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1841年-1895年),原名守珊,字鐵花,號鈍夫,安徽績溪縣人,為胡適之父。家中為茶商,1858年通過上海縣試,1859年松江府試中試,遭逢太平天國之變,元配馮氏罹難,後續娶曹氏。胡傳協助督辦團練。1868年入上海龍門學院,師從劉熙載。而後五次參加鄉試皆未中舉,遂放棄科舉之途,前往中國東北寧古塔,後受吳大澂推薦,走上仕途,擔任五常廳撫民同知,因丁憂守喪回鄉。後追隨吳大澂,先後前往海南、協助治理黃河,及辦理江蘇稅務。此一期間,續娶馮順弟,即胡適生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生平
同治七年(1868年)進士,歷任編修、陝西學政、河北道、太僕寺卿、左副都御史。光緒十一年(1885年),詔赴吉林,會同副都統依克唐阿與俄國使臣重勘琿春黑頂子地邊界,援咸豐十一年舊界圖,立碑五座,建銅柱,自篆銘曰:「疆域有表國有維,此柱可立不可移。」收回侵界,「而船之出入圖們江者亦卒以通航無阻。」光緒十二年(1886年)擢廣東巡撫。光緒十四年(1888年)署河南山東河道總督,修黃河水患,用水泥砌築磚石壩,加固「鄭州十堡」工程。光緒十五年(1889年)請用新法測繪黃河圖,光緒帝命名《禦覽三省黃河全圖》。光緒十八年(1892年)授湖南巡撫。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自請率領湘軍出關應戰,戰敗於海城,罷歸,返回湖南,不久受命開缺。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朝廷再降旨,將其革職,永不敘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卒,年六十八。《清史稿》有傳。[1]
著作
家族
- 弟弟吳大衡。
- 吳大澂為汪鳴鑾的姨表兄,吳湖帆的祖父,姻親中較出名是張之洞,袁世凱。
- 女兒吳本嫻嫁給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
- 女兒吳本靜嫁給費樹蔚。
- 侄兒吳本善之女相繼嫁給張是彝。吳本善之子吳湖帆過繼給吳大澂爲嗣孫。
註釋[編輯]
^ 《清史稿·列傳二百三十七》參考文獻[編輯]
- 趙爾巽等.《清史稿》. 中華書局點校本.
~~~~~《白謙慎談中國學術:太注重項目制》
讀書報:您當時回來想必有自己的考慮,浙大的誠意也起到很大作用,回國這一年,會不會影響到你在國外原有的學術研究優勢?
白謙慎:對於我的研究,國內的優勢更大。我現在重點研究吳大澂,關於他的資料,集中在故宮、國家圖書館、蘇州圖書館、蘇州博物館、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此外拍賣會上也會有一些。以前我只能通過寒、暑假回國來查,現在離我查資料的地方近了,肯定是我回國之後的一個優勢。
通過在國內這一年的生活,我覺得整體上國內讀書人的專注度要比海外(主要指歐美)差。海外學術界只對自己專業領域的事情發表言論,專業主義精神要比國內強。到現在為止,我只對書法話題發表言論。至於編張充和先生的書,這是她委託我編的。就說書法吧,我也只對晚明、清初、晚清的書法話題發表言論,連清代中期的書法我都不會評價。國內學界往往跨界、混搭得厲害,不可否認有些學者(比如李零)特別有才華,他在不同領域的研究和見解都很有水準,但一般學者是做不到這個程度的。
中國學術界的問題重點不在於抄襲,抄襲當然很惡劣。學術上的粗製濫造和不講行內規矩其實比抄襲更普遍,從某種意義來講,蒼蠅比老虎危害更大。老虎少,打掉就打掉了,但蒼蠅到處都是。有時我會有孤獨感,像現在我到北京,跟書法界也不太來往,覺得沒勁。
通過在國內這一年的生活,我覺得整體上國內讀書人的專注度要比海外(主要指歐美)差。海外學術界只對自己專業領域的事情發表言論,專業主義精神要比國內強。到現在為止,我只對書法話題發表言論。至於編張充和先生的書,這是她委託我編的。就說書法吧,我也只對晚明、清初、晚清的書法話題發表言論,連清代中期的書法我都不會評價。國內學界往往跨界、混搭得厲害,不可否認有些學者(比如李零)特別有才華,他在不同領域的研究和見解都很有水準,但一般學者是做不到這個程度的。
中國學術界的問題重點不在於抄襲,抄襲當然很惡劣。學術上的粗製濫造和不講行內規矩其實比抄襲更普遍,從某種意義來講,蒼蠅比老虎危害更大。老虎少,打掉就打掉了,但蒼蠅到處都是。有時我會有孤獨感,像現在我到北京,跟書法界也不太來往,覺得沒勁。
│研究吳大澂,同時也是研究一個時代一批人│
讀書報:您研究吳大澂到現在已經多年了,我已經看到《吳大澂和他的拓工》(海豚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那麼現在這個題目的研究與寫作進展到什麼程度了?
白謙慎:這個題目進展得緩慢而穩定。從去年到現在我又發表了兩篇和吳大澂有關的文章。今年秋天我要參加一個討論會,又要寫出一篇。八月份之前臺灣大學徵稿,又會有一篇。這幾年,平均每年我會寫出兩篇一萬字到三萬字的關於吳大澂的文章,目前已經有十幾篇了。我想,等到寫出二三十篇左右,才可以把這些文章打通,這顯然是非常浩大的工程。
至於關於吳大澂的書什麼時候出版,還早著呢。老被問到這個問題。首先這些已經完成的關於吳大澂的文章要打通,即使出書也會先出英文版。英文的最大好處是邏輯性特別強,在用英文表達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整理思路的過程。用中文再寫作,需要不斷地加上枝葉。英文版和中文版,結構、章節完全一樣,但你要逐字逐句地對照,會發現有很大不同。我要寫的關於吳大澂的這本書,也許構架會有些不一樣。為什麼?英文版不可能像中文版這麼細緻,會儘量簡潔,像縮減版,畢竟英文版和中文版面對的讀者不一樣。比如,中文版會大量考證當時文人的收入,誰給誰送了什麼錢之類的,但英文版不用這個內容。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在於,這麼多篇專業論文,成書出版的時候如何做到沒有論文腔。那就需要大量的註,給文本提供一個知識系統。另外,要讓讀者閱讀流暢,文本不能太厚重。信息量太大的話,讀者會感覺很累贅。
我還一直在努力,但具體什麼時候能完成?不知道。
至於關於吳大澂的書什麼時候出版,還早著呢。老被問到這個問題。首先這些已經完成的關於吳大澂的文章要打通,即使出書也會先出英文版。英文的最大好處是邏輯性特別強,在用英文表達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整理思路的過程。用中文再寫作,需要不斷地加上枝葉。英文版和中文版,結構、章節完全一樣,但你要逐字逐句地對照,會發現有很大不同。我要寫的關於吳大澂的這本書,也許構架會有些不一樣。為什麼?英文版不可能像中文版這麼細緻,會儘量簡潔,像縮減版,畢竟英文版和中文版面對的讀者不一樣。比如,中文版會大量考證當時文人的收入,誰給誰送了什麼錢之類的,但英文版不用這個內容。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在於,這麼多篇專業論文,成書出版的時候如何做到沒有論文腔。那就需要大量的註,給文本提供一個知識系統。另外,要讓讀者閱讀流暢,文本不能太厚重。信息量太大的話,讀者會感覺很累贅。
我還一直在努力,但具體什麼時候能完成?不知道。
讀書報:在研究和寫作的過程中,吳大澂和之前的傅山有什麼不同?
白謙慎:研究這兩個人的過程完全不同。最大差別在於,我面對的關於吳大澂的材料太多,涉及的面也太廣。好比我要研究收藏,那就要研究文物市場,甚至具體到青銅器收藏、書畫收藏。最近我恰好就在寫一篇關於拓本收藏的文章。接下來還要寫一寫吳大澂的收入乃至同時代其他官員的收入,收藏裡的資訊互通,怎麼知道哪裡有收藏,怎樣找代理人…這些研究和寫作已不是關於吳大澂個人的,完全是在研究一個時代、一批人。
│清代學者吳大澂(1835-1902)│
【每週精選文物 Work of the Week】
篆書七言聯
吳大澂 (1835-1902)
紙本 各334.5 x 62.5 釐米
戶柳東西如栗里 省車遊樂及周原
樂常在軒藏品
吳大澂 (1835-1902)
紙本 各334.5 x 62.5 釐米
戶柳東西如栗里 省車遊樂及周原
樂常在軒藏品
吳大澂,原名大淳,後避清穆宗載淳諱,改名大澂。字止敬、清卿,號恆軒,別號愙齋,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同治七年(1868) 進士,授翰林編修,出為陝甘學政,歷任河南、河北道員,太常寺卿,廣東、湖南巡撫等職,在督師甲午中日之役無功獲遺回籍後,主講龍門書院。吳氏一生熱衷於搜集古器物,雅好金石文字,視考古為專門之學,著有《恆軒所見所藏吉金錄》《說文古籀補》《字說》《十六金符齋印存》《古玉圖考》《權衡度量實驗考》等,多被清末學界奉作經典,影響頗巨。吳大澂弱冠即喜習繪事,同治初入萍花社書畫會,光緒十七年(1891)集書畫社於怡園,故略傳畫名。
是聯所書語句為作者自撰,聯中之栗里(今江西九江)為陶淵明故鄉,與之相對的周原(今陜西寶雞市扶風、岐山一帶)則是周太王居地,為周文化的發祥之處。是以此聯語意趣頗為高古,可稱佳作。吳大澂曾於光緒十五年(1889)三月及汴梁,學《石鼓文》殘石墨拓,與本聯署款、書寫風格相合,或可依就將本作定為此時期墨蹟。
此展品現於「合璧聯珠三——樂常在軒藏清代楹聯」展出,大家要把握最後機會到文物館參觀!
展覽日期: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
展覽地點: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展廳I
展覽日期: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
展覽地點: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展廳I
Seven-character Couplet in Seal Script
Wu Dacheng(1835-1902)
Ink on paper, 334.5 x 62.5 cm each
Live amongst willows as if in Lili.
Roam without chariots as if in Zhouyuan.
Lechangzai Xuan Collection
Wu Dacheng(1835-1902)
Ink on paper, 334.5 x 62.5 cm each
Live amongst willows as if in Lili.
Roam without chariots as if in Zhouyuan.
Lechangzai Xuan Collection
Wu Dacheng, a native of Wuxian (present-day Suzhou, Jiangsu), adopted the present name in order not to violate the taboo of sharing the same name with the reigning Emperor Tongzhi. He joined the civil service upon qualification as jinshi in the 7th year of the Tongzhi reign (1868) and went on to occupy positions including provincial education commissioner, circuit intendant
and provincial governor. Sent home after suffering a defeat in the Sino-Japanese War, he took up teaching at the Longmen Academy. In his spare time, he ardently collected and studied antiquities. Many of his related publications were regarded as
authorities by the scholarly community as early as the late Qing. He was also a painter since young and set up his own painting
society in the 17th year of the Guangxu reign (1891) besides participating in others.
and provincial governor. Sent home after suffering a defeat in the Sino-Japanese War, he took up teaching at the Longmen Academy. In his spare time, he ardently collected and studied antiquities. Many of his related publications were regarded as
authorities by the scholarly community as early as the late Qing. He was also a painter since young and set up his own painting
society in the 17th year of the Guangxu reign (1891) besides participating in others.
The couplet is self-composed and alludes to Lili (present-day Jiujiang, Jiangxi), which was the Jin poet Tao Qian’s native town, and Zhouyuan (covering present-day Fufeng and Qishan in Baoji, Shaanxi), which was home to King Tai of Zhou and cradle of the Zhou culture. Based on the style and the place given in the inscription, the calligraphy can perhaps be dated to around the 15th year of the Guangxu reign (1889) when the calligrapher was in Bianliang studying rubbings of the stone drum fragments.
This exhibit is currently on view at the museum, visit the "Double Beauty III: Qing Dynasty Couplets from the Lechangzai Xuan Collection".
Exhibition Period: 1 October 2016—1 January 2017
Venue: Gallery I, Art Museum,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xhibition Period: 1 October 2016—1 January 2017
Venue: Gallery I, Art Museum,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