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從譯本裏研究佛教的禪法 (1925)








從譯本裏研究佛教的禪法

  我們現在研究古代所謂“禪法”是些什麼東西,應該用敦煌關中廬山三處所出的禪經作研究資料:3世紀以前所譯的禪書太簡單了。不能應用。

  《坐禪三昧經》說五門對治法,我們用作禪法的綱要:
  (1)多淫欲人,不淨法門治。
  (2)恚人,慈心法門治。
  (3)多愚癡人,思惟觀因緣法門治。
  (4)多思覺人,念息法門治。
  (5)多等分人,念佛法門治。
“等分”二字不明,辭典也沒有說明。細看文義,似是指那些兼有淫欲、恚、愚癡、思覺各病,成分略相等的人。經文又言“治等分行及重罪人求索佛,如是人等當教一心念佛三昧”。故知“等分”是兼有以上種種病的重病。


  先說“不淨觀”。《禪經》云:
  修行愛欲增,應往至塚間,取彼不淨相,還來本處坐。所見諸死屍,我身亦復然。一心內觀察,如彼塚間相。彼為我作證,由是得真實。已得真實相,不復起邪念。(卷三第九)
  這是很淺近的說法。又如教人觀察:
  從足至發,不淨充滿:發毛爪齒,薄皮厚皮,血肉筋脈骨髓,肝肺心脾腎胃,大腸小腸,屎尿遺唾汗淚,垢蚧膿腦胞膽痰水,微膚脂肪腦膜,身中如是種種不淨。(三昧經》上)(此名三十六不淨)
不淨觀為印度宗教的一個發明;其說有粗有細,粗者略如上說;細者分析人身一切骨節,筋脈,九十九萬毛孔,每一毛孔內八萬侵食細蟲,——這樣分析,不是為生理及醫學,乃是要人了知人身不淨,“生死內外,都是不淨。”《禪經》云:   
  五欲亦五壞,隨病而對治;相對真實相,修行正觀察。“色變”若“離散”,“戚儀容止滅”,“贏朽”及“磨碎”,是名五種壞。此則自身中,無量諸境界:修行正憶念,悉能得自在。
不淨觀有時發生厭患,便可用“淨觀”對治,使人於不淨中看出淨相,“除肉觀骨”,“白骨流光出”,以至于‘種種微妙色”,“處處莊嚴現”。
  《禪經》說:
  佛說不淨念,一切諸種子。世尊說貪欲,利入深無底,正受對治藥,當修厭離想。一切餘煩惱,悉能須臾治。(卷三,十一)
  

   次說慈心法門。《修行道地經》云:
  修行道地建大弘慈,當何行之?
  設修行者在於暑熱,求處清涼,然後安隱;在冰寒處,求至溫暖,然後安隱;如饑得食,如渴得飲,如行遠路疲極困甚而得乘車,然後安隱,……執心不亂,所可愛敬,親親恩愛,父母兄弟妻子親屬朋友知識皆令安隱;一切眾生諸苦惱者,亦複如我身得安隱;十方人民,悉令度脫,身心得安。欲使二親宗族中外悉得安隱。次念凡人等加以慈。普及怨家,無差特心,皆令得度,如我身安。(第六)
  此經在別處(第八)說慈有四品:
  一曰父母宗親,二日中間之人無大親疏;三日凡人眾庶;四日護於怨家,仁心具足。
  《修行道地經》有“忍辱”吸“棄加惡”二品,與“慈心法門’有關,附錄於此:
  設使有人撾罵行者,爾時修道當作是觀:所可罵詈,但有音聲,諦惟計之,皆為空無,適起即滅。譬如文字,其名各異,一一計字,無有罵聲。……譬如夷狄異音之人雖來罵我,譬如風響,是聲皆空。(忍辱品十三)
  假使行者坐于寂定,人來撾捶,刀杖瓦石以加其身,當作是觀:名色皆空,所捶可捶,悉無所有,本從何生?誰為瞠者?向何人怒?(棄加惡品十四)
  

    次說思惟法門。思惟是觀因緣。十二因緣之觀省,分為三步:
  若初習行,當教言:生緣老死,無明緣行:如是思惟,不令外念。
  若已習行,當教言: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如是思惟,不令外念。
  若久習行,當教言: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如是思惟,不令外念。《(坐禪)三昧經》)
  
      次說安那般那三昧法門,即數息門。安那(ana)是入息,般那(pana)是出息。亦譯為安般。仨昧勁也分三步:
  若初習行,當教言:一心念數入息出息;若長若短,數一至十。
  若已習行,當教言:數一至十,隨息入出:念與息俱,止心一處。
  若久習行,數,隨,止,觀,轉觀清淨。
  《禪經》分“數,隨,止,觀”四步。上文第一步“數一至”即是數。第二步“隨息入出,念與息俱,止心-一處”即是隨,止”兩步。第三步即是四步合修。羅刹羅什皆以“止觀”為一步,而以“還淨”為最後…—步。
  數息甚易明,不須細說。
  “隨”者,《禪經》云:
  內外出入息,去則心影隨。……修行出入息,隨到所起處。
  原注云:
        出入息所起處同在臍。
隨只是“‘念與息俱”,跟著氣息,跟到他所到處。
  “止”者,“止心一處”;《禪經》云:
  安止極風處。
  原注云:
        極上下風際。
風即是氣息。
  “觀”者,《禪經》云:
  修行止住已,種種觀察風。
諸書說“觀”,各有長處,不易合在一塊。《修行道地經》云:
  修行者已得相隨,爾時當觀;如牧牛者,住在一面,遙視牛食,行者若茲,
  從初數息,至後究竟,悉當觀察。
此即是“止觀”,近於《禪經》所謂“止”。《道地經》接著說:
  修行者已成於觀,當復還淨;如守門者,坐於門上,觀出入人,皆識知之;行者如是,繫心鼻頭,當觀數息,知其出入。(二十三)
此即羅什所謂“轉觀清淨”,即《禪經》所謂“觀”。
  《禪經》分“止觀”二事甚明白。他說:   
  修行觀若增,制之令以止。修行若止增,起之令從觀。(第五)
  又說:
  出息入息時,正觀無常相。息法次第生,輾轉更相因,乃至眾緣合,起時不暫停;當知和合法,足性速朽滅,法從因緣起,性贏故無常;一切眾緣力,是法乃得生,虛妄無堅固,速起而速滅……
  修行如是觀,此則決定念。譬如運行天,息變疾於彼。決定無常想,修行趣涅盤……
  於息能覺了,具足眾苦相。如是諦思惟,說名為決定。(第七)
《修行道地經》於《數息品》之外,也另有《觀品》,也是以無常一念為主(第二十)。《觀品》列舉‘五十五事”,明“身則本無。”如云:
  是身為聚沫,不可手捉;是身如海,不厭五欲;是身如江,歸於淵海,趣老病死:是身如糞,明智所捐:是身如沙城,疾就磨滅,……
  《觀品》又云:
  修行者當以四事觀其無常;
  一曰:所生一切萬物皆歸無常。二,其所興者無有積聚。三,萬物滅盡,亦不耗減。四,人物悉歸敗壞,亦不盡滅。
頌曰:
  人物雖有生,不積聚,不滅,
  亦不舍眾形,雖沒而不滅。
  雖終相連續,皆從四因緣。
  觀萬物如是,超越度終始。
  佛教本重智慧,故“觀”為極重要的一步。數息法門中所謂“觀”,範圍尚小,因息而推知萬法無常,便不止 "如守門人坐于門上觀出入人”的觀法了。
  梵文Samatha,譯言止Vipasyana,譯言觀。《大乘義章》十曰:“守心住緣,離於散動,故為止,止心不亂,故復名定。……于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後來天台宗用“止”來包括數息法門的前三步,用“觀”來指後一步,而推廣“觀”義,包括智慧思惟。天台宗又有“六妙法門”: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這是強分《道地經》四步為六步:還是“反本還源”,淨是“體識本性清淨”。  
  



        次說念佛法門。仨昧經》分三步:
  若初習行,令往觀佛像,相相明瞭,一心取持,還至靜處,心眼觀佛像,令意不轉;繫念在像,不令他念。……如是不已,心不散亂,使得心眼見佛像相,光明如眼所見,無有異也。
  是時當更念佛初降神時震動天地,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小相;以至後來成正等覺,初轉法輪,……得至涅槃,佛身如是,感發無量。專心念佛,不令外念……如是不亂,便得見一佛,二佛,乃至十方無量世界諸佛色身:——以心想故,皆得見之。既得見佛,當復念佛功德法身,無量大意,無崖底智,不可計德。……爾時復念……無量盡虛空界皆悉如是,……爾時惟觀二事:虛空佛身及佛功德,更無異念,心得自在,意不馳散,得成念佛三昧。
  念佛法門大概是晚出的。然而這裏的念佛還與淨土一派不全同。這也是可以注意的。
  

         以上述五法門,完了。次說習禪的結果,所謂“四禪”的境界。
  (1)初禪  行者呵棄愛欲,滅斷欲火,一心精勤信樂,令心精進,意不散亂,觀欲心厭,除結惱盡,得初禪定(《三昧經》下)。初禪相有多種,如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相應等,是為十功德。(《辭典》八零九)

  (2)二禪  初禪得力於“思力”居多,如不淨觀,慈心觀,念佛三昧皆是。此等名為“覺觀”,“因善覺觀,而生愛著”,故己得禪者,當除卻覺觀,始可入第二禪。《要解》云:
  覺觀惱亂,如人疲極安眠,眾音惱亂。……覺觀亂心,如風動水。……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於二禪。……以無覺觀故,內心清淨,如水澄淨,無有風波,星月諸山悉皆照見。如是內心清淨,故名賢聖默然。……定生喜樂,妙勝初禪。
  (3)三禪  二禪已除覺觀,還有喜心。《要解》云:
  得二禪大喜,喜心過差,心交著喜,生諸結使。以是故喜為煩惱之本。……喜是悅樂,甚為利益,滯著難捨。以是故,佛說,舍喜得入三禪。……復次,喜為粗樂,今欲捨粗樂而求細樂,故言離喜更入深定,求異定樂。……第三禪身受樂,世間最樂無有過者。
         Eliot (I. 314) 譯喜為Joy,樂(Sukham)為 Ease。

  (4)四禪  三禪捨了喜,還有樂在。第四禪就連樂也去了,《要解》云:
  行者依于涅盤樂,能捨禪樂。……若比丘斷樂斷苦,先滅憂喜,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入第四禪。……第四禪名為真禪,餘三禪者方便階梯。是第四禪譬如山頂,餘三禪定如上山道。是故第四禪佛說為不動處,……又名安隱調順之處。譬如善禦調馬,隨意所至。
  《要解》云:
  行者得此第四禪,欲行四無量心,隨意易得;欲修四念處,修之則易;欲得四諦,疾得不難;欲得六通,求之亦易。
  我們依此次第,說明禪法的功用。


  什麼叫做四無量心?
  一者慈無量,二者悲無量,三者喜無量,四者捨無量。
  慈無量心與前面說的慈心觀略同。《禪經》第十四云:
  ……于一切眾生超法饒益心,修三種慈:廣大慈,極遠慈,無量慈;捨除嗔礙,住仁愛心,隨其所應,功德善根,一切佛法,皆悉與之,謂與種種法樂,修種種慈:先與在家樂,次與出家樂,次與禪定正受樂,次與菩提樂,次與寂滅樂。
  《要解》云:
  念一城眾生,願令得樂;如是一國土:一閻浮提,四天下,小千國土,三千大千國土,乃至十方恒河沙等無量無邊眾生,慈心遍複,皆願得樂。
  悲與慈有分別。《禪經》云:
  饒益眾生,說明慈心;除不饒益,說名悲心。……若先觀眾生受無量苦,起除不饒益心,然後見眾生除不饒益;除不饒益已,受種種樂——非與樂也。是名悲心。
  喜無量者,《禪經》云:
  修行於慈境界,以……一切功德饒益眾生;見一切眾生得法樂已,其心歡喜……念言快哉,永使安樂。
  捨無量者,《禪經》云:
  謂平等清淨,離苦樂相。
  

      什麼叫做四念處?四念處又名四空定,又名四無色定。Eliot 譯為四種 Jrances?。
  (1)空無邊處,又名虛空處,又名初五色定,《要解》云:
             ……離一切色相,得入虛空處。
  又云:
  行者繫心身內虛空,所謂口鼻咽喉眼耳胸腹等,既知色為眾惱,空為無患,是故心樂虛空。若心在色,攝令在空,心轉柔軟。令身內虛空漸漸廣大,自見色身如藕根孔。習之轉利,見身盡空,無復有色。外色亦爾。內外虛空同為一空。是時心緣虛空,無量無邊,便離色想,安隱快樂;如鳥在瓶,瓶破得出,翱翔虛空,無所觸礙。是名初無色定。
  這段文章真是妙文,故全引之。

  (2)識無邊處,又名識處。《要解》云:
  行者……知是心所想虛空斯誑虛妄,先無今有,已有還無;既知其患,是虛空從識而有。謂識為真,但觀於識,捨虛空緣。習於識觀,漸見識相相續而生,如流水燈焰,未來。現在、過去識識相續,無邊無量。……是名無邊識處。
  (3)無所有處。《要解》云:
  行者得識處已,更求妙定,觀識為患,……觀識如幻虛誑,屬諸因緣,而不自在;有緣則生,無緣則滅;識不住情,亦不住緣,亦不住中間:非有住處,非無住處:識相女。是。……行者如是思惟已,得離識處。……虛空虛誑,識相亦爾。……空無所有,是安隱處。作是念已,即入無所有處。   
  虛空處與無所有處有何差別?答曰,前者心想虛空為緣,此中心想無所有為緣。是為差別。

  (4)非想非非想處。《要解》云:
  行者作是念:一切想地,皆粗可患,如病,如瘡,如箭。無想地則是癡處。今寂滅微妙第一處,所謂非想非非想處。如是觀已,則離無所有處想地,則入非有想無想處。是中為有想,為無想? 答曰,是中有想……此地中想微細不利,想用不了(想的作用不大明瞭),故不名為想。
  《要解》又謂無所有處屬想,非想非非想處屬行。五陰之中,“行”最難說。《俱舍論》云:“行名造作”;《大乘義章》三說“內心涉境”為行。這樣看來,行是內心的造作(mental construction)。
  

        四諦即“苦、集、滅、道”四諦。我們不用細說了。  
  五神通或六神通,皆是第四禪的效果。今舉五神如下:
  (1)神境通,(巴利文 iddhi)又名如意通,又名變化神通。
        (2)大耳通。 
        (3)他心通。
        (4)宿命通。
        (5)天眼通。
神境通又分四種:
  (1)身飛虛空,如鳥飛行。
        (2)遠能令近。 
        (3)此滅彼出。
        (4)猶如意疾。
  今試舉《要解》說明飛行的——段,作一個例:
  人身雖重,心力強,故身飛虛空。……若行住於第四禪,依四如意分,一心攝念觀身,處處虛空如藕根孔,取身輕疾相,習之不已,身與心合,如鐵與火合,滅身粗重相,但有輕疾身。
  五神通是一種印度古來的迷信。釋迦牟尼自己大概也相信這種神通的可能,他的大弟子之中便有以如意通著名的,《阿含》中也提及各種神通。佛教入中國後,這種迷信常見於各種記載之中。各種僧傳裏常有其事;小說雜記裏更多了。非佛家的宗教也往往受他的影響,如《抱朴子》記《墨子五行記》有變化的幻術;又如儒家記邵雍死時能聞遠處人談話,那也是一種天耳通。
  
         我們現在可以總括地討論古代禪法的基本性質了。《修行道地經》云:
  何謂修行?云何謂行?
  謂能順行修習遵奉,是為修行。其修及習是謂為行。何謂修行道?專精寂道是為修行道()
  又云:
  其修行者計有三品:一曰或身行道而心不隨,二曰或心行道而身不從,三曰修道身心俱行也。()
結跏趺坐,不動如山,而其心迷散,是第一類。心性調和而身不端坐,是第二類。“身坐端正,心不放逸,內根皆寂,亦不走外隨諸因緣”,是第三類。此名“身心相應”。“瑜伽”本義為相應,謂身心相應也。
  《修行道地經》的《勸意品()寫一個擎缽大臣的故事,說修習心不放逸的效用。這個故事最有文學意味;不但是一種哲學的寓言,故我摘抄在這裏,作這篇記載的結論:
  昔有一國王,選擇一國明智之人以為輔臣。爾時國王設權方便無量之慧,選得一人,聰明博達,其志弘雅,威而不暴,名德具足。王欲試之,故以重罪加於此人;敕告臣吏盛滿缽油而使擎之,從北門來,至於南門,去城二十里,園名調戲,令將到彼。設所持油墮一渧者,便級其頭,不須啟問。
  爾時群臣受王重教,盛滿缽油以與其人。其人兩手擎之,甚大愁憂,則自念言:其油滿器,城裏人多,行路車馬觀者填道;……是器之油擎至七步尚不可詣,況有里數邪?
  此人憂憒,心自懷懅。  (  懅,憒)
  其人心念:吾今定死。無復有疑也。設能擎缽使油不墮,到彼園所,爾乃活耳。當作專計:若見是非而不轉移,唯念油缽,志不在余,然後度耳。
  於是其人安行徐步,時諸臣兵及眾觀人無數百千,隨而視之,如雲興起,圍繞泰山。……眾人皆言,觀此人衣形體舉動定是死囚。斯之消息乃至其家;父母宗族皆共聞之,悉奔走來,到彼子所,號哭悲哀。其人專心,不顧二親兄弟妻子及諸親屬。心在油缽,無他之念。
  時一國人普來集會,觀者擾攘,喚呼震動,馳至相逐,蹙地復地,轉相登躡,間不相容。其人心端,不見眾庶。(擾攘,躄,躡,復)
  觀者復言,有女人來,端正姝好,威儀光顏,一國無雙;如月盛滿,星中獨明;色如蓮華,行於御道。……爾時其人一心擎缽,志不動轉,亦不察觀。
  觀者皆言,寧使今日見此女顏,終身不恨,勝於久存而不睹者也。彼時其人雖聞此語,專精擎缽,不聽其言。
  當爾之時,有大醉象,放逸奔走,入於御道,……舌赤如血,其腹委地,口唇如垂;行步縱橫,無所省錄,人血塗體,獨遊無難,進退自在,猶若國王,遙視如山;暴鳴哮吼,譬如雷聲;而擎其鼻,嗔恚忿怒。……恐怖觀者,令其馳散;破壞兵眾,諸眾奔逝。……
  爾時街道市里坐肆諸賣買者,皆,收物,蓋藏閉門,畏壞屋舍,人悉避走。

       又殺象師,無有制御,嗔或轉甚,踏殺道中象馬、牛羊、豬犢之屬;碎諸車乘,星散狼藉。
  或有人見,懷振恐怖,不敢動搖。或有稱怨,呼嗟淚下。或有迷惑,不能覺知;有未著衣,曳之而走;復於迷誤,不識東西。或有馳走,如風吹雲,不知所至也。……彼時有人曉化象咒,……即舉大聲而誦神咒。……爾時彼象聞此正教,即捐自大,降伏其人,便順本道,還至象廄,不犯眾人,無所嬈害。
  其擎缽人,不省象來,亦不覺還。所以者何? 專心懼死,無他觀念。
  爾時觀者擾攘馳散,東西走故,城中失火,燒諸宮殿,及眾寶舍,樓閣高臺現妙巍巍,輾轉連及。譬如大山,無不見者。煙皆周遍,火尚盡徹。……
  火燒城時,諸蜂皆出。放毒蟄人。觀者得痛,驚怪馳走。男女大小面色變惡。亂頭衣解,寶飾脫落;為煙所熏,眼腫淚出。遙見火光,心懷怖,不知所湊(措?),輾轉相呼。父子兄弟妻息奴婢,更相教言,“避火!離水!莫墮泥坑!”
  爾時官兵悉來滅火。其人專精,一心擎缽,一渧不墮,不覺失火及與滅時。所以者何? 秉心專意,無他念故。……
  爾時其人擎滿缽油,至彼園觀,一不墮。諸臣兵吏悉還王宮,具為王說所更眾難,而人專心擎缽不動,不棄一。得至園觀。
  王聞其言,歎曰,“此人難及,人中之雄!……雖遇眾難,其心不移。如是人者,無所不辦。……”其王歡喜,立為大臣。……
  修行道者,御心如是。雖有諸患及淫怒癡來亂諸根,護心不隨,攝意第一。……頌曰:
  如人持油缽,不動無所棄。
  妙慧意如海,專心擎油器。
  若人欲學道,執心當如是。……
  有志不放逸,寂滅而自製。
  人身有病疾,醫藥以除之。
  心疾亦如是,回意止除之。
  心堅強者,志能如是,則以指爪壞雪山,以蓮華根鑽穿金山,以鋸斷須彌寶山。……
  有信精進,質直智慧,其心堅強,亦能吹山而使動搖,何況而除淫怒癡也?……
  我們讀了這個極美的故事,忍不住要引《宗門武庫》裏的一條來做個比較:   
  草堂侍立晦堂晦堂(黃龍寶覺禪師,名祖心)舉風幡話問草堂草堂云,“迥無入處。”晦堂云:“汝見世間貓捕鼠乎? 雙目瞪視而不瞬,四足踞地而不動;六根順向,首尾一直,然後舉無不中。誠能心無異緣,意絕妄想,六窗寂靜,端坐默究,萬不失一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