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五四人物手稿資料特展 /胡適致沈尹默「言近而旨遠」

五四人物手稿資料特展
校史館,張安明
適逢五四運動90週年,當年開啟的新文化運動與白話新文學運動,影響深遠。臺大圖書館《近代名家手稿》典藏著五四人物的書信、字幅等墨跡,經整理後於校史館展出十位名家手稿,現場並播放公共電視製作之《傅斯年-斯人斯事》紀錄片,以及柯慶明教授演講之《五四精神在臺大》;此外,亦有書籍《傅孟真先生集》、《傅故校長哀輓錄》可以閱讀。歡迎蒞臨參觀,一同領略五四風雲人物的文采。

展出地點:臺大校史館
展出日期:2009.5.4(週一)~5.31(週日) 10:00~16:00 每週二與端午節休館
指導/撰稿:臺大文學院副院長柯慶明教授

        
 

五四運動
一次世界大戰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日本,而北洋政府未能扞衛國家主權,引發各界不滿。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大學生由北大「新潮社」成員:傅斯年、羅家倫等人領導,以「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政治口號,走上街頭遊行示威,引發全國響應,上海甚至罷工罷市,北洋政府代表因而不敢於和約上簽字。是為狹義的「五四」運動。

在此前後,北大師生於《新青年》、《新潮》所提倡的迎接「德先生」( Democracy)與「賽先生」(Science)的新文化運動,與由「文學革命」之提倡,終至發展為「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之主張的「白話新文學運動」,因學生愛國運動影響而廣為傳播,廣受歡迎,是為廣義的「五四」運動。此一時期,以白話為媒介,以西洋文學為典範,在「人的文學」之標榜下所創作的作品,後來編成《中國新文學大系》,是為「五四」文學。
陳獨秀(原名慶同,字仲甫。安徽懷寧人。1879-1942)

於1916年任北大文科學長,並於前一年《新青年》創刊時,即任該刊主編,提倡以「民主」、「科學」為旗幟之新文化運動,並將胡適〈文學改良芻議〉,轉化為〈文學革命論〉,掀起新文學運動;並在該刊刊登魯迅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小說作品,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成功。
魯迅(本名周樹人。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人。1881-1936)

五四時期任北大教授,以小說集《吶喊》、《徬徨》,成為五四新小說之典範,其著作遍及抒情散文集《朝華夕拾》,深具現代主義性質的散文詩《野草》,以及他的以尖銳之政治、社會批判著稱的雜文等。精研中古文學與古典小說,所著《中國小說史略》為該領域的第一部經典。
(原名實,字君,後改名。原籍浙江吳興,生於陝西興安。1883~1971)

1913年任北大教授,1918年參加《新青年》編輯工作,以其新詩〈月夜〉〈三弦〉,於五四時期廣為人所稱誦。著有《秋明集》等,工書法,並有《書法論叢》、《書法集》等傳世。


…….我想「言近而旨遠」是說:從文字表面上看來,寫的是一件人人可懂的平常實事;若再進一步,卻還可尋出一個寄託的深意,譬如山谷的「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 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攔住」一首,寫的是相思,寄託的是「做官思想」。又如稼軒的「寶釵分,桃葉渡」一首詞,寫的是閨情,寄託的是感時(如「點點飛紅, 都無人管」之類) ,感身世(如「 試把燈花卜歸期」之類)…… 胡適致沈尹默(1883-1971)  1919.6.10


兼士(原名堅士。浙江吳興人。1887-1947)

1912年受聘北京大學。1922年在北京大學創辦研究所國學門,任主任。歷任北大文學院長、輔仁文學院長等。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倡導並寫作新詩。與魯迅過從甚密,任《魯迅全集》編委。抗戰初期在北平與英千里等組「炎社」,從事地下抗敵活動,後遭追捕,潛出重慶,任中央大學名譽教授。勝利後復於北大、輔仁任教。在訓詁、文字、音韻、檔案學等領域建樹頗豐,著有《文字形義學》、《廣韻聲系》、《段硯齋雜文》等。
胡適(原名嗣麋,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安徽績溪上莊村人。1891-1962)

1910年赴美留學先入康乃爾大學,後轉哥倫比亞大學,師事杜威,1917年返國任北京大學教授,提倡實驗主義哲學與易卜生主義人生觀,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導人物。
1917年初尚在美國時,即於《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引發「文學革命」的論爭,後倡導「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的新文學運動。1920年出版白話新詩《嘗試集》,1923年與徐志摩等組「新月社」,1927年出版《白話文學史》,皆為推動驗證其文學主張。
1930年任北大文學院長。1938年任駐美大使宣傳抗戰。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自由中國》創刊為名譽社長。1958年來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一生崇尚自由,提倡民主,推動科學研究不遺餘力。其重要著作,除《胡適文存》外,尚有《中國哲學史大綱》等。
毛子水(名準,字子水,後以字行。浙江省江山縣人。1893~1988)

1913年入北大預科與傅斯年、顧頡剛為知友。1917年入本科數學門。1919年《新潮》創刊,為發起人之一。1923年赴德留學,在柏林與傅斯年、陳寅恪、俞大維、趙元任相往來。歸國後任教北大、西南聯大。1949年應傅斯年之聘任教臺大,主持《自由中國》編務,終身提倡自由、民主、白話文學,並從事實際研究與學術諮議工作。著有《子水文存》、《師友記》、《理想與現實》等。
董作賓(原名作仁,號平廬,字彥堂。河南省南陽人。1895~1963)

1923年入北大研究所,並任《民謠週刊》編輯,1925畢業。1927年赴廣州中山大學任教,與文學院代院長傅斯年結為知交。後入傅斯年創辦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1928年建議傅斯年由中研院負責安陽殷墟甲骨發掘,並實際參與工作,被譽為甲骨學四堂之一。後隨史語所來臺,並於臺大講授甲骨學,殷商史等。編著出版有《殷墟文字甲編》、《乙編》;《殷曆譜》、《西周年曆譜》,及中英對照《中國年曆總譜》等。
傅斯年(字孟真,山東聊城人。1896-1950)

1913年入北大預科,繼入中國文學系就讀。1918年約集同學創立「新潮社」,於次年正月《新潮》雜誌創刊,撰寫〈新潮發刊旨趣書〉;並在〈人生問題發端〉文中主張:「為公眾的福利,自由發展個人」,提倡具「人的文學」性質的白話文學。為當時北京大學學生中,新思想運動的領袖。
五四運動爆發,被推為學生遊行總指揮。北大畢業後,留學倫敦大學、柏林大學。返國後任中山大學文科學長,歷任中研院史語所所長,兼北京大學名譽教授,北大代理校長等職。
1949年來臺,任臺大校長,於第四次校慶演說時,以「敦品」、「力學」、「愛國」、「愛人」四件事訓勉學生。日後臺大遂訂「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為校訓。畢生提倡學術研究,主張自由主義與人道主義,為《自由中國》創辦人之一。
戴君仁(字靜山,筆名童壽。浙江鄞縣人。1901-1990)

1917年入北大文預科,1919年升中文系,受教於兼士等先生。畢業後曾任教浙江大學,後應許壽裳聘任教北平女子學院。抗戰軍興,滯留北平,杜門不出經年,與錢玄同、周作人等私相往返。後應兼士聘任教輔仁大學。復間關南行,任教西北大學。來臺後任教臺大,並為東海籌創中文系,亦曾借聘輔仁為首任中文系主任。 著有《梅園論學集》、《梅園詩存》等。
臺靜農(安徽霍丘縣人。1902.11-1990.11)

早年就讀北京大學,以文藝青年而受知於魯迅、劉半農等五四名家。與魯迅、李霽野共組「未名社」,提倡新文學。創作以短篇小說為主,入選魯迅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達四篇之多,為魯迅本人之外所僅有,可見其賞愛之深,此外亦從事外國文學作品翻譯。任教山東大學以及抗戰赴川時與老舍相交莫逆,並與陳獨秀相往返。1946年來臺,任臺大中文系教授,兼該系主任達二十年,創建該系自由學風。晚年寄情書法,卓然成家。除學術論著《中國文學史》、《靜農論文集》外,尚有《龍坡雜文》、《臺靜農詩集》、《臺靜農書藝集》等傳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