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Doctors East, Doctors West (1946) An American Physician's Life in China By Edward H. Hume 道一風同



 "感謝前中華民國胡適博士為本書題寫了書名(道一風同)" 暫時找不到

道一风同

副标题: 一位美国医生在华30年
作者: [美]胡美
译者: 杜丽红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1-9-14
页数: 207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由曾创办湘雅医学院和湘雅医院的美国 医生胡美于1949??年撰写的回忆录,书中记载了胡美医生于20世纪早期在湖南从事医学工作的种种见闻。胡美医生在书中以西方医学工作者的独特视角,为我们 叙述了上个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医学文化和风俗、社会对疾病的看法、中国人对中西医的态度以及医生-病人关系等方方面面的真实描写。不失为一本视角独特、叙述 翔实、生动有趣的回忆录。



 爱 德华·胡美(Edward H. Hume,1876-1957),美国人,出生于在印度传教的基督徒家庭,是位虔诚的基督徒。1897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01年从约翰?霍普 金斯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1903-1905年在印度从事鼠疫预防工作。1905年夏,接到雅礼会邀请携妻带子前往长沙。1906年,创 办了湖南省第一所西医医院——雅礼医院。1914年,他与颜福庆一齐努力,促成雅礼会与湖南育群学会合作,创办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此后,他担任湘雅医学 专门学校校长,直至1927年返回美国。在华期间,他积极传播基督教,提倡现代科学的教学和研究,致力于提高中国教育和医学工作水平。基于二十多年的实际 经验,他出版了有关中国医学的著作,主要有Doctors East, Doctors West (Jarrold & Sons LTD, 1946 ), The Chinese Way in Medicine(The Press of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940), Doctor’s Courageous (Harper & Bros., 1950)等。


图书目录

致谢1
前言1
01伟大的旅程1
02封闭的牌楼8
03长沙城13
04西门大街17
05五十文!不能再少了!22
06“他不懂医!”27
07第一批住院病人32
08医学竞争者41
09 广告支出48
10“先生,我来谢谢您!”55
11注射医疗59
12医院的邻居64
13多种救护车74
14“一块翡翠”80
15“即使他是位外国人”87
16伟大的太平门92
17时机还不成熟99
18文化传统105
19“他赶走了瘟疫”113
20“看护和守卫的专家”122
21草潮街128
22家庭控制治疗134
道一风同目录23伍奇博士奠基144
24城墙之外149
25灵魂的世界156
26好伙伴164
27不平静的十年174
28卫生改革181
29城市的救星189
30“是的,但是……”194
31“你将在黎明被枪毙!”200
32“百年之计”205
结语 道一风同212

This is a personal account of one Western physician's experience in China in the early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Dr. Edward H. Hume, a pioneer of Yale-in-China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there, presents vivid recollections of his time as a physician in Hunan province. He had great admiration for the people with whom he worked. The reader of Hume's memoir both steps back in time and remains solidly up-to-date. With Dr. Hume we come to understand thatcultural differences exist,cultural conflict can be avoided. I highly recommend this work for its readability,its rich portrayals of people and events,and,unspoken, an axiom lived: physician heal thyself.
  • Unknown Binding: 278 pages
  • Publisher: Allen & Unwin (1949)

Doctors east, doctors west;: An American physician's life in China






Doctors East, Doctors West (1946)
An American Physician's Life in China
By Edward H. Hume


 


 










Doctors East, Doctors West: An American Physician's Life in China


 

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新年的好夢》1928.12.14



《新年的好夢》1928
前3夢
  1. - Page 472 - Google Books Result

    books.google.com.tw/books?isbn=9570827106
    胡適. 新年的好夢胡逍今年是統一後的第一年,我們做老百姓的,在慶祝新年的熱鬧裡,總不免有時要自畫做夢,想像我們今年可以眼見的好現象,想像我們今年可以身受的 ...



1928年12月14日胡適日記:
今天做了兩篇短文:(1)《說難》,(2)《新年的好夢》。 前者給天津《庸報》,後者給天津《大公報》。
多年不做政論,幾乎不能做了。 第一篇很枯澀,第二篇稍稍流暢一點。
胡適將第二篇《新年的好夢》的剪報粘貼在當天的日記裡。 胡適在文中列了他新年的六個夢想,在第六個夢想中說到了孫中山:
孫中山先生說政府是諸葛亮,國民是阿斗。 政治諸公誠然都是諸葛亮,但在這以黨治國的時期,我們老百姓卻不配自命阿斗。 可是我們鄉下人有句古話道:“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走讀胡適》《日記的胡適》《胡適:生、死、不朽、 對比》



 《走讀胡適》﹐姜異新著﹐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39.00元
 此書有些優點如一些美國的照片以及訪問周質平等
 缺點是有些文筆很怪異
 譬如說頁130的"......(胡適) 從來都不需要更多的演技/他深知在這個匆忙切實的國度/ 生存是首位/多贏乃原則/不用等到吹哨子叫停......."  真是小說筆法



走读胡适
 
Zoom


走讀胡適
作者:姜異新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






目录


安徽
 走出绩溪的“徽骆驼”
上海
 载浮载沉,海上之洋
美国
 魂牵梦系绮色佳
 凯约嘉湖上的诗波
 费城一晚
 哥大之追
 芝加哥的中国风
 附:《中国的文艺复兴》再版序言
 橡园深深
 雨中的普林斯顿
 纽约,胡适张爱玲相逢1955
 曼哈顿东81街104号
 胡适在美国的26年——周质平教授访谈录
北京
 八处寓所
 北大红楼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忍不住的新努力”
 米粮库的精神食粮
 协和,Union
 “东厂”诀别
台北
 暮立南港:自由与容忍之间
胡适的足迹简表
参考书目

胡传(传为官名,实名守珊,号铁花)自 1877年(清光绪三年)花了三年时间建成的。这是典型的徽派古建筑,秀丽典雅,散发着飘逸的神韵。小青瓦,粉白的马头墙,三开间,两层楼。门罩门楼,水 磨砖雕;前庭有天井,可以夜观星斗,两旁有厢房,曾经灯火通明。楼上为“通转楼”,楼下是堂屋。后进为内庭,栏板隔扇,精雕细刻。梁托上一对荷花仙子楚楚 动人,门窗上的兰花雕板,清新脱俗,从结构到细节,无处不透显着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
    大门前和正厅上方的“胡适故居”牌匾,是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气势不凡。厅内摆设一切如旧。胡适的结婚用房内,“月宫床”朱漆描金,镂徽派雕刻各种戏文及花鸟,富丽典雅。床额上方装有刻着“诰命”二字的小红漆箱,是胡铁花的遗物。
 ……






《走讀胡適》書評
2012-06-18 10:53:59 來源﹕光明網-《中華讀書報》 
胡適在美國是寂寞的。今天更是少有漢學家對他再感興趣。然而﹐作為第一代中國留美學生﹐作為戰時駐美大使﹐作為流落海外的孤獨老人﹐他忙碌完一天之後 ﹐如何打發思鄉的難捱時分﹖他埋頭于異國的故紙堆﹐如何壓抑胸懷世界﹐施展抱負的雄心﹖他于宴會上談笑風生﹐觥籌交錯﹐歸寓後如何想象那多災多難的故國山 水﹖他激情澎湃地演講完中國文化之後﹐如何撫慰無根的飄蕩之感﹖
  當踏上美利堅的土地﹐浮光掠影地生活在那裡的一年間﹐我好像與作為普通人的胡適愈加貼近了﹐漸漸的有了表達的衝動﹐陸續寫下一些隨筆。回國後﹐又將胡適在國內駐足過的地方﹐尤其是北京﹐細緻考察了一番。有幸又去了臺北﹐參觀了胡適紀念館。
  走讀﹐成為我對這位逝去50周年的文化大師的特別紀念。它不是人文旅遊的雅致說法﹐不是行萬里路的走馬觀花﹐是將地理景觀作為可解讀的文本﹐將文本作為可透視的文化景觀﹐而由我﹐一個個人的行走﹐貫穿起逝去的歷史﹐使之帶上些許生命的鮮活。
  胡適漂泊一生﹐說來充滿悲情。他自言﹕“個人與國家的最大的罪惡是漂泊。”可見﹐他多麼渴望國家的穩定﹑心靈的皈依﹐和文化上的歸宿。他一生中駐足生 活過的地方﹐不斷地變換往復。生在上海﹐長于安徽績溪﹐學于美國﹐將事業奉獻給了北京﹐最後葉落台灣。因而﹐貫穿起本書思想繩索的串珠是主人公一生行走的 地點。這種從空間思考文化的方式使本書的時間之流不得不有所迴旋﹐成為樂曲中的旋律再現。
  地理景觀的建造﹐與文本的建構在先見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嗎﹖當“紀念”使得彰顯什麼樣的歷史﹐成了有意為之﹐而歷史的無意與偶然﹐又分明解構著書寫者 的自作多情。胡適在北京的八處寓所﹐或一路破敗﹐或一路發展﹐走到今天的樣態﹐也許是極好的﹐沒有過度關注﹐就沒有人為的場景復原﹐沒有被賦予特別的意義 ﹐也就沒有對時代特徵的迎合──我們需要走近的不正是這樣的歷史嗎﹖──超然物外地凝視它不斷疊加著的自身﹐和不斷刻寫著的時代變遷。
  走讀﹐不止是走﹐更要讀﹐讀出新意﹐而不是窮搜未盡的史料。當然﹐期待有新史料披露的讀者也不會徒勞而歸的。每一篇的立意也都找得艱苦。《費城一晚》 ﹐並不僅僅是我來到費城之後的感興﹐而是在閱讀了眾多胡適的書信﹑回憶錄﹑日記﹑傳記﹐深入瞭解了他對基督教的看法之後﹐感到祗有將這個地點和事件挑出﹐ 才是評論胡適宗教觀最恰當的切口﹔《哥大之追》中的“追”有“來者之可追”的意思﹐可以理解為胡適博士學位的彌補﹐對導師杜威的追隨﹐也可以理解為就讀時 的匆促﹐當然﹐更有晚年心繫母校漢學發展的拳拳學子情﹔《雨中的普林斯頓》的取名固然因為我去的那天的確下了大雨﹐其實也更契合胡適那段風雨人生的淒楚飄 零之感﹔《米糧庫的精神食糧》關注的是作為《獨立評論》的主編﹑主筆和自由時評人的胡適﹔《“東廠”訣別》既是現實處境﹐又有政治形勢下不得不逃避周遭的 複雜心態﹔《暮立南港﹕自由與容忍之間》﹐這個“立”字我想了很久﹐後來感到祗有這個字最能表現胡適最後歲月對某些東西的容忍和執著﹐他從來都不會像魯迅 那樣“橫站”﹐但也是傲然挺立的。
  走讀的收穫通過各種形式表達出來﹐隨筆﹑美文﹑遊記﹑訪談﹑論文﹑考證……我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辨﹐留意撿拾那個時代的語言﹐特別是胡適自己 的﹐這對我構成了一種引力。極少的地方發揮了合理的創造性想象。諸多章節以胡適的白話詩開篇﹐有助於體察他對人生過往的興味。
  儘管很多學者都感到胡適在日記和傳記中刻意塑造了自我的公眾形象﹐但是﹐在他的字裡行間﹐我仍然能夠真切地觸摸到一個純粹的知識分子溫熱的心跳。盡力去捕捉這種真誠﹐足以走近本色胡適﹐而過於猜疑﹑解構一些史實﹐或許會妨礙走進生命的深度。



 *****
胡適傳記的一種參考寫法

库兹涅佐夫.爱因斯坦传.商务印书馆.=《爱因斯坦:生、死、不朽》
1988.1992

爱因斯坦:生、死、不朽、 對比》
库兹涅佐夫是通才科技史家 文藝也很通
库兹涅佐夫
生、爱因斯坦傳 19章
死、3章
不朽、6章
對比 8章 (末章是愛因斯坦與莫札特)

愛因斯坦傳: 生、死、不朽


 *****

 讀書首頁 > 圖書連載 > 社科總館 > 傳記紀實 >日記的胡適:他和影響了那個時代的他們

日記的胡適:他和影響了那個時代的他們

7.00
綜合評分( 4 人)
本 書不是一本研究胡適日記的書,而旨在研究胡適這個人,作者從胡適日記中解讀他的內心世界,更從他與王雲五、蔡元培、馬寅初、傅斯年、陳獨秀、辜鴻銘、魯 迅、陶行知、梅蘭芳、郭沫若、徐志摩、梁宗岱、孫中山、毛澤東、蔣介石、陳垣、余英時、張愛玲等等諸位著名人物的交往的記錄中發掘人物特點,令讀者得以與 胡適親密接觸,對他產生新的理解,並對那個時代的那些事兒和那些人有了新的解讀視角。

關鍵詞:
總點擊: 64415 總評論數: 1 綜合得分: 757 推薦票: 1
作者: 李伶伶 王一心 出版社: 陝西人民出版社.. 定價: 29.8 狀態: 連載中

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向沈從文先生致敬 (2000/01)/世界第一流的短篇小說家

The Oxford Book of English Short Stories

Second Edition
bookshot 
ISBN13: 9780199561605ISBN10: 0199561605 Paperback, 472 pages 

編者在Introduction 中將沈從文列為世界第一流的短篇小說家: "...Do we have anything to compare with Maupassant and Chekho, Shen Tsung-Wen and Calvino, Borges and Kafka?..."







向沈從文先生致敬(2000/01)
  1999年3月末,取出《沈從文別集》,閱編選者在每集中附的家書及自述等文章。沈先生的為人、志業和學問、看法,躍然紙上。多了不起、多高貴的靈魂,多麼苦難的人生,多麼善良的人呀!令人心情激盪莫名。
  沈先生在信中,似乎有心地給未來千年的讀者許多他的人生觀、學問和創作觀。他很了不起地在默默的困頓中,苦其心志,餓其體膚。我們這些活在台灣的人,很難想像那種零下十度,每日要通勤四次(來回)料理日常飲食,而住屋被佔,夫妻間要半夜起床,輪流用餐桌;工作時為"化外 之工友" 似的苦楚受過苦的人才都該同情沈先生。
  然而沈先生堅持下去,真是做到了尼采所謂「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沈先生的情操更高貴,因為他樂於當博物館的解說員義工(他在職責上可以不用如此費心....)。我幾乎可以想像出那感人的場面:一群素昧生平的參觀者,在沈先生的導遊後,無以言謝,派出一位代表,向沈先生深深一鞠躬說謝謝…... 
  沈先生是少數能做活學問的人。他自學有成,在動亂時代致力於讓中華古代工匠創作之神復活,讓後世子孫得以稍微體驗先人匠心之美,讓國人得以知道在古物上,另有好幾十套活的二十五史....沈先生晚年,其實已成為自學有成的科學鑑賞家。
  在那數十年間,籍出版的可能性幾乎完全被斷送(沈先生在二0年代可能曾是中國第一名職業作家,每月必須賣一本書(被剝削)才能維生)......這時他仍開創服飾研究,絲綢,銅鏡等歷史及改証工作,自成一格(苦學有成)。難怪不少好友在接到他的書時,都會讚嘆"這好漢無忝所生",而自慚虛度一生...最難得的是,沈先生具科學精神而又能苦幹實幹。
  他給年輕人的告誡極為誠懇:任何行業,只要學會基本道理,就要多嘗試,立志成為世界一流的人物,寫作也罷...道理都一樣。
  沈先生在一些信裡,除了表現出他的人格、風格,甚至他的精神的最深信仰,都流露出來。沈從文先生即使是在他最困頓的最後30年,生活和文章都已是默默中具雷霆萬鈞了!


一些重要的書籍:
《沈從文別集》 岳麓書社,1991
《沈從文家書》 台灣商務,1997
《沈從文文集》 花城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分店
《沈從文專集》 聯合文學27期(1987年元月)
精美的《沈從文全集》



****

網路上多處有這篇"沈從文要與胡適“斷絕一切聯繫”作者:傅國涌﹔來源:傅國涌博客 2011年01月27日
接下去 是"一死一生見交情——記沈從文" (丁玲夫婦事件)


+++
1952年「三反」、「五反」運動後,沈從文填寫的《博物館工作人員交代社會關係表》:
「1927至1928熟悉胡適,私誼好,過從不多。因所搞政 治和哲學,我興趣不高,我寫的小說,他也不大看。我後來搞的工藝美術,他更不明白。但私誼甚久。解放前,國共和談未破裂,尚寄托希望於馬歇爾作和事老時, 個人尚以為胡還愛國家,或可為國家內部和平有貢獻。後為蔣請美援,即近於為虎作倀。但直至其逃美,個人尚以為可勸其不要再受蔣利用,將來可為國家作點事。 為中美關係好轉時,幫人民作點有益於中國新社會的事情。向人民自贖。到美帝侵略朝鮮,仁川登陸,並表示用艦隊封鎖中國海上交通,侵佔台灣時,對於凡在美國 住下受敵利用,深覺厭惡。和胡適也完全要斷絕一切聯繫。」
1956年,他根據上級佈置寫下帶有交代性質的《沈從文自傳》提到「人的影響」時,再次提到胡適:
「他 的哲學思想我並不覺得如何高明,政治活動也不怎麼知道,所提倡的全盤西化崇美思想,我更少同感。但是以為二十年來私人有情誼,在工作上曾給過我鼓勵,而且 當胡也頻、丁玲前後被捕時,還到處為寫介紹信營救,總還是個夠得上叫做自由主義者的知識份子,至少比一些貪污狼藉反覆無常的職業官僚政客正派一些。所以當 蔣介石假意讓他組閣時,我還以為是中國政治上一種轉機。直到解放,當我情緒陷於絕望孤立中時,還以為他是我一個朋友。」
1929年,經徐 志摩的介紹,青年沈從文在上海認識胡適,並因胡適的推薦而登上大學講壇。雖然他在《新月》發表過文學作品,在新月書店出過好幾本小說,深受徐志摩等人的賞 識,卻不是「新月社」成員,始終是個文學「單幹戶」。他在1966年末寫的檢查交代材料中說:「和羅隆基、潘光旦、胡適都相熟,他們的政治活動卻沒有參 預,私人來往也不多。」他一再自稱與胡適「私人來往也不多」,與他自己50年代初在革命大學學習結束前寫的思想總結就有矛盾:「和胡適之相熟,私誼好,不 談政治。」
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沈從文對胡適充滿了敬意,兩人的私人關係也很密切。1930年11月21日,沈從文剛到武漢大學不久即 寫信給胡適,說武漢和南京一樣,不許賣《新月》 所以上海帶來的《新月》成了「寶物」一樣。 1931年11月13日,沈從文在青島給徐志摩寫信,為胡適可能去做官而擔心:
「胡先生好像有到南京去做官的意思,那就真糟糕。他是應當來領導一個同國民黨那種政策相反的主張,不能受人家的騙局的。許多對政府行為主張惑疑的人,在某一情形下,都可以成為他的小兵,若他作了甚麼財委會的事情,有許多人是很失望的。」
1933年6月4日,丁玲被捕不久,沈從文寫信給胡適,
「丁玲事承向各處說話,費神實在感謝。」「先生提倡人權有年,且因提倡人權,每當說過了些比較公平的話時,就吃過政府的小虧,在這件事情上還盼望能主持公道,說幾句話,提醒一下政府。」
沈從文認為中國新文學的發展,在民族趨向健康的努力上負有責任,為此,他在1934年4月9日和6月25日兩次寫信給胡適,希望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能撥 出一點點款支持新文學事業。
「正因為現代中國文學對於中國青年人的思想問題關係十分密切,國家對這事除了消極禁止以外,從不積極獎勵,一切文化學術機關又 因主持者的拘迂與淺見,更把它除外。」
1944年9月16日,沈從文在西南聯大教書,住在昆明鄉下三十里的「桃源新村」,給七年不見的胡適 寫信,當時胡適正離開駐美大使的職務,有人感到惋惜,認為是中美外交的一大損失。他說:
「但想想國內政治上種種,官吏尚總永遠從外戚與閹寺身份上活動,且 有變本加厲趨勢,先生離開了外交職務,真正為中美友誼可盡的力,為人類可作的事,也許更多!今年這裡『五四』,學校開了個文學會作紀念,有兩千人到場。談及白話文問題時,大家都覺得當前文學運動與政治上官僚合流的趨勢,以及凡事八股趨勢時,已到文學運動末路,更加感到當年三五書獃子勇敢天真的企圖,可敬可 貴。算算時間,廿年中死的死去,變的變質,能守住本來立場的,老將中竟只剩先生一人,還近於半放逐流落國外,真不免使人感慨!」
也是這一 年,他在1930年光華書局出版的《一個天才的通信》後扉頁寫下一篇題識,提及當年被殺害的友人張采真、胡也頻之後,他寫道:「代為介紹這個小書出版的徐志摩,也死去了十三年。因這個文件,使我有機會到中國公學教書的胡適之,如今正若在半放逐中不能歸國。這就是時間。」他絕對想不到,幾年後,他必須一再聲 明,與胡適斷絕關係。這也是時間。




一死一生見交情——記沈從文


09/24/2003/09:01
華夏經緯網

古人云:“一死一生,乃見交情。”當胡也頻與丁玲夫婦相繼遭受國民黨迫害時,沈從文都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進行營救,或者與敵人進行公開的抗爭,用古人的這兩句話來衡量,他是完全可以當之而無愧的。
他們三個人原來並不相識,只是在上世紀20年代中期,不約而同地到北京來闖世界,才偶然相遇並相識,並一起由北京而上海,開始步入文學殿堂的。當胡也頻和 丁玲結為夫婦,並成為左翼文藝人士之後,作為自由主義作家的沈從文,儘管對這兩位友人的政治熱情持有保留態度,但當他得知他們受到反動當局迫害時,仍義無 返顧地全力投入營救,並冒著風險對敵人進行公開的揭露和抗議。他的勇敢和感人義氣,在中國現代文壇上留下了兩段令人難忘的軼事。
奔走滬寧救也頻
1931年1月17日,已經成為共產黨員的胡也頻,在上海黨的秘密機關被捕。其時沈從文正從任教的武漢大學到上海度寒假。18日,胡也頻從捕房中帶出一個 便條給沈從文,說自己是隨朋友去看朋友而被誤捕的,要沈去找胡適和蔡元培設法營救。沈在與丁玲和李達等人商量後,在左翼人士不便出面的情況下,由他挑起營 救重擔,一方面請徐志摩、胡適等人幫助找律師打聽胡也頻的下落,一方面請胡適寫信給在南京的蔡元培設法營救。
20日,沈從文去見胡適,談了很久。胡當時正在為緩和自己與國民黨當局的緊張關係而焦慮,感到對胡也頻“無法援助”。(見《胡適日記全編》1931年1月20日日記),但他仍應沈從文的要求,寫了一封信給蔡元培,讓他到南京去找蔡元培想辦法。
25日,沈從文從上海趕到南京,不料蔡元培因事外出,沒有見到。沈當時給蔡留下一信(用的是蔡任職的中央研究院的信箋):
孑民先生:從文今日由申來進謁,適值先生外出。希望一二日內許一時間,約談數分鐘,實為大幸。來此為朋友胡也頻事,欲得先生略加以援手。今將胡君之過去另紙呈覽。餘信面陳。
專頌 康安
沈從文敬上廿五
後來蔡元培會見了他,但蔡當時只是中央研究院的院長,並無實權,既不知道胡也頻被捕後的下落,對於營救也就更無從為力了。這一次,沈從文白跑了一趟。
沈從文回到上海後,恰好胡也頻從被關押處又帶出信來,說他已被引渡到了公安局,不久還將移送到龍華警備司令部,他催促外邊趕快找人取保。恰好這時,丁玲又 得到鄭振鐸和陳望道寫給邵力子的一封信,要她到南京去找邵力子想辦法。於是沈從文又陪著丁玲,第二次去到南京。這一次,邵力子和蔡元培都給上海市長張群寫 了信,叫他們回上海去找張群。但當沈從文拿著信去見張群時,卻被告知,胡也頻和其他同時被捕的人一道,已經移送到龍華警備司令部去了。原來,在胡也頻等人 被捕後,張群就已接到命令,要他將人犯全部就地處決;但張因對社會輿論還有所顧慮,便將人犯移送給了軍方的警備司令部。所以當沈從文拿著邵力子和蔡元培的 信去找他時,他便把干系推得一乾二淨了。
不過,這次總算打聽到了胡也頻的下落,於是沈從文和丁玲決定到龍華去探監。在一個彤雲密布、寒風侵人的日子裏,二人去到龍華。但他們從早到晚在監獄外面站 了一整天,幾經週折,終因案件涉嫌政治,獄方不準會見,最後只同意他們給胡也頻送進一點錢去。他們也就在等待胡也頻寫收條的時候,隔著鐵柵獄門,遠遠地望 到了胡也頻一眼。但是獄警匆匆地就把胡也頻推走了,他們連一句話也沒得與他說上。
正當營救工作無法進行時,一位叫左恭的朋友從南京來到上海,建議他們再去南京見見國民黨的中宣部長陳立夫。左恭是他們早年在北京就相識的朋友,現在國民黨 中宣部的文藝處任職,他知道胡也頻的案子必要經過陳立夫之手,所以曾在陳立夫面前為胡也頻講過話,說胡只是一個思想左傾的作家,是因誤會而被牽連到案子裏 邊的。陳向左恭表示,如果確是如此,可以讓丁玲和沈從文到南京去和他談一談。丁、沈二人在得到這個消息後,經過商量,決定在不向國民黨投降的前提下,到南 京去見陳立夫,要求他將胡也頻按無辜被牽連的作家身份予以釋放。2月6日,他們到了南京,住在左恭家裏。第二天,先由沈從文出面去見陳立夫。會見中,陳立 夫提出,胡也頻釋放後如果同意住在南京,他可以想想辦法。沈從文回左家後,把陳的意見告訴丁玲,丁玲堅決地說:“這辦不到,也頻本人不會同意這樣做,我也 不願意他這樣做。”於是二人決定不再見陳立夫,當天晚上就搭上回上海的火車,離開了南京。但是,也正是在這天晚上,胡也頻和其他同時被捕的二十多人(包括 有名的“左聯五烈士”)已經在上海龍華被敵人殺害了。
胡也頻被害後,蔡元培還被蒙在鼓裏,他2月20日寫信給胡適時,舊事重提說:“沈從文君到京,攜有尊函,囑營救胡也頻君,弟曾為作兩函托張岳軍(按即張群 ——引者)設法,然至今尚未開釋也。”(見《胡適日記全編》1931年2月24日附件)胡適在2月25日回信告訴他:“胡也頻事,承營救,他的朋友很感 謝。但他已槍斃了。”(見安徽教育版《胡適年譜》)蔡元培這才知道,他給張群寫的兩封信都是徒勞而已。
胡也頻犧牲後,丁玲帶著他的遺孤住在上海,也處在危險之中。四月間,沈從文又冒著風險,陪同丁玲將遺孤護送到湖南,交給丁玲的母親去撫養。但這樣一來二 去,沈從文耽誤了回武漢大學開學上課的日期,因而也就丟掉了這份工作。後來他只好改去北平,重新找到一個去青島大學的教職。
聽到丁玲失蹤後
日曆翻到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上海與潘梓年同遭國民黨特務綁架,並有報道說丁已遇害。沈從文在青島聞訊後,又立即進行了一系列的抗議和營救活動:
5月23日,他在蔡元培、楊銓等三十八位文化界知名人士為營救丁玲和潘梓年而給國民黨政府行政院的電報上具名,要求釋放丁、潘二人(見1933年5月24日上海《申報》)。
5月25日,他又單獨撰寫《丁玲女士被捕》一文寄往在北平出刊的《獨立評論》雜誌,對國民黨的暴行提出抗議。文章歷數國民黨綁架、暗殺胡也頻和丁玲以及用 石灰袋子套頭處決二百多名異己的殘暴罪行,大聲斥責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採用非常手段去撲滅他,殘酷到何種程度”,這只會“自促滅亡,毫無其他結果”。憤 激之情,溢於言表。
《獨立評論》的主編胡適,在編發這篇文章的同時,還應作者的請求,為丁玲事向各處關說(見《沈從文全集》第18卷180頁沈從文致胡適的感謝信),也包括 致電給時任上海市長的吳鐵城。吳給胡回電,強辯“報載丁玲女士被捕,並無其事”,“萬目睽睽,決不敢使人權受非法摧殘”。但胡適仍將沈從文的抗議文章在6 月4日出版的《獨立評論》上刊出。
在這篇文章刊出的當天,沈從文又針對上海當局強辯“被捕者並無丁玲其人”的遁詞,趕寫出《丁玲女士失蹤》一文,嚴正指出:“然事實上則人已被捕,且由非法 律手續捕去。十幾天前,她曾從另一人傳出口信:‘我已被人誘捕,不自由。’”沈從文在文章中警告:“政府應當明白,盡把一些稍有生氣的青年作家捉去秘密解 決,是不成的。”他把這篇文章寄往天津,6月12日在《大公報·文學副刊》刊出。
同月,沈從文又在《記丁玲女士·跋》裏,把胡也頻的失蹤與丁玲的失蹤聯繫起來寫道:“我們皆不應當忘記,這兩個作家,是在中華民國黨治獨裁的政體下,因個 人政治思想與政府相左,兩年內先後突然宣告失蹤的。”他呼籲讀者:“你們若知道沉默是你們的恥辱,你們就應當用各種抗議方法,來否定這個現象。”這篇文章 發表在9月23日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上,其措詞之尖銳,抨擊之猛烈,在當時的報刊上是十分罕見的。
他為丁玲的失蹤而著急,而憤怒;而丁玲在被綁架後,也正在試圖與他聯繫。她從上海轉移到南京之後,曾給沈從文寫過一封信,大意是:一旦她遭遇不測,希望他 能代為照看她和也頻的孩子以及她的母親。但是這封信被特務扣留了,沒有讓它寄出去,所以沈從文也就無從知道她究竟在哪。
到1935年,沈從文從青島轉到北平工作已經一年多,但他仍然掛念著失蹤了的老友丁玲。3月間,北平有家報紙突然刊登外地通訊,說丁玲向國民黨辦了自首手 續,現在生活過得自由安適,甚至住在西子湖邊,起居異常瀟灑,且常僕僕于滬寧之間,作出洋的打算。這時,沈從文雖然急欲知道丁玲的下落,但他根據自己對這 位老朋友的了解,立即識破這消息“若非有意說謊”,也“是白日見鬼”。於是他拍案而起,立即撰寫了一篇題為《消息》的文章,發表在天津《大公報·文藝副 刊》上,為丁玲辯誣,指斥這種報道“污及其人格”,是“造作一些無聊故事,糟蹋其人”,並憤怒質問:“這種發稿人的心,真不知是用什麼東西作成”的。
但在這一年裏,沈從文終於從在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館工作的高植和左恭那裏,打聽到了丁玲的確實下落:她被軟禁在南京中山門外的苜蓿園附近。於是他趁國民黨看 管有所放鬆的機會,在1936年初從北平去蘇州的時候,在南京下車,由高植領路,到中山門外去看望丁玲,並見到了胡也頻的遺孤(這是他當年和丁玲一道護送 回湖南的,現在又回到了丁玲的身邊)。當時丁玲大病初愈,生活艱難,沈從文提出幫她去找教育部長王世傑,給她介紹個工作,但丁玲沒有接受這一建議,只是在 後來為尋找黨的關係而潛赴北平時,請沈的胞妹沈岳萌(當時在南京鐵道部工作)給她搞了張往返北平的免費火車票。
這一次,沈從文是帶著夫人張兆和與孩子一道去看她的。據沈夫人回憶,在沈從文返回北平後,她還曾第二次到南京去看望過丁玲,並且給丁玲的孩子拍過一張照 片,一直珍藏著。而丁玲在去北平尋找黨的關係時,也曾幾次去看望過沈從文。(見張兆和1992年11月5日給本文作者的信)自然,沈從文對她尋找黨的關係 不可能有直接幫助,但在其他方面的關照總會是有的,否則她也不會幾次去找他了。
在北平,丁玲在李達夫人王會悟的幫助下找到了曹靖華,托曹靖華寫信給魯迅,請魯迅幫她找黨的關係。在她返回南京後,果然馮雪峰派人來與她聯繫,並安排她逃出南京,經上海轉赴陜北,重新回到了黨的懷抱。
解放後,丁玲回到北京,與沈從文仍然有過一些交往。但到1980年,她在讀到沈從文寫的《記丁玲女士》之後,在刊物上發表了一篇《也頻與革命》的文章,對 沈從文進行公開的指責。儘管沈從文沒有公開答辯,但他們之間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友誼卻從此結束了。對這樣的結局,評論者儘管說法不一,但對他們三人(包括早 逝的胡也頻)早年在患難中所結成的友誼,卻依然保存著美好的記憶,並且有人將它稱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動人的一頁”(見淩宇著《沈從文傳》298頁)。 (《文匯讀書週報》)

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九月September "國府令飭教部警告胡適" G. John Ramstedt









On Sept. 22, 1862, President Abraham Lincoln issued the preliminary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declaring all slaves in rebel states should be free as of Jan. 1, 1863.

胡適日记全集, 第 1 卷 1906-1914





胡適日記全集 , 第 2 卷 1915-1920





On Sept. 6, 1901, President William B. McKinley was shot and mortally wounded by the anarchist Leon Czolgosz at the Pan-American Exposition in Buffalo, N.Y.

On Sept. 10, 1919, New York City welcomed home Gen. John J. Pershing and 25,000 soldiers who had ser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1st Division during World War I.

胡適日记全集, 第 3 卷 1921-22‎




























胡適日記全集 4 : 1923-1927‎

On Sept. 28, 1924, two United States Army planes landed in Seattle, Wash., having completed the first round-the-world flight in 175 days.







胡適日記全集 5: 1928-1929

頁851 "國府令飭教部警告胡適"是篇重要命令 (可讀大半)
..........最近《新月》雜誌發表《人權與約法》《我們什麼時候才可以有憲法》及《知難行亦不易》等篇.......誤解本黨黨義及總理學說......本黨黨義博大精深........

王雲五在1929.9.26致胡適

......尤其是"本黨黨義博大精深........"這幾句話我相信這可算是你爭出來的結果 你也應該表示滿意.......現在我以十二分至誠 勸你不再對這問題發表什麼意見....."
 胡適不是省油燈 1929.11.19 還有一擊
胡適《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1929

******

1929.9.23 網路讀不到
芬蘭駐華日本代理大使Gustaf John Ramstedt (October 22, 1873 - November 25, 1950) was a Swedish-speaking Finnish linguist and diplomat. 路過上海託索克斯安排與胡適見面
胡適從他學到朝鮮和日本都是通古斯語言的一支
那時 交 談已提到  A Korean Grammar. Helsinki: Suomalais-ugrilainen Seura, 1939./"Studies in Korean Etymology," MSFOu 95, Helsinki: Suomalais-Ugrilainen Seura, 1949  他通滿州和蒙古語所以在印度找到說蒙古話之一族約3萬多人



胡適日記全集, 第 6卷 1930-33

















胡適日記全集 7: 1934-1939


On Sept. 1, 1939, World War II began as Nazi Germany invaded Poland.
On Sept. 21, 1938, a hurricane struck parts of New York and New England, causing widespread damage and claiming more than 600 lives.

On Sept. 30, 1938, British, French, German and Italian leaders agreed at a meeting in Munich that Nazi Germany would be allowed to annex Czechoslovakia's Sudetenland.
胡適日記全集, 第 8 卷: 1940-1952

On Sept. 2, 1945, Japan formally surrendered in ceremonies aboard the USS Missouri, ending World War II.

On Sept. 7, 1940, the German air force began its blitz on London during World War II.

On Sept. 18, 1947, the National Security Act, which unified the Army, Navy and newly formed Air Force, went into effect. 日記記徐悲鴻說美國新出一種"芸香精"丸藥Rutin 能治高血壓
 English
 蘆丁英語Rutin,也叫芸香苷路丁絡通槲皮素-3-O-芸香糖苷

胡適日記全集 9 : 1953-1962


On Sept. 4, 1957, Arkansas Gov. Orval Faubus called out the National Guard to prevent nine black students from entering Central High School in Little Rock.

On Sept. 14, 1959, the Soviet space probe Luna 2 became the first man-made object to reach the moon as it crashed onto the lunar surface.


On Sept. 25, 1957, with 300 United States Army troops standing guard, nine black children were escorted to Central High School in Little Rock, Arkansas, days after unruly white crowds had forced them to withdraw.

On Sept. 26, 1960, the first televised debate between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took place in Chicago as Republican Richard M. Nixon and Democrat John F. Kennedy squared off.

On Sept. 29, 1957, the New York Giants played their last game at the Polo Grounds, losing to the Pittsburgh Pirates 9-1. The Giants moved to San Francisco for the next season.



胡適日記全集, 第 10 卷 索引

On Sept. 27, 1964, the Warren Commission issued a report concluding that Lee Harvey Oswald acted alone in assassinating President John F. Kennedy.
On Sept. 15, 1963, four black girls were killed when a bomb went off during Sunday services at a Baptist church in Birmingham, Alabama, in the deadliest act of the civil rights era.

 On Sept. 8, 1974, President Ford granted an unconditional pardon to former President Nixon.

On Sept. 9, 1976, Communist Chinese leader Mao Tse-tung died in Beijing at age 82.

臺灣六年義務教育是日本人費了幾十年的功夫

一九四四
 昭和一九
台湾児童の就学率九二、五パーセント





1962年2月15日,台北各報都有胡適昨天參加第四次全國教育會議的消息。
 黃季陸說,他是胡適之先生的警察, 就勸他早一點回去。
其實,這是2月7日胡適辭教育部的"王忠林博士學位評定會"的委員兼主席時,向教育部長黃季陸說的:
"你是一向保護我的人.......我想十四日開幕時去到一到 ,不說話了。"


胡適在該天,15日下午,和胡日頌平說,昨天的會議很亂:
資料前一天才給, 如"修正中學課程標準草案"492 pages ,審定者沒人學過教育。
"我昨天很生氣,像王雲五先生等幾個人都說要延長義務教育,就沒有一個人替日本說一句話
這裏的六年義務教育,是日本人費了幾十年的功夫奠定基礎的...... 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 p.303





 http://content.teldap.tw/index/blog/?p=3690#more-3690

台灣現代教育的發展

/吳文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清季,西式新教育設施隨著傳教士及改革之士零星地引進臺灣。1895年日本領有臺灣後,臺灣總督府參考日本明治維新所建立的新學制,正式將近代西式教育制度引進臺灣,開啟臺灣教育史的新紀元。然而,此一制度之建立主要目的在於貫徹殖民政策,因此,儘管其與當時日本國內的教育制度相似,但教育的目標和內容明顯的具有特殊性。針對漢人子弟,1896年總督府首先設立修業4年的國語傳習所(按:國語指日語),1898年設立6年 制公學校取代國語傳習所,以日語教學為重心,並施以道德、實學、體育、音樂等教育,係兼具同化及現代化意義的初等教育設施。對於原住民子弟,另設蕃童教育 所或蕃人公學校,修業年限較一般公學校短少兩年,課程、教科書等也異於一般公學校。對於來臺日人子弟,則比照日本國內別設小學校。形成臺灣人、原住民及日 本人等三個系統的差別待遇教育。

1896 年臺灣總督府在全臺設立十四個國語傳習所,外加一個恆春國語傳習所的テロソ(Teroso)社分教場,是最初的原住民普通教育。1898年廢止國語傳習 所,設立以臺灣人為招收對象的公學校。本圖為〈臺灣總督府報〉上所刊載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傳習所官制」,共有四條。〈臺灣總督府國語傳習所官制〉,年 份:1897。圖片提供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此時,總督府並不急於普及教育,而是以社會中上階層子弟作為勸誘入學的主要對象,故10餘年間學齡兒童入學率始終低於10%。此外,對於傳統初等教育設施──書房,總督府發布管理規程,規定書房應漸次加設日語、算術、修身等公學校科目,逐漸使書房變成公學校的輔助機關,其校數和學生數都迅速銳減。


1899 年日本政府發布勅令第九十七號,在臺北、臺中、臺南設置三年制師範學校,以培養公學校的教師。圖中臺南師範學校創立於明治三十二年(1899),明治三十 七年(1904)併入臺北師範學校,至大正七年(1918)才於赤崁樓設立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臺南分校,次年改稱臺灣總督府臺南師範學校。大正十年 (1921)桶盤淺新校舍(即樹林街現址)落成啟用,照片所攝地點即新校舍。戰後數次改制,現為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師範學校(國語課)〉,年 份:1920年代。圖片提供者:國家圖書館,網站名稱:臺灣記憶。

1919年「臺灣教育令」發布之前,總督府並未建立完整的教育制度,中等以上教育設施十分欠完備,僅設有醫學校、國語學校及職業補習學校等。1919年根據差別原則,發布「臺灣教育令」,確立臺灣人的教育制度,在公學校之上設立中等、高等教育設施,但修業年限及學科程度都低於日本國內的同級學校,臺灣人無法享有平等的教育權。1922年, 又頒佈新「臺灣教育令」,標榜取消臺、日人的差別待遇及隔離政策,初等教育以是否「常用國語」作為公學校和小學校之區別,而中等以上教育機關(師範學校除 外)比照日本國內制度設立,實施臺日共學,各地紛紛增設中學校、高等女學校、職業學校及職業補習學校,高等教育設施則有高等農林、商業及工業學校,以及醫 學專門學校、臺北帝國大學等。表面上,從此臺灣人可以接受與日本人程度相同的中等以上教育,但實際上差別待遇的本質不變,中等教育設施臺、日人學生約各占 半數,而高等教育則臺、日人學生比例懸殊。共學的結果,只是為迅速成長的在臺日人子弟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臺人子弟並未能享受公平的教育機會。影響所及, 臺人子弟在臺升學長期面臨激烈的入學競爭,前往日本國內升學反而較為容易,因此,留日學生激增,人數十分可觀,至1945年多達20餘萬人。



日 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了要提升臺灣人民的生活、政治水準,本乎內地延長政策致力於推廣基礎教育。1919年,以充實教育設施、建立系統性的教育機構為目的, 總督府發布「臺灣教育令」,確立初等普通教育、男/女性高等普通教育、專門教育、師範教育和實業教育的體制,其中商業學校即屬於實業教育的一環。本圖的 「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商業學校」創立於大正八年 (1919),戰後併入國立臺灣大學成為法學院,位於今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上。〈臺北高等商業學校本館〉,年份:1920年代。圖片提供者:國家圖書館, 網站名稱:臺灣記憶。

1930年代起,總督府利用社會教育,加強普及日語、灌輸日本國民精神等同化措施,尤其是1937年日本全面對華發動侵略戰爭後,在臺推動「皇民化教育」,斷然廢除公學校漢文科,1941年配合日本國內初等教育學制改革,將臺灣的小學校、公學校一律改稱國民學校。1943年實施6年制義務教育,同時強制廢除書房,並比照日本國內中等以上學校學制改革,修改各級學校法規,刷新教育內容,縮短修業年限等。1920年代起,臺人學齡兒童入學率不斷提高,1930年為32.6%1935年為41.4%1940年增為57.4%1943年再增為65.7%1945年超過80%。日治後期,初等教育迅速成長,一則有助於日語的普及,日治末年日語普及率幾達80%,使臺灣變成一「雙語並用」社會;一則有助於現代基本知識、技術及觀念的傳播,而促進臺灣社會的現代化。中等以上學校也不斷增加,1944年全臺已有中學校及高等女學校各22所、職業學校27所、職業補習學校90所, 以臺人學生為主的職業學校及職業補習學校畢業生遠多於中學畢業生,顯示中等教育偏重初級技術人才的養成。高等教育因特殊目的和任務而設,醫學校之設立在於 培養熱帶醫學和醫事人才,高等農林、商業、工業學校及臺北帝大之設立則在於配合南進政策,以熱帶教學和研究為重點,培養開發臺灣、華南、南洋產業所需的專 門人才,並在人類學、南洋史學、熱帶農學、熱帶醫學等領域留下豐碩的學術業績,成為臺灣、華南及南洋研究重要的參考資料和素材。



1922 年以日臺同化為目標發布新「臺灣教育令」,在「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政策下,於1926年創建的臺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教授共同科目國語、數學、法制、 經濟,以及理化、農業實踐等專業科目。1945年後,更名為臺灣省立宜蘭農業職業學校,2003年核定為國立宜蘭大學。〈宜蘭風景(州立宜蘭農林學 校)〉。圖片提供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網站名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9458月日本戰敗投降,臺灣回歸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改制後,積極致力於「去日本化」,全力推動「再中國化」;根據中華民國教育宗旨,進行臺灣教育再改造工作,以國民學校作為6年義務教育設施,將原5年制中學校、4年制高等女學校改制為初、高中各3年的中學,高等教育則改為3年制專科學校及4年制大學或學院。

1949年中央政府播遷來臺,為了「動員 戡亂」,以「反共抗俄」作為國家基本政策,建立威權體制,頒佈「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以「戡亂建國」作為教育中心,教育內容加強愛國反共意識及軍事訓 練,各級學校設有國民黨黨部,公立學校大部分教師都加入國民黨,高中高職以上實施學生軍訓,必修「三民主義」課程,並控制學生的「課外活動」,而有「黨化 教育」之稱。此一時期,教育機會均等,學齡兒童入學率呈急遽增加之勢,1951年為81.5%1961年增為96%,已與一般教育發達的國家無所差異。隨著升學風氣不斷提高,初中入學考試產生激烈之競爭。政府為滿足國民接受教育之需求,解決升學考試競爭之問題,以及提高國民素質,1968年設立國民中學,將國民教育延長為9年,該年國小畢業生升學率為74.2%,迨至1990年已幾達100%,可說已達到國民教育充分普及之目標。實施9年國民教育後,政府致力於調整高中、高職學生比例,10年之間由64轉為46,以配合國家經濟建設技術人力之需求。其後,仍繼續因應經濟之發展和社會之需求,隨時靈活調整。




日 本統治臺灣後,考慮到地方疾病對統治者可能產生的問題,以及為了遂行南進政策,於是在醫學研究上特別重視熱帶醫學研究。早期關注瘧疾和寄生蟲病,1939 年附設熱帶醫學研究所於臺北帝國大學之下,分為熱帶病學、熱帶衛生學、化學、細菌血清和厚生等五科。本圖刊載於〈臺灣總督府報〉上的「熱帶醫學專攻科及研 究科規則」,說明熱帶醫學專攻科及研究科的教學內容。〈熱帶醫學專攻科及研究科規則〉,年份:1919年。圖片提供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網站名稱:數位 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1980年代隨著政治民主化、自由化運動之蓬勃,本土化運動應運而生,因應此一新情勢,1990年代初期政府啟動教育改革列車,展開課程標準之修訂,中小學教育本乎「立足臺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之原則,以及「未來化、國際化、統整化、生活化、人性化、彈性化」之理念,以「培養21世紀的健全國民」為目標,開啟國民中小學教育民主化及自由化之端緒。2000年代初期,政府進一步規劃12年國民基本教育,以期達成提升國民素質、增進國家競爭力、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抒解升學壓力、引導學生適性發展等之目標,預定2014年正式實施12年國民義務教育。至於高等教育之改革,主要為改善大學教學研究環境、修訂大學法、開放增設大學、改進大學入學考試方式、建立大學評鑑機制、追求大學卓越發展,以及提升大學國際競爭力等。

要之,臺灣近代教育發展之特色,乃是一由強制漸次轉為自主、由威權漸次轉為民主、由一元漸次轉為 多元、由限制漸次轉為鬆綁等之過程。換句話說,日治時期臺灣儘管建立西式現代教育制度,但未必符合臺灣社會之需求,戰後初期,在威權體制下,教育的目標在 於貫徹特殊國家政策,仍對臺灣社會之現實有所忽視,近年來隨著政治民主化、本土化之發展,教育改革逐漸回應社會之要求和期待,以追求達成現代教育之目標。














第四次全國教育會議揭幕
內容主題: 老照片
關鍵詞: 教育會議 團體大會;黃季陸;部長 出席 揭幕 會議 外觀
技術/技法: 新聞照片
摘要/說明/導言: 第四次全國教育會議揭幕 第四次全國教育會議於二月十四日在台北南海路 國立藝術館揭幕,由教育部長黃季陸主持,出席海內外 教育界碩彥三百二十五人。會議主要目的,在謀求教育 趕上世界潮流。 0001-0012會議進行狀況 0013-0016會場外觀 中央社記者秦炳炎攝  五十一年二月十四日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台灣『公‧教』圈的關門自我服務

台灣『公‧教』圈的關門自我服務

約十年前,國科會設一個什麼學術名著翻譯獎勵辦法。它規定只有學術界 (教師)才能參加。這條件和成績,跟胡適之先生七八十年前主持的翻譯計畫,簡直是相形見絀。
又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的一些什麼「資料庫」(美其名為知識庫) ,他規定只有『公‧教』信箱者才能申請。
這些拿國民納稅人的錢的所謂學術單位,胸襟多偉大,對於知識的壟斷之道多講究,多窩囊。

葉公超 楊振寧 葉恭綽, 字譽虎 (1881 - 1968)



 胡適日記全集 5: 1928-1929  頁580-581
1929.4.27 葉譽虎是帶葉公超 大的親人 :"今日國民黨政客中無有其比"

English: Ye Gongchuo, Yuhu (1881 - 1968)
日本語: 葉恭綽, 字誉虎 (1881 - 1968)
‪中文(简体)‬: 叶恭绰, 字誉虎 (1881 - 1968)
‪中文(繁體)‬: 葉恭綽, 字譽虎 (1881 - 1968)
日期 No later than 1925; created on 2012年6月19日.
来源
English: Who's Who in China 3rd ed, The China Weekly Review (Shanghai), 1925, p.922
中文: 中国名人录 第三版,上海密勒氏评论报,1925年,922页
‪中文(繁體)‬: 中國名人錄 第三版,上海密勒氏評論報,1925年,922頁
----2012.2.28
上周讀到江才健的"如是有聞與楊振寧一席談"
才知道楊振寧先生以90歲 他80歲時 我在台大聽過他演講一次 精神很好
楊先生是很守規矩的人 所以他很難接受西南聯大時
才子葉公超先生的教英文的方式
其實我同情葉公超先生 因為語言的學習和體會事與學物理學不同的



胡適日記中 可查些其他資料




胡適和楊振寧的忘年交(後半篇)
李傳璽
告誡軍統不可多疑
 胡適知道後,於1959年5月10日夜寫信給一位叫張紫常的人,信是這樣的:「吳大猷先生是當代第 一流理論物理學者。大前年(民國四十五年)回國講學四個月,帶了夫人與兒子同來,他在台灣講學時,備受學生敬愛。寒假一個月假期中,不但不休假,並且特別 增鐘點,聽講者受其感動,亦無一人輟學者。這種誨人不倦的第一流學者最愛好自由,決不會受任何妄人的誘惑,請兄轉告鄭介民兄,讓他相信我的話,切不可輕信 小報告,使忠貞之士感不安。吳大猷先生上個月曾回台北,我也見過,他也是忠貞之士,絕無可疑。吳大猷先生是李政道、楊振寧的老師,這些人都是國家的瑰寶, 國家應該完全信賴他們,不必多疑自擾。」在國外的學者,稍有點「風吹草動」,台灣的特務機構就想監控,足見台灣那時的學術環境隱藏著怎樣險惡的暗礁。我們 現在無法得知「小報告」的內容,鄭介.民最後對這些人是不是採取了「措施」,但不管怎樣,胡適這封信都會對這批傑出的科學家在國外安心科研起到一定的保護 作用。
赴紐約面見楊振寧
 這之後,胡適和楊振寧還有三次直接或間接的「交往」。一次好像是為李、楊二位與科學會之間的矛盾, 胡適在1959年5月28日致黃少谷的信中說:「我們(筆者註:指和梅貽琦)覺得此中經過似可由我向楊振寧、李政道兩君說明,使他們知道美國政府方面有深 感地位困難的情形,既不便勸告Academy of Science,又不便勸阻楊、李二君。」同時寫信給吳健雄,並將有關人員信件寄給她,請她以物理界「大姊」身份「和楊、李二君細談一次,最好邀吳大猷參 加一談」。1959年7月3日,胡適前往檀香山出席夏威夷大學主辦的東西方哲學研討會,8月4日到達紐約,9月4日,參加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第30次 年會。25日一早到普林斯頓去了一天,「見著楊振寧、林家翹兩院士,火車上與李政道同來同往,家翹今年休假在Institute研究,我勸他在 Princeton完事之後,來台北講學一個短時期」(9月7日致吳大猷信)。不知和楊振寧是不是談的同一個話題。
最後一次興奮演講
 胡適最後一次提到楊振寧是在1962年2月14日,在「中央研究院第五次院士會議上的講話」。在講 話中,他為此次會議海外回來了四位「院士」(吳健雄、吳大猷、袁家騮、劉大中)參加而高興,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實在是給我們一種很大的 inspiration」,接著他向大家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我常向人說,我是一個對物理學一竅不通的人,但我卻有兩個學生是物理學家:一個是北京大學的 物理系主任饒毓泰,一個是曾與李政道、楊振寧合作證驗『對等律之不可靠性』的吳健雄女士。而吳大猷卻是饒毓泰的學生,楊振寧、李政道是第四代了。中午聚餐 時,吳健雄還對吳大猷說:『我高一輩,你該叫我「師叔」呢?』這一件事,我認為平生最得意,也是最值得自豪的。」胡適就是在此會演說時突發心臟病去世的。 人們普遍認為胡適是高度興奮引起的心臟病。而海外回來的院士和這個「故事」無疑是興奮的一大誘因。胡適最後繫念的恰是他們和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科學價 值」。(下)(原載《中華讀書報》)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振宇/ Wikipedia 法文版的《大百科全书》胡適

1929.6.25日記中有一張"胡適之像 振宇作 "
胡適日記全集 5: 1928-1929   p.650

不是寫" 胡厚宣(1911—1995),小名福林;"的胡 振宇。

同名的人很多待查 


---

 转天,我如约到他的办公室找他。在我们兴致勃勃地谈完奥里维以及甘地 后,我向他推荐了傅雷与胡适。遗憾的是他对胡适没有表现出多大兴趣。当然,这在我预料之中。在法文版的《大百科全书》里,“胡适”条目下只有短短几行,说 到底在欧洲人眼里胡老夫子不过是个“提倡白话文的中国人”,而且编撰者误把胡适的老家从安徽搬到了上海。 

 http://his.tsingming.com/romainrolland/MournArticle/3937.htm



---Wikipedia 的胡適 Hu Shih
 http://en.wikipedia.org/wiki/Hu_Sh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