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時務報/新民叢報/新青年 代表三時代

1923年10月9日
二十五年來
只有三雜誌可代表三時代

時務報
新民叢報
新青年

"我們不配做這切腹武士的介錯人"/子供/卷箋

胡適15歲入 中國公學 許多課多用日本人當老師 翻譯學習
所以懂得一些日文單字
如當時同學多認為他只是個"子供".....

傅君劍先生給他的詩寫在"卷箋"上

"天下英雄君與我 文章知己友兼師......"




こども【子供】

1 〔自分の子〕a child ((複children)); ((口)) a kid; 〔息子〕a son; 〔娘〕a daughter
子供が二人いる
I have two children.
彼らに子供ができた
A baby [child] was born to them.
ジムは子供たちを寝かしつけています
Jim is putting the kids to bed.
2 〔幼い者〕a child,((口)) a kid; 〔男〕a boy; 〔女〕a girl; 〔年少者〕a juvenile
子供らしい
〔あどけない〕innocent; childlike/〔幼稚な〕childish ((behavior, remarks))
子供の読み物
juvenile reading
子供のしつけ
the training [disciplining] of children
子供の遊び
childish [children's] games (▼childishは「子供っぽい」の意)
彼女は子供扱いが上手だ
She is good at handling children.
人を子供扱いする
treat a person like a child/baby a person
彼は子供のころからの友達だ
He and I have been friends since we were children./He is a childhood friend.
子供の使いじゃあるまいし
You ought to have handled this errand better─you are not a mere child.
いくつになっても子供っぽい人だ
He's just as childish as ever in spite of his age.
子供心
子供心にも父の気持ちが分かった
Though I was a child, I understood how my father felt.
子供時代 ((in)) one's childhood; 〔幼時〕((in)) one's infancy
子供だまし
彼は子供だましみたいな手を使った
He used a trick only a child would have fallen for.
そんな子供だましには乗らないぞ
I won't be taken in by such an obvious trick.
これはほんの子供だましですが,どうぞ
This is a mere trifle, but I hope you'll like it.
子供の日 Children's Day (▼May 5)
子供部屋 a nursery
---



胡適日記全集 7: 1934-1939
4/27日記說這段花半小時

"我們最慚愧的事 我們不配做這切腹武士的介錯人(日本武士切腹 每託其至友於腹破腸出砍期頭 名為介錯人)只配做一個同歸於盡的殉葬者而已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 第1222頁 1934/4/29 "一個民族的自殺:....")

介錯(人)

かい‐しゃく【介▽錯】
介錯する assist ((a person)) in committing hara-kiri by beheading him
介錯人 a person assisting an act of hara-kiri 切腹

    [名](スル)
    切腹する人のそばに付き添っていて、その人が刀を腹に突き刺すと同時に、その首を斬って死を助けてやること。また、その人。
    付き添って世話をすること。また、その人。後見。介添え。
    「この女房―して、やや久しう浴(あ)み、髪洗ひなどしてあがり給ひぬ」〈平家・一〇〉

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光緒在北京大學的講話 (疑是偽造的)

讀周一良唐代密宗
內有慶祝北京大學五十週年的論文
那時候胡適是校長 而中國戰火大興......
****


這篇未經查證
當時叫京師學堂 所以很可能是偽造的


百多年前光緒在北京大學的講話


站在千名京師大學堂學生前面,光緒沈默了片刻後,徐徐說道,今天是京師大學堂正式開學的第一天,所謂學堂,在朕看來就是研習學問的地方。雲軒閣我們的古人有一個傳統叫作坐而論道,今天,朕就和你們論一論這世間的道。。說罷,光緒抬起右手輕輕的往下壓了壓:大家都坐下吧,朕也坐下。

眾人遲疑了片刻,都紛紛席地而坐,目光有些疑惑的望著前面的皇上。一旁的太監也端過來一把放有明黃色座墊的椅子,光緒一提衣襟下擺,靜靜的坐下說道:

朕從識字開始,朕的老師就在教授朕為君之道,朕親政後,也在不斷學習治國之道。世間的道或許有所不同,但是朕一直在想,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國家,什麼才是真正的大道,什麼才是讓國家振興之道!

這次開辦京師大學堂遇到了很多阻力和質疑,大家也都清楚,這其中還死了人。死的這個人叫王長益,朕一直在想,他為什麼會死呢?又是誰把他逼死的呢?朕想到了幾百年前,也有一個姓王的人,叫王陽明,這個人大家都是知道的,他曾經說過一句話,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所以朕以為,王長益之死,就是死於心中之賊!而這個賊,不僅在他心中,也在我們每個人心中,要論清世間的大道,首先就要破除這心中之賊。

王長益,因為家貧如洗,在科舉上面又是幾番落第,頗不得意。這次聽說就讀京師大學堂每月都有生活津貼,將來畢業後還能謀得一個實缺,左思右想後,雖然心裏也並不是十分情願,但還是到京師大學堂報了名。不曾想,他的這一舉動卻惹來了同住在旅店裏的其他學子們的譏諷和嘲笑。王長益為人忠厚老實,也不善言詞,再加上心中多少也有些羞愧,對這些人的謾駡更加不敢還擊,只是左躲右閃,儘量回避和那些學子們見面。誰料到有一天晚上,那群學子們在店中飲酒作對,一時興起,竟然在王長益的床頭貼了副對聯。上聯是:孝悌忠信禮義謙,下聯是一二三四五六七。這副對聯的上聯缺了一個恥字,意思是罵王長益無恥。下聯少了一個八,忘八,意思就是罵王長益是王八。那個時代的讀書人名節觀念甚重,王長益的面子又比較薄,再加上心胸不夠開闊,受了這些天無數的氣,心裏鬱結難遣。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輾轉難眠,想到科舉失意,就讀京師大學堂又招致如此的侮辱,一時氣憤之下,竟然用床單在房間裏面懸樑自盡了。

坐在下面的學子們隱隱的發出一些竊竊私語的聲音,光緒淡淡一笑,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

然而這個心中之賊究竟是什麼呢?在朕看來,這第1,一個賊就是偽善!平常大家學習程朱理學,學到的無非是,存天理,滅人欲。可是翻翻我們的歷史,歷朝歷代,靠聖人之學,仁義道德當真就能夠治國平天下了?滿口仁義道德是無法挽救一個國家的危亡的,你們想想,你們所學的四書五經、你們苦苦研習的八股文,能夠抵抗洋人的堅船利炮嗎?能夠改變貪腐橫行,土地兼併,流民千里,國家積弊叢生的局面嗎?重名節而輕實務,這裏面隱藏著的其實就是虛偽和虛弱。再說說你們,如果這次朝廷沒有下旨,讓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們畢業後,能夠享有科舉及第的待遇,你們能棄科舉而就新學嗎?朕不是責怪你們,朕只是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明白,道德改變不了一個人的命運,也根本改變不了一個國家的命運,空談道德仁義,就是世間最大的偽善

這第2,二個賊,就是守舊。說到這一點,朕想把17年前李鴻章寫給恭王信裏的一段話念給大家:中國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積習,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細心,以致所用非所學,所學非所用。無事則嗤外國之利器為奇技術巧,以為不必學;有事則驚外國之利器為變怪神奇,以為不能學……17年前李鴻章的這些話,至今仍然讓朕感慨啊。17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們的士大夫,乃至我們這個國家依然如故。世間沒有一成不變的道理,天下事窮則變,變則通今日的世勢,乃是三千年未有之危局,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只會讓我們這個國家越來越落後,越來越衰弱。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所以朕今日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朕為什麼堅持要開辦這個京師大學堂,就是希望在座諸君,能夠破除我們心中之賊,以國家強盛為己任,不驕狂,不自卑,正視現實,發憤圖強。

整個禮堂內鴉雀無聲,連最初的竊竊私語都沒有了,只有一片凝重的讓人窒息的沈默。

伯希和 ( Paul Pelliot)




3:517/

胡適日记全集, 第 3 卷 1921-22


9: 724

胡適日記全集 9 : 1953-1962




胡適日記全集 4 : 1923-1927
1926年胡適與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年-1945年),在法德英都有交往 值得注意 胡適酬報是指出編目的許多錯誤



English 版本

**法國語言學家、漢學家探險家1908年前往中國敦煌石窟探險,購買了大批敦煌文物運回法國,今藏法國國家圖書館老館。伯希和精通多國語言:英語德語俄語漢語波斯語藏語阿拉伯語越南語蒙古語土耳其語吐火羅語等。



〈懷念伯希和〉--Denis Sinor (引自《批踢踢實業坊》):

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

宗梁岱/朱孟實

胡適與朱孟實(光潛 著名的美學家 翻譯家)

胡適日記全集:1937/1/22 頁375

一月二十二日楊今甫、朱孟實、沈從文來談辦文學月報及文學叢書事。

***

胡適1926/7 旅歐 梁宗岱與他多次談話/聚餐

1934/4/18
胡適日記全集 7: 1934-1939 頁104
与受颐为全权代表后,昨夜受颐报告与宗岱代表朱孟实谈判结果甚满意....
記梁宗岱婚變案的和解條件
梁宗岱的代表為朱孟實
"此案我於1932/10/17 (缺日記 1932年初 胡適大病數月) 代何氏致函宗岱.....梁岱無賴....結果是要費七千多元.....小人之小不忍 自累如此! "


梁宗岱 (1903-83 )的主要著作幾乎出齊 (約10年前 有兩套)
宗岱的世界 廣東人民 2003 有一章 第11章 婚姻糾葛及與胡適交惡
可略知一面之詞 (書後還有胡適為梁宗岱做事...)


梁宗岱曾寫"論文"說明其"反胡"思路 很認真 不過思想不深入

然而梁宗岱是名譯家 成績不錯
他是個漢子
羅曼羅蘭的話他謹守之
"我活著是為了完全我的律法
受苦

然而做我所要做的---一個人"




「…….平常我所讀到的這句(但丁《神曲》),不外是:「當我行走在人生的中途」、「當人生之中路」,或者是「當我三十五歲那年」這樣的譯文。 然而,梁宗岱譯出的卻是:
「方吾生之中途」……。
這麼端麗的句子,是對人心的一種碰撞。 能夠譯出這麼美好的感覺的人,寫的書應該也很可看,…….」(席慕蓉「關於揮霍」(20040622人間) )

其實,這《神曲 地獄篇》還不算「句」,還要加:
「我在人生旅途的半途轉醒,
發覺置身於一個黑林裏面,
林中正確的道路消失中斷。……」(黃國彬譯)

我對「林」用「個」來稱呼感覺有點遺憾。
也許是首章第一行或首句,最能給人深刻的印象,所以也有特別用心經營,用來畫龍點睛。

胡適之傳 (胡傳楷 1941)

胡傳楷 著的 胡適之傳 為胡頌平先生的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
參考資料

胡適日記全集, 第 8 卷: 1940-1952

8:181 (1943年10月26 記 胡傳楷 著的 胡適之傳 (1941年12月發行) 下卷 "五十歲年表的著作"很有用



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鄭珍《巢經巢詩鈔》/"學烏龜"/"公開薦舉"

我們從胡適1934年要求工務人員務必採"公開薦舉"方式
才不至於不如 薦頭/鋪保/押櫃蔀/薦頭/鋪保/押櫃/薦舉


胡適日記全集 7: 1934-1939

胡適日記全集 7: 1934-1939 頁102-03
1934年4月16
綿花古音"如冬"... Qatun.../跋學蔀通辨 "學烏龜"

**

鄭珍
(1806年-1864年),字子尹,晚號柴翁,貴州遵義沙灘(今遵義縣境)人。

先世為江西人。其母為黎安理之女。博覽群書,道光五年(1825年貢生。道光八年(1828年),考取秀才。道光十七年(1837年)舉人,任古州廳學訓導、荔波縣學教諭,多次參加會試,不第。咸豐五年(1855年),有叛苗侵犯荔波,珍率兵守城。卒於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

鄭珍以經學馳名,李慈銘《越縵堂日記》云:「子尹《經說》雖只一卷,而精密貫串,尤多傑見。」莫友芝稱:子尹「平生著述,經訓第一,文筆第二,詩歌第三。而惟詩為易見才,將恐他日流傳,轉壓兩端耳。」[1]張裕釗在《國朝三家詩鈔》中,將鄭珍和施閏章姚鼐並列為清代三代詩人。著有《說文逸字》、《巢經巢詩鈔》九卷等。

[编辑] 注釋

  1. ^ 《巢經巢詩鈔序》

[编辑] 參考書目

  • 黎庶昌:《揀發江蘇知縣鄭子尹先生行狀》
  • 鄭知同:《敕授文林郎征君顯考子尹府君行述》
  • 凌惕安:《鄭子尹年譜》
  • 胡先驌:〈讀鄭子尹《巢經巢詩集》〉
  • 莫友芝:〈黎母孺人墓誌銘〉
  • 黃萬機:《鄭珍評傳》

中英庚款董事會 /杭立武/葉恭綽

胡適日記
1934年2月杭立武先生訪胡適
杭立武" 他有熱心 有膽氣 能負責任 他的見解頗闊大"
1937/8/21 " 他有熱心 有膽氣 能負責任 他的見解頗闊大"---胡適日記全集 7: 1934-1939

胡適日記全集, 第 8 卷: 1940-1952


杭立武的 中英庚款董事會痛失許多名人手札
對不起
葉恭綽等人
葉公超4歲喪母,父亦早逝,自幼依叔父葉恭綽膝下。葉恭綽官至北洋政府交通總長,嗜好收藏古物,雅好藏書,“惟與俗不同,專收山水記、書院名勝 ...

葉恭綽(1881年-1968年9月16日)字裕甫玉甫玉虎玉父),又字譽虎,號遐庵,晚年別署矩園,室名「宣室」。中國廣東番禺人。書畫家、收藏家、政治活動家。交通系成員之一。出身書香門第,祖父葉衍蘭(蘭台)金石、書、畫均聞名於當時,著有《清代學者像傳》。父葉佩含詩、書、文俱佳。早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仕學館,後留學日本。留日時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清末任交通部承政廳長兼鐵路總局長。民國後,曾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孫中山廣州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南京國民政府鐵道部長。1927年出任北京大學國學館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曾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第二屆全國政協常委。
著作 《遐庵詩》、《遐庵詞》、《遐庵匯稿》、《交通救國論》、《歷代藏經考略》、《梁代陵墓考》、《遐庵談藝錄》、《遐庵清秘錄》、《矩園餘墨》、《葉 恭綽書畫選集》、《葉恭綽畫集》、《重修越中先塋記》等。另編有《全清詞鈔》、《五代十國文》、《清代學者像傳合集》、《廣東叢書》。 [编辑] 收藏 葉恭綽喜收藏,如毛公鼎、王羲之《曹娥碑》、王獻之《鴨頭丸帖》、唐寅《楝亭夜話圖》等。




中英庚款董事會的建築物(詳下 )是一些學人到首都南京洽公的住處



杭立武先生訪問紀錄

類型:口述歷史叢書
作者: 王 萍 官曼莉
出版年: 1990
  • 精裝本:250元
  • 平裝本:缺書
  • 頁數: 152
    開本: 25 開
    檔案:PDF

    摘要

    杭立武先生(1904-1991),安徽滁縣人。1923年畢業於金陵大學,1929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博士學位。歸國後受聘為中央大學政治系教授兼系主 任。1931年轉任中英庚款董事會總幹事達十數年。其間並創立中國政治學會及中英文協會。抗戰期間任國民參政會參議員、美國聯合援華會會長。1944年任 教育部常務次長。兩年後調政務次長。1949年出長教育部。任內並曾負責搬運故宮文物來台工作。1956年至1972年間,歷任駐泰國、寮國、菲律賓及希 臘大使。1975年任亞洲反共聯盟秘書長。1979年創立中國人權協會。先生為人熱誠、處事練達。六十餘年來,在教育、文化、外交、方面貢獻卓著。(訪問 /王萍,紀錄/官曼莉)



    行政院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國民政府為了管理英國退還庚款所設立的董事會,成立於1931年4月。董事長為朱家驊,副董事長為馬錫爾

    [编辑] 簡介

    1901年八國聯軍失利的清朝政府於辛丑條約中,與聯軍的各國割地賠款。其總數達四億五千萬兩白銀,分39年繳納的巨額款項稱為庚子賠款;簡稱庚款。國民政府成立後,各國見中國逐漸統一強盛,均以各種理由退還或免除其款項。而「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正是處理妥用英國退還庚款的相關對口單位。

    該董事會設十五名董事,其中中國籍者十名,英國國籍者五名,任期各為一至三年不一。另外,該會董事長為董事之一,必須由中華民國政府指派。而董事會管理金額之主要功能與貢獻為:

    • 水利事業
    • 導淮工程
    • 黃河堵口工程
    • 電氣工業
    • 首都(南京市)電廠
    • 戚墅堰電廠
    • 中有電氣試驗所
    • 資源委員會

    1947年12月中華民國行憲後,此直接隸屬於行政院的機關予以更名,改名為「中英文教基金董事會」。其水利事業




    中英庚款董事会

    中英庚款董事会是1931年4月8日在南京成立的,董事会由中英两国人员混合组成。正、副董事长、董事均报经国民政府、行政院议决后遣派。

    编辑摘要

    中英庚款董事会 - 组织名称

    中英庚款董事会

    中英庚款董事会 - 介绍

      1900年(清光绪26年庚子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强迫清政府于次年9月7日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付给西等 11国赔偿银4亿5仟万两,年息4厘,分39年付清。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奥等同盟国失败,英、法、美等协约国取胜。中国当时参加了协约 国,也成了战胜国。1924年5月中苏复交,签署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苏联宣布放弃庚子赔款的帝俄部分。巴黎和会之后,在中国人民爱国运动的促使下, 英国政府虽然在1922年12月就宣言“以后中国应付逐期庚款预备悉数退回”,但又附加条件规定要“作为两国互有利益之用”。后经多次交涉,直至1930 年才由中英两国政府以正式换文成立。换文规定“(一)设立董事会;(二)全部退回之庚款,设置基金,借充建筑铁路及经营其他生产事业,再以所得利息兴办教 育文化事业;(三)在伦敦另设购料委员会,凡铁路及其他生产事业借用资金需购外洋器材必需交购料委员会在英国购买。”由此可见,帝国主义国家退回庚款是附 加了条件的,资金使用受对方的严格控制。1931年4月8日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中英庚款董事会,购料委员会亦于同日在伦敦成立。其他美、法、意、荷、比等 国也仿效英国先后与中国政府协议或换文确定了退回庚子赔款的办法。这样,又陆续建立了一些分别管理各国退回庚款的董事会。1933年国民政府、行政院“为 谋各庚款管理机关的集中、合作”设立了各庚款管理机关的联席会议,委派参事张平群为秘书办理其事,规定每年10月开例会一次,“讨论下年度预算及用途之重 要原则”。
      据1941年11月《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工作报告》和1944年《中英庚款董事会十三年财务处理概况》介绍:“英庚款应退回之总额 为英金1118万余镑”,“自董事会成立至民国27年底(1931—1938年底)实际收到退回之庚款连伦敦购料委员会料款部分在内共计736.9万余 镑,约占金额2/3弱。”“自民国28年(1939年)起,财政部停付海关担保的赔款,庚款收入即告中止”。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规定了庚款支配标准:“铁 道事业可借全部庚款2/3,其余1/3中导淮事业可借40%,广东治河可借20%,基本工业电气事业及黄河水利可借12.33%。借用利息一律周息五厘。 本身不能生利之事业由国库负担利息”。因此,《工作报告》强调,“本会之工作即以上述已收到之736.9万余镑,按支配标准运用於生产事业之投资与教育文 化事业之补助及提倡”。
      这笔基金的大部分在抗战前已陆续借出,主要投资於铁路、公路、电讯等交通运输事业。当时的津浦、胶济、陇海、北宁、平 汉、京沪、沪杭甬、京赣、浙赣、粤汉、湘桂铁路、南京的轮渡以及叙昆、滇缅公路的兴建与整理均使用了庚款。尤其是粤汉路的投资最大的株州至韶关新建工程, 湘鄂段、广韶段的整理,全部依靠庚款完成。还为招商局购置了四艘海轮,建设了国际无线电台、九省长途电话网和西北、西南无线电话网等。其次为水利工程,经 庚款协助完成的有黄河堵口,广东西江基围修理工程,导淮之邵伯淮阴刘涧三闸并张福河疏浚工程。再次为电气事业,如首都电厂、电工器材厂、昆明电厂。曾筹备 过硫酸錏厂、炼钢厂、中央机械制造厂、温溪造纸公司等,因抗战爆发而无法进行。
      对于文化教育事业的补助,“支配总额仅1800万元(1941 年时国币)”。主要用於:1、保护文物古迹。整理影印了敦煌经卷和居延汉简。“建设中央博物馆和中央图书馆。在南京撤退前博物馆已兴工,图书馆已勘定地 址”。“于南京沦陷前,垫付运费派人抢运了故宫博物院的古文物13000余箱西上。”2、补助高等教育与研究机关。“大概分为建筑、设备、讲座三项,全国 专科以上学校研究机关,无论省立、国立、私立,曾受庚款补助者七十余家,达600万元以上,约占总数1800万元的35%。”3、考送留英公费生。“先后 办理七届共148人”,“第八届因欧战紧张而停止”。4、补助特种教育事业。“曾与教育部南京市政府合办中央工业职业学校”,“在湖南补助农业职业学校两 校,抗战前受补助而筹设助产学校已达十四省”。5、对“人”的补助。“抗战开始北方大学教授迁徙,而各处科学人员亦被疏散,大学新毕业青年更难寻找适当工 作”,为适应需要办理了三件事:一、在内地各大学设置讲座,以期安定北方一部分教授三十余人。二、协助科学人员,救济被疏散人员百余人。三、设置科学研究 助理救济大学新毕业青年七十余人。6、自办事业单位。“在遵义设中国蚕桑研究所,北培设地理研究所”。“兰州设甘肃科学教育馆,肃州设河西中学,西宁设湟 川中学,安顺设黔江中学”。
      此外,按照中英两国换文规定,从庚款中提取了46.5万英镑补助香港大学及伦敦各大学中国委员会,4万英镑为外交部大楼建筑费,2万英镑为北平慈善医院基金。还付给英使馆职员瑞纳酬金500英镑。
      中英庚款董事会办公大楼现为南京市鼓楼区政府在地。 南京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位于山西路124号,中英庚款董事会现为鼓楼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中英庚款董事会是专门负责办理中国学生前往英国留学事宜的机构。中英庚款董事会其办公楼由杨廷宝设计,中英庚款董事会1934年建造。中英庚款董事会办公楼为两层中廊式建筑,底层为秘书、会客及杂务用房;二层为正、副董事长室和会议室等,阁楼作贮藏用。办公楼为房殿四坡顶,上铺褐色琉璃瓦,外墙贴棕色面砖,大楼入口简洁朴实。

    ***

    南京民国建筑:原庚子赔款办公楼

    2007年09月20日 星期四

      原庚子赔款办公楼(Former Compensation Building in 1900;中英庚款董事会)(1934)又名南京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位于南京山西路124号,曾为原教育部办公楼,现为鼓楼区人民政府所在地。

    原庚子赔款办公楼

      中英庚款董事会是专门负责办理中国学生前往英国留学事宜的机构。杨廷宝设计。楼两层,褐色琉璃瓦覆庑殿顶,出檐深远,檐口简化,入口西式,与屋顶失谐。

      建筑名称:原庚子赔款办公楼

      建筑年代:20世纪30年代

      建筑风格:中国传统宫殿样式

      原庚子赔款办公楼历史所在地:山西路124号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第三屆留英公費生考試試題•普通科目

    (2011-06-06 11:21:34)
    标签:

    文化


    黨義試題:依現在國內外情勢我國應如何遵奉三民主義施行適當之政策以期救亡圖存

    國文試題:學然後知不足說

    Write an essay on either of the following two subjects:

    (1)My Scientific Training

    (2)Protrait of a Scholar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into Chinese:

    If then a practical end must be assigned to a University course, I say it is that of training good members of society. Its art is the art of social life, and its end is fitness for the world. It neither confines its views to particular professions on the one hand, nor creates heroes or inspires genius on the other. Works indeed of genius fall under no art; heroic minds come under no rule; a University is not a birthplace of poets or of immortal authors, of founders of schools, leaders of colonies, or conquerors of nations. It does not promise a generation of Aristotles or Newtons, of Napoleons or Washingtons, of Raphaels or Shakespeares, though such miracles of nature it has before now contained within its precincts. Nor is it content on the other hand with forming the critic or the experimentalist, the economist or the engineer, though such too it includes within its scope. But a University training is the great ordinary means to a great but ordinary end; it aims at raising the intellectual tone of society, at cultivating the public mind, at purifying the national taste, at supplying true principles to popular enthusiasm and fixed aims to popular aspiration, at giving enlargement and sobriety to the ideas of the age, at facilitating the exercise of political power, and refining the intercourse of private life. It is the education which gives a man a clear conscious view of his own opinions and judgments, a truth in developing them, an eloquence in expressing them, and a force in urging them. It teaches him to see things as they are, to go right to the point, to disentangle a skein of thought, to detect what is sophistical, and to discard what is irrelevant. It prepares him to fill any post with credit, and to master any subject with facility. It shows him how to accommodate himself to others, how to throw himself into their state of mind, how to bring before them his own, how to influence them, how to come to an understanding with them, how to bear with them. He is at home in any society, he has common ground with every class; he knows when to speak and when to be silent; he is able to converse, he is able to listen; he can ask a question pertinently, and gain a lesson seasonably, when he has nothing to impart himself; he is ever ready, yet never in the way; he is a pleasant companion, and a comrade you can depend upon; he knows when to be serious and when to trifle, and he has a sure tact which enables him to trifle with gracefulness and to be serious with effect. He has the repose of a mind which lives in itself, while it lives in the world, and which has resources for its happiness at home when it cannot go abroad. He has a gift which serves him in public, and supports him in retirement, without which good fortune is but vulgar, and with which failure and disappointment have a charm. The art which tends to make a man all this, is in the object which it pursues as useful as the art of wealth or the art of health, though it is less susceptible of method, and less tangible, less certain, less complete in its result.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into English:

    我們要學外國,是要 迎頭趕上去,不要向後跟著他。譬如學科學,迎頭趕上去,便可以減少兩百多年的光陰。我們到了今日的地位,如果還是睡覺,不去奮鬥,不知道恢復國家的地位, 從此以後便要亡國滅種。現在我們知道了跟上世界的潮流,去學外國之所長,必可以學得比較外國還要好,所謂“後來者居上”。從前雖然是退後了幾百年,但是現 在只要幾年便可以趕上,日本便是一個好榜樣。日本從前的文化是從中國學去的,比較中國低得多。但是日本近來專學歐美的文化,不過幾十年便成世界中列強之 一。我看中國人的聰明才力不亞於日本,我們此後去學歐美,比較日本還要容易。所以這十年中,便是我們的生死關頭。如果我們醒了,像日本人一樣,大家提心吊 膽去恢復民族的地位,在十年之內,就可以把外國的政治、經濟和人口增加的種種壓迫和種種禍害都一齊消滅。日本學歐美不過幾十年便成世界列強之一,但是中國 的人口比日本多十倍,領土比日本大三十倍,富源更是比日本多,如果中國學到日本,就要變成十個列強。現在世界之中,英、美、法、日、意大利等不過五大強 國,以後德、俄恢復起來,也不過六七個強國;如果中國能夠學到日本,只要用一國便變成十個強國。到了那個時候,中國便可以恢復到頭一個地位。

    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informant 音佛們/聽/聞


    胡適 似乎沒談過通感的問題 這錢鍾書談得多

    她糾正胡頌平家鄉的"聽見香氣"等的說法 舉白居易琵琶行的正確用法"聞"......




    identity, informant, informer


    1944年1月2日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 年會討論 language teaching
    頁193:胡適日記全集, 第 8 卷: 1940-1952


    informant

    (ĭn-fôr'mənt) pronunciation
    n.
      1. One that gives information.
      2. One who informs against others; an informer.
    1. One who furnishes linguistic or cultural information to a researcher.楊聯陞等人以音佛們 稱呼美國陸軍的特別訓練班 (哈佛大學)

    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Deus/Zeus/Deva/帝

    胡適晚年跟胡頌平解釋
    漢譯"天主"的歷史 後來洋人發現中國有天主 地主 山主
    他很合理地懷疑 "帝/主" 的發音與Deus/Zeus/Deva等自發音類似 可能相關




    Deus (Latin pronunciation: [ˈdeːʊs]) is Latin for "god" or "deity". Latin deus and dīvus "divine", are descended from Proto-Indo-European *deiwos, from the same root as *Dyēus, the reconstructed chief god of the Proto-Indo-European pantheon. Compare Greek Zeus (Ζεύς, pronounced zdeús), in Aeolic Greek Δεύς (deús).

    In Classical Latin it was a general noun referring to any divine figure. In Late Latin, it came to be used mostly of the Christian God. It is inherited directly in the Romance languages, as French dieu, Spanish dios, Portuguese deus, Italian dio, etc.

    In ancient Sanskrit, the word used for 'God' or a deity is Dev, Deva, or Devta (देव/देवता) which also means "[He/She] who gives or provides". [1] 'Dev' is a very commonly used word and also can be used for anything Divine or of God. [2] Many etymologists believe that the Sanskrit word 'Dev' is the root of Deus.[3]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胡適那一代的北京/北平

    北京 中國

    今天造訪 The Economist 網站
    她的每日一圖表是中國各省的外國投資比率
    我卻聯想起北京/北京大學
    我在1992年去過北京一次
    我很清楚 胡適那一代的北京/北平
    已經徹底改觀了
    (1960年代初 開明英語 有選一篇胡適描寫灰塵滿天 有專人(澆水夫?) 不斷灑水....)






    Daily chart

    Looking inwa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will flow to the interior provinces

    FOREIGN investors in China will be increasingly drawn to China’s interior provinces in the years ahead, according to a report by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our sister organisation. Rapid urbanisation in these provinces will provide a ready source of labour and contribute to booming retail markets. In the central provinces the average urbanisation rate will leap from around 44% in 2010 to nearly 55% in 2020. This shift is already clear. In 2007 the municipality of Chongqing in western China was ranked 22nd out of China’s 31 provinces in terms of overall FDI. In 2011 it attracted an estimated $10.8 billion in inward investment, more than the capital, Beijing. By 2014 it will be the fourth-largest destination in China, ahead of Shanghai and Tianjin. Within five years, nearly half of FDI will go to areas outside of the eastern seaboard, compared with less than 20% in 2000. View the interactive map below (in Firefox, Safari or Chrome) for 2011-15 forecasts for each province.

    Readers' comments

    The Economist welcomes your views. Please stay on topic and be respectful of other readers. Review our comments policy.

    讀三百篇

    去年讀朱自清日記 (最感動的是葉公超和他的互送禮和向他解釋英詩不穩定的例子 可惜被翻成漢文.....)
    知道他在西南聯大時 有一次想從胡適留學日記中找文章當範本
    無功而返 事實上 我讀1910年3/4月的日記 很佩服這位留學生想用自己的看法研讀三百篇
    讓它不朽 -- 事實上蔡元培看他一篇 就決定聘他到北大
    還有 他讀Gogol 的巡輔 知道跟官場現形記比較
    (果戈里全集 (九卷本 1999) Nikolai Vasilievich Gogol
    果戈里全集 有,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七卷本,安徽文艺出版社(九卷本 1999))
    說到讀書 王國維可能更厲害 因他已在戴震出生200年後考慮中國文藝中的 S. Freud學說
    胡適日记全集, 第 1 卷 1906-1914


    ***
    前幾天與yy回永和 我的岳母是老牌的幼教園長
    不知為什麼 她一直談 社會上一般人在公共場所的說話都太大聲
    應該從幼稚園教起 .....
    昨天 台大開學 中午我到出版社去逛逛 辦事員的朋友來找她
    她們的談話聲真不可想像.....


    ***我開始準備寫1987 --鍾漢清反思

    如是有聞
    與楊振寧一席談


    ......後來楊振寧找到陳省身是在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二日一次講話中,提到這故事。

    陳省身的這一段故事說,
    「有一年我跟內人去參觀羅漢塔,我就感慨地跟她說:『無論數學做得怎麼好,頂多是做個羅漢。』菩薩或許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羅漢誰也不知道那人是哪 個人,所以不要把名看得太重。Riemann的工作為什麼重要呢?因為數學跟其它的科學一樣要不斷擴充範圍,大家重視的工作,都是開創性的工作。」

    楊振寧在文章最後一段的結論是,
    「我解讀這段文字如下:陳先生當然認為自己是羅漢,還不是菩薩。這是不是表示他過於謙讓呢?我不是數學家,不敢評說。但是如果韋伊一九四八年的猜想 是對的,那麼陳先生的開創性的陳氏級等數學工作的重要性,就要旁及物理世界的最最基本結構了,那時數學仙山上的大雄寶殿中豈能不迎來一尊新菩薩?」......

    日記空白兩天1938年10月

    1938年10月11日/12日 2 天的日記 不知為何無紀錄:  胡適日記全集 7: 1934-1939 頁613


    Our Battle: Being One Man's Answer to "My Battle" by Adolf Hitler, 1938, Simon and Schuster

    《我们的奋斗》作者:房龙,李阳译,2009年8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该书的作者房龙一位富有道义感的历史学家、人道主义者,在“二战”中,向希特勒、向纳粹政权发起挑战,写下本书,旨在与《我的奋斗》抗争。

    據作者說 1938年10月12日 紐約市長 (Fiorello H. La Guardia January 1 1934 December 31 1945 12 years) 被噓 所以他14日起奮而寫此書

    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

    The spirit of Japanese poetry (1914)

    此書為Williams 女友回國前送胡適的 她覺得是好書
    胡適讀後 說英文很好 不過太誇張
    胡適日記全集 , 第 2 卷 1915-1920
    (不過我們從此套日記 可知當時日本人遠比清國人更活躍於西方文藝界)

    The spirit of Japanese poetry (1914)


    Author: Noguchi, Yoné, 1875-1947
    Subject: Japanese poetry -- History and criticism
    Publisher: London : J. Murray
    Possible copyright status: NOT_IN_COPYRIGHT
    Language: English
    Call number: AZQ-9018
    Digitizing sponsor: MSN
    Book contributor: Robarts - University of Toronto
    Collection: robarts; toronto

    Full catalog record: MARCXML

    [Open Library icon]This book has an editable web page on Open Library.


    [item image]

    (~134 pg)Read Online
    (4.0 M)PDF
    (3.7 M)B/W PDF
    (338.2 K)EPUB
    (~134 pg)Kindle
    (~134 pg)Daisy
    (149.6 K)Full Text
    (2.7 M)DjVu


    All Files: HTTP

    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

    Verses on the Prospect of Planting Art and Learning in America

    昨天重翻1920年代羅家倫的"科學與玄學"一書 (這本書也引魯拜集一首 注解說胡適的漢譯很好 只是哲學味缺了一點點)


    重溫這位了不起的愛智者在美英法6年的讀書生活
    他歸國選的詩 比胡適當年回國所選的更幸運 (Newman主教的回憶錄弄錯了Illiad 的一段)
    Westward the course of empire takes its way;  The four first Acts already past,  A fifth shall close the Drama with the day;  Time’s noblest offspring is the last.

    Bishop George Berkeley

    Verses on the Prospect of Planting Art and Learning in America



    Why is Berkeley called Berkeley?

    On May 24, 1866, some of the trustees of the private College of California met on their future campus site at a place later called Founder’s Rock. The trustees had been hoping for months to find an appropriate name for their property, which included the proposed campus for their College and adjacent land they were subdividing for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Bishop George Berkeley

    As they stood at the rock outcropping looking west towards San Francisco Bay and the Golden Gate, trustee Frederick Billings recalled a poem written in 1726 by George Berkeley, who later became a respected philosopher and the Anglican Bishop of Cloyne, Ireland. Bishop Berkeley had unsuccessfully endeavoured to create a missionary college for both British colonists and Native Americans in the American colonies. His poem especially the last stanza (see below), expressed his idealism.

    Many of the trustees were familiar with George Berkeley’s writings, and the name and poem resonated with them as they stood looking west to the Pacific. That day at lunch at the home of College President Samuel Willey, the trustees apparently continued to discuss "Berkeley." Later in the afternoon, they met formally in San Francisco (with Billings absent) and voted to adopt the name "Berkeley" for their new campus site.

    A dozen years later, in 1878 "Berkeley," the settled area around the small campus, merged with "Oceanview," the original community that was establlished along the waterfront, and they incorporated as one. It was decided to officially use the name "Berkeley" for the entire community.

    Bishop George Berkeley

    Verses on the Prospect of Planting Art and Learning in America
    The Muse, disgusted at an age and clime  Barre of every glorious theme,  In distant lands now waits a better time,  Producing subjects worthy fame:  In happy climes, where from the genial sun  Aand virgin earth such scenes ensue,  The force of art by nature seems outdone,  And fancied beauties by the true:   In happy climes, the seat of innocence,  Where nature guides and virtue rules,  Where men shall not impose for truth and sense  The pedantry of courts and schools:
    There shall be sung another golden age,  The rise of empire and of arts,  The good and great inspiring epic rage,  The wisest heads and noblest hearts.  Not such as Europe breeds in her decay;  Such as she bred when fresh and young,  When heavenly flame did animate her clay,  By future poets shall be sung.  Westward the course of empire takes its way;  The four first Acts already past,  A fifth shall close the Drama with the day;  Time’s noblest offspring is the last.


    2012年2月16日 星期四

    胡適論文Instrumentalism as a Political Concept 的故事

    去年中國出版一厚厚的泰戈爾與中國
    (胡適的見面禮是"迴向")


    在胡適50年代的日記中 談芝加哥大學博士生兩次談這主題

    胡適解釋為何其影響力很小

    其實真正了不起的他的老師 杜威 夫婦在中國26個月
    更應該研究 1919 Schedules and Diaries
    胡適日記全集 , 第 2 卷 1915-1920


    胡適日記全集 7: 1934-1939

    胡適日記全集, 第 8 卷: 1940-1952


    《胡適日記》是一套很重要的書利用它的方式可以多方面。這篇短文處理他在政治學的一篇重要的論文,Instrumentalism as a Political Concept《工具主義作為一政治概念》的相關的研究。

    在耿雲志的《胡適研究論稿‧胡適年譜 1891-196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7,頁347),將杜威的生日和此篇都寫成1940年10月20日,而這是錯誤的。我們根據《胡適日記》,胡適1939年的10月18日寫短文Instrumentalism as a Political Concept,並在10月20日參加杜威的80歲生日慶生會。胡適在1940年再將它擴充為長文,發表在The Philosopher of the Common Man 論文集。這一篇有一譯文,參考《胡適研究‧第三輯》(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頁497-508)。

    由於這篇是胡先生從20年代就經常放在心的題目,他在上文出版之後又再花一個月重寫 它(按:我尚未讀過此稿),在1940919日的日記中詳說此事,當天他在賓州大學的Houston Hall 演講此改寫過的論文。隔天,他赴該校200年校慶,並接受名譽法學博士 L. L.D.



    *此套書將胡適的原文翻譯 錯誤相當多

    以他到賓大發表的演說中的president 和隔天受頒博士學位時的president 分別是兩人

    不過都譯成校長 (p.408 v p.409) 讓賓大校長鬧雙胞....


    instrumentalism
    (ĭn'strə-mĕn'tl-ĭz'əm) pronunciation
    n.
    A pragmatic theory that ideas are instruments that function as guides of action, their validity being determined by the success of the action.
    [名][U]道具主義, 概念道具説:概念の価値は行動の手段としての有効性によって決まるというDeweyの考え方.


    胡適從杜威學哲學,杜威的哲學一般都叫做實用主義。按杜威的本意,是工具主義,而胡適喜歡稱作實驗主義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胡適叢論 (周質平1992)

    意中發現此舊書
    有些如體用的解釋我的看法不同

    胡適叢論-三民叢刊48

    胡適叢論-三民叢刊48

    • 作者:周質平
    • 出版社:三民 1992
    本書是作者最近三年來有關胡適研究的論文集。大略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以胡適為中心,對五四以來新思潮之主要內涵-科學與民主-進行分析,同時對「整理 國故」及「民主與獨裁」等當時之重要論爭加以探討。二部分是胡適與他並時人物馮友蘭、趙元任、魯迅的比較研究。從不同人物的異同之中,希望能勾勒出一 些時代思潮的側影。

    評胡適的提倡科學與整理國故 1
    胡適對民主的闡釋 35
    胡適筆下的日本 63
    胡適與馮友蘭 87
    胡適與趙元任 147
    胡適與魯迅 185
    吹不散的心頭人影.......231




    周質平先生 對於馮友蘭先生的"蓋棺論定" ---胡適與馮友蘭 收入 胡適叢論 ( 台北:三民 1992 頁:87 -146)

    佳作 雖然沒有窮盡利用 胡適日記 中所有對於 馮的批評
    不過網羅率幾乎完全 範圍也遠超中國哲學史
    它還包括胡適對於馮書的書評之漢譯


    第三部分是附錄,編錄了胡適的〈非留學篇〉及〈胡適英文著作編年及分類目錄〉。期能為研究胡適的學者提 供一些方便。 案: 英文著作有幾篇不清楚/ 應該有將英文和德譯等合併的

    遺文新刊--胡適的"非留學篇"1914      253
    胡適英文著作編年及分類目錄 pp.287- (82頁 與歐陽珣合編)

    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的改正 (1): 七月一日給趙元任的信是1943年

    由於胡頌平先生編輯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
    未能參考胡適日記
    所以我們後來者可以幫忙


    七月一日給趙元任的信是1943年
    而非1944年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 p.1853) 參考胡適日記全集, 第 6卷 1930-33

    "不成個東西"或"太無理解力"或"改觀"Othello

    胡適日記全集, 第 8 卷: 1940-1952 第3頁

    1940年1月2日 談 "飄" (Gone With the Wind) 小說 (1936年讀) 和當日3.5小時電影的成功
    美中不足的是寫Scarlett "太無理解力"......

    此為胡適的"閱讀"準則之一
    可參考胡適日記全集 7: 1934-1939 第382頁對於劇作"雷雨"的"不成個東西"


    這種讀書"感覺"可能會改正的
    例子之ㄧ就是 莎士比亞的悲劇 Othello
    1944年2月1日的日記胡適日記全集, 第 8 卷: 1940-1952 pp.193-94


    胡適紅學研究資料全編 (宋廣波 2005)



    此書有索引 不過很不完備 譬如說 末兩篇是毛子水先生的 卻是從缺
    另一個缺點是對 紅樓夢的文學欣賞的部份 缺的可能較多

    胡適紅學研究資料全編

    胡適紅學研究資料全編,宋廣波,網上購物,網上買書
  • 宋廣波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7501327491
  • 2005-10-01
  • 520
  • 簡裝本
  • 32開



  • 胡适是我国红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开创了红学研究的几个第一:开创了“曹学”;开创了《红楼梦》版本学;开创了“脂学”,这些全都是我国红学研究史上的先河。本书精选了胡适对红学研究的一些资源,并将其汇编在一起,是一部进行红学研究的必备资料。



    序(一)耿雲志
    序(二)胡文彬
    編校引言
    《藏暉室札記·小說叢話》節錄)
    1911年6月7日日記
    1916年9月5日日記(節錄)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節錄)(1918年4月)
    文學進化觀念與戲劇改良(節錄)(1918年9月)
    《紅樓夢考證》(初稿)(1921年3月27日)
    與顧頡剛書(1921年4月2日)
    附錄:顧頡剛答書(1921年4月2日)
    顧頡剛1921年4月2日日記
    顧頡剛在胡適信上的眉批(1921年6月7日)
    顧頡剛《瓊東雜記》(1921年6月9日)
    與顧頡剛書(1921年4月3日)
    附錄:顧頡剛答書(節錄)(1921年4月4日)
    與顧頡剛書(1921年4月5日)
    答顧頡剛書(1921年4月13日)
    附錄:顧頡剛原書(1921年4月12日)
    顧頡剛1921年4月12日日記
    答顧頡剛書(1921年4月16日)
    附錄:顧頡剛原書(節錄)(1921年4月16日)
    與顧頡剛書(1921年4月19日)
    附錄:顧頡剛答書(1921年4月19日)
    答顧頡剛書(1921年4月20日)
    附錄:顧頡剛原書(節錄)(1921年4月20日)
    1921年4月27日日記(節錄)
    胡適致汪原放明信片(1921年4月)
    1921年5月1日日記(節錄)
    答顧頡剛書(1921年5月5日)
    附錄:顧頡剛原書(三通)(1921年4月23日、4月26日、4月30日等)
    嚴修致胡適(1921年5月1日)
    顧頡剛1921年5月8日日記(節錄)
    顧頡剛答書(節錄)(1921年5月9日)
    1921年5月8日日記(節錄)
    1921年5月13日日記(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