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我從胡適面前走過 【王鼎鈞】/紐約華文作家協會紀念胡適

(這篇約在2006年發表)


胡適在台灣最重要的影響不在文學,在政治思想,他的精神時間幾乎都拿來宣揚民主自由。他鼓吹言論自由,不遺餘力,文藝表現的自由就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

我對胡適沒有研究,我見過胡適,崇拜過胡適,學習過胡適,思考過胡適,今天湊個熱鬧,談談我的回憶。

胡適一九四九年離開中國大陸,他去了美國。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他由美國回台灣講學,一九五四年二月,他回台灣參加國民大會,一九五八年四月,他回台北接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一九六二年二月去世。由一九五八到一九六二,他在台灣六個年頭,這六年間他對台灣發生了極大的影響,台灣報紙對他的一言一動都當作重要新聞,台灣讀者閉上眼睛,都隨時可以看見他的一張笑臉。

作家開會談「胡適在台灣」,好像應該從文學的角度談他。胡適在台灣最重要的影響不在文學,在政治思想,他的精神時間幾乎都拿來宣揚民主自由,這一部分說來話長,還是先談文學。

今天回想起來,胡先生對台灣文藝的發展好像不大關心。他是反共的,一九五○年代台灣興起反共文學,他沒說話。他是主張創作自由的,他去世前,現代文學已經初展,爭議已經出現,他也沒甚麼表示。他開創中國的白話新詩,他在台灣也不談詩,詩人也不找他請教。

回想起來,胡先生鼓吹言論自由,不遺餘力,文藝表現的自由就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可是他從未這樣說過,那時候,我們也沒有這樣的觀念,我們總覺得他越來越跟文學不相干。

文藝運動要由大作家領導 一九五二年,胡先生第一次回到台灣,這是大新聞,很多人自動到飛機場歡迎他。我當時在廣播公司工作,也跟著採訪記者趕到松山機場,還參加了他舉行的記者招待會。那時都說他回來擔任政府的職務,也有人說他要組織政黨,新聞界對這兩件事興趣很大,他用太極拳應付過去。

終於有人問他對文藝運動的看法,他很認真的說,「文藝運動要由大作家領導」。這是他第一次談到文藝,只有三言兩語,那時我是個文藝青年,心裡很納悶,政府正在搞反共文藝,大作家正是被領導的對象,我不懂他是甚麼意思。終於有一天我明白了,他的看法是文學史的看法,「江山代有才人出,管領風騷五百年。」從他的角度看,五十年代的反共文藝運動是個政治運動。

一九五八年,台北的中國文藝協會開大會,邀請胡適演講,胡先生講〈人的文學〉、〈自由的文學〉。演講有現場錄音,事後又記錄成文字,有一段話他是這樣說的:

政府對文藝採取完全放任的態度,我們的文藝作家應該完全感覺到海闊天空,完全自由,我們的體裁,我們的作風,我們用的材料,種種都是自由的,我們只有完全自由這一個方向。

人的文學、不是非人的文學,要有人氣,要有點兒人味,因為人是個人。

在〈人的文學〉演講之前,他在文協有一次演講,提到中共改造作家,他引用外國通訊社的報導,女作家丁玲「跪」在文協的地板上擦地板。「跪」字吐音很重,聲音也拉長,同時兩隻手做出擦地板的姿勢,表情很悲愴。他是一個很理性的人,我聽過他很多演講,只有這一次看見他這樣「柔情」。

在〈人的文學〉演講之後,台北文化界紀念五四運動,請胡先生演講。他說起當年他提倡文學改良,陳獨秀把「改良」換成「革命」。他提到文學有生老病死,文言是死文學,白話是活文學。都是老生常談,可是胡先生不管說多少遍,大家還是愛聽,這是他的魅力,我沒見過第二個人能和他相比。那次演講,他特別提到他們對新文學創作「提倡有心、實行無力」,他提出魯迅和周作人,稱讚了兩句。那時台灣無人敢公開說出魯迅的名字,而且魯迅當年罵人也沒饒了他,他「外舉不避仇」,我感受到他的風範。

《紅樓夢》沒有藝術價值? 一九五九年,中國廣播公司播出《紅樓夢》,我跟胡先生有近距離的接觸。播送《紅樓夢》是曾虛白的構想,他作過中國廣播公司代總經理,他在任的時候,中國廣播公司條件不足,「拿不動」這個節目。一九五九年,時機成熟,節目部主任邱楠著手實行,曾虛白雖然離開了中廣,但答應擔任這個節目的顧問,全力支持。曾虛白的老太爺就是曾樸,《孽海花》的作者。曾先生和胡適熟識,他打電話給胡先生,請他擔任這個節目的顧問,然後節目部主任邱楠帶著我拜訪胡適,那時中廣還沒推行「製作人制度」,開辦新節目先由編審組作業,再送到導播組,我是承辦編審。

胡適答應擔任顧問,也同意邱主任提出的顧問名單:曾虛白,李辰冬(文學教授),李宗侗(清史專家),他提議增聘史學教授吳相湘。中廣在胡先生的主持下開了三次顧問會議,「胡適氣氛」名不虛傳,滿室如沐春風。胡先生很熱心,他在台灣很少實際參加文藝活動,這也許是唯一的一次。

第一次會議首先談到《紅樓夢》的版本,胡先生決定選用「程乙本」,乾隆五十七年程偉元刻印、高鶚修改過的本子,台北世界書局買得到,它的好處是語言比較淺顯通俗,用聽覺接受,困難比較少。然後討論應該原本照播還是加以刪節?胡院長顯示了他的科學訓練、理性主義,他認為警頑仙子、太虛幻境可刪,女媧補天、頑石轉世必刪,寶玉失玉和尚送玉也沒有播出的必要,倒是色情「誨淫」的部分,他輕輕放過了。我在旁擔任紀錄,暗中非常驚訝,他甚至說,《紅樓夢》有很多瑣碎冗長的記述都可以刪掉,只選有情節的章節播出。

會後立即到世界書局買書,我和導播崔小萍女士都得埋頭苦讀。然後我向邱主任請示,我問,是否可以把賈寶玉初試雲雨情、賈天祥正照風月鑑刪掉?那時「性」是廣播中的大忌,唯恐教壞了年輕人,他說可以。我問,是否把大觀園對對聯、行酒令、作五言排律刪掉?那時文言也是廣播中的一忌,因為聽不明白,他說可以。至於胡先生指出的「迷信」呢,邱主任說不能刪。如果不刪,我擔心胡先生不高興,他再說一遍「不能刪」。

第二次顧問會議,我提出作業報告,胡聽了一時沒有反應,我心中很有歉意。邱問大家:有沒有不該刪、刪錯了的地方?大家默然,胡先生看了我一眼,很客氣的說:「刪掉的都是該刪的!刪掉的都是該刪的!」言外之意,還有沒刪掉的也該刪。一陣溫暖湧上我的心頭,他明白作業程序,我是個箭靶子,他不為難我。邱主任有準備,他說節目部按照胡先生的指示,選取《紅樓夢》的精采情節,另編二十個廣播劇,總算把場面應付過去。會後消息公布,我接到高陽的電話,他那時正在熱中跟《紅樓夢》有關的事,很想分擔「二十個廣播劇」的編劇。其實邱主任只是虛晃一槍,並未打算實行。

即使如此,朋友們對我膽敢到《紅樓夢》頭上動土還是一再諷刺,他們指著我說:「你是世界上權力最大的編輯。」

編審組還有一個計畫,請各位顧問對聽眾發表廣播演說,各人以不同的角度談談這部小說,其中有一個題目是「紅樓夢的藝術價值」,預定由李辰冬教授擔任。胡院長看到這個題目忽然提高了嗓門兒,他說《紅樓夢》哪有藝術價值!他的理由是《紅樓夢》沒有plot,他說他住院檢查身體健康的時候,朋友送他一本《基督山恩仇記》,這本小說有plot,好看,那才有藝術價值。據說這是胡博士一貫的見解,可是我不知道,那天聽見了,更是驚詫莫名。

《紅樓夢》沒有藝術價值?沒有plot?字典上說plot是「情節」,紅樓夢沒有「情節」?我再查別的字典,終於在梁實秋編的字典中查到,plot既是情節,又是結構,還是「陰謀」。我後來知道plot是西洋傳來的東西,中國沒有plot,但是有章法布局,那就是中國的結構,《西遊記》、《鏡花緣》、《儒林外史》都沒有plot,但是都有結構,兩者「不同」,但是不等於好壞。唉,這好像要批判胡適了,罪過!罪過!

然後《紅樓夢》由辦公室進入播音室,那就是崔導播總攬一切了。

事情一沾上胡適,
大家就不好意思使用文言
胡適畢竟是胡適,他對台灣的文學還是發生了影響,例如他到台灣以後,大家用白話寫應用文也彷彿成了風氣,他在這方面沒有言教,只有身教。他一九五二年回台灣的時候,台北的中國文藝協會排隊迎接,扯起巨幅布條,上面寫的是「適之先生,我們熱烈的歡迎您!」那時候,事情一沾上胡適,大家就不好意思使用文言。

胡適提倡白話絕不放棄任何機會,例如中國大陸掀起批判胡適的運動,胡適的兒子胡思杜站出來「大義滅親」,外國通訊社發出電報,說胡思杜「沒有緘默的自由」。在那種情況下,胡博士還有心情告訴中國記者,應該翻譯成「沒有不說話的自由」。

有一年胡適生日,文化界許多人到南港中央研究院為他祝壽,他親筆寫了一封道謝的信,影印了,寄給每一個來賓。這封信開頭第一句話就是:「昨天小生日,驚動各位老朋友。」

中央研究院有一位工友,他的女兒讀師範,畢業了,希望能在台北近郊找個小學教書,就近照顧家庭,這件事很難辦到,除非有大力人士介紹。這位工友寫簽呈要求院長幫忙,胡博士並不認識任何小學的校長,姑且照那工友的意思寫了介紹信,也是毛筆、親筆、大白話,那校長把信裝在鏡框裡,掛在辦公室的牆上。

用白話寫應用文,老教授毛子水也曾響應實行,我想他是讓內憂外患交迫中的胡適開心片刻。風氣所被,那些年報上常有「我倆情投意合」一類的結婚啟事,「我們的父親某某先生」一類的訃聞。我認為壽序、祭文、獎狀、賀詞、褒揚令等等「儀式語言」才是文言最後的陣地。

胡適到各地演講,美國之音駐台北的單位都派人錄音,早期的丁秉燧常在現場拉線安置麥克風。大部分錄音都交給中廣節目部一份,節目部交給我聽一遍,我的任務是斟酌是否適合播出,或者摘出一部分播出。我在工作中深受胡適語言風格的薰陶,他使用排比、反復、抑揚頓挫,常使我含英咀華,他有些話含蓄委婉,依然震撼人心,他明白流暢而有回味。我只能跟他學敘事說理,學不到抒情寫景,他畢竟只是廣義的文學家。



******

左起為王鼎鈞﹑殷志鵬﹑宣樹錚。
紐約華文作家協會紀念胡適
邀名人談『胡適對近代中國文化影響』


【大紀元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史靜紐約報導)今年是近百年來最有影響力的中國學者胡適先生逝世四十四週年﹐紐 約華文作家協會上週日(18日)在紐約華僑文教中心舉行『胡適對近代中國文化影響』講座﹐邀請宣樹錚和殷志鵬教授及知名作家王鼎鈞﹐分別向大家介紹生活在 大陸﹑美國及台灣三個地區的胡適及對近代中國文化所產生的影響。吸引了數十位民眾前來。

前蘇州大學中文系主任宣樹錚教授首先向讀者介紹胡適在大陸生 活的37年。宣樹錚認為﹐要研究近代中國文化﹐無論是研究哲學還是文學﹐都不能繞過胡適﹐胡適為中國哲學研究提供了一種體系﹐為文學開闢了一條道路。不僅 如此﹐宣樹錚說﹐胡適一生堅持自由主義的文化思想﹔提倡言論自由﹑法制﹔並且一輩子不做官﹐保持獨立的身份與地位﹐進而保持對政府的公正﹑真誠態度與言 論。宣樹錚強調﹐百年歷史證明﹐胡適的路是最正確的﹐是未來中國所要走的路。

自2002 年開始潛心研究胡適並著有『赫貞江畔讀胡適』一書的殷志鵬向與會者介紹在美國的胡適﹐他研讀了胡適在康乃爾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時期的大量史料﹐得出結 論說﹐胡適在哥大留學兩年的成果。是決定胡適一生治學與做人的關鍵所在。換句話說﹐他的精彩一生﹐是在哥大留學期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hc 案: 我不同意此說 胡適的每一期都很努力開創他的了不起的一生)

自稱 對胡適沒有研究﹐但卻有緣與胡適共事的王鼎鈞介紹了胡適在台灣的年6時光。王鼎鈞說﹐胡適在台灣﹐對白話文學的提倡﹐雖沒有留下太多文字的東西﹐但他身教 勝於言教﹐給人的感覺﹐好像是所有事只要沾上胡適的邊﹐不使用白話文都不好意思了。王鼎鈞引用了下面的例子﹕胡適的兒子胡思杜在大陸被逼迫批判胡適﹐有人 說﹐胡思杜「沒有緘默的自由」﹐而胡適的更正說﹐應該說是「沒有不說話的自由」。

講座得到了與會者的熱烈反響﹐大家紛紛發言﹐與主講人進行了交流與討論。(http://www.dajiyuan.com)

2/22/2006 12:02:48 P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