anatomy of EvilBiography of An IdeaMorals Equals Manners and The Mystery of Consciousness: A Prescription for Human Survival.
Anshen was the editor of several series of books, including the World Perspectives Series, published by Harper & Row, of which volume nine was The Art of Loving by Erich Fromm[1] and volume 44 was Deschooling Society by Ivan Illich.[2] She also edited theReligious Perspectives Series, published by Harper & Row), Credo Perspectives Series, published by Pocket Books/Simon & SchusterThe Science of Culture Series, published by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The Perspectives in Humanism Series, published by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The Tree of Life Series published by Seabury Press, and The Convergence Series published b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nshen died at age 103.

See also[edit]

References[edit]

  1. Jump up^ The Art of Loving: an enquiry into the nature of love, Erich Fromm, Harper & Brothers, 1956
  2. Jump up^ Deschooling Society, Ivan Illich, Harper & Row, 1971

External links[edit]


Series: World Perspectives

Series by cover

None

Works (46)

TitlesOrder
Approaches to God by Jacques Maritain1
ACCENT ON FORM by LANCELOT WHYTE2
Erneuerung des Glaubens aus dem Geist by Sarvepalli Radhakrishnan4
World Indivisible, With Liberty and Justice for All by Konrad Adenauer5
Society and knowledge (World perspectives series;no.5) by V G Childe6
The Transformations of Man by Lewis Mumford7
Man and Materialism by Fred Hoyle8
The Art of Loving by Erich Fromm9
Dynamics of Faith by Paul Tillich10
Matter, Mind and Man: The Biology of Human Nature by Edmund W. Sinnott11
Mysticism: Christian and Buddhist by D. T. Suzuki12
L'aventure occidentale de l'homme by Denis de Rougemont13
American humanism: its meaning for world survival by Howard Mumford Jones14
The meeting of love and knowledge: perennial wisdom by Martin Cyril D'Arcy15
Rich Lands and Poor by Gunnar Myrdal 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許大川譯,台北:台銀,196816
Art and reality: way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by Joyce Cary20
Sigmund Freund's mission : an analysis of his personality and influence by Erich Fromm21
Mirage of Health: Utopias, Progress & Biological Change by René J. Dubos22
Issues of Freedom by Herbert J. Muller23
The Greek ideal and its survival (Harper Colophon books) by Moses Hadas24
Life, Its Dimensions and Its Bounds by Robert M. MacIver25
Challenge of Psychical Research: A Primer of Parapsychology by Gardner Murphy26
Alfred North Whitehead; his reflections on man and nature by Alfred North Whitehead27
The age of nationalism; the first era of global history by Hans Kohn28
Voices of Man by Mario Andrew Pei29
New Paths in Biology by Adolf Portmann30
History as art and as science; twin vistas on the past by H. Stuart Hughes32
Realism in Our Time by Lukacs G32
The mea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great transition by Kenneth E. Boulding34
On Economic Knowledge by Adolph Lowe35
Caliban reborn; renewal in twentieth-century music by Wilfrid Howard Mellers36
Through the Vanishing Point: Space in Poetry and Painting by Marshall McLuhan37
The Revolution of Hope, Toward a Humanized Technology. by Erich Fromm38
Emergency exit by Ignazio Silone39
Marxism and the Existentialists by Raymond Aron40
Physical Control of the Mind by M.D. Jose M.R.Delgado41
Physical control of the mind: Toward a psychocivilized society (Harper Colophon books) by Jos Manuel Rodrguez Delgado41
On Caring by Milton Mayeroff43
Deschooling Society by Ivan Illich44
Deschooling Society (World Perspectives Ser.) by edited by Ruth Nanda Anshen Ivan Illlich44
Revolution Through Peace [World Perspectives Vol. 45] by Dom Helder Camara45
Man Unfolding by Jonas Salk46
Tools for Conviviality by Ivan Illich47
Evil and World Order by William Irwin Thompson49
To Have or to Be? by Erich Fromm50
Hope and History, an Exploration by Morton Smith54

Related tags

Recommend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