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目錄,這本《佛教在漢字文化圈的流布:朝鮮半島、越南》(2022)在越南方面,和胡適之先生關心的,安南是否為早期佛教傳入中土的另一通道,方向相反,反而是漢字影響越南........
2022年4月30日 星期六
談《佛教在漢字文化圈的流布:朝鮮半島、越南》的一"問題"
【佛教在漢字文化圈的流布:朝鮮半島、越南】
新亞洲佛教史中文版總序/釋果鏡
序/石井公成
體例說明
第一章 佛教的容受與民間信仰/福士慈稔
●專欄 朝鮮俗漢文與吏讀/森博達
第二章 統一新羅時代的佛教/佐藤厚
●專欄 旅印的新羅僧/平井宥慶
第三章 《高麗大藏經》的成立背景/金天鶴
●專欄 日本遺存的朝鮮佛教文獻/藤本幸夫
第四章 朝鮮時代的佛教──統合與彈壓/中島志郎
●專欄 韓國的古典文學與佛教/嚴基珠
第五章 「韓國近代佛教」近代化與獨立之道/崔鈆植
●專欄 角筆經典/小林芳規
第六章 朝鮮半島的佛教美術/朴亨國
第七章 越南佛教/石井公成
●專欄 越南巴克村的農民與佛教/櫻井由躬雄
●專欄 現代的越南佛教/范氏秋江
編著者:石井公成(駒澤大學教授,本書日本版主編)、釋果鏡(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副教授,本書繁中版主編)
翻譯者:辛如意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時間:2022年5月
ISBN:978-957-5989545
*本文引用文字介紹及目錄均屬各著作人版權所有
**本刊推介之書籍純以學術為考量標準,以饗學界同道
2022年4月26日 星期二
【胡適之先生夫人的南港房間】
【胡夫人的房間】
夫人江冬秀回台灣的時間相當晚;因胡適晚年心臟病太常犯了,在1961年10月18日,夫人才從紐約搬回臺灣照顧胡適。她在南港故居一共只住了一個月,因南港天氣濕冷她不太能適應,之後搬到福州街的台大學人宿舍。除了那一個月以外,故居中的夫人房都是胡適的秘書胡頌平、王志維的辦公室。在胡適過世13年後,夫人也過世了,館方再把她位在和平東路宿舍的東西拿回故居擺放。
夫人回來之前胡適為她布置房間時有不少故事。其實,胡頌平直到9月22日才開始「搬家」,《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中提到「胡夫人下月中旬就要回國了,胡頌平的工作室原是胡夫人的臥室,今天開始搬出去。先生指示要保留的書籍和留給胡夫人看的文學創作及翻譯小說等等都留下了。《續藏經》一架仍留在房內。其餘不要的幾架書,都可以送給院內有關各所的圖書館。」隔天(9月23日)胡適又對胡頌平說「你關照他們不要添買東西,外客廳裏這麼多的籐椅可以搬進去」。真正有趣的是10月15日,胡頌平在《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中記下:「《中央日報》的女記者李青來參觀了先生布置給胡夫人的臥室,她說『一走進去,只覺自己步入了一位學人的臥室,而不是一位夫人的閨房。』她總覺得還少了一件什麼東西似的。最後她建議添置一張梳粧枱,先生笑着贊同了。」
2022年4月21日 星期四
杭立武" 他有熱心 有膽氣 能負責任 他的見解頗闊大";杭立慈
《東海大學校刊 杭立武先生訪問》1983.11.2?
轉載於《細說東海早期風華》梁碧峰編著,2016,pp. 47~50
1930年轉任中英庚款會總幹事,長達13年之久,舉辦留英公費生考試7次。(1944年12月-)中英文教基金董事會董事
引胡適:今日努力,必定有將來的收成。一粒一粒的闢,必有滿倉滿艙的收成。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不會白費。
兩度主持國寶之搬遷。
4. 東海大學 首屆董事長杭立武先生(1904-1991) :了不起;1975時的董事長查良鑑(1904年-1994年);《查良鑑董事長紀念專輯》(2022,東海大學圖書館,約460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02167258101989
《懷舊集》
1 杜蘅之;2 巴胡天; 3 梅貽寶(1900 ~1997)、Dr. Douglas J. Elwood、劉文潭、馮滬祥 (1948 ~ 2021 )
3. 梅貽寶(1900 ~1997)、Dr. Douglas J. Elwood、 劉文潭、馮滬祥 (1948 ~ 2021 ) (~ 東海大學 1975 級 畢業紀念冊 人文學科)《懷舊集》 3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562594581948962
《巨匠的剪影—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 (2019) p.299
東海的人與書 (2):
《杭立武先生訪問紀錄》
《杭立武先生紀念集》
http://hcbooks.blogspot.tw/2011/09/blog-post_327.html
杭立武先生(1904-1991) 東海大學首任董事長
《杭立武先生紀念集》中有他晚年與女兒的對話錄
他當時著重being 而終其一生都是doer
不過doing可影響being.....
----
1937/8/21 " 他有熱心 有膽氣 能負責任 他的見解頗闊大"---胡適日記全集 7: 1934-1939
------ 憶昔命名,懸的甚高,時隔念載,荒田已成綠蔭,而最足欣慰者,目睹國內外各大學及社會各界,咸有東海傑出人才。勉兮諸君,其悉為繼起之俊秀歟!
敬祝第十七屆畢業同學
杭立武
在他的口述歷史書中 談到與胡適共同研擬發行自由中國 並請雷震當總編輯
杭立武先生訪問紀錄
類型:口述歷史叢書
作者: 王 萍 官曼莉
出版年: 1990
精裝本:250元
平裝本:缺書
頁數: 152
開本: 25 開
檔案:PDF
摘要
杭立武先生(1904-1991),安徽滁縣人。1923年畢業於金陵大學,1929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博士學位。歸國後受聘為中央大學政治系教授兼系主 任。1931年轉任中英庚款董事會總幹事達十數年。其間並創立中國政治學會及中英文協會。抗戰期間任國民參政會參議員、美國聯合援華會會長。1944年任 教育部常務次長。兩年後調政務次長。1949年出長教育部。任內並曾負責搬運故宮文物來台工作。1956年至1972年間,歷任駐泰國、寮國、菲律賓及希 臘大使。1975年任亞洲反共聯盟秘書長。1979年創立中國人權協會。先生為人熱誠、處事練達。六十餘年來,在教育、文化、外交、方面貢獻卓著。(訪問 /王萍,紀錄/官曼莉)
胡適日記1937/8/21 " 他有熱心 有膽氣 能負責任 他的見解頗闊大"---胡適日記全集: - Google 圖書結果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杭立武
中華民國政治人士
性別 男
政黨 中國國民黨
籍貫 浙江省杭州
出生 1903年1月26日
大清帝國安徽省滁州
逝世 1991年2月26日 (88歲)
中華民國臺北市
學歷
金陵大學政治系畢業
(1921年)
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碩士
(1925年)
經歷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名譽研究員
(1925年-1929年)
考試院編纂考選委員會編纂室副主任
(1929年-1930年)
國立中央大學政治系主任
(1930年)
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名譽研究員
(1930年)
中英庚款董事會總幹事
(1931年3月-1944年)
中國政治學會常務理事
(1932年9月1日-1953年)
中國政治學會總幹事
(1932年9月1日-1953年)
中英文化協會總幹事
國民參政會(第一屆)參政員
(1938年6月-)
國民參政會(第二屆)參政員
國民參政會(第三屆)參政員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幹事
(1939年9月-)
考試院法規委員會委員
(1942年4月-)
教育部常務次長
(1944年12月-1945年)
中英文教基金董事會董事
(1944年12月-)
教育部清理戰事文物損失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5年8月-)
教育部政務次長
(1946年10月16日-1948年12月30日)
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國民外交協會常務理事
故宮博物院理事會理事
教育部中美文化資料供應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央設計局設計委員
中英文化協會秘書長
中緬文化協會秘書長
世界學生服務社中國分社常務委員
美國聯合援華總會副主席
全國私立中等學校救濟委員會主席
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主任
(1947年5月-1949年4月)
國民大會(第一屆)代表
(1948年-1991年2月16日)
教育部政務次長
(1948年6月12日-1948年12月30日)
教育部部長
(1949年3月21日-1950年3月10日)
行政院政務委員
(1949年3月21日-1950年3月10日)
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主任委員
(1949年8月-1956年6月)
臺灣行政專科學校創辦人
(1949年)
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共同理事會理事
(1950年-)
協助流亡中國知識分子協會臺灣分會董事會主席
(1952年-1956年)
基督教大學籌備處主任
(1953年6月-1955年11月)
東海大學董事會董事長
(1953年11月-)
駐泰國大使館大使
(1956年8月31日-1962年2月28日)
駐老撾大使館大使
(1962年2月28日-1962年9月)
駐菲律賓大使館大使
(1964年3月31日-1968年7月30日)
中華學術院哲士
(1966年1月-)
駐希臘大使館大使
(1968年7月30日-1972年8月)
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
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董事長
(1972年8月-1975年1月)
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主任
(1972年8月-1975年1月)
中國政治學會理事長
(1972年8月-1980年)
亞洲人民反共聯盟秘書處秘書長
(1976年3月-)
世界人民反共聯盟中國分會副理事長
(1976年3月-)
中國人權協會理事長
(1979年2月-)
中國政治學會名譽理事長
(1981年-)
中英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
(1979年-)
中泰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
(1979年-)
人生哲學研究會理事長
留英同學會會長
著作
《今日臺灣》
《政治典範要義》
《將來之大戰》
杭立武(1903年1月26日-1991年2月26日),中華民國教育家、政治學家、政治家、外交家、社會活動家。於安徽省滁州出生,祖籍浙江省杭州。一生歷任教育、文化、外交、社團等各方要職,晚年仍積極不懈地從事國民外交、保障人權和救助難民等工作。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在安徽省滁縣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編輯] 生平
1923年,畢業於金陵大學文學院。同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安徽省公費留學名額,赴英國倫敦大學深造,其間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擔任名譽研究員,獲碩士學位後返英倫繼續學習,1929年獲倫敦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
回國後任國立中央大學政治系教授,曾兼任系主任。
1931年,任中英庚款董事會總幹事。
1932年,創立中國政治學會併兼任總幹事。
1933年,在南京成立中英文化協會,此後中法、中比、中瑞、中美等文化協會亦相繼成立。
抗戰期間,任國民參政會參議員、美國聯合援華會會長。
1944年,任國民政府教育部常務次長,1946年轉任政務次長。
1947年,任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主任。
1949年,就任教育部長,政府撤台後籌組並出任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國立故宮博物院撤台後前身)。
1953年,參與美國教會聯合會籌辦東海大學,作為大陸十三所教會大學之延續。
1956年起,歷任中華民國駐泰國、老撾、菲律賓及希臘諸國大使,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首席代表。
1965年,發起成立「亞洲與世界社」(AWI)。其間改組「港澳之友會」為「中華港澳之友協會」,協助港澳同胞繼續擁有自由權益;同時積極維護爭取台灣原住民權益。
1972年,任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
1979年,創立中國人權協會。
1991年2月26日,逝世於台北市。 [編輯] 作品
著作
杭立武 原著,《中華文物播遷記》,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0年初版。
****
讀到1961年11月某日,杭立慈先生給胡適東海大學的《紅樓夢》影印本給胡適。
外交醜聞/金紀玖生父曝光 杭立慈曾於東海大學任秘書職
新聞日期: 2008年05月09日 媒體來源:NOWnews今日新聞網 庫存頁檔
原始網址: http://www.nownews.com/2008/05/09/10844-2272614.htm
地方中心/台中報導 10億外交醜聞的關係人金紀玖本姓杭,父執輩在中部教育界是響叮噹的人物,伯父杭立武是東海大學創校時的籌備主任,生父杭立慈也在東海校長室擔任秘書一職,校內人士說,杭立慈文筆相當好,負責編輯校訊校刊、撰寫文章,也常常蒐集海外文獻資料提供學生閱讀,甚至在50年前就推動儲存系統,現在學生都能完整閱讀校方的歷史資料,杭立慈相當有貢獻。
翻開東海大學第一屆畢業紀念冊,金紀玖的伯父杭立武,在東海大學創立時擔任籌備主任,也是首屆董事長,而杭立武的弟弟杭立慈,也就是涉入巴鈕案關鍵人物金紀玖的生父,年輕時溫文儒雅相貌堂堂,兒子金紀玖在就讀建中時,兩人都有一雙丹鳳眼、長臉,父子倆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杭立慈不但博學多聞,人品好,44年在擔任校長室秘書時負責校訊校刊編輯,文筆也令後輩印象深刻。
東海校內人士表示,「以前秘書室負責校刊編輯,以及所有貴賓接待,能夠到秘書室的文筆都很不錯。
」 圖書館典藏杭立慈五十年前所編輯的校刊已經泛黃,雖然那個年代相當封閉,但杭立慈常常撰稿投書,甚至蒐集海外文獻資料,提供學生閱讀,擔任秘書二十三年,民國67年退休前,投稿回憶校內工作,一字一句都是寄望老師能夠繼續培育英才的厚望,甚至在五十年前就相當有遠見,建立完整儲存系統,保留完整的歷史資料。
東海校內人士說,「當初他們跟曾約農校長一起,珍貴資料一定留下來,如果當時不留,未來就很難找,所以當時就有計劃去推動做這些資料的保留。
」 畢生奉獻於教育,還曾掏腰包捐獎學金幫助清寒學子,校內人士尊崇的的教育家,親生兒子竟扯入外交醜聞案,校內人士除了訝異還有惋惜異。
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
胡適的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政府論》(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政府論》讀書報告 (英文) 胡適紀念館 Hu Shih Memorial Hall
【胡適的《政府論》讀書報告】
胡適早自上海求學時便對西學有所涉獵,留學七年期間不僅接受完整的理論教育,更在西方社會裡親身體驗,其中普世價值「自由」便是一個典型。藉由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政府論》(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與彌爾(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論自由》(On Liberty)等書,胡適對「自由」重新認識進而信仰,並且一世追隨。
透過洛克《政府論》,胡適重新認識「自由」;他在讀書報告提到「社會中的自由是只受國家內經同意的立法權支配;它不受任何意志的支配、也不受任何未經立法機關所制定之法律的限制。」胡適認為除非喪失了自衛手段以及生命,這種不受任何權力約束的自由才會消失。胡適的《政府論》讀書報告“A Study of Locke’s Two Treatises on Government” 一共28頁,右上角還有教師評語“Very good indeed & well written”。
檔案描述:“A Study of Locke’s Two Treatises on Government”首頁
館藏號:HS-JDSHSE-0060-003
2022年4月15日 星期五
胡適《華嚴經‧ 回向(品)》Parinamana..."Rain or hail, come what may! What they can endure I can also!"):送與泰戈爾 Rabindranath Tagore ;Stephen Northrup Hay的博士論文Tagore's Trip to China in 1924. Asian Ideas of East and West By Stephen Northrup Hay : Tagore and His Critics in Japan, China, and India. A Nobel Tradition: Rabindranath Tagore
Rabindranath Tagore in China.
胡適《追憶太戈爾在中國》(《胡適文集 七》北京大學出版社,頁626-27。)中,談到《華嚴經》的《回向品》所記:…”盡人而悅之”是不可能的…。「回向」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思想,即已成”菩薩道”的人,還得回向人間,為眾生努力。
(胡適徵引了《華嚴》〈十回向品〉(25): 濟一切眾生,令其咸得一切智心。 ... 他說「回向」是《華嚴經》的一個要義。)
胡适这首诗完成于1922年10月,是读过《华严经》的《回向品》后的感悟。胡适选择在泰戈尔生日这天将此诗送给泰戈尔,一是表示泰戈尔来自佛教国度,二是对此时正受到中国知识分子批评的泰戈尔以示安慰。
胡適這首詩完成於1922年10月,是讀過《華嚴經》的《回向品》後的感悟。
胡適選擇在泰戈爾64歲生日這天將此詩送給泰戈爾 (參考 “Tagore'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收藏品,見糜文開翻譯的《頌歌集‧跋》),一是表示泰戈爾來自佛教國度,二是對此時正受到中國知識分子批評的泰戈爾以示安慰。
回向
他從大風雨裡過來,
爬向最高峰上去了。
山上只有和平,只有美,
沒有風和雨了。
他回頭望著山腳下,
想起了風雨中的同伴,
在那密雲遮著的村子裡,
忍受那風雨中的沉暗。
他捨不得他們,
但他又怕那山下的風雨。
“也許還下雹呢!”
他在山上自言自語。
他終於下山來了,
向著他密雲遮處走。
“管他下雨下雹!
他們受得,我也能受!”
Parinamana
Hu Shih
(I was in a train from Tsinan bound for Peiping on October 1922 when the Parinamana chapter in the Sutra of Hua Yen inspired me into writing this poem.)
Through the oppressive storms has he come,
And already attained the summit of the mountains
Where peace and beauty comfort him,
And the stormy rains threaten him no more.
And already attained the summit of the mountains
Where peace and beauty comfort him,
And the stormy rains threaten him no more.
He turns his head towards the valley below,
And remembers the comrades he has left behind
In that dismal valley shrouded by thick clouds
To endure the gloom of the storms.
And remembers the comrades he has left behind
In that dismal valley shrouded by thick clouds
To endure the gloom of the storms.
He cannot bear the thought of parting with them;
But he is weary of the winds and the rain. "There may be hailstorms; too,"—
Says he on the summit of the mountains.
But he is weary of the winds and the rain. "There may be hailstorms; too,"—
Says he on the summit of the mountains.
Lo! he is coming down the mountain path,
Walking towards the valley shrouded by the thick storms.
"Rain or hail, come what may!
What they can endure I can also!")
Walking towards the valley shrouded by the thick storms.
"Rain or hail, come what may!
What they can endure I can also!")
(On May 8, 19211(sic), the 64th birthday of Indian poet Tagore, friends of Peiping's Crescent Moon Society held e celebration in his honor. I wrote this poem on e scroll end he requested me to translate it into English. I did tho best I could as above.)
https://taiwantoday.tw/news.php?post=26294&unit=20,29,35,45
胡適日記:1956年8月3日所記的 (為何當時中國思想背景已經不能接受泰戈爾的思想),與芝加哥大學的Stephen Northrup Hay所談的,後來出的書:
Asian Ideas of East and West: Tagore and His Critics in Japan, China, and India.
- Series: Harvard East Asian Series, (Book 40)
- Hardcover: 501 pages
- Publish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irst Edition edition (July 1, 1974)
用Hu Shih全文檢索,除了有1956年8月3日的訪談,還有1954年10月13日的博士論文Tagore's Trip to China in 1924 前的訪談。
1924年5月11日胡適給泰戈爾的信。
IN MEMORIAM
Stephen Northrup Hay
Professor of History, Emeritus
Santa Barbara
1925—2002
Stephen had an extraordinarily wide-ranging mind. Primarily a scholar of South Asia, he combined his deep interests in history, science, psychology, archeology, natural scienc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to produce a number of books and many articles in the field. Among his books are Sources of the Indian Tradition,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A Bibliographic Guide: Dialogue Between a Theist and an Idolater (Brahma-puttalik sanavad), and Asian Ideas of East and West: Tagore and His Critics in Japan, China, and India. At his death, he had completed one book on science, religion, and prayer and another on the youth of the man he most admired, Mohandas K. (Mahatma) Gandhi.Stephen's interests ranged far beyond his specialty; he had a superb grasp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cultural history as well and spoke German fluently. Always original, always unconventional, he created a logical, mathematical set of musical notation. His originality was nurtured at Deep Springs College, a small, isolated liberal arts college, and then at Haverford. From 1944 to 1946 he served in the U.S. Army, and afterwards he traveled extensively in Europe, the Middle East, and India. Always determined to meet and converse with great thinkers, Stephen had dialogues with Carl Jung, Martin Buber, and Sri Aurobindo; sadly for Stephen, and of course for the entire world, Mahatma Gandhi died before Stephen could meet him.
Stephen took his B.A. from Swarthmore and his M.A. and Ph.D. from Harvard; he taught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Harvard before coming to UCSB in 1966; he retired in 1990. He was a Fellow of the Asia Society and a Fulbright Fellow; he won the Watmull prize and the Commonwealth Club of California Silver Medal for Literature. Stephen and his wife Eloise, Professor of English, were known for their deep conversations on matters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and Stephen, a man of eclectic faith, endowed the study of Islam in the History Department and the study of prayer in the Religious Studies Department. The History Department has created a Stephen Hay Fellowship for graduate students. No one could know Stephen without deeply profiting from his deep spirituality and his original thought.
Jeffrey B. Russell
----
泰戈爾到了北京與一些學者交往之後,才知道彼此有許多相似處。像但丁和喬叟在其時代,泰戈爾和胡適都選擇日常使用的白話文來表達和創作。
The Essential Tagore By Rabindranath Tagore, HUP,2011, p.15
---
泰戈爾作品和一些因緣
Rabindranath Tagore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abindranath Tagore (Bengali: রবীন্দ্রনাথ ঠাকুর, Robindronath Ţhakur)α[›]β[›] (7 May 1861 – 7 August 1941) 是文藝全才--《泰戈爾作品》的漢文詩集相當多四十年前 台灣有靡文開編 《泰戈爾詩集》台北:三民 1963/1992第17版
漂鳥集 1-72(此書書林有漢英對照版 傅譯)
新月集 73-140
採果集
頌歌集 (跋中收 胡適在泰戈爾64歲時贈的"回向"一詩 這年齡令我有點困惑 因為它寫於1925年 訪華之前......)
園丁集
愛貽集
橫渡集405-454
後來台灣兩種諾貝爾獎(1912) 都收入不少
泰戈爾在1928年訪問中國 在上海和北京都是盛事 留下許多紀錄 很可惜沒出專書......
泰戈爾作品和一些因緣
Did you know that Bob Dylan wasn't the first songwriter to win the Nobel? Calcutta-born poet Rabindranath Tagore was awarded the prize in 1913:
"Tagore was a true multi-disciplinarian. He was a performer, essayist, artist, poet, as well as a lover of music and a fine, prolific writer of songs. He wrote in both Bengali and English and translated his own work. The title of his most famous creation, a collection of 103 lyric poems published in 1912, is Gitanjali:
Caroline Eden appreciates the work of…
LAREVIEWOFBOOKS.ORG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