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預備要中國人十年後有什麼思想?此一問題最為重要,非一人所能解決也,然吾輩人人心中當刻刻存此思想耳。"---謹以百年前一青年之自覺勉21世紀台灣青年....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我們預備要中國人十年後有什麼思想?(1917)
1917年1月27日胡適經費城,某夜朱經農先生曰:"
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黃侃、黃節等對胡適“視而不見”;馬敘倫《老子覈詁》的「胡適云」(Ken Su)
胡適知道周汝昌的書中沒提胡適 不過從字裡行間了解他或有難言的苦衷....
----
Dear HC,
2009年七月,中國訓詁學研究學會出了"中國訓詁學報",這是第一期學報,訓詁和我完全沒關係,我在問津堂一定中了邪,才會買回家來看。
其中有一篇台灣師範大學的陳新雄教授(已退休),以章太炎、黃侃弟子的立場寫了一篇
<批駁梅祖麟對「孫詒讓與陸宗達」的批評及其相關論點>
老實說,此文將梅修理得很工夫,大致說梅像炒冷飯似的,
一篇錯誤的論文連吵四次,又半路出家,音韻全無師承,
卻語侵「章太炎、黃侃」大師。
陳新雄教授的架勢是「出來單挑」,叫梅不要縮頭烏龜不吭不響。
另外一篇是福建師範大學的李春曉教授,比較了馬敘倫 1924 年出版的《老子覈詁》與1956年的《老子校詁》。
1920 年胡適進行出版《國故叢書》的規劃,馬敘倫自告奮勇,
請胡適讓他擔任《老子》、《莊子》兩書,胡適為此還高興地寫信向顧頡剛提起此事。
在 1924年有九處標明「胡適云」的《老子覈詁》,到了1956年的《老子校詁》已經全數刪去,有些條文仍然可以明顯讀出馬敘倫還是採納胡適的見解或提示,只是把"胡適云"三字刪去而已。
這當然沒有紅學大師周汝昌故意侵沒胡適的協助那麼難堪,
但是,也是學術上的不夠真誠。
似乎要討口飯吃與氣節自勵之間,有很大很大的距離。
Ken Su
----
Dear HC,
2009年七月,中國訓詁學研究學會出了"中國訓詁學報",這是第一期學報,訓詁和我完全沒關係,我在問津堂一定中了邪,才會買回家來看。
其中有一篇台灣師範大學的陳新雄教授(已退休),以章太炎、黃侃弟子的立場寫了一篇
<批駁梅祖麟對「孫詒讓與陸宗達」的批評及其相關論點>
老實說,此文將梅修理得很工夫,大致說梅像炒冷飯似的,
一篇錯誤的論文連吵四次,又半路出家,音韻全無師承,
卻語侵「章太炎、黃侃」大師。
陳新雄教授的架勢是「出來單挑」,叫梅不要縮頭烏龜不吭不響。
另外一篇是福建師範大學的李春曉教授,比較了馬敘倫 1924 年出版的《老子覈詁》與1956年的《老子校詁》。
1920 年胡適進行出版《國故叢書》的規劃,馬敘倫自告奮勇,
請胡適讓他擔任《老子》、《莊子》兩書,胡適為此還高興地寫信向顧頡剛提起此事。
在 1924年有九處標明「胡適云」的《老子覈詁》,到了1956年的《老子校詁》已經全數刪去,有些條文仍然可以明顯讀出馬敘倫還是採納胡適的見解或提示,只是把"胡適云"三字刪去而已。
這當然沒有紅學大師周汝昌故意侵沒胡適的協助那麼難堪,
但是,也是學術上的不夠真誠。
似乎要討口飯吃與氣節自勵之間,有很大很大的距離。
Ken Su
黃節逸事
對胡適“視而不見”
在北大的講臺上,黃節和黃侃同屬舊派名流。二黃不僅在衣著上有喜穿長袍、頭戴黑絨瓜皮帽的共同嗜好,而且都看不慣胡適、陳獨秀等新派人物的做法主張。一次黃侃責難胡適:“你聲聲要推廣白話文,未必出於真心。”胡適不解其意,黃侃正色道:“如果你身體力行的話,名字就不該叫‘胡適’,而該稱‘往哪去’才對。”但不同於黃侃的“正面迎擊”,黃節對胡適的態度是“視而不見”,迎面走過,昂首闊步,當然,有時在自己的課上把胡適新詩當作反面教材批判一番,也並非莫須有。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吳歌 (胡適) 《吳歌甲集》序、幽默和抗爭:林語堂的人格與風格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周質平教授
《吳歌甲集》序我在七年前,曾說:並且將來國語文學興起之後,盡可以有“方言的文學”。方言的文學越多,國語的文學越有取材的資料,越有濃富的內容和活潑的生命。如英國語言雖漸漸普及世界,但它那三島之內至少有一百種方言,如蘇格蘭文,愛爾蘭文,威爾斯文,都有高尚的文學。國語的文學造成之後,有了標準,不但不怕方言的文學與它爭長,並且還要倚靠各地方言供給它的新材料,新血脈。 (《胡適文存》卷一)當時我不願驚駭一班提倡國語文學的人,所以我說這段話時,很小心地加上幾句限制的話,如“將來國語文學興起之後”、“國語的文學造成之後有了標準”等話,在現在看來,都用不著了。老實說吧,國語不過是最優勝的一種方言;今日的國語文學在多少年前都不過是方言的文學。正因為當時的人肯用方言作文學,敢用方言作文學,所以一千多年之中積下了不少的活文學,其中那最有普遍性的部分遂逐漸被公認為國語文學的基礎。我們自然不應該僅僅抱著這一點歷史上遺傳下來的基礎就自己滿足了。國語的文學從方言的文學裡出來,仍須要向方言的文學裡去尋它的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這是從“國語文學”的方面設想。若從文學的廣義著想,我們更不能不依靠方言了。文學要能表現個性的差異:乞婆、娼女人人都說司馬遷、班固的古文固是可笑;而張三、李四人人都說《紅樓夢》、《儒林外史》的白話也是很可笑的。古人早已見到這一層,所以魯智深、李逵都打著不少的土話,《金瓶梅》裡的重要人物更以土話見長。平話小說如《三俠五義》、《小五義》都有意夾用土話。南方文學中自晚明以來,崑曲與小說中常常用蘇州土話,其中很有精彩的描寫。試舉《海上花列傳》中的一段作個例:……雙玉近前,與淑人並坐床沿。雙玉略略欠身,兩手都搭著淑人左右肩膀,教淑人把右手勾著雙玉頭項,把左手按著雙玉心窩,臉對臉問道:“倪七月裡來里'一笠園',也像故歇實慨樣式一淘坐來浪說個閒話,耐阿記得?”……(六十三回)假如我們把雙玉的話都改成官話:“我們七月裡在一笠園也像現在這樣子坐在一塊說的話,你記得嗎?”——意思固然一毫不錯,神氣卻減少多多了。所以我常常想,假如魯迅先生的《阿Q 正傳》是用紹興土話做的,那篇小說要增添多少生氣呵!可惜近年來的作者都還不敢向這條大路上走,連蘇州的文人如葉聖陶先生也只肯學歐化的白話而不肯用他本鄉的方言。最近徐志摩先生的詩集裡有一篇《一條金色的光痕》是用硤石的土白作的,在今日的活文學中,要算是最成功的嘗試。其中最精彩的幾行:昨日子我一早走到伊屋裡,真是罪過!老阿太已經去哩,冷冰冰歐滾在稻草里,野勿曉得幾時脫氣歐,野嘸不人曉得!我野嘸不法子,只好去喊攏幾個人來,有人話是餓煞歐,有人話是冰煞歐,我看一半是老病,西北風野作興有點歐。這是吳語的一個分支;凡懂得吳語的,都可以領略這詩裡的神氣。這是真正白話,這是真正活的語言。中國各地的方言之中,有三種方言已產生了不少的文學。第一是北京話,第二是蘇州話〈吳語〉,第三是廣州話〈粵語〉。京話產生的文學最多,傳播也最遠。北京做了五百年京城,八旗子弟的游宦與駐防,近年京調戲劇的流行,這都是京語文學傳播的原因。粵語的文學以“粵謳”為中心;粵謳起於民間,而百年以來,自從招子庸以後,仿作的已不少,在韻文的方面已可算是很有成績了。但如今海內和海外能說廣東話的人雖然不少,粵語的文學究竟離普通話太遠,它的影響究竟還很少。介於京語文學與粵語文學之間的,有吳語的文學。論地域則蘇、松、常、太、杭、嘉、湖都可算是吳語區域。論歷史則已有了三百年之久。三百年來凡學崑曲的無不受吳音的訓練,近百年中上海成為全國商業的中心,吳語也因此而佔特殊的重要地位。加之江南女兒的秀美久已征服了全國的少年心;向日所謂的南蠻鴃舌之音久已成了吳中女兒最係人心的軟語了。故除了京語文學之外,吳語文學要算最有勢力又最有希望的方言文學了。吳語文學向來很少完全獨立的。崑曲中的吳語說的往往限於打諢的部分,彈詞中也只有偶然插入的蘇白,直到近幾十年寫娼妓生活的小說也只有一部分的談話用蘇白,記敘的部分仍舊用官話。要尋完全獨立的吳語文學,我們須向蘇州的歌謠裡尋去。顧頡剛先生編的這部《吳歌甲集》是獨立的吳語文學的第一部。甲集分為二卷:第一卷裡全是兒歌,是最純粹的吳語文學。我們讀這一卷的時候,口口聲聲都彷彿看見蘇州小孩子的伶俐、活潑、柔軟、俏皮的神氣。這是“道地”的方言文學(“道地”起於古代分全國為諸道。宋嚴羽答吳景仙書云:“世之技藝猶各有家教,市縑帛者必分道地。”今日藥店招牌還寫著“川廣道地藥材”。這兩字用來形容方言的文學最適宜)。第二卷為成人唱的歌,其中頗有粗通文事的人編制的長歌,已不純粹是蘇白的民歌了。其中雖然也有幾首絕好的民歌——如《快鞋》、《摘菜心》、《麻骨門閂》——然而大部分的長歌都顯出彈詞唱本的惡影響:浮泛的濫調與爛熟的套語侵入到民歌之中,便減少了民歌的樸素的風味了。頡剛在他的自序里分吳歌為五類:一、兒歌;二、鄉村婦女的歌;三、閨閣婦女的歌;四、農工流氓的歌;五、雜歌。我讀第二卷的感想是嫌他蒐集的閨閣婦女的歌——彈詞式的長歌——太多,而第二和第四類的真正民歌太少。這也難怪。頡剛生長蘇州城裡,那幾位幫他收集的朋友也都是城里人,他們都不太接近鄉村的婦女和農工流氓,所以這一集裡就不免有偏重閨閣歌詞的缺點。這些閨閣歌詞雖然也很能代表一部分人的心理習慣,卻因為沿襲的部分太多,創造的部分太少,剪裁不嚴,言語不新鮮,他們的文學價值是不很高的。我們很熱誠地歡迎這第一部吳語文學的專集出世。頡剛收集之功,校注之勤,我們都很敬服。他的《寫歌雜記》裡有許多很有趣味又很有價值的討論(如論“起興”等章),可以使我們增添不少關於《詩經》的見識。但我們希望頡剛編輯乙集時,多多采集鄉村婦女和農工流氓的歌。如果《吳歌甲集》的出版,能引起蘇州各地的人士的興趣,能使他們幫助採集各鄉村的“道地”民歌,使乙集以下都成為純粹吳語的平民文學的專集。那麼,這部書的出世真可說是給中國文學史開一新紀元了。一九二五年九月二十夜於北京《胡適文存三集》卷八
---
吳歌 (胡適)
(民國三十年 (1941) 10月31日)
小"姊姊"實在有點子"促狹"*
伊要寫信偏偏隔子幾何日子弗肯發
愛得人眼睛也快要望瞎哉
故末接著伊個信阿是著實快活煞
*○ 促狹
「促狹」為北方方言,是捉弄、戲弄的意思,「促」形近於「捉」;「捉」音
ㄓㄨㄛ,是握、抓的意思。所以「促狹」當用「促」而非「捉」。
*****
林語堂文字風格對台灣的啟示 幽默和抗爭:林語堂的人格與風格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周質平教授 http://www.scu.edu.tw/alumni/mgz8/t5.htm
在語言上,林語堂主張白話應該吸收中國文言的傳統,將「中國文字傳統中鍛鍊出來之成語」融入白話,這不但可以提高文字的「潔淨」,也可以增進「達意」的功能。許多人對白話文都有誤解,以為越口語越清楚,其實不然,口語到了一定的程度反而不清楚。傳統文言文的問題,是書面和口語的距離過大,使書面文字失掉口語的滋養,但企圖用方塊字來反應方言的地方報紙,或在台灣到處可見「俗俗賣」之類的廣告用語,卻又是無視方塊字為表義文字的事實。
試著用方言作文絕不是今天的台灣才開始,胡適曾經說到:「如果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用紹興土話作的,那篇小說要增添多少生氣呵!」這或是胡適一時的失言,試想如果魯迅真以紹興土話寫阿Q,他絕成不了日後的「文學宗匠」;徐志摩當年也曾試著用硤西土話寫過幾首新詩,而今還有幾人記得?因此,用北方官話書寫,這無關民族情懷或是道德問題,同樣的,台灣的台語漢字化只會使台灣孤立,我們要有的認知是,在語言文字方面,向多數靠攏並不是屈服,而是給別人方便,也給自己方便,林語堂的見解對台灣的確有很深刻的意義。
mutes: 胡適譯"樓梯上" 〔英國〕莫理孫
https://ebooks.adelaide.edu.au/m/morrison/arthur/tales-of-mean-streets/chapter10.html
討論中西喪制、幣制:
本篇有7處用到mutes。這是西方喪禮中雇用來保持哀淒的氣氛。胡先生先翻譯成護喪的執事,之後以"執事"稱呼。雖然詞典中的護喪解釋稍不同,不過可接受:
At a cheap funeral mutes cost half a sovereign 半鎊and their liquor. Mrs. Manders said as much. 不用令人迷糊的"索維林(Sovereign)"很好。
Tales of Mean Streets, by Arthur Morrison
On the Stairs
The house had been “genteel.” When trade was prospering in the East End, and the shipfitter or block-maker thought it a shame to live in the parish where his workshop lay, such a master had lived here. Now, it was a tall, solid, well-bricked, ugly house, grimy and paintless in the journey, cracked and patched in the windows; where the front door stood open all day long, and the womankind sat on the steps, talking of sickness and deaths and the cost of things; and treacherous holes lurked in the carpet of road-soil on the stairs and in the passage. For when eight families live in a house, nobody buys a door-mat, and the secret was one of those streets that are always muddy. It smelled, too, of many things, none of them pleasant (one was fried fish); but for all that it was not a slum.
Three flights up, a gaunt woman with bare forearms stayed on her way to listen at a door which, opened, let out a warm, fetid waft from a close sick-room. A bent and tottering old woman stood on the threshold, holding the door behind her.
“An’ is ‘e no better now, Mrs. Curtis?” the gaunt woman asked, with a nod at the opening.
The old woman shook her head, and pulled the door closer. Her jaw waggled loosely in her withered chaps: “Nor won’t be, till ‘e’s gone.” Then after a certain pause: “‘E’s goin’,” she said.
“Don’t doctor give no ‘ope?”
“Lor’ bless ye, I don’t want to ast no doctors,” Mrs. Curtis replied, with something not unlike a chuckle. “I’ve seed too many on ’em. The boy’s a-goin’ fast; I can see that. An’ then”— she gave the handle another tug, and whispered —“he’s been called.” She nodded again. “Three seprit knocks at the bed-head lasnight; an’ I know what that means!”
The gaunt woman raised her brows, and nodded. “Ah, well,” she said, “we all on us comes to it some day, sooner or later. An’ it’s often a ‘appy release.”
The two looked into space beyond each other, the elder with a nod and a croak. Presently the other pursued: “‘E’s been a very good son, ain’t he?”
“Ay, ay — well enough son to me,” responded the old woman, a little peevishly; “an’ I’ll ‘ave ’im put away decent, though there’s on’y the Union for me after. I can do that, thank Gawd!” she added, meditatively, as, chin on fist, she stared into the thickening dark over the stairs.
“When I lost my pore ‘usband,” said the gaunt woman, with a certain brightening, “I give ’im a ‘andsome funeral. ‘E was a Odd Feller, an’ I got twelve pound. I ‘ad a oak caufin an’ a open ‘earse. There was kerridge for the fam’ly an’ one for ‘is mates — two ‘orses each, an’ feathers, an’ mutes; an’ it went the furthest way round to the cimitry. ‘Wotever ‘appens, Mrs. Manders,’ says the undertaker, ‘you’ll feel as you’re treated ’im proper; nobody can’t reproach you over that.’ An’ they couldn’t. ‘E was a good ‘usband to me, an’ I buried ’im respectable.”
The gaunt woman exulted. The old, old story of Mander’s funeral fell upon the other one’s ears with a freshened interest, and she mumbled her gums ruminantly. “Bob’ll ‘ave a ‘ansome buryin’ too,” she said. “I can make it up, with the insurance money, an’ this, an’ that. On’y I dunno about mutes. It’s a expense.”
In the East End, when a woman has not enough money to buy a thing much desired, she does not say so in plain words; she says the thing is an “expense,” or a “great expense.” It means the same thing, but it sounds better. Mrs. Curtis had reckoned her resources, and found that mutes would be an “expense.” At a cheap funeral mutes cost half a sovereign and their liquor. Mrs. Manders said as much.
“Yus, yus, ‘arf a sovereign,” the old woman assented. Within, the sick man feebly beat the floor with a stick. “I’m a-comin’,” she cried, shrilly; “yus, ‘arf a sovereign, but it’s a lot, an’ I don’t see ‘ow I’m to do it — not at present.” She reached for the door-handle again, but stopped and added, by after-thought: “Unless I don’t ‘ave no plooms.”
“It ‘ud be a pity not to ‘ave plooms. I ‘ad —”
There were footsteps on the stairs; then a stumble and a testy word. Mrs. Curtis peered over into the gathering dark. “Is it the doctor, sir?” she asked. It was the doctor’s assistant; and Mrs. Manders tramped up to the next landing as the door of the sick-room took him in.
For five minutes the stairs were darker than ever. Then the assistant, a very young man, came out again, followed by the old woman with a candle. Mrs. Manders listened in the upper dark. “He’s sinking fast,” said the assistant. “He must have a stimulant. Doctor Mansell ordered port wine. Where is it?” Mrs. Curtis mumbled dolorously. “I tell you he must have it,” he averred with unprofessional emphasis (his qualification was only a month old). “The man can’t take solid food, and his strength must be kept up somehow. Another day may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It is because you can’t afford it?”
“It’s a expense — sich a expense, doctor,” the old woman pleaded. “An’ wot with ‘arf-pints o’ milk an’—” She grew inarticulate, and mumbled dismally.
“But he must have it, Mrs. Curtis, if it’s your last shilling; it’s the only way. If you mean you absolutely haven’t the money —” And he paused a little awkwardly. He was not a wealthy young man — wealthy young men do not devil for East End doctors — but he was conscious of a certain haul of sixpences at nap the night before; and, being inexperienced, he did not foresee the career of persecution whereon he was entering at his own expense and of his own motion. He produced five shillings: “If you absolutely haven’t the money, why — take this and get a bottle — good. Not at a public-house. But mind, at once. He should have had it before.”
It would have interested him, as a matter of coincidence, to know that his principal had been guilty of the self-same indiscretion — even the amount was identical — on that landing the day before. But, as Mrs. Curtis said nothing of this, he floundered down the stair and out into the wetter mud, pondering whether or not the beloved son of a Congregational minister might take full credit for a deed of charity on the proceeds of sixpenny nap. But Mrs. Curtis puffed her wrinkles, and shook her head sagaciously as she carried in her candle. From the room came a clink as of money falling into a teapot. And Mrs. Manders went about her business.
The door was shut, and the stair a pit of blackness. Twice a lodger passed down, and up and down, and still it did not open. Men and women walked on the lower flights, and out at the door, and in again. From the street a shout or a snatch of laughter floated up the pit. On the pavement footsteps rang crisper and fewer, and from the bottom passage there were sounds of stagger and sprawl. A demented old clock buzzed divers hours at random, and was rebuked every twenty minutes by the regular tread of a policeman on his beat. Finally, somebody shut the street-door with a great bang, and the street was muffled. A key turned inside the door on the landing, but that was all. A feeble light shone for hours along the crack below, and then went out. The crazy old clock went buzzing on, but nothing left that room all night. Nothing that opened the door . . .
When next the key turned, it was to Mrs. Manders’s knock, in the full morning; and soon the two women came out on the landing together, Mrs. Curtis with a shapeless clump of bonnet. “Ah, ‘e’s a lovely corpse,” said Mrs. Manders. “Like wax. So was my ‘usband.”
“I must be stirrin’,” croaked the old woman, “an’ go about the insurance an’ the measurin’ an’ that. There’s lot to do.”
“Ah, there is. ‘Oo are you goin’ to ‘ave — Wilkins? I ‘ad Wilkins. Better than Kedge, I think; Kedge’s mutes dresses rusty, an’ their trousis is frayed. If you was thinkin’ of ‘avin’ mutes —”
“Yus, yus”— with a palsied nodding —“I’m a-goin’ to ‘ave mutes; I can do it respectable, thank Gawd!”
“And the plooms?”
“Ay, yus, and the plooms too. They ain’t sich a great expense, after all.”
胡適譯短篇小說
第一集
譯者自序
最後一課(La Derniére Chasse)〔法國〕都德
柏林之圍(Le Siege de Berlin)〔法國〕都德
譯者自序
最後一課(La Derniére Chasse)〔法國〕都德
柏林之圍(Le Siege de Berlin)〔法國〕都德
及予退出,遇其孫女于戶外,容色若死灰。餘執其手,語之日:“勿再哭。若祖父有起色矣。”女乃語予以雷舒賀墳之確耗,麥馬洪力竭退走,我軍大敗矣。餘與女相對無語。女蓋念其父,余則但念其祖,若老人聞此敗耗必死無疑。然則奈何?將聽其沉湎於此起死神丹之中耶?是誑之也。女含淚日:“決矣。余非誑老人不可。”語已,收淚強笑,人侍其祖。
余與女之紿老人也,初尚易易,以老人病中易欺也。及老人病日瘥,則吾二人之事日益不易。老人之望消息甚殷,我軍進兵之一舉一動老人皆欲知之。故女日必坐床頭,讀其假造之軍中新聞,手持普魯士地圖,筆劃我軍進取之道。巴遜大將軍趣柏林也,滑煞大將軍進巴維亞也,麥馬洪大將軍佔領巴羅的海上諸省也。女不曉軍事,每乞助于餘。餘亦未親疆場,但盡吾力告之。餘則老人親助之。老人嘗隨拿破崙皇帝數次征服德意志,故知其地理甚詳,餘與女所假造,不如老人之精警合軍事方略也。老人每以小針指地圖,大呼雲:“汝乃不知我軍所志何在耶?彼等已至此,將向此折而東矣。”其後餘與女亦循老人所料告之,謂我軍果至某地,果向某地折而東矣。老人益大喜。
占地也,戰勝也,追奔逐北也,而老人望捷之心,終不可饜。余每日至老人所,輒聞新捷。余入門,未及開言,女每奔入室告餘日:“我軍取梅陽矣。”餘亦和之日:“然,余今晨已聞之。”有時女自戶外遙告餘。老人則大笑日:“我軍進取矣,進取矣。七日之內,可抵柏林矣!”
餘與女皆知普軍日迫,且近巴黎。余與女議,令老人去巴黎,顧終不敢發。蓋一出巴黎,則道上所見,皆足令老人生疑。且老人病體猶弱,一聞確耗,病或轉劇,故終留巴黎。
巴黎被圍之第一日,余至老人所,道上但見深閉之門,城下微聞守禦之聲,餘心酸楚不已。既至,老人顏色甚喜,謂餘日:“城已被圍矣!”餘大駭,問日:“大佐已知之耶?”女在側,急答日:“然,此大好消息。柏林城已被圍矣。”女語時,手弄針線不輟若無事然。嗟夫,老人又何從而生疑耶?老人病後重聽,不能聞城外炮聲,又不得見門外慘澹之巴黎。老人臥處所可望見者,僅有凱旋門之一角。
余與女之紿老人也,初尚易易,以老人病中易欺也。及老人病日瘥,則吾二人之事日益不易。老人之望消息甚殷,我軍進兵之一舉一動老人皆欲知之。故女日必坐床頭,讀其假造之軍中新聞,手持普魯士地圖,筆劃我軍進取之道。巴遜大將軍趣柏林也,滑煞大將軍進巴維亞也,麥馬洪大將軍佔領巴羅的海上諸省也。女不曉軍事,每乞助于餘。餘亦未親疆場,但盡吾力告之。餘則老人親助之。老人嘗隨拿破崙皇帝數次征服德意志,故知其地理甚詳,餘與女所假造,不如老人之精警合軍事方略也。老人每以小針指地圖,大呼雲:“汝乃不知我軍所志何在耶?彼等已至此,將向此折而東矣。”其後餘與女亦循老人所料告之,謂我軍果至某地,果向某地折而東矣。老人益大喜。
占地也,戰勝也,追奔逐北也,而老人望捷之心,終不可饜。余每日至老人所,輒聞新捷。余入門,未及開言,女每奔入室告餘日:“我軍取梅陽矣。”餘亦和之日:“然,余今晨已聞之。”有時女自戶外遙告餘。老人則大笑日:“我軍進取矣,進取矣。七日之內,可抵柏林矣!”
餘與女皆知普軍日迫,且近巴黎。余與女議,令老人去巴黎,顧終不敢發。蓋一出巴黎,則道上所見,皆足令老人生疑。且老人病體猶弱,一聞確耗,病或轉劇,故終留巴黎。
巴黎被圍之第一日,余至老人所,道上但見深閉之門,城下微聞守禦之聲,餘心酸楚不已。既至,老人顏色甚喜,謂餘日:“城已被圍矣!”餘大駭,問日:“大佐已知之耶?”女在側,急答日:“然,此大好消息。柏林城已被圍矣。”女語時,手弄針線不輟若無事然。嗟夫,老人又何從而生疑耶?老人病後重聽,不能聞城外炮聲,又不得見門外慘澹之巴黎。老人臥處所可望見者,僅有凱旋門之一角。
百愁門(The Gate of the Hundred Sorrows)〔英國〕吉百齡
決鬥 〔俄國〕泰來夏甫
梅呂哀 〔法國〕莫泊三
二漁夫 〔法國〕莫泊三
殺父母的兒子 〔法國〕莫泊三
一件美術品 〔俄國〕契訶夫
愛情與麵包 〔瑞典〕史特林堡
一封未寄的信 〔義大利〕卡德奴勿
她的情人(Her Lover) 〔俄國〕Maxim Gorky
第二集
譯者自序
米格兒 〔美國〕哈特
撲克坦趕出的人 〔美國〕哈特
戒 酒 〔美國〕哦亨利
洛斯奇爾的提琴 〔俄國〕契訶夫
苦惱 〔俄國〕契訶夫
樓梯上 〔英國〕莫理孫
決鬥 〔俄國〕泰來夏甫
梅呂哀 〔法國〕莫泊三
二漁夫 〔法國〕莫泊三
殺父母的兒子 〔法國〕莫泊三
一件美術品 〔俄國〕契訶夫
愛情與麵包 〔瑞典〕史特林堡
一封未寄的信 〔義大利〕卡德奴勿
她的情人(Her Lover) 〔俄國〕Maxim Gorky
第二集
譯者自序
米格兒 〔美國〕哈特
撲克坦趕出的人 〔美國〕哈特
戒 酒 〔美國〕哦亨利
洛斯奇爾的提琴 〔俄國〕契訶夫
苦惱 〔俄國〕契訶夫
樓梯上 〔英國〕莫理孫
胡適作品系列 (北大2013-14)
胡適作品系列:懷人集 精裝 – 2013年8月1日
胡適是“傳記文學”的極力提倡者,他不僅為自己敬仰的古代學者(如章實齋、戴東原、崔述)立傳、編寫年譜;而且留心紀錄身邊朋友的感人事蹟,緬懷他們的不朽業績,如徐志摩、丁文江、張伯苓、熊希齡、齊白石等。本卷收入胡適紀念和回憶歷史人物的文章。
胡适自述 精装 – 2013年8月1日
在胡适看来,传记文学绝不可以小觑,它不仅可以使人看到活的历史,还“可以帮助人格教育”。本书是胡适为自己写下的一部“自传性前传”。我们可以从书中见识到这位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童年生活的真实片段,特别是感受胡适与自己的过去“对话”时所独具的文化眼光。
胡适书话 精装 – 2014年3月1日
胡适 (作者)
本书收录的胡适书话,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胡适谈读书的方法,第二部分是胡适的读书札记,第三部分是胡适为他人所作序跋。胡适特别善于围绕一本书把问题展开,旁征博引,议论风生,自成一家之言。他的书评文质兼胜,读来有味。
胡适作品系列:南游杂忆 精装 – 2014年3月1日
本書收錄《南游雜憶》《廬山遊記》等。在遊記中有對當時沿途風土人情的描寫,但即使在遊玩中,胡適所見也不止是"山"和"水",還看見當地的宗教、文化、教育和國家建設,甚至不忘考證廬山上的一個塔,意在引導出一個思想學問的方法:“疑而後信,考而後信,有充分證據而後信。”
胡适作品系列:问题与主义 精装 – 2013年8月1日
精装
胡适作品系列:问题与主义 精装 – 2013年8月1日
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 精装 – 2013年8月1日胡適一生未參加任何政黨,但他對政治有“不感興趣的興趣”,並將之視為一個知識分子的責任。他曾經參與主編《每週評論》,創刊《努力週報》、《新月》、《獨立評論》等刊,發表了大量政論時評文章。本卷主要收錄了胡適論述五四運動及與青年、個人等相關的文章。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與胡適
2014 湯一介先生今年過世。《全集》續編(300萬字)及《湯用彤年譜長編》不知近況如何?
胡適的日記中. 記"喜極"的日子並不會太多 應該隨見隨列
從湯用彤年譜簡篇 (《湯用彤全集》第七卷 662-83頁 )開始
胡適文選又將湯要求借閱禪宗史來參讀(交換讀稿)的信公布
「乙部」另一含義是指古代圖書分類之史書。《舊唐書·經籍志上》:「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為經……乙部為史。」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跋》:「 彤幼承庭訓,早覽乙部。」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灣商務版(可能採用胡適校正版本,待查):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 Google Books Result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校讀記
來自: 法雲地學士郎 (守書生) 2009-01-12 22:43:15
趙建永
北大老校長湯用彤先生(1893~1964)的學術成就主要集中在印度哲學、中國佛教和魏晉玄學三個密切聯繫的領域,成果尤以佛教為最。其傳世名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對中國佛教史研究具有劃時代意義,受到國內外學術界廣泛稱贊,並一直被視作「價值至高之工具和導引」,「中國佛教研究中最寶貴的研究成果」。胡適在校閱該書稿本第一冊時,稱贊「此書極好。錫予與陳寅恪兩君為今日治此學最勤的,又最有成績的。錫予訓練極精,工具也好,方法又細密,故此書為最有權威之作。」胡適於日記中贊揚:「錫予的書極小心,處處注重證據,無證之說雖有理,亦不敢用,這是最可傚法的態度。」賀麟評現代中國哲學云:「寫中國哲學史最感棘手的一段,就是魏晉以來幾百年佛學在中國的發展,許多寫中國哲學史的人,寫到這一時期,都碰到礁石了,然而這一難關卻被湯用彤先生打通了。湯先生以縝密的頭腦,淵博的學問,熟悉東西方哲學文學,學習過梵文及巴利文,以治印度哲學,承繼他家傳的佛學,並曾在支那內學院聽過歐陽竟無先生講佛學,同時他又得到了西洋人治哲學史的方法,再參以乾嘉諸老的考證法。所以他採取蔡勒爾(Zeller)治希臘哲學史一書的方法。所著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一書,材料的豐富,方法的謹嚴,考證方面的新發現,義理方面的新解釋,均勝過別人。」湯著中「宏通平正的看法,不惟可供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發展史的新指針,且於積極推行西化的今日,還可以提供民族文化不致淪亡斷絕的新保證。而在當時偏激的全盤西化聲中,有助於促進我們對於民族文化新開展的信心」。此書不僅對當時日本學術界形成巨大沖擊,而且對增強抗戰時期的民族自信心,及民族文化的重建做出了卓越貢獻。日本權威辭書《望月佛教大辭典》也引用該書內容。1941年,此書與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同獲教育部學術研究一等獎。至今,季羨林、任繼愈、許抗生諸先生仍共譽此書是經典傳世之作。不算這次《全集》所收,《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在大陸八次再版,其中1955年、1963年、1983年中華書局所印上下冊流行較廣;在臺灣也已八次重印。
遺著《隋唐佛教史稿》、《校點高僧傳》生前未曾刊印,現已收入《湯用彤全集》。通過《隋唐佛教史稿》附錄《五代宋元明佛教事略》和相關80餘冊讀書札記,可以看出除撰寫《隋唐佛教史》之外,湯先生還計劃以一人之力完成整部中國佛教通史!他晚年設想,要編出一部可以代替日本《大正藏》的佛經來,這樣可以讓全世界的學者都引用我們編纂的大藏經。《中華大藏經》現在已由其助手任繼愈先生主持完成。
他開設的「中國佛教史」課程及其講義的出版直接導致 了中國佛教史學科的創立,並帶動了整個魏晉南北朝史的學術研究。張岱年先生認為僅湯老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就堪稱為現代中國學術史開闢了一個新紀元。該書中既有事實的考證,又有理論的剖析。考據掌握了全面的證據,結論不可動搖。這是史料考證的最高水平。
在「湯用彤先生誕辰九十週年紀念會」上,與會學者一致認為,湯先生佛教研究的突出貢獻可概括為:(一)為中國佛教史的發展變遷勾畫出了翔實可信的線索和輪廓。由於湯先生熟悉中國哲學,所以能把佛教思想和中國哲學結合起來分析;又熟悉印度哲學,故可對中國流行的佛教各派追溯其源流,又熟悉西方哲學,故可以用一些較確定明晰的概念來分析佛教思想。(二)對中國佛教史上各種宗派變遷,重大事件、問題等,由於佔有大量史料,又精於考訂,故所用材料豐富可靠,分析結論合乎實際。因此,不僅對於研究中國佛教史,哲學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而且對於研究中國思想史、文化史也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他的獨創性表現在佛教中國化變遷過程的梳理,並由此「開創了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宗教史研究的新局面」,其研究範式一直被奉為圭臬。事實正如日本東京大學著名佛學家鐮田茂雄所言:湯用彤先生「將中國傳統的為學方法,與近代歐美的研究方法融會貫通,於是自創出完美的治學之道。」「其治學方法不僅予中國學者相當大的影響,對日本學界亦是一大沖擊,激發日本學者紛紛投入創作。」「正是有了湯用彤先生的業績,給予了日本、中國以及世界的中國佛教史研究者以極大的影響,其業績將永放光芒。」
湯先生採用了「同情默應」和比較宗教學的方法,因而對佛教特點有精確的把握。《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跋》云:
胡適的日記中. 記"喜極"的日子並不會太多 應該隨見隨列
1949.3.14 頁391
得毅生函, 有錫予、梅蓀、續祖、饒樹人、華幟、尹樹人簽名問好。又有大綵信。喜極。
這是因胡適逃出北京已經快4個月了,得到北大同事的肯定。又有台灣的傅斯年妻俞大紱的信,心裏有著落了。
有空一一查其背景
錫予
湯錫予/ 湯用彤 Yongtong Tang
所謂 《湯用彤全集》其實並不完全 。 21世紀他的兒子湯一介繼續發表"湯用彤與胡適交往"等等的文獻......《湯用彤全集》第七卷 662頁 《湯用彤年譜簡篇》從湯用彤年譜簡篇 (《湯用彤全集》第七卷 662-83頁 )開始
胡適文選又將湯要求借閱禪宗史來參讀(交換讀稿)的信公布
「乙部」另一含義是指古代圖書分類之史書。《舊唐書·經籍志上》:「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為經……乙部為史。」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跋》:「 彤幼承庭訓,早覽乙部。」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灣商務版(可能採用胡適校正版本,待查):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 Google Books Result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校讀記
來自: 法雲地學士郎 (守書生) 2009-01-12 22:43:15
趙建永
北大老校長湯用彤先生(1893~1964)的學術成就主要集中在印度哲學、中國佛教和魏晉玄學三個密切聯繫的領域,成果尤以佛教為最。其傳世名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對中國佛教史研究具有劃時代意義,受到國內外學術界廣泛稱贊,並一直被視作「價值至高之工具和導引」,「中國佛教研究中最寶貴的研究成果」。胡適在校閱該書稿本第一冊時,稱贊「此書極好。錫予與陳寅恪兩君為今日治此學最勤的,又最有成績的。錫予訓練極精,工具也好,方法又細密,故此書為最有權威之作。」胡適於日記中贊揚:「錫予的書極小心,處處注重證據,無證之說雖有理,亦不敢用,這是最可傚法的態度。」賀麟評現代中國哲學云:「寫中國哲學史最感棘手的一段,就是魏晉以來幾百年佛學在中國的發展,許多寫中國哲學史的人,寫到這一時期,都碰到礁石了,然而這一難關卻被湯用彤先生打通了。湯先生以縝密的頭腦,淵博的學問,熟悉東西方哲學文學,學習過梵文及巴利文,以治印度哲學,承繼他家傳的佛學,並曾在支那內學院聽過歐陽竟無先生講佛學,同時他又得到了西洋人治哲學史的方法,再參以乾嘉諸老的考證法。所以他採取蔡勒爾(Zeller)治希臘哲學史一書的方法。所著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一書,材料的豐富,方法的謹嚴,考證方面的新發現,義理方面的新解釋,均勝過別人。」湯著中「宏通平正的看法,不惟可供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發展史的新指針,且於積極推行西化的今日,還可以提供民族文化不致淪亡斷絕的新保證。而在當時偏激的全盤西化聲中,有助於促進我們對於民族文化新開展的信心」。此書不僅對當時日本學術界形成巨大沖擊,而且對增強抗戰時期的民族自信心,及民族文化的重建做出了卓越貢獻。日本權威辭書《望月佛教大辭典》也引用該書內容。1941年,此書與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同獲教育部學術研究一等獎。至今,季羨林、任繼愈、許抗生諸先生仍共譽此書是經典傳世之作。不算這次《全集》所收,《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在大陸八次再版,其中1955年、1963年、1983年中華書局所印上下冊流行較廣;在臺灣也已八次重印。
遺著《隋唐佛教史稿》、《校點高僧傳》生前未曾刊印,現已收入《湯用彤全集》。通過《隋唐佛教史稿》附錄《五代宋元明佛教事略》和相關80餘冊讀書札記,可以看出除撰寫《隋唐佛教史》之外,湯先生還計劃以一人之力完成整部中國佛教通史!他晚年設想,要編出一部可以代替日本《大正藏》的佛經來,這樣可以讓全世界的學者都引用我們編纂的大藏經。《中華大藏經》現在已由其助手任繼愈先生主持完成。
他開設的「中國佛教史」課程及其講義的出版直接導致 了中國佛教史學科的創立,並帶動了整個魏晉南北朝史的學術研究。張岱年先生認為僅湯老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就堪稱為現代中國學術史開闢了一個新紀元。該書中既有事實的考證,又有理論的剖析。考據掌握了全面的證據,結論不可動搖。這是史料考證的最高水平。
在「湯用彤先生誕辰九十週年紀念會」上,與會學者一致認為,湯先生佛教研究的突出貢獻可概括為:(一)為中國佛教史的發展變遷勾畫出了翔實可信的線索和輪廓。由於湯先生熟悉中國哲學,所以能把佛教思想和中國哲學結合起來分析;又熟悉印度哲學,故可對中國流行的佛教各派追溯其源流,又熟悉西方哲學,故可以用一些較確定明晰的概念來分析佛教思想。(二)對中國佛教史上各種宗派變遷,重大事件、問題等,由於佔有大量史料,又精於考訂,故所用材料豐富可靠,分析結論合乎實際。因此,不僅對於研究中國佛教史,哲學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而且對於研究中國思想史、文化史也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他的獨創性表現在佛教中國化變遷過程的梳理,並由此「開創了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宗教史研究的新局面」,其研究範式一直被奉為圭臬。事實正如日本東京大學著名佛學家鐮田茂雄所言:湯用彤先生「將中國傳統的為學方法,與近代歐美的研究方法融會貫通,於是自創出完美的治學之道。」「其治學方法不僅予中國學者相當大的影響,對日本學界亦是一大沖擊,激發日本學者紛紛投入創作。」「正是有了湯用彤先生的業績,給予了日本、中國以及世界的中國佛教史研究者以極大的影響,其業績將永放光芒。」
湯先生採用了「同情默應」和比較宗教學的方法,因而對佛教特點有精確的把握。《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跋》云:
「中國佛教史未易言也。佛法,亦宗教,亦哲學。宗教情緒,深存人心,往往以莫須有之史實為象徵,發揮神妙之作用。故如僅憑陳跡之搜討,而無同情之默應,必不能得其真。哲學精微,悟入實相。古哲慧發天真,慎思明辨,往往言約旨遠,取譬雖近,而見道弘深。故如徒於文字考證上尋求,而乏心性之體會,則所獲糟粕而已。」基於此,其宗教史研究客觀持平、嚴謹精細,將哲學、史學、文獻學等多種現代學術研究方法與中國考據法結合,完成了至今仍被學界、教界眾口交譽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等上乘學術著作。這對宗教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牟鐘鑒教授在《研究宗教應持何等態度——重新認識湯用彤先生的一篇書跋》一文中以先生為楷模,贊賞《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及其《跋》「體現了一種近代學問大家的中正不倚的氣度。他對佛教和佛教史相當熟悉,相當投入,對真正有學問、有懿德嘉行的高僧大德懷有誠摯的敬意,從而能較切實地把握他們思想的真意和精要;同時他又不囿於佛教信仰,以開闊的視野和淸醒的理性指點人物,評說歷史,比較異同,不以門戶劃界,唯以是非立論,故能成就一部學術價值極高的研究性著作,使教外讀者獲得可靠的知識和多方面的啟迪,使教內讀者沒有反感,願意認真參閱,因而其學術生命廣大長久。」這番話代表了當代我國眾多宗教學研究者的理念。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已再版十多次,並歷經胡適、吳宓、任繼愈和湯一介諸先生校勘,但是每次出版皆累積手民之誤,在由繁體豎排版轉換為簡體橫排版時,漏錯尤甚,對學術研究和引用造成不少麻煩。其它著作雖多次再版,但也早已供不應求。情況正如季羨林先生所說:「國內外學者翹首以盼先生全集的出版,如大旱之望雲霓。」為保存湯用彤先生的學術成果和方便學界研究,湯一介先生主編了《湯用彤全集》1 -7卷(312萬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列為首卷。湯用彤先生親傳弟子楊祖陶、汪子嵩、石峻諸教授及再傳弟子們共襄是舉,費盡心力。為提高版本質量,筆者在協助湯一介先生整理校訂《湯用彤全集》期間,深入經藏,鉤沉索隱,對勘湯老已刊著作所有版本,復核未刊手稿百餘冊,重新核對引文資料:《大正藏》、《續藏經》、《金藏》、《日本佛教全書》五千多卷,《道藏》三千餘卷,以及四庫全書、金石碑銘中上千卷相關文獻。《全集》經過五次復校,終得出版。臺灣星雲大師主持出版的八卷本《湯用彤全集》是根據我們的整理稿編排而成。這兩種版本出版前,筆者逐字逐句進行對勘,做了文句編輯上盡可能之統一。 1997年11月湯一介先生將一新版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送給我。當時忙於校訂《餖飣札記》,未及詳覽。直到年底最後一週才有空從頭細讀,至第七日,即1998年元旦,讀完最後一頁;方注意到湯老跋記末云「民國二十七年湯用彤識於南嶽擲缽峰下」,時恰六十週年。 1998年暑假前剛校完《隋唐佛教史稿》,即開始校訂出版社送來的根據中華書局1963年繁體豎排版為底本排印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二校稿。由於所據舊版標點、句讀與現行標準多有不同,我參考另外幾種簡體橫排版,反復斟酌,重加標點。我又像校《餖飣札記》那樣將引文逐條核對原書(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歷時十月),因而進度極慢,一天衹能完成幾紙。湯一介先生得知後說:「如此求全,難望成期。」我遂於感覺行文可能有誤時,才核查原始出處。大陸、臺灣所出《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的八種不同版本(包括初版付印前1937年所寫全書手稿),同時逐句比對。校勘所常需資料,堆滿一辦公桌後,又搬來一桌併排方勉強容下。或異之,則曰:「湯用彤先生學富五車,一桌怎能盛下。」其時為工作方便,我已進住北大內一歷史文化名園。每天心無旁騖,從早到晚,不分上班還是下班,滿負荷運作,全天能校20頁左右。因二校稿出錯率較高,每頁校改少則數十處,多則上百。疲極便聽佛樂、崑曲或打趟太極(湯先生還將家藏龍泉劍送我助興),聊作調節。如是兩月,至開學校完。 其後轉入《魏晉玄學論稿》和《西方哲學》的校訂,到11月底完成。此時佛光版《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二校稿已送到。由於稿件返回時間催得緊,湯一介先生也不顧年邁親自校閱了一部分,並記錄下有疑問之處,讓我去查證底稿和相關引文資料。連同先生的博士生楊立華、戈國龍,王守常老師請來幫忙的博士生聶淸、劉元齊(上三位學兄皆曾任北大禪學社長,劉兄對《全集》中梵文處理尤多),每人分工三章左右。校後匯總到我處。不久河北版的三校稿送至,我將這兩種版本,逐字對勘,盡可能統一其間文句標點之編輯。1999年元月,對照校完最後一頁,體力不支,重感冒半月方愈。自校訂《全集》以來,無暇半日稍息,這番臥病算是一次徹底的休養。 接著又校《往日雜稿》、《印度哲學》、《校點高僧傳》諸卷。隨後季羨林先生、任繼愈先生為《全集》所寫序言送至,我修正了其中某些筆誤,像季老首句原寫「(用彤)先生離開我們已經二十多年了」,我改「二十」為「三十」。1999年秋,統閱了一遍河北版《全集》淸樣。湯用彤先生在美國加州大學的一副照片,及玄學手稿影印件,經我建議,被河北出版社採納,列入《全集》卷首。此時星雲大師加緊了對佛光版《全集》的出版部署(《星雲日記》有記述),逐卷寄來他們的打印稿,經我校訂後返回,直到2000年冬校完《西方哲學》卷為止。星雲大師在《全集》序中言「對於編校人員的努力與用心,甚感欣慰。」並認為,《湯用彤全集》在臺灣的出版「對於推動兩岸佛教文化之交流,具有深刻的意義!」 在復核原稿過程中,不斷發現有未刊寫作提綱。由我抄寫整理出來,經湯先生審閱後,收入《全集》。在整理湯用彤《餖飣札記》、《魏晉玄學論稿》等手稿過程中,我寫有一些編者註,對一些難解之處,做了解釋說明。由於當時《全集》即將出版,再校機會少,易出錯,不宜再添加,一批陸續新發現的湯用彤未刊稿和已刊稿,湯一介先生說可等續編《全集》時再收。 湯先生未刊稿現存:中央大學時期講義《漢魏六朝佛教史》(東南印刷公司代印);1932年北京大學出版組鉛印講義《中國佛教史》修訂之第三稿,原題「民國二十一年二月十六日三稿草竣」,全應三冊,已找到兩冊。胡適《四十二章經考》曾引評此「佛教史講義」,並首次關注到後來定本的改動。湯先生這兩種講義中,有不少章節、段落在現版《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為第四稿)中沒有,如「梁昭明太子之法身義」(兼論與道生的比較)、「本時期佛教重要人物事跡年表」(自批云:「年表應注意表出一時學風及其變化」,並依此在眉批中作有修訂。湯著再版時可附上,供讀者參考)。講義闡述的一些問題,如三教關系(「內外華夷之爭」一節,分「政論」,「教論」,「調和內外教之言論」三層論述之。據此可了解現版《隋唐佛教史稿》所缺失的「隋唐內外教之爭論」的思路和內容)等,至今仍很有啟發。以上兩種講義,湯老寫有大量眉批,註明材料增刪取捨的標記。從四易其稿的版本比較中,可以淸晰看出其傳世名著背後所蘊藏的人們難以看到的寫作思路和方法,使人學習到「完美治學範例和方法」的產生過程。 校訂期間,幾近每週我都將積攢下不敢擅自決斷的各類問題,向湯先生請示處理意見(外出、病時除外),每次談二、三個小時。起始只帶一包校稿即可,後來要備齊湯用彤先生手稿等相關資料,多至數捆。湯先生家書桌盛擺不開,先生遂不顧寒暑堅持親臨我處,不厭其詳地研討所遇難題;先生專注的眼神中閃爍著對先父深厚地懷念。當時所談問題及解決意見記在筆記本上,部分為先生親筆所題,三年寫滿了兩大本;先生給我有關《全集》整理工作的數十封信,都珍藏著永為紀念。 在圖書館工具書閱覽室核查資料時,北大哲學系週學農老師常在那裡看書,不時趁機向他討教;遇到更專深問題便到樓宇烈教授家中請益,皆得悉心教示。1998年春,因大量查校善本特藏室的《日本佛教全書》需介紹信;時先生住院,陳來教授得知後當即開出證明,成全此事。李中華、王守常、王宗昱、孫尚揚、王博、強昱、楊立華、李四龍諸位老師也時常提供各種幫助,王軍老師於資料查找特予方便,謹致謝忱。 隨著《全集》的出版(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臺灣佛光版2001年4月),學界對湯用彤先生在中國學術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又掀起一番新的評論。2000年10月,北京大學與河北人民出版社聯合舉辦「《湯用彤全集》出版座談會」。季羨林、任繼愈等著名學者以及北大領導趙存生、何芳川、河北省出版局局長、出版社社長等四十餘人出席會議。北大副校長何芳川代表北京大學致辭,對湯用彤先生在北大學術上的傑出貢獻給予高度評價,希望大家能繼承老一輩學者的優良學風。季羨林先生作了書面發言:「湯用彤先生是近50年來北大的大師。沒有人會否認這一點。他的著 作,如《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等,是公認的經典著作,會永遠流傳下去。」2001年,《湯用彤全集》榮膺「第五屆國家圖書獎」(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主辦。在24萬種圖書中評出31種)。 此時我剛考上北大哲學系01級研究生,方知已處互聯網時代,於是抓緊學用電腦,彌補與同學間的「代溝」,始曉電子書搜尋之速。所居古園堪稱「世外桃源」,置身其中整日古卷青燈,專心埋頭校書,致常無暇窺園,連日不語。隔絕世塵,因得飽讀湯老當年所閱之萬卷經書。屈指可數的外出,多與《全集》工作有關,如去國家圖書館查資料;受先生之託去人民大學找宣方老師(當時剛讀完方立天教授的博士生而留校),聯繫共同整理《校點高僧傳》事宜。偶出東校門,見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廣告牌林立,甚感新奇,原荒涼地界,亦不復存,較1996年初來時不可同日而語。 《湯用彤全集》的整理校勘工作,奠定了我的治學根基。在此學術積累上,讀碩期間完成論文十多篇(共30餘萬言),相繼付梓於《哲學研究》、《北京大學學報》、《周易研究》等期刊。現正著手《全集》續編(300萬字)的蒐集整理及《湯用彤年譜長編》的編寫(涉及各類文獻材料萬餘處)。有此八年校訂經驗,願此項出版工程,會早日面世。
余英時:提倡民主最有力的人——典型的儒家胡適
Kang-i Sun Chang的相片。
Kang-i Sun Chang
Sharing Yu Ying-shih's recent interview!
余英時:大陸提倡儒家是儒家的死亡之吻
余英時(余英時新亞書院65週年座談會問答)2014
提問:大陸最高領導人最近去過曲阜孔廟,也在最近幾個全國性的大會上提出對孔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要回歸這個價值,以及對未來發展的意義。剛才談話中我也非常感佩您[繼承的]錢穆先生這種新亞精神,以及剛才您所追隨的救世的這種態度。從香港的發展來看終究最後要受到很強的大陸的影響,那麼您怎樣來看目前中國最高領導人這種從上而下的推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所帶來的這種您所講的對文化生態的影響,估計這一代領導人在他任內十年這個環境裡面我們能有什麼期待?這種東西的發展以及對香港未來的意義在哪裡?希望能夠聽到您的指點。
余英時(92分34秒起):讓我來談談儒家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在不同的場合都說過,但在香港我還沒有機會面對面的跟這麼多的聽眾交談,我想說幾句話:
儒家是可以被利用的。傳統的儒家,就是皇帝所尊崇的儒家,三綱五常的儒家,不許犯上作亂的儒家,這是傳統的王權皇朝所推崇的東西。這個東西我們在西方做研究的人常常稱它為製度性的儒家,叫institutional confucianism;這跟真正的儒家,帶有我剛才說的有高度批判精神的儒家是不相同的。
中國歷史上向來就有兩個[儒家], 一個是被迫害的儒家,一個是迫害人的儒家。所以大陸[某組織尊崇]儒家在我看來有一個跟[迫害人的]傳統相同之處,就是它從前是一個批評儒家最激烈的團體,把孔子稱之為孔老二,說孔老二如何如何不成材,還有人甚至還問,是哪一個人把孔老二介紹入黨的(笑),所以當時的侮辱簡直無所不至了。可是一轉眼,孔子忽然紅起來了,現在全世界有幾百個孔子學院,在中國也大大提倡儒家,號稱新儒家的非常多。像唐君毅先生我剛才說的,他能真的創造一種新的儒家,是唐先生和他的朋友們,包括牟宗三先生,包括徐復觀先生,張君勱先生等等。他們提倡的儒家是一種真正學術性的儒家、批判性的儒家,而絕對不是叫人不要犯上作亂的儒家。
所以我常常說,大陸現在提倡儒家,至少給我個人來講,造成很大的困難,我已經不大敢講儒家兩個字了,因為我一講儒家,別人就會想當然的認為我和中國大陸官方對儒家採取的態度是一致的。所以在大陸,某組織提倡儒家,在我個人看來,是一種死亡之吻,Kiss of Death,OK(觀眾鼓掌)。
所以我們要嚴格的分清,誰是真正的儒家,誰是藉儒家來得到某些政治利益的[所謂]儒家思想。所以這些如果分清了,我們就不用猶豫,我們還可以繼續講儒家,我們還可以繼續提倡儒家對文化的看法,對社會批判的看法,以及怎樣和西方的人權、民主、自由結合起來。
有一點我要在這裡順便提一提,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權、平等種種觀念,作為西方的普世價值是怎麼樣傳到中國來的?你若是研究歷史追溯到19世紀中葉以後,你就會發現這都是中國儒家自己搬來的。
當初最佩服西方這些法治、民主[普世價值]的, 其實是儒家。比如說薛福成,他就認為英美是中國三代以上才有的這個社會。所以康有為也就認為三代以上我們中國的制度是民主的,他把民主兩個字用在夏商周三代以上的堯舜時代,那個時代不是靠世襲的,是傳賢人的,誰做的最好,我們就選哪個人做領袖。所以我們要弄清楚, 真正的儒家最初都是對西方現代的普世價值表示很高度的尊重的。比如說英國的法庭不許用酷刑進行刑訊逼供獲得證詞,這一點王韜(就是和理雅各一起翻譯中國古典《十三經》的著名思想家,1897年去世)認為也是三代以上才能看得到(三代以後就沒有了)的理想世界。
註解:"其民亦奉公守法,令甲高懸,無敢或犯,其犯法者,但赴案錄供,如得其情,則定罪系獄,從無敲撲答杖,血肉狼藉之慘" ;"國中所定死罪,歲不過二三人,刑止於絞而從無嫋示。叛逆重罪,止及一身,父子兄弟妻擎皆不相累。";"民間因事涉訟,不費一錢,從未有因訟事株連,而傾家失業,曠日費時者,雖賤至隸役,亦不敢受賄也。";"其在獄也,供以衣食,無使饑寒,教以工作,無使嬉惰,一七日間有教師為之勸導,使之悔悟自新,獄吏亦從無苟待之者,獄制之善,三代以來所未有也。"
——王韜:弢園文錄外編,卷四,"紀英國政治"
所以,換句話說,我們有儒家背景的人,對西方的普世價值是特別欣賞的。比如說陳獨秀,陳獨秀是共產主義事業在中國的創始人,可是他在南京坐監獄的時候,他常常說,他最佩服孔子的是有教無類不講階級的,他同時也佩服孟子講的"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殺掉一個暴君不是殺君,而是殺掉一個最壞的壞人。所以這一類的說法他說中國的孔子孟子還是有許多東西我們要尊敬的,這是他在監牢裡面說的,有記載的。
還有一個提倡民主最有力的人——胡適。胡適本身其實是儒家的,胡適想做的真正最佩服的也是孔子,現在大家都把"打倒孔家店"這幾個字放在他身上, 這其實不是他的話,這是四川吳虞(吳又陵) 的話,他不過是附和了一句,他當然對傳統的言論上有過偏之處,可是基本上你看胡適的做人是一個典型的儒家,所以在這方面講,我們認為儒家的價值觀跟西方現代所共同遵守的所謂普世價值是非常相合的,並不是處處相反的。
另一方面你再看,西方的基督教或者天主教反對民主的觀念也很深,所以這些慢慢都可以克服的,這個克服以後,基督教只有幫助民主的發展,不會影響民主的發展。
所以我覺得儒家[在大陸遇到]的問題實際上是很淺陋的問題,因為儒家的名聲好,所以才被人利用,一利用以後就好像儒家都是他的,實際上你要看它怎麼做,做些什麼事情,這是孔子講的,我要看人看其行,他怎麼做人,這就能看出他是不是儒家。
儒家是寬恕的,道是忠恕,忠恕兩個字,忠是儘自己所能,恕就是對別人採取寬恕的態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儒家的基本精神。如果一個黨一個政府對一個給自己政策稍微有點批評的人,都要送到監牢裡頭去,那個還可能是儒家嗎?所以我想辨別儒家還是不是儒家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千萬不要被文字所惑,變成語言的奴 隸。
1949年,19歲的少年成了燕京大學歷史系二年級插班生。“那時候還沒有大規模的整肅運動,作為一名年輕的大學生,並沒有受到注意,但已經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的存在。”
一九四九年的最後一天,在深圳羅湖海關坐等了一個通宵,次日,一腳跨過羅湖橋。
香港,有他曾任南開大學歷史系主任的父親余協中,還有免於恐懼的自由秩序。
...
...
【改革开放36年后,他的书成了禁书】
MP.WEIXIN.QQ.COM
余英時訪談錄這本書處處提到胡適等等人物
不只是"胡適的學位與自由之精神"一節
我們也可以從中(兩處) 知道他的父親之簡歷 (晚年訪胡適提到余英時)
余英時訪談錄 北京 (3刷2萬本) /香港 中華書局 2012
我走過的路:余英時訪談錄
作者:陳致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年
余英時- 维基百科
對於余先生的短文,訪談,學生談他等資料,讀者或可參考: 《智慧的薪傳:大師篇》,台北: 文建會/新聞局,1995 ,頁328-73
近年來中國出版余英時先生的選集 ,並多方想邀余英時回國的作為,實在沒弄清楚他再訪中國的前題條件是"共產黨必須下台"之後才可能....
雖然余英時(1930年1月22日-)沒見過胡適,而他的老師是楊聯陞和錢穆都了解胡適 余英時先生又是勸學生埋頭讀書的人,他又聰明,當然可以是胡適學的專家......
- 《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序胡頌平的《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 從《日記》看胡適的一生 胡適日记全集, 第 1 卷 1906-1914 pp.1-156,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 這篇還指出為什麼原稿中塗掉的字眼在數位化時也必須寫出 因為它們有"資訊".....他示範一下......
他的一些著作,是將胡適研究過的主題另闢新路發揮之
譬如說
- 《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香港:龍門書店,1976。
-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周瘦鵑《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刻》
周瘦鵑是多才多藝的文人。參考:周瘦鵑_百度百科
他在短篇小說的翻譯/出版,早胡適之先生4~5年。《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刻》一說出版於1915年。
一九一五至一九一九年的數年間,周瘦鵑先後應聘於中華書局、《新聞報》和《申報》。在中華書局,他先
周瘦鵑作品後編譯出版了《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和《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後於再版時易名《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刻》)。《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系周瘦鵑與他人合譯,是該書最早的中譯。《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則是周瘦鵑個人的翻譯小說集,全書共分三冊,比較客觀地介紹了歐美十四國,包括一些弱小民族國家的短篇小說作品。並且,該書還收進了高爾基的名篇《大義》(原題作《叛徒的母親》)。這是高爾基作品中最早的中譯。因此,《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特別受到魯迅嘉獎,譽之為“昏夜之微光”、“雞群之鳴鶴”。在《新聞報》和《申報》,周瘦鵑都是擔任副刊特約撰述,尤其在《申報》,他幾乎每天都要為《自由談》副刊撰寫一篇短文。
周瘦鵑著的《星期六的晚上》一書,內中有一篇名為「胡適之先生談片」的短文,說到他於二十年代的上海,到極斯菲而路和胡適作了兩個小時的訪談,從電影《亞洲之光》談到在《新月》發表的一篇翻譯小說《戒酒》。那是美國短篇小說作家歐亨利的作品,周瘦鵑問胡適翻譯是否都採取直譯。
翻譯文學的生活化———胡適與周瘦鵑翻譯風格的共同性
禹玲湯哲聲( 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湖南湘潭411100;蘇州大學文學院 江蘇蘇州215006)
關鍵詞:意譯;直譯;翻譯策略
摘要:文學翻譯在清末大規模興起,當時是倡導意譯為主,
翻譯文學的生活化———胡適與周瘦鵑翻譯風格的共同性。但以胡適、周瘦鵑為代表的翻譯採用了保留原作本意,注重譯作貼近生活,關照實際的策略,吸引了眾多讀者的興趣,使有著陌生文化背景的外國作品最大程度上被國人接受。
把胡適和周瘦鵑並列一處討論 ,好像是有些突兀的安排。胡適是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
1910年考取庚子賠款第二期官費生赴美國留學 ,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胡適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大文學院院長、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北京大學校長等職。周瘦鵑是通俗小說大家,是著名的翻譯家和文學編輯,作為通俗小說大家,他被稱為“言情鉅子”、“哀情小說專家”,為當時鴛鴦蝴蝶派的先鋒人物之一。前者是新派文人,後者是舊派文人。按理說在文學的認識和趣味上應該沒有什麼特別交匯之點。但有關資料顯示胡適和周瘦鵑不僅有不錯的交往,而且在他們都頗有建樹的翻譯這方面,兩者是有相似看法和觀點的。
在《上海畫報》刊登的胡適和周瘦鵑交遊的一篇文章裡,就談及了兩人關於文學翻譯的對話,很值得回味思索。
當下我們講到短篇小說,胡先生檢起一本《新月》雜誌 來送給我,指著一篇《戒酒》道:“這是我今年新譯的美國歐享利氏的作品,差不多已有六七年不彈此調了”。我道:“先生譯作,可是很忠實的直譯的麼?”胡先生道:“能直譯時當然直譯,倘有譯出來使人不明白的語句,那就不妨刪去,即如這《戒酒》篇中,我也刪去幾句。說著,立起來取了一本歐享利的原著指給我瞧道:“你瞧這開頭幾句全是美國的土話,譯出來很吃力,而人家也不明白,所以我只採取其意,並成一句就得了。”
其實一切翻譯都應該做到這個基本條件。但文學書是供人欣賞娛樂的,教訓與宣傳都是第二義,決沒有叫人讀不懂看不下去的文學書而能收到教訓與宣傳的功效的。所以文學作品的翻譯更應該努力做到明白流暢的基本條件。”〔3〕
周瘦鵑作為通俗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對作品創作的大眾化、生活化、讀者的審美趨向,一直是相當了解與重視的。這種作品要貼近時代,貼近人心的觀點一直滲透到他的翻譯文字裡。所以他對胡適講:“我很喜歡先生所譯的作品,往往是明明白白的。”
他在譯作《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後記中寫道:“彼來予為說部,頗多言情之作,而哀情處期泰半。朋輩都謂吾每一著筆,輒帶死氣,賺人家眼淚,畢竟何苦來。然而,結盡難除,亦屬無可奈何。杜鵑本天生愁種子,杜鵑而啼得瘦,其苦更可知矣。瘦鵑傷心人,殊弗能禁其作傷心語也”。
(《禮拜六》,第20期)
民國初年,西方文明扶強勁之風的湧入,傳統倫理觀受衝擊,其中婚戀自由的呼聲越來越高,國人對追求個性獨立、婚姻自主的行為很是嚮往。當時生活中的無數青年男女,很少有不被這種沒有心靈束縛的坦誠的愛情所吸引,所打動的。他們大部分因為種種現實的阻礙,無法得到理想中美滿婚姻,所以希望從文學作品裡能獲得閱讀的快樂 ,得到一種心理補償。同時又因為周瘦鵑自己年青時一段夭折的情史。所以譯作里以“哀”、“苦”、“悲”、“怨”、“慘”的情感故事為主題的佔了大多數,這不僅僅是作者主觀上的一種選擇 ,也與當時社會人群生活情態與興味取向有極大的關聯。
2014.11.19 馬悅然在的台北師範大學演講,論文為Words and Silences,其中一段贊美
周瘦鵑的《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刻》,待補譯。
周瘦鵑的《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刻》,待補譯。
一九一五至一九一九年的數年間,周瘦鵑先後應聘於中華書局、《新聞報》和《申報》。在中華書局,他先
周瘦鵑作品後編譯出版了《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和《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後於再版時易名《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刻》)。《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系周瘦鵑與他人合譯,是該書最早的中譯。《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則是周瘦鵑個人的翻譯小說集,全書共分三冊,比較客觀地介紹了歐美十四國,包括一些弱小民族國家的短篇小說作品。並且,該書還收進了高爾基的名篇《大義》(原題作《叛徒的母親》)。這是高爾基作品中最早的中譯。因此,《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特別受到魯迅嘉獎,譽之為“昏夜之微光”、“雞群之鳴鶴”。在《新聞報》和《申報》,周瘦鵑都是擔任副刊特約撰述,尤其在《申報》,他幾乎每天都要為《自由談》副刊撰寫一篇短文。
周瘦鵑著的《星期六的晚上》一書,內中有一篇名為「胡適之先生談片」的短文,說到他於二十年代的上海,到極斯菲而路和胡適作了兩個小時的訪談,從電影《亞洲之光》談到在《新月》發表的一篇翻譯小說《戒酒》。那是美國短篇小說作家歐亨利的作品,周瘦鵑問胡適翻譯是否都採取直譯。
胡適說:「能直譯時當然直譯,倘有譯出來使人不明白的語句,那就不妨刪去。」所以他翻譯的《戒酒》是刪去了開頭幾句的,因為那「全是美國的土話,譯出來很吃力,而人家也不明白,所以我只採取其意,拼成一句就得了。」
胡適還說,他翻譯的短篇小說,先給太太和孩子讀,如果他們都能明白,「那就不怕別人家不明白咧。」 周瘦鵑除了是鴛鴦蝴蝶派的催淚作家之外,還翻譯過《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及《歐美名家偵探小說大觀》等書,不知有沒有採取胡適的「刪改拼」的譯法。
胡適還說,他翻譯的短篇小說,先給太太和孩子讀,如果他們都能明白,「那就不怕別人家不明白咧。」 周瘦鵑除了是鴛鴦蝴蝶派的催淚作家之外,還翻譯過《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及《歐美名家偵探小說大觀》等書,不知有沒有採取胡適的「刪改拼」的譯法。
【译事】随想国:胡适谈翻译- 译言
*****
翻譯文學的生活化———胡適與周瘦鵑翻譯風格的共同性
禹玲湯哲聲( 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湖南湘潭411100;蘇州大學文學院 江蘇蘇州215006)
關鍵詞:意譯;直譯;翻譯策略
摘要:文學翻譯在清末大規模興起,當時是倡導意譯為主,
翻譯文學的生活化———胡適與周瘦鵑翻譯風格的共同性。但以胡適、周瘦鵑為代表的翻譯採用了保留原作本意,注重譯作貼近生活,關照實際的策略,吸引了眾多讀者的興趣,使有著陌生文化背景的外國作品最大程度上被國人接受。
把胡適和周瘦鵑並列一處討論 ,好像是有些突兀的安排。胡適是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
1910年考取庚子賠款第二期官費生赴美國留學 ,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胡適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大文學院院長、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北京大學校長等職。周瘦鵑是通俗小說大家,是著名的翻譯家和文學編輯,作為通俗小說大家,他被稱為“言情鉅子”、“哀情小說專家”,為當時鴛鴦蝴蝶派的先鋒人物之一。前者是新派文人,後者是舊派文人。按理說在文學的認識和趣味上應該沒有什麼特別交匯之點。但有關資料顯示胡適和周瘦鵑不僅有不錯的交往,而且在他們都頗有建樹的翻譯這方面,兩者是有相似看法和觀點的。
在《上海畫報》刊登的胡適和周瘦鵑交遊的一篇文章裡,就談及了兩人關於文學翻譯的對話,很值得回味思索。
原文如下:
當下我們講到短篇小說,胡先生檢起一本《新月》雜誌 來送給我,指著一篇《戒酒》道:“這是我今年新譯的美國歐享利氏的作品,差不多已有六七年不彈此調了”。我道:“先生譯作,可是很忠實的直譯的麼?”胡先生道:“能直譯時當然直譯,倘有譯出來使人不明白的語句,那就不妨刪去,即如這《戒酒》篇中,我也刪去幾句。說著,立起來取了一本歐享利的原著指給我瞧道:“你瞧這開頭幾句全是美國的土話,譯出來很吃力,而人家也不明白,所以我只採取其意,並成一句就得了。”
我道:“我很喜歡先生所譯的作品,往往是明明白白的。胡先生道:譯作當然以明白為妙,我譯了短篇小說,總得先給我的太太讀,和我的孩子們讀,他們倘能明白,那就不怕人家不明白咧。〔1〕胡適
......
社會文化論文《翻譯文學的生活化———胡適與周瘦鵑翻譯風格的共同性》(http://www.unjs.com )。
胡適在1919年自己《短篇小說第一集》發行後,於1933年又出版了《短篇小說第二集》,在“譯者自序”裡,他說:“《短篇小說第一集》銷行之廣,轉載之多,都是我當日不曾夢見的,那十一篇小說,至今還可算是近年翻譯的文學書之中流傳最廣的。這樣長久的歡迎使我格外相信外國文學的第一個條件是要使它化成明白流暢的本國文字。
社會文化論文《翻譯文學的生活化———胡適與周瘦鵑翻譯風格的共同性》(http://www.unjs.com )。
胡適在1919年自己《短篇小說第一集》發行後,於1933年又出版了《短篇小說第二集》,在“譯者自序”裡,他說:“《短篇小說第一集》銷行之廣,轉載之多,都是我當日不曾夢見的,那十一篇小說,至今還可算是近年翻譯的文學書之中流傳最廣的。這樣長久的歡迎使我格外相信外國文學的第一個條件是要使它化成明白流暢的本國文字。
其實一切翻譯都應該做到這個基本條件。但文學書是供人欣賞娛樂的,教訓與宣傳都是第二義,決沒有叫人讀不懂看不下去的文學書而能收到教訓與宣傳的功效的。所以文學作品的翻譯更應該努力做到明白流暢的基本條件。”〔3〕
前文胡適自己提到過的美國歐亨利的小說《戒酒》譯者自序中,他認為“有時原文的語句本不關重要,而譯了反更費解的”。所以胡適就“刪去不譯”〔4〕。
例如譯文開頭是:“巴伯.白壁德戒酒了”。胡適為了避免引起讀者的“費解”,毫不猶豫地將原本一百多字的英文譯成了一句話。這樣為不熟悉歐享利俗語表達方式的中國讀者掃清了障礙,雖然是人為地消解了原著的時代語言特色,但對譯入語方的順利接受是有所益處的。
周瘦鵑作為通俗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對作品創作的大眾化、生活化、讀者的審美趨向,一直是相當了解與重視的。這種作品要貼近時代,貼近人心的觀點一直滲透到他的翻譯文字裡。所以他對胡適講:“我很喜歡先生所譯的作品,往往是明明白白的。”
周瘦鵑翻譯作品生活化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主題思想的生活化創作上周瘦鵑是以“哀”,“艷”見長的,這與他年青時一段夭折的傷心戀史很有關係。例如,他的處女作《愛之花》就是根據《浙江潮》雜誌 裡一篇關於一個法國軍官的愛情悲劇的英文筆記翻譯、改編的八幕話劇。而在周瘦鵑迄今為止可以確認的418篇譯作中,有大部分是專門描寫男女愛情,纏綿悱惻的言情作品。
他在譯作《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後記中寫道:“彼來予為說部,頗多言情之作,而哀情處期泰半。朋輩都謂吾每一著筆,輒帶死氣,賺人家眼淚,畢竟何苦來。然而,結盡難除,亦屬無可奈何。杜鵑本天生愁種子,杜鵑而啼得瘦,其苦更可知矣。瘦鵑傷心人,殊弗能禁其作傷心語也”。
(《禮拜六》,第20期)
民國初年,西方文明扶強勁之風的湧入,傳統倫理觀受衝擊,其中婚戀自由的呼聲越來越高,國人對追求個性獨立、婚姻自主的行為很是嚮往。當時生活中的無數青年男女,很少有不被這種沒有心靈束縛的坦誠的愛情所吸引,所打動的。他們大部分因為種種現實的阻礙,無法得到理想中美滿婚姻,所以希望從文學作品裡能獲得閱讀的快樂 ,得到一種心理補償。同時又因為周瘦鵑自己年青時一段夭折的情史。所以譯作里以“哀”、“苦”、“悲”、“怨”、“慘”的情感故事為主題的佔了大多數,這不僅僅是作者主觀上的一種選擇 ,也與當時社會人群生活情態與興味取向有極大的關聯。
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張君勱:我國憲法 ;胡適思想路線評論
賴英照:我憲法明訂 人人有受教權
|
| ||
昨天的「成長與公平高峰會」,與談者都認為「教育」是解決目前不公平問題的關鍵。司法院前院長賴英照更秀出我國憲法明訂,要防止資本壟斷、重視教育,直稱當年我國憲法起草人張君勱意見跟皮凱提相同。 賴英照昨天數度引我國憲法與經濟、教育、公平等問題作連結,他從皮凱提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檢視我國情況,並當場秀出我國憲法規章原始照片檔,不時引起會場聽眾驚呼。 擔任過大法官、職司憲法解釋的賴英照表示,我國憲法有十條條文在寫經濟政策,當初憲法起草人張君勱就明訂要發展企業,但同時也要防止資本壟斷、貧富不均等,看法跟皮凱提在書中所提的意見幾乎都相同。 賴英照還指出,我國憲法第一六一條更明訂:各級政府應廣設獎學金名額,以扶助學行俱優無力升學之學生;這顯示,我國憲法很重視教育,要讓人人都有同樣受教育的機會,不希望任何窮學生因為沒錢而被阻擋於校門之外。 賴英照還呼籲在場企業與所有人共同努力,成立百年樹人教育基金,讓台灣有更多教育資金。 賴英照也引用聯合報日前報導台灣高中生英聽檢測成績的城鄉差距,讓偏遠地區的學生很難贏過在台北的學生,減少進入一流大學的機會,凸顯現行教育制度造成的不公平現象。 他引用各國花在教育上的經費、師生比,直指「台灣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賴英照指出,美國過去曾有企業捐款給普林斯頓大學,卻被告上法院質疑是不當挪用公司資產,但後來法院判決捐款給學校是合法;美國法院判決,公司也是到大學去找員工,學校培養出好的才人,對企業也是有利,所以企業捐款給大學是合法的。 他說,台灣也有鼓勵企業捐款興學的賦稅優惠,希望企業能多投資教育 |
******
由 張君勱先生百齡冥誕紀念文集
可知 胡適逝世時 張君勱先生有輓聯和紀念文
張君勱 著作中 還有一篇 胡適思想路線評論 1941年 再生 第51期--收入《自由主義》台北:時報,頁377-404。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Marmontel, 足本"密爾自傳" John Stuart Mill
胡適研究通訊第27期http://www.mh.sinica.edu.tw/koteki/files/20141030143057406.pdf
的"胡適與足本"密爾自傳""一文,將Marmontel都寫錯了。
------
I was reading, accidentally, Marmontel's Mémoires,
MEMOIRS OF MAMONTEL WRITTEN BY HIMSELF, Containing His Lliterary and Political Life, VOL IV
Marmontel
Published by Longman, Hurst, Rees and Orme, and John Murray, London, 1806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