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 星期二

感動 胡適夫人江冬秀的生日禮:「冬秀百百歲」。 (1961年12月19日)胡適紀念館 Hu Shih Memorial Hall

 感動 胡適夫人江冬秀的生日禮:「冬秀百百歲」。 (1961年12月19日)胡適紀念館 Hu Shih Memorial Hall

⚡名人訊息.傳遞時代
胡適—生日的儀式感
  1961年12月19日是夫人江冬秀的生日,還在住院的胡適一早見到秘書王志維就對他說:「今天是我太太的生日,你要買一件好禮物代我送去。」經商量後,推請徐秋皎去購買了一隻養珠手鐲和一對耳環,胡適看了禮物後相當滿意。除此之外又包了一個紅包,內裝美金百元,讓偶打麻將的太太多些錢玩玩,並於病床上用鋼筆寫在紅包上寫下:「冬秀百百歲」。
  胡夫人收到生日禮物後,立刻將飾物帶上,到台大醫院向胡先生道謝,二人親切握手,相互祝生日快樂,並給胡先生一個香吻。
文物名稱:胡夫人的手飾、耳環
展出位置:胡適紀念館陳列室
檔案名稱:胡適致江冬秀函
館藏編號:HS-NK05-048-075
如果我是胡適:關於自由和民主的思考題活動主題網站
https://www.hushihevent.com/

2024年3月24日 星期日

蔡登山說林公鐸(此公在西南聯大成“烈士”)

 教授上課罵人


名作家張中行在《負暄瑣話》裡的〈胡博士〉一文中寫道:「說起北大舊事,胡博士的所為,也有不能令人首肯的或至少是使人生疑的,那是他任文學院院長,並進一步兼任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立意整頓的時候,系的多年教授林公鐸解聘了。林先生是反對白話,反對新式標點,這都是胡博士提倡的。自己有了權,整頓,開刀祭旗的人是反對自己最厲害的,這不免使人聯想到公報私仇。如果真是這樣,林先生的所失是雞肋(林先生不服,曾發表公開信,其中有『教授雞肋』的話),胡博士的所失就太多了。」文中所說的林公鐸,就是林損。


林損長於記誦,許多古籍都能背誦,又持才傲物,喜歡喝酒罵座,與胡適論學不合。周作人的《北大感舊錄》中說他的脾氣古怪,講話極為直率,近於不客氣。1934年4月文學院長胡適兼中文系主任,林損遭到解聘。關於此事,我也親自聽徐芳說過,徐芳和張中行是北大同班同學,只是他當時叫張璿(張中行是後來才改的名字)。徐芳說林損上課時先把胡適等新派的人罵個半個鐘頭,然後再講課。

聽說晚年在台灣的胡適曾談起林損說:「公鐸的天分很高,整天喝酒,罵人,不用功,怎麼能和人家競爭呢?天分高的不用功,也是不行的。」


這令我想起當年在上大學時,有位教《史記》的老師,也喜歡罵人,一上課先批評政局,把當官的這批人先罵一通,記得印象深刻的是罵當時的教育部長蔣彥士,不懂教育,因蔣彥士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農學博士,因此罵他為「養豬部長」。還好那都已經是四十多年的事了,若是現在那可罵的不就更多了。

2024年3月20日 星期三

胡適開創的對禪宗的歷史學和文獻學研究方法,是學界這一領域真正的典範,而且至今我們還沒有走出胡適的延長線,所以,胡適在學術上已經過時這個說法不完全對。訪談|葛兆光:未來會如何看待我們這個時代採訪、撰文:李禮 2021

 訪談|葛兆光:未來會如何看待我們這個時代採訪、撰文:李禮  2021/12/25


訪談|葛兆光:未來會如何看待我們這個時代

訪談|葛兆光:未來會如何看待我們這個時代
2021/12/25



採訪、撰文:李禮

《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號:ohistory


本文來自作者與復旦大學葛兆光教授近期的一次訪談,刊發時有刪節。因篇幅原因,訪談分上下兩次刊發,這是訪談之二。

1

我不是文化保守主義者

東方歷史評論:對歷史與前輩學者,您的筆下多有溫情,著述里也有不少關涉傳統文化甚至古典文學。我想問,您如何理解近代知識精英濃厚的文化保守主義?您自己是否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名文化保守主義者?

葛兆光:我覺得需要聲明一點,就是說,我絕不是文化保守主義者,我指的是現在流行意義上說的「文化保守主義」。

東方歷史評論:是否可以多說一點?很多人想了解您在所謂思想譜繫上,屬於或靠近哪邊更近一些?畢竟您的研究範圍比較廣,既有很多現實關懷,又對禪宗、道教等多有涉及,看得出對傳統文化有所依戀。

葛兆光:上一次我講到「分化」,「分化」是一個很重要的詞。我覺得,政治立場跟文化偏好不應該齊步走一二一,政治立場或者政治關懷,和文化興趣或者學術領域,不應該簡單地綁在一起,應當可以理性地分開。同情地了解和研究傳統文化,就一定要「文化保守」嗎?如果僅僅對傳統文化持有溫情,就一定要變成「主義」嗎?而文化保守主義,就一定要變成政治保守主義嗎?什麼都綁在一起,這就麻煩了。我一直說,五四以來的啟蒙尚未完成,所以現在遠不是回到傳統的時候。現在的「文化保守主義」這個詞,有時候範圍很寬,比如說有些大陸所謂「新儒家」的人,也就是基本上接近於「原教旨」那種做法,我絕對不能接受,可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文化保守主義」。

我覺得,這裡有一個問題要注意。就是看你要不要承認,晚清、民國尤其是五四以來啟蒙的價值,走出中世紀那種「啟蒙」是不是正面的?還要不要繼續?我覺得,肯定啟蒙,這並不妨礙古典作為一個教養,作為一種知識,作為一種能夠培養你的理性的一種資源,這並不矛盾。有人批評胡適,但是,胡適是一個把傳統丟了的人嗎,也不是。胡適一再強調說他不是主張「全盤西化」,而是「充分現代化」,但是,胡適也提倡「整理國故」呀,他研究禪宗,研究古代小說,研究古代文學史思想史,考證《水經注》,你如果拿他早年關於崔述、戴震、章學誠的研究論著來看看,難道現在自稱「文化保守主義」的那些人,就能比得上他的舊學修養嗎?


東方歷史評論:您有沒有打算動筆寫胡適的研究?

葛兆光:胡適的研究太多了,研究他需要有一個現代史的深厚基礎,現在那麼多人研究胡適,我攙合什麼?我想,如果能夠把胡適學術這方面的成就了解清楚,能夠提出胡適不僅在思想上,在學術上也仍然值得肯定,這就夠了。我最近寫了一篇很長的文章,叫做《仍在胡適的延長線上》,主要講胡適的禪宗史研究,因為我對這個領域還有點兒研究,所以可以稍加討論。我覺得,胡適開創的對禪宗的歷史學和文獻學研究方法,是學界這一領域真正的典範,而且至今我們還沒有走出胡適的延長線,所以,胡適在學術上已經過時這個說法不完全對。在這篇論文里,我甚至還談到所謂「後現代」理論對於禪宗史的研究,其實,有的學者搞了那麼多新理論,結果歷史研究的結論還是跟胡適一樣,所以依我看,在學術上胡適也沒有過時。

東方歷史評論:說到這,能否聊聊您如何評價新文化運動?您的研究似乎可以延長到此,關於新文化運動如何啟蒙以及其中的各種思想資源,您肯定有所思考吧。大概而言,對新文化運動您持一種怎樣的評價?


葛兆光:我一般不太願意去談自己的知識不太夠的領域,五四運動、新文化、啟蒙主義,這些都是我用功不夠的地方。只能簡單說說我的感覺,當然,可能都是一些老生常談。我覺得,晚清民初的在一個特別背景下,也就是面臨危機,所以就像史華慈寫嚴復那本書用的標題「追求富強」一樣,這個「富強」成為「共識」或者「國是」,大家都在想怎麼樣才能富強?很多研究近現代史的學者都指出,從晚清到五四,知識人在各個方面摸索,從器物到制度,從政治到文化,不斷推進,知識人總覺得應該從根本上來解決這個問題,什麼是根本呢?就像林毓生先生說的,是「思想文化」,按照傳統觀念,這才是「道」,才是「本」。所以,「五四」確實是一個要掙脫傳統、擁抱現代的運動,而且本身還包含著要在新時代新世界建立現代國民國家的理想。在這裡,對傳統的批判有很多道理,顯然,這裡確實有余英時先生所說的「激進化」問題,但總的來說,這是一個走向現代的必然過程,我們並不能因為現代西方已經過於現代化,進入了後現代,然後他們自己對現代性進行質疑,我們也時空錯位,跟著對「現代」一起質疑,那就錯了。

我覺得,歷史很難有是或非,它往往是一個「時勢」。五四本身的起因是反對「二十一條」,說起來應當是一個愛國主義或者說是民族主義運動,但是,後來它和新文化、啟蒙思潮結合在一起,所以它既包含「救亡」,也包含「啟蒙」,這個方向本身並沒有錯。只不過後來局勢大變,確實是「救亡壓倒了啟蒙」,而後來的「救亡」有和「革命」掛上鉤,越來越激進化,和「啟蒙」越走越遠。所以,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從國共內戰到抗美援朝,從三反五反到反右文革,一直到後來,都在往這個方面疾走,結果是「救亡」的愛國主義被「革命」的政治意識形態綁架,變成了一個被弘揚的主旋律,反而「啟蒙」的這一面,要一直到八十年代以後,才重新被發掘出來,當時大家呼籲說,仍然要繼續啟蒙,我覺得這個說法還是對的。

什麼時候都得啟蒙,都得脫魅,現代至今還在未完成的啟蒙過程中。所以,我想你剛才提到「文化保守」這個話題,我再回過頭來講一講「分化」。我想強調,政治和文化可以分開,專業和關懷可以分開,個人和社會可以分開,所以,在個人的興趣、修養、愛好上,對傳統文化或者古典知識有興趣,並不妨礙在政治或社會上持啟蒙主義或者自由主義的立場。所以,我始終不喜歡「文化保守主義」這個稱號,也不知道這個稱號還會落在我的頭上。有些人也許特別喜歡這個稱號,我記得,以前龐朴先生就把自己定位為「文化保守主義」者,其實,龐先生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難道不也是啟蒙思潮的一個代表人物嗎?他有關「一分為三」之類的哲學論述,不也是讓我們走出舊意識形態的理論嗎?但是後來有一批人,把傳統文化與啟蒙思潮、把情懷和普遍價值對立起來,特別標榜自己是「文化保守主義」,好像這樣一來,就一定要批判啟蒙思想和普世價值,這就把「文化保守主義」固化和狹隘化了。研究傳統文化,對古典知識有溫情,就一定是「文化保守主義」?我想,這是過於把政治和文化、專業和關懷、個人和社會綁在一起了。

東方歷史評論:人們注意到,晚清到民國一批學人當中,政治上雖然激進,很多人中晚年後轉向文化上的「保守」。

葛兆光:這也許是文化習慣和自身修養,因為在傳統時代,一般來說都受過古典知識的熏陶。但是我仍然要說,不應該把對古典知識、修養和文化,看成是一種立場特別是政治立場。我一直在講,的古典知識、傳統文化就像一個倉庫,現在很多人說回到古代,也就是想回到倉庫里。這個倉庫太大了,倉庫里的東西要經過挑選,而挑選什麼,則要有現實因素的刺激,然後有目的地去挑挑選選,還要對這些東西進行「創造性的詮釋」,舊傳統才變成新東西。所以,舊傳統變成新文化,要經過這樣的一個脫胎換骨的過程,而不是像現在某些自稱傳統派或者保守主義說的,說回到孔子時代就回到孔子時代?別說那個時代的鄉村社會、宗族結構、君主制度,已經崩潰到你沒法回去了,就連你的日常生活也沒法回到那個所謂的禮樂時代,你叫他們走走給大家看,他們能不能像孔子時代的士大夫走步?古人說,「佩玉有沖牙」,走路的時候,佩玉得有節奏地撞擊出聲音來,他會嗎?光是留下兩撮鬍子,穿上對襟衣服,朝著至聖先師牌位跪拜,就算是回到孔子時代了嗎?

東方歷史評論:看來您對現在大陸新儒家的理念相當不認可。

葛兆光:是的。我實在不認可大陸現在的所謂「新儒家」,特別是對那些荒唐的政治訴求,尤其不感興趣,所以我最近也花了一點兒時間,寫了一篇長文進行批評,今年三月到哈佛大學去講過一次,也許最近會發表出來。我覺得,他們的政治訴求實在是異想天開,但我猜想,他們也很精明,基本上就是在揣摩和迎合某種政治趨勢,其實看上去很理想的語言下面,是非常現實的訴求。過去,我寫過一篇關於「天下」的文章,我覺得他們說的什麼「天下」、或者「天下體系」這些玩意兒,完全沒有歷史根據,說得好一點兒是一個烏托邦式的想象,說得不好一點兒,那就是某種迎合政治意識形態的投名狀。

東方歷史評論:您平時跟他們有所交往嗎?

葛兆光:沒有什麼交往。我覺得他們很奇怪,他們腦袋裡總是想象自己像聖賢,胸脯上好像總是掛著徽章,難道把「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那幾句大話掛在嘴邊,就可以證明他們回到孔子那兒了嗎。


2

學術全球化的時代,學術如何自處?

東方歷史評論:晚清民國時期國際漢學界以及學術界的狀況,您的一些著作,包括《餘音》等多有涉及。對今天的海外漢學家和他們的研究,特別是這幾十年來的研究範式、題材,您如何評價?這種變化與學術自身的發展是否存在著一種隱約的關照與互補?

葛兆光:現在學術也全球化了,學界與海外學界的關係更密了。從學術史的角度來講,學界跟海外學之間的關係,我覺得有三點很重要。

第一點,我覺得應該像陳寅恪說的,學問要「預流」,就是說,你要參與國際學術對話,了解國際學術界的興趣、問題和關懷在哪裡?而且也要成為國際學術界多聲部合唱裡面的一個聲部,而不僅僅是基於國族立場或意識形態,「別求新聲」或「故作反調」,有意搞出一些所謂不和諧音,我不認為這是正常的態度。其實,清代後期西北史地之學、晚清民初的四裔之學,既是國族危機時代的反映,也是跟當時的歐洲東方學、日本東洋學對話的學問,這裡面包括沈曾植、羅振玉、王國維,他們涉及的一些新學問,就是「預流」的學問。你知道,「預流」這個詞是陳寅恪給陳垣《敦煌劫餘錄》寫的序裡面提出來的,「敦煌學」在二十世紀頭二三十年就是一個國際學界特別關注的學問,敦煌發現的資料,刺激了國際東方學界對中外交通、宗教交流、各種語言的新知識,所以它是當時的「預流」學問,西洋學者、東洋學者,學者,都在裡面合作和競爭,大家都奮力在擊楫中流,大家都爭著立在潮頭。我一直認為,有關的學問是國際共享的,不是哪一個國家獨有的,所以,我一直不喜歡「國學」這個詞。比如像我們現在提倡的「從周邊看」,也引起很多國際學界同行的關心,這就很好,那麼,我們和國際學界就能夠在這個問題上,有共同的興趣,有相近的話題,有共享的資料,這樣就能夠進行對話。

但是,我也要說第二點,剛才我說了,有合作當然也有競爭。我們也得承認。這個競爭只要是理性的、正常的學術比賽,沒什麼關係。我們還是以陳寅恪為例吧。當年,陳寅恪寫信給傅斯年談內亞、蒙古的研究,就說史語所一定要買齊那些歐洲出版的有關中亞、蒙古的論著和資料,你不買這些論著和資料,我們怎麼和歐洲學者、日本學者比賽?他又說,史語所一定要把大內檔案買下來,這些明清檔案不能由外國人掌握和研究,因為「國史之責托於洋人,以舊式感情言之,國之恥也」。學術要跟西洋、東洋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加上自己的努力,才能把「解釋」的解釋權掌握在自己手上。應該說,學術沒有國界,但學者有自尊和立場。陳寅恪大概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我在《餘音》裡面舉過一個例子,1936年有一次學術評獎,有人提名德國的福蘭閣(Otto Frank),他是柏林普魯士科學院院士,著有《通史》五卷,在常人眼中幾乎已是大師,可是,陳寅恪卻寫信給傅斯年表示反對,說此公「在今日德國情形之下,固是正統學人」,但是「僅據其研究史成績言,則疑將以此影響外界,誤會吾輩學術趨向及標準」,這話的背後,顯然有一種學者的學術自尊意識。所以,他1929年給北大歷史系畢業生題詩中就說,「群趨東鄰受國史,神州士夫羞欲死」,什麼意思?就是說年輕人如果學史,還要跑到外國去學,歷史學家不是會羞死嗎?為了捍衛學術的自尊,難免就要進行學術競爭了。

東方歷史評論:您心裡是不是覺得,現在還不如那個時期?

葛兆光:也許是吧。其實,那個時候學者談論學術競爭的口氣,其實還是很理性很平等的,它是充滿君子風度的比賽,也是很有自尊的平等。比如說,傅斯年說,要讓「科學的東方學之正統在」,還說我們要把漢學中心,從西京和東京拿回來,西京是法國巴黎,東京就是日本京都。但這並不是說,傅斯年就是純粹排外的民族主義學者,他對伯希和、對高本漢這些真有學問的西方學者,還是很尊重的,雖然有競爭,但是這只是「比賽」。用現在體育界的話說,就是「場上是對手,場下是朋友」。

第三點就是超越。你必須得超越,可是,你怎麼能夠超越?其實,我覺得當國門打開,現在學界就面臨很多挑戰,我不知道現在學者是不是已經很滿足,在研究里,反正我們能在國內充老大,哪怕充老二也行。可是,你是不是得走出國門?國際學界提出的有些問題,你是不是得回應?而且回應的方式,你是不是能讓國際學界接受?比如,我們講費正清提出來的「衝擊-反應」論,我們到底怎麼理解的?如果不作深入分析,常常會簡單化,要麼就是完全接受「衝擊-反應」模式,要麼就是貶斥「衝擊-反應」模式已經過時,而柯文的「從發現歷史」就是時髦了,我們就得跟著「從發現歷史」,這樣行嗎?


又比如說,現在很多人討論美國的「新清史」,學界也有些奇怪,要麼就是跟著新清史,要麼就是猛批新清史。其實,新清史提出的問題你有過關心嗎?新清史的學術淵源和時代背景你清楚嗎?他們為什麼要強調把清史放在全球史背景中?為什麼要把傳統清史研究的中心和邊緣稍微挪動一點?為什麼要強調多種語言文獻的歷史研究?你要跟新清史辯論或對話,怎麼辯論怎麼對話?我們要想一想,這些年來,有關的歷史研究,為什麼「話題」都是東洋人或西洋人在提,我們能不能提出「話題」來,讓他們也來回應?

我覺得,其實並不是不可以。比如我們現在討論有關「」的問題,傳統的歷史變化,使得現代在族群、疆域、國家等方面相當特別,你怎麼理解?現在,我們提出的這些問題他們也開始認真回應了,最近我就看到一些相關討論。如果他們要看你的研究,也要回應你的問題,不止是他們「衝擊」,我們「回應」,這樣也許就會成為良性的學術互動。也就是說,你既能預流、又能對話又有競爭,然後你還能提出一些讓他們不能不回應的話題,這樣就形成一個學界和國際學界互動的關係。

其實,說句老實話,在這方面我們現在恐怕還不如晚清民國。


東方歷史評論:這方面您有自己的切身感受嗎?

葛兆光:當然,我自己身處其中,也能感覺到,如果要讓別人尊敬你,正視你,一定要有共同話題,有自己角度和立場,要有互相理解的邏輯和概念,這才是一個正常的中外學術交流。我覺得的學術界,其實並不是沒有條件與國際學界對話,最大問題是學術背後的政治意識形態。這種政治意識形態影響下,很長時間形成的邏輯、概念和立場,使得我們習慣的學術研究方式和表達方式,讓人家覺得很奇怪,好像卯對不上榫一樣,因為你那套跟他那套不一樣。特別是,因為這套政治意識形態話語往往把學術變成某種政治現狀的學術詮釋,因此,你的研究對他們來說,不僅沒有用,而且很難理解。所以,為什麼有外國學者跟我說,你們那裡成千上萬的雜誌,可是我大多數都不要看,特別是我們的學報,好像沒有太大的影響力。

當然,還有我們長期形成的敘述方式,好像也形成了一些固定套數,學術論文的教科書化,使得我們的學術論著往往有以前說的「八股氣」,讓人很不容易讀下去。同時,我們也沒有主動地把一些看法,用英文、日文、法文表達出來,倒是日本有一個傳統,他們會努力地把自己的研究,翻譯成英文給國際學界,這是有道理的。在這一點上,我們做的不夠好,現在我們所謂「走出去」,可是很多「走出去」的論著,並不是國際學界關注的,甚至還有不少是「宣傳」大於「研究」的,所以,表面看,走是走出去了,但是實際上呢?影響力很小。所以,我覺得這是我們現在的問題,並不是說學者沒有能力,而是學者處在一個特別的環境下。

東方歷史評論:如果讓您說一個總體感受,或者如果從未來看今天,目前處於學術史的一個什麼時代?

葛兆光:我不知道。在我看來,學術史對任何時代都會很公平。晚清民國學術大轉型,當然是一個重要時代,學術史會留下來的,也可以濃墨重彩地寫。但是,現在學術界的這種狀況,1949年以後,到文革、到現在,我們看到的學術狀況,也許會覺得不理想,但是我跟你說,從做思想史或學術史的角度來講,不理想的時代,照樣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時代,你要仔細想想,為什麼學術研究會不理想?這背後有很多值得深思的歷史呢。我以前寫《思想史》,為什麼特別寫一章「盛世的平庸」,為什麼特意要討論「無畫處皆是畫」?就是這個道理。




東方歷史評論:可否具體說一說,為什麼不理想?

葛兆光:回顧需要有距離。對於我們這個時代,因為還沒到百年後,也許現在我還說不好。我個人覺得,從八十年代初我們進入學術界以後,我們始終在艱難地掙扎,這是一個極度政治化的時代,也許,將來學術史對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是關注學術研究怎麼回應政治環境的波動和變化,在艱難中前行。這就回到你提的第一個問題「時勢」,「時勢」怎樣造成學術史的這個狀況。學術跟政治的關係,可能是將來討論這一段學術史的時候,最有價值或者說最能找到問題的一個關節點。

東方歷史評論:據我了解,您對1895年的歷史意義非常看重,對1895年到1919年這一段思想與學術,你的《西潮又東風》一書也有涉獵,但您原來寫的《思想史》,為什麼到1895年就斷掉了?有沒有想法再往後寫?

葛兆光:這是我的問題,因為能力不夠。我在大學學的是古典文獻專業,一直做的是傳統時代的歷史、文獻和宗教,要我來寫1895年以後的思想史,需要接觸的現代資料浩如煙海,需要思考的角度和問題也太複雜,我自覺不大能夠把握得住。

東方歷史評論:那麼有沒有思考過,在這個您覺得非常重要的年代,如果有幾個大的關鍵「問題」,會是什麼?

葛兆光:從1895到1919,是近現代史上的關鍵時期,這是張灝先生提出來的觀點。有關這個關鍵時期,我記得,我們給張先生70壽辰合作的祝壽文集,大家都曾圍繞著這個問題在討論。但是我覺得要把握這個時代的關鍵問題,還是要現代史學者來發言,我不大能準確和深入說明這個時代,所以,我寫的《思想史》就到1895年為止。坦率說,原來我還設想過寫第三卷,就是從1895到1989,這是我理解中的的「二十世紀」。

東方歷史評論:您當時的設想有沒有提綱?

葛兆光:有提綱,但是擱在那裡就沒有再動了。因為我發現,二十世紀歷史是一個無底洞,資料太豐富,問題太複雜。我現在都想不起來了,擱了十幾年了,我2000年寫完后,曾經開始想第三卷,可是一想,頭緒想不清楚,而且確實很難。要寫完整的歷史或思想史很難的,我很佩服霍布斯鮑姆,能寫出《帝國的年代》、《資本的年代》、《革命的年代》和《極端的年代》四部曲。我總覺得,20世紀的歷史和文獻,對於我這種原來只是古典知識訓練的人來說,實在是太困難了。

3

歷史寫作不是寫給自己看的

東方歷史評論:關於歷史寫作,您與您說的教科書寫法完全不一樣,比如印象比較深的是,在《古代文化講義》里您好像說過,寫作彷彿要帶人去古代旅行。我想知道,您的歷史寫作風格來源自何處?

葛兆光:那本書是我給清華大學時上課寫的講稿。在歷史學界,我可能有點兒特殊。第一,我在中文系讀過書,中文系出身的人,當然比較重視寫作,而且我的老師一再告誡,我記得很清楚,他說,文章是寫給別人看的,不是給你自己看的。你要讓人家看下去,你就要注意寫得清晰、流暢、有層次,我發現現在有些學者寫文章,就跟自言自語似的,彷彿對著牆在說話,他不管你聽得懂聽不懂,看得懂看不懂,這怎麼行?

第二,我的很多論著,都是先寫講稿,然後才整理成書的,你要給大學生講課,乾巴巴地照本宣科,別人能聽得進去嗎?所以你寫講義的時候,總要考慮節奏、故事、趣味,你說的那本《古代文化講義》就是這麼來的;

第三,你要知道,我進大學讀書的時候,已經年紀很大了,在這之前,我已經寫過很多東西了,多少有一些寫作經驗。

東方歷史評論:之前寫的都是什麼類型的內容?

葛兆光:劇本、詩歌、小說,我都寫過。雖然我們後來受訓練,要按照學術規範寫文章,但有時候積習難改,總覺得你要寫得乾巴巴的,多沒意思。就像勞倫斯·斯通說的,歷史不能沒有敘述。你看西方的歷史寫作,有很多是很好看的,畢竟歷史就是「他(她)的故事」。這對我也有影響,比如說我寫的《想象異域》這本書,就是講朝鮮燕行使的那一本,我本來並不是想寫一本研究型論著,而是想寫一本類似史景遷那樣講故事的書。

最關鍵的,還是當一個歷史研究者寫作時,如果他是帶有關懷和感情來進行寫作的,那麼,他的寫作跟那種教科書式的寫作是不一樣的,所謂梁啟超那樣的「筆端常帶感情」的文風,關鍵不是文筆而是感情,從我寫《禪宗與文化》開始,一直到最近我寫《歷史的內與外》。其實,我們的歷史與文化研究總是有一些關懷和感情在裡面的。儘管我常常引用余英時先生的話說,對政治只有遙遠的興趣,但是,當這個過度政治化的時代,政治始終在糾纏和折磨你的時候,你不能不在歷史研究中伸出頭來看一看現實,又低下頭去,把對現實的感受帶入歷史分析。

東方歷史評論:記得楊奎松老師評價年輕學者時曾說過,總覺得缺少一個感情的「情」字。1950年代生的這批學者,會不會是持有強烈人文主義關懷的最後一批人?

葛兆光:我覺得沒那麼悲觀,以後還會有人繼續這種歷史寫作風格的。將來的歷史寫作,未必會按照原來那種乾巴巴的教科書寫法,只要時代給這些歷史寫作者一點兒自由空間。比如說,如果你寫歷史人物的傳記,寫傳記怎麼可能幹巴巴的?如果你要寫歷史故事,你也不可能幹巴巴的。應該說,現代西方歷史研究中強調敘事的風格,加上傳統《史記》的「寓褒貶於敘事」的寫法,還是會影響到下一代年輕學者。隨著我們看外面的歷史論著越來越多,變化也是一定會出現的。其實,1980年代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影響很大,你說他寫的有多好嗎?也不一定,但他就是完全不同於大陸的教科書式的歷史寫法,所以那個時候很多讀者才覺得新鮮,覺得原來歷史還可以這麼寫!

東方歷史評論:個人很喜歡您在《天涯》上寫的那些文章,比如《陰晴不定的日子》,從歷史上的某一天寫起,縱橫捭闔和歷史勾陳,那個其實很費功夫。

葛兆光:當然這是學者寫隨筆。不過,就算是隨筆,你也看出學者改不掉的毛病和習慣。我寫有關王國維去世那一天的這篇隨筆,我還是要費勁去查看各種雜誌、報紙,收集那一天前後的歷史資料,了解那一天前後,北京甚至全國的形勢,看看王國維前後左右的學者在幹什麼,甚至還要看看這一天之後日本方面的反應。說起來,我每天的最多時間,基本上是用在閱讀文獻、收集資料上,如果要為了寫隨筆專門去收集資料,我沒有那麼多閑暇,除非特別想寫的題目,我才會抽空去準備。所以,我寫那些隨筆,其實也挺費事、挺累,因此寫得也不多,後來集成《餘音》這麼一本,你看從1995年到2015年,總計也不過就是二三十篇,有的還只是急就章。


6月17日(周六)下午,東方歷史沙龍第129期將在北京舉行,主題為「傳教士活動與變革」,嘉賓為孔達珍、顧鈞、柯馬凱,詳情請見東方歷史評論今天推送的第二條消息。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收藏本篇文章檢舉



精彩推薦
尋找貓咪~沙西米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尋找貓咪~斑斑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尋找貓咪~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尋找貓咪~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尋找貓咪~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查看更多推薦






聯絡我們
關於字媒體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保護
網站聲明
AI精選
AI即時新聞
AI小書僮
旅遊景點
RSS


© 2021, 字媒體 Zi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Playvolume00:00/00:00Truvid




邁向智識世界主義:洛克菲勒基金會在中國(1914-1966)

 【邁向智識世界主義:洛克菲勒基金會在中國(1914-1966)】

從1914年至1950年,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華投入了近五千萬美元,是其向全球九十六個國家或地區,除美國之外資助最多,且也是中國百年來收到數額最大的慈善捐款。該會還創辦了東亞設備最先進、條件最優渥,最具國際影響的北京協和醫學院,支持了人類有史以來在世界範圍內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一項跨國學術合作及交流。著名社會學家 #費孝通 先生接受美國國務院對華關係處的邀請,先後訪問哥倫比亞大學和芝加哥大學,與基金會有密切接觸,他回國後寫下了《初訪美國》一書,提出了中美兩國「能否擁有一個共同的光明」的議題。

-

《邁向智識世界主義》就此聚焦了洛克菲勒基金會進入中國之後所推進的慈善醫學教育事務,認為正是通過「中」、「外」參與者們的齊心協力,矢志追求和維護最高專業標準、個人尊嚴及學術自由,方能將基金會鼓吹的「在世界造福全人類」的高理想落實。正如「人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人類的攜手合作並非遙不可及,也不是永遠無法實現的美好夢想。

-

自序:我們應有「一個共同的光明」

致謝


緒論 「在全世界造福人類」

第一章 前往中國

第二章 重組協和

第三章 清除鉤蟲病

第四章 培養醫學精英

第五章 經歷革命

第六章 服務地方社會

第七章 鄉村重建

第八章 支持抗戰

第九章 戰後恢復

第十章 新舊協和

結語 「我欲仁,斯仁至矣」

後記

中英對照表

參考文獻

索引

🐞

-

🍊作者:胡成(南京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

🍊出版社:聯經出版

🍊ISBN:9789570873078

🍊出版日期:2024年3月出版

-

*本文引用文字介紹及目錄均屬各著作人版權所有

**本刊推介之書籍純以學術為考量標準,以饗學界同道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讀:齊錫生《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



 讀:齊錫生《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

這本書的缺點是沒索引,雖然有詳註。

本書談的是"從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到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長達53個月之間的中美關係",這期間,胡適的主要腳色是駐美大使,雖然後期被蔣介石與宋子文架空。
齊錫生在第十章《結論》中比較胡適與蔣介石的外交政策的不同,在一個字眼:胡適的是"苦撐待變",蔣的是"苦撐求變":基本上,胡適與陳光甫的爭取美援並不實惠,其前提是國民政府要有效掌控控制區的資源和交通、經濟安定。換句話說,宋子文的特使身分發展的對美之"個人外交",盡管為國務院等單位抱怨,卻是"有效"的。
我個人的了解是,胡適的"苦撐待變"很清楚就是等美國的介入太平洋戰事 (這非操之在我),可是主政者有不同的施政等壓力。然而齊錫生先生無法認同這種"被動"。
在第二第三章,對於胡適的出使任務,比較有詳細或同情的說法,如胡適之對日不主和,正可以幫助蔣介石抵擋內部的二大主和勢力。



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

中文書 ,  , 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7-07-05

 

內容簡介

從盧溝橋事變到珍珠港事件,這段期間的中美關係,到底經歷了何種變化?
特別是中國政府對美外交的決策過程是什麼?由何人執行?
中國的外交目的是什麼?談判的技巧如何?美方的反應是什麼?
中國政府在這段時間內,總體的得失又當如何評價?
何以在1937年7月盧溝橋戰事爆發時,美國政府認為事不關己,
而到了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美國政府卻十萬火急地促請中國成為並肩作戰的盟友?
齊錫生最新專論《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完全解答

  中華民族自從和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建立現代化外交關係以來,八年抗戰最根本性地改變了中國和西方的交往,也改變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回顧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夕,中國依然是「半殖民地」,列強在中國瓜分土地,控制中國的各種資源,但是到了1945年大戰結束時,中國的國家地位徹底改觀,列強廢除了一切不平等條約,在主權和治權上,中國成為一個充分獨立自主的國家,在戰後新建立的國際秩序裡,中國還成為世界四強之一。

  導致此項蛻變的最關鍵因素是,中國在珍珠港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立即和美國、英國和蘇聯結為全球性戰略盟友,對抗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的軸心國同盟,而其中特別具有決定性因素的是中國和美國的結盟。

  從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到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長達53個月之間的中美關係,到底經歷了何種變化?齊錫生《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一書向讀者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此外,《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嘗試把這段期間領袖人物的形象、個性、心理狀態、內心深處的盤算策劃等盡量予以呈現,舉凡蔣介石、孔祥熙、宋子文、陳光甫、胡適等人的私人檔案,日記等等,都提供讀者極大的啟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齊錫生


  臺灣東海大學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1967年開始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校區)教書,1990年到香港,參與香港科技大學建校工作並任教。教學研究興趣包括國際關係理論,美國外交,和中國近當代內政外交問題。年輕時業餘愛好包括做木工,修房子,修汽車,爬山,射擊等。老來還希望能夠學會彈鋼琴和說西班牙語。目前仍在做學生。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摸索一個務實的對美外交政策
甲. 國民政府在開戰初期的作為
乙. 中美關係的發展和胡適的外交使命
丙. 中國早期戰事失利對內政和外交的影響
丁. 對於抗戰前途的展望
戊. 中國主動展開對美外交

第二章 胡適受命出任駐美大使
甲. 國民政府對美政策重點的具體化
乙. 政策成果的初步檢查
丙. 中立法和禁運事務
丁. 對於促進國際合作的努力
戊. 胡適對於中國堅持抗戰的貢獻

第三章 1937-1939年間胡適和陳光甫對中國對美政策的影響
甲. 胡適對中美關係的影響
乙. 陳光甫對於中美關係的影響

第四章 尋求一個新的對美政策──1939-1940年來自各方的壓力
甲. 國際環境的劇烈變化
乙. 國內情勢的加速惡化
丙. 中國對美國觀感的改變
丁. 中國逐漸摸索出一個新的對美政策

第五章 1940年以後外交作風的改變
甲. 宋子文任命的背景
乙. 宋子文使命的實質與權限
丙. 宋子文的新作風和新阻力

第六章 1940年下半年中美關係大幅擴展
甲. 促成重慶政府外交政策改變的背景和因素
乙. 中國對美外交實質上的擴張
丙. 越南和緬甸通道的關閉
丁. 中國爭取國際合作的努力:時機、動機和展望
戊. 蔣介石在1940年的感情世界

第七章 1941年:美國邁向中國外交舞臺中央
甲. 內外情勢
乙. 中美關係開始質變
丙. 蔣介石個人在對美外交關係上角色的轉變
丁. 宋子文推行「個人外交」的努力
戊. 1941年中國對美外交上的幾個里程碑
己. 對個人外交的評估
庚. 個人外交過程中的一個特殊案例

第八章 租借法案帶來的希望和失望
甲. 租借法案:一個嶄新的局面
乙. 中國政府如何應對租借法案
丙. 中國對陸軍武器的要求
丁. 中美差距的外在原因
戊. 派遣軍事代表團赴華
己. 太平洋戰爭前租借法案軍火援助的總檢討

第九章 最後的衝刺──中國政府在珍珠港事件中的努力
甲. 山雨欲來風滿樓
乙. 危機終於來臨
丙. 中國開始全方位處理危機
丁. 中國政府處理危機的評價
戊. 危機回顧

第十章 結論
甲. 中國決心抗戰和列強的反應
乙. 蔣介石在抗戰中的角色
丙. 中國的外交和外交官
丁. 中日戰爭的歷史評價
 
 

前言

  中國在1930和1940年代對日本的作戰,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改變民族命運的轉捩點。當然,日本早在19世紀末期明治維新成功之後就迫不及待地參加西方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侵略,而且後來居上,成為掠奪中國土地和資源最兇狠的國家。從台灣的割讓開始,繼之占領東三省,再繼之在華北扶植地方政權,在這數十年中,無論是中國的中央政府或是地方政府,縱或有抵抗的意願,卻不能展示抵抗的效果。以致日本食髓知味,最終導致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中日兩國爆發全面性戰爭。

  八年抗戰是中華民族自從和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建立現代化外交關係以來,最根本性地改變了中國和西方的交往,也改變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回顧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夕,中國依然是「半殖民地」。列強在中國瓜分土地(租界、勢力範圍),控制中國的各種資源(工、農、礦業),僭越和分割中國的行政權(包括海關、郵政、鐵路、內河航行、駐軍屯兵、經濟實業發展,乃至司法管轄等等)。其方法就是以不平等條約強加於中國,迫使後者屈服。

  但是到了1945年大戰結束時,中國的國家地位徹底改觀。列強廢除了一切不平等條約,中國在主權和治權上成為一個充分獨立自主的國家。更甚於此者,中國成為亞洲的領袖國,而日本則完全成為戰敗國。在戰後新建立的國際秩序裡,中國還成為世界四強之一,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這一切發展不但將18世紀以來中國在和西方國家交往過程中所遭受的屈辱一掃而空,而且躍升為新世界的領袖,和維持世界和平發展的磐石。這真是一個驚天動地的蛻變。

  如眾所周知的,導致此項蛻變的最關鍵因素是,中國在珍珠港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立即和美國、英國和蘇聯結為全球性戰略盟友,對抗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的軸心國同盟。而其中特別具有決定性因素的是中國和美國的結盟。

  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1945)的全局,太平洋戰區、中美同盟關係等重要課題,幾乎從大戰剛結束,就受到學術界高度重視,每隔數年就會有中外文佳作問世。本書作者在幾年前也做過一些梳理的努力。戰爭受重視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是西方列強一致參與的全球性大戰。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從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到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長達53個月之間的中美關係,卻很少引起學術界關注。特別是在英文學術論著中,多則一筆帶過,少則隻字不提。造成學術上一大片空白。

  其實,就中美關係發展而論,抗戰前半段四年的外交來往,正是為後半段四年的同盟關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得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第一天之內,美國政府不但極力邀約中國成為盟友,而且推崇中國是世界抵抗法西斯陣營的四個領袖國之一。

  然而在這53個月中,中美關係到底經歷了何種變化?特別是中國政府的對美外交政策的大課題:決策過程是什麼?由何人執行?中國的外交目的是什麼?談判的技巧如何?美方的反應是什麼?中國政府在這段時間內,總體的得失又當如何評價?何以在1937年7月盧溝橋戰事爆發時,美國政府認為事不關己,而到了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美國政府卻十萬火急地促請中國成為並肩作戰的盟友?

  以上這些問題,都值得學術界去進一步探討,因為它們對於了解中國外交策略的構思和中美外交關係的發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努力。這也是本書希望達到的目的。

  在本書研究過程中,作者非常著意地使用原始檔案,除了參考堆積成山的官方檔案之外,還盡量把中美兩國關係人性化,而不是引用冷冰冰的官方文獻、文告或宣言。在國際關係政治學領域裡,學者們經常運用「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這個概念來解釋外交行為。認為「國家利益」是一個行之四海皆準的鑰匙,可以科學客觀地解釋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殊不知「國家利益」的界定因人而異。這在抗戰的前半段中美外交關係上極為明顯。因此本書嘗試把這些領袖人物的形象、個性、心理狀態、內心私處的盤算策劃盡量予以呈現。在這個努力中,舉凡蔣介石、孔祥熙、宋子文、陳光甫、胡適等人的私人檔案、日記等等,都給了作者極大的啟示。也不免影響到本書的寫作風格,和分析的理數。敬候讀者指教。

  本書的研究和寫作並非一氣呵成,而是經過相當歲月,其間或是由於教學責任,或是由於其他研究課題占了優先,所以雖然研究目標從未轉移,但是進度卻時快時慢。在這漫長時段裡,首先要感謝一些學術單位慷慨以經費或假期加以支援。它們包括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的研究金,香港科技大學(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的研究金和研究假期,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的研究金。它們出了錢之後多年都沒有看到成果,也沒有施加任何壓力,真是大度。而我個人遲遲依然能夠完成本書,也給我一種責任完成感。

  在這個漫長的研究歲月裡,讓我獲益最大的是幾個圖書館和典藏館的工作人員。他們無論是高層行政人員或是基層執行人員,都展現出高度的專業素養和樂意助人,使得我獲得完全滿意的服務品質和善意指點,大大提高了我使用資料的速度和效率。這些單位包括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善本書和手稿收藏館(Rare Book & Manuscript Library, Columbia University),台灣的國史館、台灣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和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沒有那些敬業和熱心的工作人員的指引和協助,本書大概難以問世。

  最後,在寫作和出版的過程中,作者也得到許多親朋好友的鼓勵。特別是陳永發教授看過稍早的全稿,林載爵先生協助審核全書各章,都只能在此誠摯致謝。
 

臺灣於1888年創立新式郵政。郵政節祝文 (胡適 1948.3.20): 臺北市政府 柯市長針對郵局業務發言不夠謹慎表達歉意



【胡適的郵政節題辭】

  1947年,交通部以1896年3月20日為國家郵政開辦日,將每年3月20日訂為「郵政節」。
  隨著科技進步,時代的腳步可謂日新月異,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式也越加簡單與方便。其實,在1990年代之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由於交通的阻隔,要維持相隔兩地之間的緣分相當困難,不論是交遊論學或是互訴情衷都得依靠郵政牽線。1948年3月20日胡適應邀為郵政節題辭,,這篇除了是胡適在報紙上難得一見的長篇題辭之外,從內容也可以清楚看出胡適對郵務從業人員所想表達的滿滿敬意與謝意:

  古人說「家書抵萬金。」郵政局做的事是替千千萬萬人傳達他們的心靈——傳達母子之間的慈愛、男女之間的戀愛、朋友之間的敬愛——每二十公分何止萬金!所以每一個郵差的勤勞,每一次郵政業務的改進,都在我們心裡得著最誠懇的感謝。
民國三十七年郵政節
胡適

還記得當年關於家書、情書或是等榜單(成績單)的回憶嗎?也歡迎大家流言分享喔!

圖片描述:郵政節題辭
圖片出處:華北日報1948年3月20日第6版

#胡適
#郵政節題辭
#華北日報1948年3月20日第6版
#家書抵萬金

如果我是胡適:關於自由和民主的思考題活動主題網站
https://www.hushihevent.com/

#胡適誕辰130週年特展隆重開展
#如果我是胡適 #關於自由和民主的思考題

#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六上午0930至1200下午1330至1630
#趕快揪團來預約導覽吧




0321 2 016
https://zh.wikipedia.org/....../%E8%87%BA%E7%81%A3%E9......
臺灣郵政是清朝福建臺灣省巡撫劉銘傳於1888年創立的新式郵政,於臺北府城設置了「臺灣郵政總局」辦理全臺郵政,比「大清郵政官局」的正式奉准設立(1896年)早了8年[1][2]。此一新式郵政與傳統郵驛制度與海關郵務[註 1]的最大不同之處是在於除了官方文書外,也收寄民間信件,並且引進了郵票制度[1]。
ZH.WIKIPEDIA.ORG




 柯市長的粗鄙、無知之一例,以為郵政業務只是送"你"的信而已。

 W. Edwards Deming 對美國郵政,有些忠懇的建言,參考其著作【轉危為安】。 

臺北市政府 柯市長針對郵局業務發言不夠謹慎表達歉意

www.gov.taipei/ct.asp?xItem=147573923...5158... - Translate this page
22 hours ago - 針對今(31)日柯市長有關郵局相關說法,臺北市政府發言人林鶴明表示,柯市長個人很久沒有去過郵局,故今日發言表示有關郵局應該從地球上消失 ...







1930年元旦楊肇嘉寫給朋友們的賀年卡.
2016的開始,秋惠文庫祝賀各位庫友,新年新氣象! 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 楊肇嘉生平請参照以下連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5%8A%E8%82%87%E5%98%89







2015.3.20 回台中老家,壁上的大日曆標示"郵政節",因想起我挖出的這篇 "郵政節祝文 (胡適  1948.3.20)".......
郵政節的由來

現代郵政究竟起源於何時?宜溯自清末保護外國公使郵件談起。清末門戶大開,列強長驅直入,為了實際的需要,郵政制度於焉誕生。在英人赫德(Robert Hart)的熱心推動之下,光緒四年(西元一八七八年)各海關郵務處開始收寄公眾信件,這是海關郵政服務民眾的開始。但是,這只是試辦日期,一切都還在摸索與草創時期,直至十八年後才正式開辦。
光緒二十二年二月初七日(西元一八九六年三月二十日),清廷終於在赫德所擬的章程奏摺上批了一個「准」字,大清郵政官局乃正式運作。
民國締造之後,國家浴火重生,氣象更新,民國三年,我國正式加入萬國郵政聯盟,郵政業務亦有長足進步。民國二十六年蘆溝橋事變起,為了應付軍事需要更開辦了軍郵,為前方作戰官兵服務,成為郵政史上的一大盛事。
民國三十七年交通部明令規定,將三月二十日訂為郵政節。

2.每一年的三月二十日為郵政節。

3.民國三十七年交通部明令規定。



胡適之先生應邀寫一賀文:

古人說:「家書抵萬金」。郵政局做的事是替千千萬萬之人傳達他們的心靈 -- 傳達母子之間的慈愛,男女之間的恩愛,朋友之間的敬愛 --每二十公分何止萬金。所以每一個郵差的勤勞‧每一次郵差業務的改進,都在你們的心裡得著最誠懇的感謝。

                             民國三十七年郵政節    胡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