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王國維 / 百年追憶─王國維之女王東明回憶錄

例如王國維與羅振玉的不同:“靜安先生的樣子真難看,不修邊幅,再有小辮子,又不大會說話,所以很少出門,但他真用功。羅振玉就不同,身材高大,人又漂亮,又會說話,說起話來又有丰采。真漂亮!”

《胡適書信集》中有15封給王國維的信 可分為數類
討論戲/曲/詞的學問

推薦書目
 《宋元戲曲史》(王國維)商務印書館本。《曲錄》(王國維)《晨風閣叢書》本。
1926 胡適
這次應衛禮賢Richard Wilhelm在該城的中國學社講"中國小說" 胡適花90小時寫稿 (伯希和用王國維資料講中國戲劇) 看2戲劇 很不錯


勸他接受清華大學的導師職等


胡適晚年在台灣還致書王國維遺族 說如果還有王國維的遺稿 願出版



胡適在致王重民的一封信中,談到王國維《觀堂別集》中的一處誤編誤題,發感慨道推 “甚矣,文集之不可讓後人代編也”《胡適全集》第24卷第655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王國維

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字靜安,又字伯隅,晚號觀堂甲骨四堂之一),浙江嘉興海寧人,國學大師。
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號稱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中國新學術的開拓者,連接中西美學的大家,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金石學甲骨文考古學等領域成就卓著。甲骨四堂之一。王國維精通英文、德文、日文,使他在研究宋元戲曲史時獨樹一幟,成為用西方文學原理批評中國舊文學的第一人。陳寅恪認為王國維的學術成就「幾若無涯岸之可望、轍跡之可尋」。著述甚豐,有《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紅樓夢評論》、《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觀堂集林》、《古史新證》、《曲錄》、《殷周制度論》、《流沙墜簡》等62種。

目錄

[隐藏]

[编辑] 生平

[编辑] 自殺

1927年北伐軍揮師北上,聽聞北伐軍槍斃湖南葉德輝和湖北王葆心(王被殺是謠傳),6月2日同朋友借了五塊錢,僱人力車至北京頤和園,於園中昆明湖魚藻軒自沉。從其遺體衣袋中尋出一封遺書,封面上書寫著:「送西院十八號王貞明先生收」,遺書內容如下: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殮,即行藁葬於清華塋地。汝等 不能南歸,亦可暫移城內居住。汝兄亦不必奔喪。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門故也。書籍可托陳吳二先生處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於不能南歸。我雖無財產分 文遺汝等,然苟謹慎勤儉。亦必不至餓死也。 ——五月初二日父字
王國維為何自溺,至今仍爭論不論,一般學者論點有所謂的:「殉說」、「逼債說」、「性格悲劇說」、「文化衰落說」。陳寅恪王觀堂先生輓詞》 的序言中寫道:「或問觀堂先生所以死之故。應之曰:近人有東西文化之說,其區域分劃之當否,固不必論,即所謂異同優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義 焉。其義曰: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 己之心安而義盡也。」、「吾中國文化之定義,具於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其意義為抽像理想最高之境,猶希臘柏拉圖所謂Idea者。若以君臣之綱言之,君為李煜亦期之以劉秀;以朋友之紀言之,友為酈寄亦待之以鮑叔。其所殉之道,與所成之仁,均為抽像理想之通性,而非具體一人一事。」
根據溥儀在其《我的前半生》一書第四章「天津的「行在」 (1924 - 1930)」中之說法,王國維早年受羅振玉接濟並結成兒女親家,然而羅振玉常以此不斷向王氏苛索,甚至以將王氏女兒退婚作要脅,令王國維走投無路而自殺。然此說漏洞百出,溥儀亦是聽他人言傳,不足採信。

[编辑] 家庭子女

王國維先後娶兩妻,前為莫氏,育有三男。莫氏病逝後,與潘氏續弦,再育六男二女。長子王潛明與羅振玉之女羅孝純結婚後不久,於1926年早逝。1949年以後,3子留在了大陸,2子和2女去了台灣。現在世的有台灣的長女王東明、成都的五子王慈明。而二子王仲聞最為知名,從事詩詞校注,但被誣為特務,最後服敵敵畏自盡。[1]

[编辑] 評價

  • 晚年胡適曾回憶王:「他的人很醜,小辮子,樣子真難看,但光讀他的詩和詞,以為他是個風流才子呢!」[2]
  • 關於《殷周制度論》(1917年)一書,旅美作家李劼認為:「從《殷周制度論》所揭示的殷周之異稍稍跨前一步,人們就可以發現,中國曾經是一個民 主的聯邦國家。雖然那樣的民主聯邦與美國式的聯邦合眾國頗有異趣,但在本質上卻是完全相同的。也即是說,民主和聯邦,並不是西方文化的特產,並不是美國特 有的國情,而同樣也是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最為始源的傳統。」[3]

[编辑] 人生三重境界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 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编辑] 注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外部連結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該作者的作品:
Wikiquote-logo-zh.png
維基語錄上的相關摘錄:
 ******

百年追憶─王國維之女王東明回憶錄

Ken Su 提供


台灣商務出版

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去世已經八十多年,不論環境如何變化,他一直都活在我們的心中,他仍然是一位飽學憂患之士。隨著歲月的推移,隨著他的著 作的流傳,讓我們更加思念。王國維先生的女兒王東明女士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她年屆百歲,有關父親的種種,世人談論甚多,她是唯一尚存的兒女,應該將父親 的事跡寫下來,留供世人參考。因此,她根據各種資料、過去撰寫的文章、和不斷的回憶,予以口述,再由好友李秋月女士整理執筆,留下記錄。

作者 · · · · · ·

王東明
國學大師王國維之女,民國二年(1913年)出生於日本京都,隨父母返國後,曾寄養外祖母家六年,故未能及時 入學。民國十四年(1915年)返回北京清華園,由父親親授孟子、論語。後因父親自沉,中斷學業。民國十七年(1928年)夏,以十六歲超齡就讀小學五年 級,直到高中畢業考入南京中央大學,至抗戰開始輟學。抗戰初期,全家在上海租界避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冬,在西安雍村小學任教五年。民國三十七 年(1948年)夏,來臺執教高雄進修小學,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與江蘇監城陳秉炎結婚,並在泰北中學女生部任教兩年。隨夫婿秉炎、居住永和地區 的親友,創立消費合作社,承辦中央公教人員實物配送業務,從此成為服務業的先驅人員,為當時臺灣的公務人員,盡了一份心力。七十歲退休,出遊美國及東南 亞,秉炎過世後,獨居臺北,心胸開闊,為老年親友所稱羨的「百歲老人」。

目录  · · · · · ·

國立清華大學陳校長序 I
序言 臺灣商務印書館總編輯方鵬程序 V
前言 悠忽百年:王國維先生與我 IX
上 編 記憶中的父親 1
第一章 追憶先父王國維先生 …………………… 3
一、家世背景 …………………………… 3
二、父親王國維先生 …………………… 4
三、與羅振玉先生僑居日本 …………… 8
四、在日本的生活 ……………………… 11
五、在上海的工作 ……………………… 13
六、父親與清華大學 …………………… 15
七、記憶中的清華園 …………………… 17
八、清華人物 ……………………………24
九、辮子二三事 …………………………32
十、休閒生活 ……………………………35
第二章 先父王國維投湖自殺 ……………………39
一、投湖之前的日子 ……………………39
二、投湖當天 ……………………………41
三、父親的後事 …………………………46
四、對母親造成的打擊 …………………48
五、父親輕生之謎 ………………………51
六、父親的影響 …………………………64
第三章 父親的期望 ………………………………67
一、父親去世後的王家處境 ……………67
二、對子女的期望 ………………………70
三、八個兒女與孫輩 ……………………72
四、四十年後的香江重聚 ………………91
下 編 王東明的百歲自述 99
第四章 一生回顧 ……………………………… 101
一、我的童年 ………………………… 101
二、讀書生涯 ………………………… 110
三、亂離八年 ………………………… 114
四、勝利歸來 ………………………… 125
五、前往臺灣 ………………………… 127
六、成家創業 ………………………… 128
七、歡樂晚年 ………………………… 137
第五章 生活雜記 ……………………………… 143
一、松江女中 ………………………… 143
二、憶孟師達成先生 ………………… 150
三、浙光舊事 ………………………… 154
四、粽子外交 ………………………… 169
五、宗教 ……………………………… 162
六、北京七日行 ……………………… 165
七、病房掠影 ………………………… 183
八、七十學塗鴉 ……………………… 196
九、掌廚記 …………………………… 198
十、節儉與吝嗇 ……………………… 201
十一、閒話服飾 ……………………… 204
十二、摔跤專家 ……………………… 208
十三、高齡開刀 ……………………… 213
十四、痛失佳媳 ……………………… 215
十五、養生之道:活到一百歲的秘訣 217
十六、我的期望 ……………………… 221
第六章 附錄 …………………………………… 227
一、王國維家族譜系 ………………… 227
二、海寧王氏家譜尋源 ……………… 229
三、王國維年譜及著作 ……………… 236
四、九位學生的來信 ………………… 249
五、參考書目 ………………………… 262




//序文//
清華大學校長序

王國維先生是一位傳奇人物,不幸在八十五年前以英年早逝,而他的長女王東明女士,正以百歲人瑞,撰寫傳奇,而這本《百年追憶》正是兩個傳奇的交會。

去年清華大學慶祝一百週年,歷數奠定建校璀璨百年之基的清華人,國學院四大導師自是首選之一;今年有機緣自大陸邀請清華名師後裔參加校慶,適見中國時報報 導高齡逾百的王東明女士在臺北每週仍票戲的新聞;經與王女士聯絡,得以面邀參加校慶活動,而當王女士於校慶日應邀出現於慶祝大會、午宴,並參與下午座談 時,以健朗之姿,穩健臺風,親切溫馨聲調,侃侃而談,立即風靡全場,成為活動焦點,並贏得許多粉絲(fans)。

在與王女士的晤談中,得知其正在寫回憶錄,當即表達希由清華大學出版的願望,王女士也很爽快的應允,後來「臺灣商務印書館」也來邀約;基於王國維先生在身前身後與兩個單位的深厚淵源以及王女士的首肯,決定共同出版《百年追憶》是兩全其美的辦法。

王國維先生於1925年受任清華國學院導師;清華在此前以留美預備學校著稱,王先生與梁啟超先生等受聘清華國學院,振動學術界,開啟清華迅速成為國內學術 重鎮之先河;近一年來,我在清華活動中曾屢次引用他的人生三境界說以及對詩人的看法:「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 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同時日本京都大學松本紘校長在清華演說中也提到王先生對文化交流的見解,都可看到王先生 對清華與國內外文史思想界的影響,仍方興未艾;王先生身後,知友陳寅恪先生撰文的〈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有云:「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 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誠如王女士所言,王先生學術是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全球的文物遺產,我們有責任維護它!宣揚它!

本書分兩部分,上編「記憶中的父親」記述王先生之家世背景、為學歷程、生平軼事、家庭與休閒生活、清華園故事、親子互動以及投湖經過等,引人入勝,並能使 讀者對王先生行誼有進一步了解。下編「王東明的百歲自述」,包括一生回顧與生活雜記,可看出王女士平凡中之不平凡;她在父親身後,不足十四歲時無意中看到 母親遺書,能冷靜的設法說服母親打消死志;抗日戰爭爆發先逃難至浙西一帶,後隨叔父在上海英租界集資為流亡失學青年辦建「浙光中學」;太平洋戰爭爆發,日 本入侵上海英租界,「浙光中學」被迫解散,再輾轉到達後方;1948年,由上海至臺灣高雄任教師;1950年秋與陳秉炎先生結婚並在私立泰北中學任教。 1953年春起,負責臺北縣永和鎮消費合作社中央公教人員實物配給,工作了二十多年,一直到1982年,年屆七十歲,隨消費合作社停辦而離職。退休後在家 養老,除了整理父親的遺物外,有時到各地旅遊探親訪友;1994年開始迷上京劇,堅持學唱了十多年,增進身心健康,延年益壽,順利達成「唱到九十九」的願 望,可看出她剛毅進取、開朗豁達的個性,行文亦莊亦諧,充滿人生智慧,可讀性甚高。
清華校友胡適之先生在晚年常闡述:「交友以自大其身」,王女士結識愛京劇,又愛閱讀、寫作的「忘年交」李秋月女士,願意悉心採訪整理王女士的記述,促成這本精彩的《百年追憶》早日問世,亦為王氏傳奇,再添佳話。最後也感謝「臺灣商務印書館」共襄盛舉!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陳力俊 謹識
2012年10月於清華園

序言

新竹清華大學於今年4月29日舉行創校101週年、在臺建校56週年校慶,邀請當年北京清華大學名師後裔參加,清華國學院導師王國維先生的女兒百歲人瑞王 東明女士應邀參加,與王國維先生的曾孫王亮先生、梁啟超先生的外孫女吳荔明女士等,一起述說記憶中的先人事跡,蔚為盛事。可惜陳寅恪先生的女兒陳流球、朱 自清先生的次子朱思俞先生、趙元任先生的女兒趙如蘭女士,都未能與會,誠為憾事。

王國維先生去世已經八十多年,不論環境如何變化,他一直都活在我們的心中,他仍然是一位飽學憂患之士。隨著歲月的推移,隨著他的著作的流傳,讓我們更加思念。

王國維先生的女兒王東明女士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她年已一百,有關父親的種種,世人談論甚多,她是唯一尚存的兒女,應該將父親的事跡寫下來,留供世人參考。因此,她根據各種資料、過去撰寫的文章、和不斷的回憶,予以口述,再由好友李秋月女士整理執筆,留下記錄。

編寫自述的消息透過新聞報導之後,新竹清華大學的陳力俊校長力邀王東明女士將書稿交給清華大學出版。因為王國維先生當年在清華國學院任教,王東明女士也居 住在清華園兩三年,對清華有很深的感情,因此,她義不容辭要交給清華大學出版。後來臺灣商務印書館知道這個消息後也來邀稿,當年《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十 四冊是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臺灣商務也曾予以再版,因此,王東明女士對臺灣商務印書館也有好感。後來,清華大學決定和臺灣商務印書館合作,終於促成了 這本書的出版。

本書最初是由王東明女士口述、李秋月女士協助整理成書。但應王女士的要求,我也為這本書增寫了許多資料、年譜,並予以重新修訂,始克成書。謹誌出版經過,以供各界參考。

方鵬程序於臺灣商務印書館
2012年8月1日

前言
悠忽百年:王國維先生與我

王國維先生是我的父親。1913年的冬天,我在日本西京(京都)出生,雖然前後兩位母親莫氏與潘氏,已育有四個男孩,也育有過四個女孩,但四位女兒都夭折了。我算是長女,因此,我最得父親的寵愛。他說我是米裡撿出來的一粒穀,很是難得。

父親為我取名字,也是煞費苦心,以前女孩兒都取女性化的名字,但是我家的女孩,不好養育,因此把我也排在男生的「明」字輩,取名「東明」。父親工作之暇,常愛抱著我哼哼唱唱,隨口就叫我「小姑娘」,全家跟著叫,「小姑娘」就成了我的小名。

七歲時,母親要生六弟登明,就把我送到外婆家寄養,他們家祖居海寧城內,房子很大,我一去就不想回上海的家了。
外公是前清的秀才,那時他在住家的大廳設私塾。學生都是鄰居的學子,我是唯一的女生。那些男生都很野,雖然入學時外公介紹給大家我叫「王東明」,可是他們 聽到家人叫我小姑娘,也跟著叫,有時還拍著手,扯著嗓子唱,我實在生氣了,就向「外公老師」告狀,我本想外公一定會重重的打他們的手心,誰知道他把戒尺在 空中揚了一下,訓了幾句就算了。表弟表妹們比我小了不少,也跟著叫我的小名,我會狠狠地對他們說:「我是你們的表姊,叫我表姊!」

小名困擾了我的童年,一直到十三歲,母親把我從老家接回北京時,家中幫傭都改口叫我大小姐,只有父親母親仍叫我的小名。父親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逝世後,次年夏天,母親攜帶全家返鄉,住到外婆家。

十六歲我上小學五年級,「王東明」才正式成為我的學名。自幼到老,人們對我的稱呼,實在很多。我最喜歡的是初入南京中央大學時,英語老師郭秉龢教授,介紹 我給同學,說我是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長女公子,因為開學時,郭教授出了一個作文題,好像是有關家庭的,我雖然沒有寫父親的名字,但在內容上他看出了我的 身世。父親的光環,初次在大眾面前照亮了我。

抗戰開始,全家都住入上海租界避難,叔父王國華先生在浙江教育界頗有地位,很多省立中學的老師,都是他的學生。當時困居孤島,家長(老師)失業,子弟失學,因此由叔父號召成立私立浙光中學。我也跟著在學校服務,校舍簡陋,設備談不上,但教師卻都是浙江有名的菁英名師。

江浙地區叫教書的人為「先生」,男女無區別,我雖不執教鞭,在校的人也叫我王先生。

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8日)發生不久,上海租界被日人占領,四哥服務的海關,也遭日人接收。苟安已不可得,家人紛紛潛往後方,我和四哥紀明、嫂 子、侄兒,歷經艱辛到達自由地區,在西安定居下來。四哥向西安海關報到,我則由友人介紹到中國銀行與雍興公司合辦的子弟學校雍村小學教書。

抗戰勝利,四哥隨復員的隊伍回到上海,待命接收淪陷區的海關。不久,他與西安稅務司張申福等攜眷來到臺灣,接收高雄海關,接著母親和松明妹也相繼來臺。

我留西安一年,學校同事都人心惶惶,我決定先到南京二哥高明家暫住,正好接到松明妹來信,得知高雄海關要塞及港務局要合辦子弟學校,缺少人手,我就決定來臺了。

兩年後,由好友符琴、鈕庭方伉儷介紹,認識了江蘇鹽城的陳秉炎先生,經過短暫的交往,母親和叔父兄嫂等都認為適合,就在民國39年(1950年)雙十節結婚了。

秉炎是學財經的,又有會計師身分,對官場不太熱衷。於是藉機辭去公職,掛牌開業,我就成了他的助理。

臺北市與中和鄉僅一水之隔,當時中和鄉是臺北市的疏散區,大陸來臺的中央民意代表,紛紛來中和定居,秉炎由舊友相邀,也遷來中和,和那些住在附近的老民代 們守望相助,倒也能安居樂業。外來人口不斷增多,一個鄉公所辦理不了那麼多業務,只有劃分行政區,才能應付鄉民的需要。我們住的地方被劃為永和鎮,靠南面 的仍稱中和鄉。

行政區域劃定後,我們永和鎮的新鎮民發起籌組永和鎮消費合作社,秉炎當選理事主席,設立門市部和碾米廠,草創伊始,實非易事。

那時正逢八七水災,市面上食米缺貨,糧食局一度委託合作社辦理戶口食米配售業務,時間雖短,卻也符合當時的需要。

稍早,行政院中央公教人員實物配給委員會已委託我們代辦配送業務,對外配送業務由理事主席應對,內部業務一切由我擔任經理,負責總管。

千里他鄉遇故知是一件愉快的事。有一次,在臺北衡陽街上遇到一位老太太,她忽然走過來對我說:「你不是小姑娘嗎?」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二、三十年未見面的表姨媽,彼此尚能認識,真是奇事。多少年沒有人叫的小名,居然在臺北的街上聽到,親切溫馨的感覺,差一點流下淚來。

退休後,我迷上了京戲,本來只是愛聽而已,現在居然有開口唱的機會,我不能放過。可是八十三歲的高齡,還能唱嗎?總得嘗試一下,於是我加入了臺北老人福利協進會的國劇社。

說起學戲,我只學唱腔,就像唱歌一樣,正好老人會國劇社的琴師賀肇黔先生能抽空為我說戲,我向賀老師說明學習的目標:只要我喜歡的,一兩句也要學,至於其他演唱的基本功夫都不必教了。

開始學的是梅派的鳳還巢,腔調板眼都練得差不多了,一上胡琴,腔調走了,板眼亂了,真是事非經過不知難。慢慢的學了幾段青衣,在票房唱的時候,總覺得聲音低沉,比其他票友要低兩三個音節。雖不好聽,但唱得還算規矩。

到現在,高音唱不上去,青衣很難唱,賀老師教了我幾段老旦戲,如釣金龜、打龍袍、徐母罵曹等,最後索性連老生小生,也學了幾段。

在票房混了十七、八年,可說是一事無成。但對我老年生活,得益很多,擴大了我的生活空間,也交了不少朋友,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垂暮之年,認識了這位喜愛京戲,又愛閱讀、寫作的忘年之交  李秋月女士,她願執筆為我記述平凡的一生,真是喜出望外,只是我年邁記憶力衰退,思考欠缺條理,李女士下筆困難必多,特此致謝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