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朱經農;我們預備要中國人十年後有什麼思想?candidate: 馬寅初



胡適說到馬寅初每天冷水澡:「沒有女人是過不了日子的」。馬寅初在當時便已是名重一時的大學者。

1917年1月27日胡適經費城,某夜朱經農先生曰:"
我們預備要中國人十年後有什麼思想?
此一問題最為重要,非一人所能解決也,然吾輩人人心中當刻刻存此思想耳。"---謹以百年前一青年之自覺勉21世紀台灣青年....






近日讀 胡適書信集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18年7月14給朱經農討論 第四種文學革命
之後8月 給疑古玄同 談朱經農老哥給胡的信 談文字改革

此書附一則 "胡適捨棄的"雜記" (上冊 頁178-80)
candidate[Latin candidātus, clothed in white (from the white togas worn by Romans seeking office), candidate, from candidus, white. See candid.] 胡氏還追溯到梵文"光輝...."

談許多文字/文法的教育之改革....












國民教育文庫【教育思想】│朱經農 著│臺灣商務印書館│55年出版

朱经农

百科名片

朱经农(1887~1951)生于浙江浦江。教育家、学者,著名的大学校长、诗人,教育行政部门的高级官员、出版家和爱国家。1904年赴日本留学。 1905年加入同盟会。同年回国,参与创办中国公学。1925年参与创办上海光华大学,并任教务长。1928年后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教育 部常务次长,中国公学代校长,齐鲁大学校长,湖南省教育厅厅长,中央大学教育长,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上海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光华大学校长。 1948年后留居美国。1950年后在美国哈德国福神学院任职。著有《近代教育思潮》等。
目录
人物简历
人物生平
教育思想
人物影响
人物评价
主要著作

人物简历

1904年赴日本留学,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参加革命活动,1912年转入国民党。   1905年冬自日本返沪,参与创办中国公学。1910年受聘任教于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教授英文兼任农业学通译。   1916年赴美,先入华盛顿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学,获硕士学位。   1921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   1923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辑。   1925年“五卅惨案”后,圣约翰大学全体华籍师生在校下半旗志哀、集会,美籍校长卜舫济下令解散集会,驱散师生。500多名该校大学和附中学生及1

朱经农
9 名中国籍教师愤然离校,宣誓永远和圣约翰脱离关系。张寿镛校长在一些著名爱国人士支持下,遂创办光华大学,以支持这些脱离圣约翰大学的爱国师生。朱经农此 时成为张寿镛校长创办光华大学的得力助手,并任光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主持教务。以后,一直连任历届的光华大学校董会校董。   1930年春,蔡元培先生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时,他兼代常务次长。   1931年任齐鲁大学校长。   1932年任湖南省教育厅长。   1943年任中央大学教育长(校长由蒋介石兼任)。   1944年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   1945年任光华大学校长,1946年兼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1948年11月任中国出席联合国文教会议首席代表,后留在美国。   1951年初,因中风客死异国他邦。终年64岁。

人物生平

8岁丧父后,随叔父移居湖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常德府中学堂。次年八日本弘文学院、成城学院学习。光绪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旋因反对日本政府的《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而回国,与留日同学创办中国公学于上海,后迁来吴淞。朱经农为中国公学三干事之一。辛亥革命后,应宋教仁覃振的邀请,赴北京先后任《民主报》、《亚东新闻

年轻时的朱经农
》报社编辑。“二次革命”中遭袁世凯通缉。民国5年(1916年)赴美国进华盛顿大学学习,民国7年获硕士学位,民国9年转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研究院,参与文学革命活动。   民国10年,朱经农任北京大学教 育系教授,发表了有关教育的文章,享誉一时。民国12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主编中小学教科书,并与陶行知一起主编我国第一套平民千字课本,首先为本县平民教 育促进会所采用,在农村扫盲中取得良好效果。期间先后担任光华大学教务长、上海市教育局长。民国17年后任国民政府大学院普教处长、教育部普教司长、教育 部代理常务次长、专任常务次长。   民国21年至32年,任湖南省教育厅长达10年之久,在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增设中、小学、创办 大专院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使民国时期的湖南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民国32年起,历任中央大学教育长、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 光华大学校长等职。民国35年出席国民代表大会,民国37年11月任中国出席联合国文教会议首席代表,会后在美国从事译著。朱经农于1951年病逝。主要 译著有《明日之学校》(杜威著)、《教育大辞书》、《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爱山庐诗钞》等。   1923年,与朱其慧、晏阳初陶行知黄炎培等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与陶行知合编《平民千字课本》。   1923年12月,亚东图书馆集结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文章,出版《科学与人生观》一书,文章作者除张君劢、丁文江外,还有胡适、陈独秀、梁启超、张东荪、吴稚晖、范寿康、林宰平、孙伏园、朱经农、任叔永、唐钺等,学者名流几云集于其间。论战一直持续到1924年底。

编辑本段教育思想

一、特别注意建立一支强大的第一流的师资队伍。从1925年到1937年抗战开始前后,校中文、理、商三个学院,一时群贤毕至,名师云集,异彩纷呈,蔚为壮观。胡适、孟宪承、钱基博、吴梅、廖世承、吕思勉、徐志摩潘光旦罗隆基章乃器王造时、彭文应、张东荪、李石岑、全增嘏、朱公瑾、蒋维乔、张歆海、钱钟书、余上沅、谢霖、容启兆、郭绍虞、金松岑、孙大雨……等各位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及学术界各领域中的重量级人物,都出现在光华大学。   


二、提倡和鼓励学术自由。尊重学术自由,是一所有成就的大学的灵魂,光华大学从创办时对此就高度重视。上面列举的名师,各种学术思想倾向的都有。他们在课堂上,都充分展示自己学术观点。1927年起,校方每周还邀请各方面的名家来校演讲。据不完全记载,前后有:杨杏佛(杨铨)、鲁迅邵力子、曾孟朴、林语堂、黄炎培、江问渔、马寅初王云五陈布雷陈立夫徐悲鸿、陶行知、陈诚、茅盾、陈鹤琴、孙寒水、何炳松、张静江、林重远、王正廷、郭泰祺、翁照垣……等,这些人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法学家、作家、艺术家,教育家、史学家、出版家……等等。思想倾向也各异。从而活跃了学术空气,促进了光华大学的思想开放和学术繁荣。   

三、注重发挥人才的作用。这是看到老作家施蛰存的一篇散文《知已之感》后想到的。   文章先引《新文学史科》载叶圣陶日记《在上海的三年》中的话。“朱经农来,言拟好好办光华大 学,邀余与予同(周予同)任教,并托余拉施蛰存为国文系主任。余言自己不任大学教师,拉施君则可以效力,因致书蛰存。”又一天的日记:“施蛰存来,渠已允 就暨南教职……光华方面只得辞却。”   施蛰存看了这两段日记,大为感慨。因为他与朱只是十六年前,朱担任中国公学副校长,施在中国公 学兼课时见过面,不料朱就注意了他,后来有人又在《胡适来往书信选》中,看到朱给胡适的一封信里,汇报中国公学的情况,提到郑振铎、孙俍工、李石岑、施蛰 存四位“教书”尚可,因之十六年后,还能想起他,拟邀他去光华充实系级的领导力量。有人把《书信选》中的话告诉了施先生。施深受感动,因而生“知己之 感”。   由此可见,朱经农注重人才,且不任用私人,不结党营私,完全以办好大学出发来想事作事,这就更难能可贵了。

人物影响

1905年废科举意味着在制度层面传统教育寿终正寝;五四运动则在精神、价值层面引进了新的思想文化资源,并在此后的教育实践中极大地更新了学校教育的 面貌。一大批从西方回国的知识分子身体力行地投身于新教育的建设。当时正是世界范围内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方兴未艾之时,杜威的学说对中国的新教育产生较大 影响。当时活跃的教育家如陶行知、陈鹤琴等均出于哥伦比亚大学杜威门下。杜威及其弟子几度来中国访问、演讲,胡适、蒋梦麟、朱经农、郭秉文等都曾在进步主 义思想中心的哥大学习。

人物评价

朱经农是一位知识渊博、学贯中西的学者,虽在政界漂浮一些时间,却不是纵横捭阖的政客。他是一位正直无私、忠诚勇敢的爱国主义者,又是一位真诚勤劳、立己立人的教育家。

主要著作

《明日之学校》(杜威著)《教育大辞书》《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爱山庐诗钞》
扩展阅读:


李冰封:纪念朱经农先生

- [ 轉為繁體網頁 ]朱经农先生不是湖南人。但他与湖南关系密切。清朝末年,他的叔祖在常德当过知府,湖南名人 ... 近五十年多年来,许多文章一接触到朱经农先生,就尽量回避,其中原因, ...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2015 漢清講堂紀念胡適之先生(Dr Hu Shih):12月16日(周三)《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

2015 紀念胡適之先生 上篇 part one 漢清講堂

2015 紀念胡適之先生 下篇 part two 漢清講堂

2015 紀念胡適之先生  part three  鍾漢清








2015 紀念胡適之先生暨戴明博士(Dr W. Edwards Deming)《轉危為安》《新經濟學》修正版出版日期:12月16日(周三),10:00~ 12:00
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
電話:(02) 2365012
主辦:漢清講堂
主題: 從【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看1980年代的台灣出版品的自我審查


參考網葉:
http://hushihhc.blogspot.tw/2012/09/1929_6870.html

2015年胡適紀念演講:從《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看1980年代的台灣出版品的自我審查;胡適:"三民主義" 那可以作經典? (1959)《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1929
2015年12月16日,擬在漢清講堂辦一場胡適紀念演講,講題:從【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看"1980年代的台灣出版品的自我審查"

2015.11.24。 我與蘇錦坤先生談中國近十年的"民國鄉愁"現象。當然,中國新的"胡適熱" (有刪減的全集)可能有二十年以上了,胡適和朋友圈,多少促進中國的這波"人才荒"的"愁"。
而《胡適全集》的出版歷史,也可反映出台灣的許多問題。

簡介

   錢谷融:在國民黨時期,胡適是被稱為“當今聖人”的。他的門生遍天下,他在北大多少年,後來他的學生都居了要津,聲望地位是很高的。到1955年以後,(中共--HC)就把他糟蹋得不成樣子了。




1. 《某某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文類,在20世紀最有名的是梁啟超的和胡適之的。
這種格式,在宋儒的傳記,可能就初具了。在臺灣大學圖書館,輸入"年譜長編",可得624文件。這沒包括該圖書館尚未收錄的百萬多字的《施蟄存編年事錄》(上海古籍,2013)。原則上,這種編著原始資料越豐富越好。由於胡先生1948年離開北京時只帶走幾本書,許多東西留在家中。他們的整理、發行,可能都在80年代之後了。


胡頌平先生簡介。胡頌平是溫州樂清人,可了解楊誠齋等人的詩境,除了《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朱家驊年譜》等年譜之外,還有些文章登在傳記文學, 胡頌平《追憶伍叔儻先生》.....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包括"補篇")的大缺點/限制之一是編者沒讀過/收入胡適的日記和書信,譬如說,《胡適書信集》(1996)、《胡適來往書信選》(2013;《胡適書信集》(1996) 引此書中胡適致周作人的信1936.1.9,)《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未收此篇精彩的信),可見此書初版當在90年代之前)等書,都還是選集。距離Hu-Shih: A Life in Letters 還有點距離,不過都是參考書。《一對小兔子:胡適夫婦兩地書》(2006)呈現完整點的夫婦關係。

他的國文程度不錯,可惜不通外文,所以書中人名的稱呼方式和拼音都不理想。出版品中的這種問題,到現在都還很常見:2015.11



Helmut Schmidt 一次尷尬的場面:他問 Federico Fellini,【大路 La Strada】 的出色演員Giulietta Masina 現況如何?Fellini 指著不遠處的一位老婦。顯然,她是他的老伴。。---Helmut Schmidt, 赫尔穆特·施密特 1918-2015 【不在其位】p.59

Masina died from lung cancer on 23 March 1994 at age 73, five months after her husband's death on 31 October 1993. For her funeral, she requested that trumpeter Mauro Maur play "La Strada" by Nino Rota.[7] She and her husband are buried together at Riminicemetery in a tomb marked by a prow-shaped monument, the work of sculptor Arnaldo Pomodoro.Nino Rota Gelsomina La Strad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jyAFubBkbM



"再三瀆,瀆則不告"。 (易經)--胡適跟胡頌平說明"瀆",舉此例。我不知道它的意思,請教林義正老師,他解釋:(初次占,就已告知了吉凶);若再三地占,就顯然瀆慢不敬;瀆慢不敬,就不再告知吉凶了。
冒犯﹑褻瀆。水滸傳˙第二十三回:「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一時冒瀆兄長,望乞恕罪。」亦作「冒突」。無禮的冒犯。紅樓夢˙第三回:「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遽然入都干瀆。」



2.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油印本和聯經本1984)、《胡適之先生年晚年談話錄》(1984)、《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2015) 的關係之說明。現在,《胡適之先生書信集》,甚至《胡適之先生全集》等都出版了,是否大體已備了呢?


編書的問題:《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各冊有索引,而《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則無索引。這會造成許多不方便,譬如說,1960年的《初稿》中"周德偉"(子若)只有一條3139頁(1月2日),事實上,《長編初稿。補篇》的10月28日也有一條談雷震案:"雷震一天功夫成了世界知名的人物,這是政府把他造成的。"....."我從來沒有說"減刑"兩字,都是報紙上的瞎說。"



1959.4.29《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完全未收入。
蔣慰堂關於吳敬的書 (這頁在索引上未收,因為刪去,談的是珠算問題,5.6,p.2890有回信)、陳之藩【氫氣彈的歷史】、錢鍾書夫婦與胡適: 宋詩選注、白居易《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2015,pp.130-31)

比較《胡適之先生年晚年談話錄》(1984,pp.20-21)、收6/5


我讀過楊絳先生文集 ,錢鍾書先生夫婦很佩服適先生(說話和評論都有憑有據....)。
所以先生的之先生晚年談話錄中 (20-21頁)1959.4.29
評錢先生的宋詩選注選詩故意胡亂 ,然而其注解很用心 ,相當感佩。
(錢鍾書先生在台港版宋詩選注 (增捕本) 前言 (1988) 加注: "......對選目很不滿意,並認為迎合風氣。卻說 "註確實寫得不錯"。)




胡頌平先生動用了胡適之先生的朋友圈之記憶和學術,做他的事業。他唯一的缺點是外國人的名字常認錯了。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等書,大部份都未包括《胡適日記》,除胡適之先生早年公布的《胡適留學日記》、部分20年代日記、部分旅台期日記。

3. 自我審查有良性和惡性之分。


censorship 是政府常用的宣傳技術。中共、國民黨是這方面的老手。譬如說,現在比較不常見美國艾森豪總統訪問台灣石,與胡適之先生在圓山大飯店的"促膝長談"。

中國的最近例子:
........篡改一張過去的報紙,從提出方案到精心裁剪、重新製作到拍攝播放,並非一個人心血來潮的即興之作,而是一個系統性的造假。另一方面,過去的類似造假已經受到廣泛的嘲諷、當下資訊又如此發達,網民們找出報紙原件不費吹灰之力,這個造假比過去顯得更加天真、愚蠢和虛偽。一個看起來無所不能的政府,為什麼要做這樣幼稚可笑的事情?
其實,這不過是局外人的提問。首先,中共宣傳系統的確無恥而又愚蠢,但是他們同時也知道,這類做法仍然十分有效。它準確地傳遞了這樣的信息:一,胡耀邦是"我們的人",要在"我們的歷史文獻"中給他塑造一個正面的形象;二,趙紫陽是一個罪人,我們正在對他實行"抹除記憶"的刑罰。.......【長平觀察:為什麼要幼稚地造假?】一份假造的《人民日報》引發網絡嘲諷。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共宣傳儘管愚蠢而傲慢,仍然有效地傳遞了信息。

Chinese whispers: "spreading rumours" online is now punishable by seven years in prison


More signs of a crackdown on expression
ECON.ST


BBC 中文網(繁體) 新增了 2 張新相片
歷史可以改寫嗎?——改了!
為紀念胡耀邦誕辰百周年,中國中央電視臺播出了共有五節的紀錄片,在其中一段中,出現了一份33年前出版的《人民日報》,但上面趙紫陽的頭像不見了。
你對胡耀邦和趙紫陽瞭解多少?為什麼趙紫陽的照片被替換?





這場演講談的是胡頌平先生和他的出版商的self-censorship。


意在保護當事人,不管是雷震案的近百位同情者,或是胡適假裝不認識錢鍾書先生。

胡不歸的【胡適傳】對胡適駐美大使的功績認為可"不朽",影印稿有,出版品刪;
又如1960.10.23 年刪去張貴永(1908-1965 字致遠,著名歷史學家,世界史研究專家)對胡頌平先生說胡適之先生在雷震案之後還從美國回台灣:
"在目前的情況之下,一般人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不回來,二是回來之後不說話。但胡先生回來了,回來之後說的話仍和從前說的一樣,這才是了不起的地方。" (p.285)
又如1961.1.12 胡適執意要【自由中國】的金承藝先生到他身邊幫忙整理待出書的文稿,月薪1000元。中研院的王志維說:"......薪水,公費裏可以給的,何必先生私人出錢?"(之前院內多人如此主張) 。先生說:"不是可以不可以的問題,乃是願意不願意的問題。" (hc按:【自由中國】半月刊決定停辦,三個人都要另外安排工作。聶華苓女士到臺大、東海兼課教書,都是公費。.....金先生"願意跟先生工作".....")


在惡性方面,胡頌平將胡適之先生對三民主義、孔孟學會、蔣介石先生等的"批評",刪/改之.....



胡適之先生經驗豐富,很自覺當局的檢查書信之制度,所以他要給李敖信,談到華嚴弟弟坐監回來等事情,不會將信寄出,而是交李的老師姚從吾等轉交。

胡適之先生在談話和書信中也會明白指出"不記/不寫"政治:譬如說,
1959.12.14 復袁瓞先生:......我勸你不要在信上多談政事.....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p.180)

1959.12.31
談到戰後東北兵敗問題....胡適之先生是參加當局的秘密會議的....."先生說到這裏,說:"這些政治問題,還是不記的好。""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頁190) 

除了胡適之先生先生自己的防線,秘書胡頌平先生及胡適之先生的好有,也會設下防線。

譬如說,1959.12.26日談毛澤東進北大圖書館的事。毛"和五個青年上書於我,---這封信,我交給.....保管的。在抗戰期間,放在上海,.....
胡適的學生胡頌平的《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中,有這樣一段話:毛澤東說,將來給胡適恢復名譽,1959年12月26日。先生說:"……毛澤東在湖南師範畢業後到了北平,他和五個青年上書于我--這封信,我是交給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戰期間,放在上海,竹垚生怕生事,把它燒掉了*。---當時北京有個工讀撫助會,他先在輔助會工讀,很苦。……他管理報紙閱覽室,每月八塊錢。那時八塊錢也可以過活的。"(【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頁185,《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也只收部分。抗戰前,教授一個月300多塊大洋;當時的月薪待考,可能150-200......)




*日記中提及的"信",沒有保存下來,胡適又沒有具體告訴胡頌平信中內容。因而,後人已經無從知曉信裏到底說些什麼。

關於雷震案的記載,很可以說明胡頌平先生處理的方式。
胡適回國之前在日本與毛子水談什麼,胡頌平先生當然不知道,也無從記起。他能記的是回國的見聞。
基本上,張貴永(1908-1965 字致遠)說,胡適之很了不起。
回台當天,1960.10.22,因為有台灣各報記者的報導,所以只刪" (雷震已成為自由中國言論自由的象徵)當時我說該為他鑄銅像,現在銅像還未鑄成*,(換來的是十年坐監)"
隔天10.23 (周日),有近20位的朋友到訪,有的人談得很久,不過,因為這些都是私人間的事,胡頌平先生幾乎都刪除(約20行),未出版 ,頁284-85。


* 關於雷震,周棄子有二首詩:
聞雷儆寰事急投于右老
憶雷儆寰:......銅像當年姑漫語,鐵窗今日是凋年。



迷惘集 : 張忠紱回憶錄 / 張忠紱著
台北市 : 雙子星出版 : 星光書報社發行, 民60[1971] (這本書,錢端升寫成"錢x升"

《迷惘集:張忠紱回憶錄》是一本很獨特的書。先了解張忠紱(1901-1977)出生於清朝,到美國留學,當時情華留學獎學金是5年,可讀到博士。可是張忠紱似乎給羅(家倫?)校長的新規定整了。他知道行政學的第一要義是創造團隊精神,而這只有任教北京大學時1931-37可以感受得到。他一生飽受中國的組織中的領導之"理想與現實/制度"間的分裂之苦。雖然改為民國,不過所有的思想和教育等都沒改變。
他與他父親都是忠介之士,幾乎無法立身於中國外交界之鉤心鬥角。



----- (時間:2015-09-23 來源:南方都市報(文/林建剛 文史學者))

 第四條涉及胡適的一個學術觀點。前段時間,臺灣出版了《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的補編,其中有這樣一條:
  “胡適晚年談話,多次提到愈是邊疆地區的人,愈趨向文化保守和排外。如康有為、梁廷枏、張蔭麟等,都因為是廣東人,那正是中國文化的邊區。”
  有學者商榷説:“胡適地偏人保守的判斷難以完全成立。康有為當然是粵人,但梁啟超這位胸懷開闊的思想領袖不也是粵人麼?處在文化邊緣地帶的人們,感受到異文化的挑戰,煥發出某種保守本位文化的精神很自然,但另外一些人以開放的胸懷接納吸收外來文化也很多見。難以接觸異文化之地也無從吸納異文化。”
  同樣是在這本《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編》中還有下面一條記載:“1960年3月27日,胡適對胡頌平説:張蔭麟是廣東人,廣東是我們中國文化的邊區。凡是邊區文化都是守舊的,像梁廷柟、康有為、梁啟超,都是邊區守舊思想的反動,因為邊區先與外國文化溝通的關係。”
  也就是説,胡適認為邊疆地區學者的文化姿態是相反相成的,既有極端保守的一面,又有極端開風氣的一面。而這種開風氣的一面,一方面源於對保守思想的反動,另一方面也源於西方文化的刺激。梁啟超的出現,恰恰就是源於這樣的思想文化氛圍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部分刪除是否因為原論文太長太複雜
譬如說,【1961.1.17 談《寶林傳》埋沒了一千年,直到抗戰的前一年在山西的一個寺院裏發現,但已不全了。後來發現日本保留了一部,直到現在還缺八、九、十卷。】--未刊
其實胡適在1959年11月寫《北宋惟白和尚關於西天祖師偈頌來歷及<寶林傳>、<聖冑集>等書的記載》,指出12世紀初年努力改寫《祖偈因緣》的惟白和尚,雖然不很引人注目,正證明了那一個大故事是很不可靠的假歷史。
11月花大力氣寫《跋寶林傳殘本七卷》。pp.3083-84 數行簡介。


家庭私事:1960.3.31 祖望夫人跟頌平說,她知道他在記胡適的言行。胡適說她"聰明而膚淺/淺薄"。



----

近日雙十節的"唱國歌"成為一話題。大家都注意"吾黨",很少人談"三民主義"。請參考胡適之先生的看法: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1959.2.20

先生談起當年在中公校長任內,有人請他把孫中山先生的全集看了一遍,那些是中山先生的真心話,那些是國共時代臨時應付的話,去泰去甚,作一番整理的工作。先生看了一遍,寫了一篇{知難行亦不易}的文章,在一個很小的【吳淞月刊】登出來。誰知這小小的刊物,竟會引起大風潮。三民主義是當時中山先生的講演,筆記者有些地方還不明瞭中山先生的原意。這種講演的筆記,那可以作經典?

----
快到了11月底了,年代新聞電視台等,還在播放政府的抗戰勝利紀念廣告 (整隻水準很差,雖然是向二千萬死去的同胞致意的)。這讓我想起一處刪文。1960年12月2日:

"今晚先生談起中日戰爭的造成,國民黨沒有世界的眼光也是原因之一。那時國民黨的口號是"打倒帝國主義",英國人怕了,把漢口、天津的租借都放棄了。共產黨是有世界的眼光的,他們知道日本的國力充沛,決不會給日本人打仗。東北的張學良無用,他手下只有楊宇霆可以與日本人交涉,日本人也怕他。張學良把楊宇霆打死之後,日本人交涉,日本就不怕了。如果張學良是個能幹的人,他再能和日本人奮鬥八九年,讓中央的建設時間拖到八九年,那麼我們就不怕了,沒有那回的抗戰,就沒有這回大陸的慘變。"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頁313)

----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我們的國歌其實是黃埔軍校的校歌,後來變成國民黨的黨歌,再後來變成國歌。一個以民族主義為號召的軍校,信奉精神領袖的學說,那樣的校歌是非常貼切的。問題在於,把黨歌推成國歌這種把一國等同一黨的行徑本身其實已經是反民主主義了。





  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 
    胡適 
  中國本來是一個由美德築成的黃金世界。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威爾遜氏/ T. 羅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胡適在1914712日的《留學日記》中,記威爾遜與老羅斯福兩位總統候選人的演說要旨:
「威爾遜氏所持以為政府之職在於破除自由之阻力,令國民人人皆得自由之生活,此威爾遜所謂「新自由」是也 (補些英文: We must establish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people will be free to manage their own affairs.”。羅氏則欲以政府為國民之監督,維持左右之,如保赤子 (We must supervise and direct the affairs of the people.)。兩者之中,吾從威氏
胡適接下來又有一整頁介紹威爾遜不獨為政治家,實今日一大文豪,亦一大理想家也……. 胡適並節錄威爾遜的一些當年國慶的說法,說他得力所在,全在一”恕”字,在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八字…..胡適認為這些都可當作格言,姑且舉一些例
愛國不在得眾人之歡心,真愛國者認清是非,但向是的一面做去,不顧人言,雖犧牲一身而不悔
人能自省其嘗効忠祖國而又未嘗賣其良心者,死有餘樂矣!
。。
19141022日的《留學日記》中記他聽一次羅斯福的演說要點(千人參加) ,說羅斯福是此邦一怪杰/怪傑也,其人之是非功過頗不易論定…..
羅斯福說波士頓人聽他舉愛默生的話”國家精神所在,在於漁人,樵子,農夫,市販……”必鼓掌歡呼,然而如果他說,這些即今日的礦工,路工,婦工,孺工,今日之國家宜顧恤此種工人之人權,……波士頓人則領笑之……他們”不欲我以詩中真義譯為人生日用之主義也….”
政黨若失其造黨時之精神之主義,則毀之可也……



---取自(明年2012新書?)《領導力與組織學習:績效,改善與開創》




幕后故事

在1909年离职后不久,前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率领了一次前往非洲的游猎之旅。
在1909年离职后不久,前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率领了一次前往非洲的游猎之旅。 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上周,特朗普总统推翻了政府开始允许狩猎者进口在两个非洲国家狩猎的大象战利品的决定。
一个多世纪前,另一位总统采取了相反的立场。
在1909年离职后不久,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率领了一次前往非洲的游猎旅行这个活动是由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组织、实业家和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资助了部分费用。这个团队为如今在华盛顿的家自然历史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收集标本。
在当时,和现在一样,狩猎并非不受争议。
罗斯福1908年写信给史密森学会时,概述了游猎的计划,他坚持,他“绝对不是一个狩猎的屠夫“,而是“动物区系的博物学者”。
这场探险持续了近一整年——从现在的肯尼亚延伸到苏丹——罗斯福的儿子克米特(Kermit)和其他几名史密森学会的博物学家也在其中。
这个团队最终收集了1.1万多件标本,其中许多是虫子、植物和小型哺乳动物。但是约500个是罗斯福或他的儿子射杀的大型狩猎动物。
这位前总统后来把这次旅程写进了《非洲的狩猎之路》(African Game Trails)一书里。他对残忍指控非常敏感,指出“反对所有狩猎行为体现的是头脑的软弱,而不是心灵的健康”。

Chris Stanford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Ziyu Ching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中國「相互尊重」vs.德國「言論自由」

11月18日,中國U20國家足球隊在美因茨參加的友誼賽一度因觀眾席上打出西藏旗幟而退場停賽。德國足協副主席齊默曼說:"我們不能禁止抗議行動。在德國體育場館裡人們享有自由表達觀點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