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紀念講座傳承大學精神日期:2011-03-21 作者:李純一 來源:文匯報 |
|
本報見習記者 李純一 國內目前的各種講座以紀念逝去的卓越學者為名,從另一方面也是以此作為學術資源,提升講座的聲譽和影響力。 與去年北京大學中文系百年係慶將老校長胡適“請回來”、設立“胡適人文講座”類似,進行之中的清華大學百年校慶,清華國學研究院“請回了”王國維。 2011 年3月10日,清華國學研究院“王國維紀念講座”第一期正式開講,邀請了英國康橋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艾倫·麥克法蘭主講“現代世界的誕生”。該紀念講座一 共8講,為時一個月。而在此前的2010年10月,清華國學院設立了“梁啟超紀念講座”,請來的主講者也是傳統國學研究領域之外的外國學者,在主其事者看 來,“研究中國,不僅要研究中國的歷史,還應具有世界視野”。而這種“不限于傳統的學術形態與方法”、“求新的世界眼光”,正是老清華國學研究院的一種方 法和特色。 一段時期以來,以已故卓越學者之名命名的類似紀念講座,陸續在國內各高校蓬勃興起。北京大學設立了“蔡元培學 術講座”、“湯用彤學術講座”,不同的學科還設立了一些專門講座,如北大社會學系設立的“費孝通紀念講座”、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現北大國家發展研究 院)設立的“嚴復經濟學紀念講座”,以及北大中文系的“魯迅人文講座”與“胡適人文講座”。 多元形式反映學術渴求 各種講座的形式與時間都有所不同。此次清華國學院的“王國維紀念講座”,實際上已經是一個短期課程,講義也會在之後集結成書。 最 常見的,是一年一期的單一講座:“蔡元培學術講座”和“湯用彤學術講座”,由湯一介教授分別創立於1997年和1996年,現今合併舉辦,已延請海內外著 名學者饒宗頤、柳存仁、安樂哲、陳方正、羅多弼、杜維明、劉述先等前來講學。“費孝通紀念講座”2006年創辦至今,已邀請到中根千枝、金耀基、林南、王 賡武四位教授講演社會學議題。設立於2001年的“嚴復經濟學紀念講座”主要邀請外國學者,其中不乏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蒙代爾、阿瑪蒂亞·森和 肯尼斯·阿羅。 與此相比,不少單一講座則不拘於時間限制,如清華大學歷史系的“王國維學術講座”,2010年至今已有5 期;北大中文系2010年開設的“魯迅人文講座”計劃每年舉辦七八講,語言學方面的“王力學術講座”則已舉辦了40期;華東師範大學的“思勉人文講座”從 2007年至今已舉辦了67講。 設立以卓越學者命名的紀念講座,是國際學術界的通行做法。哈佛大學教授、北京大學高等人 文研究院院長杜維明在接受本報採訪時介紹說,國外學界的講座以專門的議題居多,當然也有綜合性的;方式各有不同,有單次的講座,也有三五講為一期的,之後 則會形成小型的論文集等出版物。在杜維明看來,目前國內的講座形式和國外差不多,有些方面甚至還比國外“先進”一些。如,國外的講座許多都非常學術,多局 限在校內,“宣傳力度遠沒有國內的大”;而國內的講座既有專注、精緻型,也有頻率相當高的面向校內外的各種講座。“這是非常好的現象。多元並進,也是一種 百花齊放,反映了各自的渴望和要求。” 學術資源需善加開掘 議題寬泛、多樣的講座會不會顯得雜亂 無序、缺乏延續性?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劉擎教授接受本報採訪時認為,人文社科類的講座“雜”一些,反而有超越專業領域的意義。在中國,本就有“文史不分 家”的人文傳統,而即便是一直以來學科分類明晰的西方,晚近也有很強的跨學科發展趨向。華東師大的“思勉人文講座”,鼓勵和傳達的正是這種從學術出發、但 超越狹義專業化的人文關懷及問題意識。 議題寬泛的人文類講座有一個大洋彼岸的榜樣——“坦納人類價值講座”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這一著名講座由美國猶他大學哲學教授奧伯特·坦納設立於1978年,旨在“推進人 類的知識與道德生活”、“更好地理解人類行為與人類價值”,由牛津、伯克利、康橋、哈佛、密歇根、普林斯頓、斯坦福、猶他、耶魯等9所大學合作舉辦。一位 學者被授予坦納講席,是對其在人類價值領域作出的“傑出成就”的肯定。美國有不少這類歷史悠久的講座,有時在邀請主講人問題上甚至會引發很大爭議,這也從 一個側面反映了此類極具聲譽的講座的影響力。 國內目前的各種講座以紀念逝去的卓越學者為名,從另一方面也是以此作為學術 資源,提升講座的聲譽和影響力。那麼,是否會出現大家爭奪同一學術資源的現象呢?例如,清華就有兩個以王國維命名的講座。對此,杜維明教授表示,這確實不 太常見,不過完全可以通過校內協調來解決,如哈佛大學的威廉·詹姆士講座,就由哲學系和心理學系自1930年起輪流不定期舉辦。此外,哈佛神學院也在 1968年設立了一年一屆的威廉·詹姆士講座,這兩種講座主題則各有偏重。 北大中文系教授陳平原在一篇介紹“胡適人文講 座”來由的文章中曾經提到,“很長時間裏,北大辦學經費拮據,只能憑教授的個人能力,東拼西湊,弄出些不太連續的‘系列講座’來。”參照香港中文大學新亞 書院極具影響力的“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加上請到係友捐資,北大中文系才借百年係慶之機創立了“胡適人文講座”。 相 比之下,國外講座的經費來源相對單一、穩定,講座的資金不一定都來自學術界。如前面提到的哈佛哲學和心理兩係的威廉·詹姆士講座,由哈佛校友埃德加·皮爾 斯(Edgar Pierce)資助;哈佛神學院的威廉·詹姆士講座,則由約翰·林斯利基金(John Lindsley Fund)資助。在這一點上,清華 國學院紀念講座有些形似,與國內常見的單由系裏出資、很容易捉襟見肘的情形不同,其講座由一家公益基金會全額資助。 熱鬧開端之後有待踏實前行 “大學精神或者我們說的‘學統’,其實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來傳承的。”劉擎教授談到,“過去學者的故事、校園裏的建築、一代代的出版物,這些東西比錢之類的硬體更重要。”“我們追懷民國時期的學者,設立紀念卓越學者的講座,也是大學精神傳承的一種方式。” 以 紀念逝者之名而設立、邀請如今正當盛年的學者講演,台下則坐著渴慕知識的學生——講座對學問的“薪火相傳”至關重要。不過,其間還有空白地帶——那些如今 “到站下班”卻還“精力充沛”、無處“發揮餘熱”的退休教授們,似乎還應該引起更多的關注。這在陳平原教授“魯迅人文講座”的開場白裏,有過具體的論述: “各著名大學中文系的學術名聲,很大程度是上一代、甚至上幾代人共同創造的,我們作為受惠者,應該有感恩之心”,而“目前中國的大學制度,對於退休教授很 不公平”。“尤其是人文學者,真的是‘未盡其才’。”由此北大中文系設立專門向作出卓著貢獻的退休教授“表達尊崇與敬意”的講座,每年邀請若干位大陸及臺 港澳的學者,為學生漫談“學問與人生”,“接受我們的致意與請教”。 “人和人之間的聚會有很多種形式,思想的交流尤其重要。”劉擎指出,“如今層出不窮的講座,是社會在文化上活躍的表現。”讓更多的人參與、受惠于這項事業,體現了講座“同時具有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功能”。 人 文社科紀念講座傳佈學問、傳播思想,帶來域外的新知,也發掘身邊被忽略的風景,在面對面的交流中,讓剛剛踏上征途的學生們感受“對於學問的執著與熱情”。 如陳平原所說,熱鬧的紀念講座,需要轟轟烈烈的開頭,也需要踏踏實實的前行。如何護航以紀念學者之名設立的一系列講座、真正推動學術與大學精神的傳承、表 達對前輩學人的敬意,也是高校以及有心這一事業的各類基金會和個人的一個長久議題。 |
“胡適人文講座”的背後
稿源:南方都市報2010-04-01(南方都市報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網)
作者:陳平原
摘要:雖然事情早就談妥,知道煮熟了的鴨子不會飛走,但在準備答謝辭時,還是有點激動。相對於給北京大學乃至北大新詩所的大筆捐贈,這一回中坤集團為北大中文系百週年紀念活動及“胡適人文講座”慷慨捐資200萬,數目不是最大的。
雖然事情早就談妥,知道煮熟了的鴨子不會飛走,但在準備答謝辭時,還是有點激動。相對於給北京大學乃至北大新詩所的大筆捐贈,這一回中坤集團為北大中文系百週年紀念活動及“胡適人文講座”慷慨捐資200萬,數目不是最大的。但此舉具有像徵意義,起碼說明:第一,系友不僅支持母校建設,而且關注自己曾生活過的院系的發展;第二,此類資金,容易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及科研活動,是否能用好,一目了然;第三,捐贈這個事情必須有人做,守株待兔不是好辦法。
記得當初找黃怒波匯報中文系百年系慶活動的設想,他問我需要多少錢,我不好意思說,讓主管財務的副主任算一筆賬,大約100萬。黃怒波當即說,我知道陳老師想要的不是這個數,還是給200萬吧。此前我說過,除了系慶活動,希望設立“胡適人文講座”,正在籌錢。其實,三年前,我就向國外某學術基金會提出申請,在北大設立專門邀請國外學者來華講學的“胡適人文講座”,不過,最後關頭沒能通過。當時我就說,這事情一定能做成,國外基金會不支持,我找國內企業家贊助。可我臉皮薄,不好意思開口,只是在黃怒波主動詢問時,方才提及。有了中坤的捐贈,加上學校的配比,“胡適人文講座”每年邀請兩位著名學者做系列演講。上半年國外,下半年國內,國內外學者同樣禮遇,以答謝他們對學術的忠誠以及對學生的厚愛。第一位請的是著名漢學家、哈佛大學的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教授,五月開講,那時我們會舉行專門儀式。
記得1996年我到荷蘭萊頓大學參加國際會議,邀請方告訴我:你用的是老祖宗的錢———美國人用部分庚子賠款建了清華學校,歐洲若干國家則設立專門資助中國研究的基金。真不知道,二十年間,我出國講學、開會,多少次靠的是祖先的血淚錢(一般情況下對方不說)。不是“痛說革命家史”,或煽動民族主義情緒,我只是想告訴大家,作為中國學者,長期靠國外基金會支持從事學術交流,感覺不是很好。這些年,國家日漸強大,大學經費也有所增加,再加上企業家的慷慨捐贈,我們這些與現實政治、軍事、經濟關係不是很密切的人文學科,會有較大的改觀。
百年系慶,對於北大中文係來說,是個凝聚人氣、調整學術方向、顯示自身實力的絕好契機,借助學校的支持以及中坤集團的讚助,我們將出版20卷“北大中文文庫”、七種紀念文集等書刊、組織一系列學術會議,在學術風氣日漸浮誇的當下,用實際行動,體現自家的學術理想與追求。我相信,此舉對北大中文系的長遠發展,也對中國學界,將產生積極影響。
我是學者,兼做點行政工作,還沒學會成龍配套的答謝辭。只想說一句,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對得起捐贈人的好意。 (本文為陳平原教授在“中坤集團捐贈儀式暨'地理與詩學'論壇”上的答謝辭) (題簽:吳瑾)
◎陳平原,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千古文人俠客夢》等。
***
“胡適人文講座 2010 ”之宇文所安系列演講資料匯總
著名中国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北大系列演讲
此讲座为北大中文系“胡适人文讲座”的首次开讲。
此讲座为北大中文系“胡适人文讲座”的首次开讲。
著名中国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北大系列演讲
此讲座为北大中文系“胡适人文讲座”的首次开讲。主讲人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为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布莱恩•科南德特级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美国哲学会(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成员、麦伦基金会杰出成就奖获得者。主要著作包括《孟郊与韩愈》(耶鲁1975)、《初唐诗》(耶鲁1977)、《盛唐诗》(耶鲁 1980)、《传统中国诗学》(威斯康星1985)、《追忆》(哈佛1986)、《迷楼》(哈佛1989)、《中国文论》(哈佛1992)、《中国古代文 学作品选评》(诺顿 1996)、《中国中古时代的终结》(斯坦福1996)、《“汉魏”诗歌的生成》(哈佛2006)、《晚唐诗》(哈佛2007),等等。
演讲安排:
(1)第一讲:快乐;拥有;命名:对北宋文化史的反思 (Happiness, Ownership, Naming: Reflections on Northern Song Cultural History)
时间:2010年5月24日下午3:00
地点: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
(2)第二讲:桃花源的长官 (The Magistrate of Peach Blossom Spring)
时间:2010年5月26日下午3:00
(3)第三讲:缺席的石头 (An Account of Missing Rocks)
时间:2010年5月28日下午3:00
(4)第四讲:悉为己有 (“All Mine!”)
时间:2010年5月31日下午3:00
(5)第五讲:回声: 读法 (Echoes: Reading)
时间:2010年6月3日下午3:00
第二至五讲演讲地点均为北京大学五院中文系二楼演讲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