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胡適《古史討論的讀後感》。胡適傳 。疑古精神




《古史討論的讀後感》
  原載《讀書雜誌》18期,1924222出版。《胡適文存》第二集


(《古史討論的讀後感》在我的《文存》裏要算是最精彩的方法論…..)




《讀書雜誌》上顧頡剛、錢玄同、劉掞藜胡堇人四位先生討論古史的文章…….是中國學術界的一件極可喜的事,他在中國史學史上的重要一定不亞於丁在君先生們發起的科學與人生觀的討論在中國思想上的重要。

…….這一次討論的目的是要明白古史的真相。雙方都希望求得真相,並不是顧先生對古史有仇,劉先生對古史有恩。他們的目的既同,他們的方法也只有一條路:就是尋求證據。只有證據的充分與不充分是他們論戰勝敗的標準,也是我們信仰與懷疑的標準。

…….這回的論爭是一個真偽的問題;去偽存真,絕不會有礙於人心。……上帝的觀念固然可以給我們不少的安慰,但上帝若真是可疑的,我們不能因為人們的安慰就不肯懷疑上帝的存在了。

……
這三層意思都是治古史的重要工具。顧先生的這個見解,我想叫他做‘剝皮主義’,譬如剝筍,剝進去方才有筍可吃。這個見解起於崔述……

崔述剝古史的皮,僅剝到經為止,還不算澈底。顧先生還要進一步,不但剝的更深,並且還要研究那一層一層的皮是怎樣堆砌起來的。他說:‘我們看史跡的整理還輕,而看傳說的經歷卻重。凡是一件史事,應看它最先是怎樣,以後逐步逐步的變遷是怎樣。’這種見解重在每一種傳說的‘經歷’與演進。這是用歷史演進的見解來觀察歷史上的傳說。這是顧先生這一次討論古史的根本見解,也就是他的根本方法。



……只希望他(劉先生)對他自己治史學的方法有一種自覺的評判,只希望他自己搜來的材料也有一種較嚴刻的評判,而不僅僅奮勇替幾個傳說的古聖王作辯護士。





我有興趣胡適對制度史的一些論述
不過卻找到這 胡適傳6.2 疑古精神 (易竹賢)
這只能算是第零步


6.2 疑古精神胡適號召整理國故,影響頗大;而他帶頭整理國故的實踐,比理論號召的影響更大。他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也可以說是一部“專史式”的整理國故的著作,前面已經說過。這裡要說的是胡適對於中國古史的考證及“疑古精神”的提倡。1919年7月,孫中山先生及其助手們在上海籌創《建設》雜誌,廖仲愷先生曾接連寄書胡適,一再“企候鴻文”,很希望胡適“賞光寄篇大文”。 10月,胡適為上海的《星期評論》寫了一篇整萬字的《談新詩》,《建設》的廖仲愷便有些羨慕,又馳書催胡適寄稿。 ①11月8日,胡適就寫了一封討論“井田制度”的信,寄給廖仲愷。於是,在《建設》雜誌上,他與廖仲愷、胡漢民、朱執信、季融五等人書信往還,展開了一場關於“井田制度有無”的專題討論。 井田制度,是傳說的我國殷周時代的一種土地制度,最早見於《孟子?滕文公上》: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孟子關於井田制度的這段文章,近千年來的一般讀書人都記得滾瓜爛熟,也大多相沿不疑。可是,胡適提出了懷疑。他把這方面的種種傳說,依出現時間的先後,排列成一個井田論演變的沿革史,指出,“戰國以前從來沒有人提及古代的井田制”,到孟子才“憑空杜撰”出一個整齊的“豆腐乾塊”的井田制度,卻還很不完全,很不清楚。以後經《公羊傳》、《穀梁傳》、《王制》、《韓詩外傳》逐漸補充詳明,到後來的《周禮》、《漢書?食貨志》及何休的《公羊解詁》等書,才有了詳細、整齊而又煩密的井田制。這樣便“以訛傳訛,積訛成真”了。胡適說,他的《井田辨》,是對井田制度的一種“懷疑的挑戰”,他所提倡的是一點懷疑的精神,即所謂“疑古的精神”。那時,他對清代學者姚際恆敢於懷疑前人不敢懷疑的經書,對崔述敢於懷疑古史古事,都十分佩服。曾經稱讚崔述為“科學的古史家”,為崔述作年譜,支持顧頡剛整理匯印《崔東壁遺書》。 ③他曾經打算繼姚際恆的《古今偽書考》,做一部《古今偽書續考》,作為“掃除舊污的一個方法”,並囑顧頡剛標點姚氏的《偽書考》。 ④他甚至主張“寧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 1923年,胡適編的《讀書雜誌》上,發表了顧頡剛的《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顧氏也提出對中國古史的懷疑,認為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黃帝、堯、舜、禹都是後人編造出來的,靠不住。他甚至抬出《說文》來做根據,推論說禹是一條蟲。 ⑥接著便有錢玄同表示贊成的答書,而劉楚賢、胡堇人則提出疑問和反對,彼此駁難答辯,展開了關於古史的討論,歷時九個月。 ⑦胡適開頭沒有參與,最後寫了一篇總結性文字,題為《古史討論的讀後感》,支持顧頡剛,提倡懷疑精神。針對有人指責顧的懷疑翻案文章足以“影響人心”,胡適說:這回的論爭是一個真偽問題;去偽存真,決不會有害於人心。 ……上帝的觀念固然可以給人們不少的安慰,但上帝若真是可疑的,我們不能因為人們的安慰就不肯懷疑上帝的存在了。上帝尚且如此,何況一個禹?何況黃帝堯舜?⑧因此,胡適認為禹是不是一條蟲,這是“瑣屑的枝葉”問題,他要人們“不要忘了顧先生的主要觀點在於研究傳說的經歷” 對於傳說的古史,該懷疑的就懷疑,“實事求是,莫作調人”。但他也不贊成無根據的懷疑,而必須尋求證據。 “證據的充分與不充分”,是這次“論戰勝敗的標準,也是我們信仰與懷疑的標準”。可見胡適所提倡的,是有證據的疑古精神。前有“井田辨”,後有“古史討論”,胡適覺得應該從理論上加以總結。他認為這兩次討論,都是“用歷史演進的見解來觀察歷史上的傳說”,並由此概括出一個“歷史演進法”。他說:古史上的故事沒有一件不曾經過這樣的演進,也沒有一件不可用這個歷史演進的(evolutionary)方法去研究。堯舜禹的故事,黃帝神農庖羲的故事,湯的故事,伊尹的故事,后稷的故事,文王的故事,太公的故事,周公的故事,都可以做這個方法的實驗品。 老師到底比學生棋高一著。經胡適這樣一總結提倡,在當時中國的史學界和思想界,疑古精神發生了很大影響,對古史、古書的懷疑和考辨,竟形成了一種風氣;錢玄同甚至從1925年8月起,不再姓錢,而改以“疑古玄同”為名了。由此也可見當時風氣之一斑。這種疑古精神,是五四時代思想解放的一種表現,對於反對宗法專制主義的傳統觀念與偏見,具有積極的作用,有利於打破人們對古書、古史的迷信與盲從,打破傳統思想的束縛,使人們的思想從傳統觀念中解放出來。① 參看廖仲愷1919年7月11日、19日,8月2日,10月20日致胡適的信,見《胡適來往書信選》,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5月1版,上冊,第64~67、74頁。② 關於“井田制度有無之研究”的討論文字,分別載《建設》雜誌第2卷第1、2、5號。胡適所寫的,計有:一,寄廖仲愷先生的信(1919年11月8日);二,答廖仲愷胡漢民先生的信(1920年1月9日);三,答胡​​漢民先生的信(同年1月26日)。後將前二信及廖仲愷先生答書(1919年12月9日),並加“附跋”,收入《胡適文存》,上海亞東圖書館1921年12月版,卷二。③ 參看胡適的《科學的古史家崔述》,載《國學季刊》第1卷第2號。這篇文章的主要部分是年譜,只作到崔述43歲(1782,乾隆四十七年壬寅)止,後由趙貞信續完,載於顧頡剛編《崔東壁遺書》。④ 參看胡適1920年11月24日致顧頡剛信,載顧頡剛編《古史辨》第1冊,樸社1926年9月再版,第5~6頁。⑤ 胡適1921年1月28日致顧頡剛信,見《古史辨》第1冊,第23頁。⑥ 顧頡剛《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見《古史辨》第1冊,第63頁。⑦ 關於古史的討論,雙方發表在《讀書雜誌》上的文字,先後計有:顧頡剛《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載第9期,1923年5月6日出版。錢玄同《答顧頡剛先生書》,載第10期,6月10日出版。劉藜《讀顧頡剛君“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的疑問》,載第11期,7月1日出版。胡堇人《讀顧頡剛先生論古史書以後》,載第11期。顧頡剛《答劉胡二先生書》,載第11期。錢玄同《研究國學應該首先知道的事》,載第12期,8月5日出版。劉藜《討論古史再質顧先生》,載第13至15期,9月2日、10月7日、11月4日出版。顧頡剛《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載第12至16期。 (未完)胡適《古史討論的讀後感》,載第18期,1924年2月22日出版。這位參與古史討論的胡堇人,即是胡適的族叔與兒時好友胡祥木,字​​近仁,又字堇人,乳名灶松。⑧ 《古史討論的讀後感》,見《胡適文存二集》,上海亞東圖書館1929年3月6版,卷一,第152頁。⑨ 同註⑧,第156~157頁。分類:民國歷史書名:胡適傳作者:易竹賢

《小詩》剛忘了昨兒的夢,又分明看見夢裡那一笑。



1924.1.15

《小詩》

剛忘了昨兒的夢,   
又分明看見夢裡那一笑。 


胡適自跋: 《阿麗絲漫遊奇境記》中的貓“慢慢地不見,從尾巴尖起,一點一點地沒有,一直到頭上的笑臉最後沒有。那個笑臉留了好一會兒才沒有。” (趙元任譯本頁92)

又自注:
原有前二行:

坐也坐不下,
忘又忘不了。

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吴其昌 (詩經的 "于以")/ 吴 世昌 林伯遵(恂)

1935年4月30 的日記中 記給 吴其昌的信 討論 詩經的 "于以" 胡適日記全集 7: 1934-1939 頁188等兩信都收



吴其昌(1904-1944),当年以第一名考取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第一届研究生,古文字研究直承王国维衣钵,又深得梁启超器重,文风有乃师风范。毕业后先后任教南开、清华,后长期执掌武汉大学史学系,饮誉学界。可惜不寿,1944年病逝,没能等到抗战胜利。......三晋出版社,已出版《吴其昌文集》煌煌五巨册。嘉惠后学。......今日蒙吴令华女士惠赠《吴其昌文集》,特志数语为念。.....没有吴其昌先生手泽,特将去岁所得吴世昌致胡适之函贴出,可见兄弟二人性情相近。 (未註明吴其昌信得日期)吴世昌胡适之函_沐书生_新浪博客

吴其昌 - 简介

吴其昌(1904—1944),字子馨,号正厂,海宁硖石人。幼失父母,生活艰困,眇一目,刻苦好学。8岁即能日记数百字。16岁考入无锡国学专修馆,受业于唐文治。好治宋理学。以才思敏捷,与王蘧常唐兰合称“国专三杰”。例假日常怀烧饼坐图书馆中,攻读终日。1923年毕业后至广西容县中学任教,并扶助弟妹求学。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从王国维治甲骨文、金文及古史,从梁启超治文化学术史及宋史。钻研不辍,时有著作发表,深得王、梁两先生器重。1928年任南开大学讲师,后任清华大学讲师,1932年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抗战军兴,随校迁至四川乐山,旋兼历史系主任,直至逝世。

吴其昌 - 其他

吴其昌一生爱国。在无锡国专时,慨国事日非,曾上书政府,洋洋数千言。唐文治大 为激赏,改杜牧诗赞之曰:“吴生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1926年参加三一八反帝大游行,扛着大旗走在队伍前面。惨案发生时,枪弹从 他耳旁飞过,当即扑倒在地,方免于难。九一八事变后,与夫人诸湘、弟世昌乘车南下,谒中山陵痛哭,通电绝食,要求抗日,朝野震动,传为爱国壮举。抗战开 始,其昌患肺病、咯血,仍以国难当头为念,坚持讲课、写作。临终前一月,应约着手写《梁启超传》,仅完成上卷而卒,年仅40岁。

  吴其昌是著名的文史学家。1936年,日本汉学家桥川时雄在所编《中国文化界人物总鉴》中曾为他立传。生平著述颇丰,治学范围广博,除前所述外,于训诂、音韵、校勘、农田制度等亦有研究。主要著作有《朱子著述考》、《殷墟书契解诂》、《宋元明清学术史》、《金文世族谱》、《三统历简谱》、《北宋以前中国田制史》以及时论、杂文集《子馨文存》等。
***
吴 世昌红学家 (1908~1986)

 .....1935年11月17日,胡适在《大公报》发表了《用统一的力量守卫国家》,胡适当时对日本有自己的看法,他 强调一个“守”字,不主张抵抗。第二天,吴 世昌就以“一个青年”的名义致函胡适:“适之先生:昨天读你的星期论文,心里非常悲痛;今天又读《平津太晤士报》上的华北独立运动消息,我的悲痛实在忍不 住了。中国人民这几年过的是什么日子?这几天过的是什么日子?我们回想起‘九·一八’事变初起的时候,国家的不可收拾还没有这样的利害深刻。那时的时论, 有的主张玉碎,有的主张瓦全,但是现在呢?纵甘破碎已非玉,便欲为瓦岂得全。试问我们在这悠悠的4年中,有没有作玉碎的准备,有没有求瓦全的方法?且不说 在朝的国民党的糊涂颟顸,即就在野士大夫的舆论而言,实在也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太多顾虑踌躇,乃至于太躲懒了!”(《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276页,中华 书局1979年版)
  吴世昌写这信的时候是27岁,胡适已44岁。吴世昌给胡适写信,是首先把胡适看成是自己的前辈,他的激情也是建立在对胡 适的信任之上的,可以这么说, 这是两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间的交流。4天之后,胡适即给吴世昌回信,进一步申说了自己的苦心,他说:“时髦话谁不会说?说逆耳之言,说群众不爱听的话, 说负责任的话,那才需要道德上的勇气。”(同上280页)胡适在信的开始即称“世昌兄”,可见是有交情的。
《胡适的日记》在1933年12月30日下记 有:“今天吴世昌雇汽车来接,我们同到八道湾接启明同去。”
1934 年2月13日的日记:“上午在欧美同学会,有两局,一面是孟和孟真为袁守和饯行;一面 是余上沅约梁实秋吃饭,并有今甫、一多、吴世昌、陈梦家、公超、林伯遵诸人*,商量办一个月刊,为《新月》的继承者。杂志的名字,讨论甚久,公超提议《环 中》,吴世昌提议《寻常》,一多提议《畸零》,我也提了几个,最后决定《学文月刊》。”(《胡适的日记》手稿本第11册,1990年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谢泳-->逝去的年代-->吴世昌的选择



*網路上有數十篇重複的都寫成眾人




林伯遵()------ 四川富順人,1928年畢業于安提俄克學院算學系,1931年獲芝加哥大學研究院算學碩士學位;解放前曾在中華文化教育基金董事會任職。195110月林的好友任鴻雋為其錄白居易的喜雨
參加1953.2.26 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动物学杂志》1957年第04期编委会议-: 林伯遵、侯增辉、毛毓芬(:科联上海分会)
《儿童与青年的修养》 · 林伯遵, 11, 1933. 4, 《统计学的治学途径和『高级统计学』》 · 林伯遵, 15, 1933.


吴 世昌收到胡适的信以后,又给胡适写了回信,表白自己的真实心情,他在信的最后说:“我所望于先生者在此,上次写给先生信的旨意也在此。除了祝祷和期望先生 为国努力以外,更没有别的话可说了。”(同上281页)从吴世昌对胡适的期望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吴世昌在许多问题上还是认同胡适的,他们之间的不同处在于 一个是热血青年,一个是成熟的中年人,由于年龄和地位不同,对时局的判断自然也就不同,事后评说,就各自所处的地位看,两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都是真诚和 尽职的。差不多10年之后,吴世昌对内战发表的许多见解,比之于当时的青年,就成熟稳健得多,这时青年的言论,正好像青年吴世昌和中年胡适的那一段冲突 了。



红学家 (1908~1986)

人物简介

吴世昌,字子臧,浙江省海宁硖石人。著名汉学家、红学家。他8岁

红学家吴世昌
丧母, 10岁丧父。12岁时,小学没念完就被送到中药店当学徒。艰难岁月的磨练使吴世昌从小就 有一股奋发向上的精神。1925年他进入嘉兴秀州中学当“自助生”,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学完全部中学课程并考上南开大学预科二年级,一年后又考入燕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破格吸收为哈佛燕京学社国学研究所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人物生平

他还是一位具有真知灼见的词学家,一位学贯中西、精通文史的学问家。1947年, 吴世昌应聘赴英国牛津大学讲学,并任牛津剑桥大学两大学博士学位考试委员。1962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78年起,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同时还亲自报导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吴世昌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者。“五卅”运动时,他在嘉兴秀州中学读书,曾发起学生爱国运动。“九一八事变”事变后,吴世昌第一个在燕京大学张贴“告全体同学书”,点燃了大学抗日活动的熊熊烈火,并被选为燕大第一届学生抗日会主席。抗战胜利后,他曾在《新华日报》发表诗文,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   1962年,正是国家困难时期,他婉言谢绝了国外一些大学的聘请,毅然响应周总理号召,率全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吴世昌晚年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是政协第四、五届全国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人物事迹

吴世昌先生出身贫苦,用现在的话来说,是自学成才。他曾回忆十来岁时读杜牧的《阿房宫赋》,旧书没有标点,一开头只见十二个字“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怎么也看不懂。就跑去问比他大四岁的哥哥吴其昌, 哥哥并不教他,反问:“六是什么?”答:“四五六的六。”“王呢?”“国王。”“毕是什么?”“毕是完了。”“六王毕呢?连起来讲。”答:“六个国王完 了。”“这不对了,怎么会不懂呢?”哥哥鼓励他。这样一问一答,只有“兀”字实在不懂,哥哥说是“光秃秃”。他问:“四川的山为什么光秃秃?”“自己想想 看。”“没有树了。”“树到哪里去了?”“砍了?”“砍下来干什么?”他看到下句有“阿房出”,便答:“造阿房宫了。”这一下全懂了。先生说:“他们的不 教之教比任何教导都有效,使我以后养成了自问自答自己钻研的习惯。”先生学词也是如此。他不同于许多词学家,有明确的师承关系,而完全是靠自己摸索出来 的。他说:在初中时读词,曾经上当受骗,即上索隐派的当,某些注家的骗。他读的第一部词书是张惠言的《词选》,张说温庭筠的《菩萨蛮》是“感士不遇也”, 冯正中的《鹊踏枝》“忠爱缠绵,宛然《骚》《辨》之义”,又说“此词盖以排间异己者”,这些评注和内容怎么也连不起来,越看越糊涂,再也看不下去了。上大 学后,读的是英文系,但因对诗词感兴趣,曾到国文系听顾随、闻宥先生讲课。他靠自己思考规规矩矩读完的第一部词集是《清真词》,自己找出韵脚,自己断句, 再查典故,彻底弄清原意。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终于悟到:词本身是清楚的,是可以读懂的,常州派的评语是骗人的。由此得出一条经验:要读原料书,少读或不 读选集和注本,要独立思考,才不至于上当受骗。   吴世昌先生的词学理论,崇尚一个“真”字,填词要“讲真话”,研究词及词学要符合其本来的真实 面貌。他的词学观择其要者,一为绝不相信索隐派的“微言大义”、“寄托说”;二为反对以豪放、婉约划线分派;三为就词中论词,即研究词本身的结构来理解 它,并着力扫清清宁人词话中一些不可靠的材料。这些都是词学研究中最根本的问题,也是首先要弄清的问题。1982年他应邀到日本讲学,做了《有关词学的若 干问题》的讲演,轰动了日本汉学界,《朝日新闻》称:吴世昌创立新说,向传统词论观挑战!先生的诗词,向为专家推重。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早年的旧诗出入 唐宋,率意信笔,不拘一家。词则取径二晏以入清真、稼轩,独不喜梦窗、玉田。”本书选载了他的一部分旧诗词创作。

人物评价

吴世昌一生为人存真、治学求实。他从不迷言权威,更不人云亦云。他主张独立思考。在原则问题上,他从不退让,永远保持着勇于追求真理的蓬勃朝气。“读书常不寐,嫉恶终难改”,这是他《七十自述》中的诗句,也是他诗书生涯的真切写照。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羅壯勇公(思舉)年譜 閻錫山1930/934年: 葉紹袁 好電影Road to Life/山西差/:新生活 /公墓啟/......














胡適日記全集, 第 6卷 1930-33
1930.9.6  p.271 郭泰祺給紐約時報的 北方局勢之可憐論調





胡適日記全集 7: 1934-1939

 2009年12月29日 – 纪念叶绍袁诞辰420周年. 暨首届吴江文学研讨会. 在中国文学史上,“吴江叶氏午梦堂”是一个璀璨的名字,午梦堂中的叶绍袁、沈宜修夫妇以及他们的 ...

1934年元旦 pp.3-6   猛作《自撰年譜》、《續譜》《年譜別記》等書的筆記、這是周作人推薦而胡適多次無法讀進去的書衿/ 青其衿者

 Wikipedia
葉紹袁(1589年-1648年),字仲韶,別號天寥,吳江(今屬江蘇)人。明朝文學家。 累代望族。少有才學,天啟五年(1625年)進士,任南京武學教授,再遷國子助教。官至工部主事,因魏忠賢輩擅權,以母老告歸。有才名,工於詩文,其妻沈宜修是副都御史沈琉之女,育有五子八女*。明亡後,攜三個兒子出家為僧,法名木拂。著有《甲行日注》、《湖隱外史》、《自撰年譜》、《年譜別記》,詩集《秦齋怨》等。


 *胡適說八子四女 他是對的  叶绍袁_百度百科  八子五女

準提菩萨(梵文:चुन्दी,英语:Cundhi bodhisattva),为佛教中显教、密宗所共尊的大菩萨,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又称準提观音、天人丈夫观音、準提佛母等,为六 ...



陳振先(1876年1月12日-1938年2月23日)字鐸士。清末民初政治家、農業經濟學家。[编辑] 生平 清末駐美公使館書記官。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回國後授農科進士。1909年(宣統元年)授翰林院編修,歷奉天省農事試驗場監督、考察憲政大臣隨員等職。中華民國成立後,任北京政府農林部次長。7月陸徵祥內閣上台後改農林總長,後留任於趙秉鈞內閣。次年3月,兼任署理教育總長。熊希齡內閣成立後,改任總統府顧問。1918年(民國7年)任安福國會參議員。1927年(民國16年)任北京稅務學校校長兼經濟學教授。歷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教授。1935年(民國24年),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四川行營第2廳廳長。次年,任實業部農本局總經理,兼湖北省金水流域農場場長。1938年(民國27年)2月23日,於金水農場被暴民殺害。
頁37
1934/1/25 第一段

他說,太原的商店多受鴉片勒銷的困苦, 故往往關門,引起恐慌。閻錫山近來不但貪財,並且荒淫。我回想民國八年遊山西時所見「自省堂」「洗心社」的情形,不勝慨歎。

山西商家被勒銷鴉片 蕭條 與胡適1919年出訪時 廣設"自省堂" "洗心社"等
行銷/勒銷(烟土)


無心插柳的兩篇名文:新生活 /公墓啟

買《笑笑錄》是清代独逸窝退士编的一部笔记小说。笑笑录

頁44
1934年1月27日 父子三人同看好電影
Road to Life (Russian: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ая поэма, translit. Pedagogicheskaya poema) is a 1955 Soviet drama film directed by Aleksei Maslyukov and Mechislava Mayevskaya and based on the book by Anton Makarenko. It was entered into the 1956 Cannes Film Festival.[1]








閻錫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中華民國陸軍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北洋軍閥晉系領袖,清朝舉人。曾任行政院院長國防部部長及總統府資政等職務。
閻錫山生於山西省五台縣河邊村(今屬定襄),1901年山西武備學堂1904年日本留學,入東京振武學校1905年加入同盟會1909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返國,出任山西陸軍小學教官監督。不久應清朝鄉試,中舉人。任山西陸軍第二標教官,後任標統
辛亥革命時,率部起義,任山西都督。之後曾支持袁世凱洪憲稱帝,獲封「一等侯」,之後亦繼續支持北洋政府
1917年護法運動期間,奉段祺瑞令帶兵赴湖南作戰。因晉商富甲天下,山西省於末與民國初年為中國富庶省份,因此閻錫山成為1910年代1920年代中國的重要地方統治者
1926年北伐戰爭起,1927年1月,蔣介石任命閻錫山為國民革命軍北路總司令,6月閻錫山通電擁護三民主義,除五色旗,改懸青天白日紅旗,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司令,對張作霖作戰。
1929年任陸海空軍副總司令。1930年元旦,獲國民政府頒授一等寶鼎勳章,但隨後便與蔣介石就「國軍編遣事件」意見相左,聯同馮玉祥李宗仁另組「國民政府」(閻任「國民政府」主席),引發中原大戰
9月,奉系領袖張學良通電支持蔣介石,並派兵攻入山海關關內,隨即掌握燕京。馮、閻大敗。閻錫山先到大連,之後再回山西
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內尋求和解。閻於1932年3月任太原綏靖公署主任。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與中共薄一波徐向前等人合作[2]抗日戰爭中參與並指揮了太原會戰等諸多大小戰鬥。
第二次國共內戰期 間,上黨戰役打響。8月下旬,國民黨軍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以其第19軍軍長史澤波率第19軍、第61軍一部和部分偽軍共1.7萬人進攻晉西南。中共 集中太行、太岳、冀南三個解放區的主力及地方武裝共3.1萬人,發起上黨戰役。戰役至10月12日取得完全勝利,共殲國民黨軍3.5萬人,其中生俘3.1 萬人,繳獲山炮24門,機槍2000餘挺,各種槍1.6萬餘支,擊斃國民黨第7集團軍副總司令彭毓斌,俘第19軍軍長史澤波。最後只剩太原大同兩座孤城,最終無奈離開自己的根據地山西。
蔣介石下野後,閻於1949年6月在廣州就任行政院長兼任國防部長。
11月20日李宗仁以養病為由,宣佈中樞軍政交由閻錫山負責。12月8日閻錫山自成都飛到台灣,編查「太原五百完人」名單,宣傳以梁化之為首的「太原五百完人」事跡,並短暫代理中華民國政府在台軍政1950年3月,蔣介石於台灣續任中華民國總統「復行視事」,閻錫山隨即自行辭職,並被聘為總統府資政1960年,閻錫山病逝台北。葬於七星區陽明山

[编辑] 身後

閻錫山定居陽明山期間,共有近五十名忠心部屬也跟著遷入,打理閻錫山住居生活。直至1960年閻錫山過世,人員逐漸散去,但故居與墓園仍由張日明、井國治等老侍衛整理、維護,數十年如一日。閻錫山故居與閻錫山墓園分別在2004年10月7日2010年3月16日,被北市府公告為市定古蹟,但仍由閻錫山侍衛打理。 只不過,隨年齡漸長,在井國治過世後,閻錫山故居十餘年來僅剩張日明一人打理,但如今張日明已八十餘歲,行動日益不便,始決定將故居等市定古蹟捐予北市府做後續維管。[3]

***
胡適序《辭通》中 王國維的聯語/ 聯綿字聯綿字/《辭通》
---


1934年4月21日的
敏求軒述記 十六卷 / 陳世箴輯 臺北縣永和鎮, 文海, 民69[1980] 讀書感想
胡適日記全集 7: 1934-1939

5月5日:
羅壯勇公年譜 / 羅思擧撰 Lo chuang yüng kung nien p'u 

 1960.1.12 復羅君說其亡友盧逮曾先生曾有標點本(未刊) .
說曾在林語堂先生主編的人間世雜誌寫過(讀書小紀之二)2本傳記介紹 (1934.5.5 羅壯勇公年譜 (汪氏振綺堂刻本)
   還給劉宗怡夫人信問該書
 民60[1971]台灣有兩本  一是
沈雲龍序/ 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未標點) 
另一本為台北市 : 廣文書局,

羅壯勇_石羽_新浪博客

黃苗子
                       《羅壯勇》
前人筆記,記前清嘉慶、道光年 間,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將羅思舉,四川東鄉人以鄉勇從軍四川,平永州苗、平白蓮教,積功官至湖北提督,封子爵,卒謚“壯永”。這位羅壯勇公小時侯是個小 偷,犯案累累,縣衙門把他捕獲后活活打死,棄野外。可此人命不該絕,半夜醒來後爬到一個孤老婆子家,婆子憐而食之。傷癒投軍,驍勇善戰,不次升擢,但他對 小時當小偷的事並不諱言,還向同事津津樂道。

一次,趙金龍作亂,羅奉命與總督 同去平亂。羅思舉把賊寨團團圍困,將要攻破時,可道光帝派遣的督軍遲遲未到,大家卻都要等這個督軍到來後才去破賊。羅思舉說:“圍久了不攻軍心鬆散,賊就 跑了,白費公帑可惜。”便自作主張下令攻寨,一舉殲滅了賊人。欽差大人來了,無功可撈總督等官員都埋怨羅,羅卻說:“諸公都是高官貴人,顧忌多,我是個無 賴出身,只報國恩,不計其他。”欽差雖不高興,也無可奈何。

羅思舉當小兵時一次病重,醫生說 要三十貫錢才能配藥。羅無錢,與老婆商議,說:“我一病死,你也餓死,如果把你賣了,得錢買藥,那大家都能活下來。”老婆思量再三,最後泣而從之。羅得藥 后果然病愈,後來升任遊擊,急忙訪得前妻,贖回來仍為夫婦。羅因夫人賣身救己,故一生敬重老婆。

羅思舉的故事,按之婚姻法恐怕無從判決。目今,有不少人窮時共患難,但富貴后便換老婆的,聞羅壯勇公之事,不知滋味如何?





5月11日
集中努力辦事 成都華西的牙科與北平的協和醫校 都可辦得很好

5月19 序北游訪學記


焦循 , 馬幼漁 《焦循的《論語通釋》》, 汪辟疆

胡適與焦循
他撰過焦循的論語通釋》1925.4.4 是給馬幼漁的信(原本中很多露鋒芒的話是為當日門戶之爭而發........定本不足以考見當日的著書用意了


1921613,記焦循的「深造之力」。他勉其兒子胡祖望以勤。
 談過焦循《劇說》六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覽搜尋
馬裕藻(1878年-1945年),本名馬巽幼漁浙江省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音韻學家、文字學家
1903年,與妻陳德馨皆考取官費留學日本。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 東京帝國大學,曾師從章太炎學習文字音韻學。曾任教北京大學國文系,曾任北京大學國文系主任長達十四年,其間被戲稱作「好好先生」。有弟國學大師馬衡和前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馬鑒。女兒馬珏是北大校花,兩度登上《北洋畫報》的封面,另一個女兒馬琰也是北大校花。

目錄

生平

1905年,獲選浙江省公費留學日本。曾師從章太炎學習文字學、音韻學。1911年,回國,任浙江省教育司視學。1913年1937年,任教於北京大學國文系,先後擔任國文系教授,國文系系主任。主持北大國文系其間,努力調和新舊二派。曾聘請魯迅等名家來北大任教。教授中國文學聲韻概要經學史。並與魯迅許壽裳朱希祖等學者提出注音字母1918年北洋政府頒行。

評論

  • 「北大國文學系之負盛名,他實在是首創的開國元勛」。

參考書目

相關人物


焦循(1763年-1820年),字理堂,一字里堂揚州府甘泉縣(今揚州邗江黃玨縣)人。以孟子周易研究見著。

目錄

生平

焦循生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自幼師承祖父之學,幼年好《易》,還對「密雲不雨,自我西郊」一說既見於《小畜》又見於《小過》產生疑惑[1]。少年曾就讀於揚州安定書院。乾隆己亥(1779年),受教於劉墉,遍習他經,「經史、曆算、訓詁諸學無所不精」。乾隆五十二年,友人顧鳳毛以《梅氏叢書》相贈,以期「君善苦思, 可卒業於是也」,里堂遂轉治天文曆算之學。焦循還究心《三禮》,撰成《群經宮室圖》三十一篇。嘉慶六年(1801年)中舉人,翌年應禮部試不第,即不出仕。嘉慶十一年(1806年)揚州知州伊秉綬聘其與阮元等編《揚州圖經》及《揚州文粹》。

學術

焦循之治學可分為三個時期:學算期、治《易》期、習《孟》期。

算學

嘉慶元年(1796年)至嘉慶六年(1801年)間,焦循相繼完成多部算學著作。嘉慶元年,里堂寫成〈釋輪〉、〈釋橢〉、〈釋弧〉三篇文章。翌年,著有《加減乘除釋》八卷。兩年後,成《天元一釋》兩卷,闡述南宋秦九韶天元術大衍術嘉慶六年,再成《開方通釋》。對於里堂天文曆算之學,阮元嘗以「精意無不包,簡而不遺,典而有則」譽之。此外,焦循亦兼習《禮經》,並著有《群經宮室圖》兩卷。

易學

焦循四十歲以後,治學方向漸變,此乃其學術之第二階段。於嘉慶七年(1802年),因會試不第,遂潛心專研《易》學,「足不入城市者十餘年」。焦循治《易》學,不依傍前人,於清代考據中,獨樹一幟,他建立了「旁通」[2]、「當位失道」、「時行」[3]、「相錯」、「比例」[4]等《易》學法則,以為卦爻規律[5]。焦循還運用「六書」中假借去詮釋《周易》經、傳文的主張,「非明六書之假借轉注,不足以知彖辭爻辭十翼之義。」[6]。嘉慶十八年(1813年),焦循完成《易通釋》十二卷。翌年,復提其要為《易圖略》、《易章句》。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以此三書合刊為《易學三書》(全名《雕菰樓易學三書》)。嘉慶九年(1804年),又仿戴震孟子字義疏證》之體例,著有《論語通釋》十二篇,以闡發《論語》忠恕之理。
焦循的易學別具一格,本質上屬於象數一派。焦循的易學是對漢代易學的繼承和發展。李慈銘曾指責焦循的易學是「貌為高簡,故疏者概視為空論耳。」[7]

孟學

《易學三書》既成,焦循又轉治《孟子》。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十二月,始撰《孟子正義》一書。焦循先編訂《孟子長編》十四帙。後再就《長編》所錄,損益增刪而成《孟子正義》草稿三十卷。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焦循病歿,未及完成《孟子正義》之謄校工作。由焦廷琥續校《孟子正義》。道光元年(1821年)二月,廷琥亦以病終。最後,於道光五年(1825年),終由焦循之弟焦徵將《孟子正義》付梓印行。

著作略目

  • 《天元一釋》兩卷
  • 《加減乘除釋》八卷
  • 《開方通釋》
  • 《群經宮室圖》兩卷
  • 《論語通釋》
  • 《易通釋》十二卷
  • 《易圖略》
  • 《易章句》
  • 孟子正義
  • 《六經補疏》二十卷
  • 《古文尚書辨》八卷
  • 《毛詩物名釋》二十卷等
  • 《邗記》六卷
  • 《北湖小志》六卷
  • 《揚州府志》
  • 《李翁醫記》二卷
  • 《沙疹吾驗篇》一卷
  • 《醫說》一卷等
  • 《雕菰集》二十四卷
  • 《里堂詩集》八卷
  • 《里堂詞集》二卷
  • 《仲軒詞》一卷
  • 《劇說》六卷
-----
《汪辟疆說近代詩》上海古籍2001


  • 【作者簡介】
      江國垣,字辟疆,又字笠云;號方湖,又號展 庵。1887年11月3日出生于江西省彭澤縣。1903年考入河南客籍高等學堂,畢業后,于1909年被保送北京京師大學堂,1912年畢業(1912年 5月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校,所以,汪辟疆畢業時已是北大學生)。其后,曾短期任教于南昌省立二中,后于1922年任江西心遠大學教授,兼文科主 任,1925年,任教于北京女子大學。1928年改任第四中山大學之聘。其后,第四中山大學幾經易名,先后有江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之稱,直到1949年 以后的南京大學,汪辟疆一直在這里任教,前后達38年。1966年3月12日病逝,享年79歲。汪辟疆5歲即入塾,一生治學不輟,文史兼通,是舉世公認的 國學大師。其治詩學通古達今,特別對近代詩學興趣濃厚,自青年至老年,一直用力甚深,成果尤為學界所稱道。所謂“近代”,汪辟疆沿史家通例,斷自道成以 后。他認為,道成之后,不僅社會政治發生了巨大變化,詩學也同樣如此。據此他指出:“有清一代詩學,至道咸始極其變,至同光乃極其盛”。不過,事實上不少 詩人的創作活動多延至宣統甚至民國,所以,這個時間概念,也只是一個象征性的提法。汪辟疆關于近代詩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近代詩派與地域》、《光宣詩 壇點將錄》、《近代詩人小傳稿》和《光宣以來詩壇旁記》等文中。《近代詩壇與地域》原是1934年為金陵大學中文系所作的學術演講稿,發表于中央大學《文 藝叢刊》第2卷第2期,1943年重新刊布于《中國學報》第1卷第1期,后又略加修訂,發表在《南京大學學報》1962年第1期。前后跨越30年,而改動 不多,可見是他一以貫之的觀點。《光宣詩壇點將錄》寫成于1919年,1925年連載于《甲寅》第1卷第5號至第9號,1934年至1935年連載于《青 鶴》第3卷第2期至第7期。1940年代中葉修改而成的定本“文革”中被毀,現在通行本為程千帆師所整理。《近代詩人小傳稿》和《光宣以來詩壇旁記》是為 其擬議中的近代詩選所做的前期準備工作,開始于抗日戰爭以前,其后續有增訂,但由于各種原因,詩選沒有最后完成,不過這兩篇文章材料豐富見解精深,仍有著 獨特的價值。
  • 【本書目錄】
        詩史的發展與汪辟疆的近代詩學成就(代序) 張宏生
      
       近代詩派與地域(附吳蔡小箋殘本)
       一 湖湘派
       二 閩贛派
       三 河北派
       四 江左派
       五 嶺南派
       六 西蜀派
      
       光宣詩壇點將錄(合校本)
       詩壇舊頭領一員 詩壇都頭領二員 掌管詩壇機密軍師二員 一同參贊詩壇軍務頭領一員 掌管錢糧頭領二員 馬軍五虎將五員 馬軍大驃騎兼先鋒使八員 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一十六員 步軍頭領一十員 步軍將校一十七員 四寨水軍頭領八員 四店打聽聲息邀接來賓頭領人員 總探聲息頭領一員 軍中走報機密步軍頭領四員 守護中軍馬軍驍將二員 守護中軍步軍驍將二員 專管行刑劊子二員 專管三軍內探事馬軍頭領二員 掌管監造諸事頭領一十六員 額外頭領附錄 《光宣詩壇點將錄》定本跋
      
       近代詩人小傳稿
       俞樾 周星譽 李慈銘 翁同龢 王闓運 周星詒 高心夔 陳豪 愛新覺羅寶廷 吳汝綸 譚宗浚 周家祿 樊增祥 張佩綸 黃遵憲 陳寶琛 盛昱 釋敬安 楊增犖 王樹柟 陳三立 志銳 范當世 黃紹箕 黃紹第 文廷式 陳衍 楊銳 沈瑜慶 易順鼎 劉光第 鄭孝胥 李希聖 譚嗣同 壽富 姚永概 李瑞清 章炳麟 吳保初 李剛己 黃節 林旭 劉師培 曹元忠 三多 王守恂 楊莊
      
       光宣以來詩壇旁記
       俞樾與袁隨園 周畇叔星譽 周季貺星詒 李慈銘 記王湘綺 張樵野侍郎 張之洞 賽金花(附洪鈞墓志銘) 袁爽秋 王乃徵 樊增祥 張百熙 吳圭盦 張幼樵 八指頭陀 楊昀谷挽詩 清末五小說家(林紓 李寶嘉 吳沃堯 劉鶚 曾樸) 林琴南逸詩 顧印伯 清詩匯 錢能訓、周樹模與徐世昌 秦幼衡 朱祖謀 易實甫 王滌齋(子世鼐) 李博孫丈 吳眉孫 梁節庵 節庵逸詩 徐香雪 李詳與蒯光典、況周頤 俞恪士 梁公約逸詩 段蔗叟 談海藏樓 吳溫叟 張今頗都護 桂伯華 陳子言 徐仲可 龍毅甫 李鴻扶與陳夔龍 馮君木 潘蘭史 黃晦聞 潘若海 劉龍慧 爰居閣 今傳是樓主人獄中詩 陳彥通《適屨集》 溥心畬 瞿蛻園《西國王孫草書墨竹歌》 近人詩評
      
       展庵醉后論詩
      
       再評近人詩
      
       論詩絕句十一首
      
       論詩絕句十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汪國垣
    汪辟疆(1887年11月3日-1966年3月12日),原名汪國垣辟疆,又字笠雲,方湖,又號展庵,中國江西省彭澤縣人,中國古典文獻學名家,近代詩史專家。
    汪1909年入京師大學堂,1912年畢業於改名後的北京大學1922年任江西心遠大學教授兼文科主任。1925年任教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1928年後到南京,歷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副教授、江蘇大學副教授、中央大學教授、南京大學教授,任教南京大學中文系直至退休。主要研究《水經注》、目錄學及晚清詩歌等,校訂《唐人小說》。抗戰期間撰有《明清兩代整理〈水經注〉之總成績——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一文,胡適對於他文章中對楊守敬熊會貞過於回護表示遺憾[1]。後長居南京直至逝世。

    [編輯]注釋

    1. ^ 《汪辟疆文集》

    [編輯]參考資料







    進一步請參考

    汪辟疆 _互動百科

    www.hudong.com/wiki/ 汪辟疆 - Cached  轉為繁體網頁 - Translate this page
    汪辟疆 -辟疆(1887—1966)名國垣,號辟疆,晚號方湖,江西彭澤人。1909年入北京京師大學堂,1912年畢業,1918年任江西心遠大學教授。1927年起在南京第四中山...

    馮承鈞 伯希和《蒙古與教廷》陳寅恪「王友」

     馮承鈞 是交通史領域的大譯家貢獻學界厥偉



    胡適是讀者
    1934.3.6胡適日記
    . 廿三,,( T . )馮承鈞( ar )先生譯的多桑(蒙古史》第一卷。
    寫短文,跋日本京都興聖寺藏翻北宋本《六祖壇經》影印本,共三千字。讀宋鄭克的《折獄龜鑑》。

    ----
    馮承鈞的譯書似乎多由商務印書館印行
    馮承鈞 30年代 曾翻譯伯希和的《蒙古與教廷》90年代才出版
    陳寅恪可能是審稿者. 有一信
    參考 : 方繼孝《舊墨二記陳寅恪考証「王友」文稿》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頁185-87
    現在的辭典對「王友」的解釋更勝: 
    王之師友。三國始置官品。《唐六典 ·諸王府公主邑司》:“漢東平憲王為驃騎將軍,闢杜撫以為西曹掾,尋以為師友。魏晉諸王置友一人,宋齊因之,品第六。梁皇帝皇子府友各一人,班第八,正六品,陳因之。後魏諸王友,從四品下。北齊皇子置友一人,第五品上。隋為從五品下,皇朝因之。” 《舊唐書 ·杜鴻漸傳》:“祖慎行,益州長史,父鵬舉官至王友。”宋文瑩《玉壺清話》卷一:“太宗詔宰臣:'為朕選端方純明,有德學,無過闕臣僚二人,為王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馮承鈞1887年1946年)字子衡湖北漢口人。歷史學家中外交通史家。馮承鈞早年留學比利時,後入法國巴黎大學1911年獲巴黎大學法學士學位。續入法蘭西學院師從法國漢學家伯希和深造。歷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馮承鈞通曉英文法文佛蘭芒文梵文蒙古文越南文吐火羅文,畢生從事中外交通史的研究,著譯豐富,是民國時代重要的中外交通史家。代表作包括《成吉思汗傳》、《中國南洋交通史》、《西域史地釋名》、《瀛涯勝覽校注》、《星槎勝覽校注》、《馬可波羅行紀》等。

    著譯

    • 《成吉思汗傳》馮承鈞著
    • 《中國南洋交通史》 馮承鈞著 ISBN 7-5325-4100-2
    • 《西域史地釋名》 馮承鈞編
    • 《安南省道沿革表》馮承鈞
    • 《樓蘭鄯善問題》 馮承鈞
    • 《唐代華化蕃胡考》馮承鈞
    • 《西域地名》 馮承鈞編 中華書局 1955 書號26574
    • 《再說龜茲白姓》 馮承鈞
    • 《高昌城鎮與唐代蒲昌》 馮承鈞
    • 《迦膩色迦時代之漢質子》馮承鈞
    • 吐火羅語考》 (法)伯希和,列維著 馮承鈞譯 中華書局 2004 ISBN 7-101-04083-7
    • 摩尼教流行中國考》(法) 沙畹,伯希和著 馮承鈞譯
    • 《景教碑考》 馮承鈞 上海商務印書館,
    • 《蒙古與教廷》(法)伯希和撰 馮承鈞譯 中華書局 1994 ISBN 7-101-01119-5
    • 南宋 趙汝適著 馮承鈞校注《諸蕃志校注》
    • 馬歡著 馮承鈞校注 《瀛涯勝覽校注》 商務印書館 1935。
    • 費信著 馮承鈞校注《星槎勝覽校注》
    • 十五世紀初年中國人的偉大航海上旅行》馮承鈞譯 ISBN 7-101-03511-6
    • 交廣印度兩道考》》(法)伯希和撰 馮承鈞譯 中華書局 ISBN 7-101-03511-6
    • 《四天子說》伯希和著 馮承鈞譯
    • 支那名稱之起源》伯希和著 馮承鈞譯
    • 玄奘沙州伊吾間之行程》伯希和著 馮承鈞譯
    • 《魏略西戎傳中之賢督同汜復》伯希和著 馮承鈞譯
    • 《中國載籍中之梵衍那》伯希和著 馮承鈞譯
    • 《庫車阿克蘇烏什之古名》伯希和著 馮承鈞譯
    • 《高昌和州火州哈喇和卓考》 伯希和著 馮承鈞譯
    • 吐谷渾為蒙古語系人種說》 伯希和著 馮承鈞譯
    • 犁靬埃及亞歷山大城說》伯希和著 馮承鈞譯
    • 《中國乾漆造像考》 伯希和著 馮承鈞譯
    • 景教碑中敘利亞文之長安洛陽》伯希和著 馮承鈞譯
    • 《漢譯突厥名稱之起源》伯希和著 馮承鈞譯
    • 《塞語中之若干西域地名》伯希和著 馮承鈞譯
    • 《蘇門答剌古國考》(法)費郎著 馮承鈞譯 上海商務印書館, ISBN 7-101-03541-8
    • 《多桑蒙古史》 (瑞典)多桑(C. d'Ohsson)著 馮承鈞譯
    • 《西突厥史料》(法)沙畹編著 馮承鈞譯
    • 《中國西部考古記》 (法)謝閣蘭著 馮承鈞譯 ISBN 7-101-04083-7
    • 《馬可波羅行紀》[(意)馬可波羅(Marco Polo)著] (法)沙畹譯 馮承鈞轉譯
    • 《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法)費賴之著 馮承鈞譯
    • 《帖木兒帝國》(法 )布哇(L.Bouvat)著 馮承鈞譯
    • 《西洋漢學家佛學論集》(法)列維等著 馮承鈞譯
    • 占婆史》馬司培羅著 馮承鈞譯
    • 《入華耶穌會士列傳》費賴之(Aloys Pfister)著 馮承鈞譯
    • 《漢明帝感夢遣使求經事考證》馬司帛洛 馮承鈞譯
    • 《崑崙及南海古代航行考》法 費琅著 馮承鈞譯 ISBN 7-101-03541-8
    • 法國沙畹箋注 馮承鈞譯註 《宋雲行記箋注》, E. Chauvaune: Yoyage de Song Yun dans l'udyana et le Gandhara

     東洋文庫

    西力东渐史 / 冯承钧著 ; 华北综合调查研究所编
    西域地名 / 冯承钓原编 ; 陆峻岭增订
    历代求法翻经录 / 冯承钧著
    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 5, 6编 / 冯承钧译
    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著汇辑 / 冯承钧撰
    元代白话碑考 / 冯承钧著
    元代白话碑 / 冯承钧编
    景教碑考 / 冯承钧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