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莊嚴《一生翰墨故宮情》2019中有《胡適中文書信集》2018未收入的信2封
莊嚴先生120紀念展
莊嚴《一生翰墨故宮情》(2019)內有2封1959年胡適致莊嚴的信,未收入2018年出版的《胡適中文書信集》。2018年收入的1958.5.26致莊嚴的信 (《胡適中文書信集 4》pp.443~44),圖示與原信不同。
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
名譯家 伍光健(1860-1943):《俠隱記》《孤女飄零記》等等
我初讀浮華世界 是伍光健的譯本 臺灣商務萬有文庫薈要(還有拿破崙日記等) ; 楊宓的是很多年以後才知道的。
胡適之先生在《論短篇小說〉的"註解八"讚美"君朔"說:
晚年懷念 伍光健先生的譯筆 寫信給香港友人希望幫忙搜集他年青時讀過的《俠隱記》等書
伍光健(1860-1943)用白話文譯外國小說,生動傳神,令人耳目一新,是翻譯文學史上首例,他對翻譯提出的見解,對後來的翻譯文學產生重要影響。伍光建信三通
《胡適日記》1928年12月17日周一(生日)記伍光健(昭扆 )先生來訪。
說他1906翻譯《俠隱記》時,故意用"君朔"假名。 "要看人家會不會讀此書"。
胡適說如果當時他用伍光健名字譯小說 ,也許可以使白話文的風氣早開二十年......
ˉ 扆 ˉ 正ˉ
● 扆yǐ ㄧ ˇ 1. 古代宮殿內門和窗之間的地方。 2. 古代宮殿內設在門和窗之間的大屏風。 3. 姓。
伍光健(1867-1943)清末及民國政要。廣東新會人。北洋水師學堂畢業,後留學英國。曾任清政府海軍得顧問、軍樞司司長等職。辛亥革命後,歷任南京臨時政府財政部顧問、鹽務署參事、復旦大學教授等。 1943年6月10日在上海病逝。
生年兩則矛盾
生平譯著
俠隱記(長篇小說)法國大仲馬著,1907,商務 ; 三個火槍手(長篇小說)法國大仲馬著,1957,上海少兒
續俠隱記(長篇小說)法國大仲馬著,1907,商務
法宮秘史前編(長篇小說)法國大仲馬著,1908,商務
法宮秘史後編(長篇小說)法國大仲馬著,1908,商務
霸術(長篇小說)意大利馬基雅弗里著,1925,商務
勞苦世界(長篇小說)英國狄更斯著,1926,商務
大偉人威立特傳(長篇小說)英國斐爾丁著,1926,商務
克闌弗(長篇小說)英國加斯刻爾夫人著,1927,商務
約瑟·安德魯傳(長篇小說)英國斐爾丁著,1926,商務
法國大革命史 馬德愣著,1928,商務
英國史 麥考萊著,1928,商務
杜巴利伯爵夫人外傳(長篇小說)英國無名氏著,1928,商務
泰西進步概論(論著)英國馬爾文著,1929,商務
造謠學校(劇本)英國謝立丹著,1929,新月
詭姻緣(劇本)英國戈德史密史著,1929,新月
狹路冤家(長篇小說,Wuthering Heights 即《咆哮山莊》《呼嘯山莊》)英國勃朗特著Emily Jane Brontë ,1930,華通書局
人之悟性論(今譯《人性論》(論著)英國休謨著,1930,商務
列寧與甘地(論著)奧地利孚勒普密勒著,1931,華通書局
斐克多牧師傳(長篇小說)英國戈德斯密斯著,1931,商務
債票投機史(論著)摩特藍著,1931,神州
俾斯麥(傳記)路馬著,1931,商務
飯後哲學(論著)美國若德著,1931,商務
浮華世界(長篇小說,·即《名利場》)美國薩克雷著,1931,商務
洛雪小姐遊學記(長篇小說Villette)英國勃郎特著,1932,商務Charlotte Brontë (/ˈbrɒnti/, commonly /ˈbrɒnteɪ/;[1] 21 April 1816 – 31 March 1855)
倫理學(論著) 斯賓諾莎著, 1933,商務
狐之神通(據歌德詩所改故事)1933,商務
拿破崙日記 1934,商務
孤女飄零記(長篇小說,即《簡·愛》)英國勃朗特著,1935,商務 Charlotte Brontë (/ˈbrɒnti/, commonly /ˈbrɒnteɪ/;[1] 21 April 1816 – 31 March 1855)
聖水(短篇小說集)法國大仲馬著,1941,啟明
〔私房好譯本:伍光建的孤女飄零記]
李特太太不要我同他們在一起,說道:「她這個孩子,說話不坦白,舉動遲滯,又欠自然。幾時她可以改過來極力的學好,同人親熱,像個好孩子,活潑些,令人可愛些,等到奶媽來報告,說是她學好了,再由我細細的查看,果然奶媽報告的是不錯,她果然是學好了,我就可讓她同我的孩子們在一起做同伴。」
我聽見她說這種話,我就問道:「奶媽說我做錯了什麼事?」
她說道:「柘晤,我不喜歡好問好辯的人:況且你小小年紀的人,這樣的對待長輩,是很令人厭惡的。你找個地方坐下;非等到你會高高興興說話的時候,你就不必開口。」
----------------------------------------------------------------
這段是Jane Eyre第一章,主角自述小時候在舅媽(李特太太)家寄人籬下,不能跟表兄妹一起玩的情景。短短幾句話,刻薄的舅媽形象躍然紙上。今天正在準備一個小演講,拿出《孤女飄零記》來,一不小心又看完一本。真是好看的譯本!女兒小學四年級的寒假,天天晚上聽我唸一段,大概念了二十來天,唸到最後一句,我把書闔上,女兒隨即說「再從頭唸一次吧!」可見這譯本的魅力。
伍光建的譯序寫於民國十六年(1927),但不知為何上海商務直到1935年才出版。伍光建大概是等得不耐煩,他的《狹路冤家》(Wuthering Heights)就沒給商務出,1930年一譯完就由華通書局出了。如果《狹路冤家》也是商務出的,也許台灣商務還會出台版,流通就會容易些,不至於全台灣都找不到。我手上的《孤女飄零記》就是台灣商務1977年的重印本。又,「柘」的發音同「這」,「柘晤」就是Jane。在這個譯本中,她的全名是「柘晤・愛邇」。
這段是Jane Eyre第一章,主角自述小時候在舅媽(李特太太)家寄人籬下,不能跟表兄妹一起玩的情景。短短幾句話,刻薄的舅媽形象躍然紙上。今天正在準備一個小演講,拿出《孤女飄零記》來,一不小心又看完一本。真是好看的譯本!女兒小學四年級的寒假,天天晚上聽我唸一段,大概念了二十來天,唸到最後一句,我把書闔上,女兒隨即說「再從頭唸一次吧!」可見這譯本的魅力。
伍光建的譯序寫於民國十六年(1927),但不知為何上海商務直到1935年才出版。伍光建大概是等得不耐煩,他的《狹路冤家》(Wuthering Heights)就沒給商務出,1930年一譯完就由華通書局出了。如果《狹路冤家》也是商務出的,也許台灣商務還會出台版,流通就會容易些,不至於全台灣都找不到。我手上的《孤女飄零記》就是台灣商務1977年的重印本。又,「柘」的發音同「這」,「柘晤」就是Jane。在這個譯本中,她的全名是「柘晤・愛邇」。
|
一六O四年英國革命史 法國基佐著,1985,商務
伍光建翻譯遺稿 1980,人文
伍光健(1867--1943),廣東新會人,字昭,筆名君朔。清光緒十三年(1887)畢業於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後留學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校和倫敦大學。光緒十八年回國,任教育部諮議、海軍處顧問。民國後,歷任北京政府財政部顧問、鹽務署參事。後棄官譯書。譯有大仲馬的《俠隱記》、費爾丁的《大偉人威立特傳》、薩克雷的《浮華世界》、《簡·愛》等。
生平[編輯]
光緒七年(1881年),伍光建入北洋水師學堂第一屆駕駛科。光緒十年(1884年)畢業。光緒十二年(1886年)成為清廷第三屆派遣出洋深造學生,赴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深造,一年後轉入倫敦大學學習數學、物理、化學。在英國留學期間,伍光建在課餘時間研讀英國文學及歷史。[1][2]
光緒十八年(1892年)伍光建學成歸國,任北洋水師學堂教習,並開始研究中國文學、歷史、哲學等。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伍光建應邀為汪康年在上海創辦的《時務日報》(同年改名為《中外日報》)撰稿,介紹西方的科學文化,並以「君朔」為筆名發表了許多白話翻譯作品。他在作品中介紹社會進化論,其中較多取材於英國弗勞德的《大問題小議論》。後來,他的譯作改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伍光建的早期譯作是中國近代白話翻譯的開始。其中法國大仲馬的《俠隱記》(即《三個火槍手》)、《續俠隱記》(《二十年後》)的譯文十分傳神,受到讀者熱烈歡迎。1920年代中,商務印書館出版了茅盾評註本《俠隱記》,收入《萬有文庫》且作為高中語文自修讀物。[1][2]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伍光建任出洋考察政治大臣頭等參贊,隨載澤等五大臣到歐美考察憲政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歸國後,歷任學部二等諮議官、海軍處顧問、海軍處一等參贊官、軍樞司司長等職務 ,並編寫了九種物理、化學教科書,此外還著有《帝國英文讀本》,《英文范綱要》、《英文范詳解》、《英文習語辭典》、《西史紀要》等教科書。宣統二年(1910年) ,伍光建以道員任海軍部顧問官。宣統三年(1911年),伍光建、張元濟等發起成立中國教育會,伍光建任副會長。[1][2]
中華民國成立後,伍光建歷任財政部顧問、鹽務署參事、復旦大學教授。民國18年(1929年)3月,任中國駐美國公使伍朝樞的秘書。民國20年(1931年)6月,隨伍朝樞離任歸國。隨即退休並遷居上海,專門從事翻譯工作。[2]
他的翻譯水平受到胡適、曾孟朴、徐志摩等人的賞識。徐志摩約他為新月書店譯英國劇作家謝立丹的《造謠學校》、《詭姻緣》,胡適約他為中美文化基金委員會譯吉鵬的《羅馬衰亡史》。1930年代,伍光建為商務印書館譯有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俄國、瑞典、丹麥、挪威、西班牙等國的四十多種小說的節選本。晚年他還注意翻譯西方學術著作。[1]
著作[編輯]
- 帝國英文讀本(該書是學部審定教科書)
- 英文范綱要(該書是學部審定教科書)
- 英文范詳解
- 英文習語辭典
- 西史紀要
- 大仲馬,俠隱記(《三個火槍手》)
- 大仲馬,續俠隱記(《二十年後》)
- 謝立丹,造謠學校
- 謝立丹,詭姻緣
- 吉鵬,羅馬衰亡史
- 狄更斯,勞苦世界(《艱難時世》)
- 狄更斯,二京記(《雙城記》)
- 斯威夫特,伽利華遊記(《格列佛遊記》)
- 夏落蒂,孤女飄零記(《簡·愛》)
- 雨果,海上的勞工
-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惡與懲罰(《罪與罰》)
- 塞萬提斯,瘋俠(《堂吉訶德》)
- 福雷,拿破崙論
- 路德威格,俾斯麥
- 木爾茲,十九世紀歐洲思想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年
- 基佐,法國革命史
- 麥考萊,英國史
- 菲爾丁,約瑟·安德魯傳
- 斯特拉琪,飯後哲學
- 歌德,狐之神通
- 布綸忒,狹路冤家Emily Jane Brontë
1979年初,伍氏後人在上海寓所發現了伍光建近300萬字的未發表譯稿,其中大多為歷史及傳記作品,包括《英國第二次革命史》等。1981年《伍光建翻譯遺稿》出版,收入其生前未發表的譯稿19篇。
胡先生1931.7.7給伍光健先生的信:參考
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17727
胡適手跡
參考文獻[編輯]
1932.12.4 :演講Louis Pasteur為國省5百萬法郎國債; 我們所能走的路/中國政治的出路
胡適日記全集, 第 6卷 1930-33,p.637
1932/12/4 日記早上 為教會學校冬令營講 宗教在中國思想歷史的地位
下午 湖南大學演講 我們所能走的路 和前一講合一 聽眾二千多一 先把自己這塊材料鑄成有用的東西.....
後講 (法) Pasteur 研究一個與政治毫無關係的問題, 最後替國家還5個 ( milliard 10億*,錯誤 )賠款,求學至救國,如此而已。
* Pasteur 應是省5 millions francs,5百萬法郎;1932當時1元約值6法郎。
:http://www3.telus.net/st_simons/cr9712.htm
Having been banished into obscurity in the countryside of Arbois, Pasteur spent the next decade researching the causes of anthrax, the black plague ravaging the sheep across France. Miraculously Pasteur invented an Anthrax Vaccine, which he gave freely to all farmers’ sheep in Arbois. When the French government needed more sheep to pay the 5 million francs War indemnity to Germany, they came to Arbois to find out why Pasteur’s sheep were healthy. Telling them of his vaccine, Pasteur was again mocked as a fool and charlatan by the Academy of Medicine. Only after a rigorous test where infected Anthrax Blood was injected in 50 sheep, was Pasteur finally vindicated. To everyone’s amazement, the only sheep that survived were the 25 sheep which Pasteur had injected with his vaccine.
|
1932/12/5很重要豐富
全省紀念周講 中國政治的出路
邏輯:.....出路
1.努力造成一個重心:國民黨...祝成功 否則又得浪費10-20年重建一個
2.努力建設一個可以維繫全國人心的制度: 如國會 如考試制度
3.建立一個"知難 行亦不易"的政治哲學
這孔子早就說過:
子路: |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 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 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 |
子路: | 定公問:“一句話可以使國家興旺,有這樣的話嗎?”孔子答:“雖然不可以這樣說,但也差不多。有人 說:‘做君難,做臣不易。’如果知道做君難了,不幾乎一句話可以使國家興旺嗎?”說:“一句話可以亡國,有這樣的話嗎?”孔子答:“雖然不可以這樣說,但 也差不多。有的君主說:‘我的樂趣不在於做君主,而在於沒人敢違抗我說的話。’如果他的話正確,那很好;如果他的話不對卻沒人敢反抗,不幾乎一句話可以亡 國嗎?” |
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陶希聖:輓聯:今看蔥郁一杯土;不廢江河萬古流《潮流與點滴》 1960《汪日密約》 《嗩吶煙塵三部曲》荒謬絕倫的學生主張: 修改臨時條款不是修憲.......胡適:蔣先生謬採虛聲
1935.6.6-1935.7.5 胡適可能內憂國事等 (北大不遷移 "做個中國魯文Louvain有何不好" (6.20給王世杰書二). 日記從缺. 不過寫了不少信.
6.12 再與希聖書和陶的回信. 年譜 pp.1379-8
胡適日記 1942/1/24 晚上聽到的關於陶希聖在九龍投海的傳言當然不實
日記中說"蔣先生最可愛處"是派機接危城中親點的人物名單
陶希聖名列第一
我多年前讀過陶希聖先生的回憶錄 《潮流與點滴》
要而不煩的反省 可看出他的文風
他從北大就為胡適所賞識。 辦著名的 《食貨》。
陶希聖「胡適之先生二三事」,中央日報,五十年二月二十六日。
這篇改正傳記文學登的錯字:謬採虛聲......
胡適過世,陶希聖寫紀念文,隔天中央日報登出當社論(說胡適多次與蔣站再一起.......)。這是公的。
私的是他的輓聯:今看蔥郁一杯土;不廢江河萬古流
爾曹身與名俱滅 不廢江河萬古流 唐 杜甫《戲爲六絕句》其二: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佔中九子案日前判刑,戴耀廷、陳健民、邵家臻和黃浩銘判囚 8 至 16 個月不等。港大法律學院教授陳文敏今早(26 日)在商台節目表示,法官未有清楚解釋量刑準則和原因,相信有充份理據就量刑提出上訴,但若要就定罪上訴難度較高。
陳文敏在電台節目中稱,他個人對判刑感到「不開心、唔舒服」,他認識大部份被告,戴耀廷曾是他的學生,形容他們都是「有心人」。
後來胡適見到陶希聖時,請陶轉告蔣介石一句話:翁不能做行政院長!陶聞之大驚,胡適說:“蔣先生謬採虛聲,用翁詠霓(翁文灝字詠霓)組閣。翁詠霓自在長沙撞車以後,思想不能集中。同時,他患得患失,不知進退,他對朋友嘻嘻嘻的一笑,沒有誠意,而對部下,則刻薄專斷,他不能做行政院長。”在批評翁文灝不能勝任閣揆的同時,等於也在批評蔣介石用人不當。陶希聖把胡適的話轉述給蔣介石後,蔣沒有生氣,他顯然認可了胡對他和翁的批評。蔣介石對陶希聖這樣說道:“你現在就去北平,請胡先生出來擔任行政院長,所有政務委員與各部首長名單,都由他來開,我不干涉。”但胡適不願意出任行政院長。他放不下他的學術,放不下他的北大,更放不下他的身段。
陶希聖,〈關於敦請胡先生出任行政院長及其他〉,《傳記文學》,卷29期5,臺北,1976.
網路上有"陶希聖眼中的胡適", 還不想讀它。
胡適日記全集 9 : 1953-1962 頁594 1960.2.13 胡適很不滿陶希聖、夏濤生之曲解憲法; 修改臨時條款不是修憲.......
頁608 有陶希聖說學者尊嚴應予維護,說近日關於胡適等2師長之謠言頗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陶希聖"沒什麼內容
陶希聖(1899年-1988年6月27日),名匯曾,字希聖,以字行,筆名方峻峰........後陶希聖留港辦《國際通訊》。陶希聖與胡適有交情,當年陶捲入「汪日密約」中進退失據時,惟一想到可以寫信表達心聲的人就是胡適。
【獻給戰爭中犧牲自己的母親們】
曾為蔣介石執筆撰寫《中國之命運》和《蘇俄在中國》的前北大教授陶希聖,女兒陶琴薰卻在1949年後海峽兩隔,並在勞改中因病去世。外孫沈寧為記憶這個特殊家族的離合悲歡,以10餘年的時間精力,陸續完成《嗩吶煙塵三部曲》,其中陶希聖投入汪精衛政權後懸崖勒馬的「高陶事件」亦得到還原。
陶希聖曾在棄學從政後,一度投入汪偽政營,但當他看清了所謂的「主和」實是投降,汪日密約實為賣國約,而又無法讓汪精衛改弦更張後,便冒著生命危險和高宗武一起逃離上海,並在香港公布了《汪日密約》,即所謂「高陶事件」。透過描寫高陶事件,沈寧也從外婆、母親的角度來補述歷史,刻畫了大時代女性的堅毅。
沈寧在書中描述外婆萬冰如:「她一輩子洗衣做飯養孩子。但是每逢危機當頭,總會迅急決斷,調度有方,救外公於危難之中。」在陶希聖為了是否在《汪日密約》上簽字而焦慮成疾,甚至想過自殺時,萬冰如凜然說:「我把我的性命來換你逃走;如果走不出去,我們一家都死在這裡,那字萬萬簽不得。」
高陶事件中,當時年僅18歲的陶琴薰也曾有其關鍵影響。當時她極力說服父親:「你不要簽字,我們一起死在這裡好了。」當父親決定拒絕簽字並逃出上海時,她欣喜:「中國人不會再罵他。」她與弟弟雖然因此受困於汪精衛特務,卻沉著與特務鬥智周旋,杜月笙的祕書萬墨林在《滬上往事》回憶過程中她展現的沉著鎮靜。
然而,1949年後決意不隨父親來台的陶琴薰,日後身負「頭等戰犯之女」的政治包袱過得頗為艱辛,曾在懲罰性勞動中累到一頭栽倒在水田裡。長子沈寧以《嗩吶煙塵》記憶母親在艱難中的勇氣,也在抗戰勝利70周年,以此書獻給戰爭中犧牲自己的母親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4000971-260301
陶希聖曾在棄學從政後,一度投入汪偽政營,但當他看清了所謂的「主和」實是投降,汪日密約實為賣國約,而又無法讓汪精衛改弦更張後,便冒著生命危險和高宗武一起逃離上海,並在香港公布了《汪日密約》,即所謂「高陶事件」。透過描寫高陶事件,沈寧也從外婆、母親的角度來補述歷史,刻畫了大時代女性的堅毅。
沈寧在書中描述外婆萬冰如:「她一輩子洗衣做飯養孩子。但是每逢危機當頭,總會迅急決斷,調度有方,救外公於危難之中。」在陶希聖為了是否在《汪日密約》上簽字而焦慮成疾,甚至想過自殺時,萬冰如凜然說:「我把我的性命來換你逃走;如果走不出去,我們一家都死在這裡,那字萬萬簽不得。」
高陶事件中,當時年僅18歲的陶琴薰也曾有其關鍵影響。當時她極力說服父親:「你不要簽字,我們一起死在這裡好了。」當父親決定拒絕簽字並逃出上海時,她欣喜:「中國人不會再罵他。」她與弟弟雖然因此受困於汪精衛特務,卻沉著與特務鬥智周旋,杜月笙的祕書萬墨林在《滬上往事》回憶過程中她展現的沉著鎮靜。
然而,1949年後決意不隨父親來台的陶琴薰,日後身負「頭等戰犯之女」的政治包袱過得頗為艱辛,曾在懲罰性勞動中累到一頭栽倒在水田裡。長子沈寧以《嗩吶煙塵》記憶母親在艱難中的勇氣,也在抗戰勝利70周年,以此書獻給戰爭中犧牲自己的母親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4000971-260301
高陶事件 陶希聖妻女是背後英雄
2015年07月04日 04:10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2015年07月04日 04:10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曾為蔣介石執筆撰寫《中國之命運》和《蘇俄在中國》的前北大教授陶希聖,女兒陶琴薰卻在1949年後海峽兩隔,並在勞改中因病去世。外孫沈寧為記憶這個特殊家族的離合悲歡,以10餘年的時間精力,陸續完成《嗩吶煙...
CHINATIMES.COM|作者:中時電子報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