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胡適演講集 (胡適 /王志維 整理) 文星版 胡適選集 (七) 演說

2011/2/12

台北胡適紀念館編印 1970


胡適的聲音‧1919-1960胡適演講集(附1光盤)  作  者: 胡適 /王志維 整理
出版單位: 廣西師範大學  出版日期: 2005.08
胡先生雅擅言詞,而且善於恭維人,國語雖不標準,而表情非常凝重,說到沉痛處輒咬牙切齒地一個字一個字地吐出來,令聽者不得不信服他所說的話語。他曾對我說,他是得力於《聖經》傳道的作風,無論是為文或言語,一定要出之於絕對的自信,然後才能使人信。
——梁實秋

我在康奈爾時代,演講的地區相當遼闊——東至波士頓,西及俄亥俄州的哥倫布城。這個區域對當時在美國留學的一個外國學生來說是相當遼闊的了。為著演講,我還要時常缺課。但是我樂此不疲,這興趣對我真是歷四五十年而不衰。
——胡適

作者簡介:
胡 適,原名洪騂,後改名適,字適之,筆名有希強、自勝生、鐵兒、冬心、適、藏暉室主人等。安徽績溪人,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12月17日出生於上海。 他家是一個亦官亦商的地主家庭。其父胡傳曾隨吳大澂先後在東北邊疆和廣東海南供職,頗有志於研究邊疆地理。母親馮順弟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女子,是胡傳的第三 房妻子。 1893年,胡適隨母親到父親在台灣的任所。 1895年回到家鄉績溪,入塾讀書。胡適6歲喪父,由年輕的寡母撫育長大。 1904年,他離開家鄉到上海讀書,先後就讀於梅溪學堂、澄衷學堂和中國公學。讀書期間,他受到嚴復、梁啟超的啟蒙思想影響。中國公學是由一批富有革命精 神的留日學生因抗議日本文部省的所謂“取締規劃”而歸國創辦的,所以校內革命空氣甚濃。這時的胡適經常為頗帶革命傾向的《競業旬報》寫稿。從24期 (1908年8月)起,他接任主編。從此,他在《競業旬報》上發表的文章更多,有時,一期雜誌差不多全是他一個人的手筆。他常用的筆名有自勝

圖書目錄:
(毛子水)
毛子水胡適紀念館編印的《胡適演講集》將於本月出版。胡頌平先生囑我寫一言。我以為胡先生的演講,和他所寫的文章一樣,明白暢達,用不到介紹的話。只有這個演講集編輯成書的經過,是有向讀這個演講集的人士一述的價值。  這個演講集編輯的工作,可以說是由王志維先生一人獨擔的。這些篇章的收集和編排,由一個人做起來,自然不是容易的事情。最麻煩的,還是其中有上十篇的演講詞,是完全由錄音帶重錄出來的。他向各處蒐集這些錄音帶,每收到一副錄音帶以後,便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來陸陸續續地一邊放錄音帶,一邊記錄。記錄成篇以後,又反復校對過幾遍,方才算為記錄的定稿。這樣的工作,前後經過兩年的時間,才完成這上十篇演講詞。王先生的熱心和毅力,是值得愛讀胡先生講詞的人感謝的。 1970年12月6日謹序 (此為台北胡適紀念館編印《胡適演講集》原序)

世脈篇
少年中國之精神
五四運動紀念
五四運動是青年愛國的運動

同仁篇
報業的真精神——台北市報業公會歡迎會上講詞
容忍與自由

為學篇
研究社會問題的方法 研究社會問題的方法 (1920年” )
研究國故的方法
打破浪漫病 打破浪漫病(胡適 1928)
中國歷史的一個看法 中國歷史的一個看法 (1932武漢大學)
中國禪學的發展
治學方法
《水經註》考
蒐集史料重於修史
禪宗史的一個新看法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個看法  此文網路上有 暫時無法下儎

 (1954.3.12 臺灣大學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個看法胡適自由中國10:7 民43.04.01頁6-10)





歷史科學的方法

教育篇
提高和普及
書院制史略
新文化運動與教育問題
中學生的修養與擇業
大學的生活
一個防身藥方的三味藥

文學篇
中國文學過去與來路
傳記文學
白話文的意義

附錄
中國文藝復興運動
***** 台北文星版 胡適選集 (七) 演說 李敖選 ? 1966

武力解決與解決武力
實驗主義介紹
少年中國之精神
研究社會問題的(底)方法
提高和(與) 普及
研究國故的方法
書院制史略
五四運動紀念
打破浪漫病
科學的人生觀
中國文學過去與來路
中國歷史的一個看法
究竟在這二十三年裏做些什麼
新文化運動與教育問題
"自由中國雜誌"三周年紀念會上致詞
國際形勢與中國前途
從"到奴役之路"說起
美國的民主制度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個看法
白話文的意義
大宇宙中談博愛
歷史科學的方法
中國文藝復興運動
談談大學
從爭取言論自由談到反對黨
大學的生活
關於言論自由與反共救國會議
容忍與自由
從二千五百年前的弭兵會議說起
發展科學的重任與遠路



(五四運動是青年愛國的運動
報業的真精神——台北市報業公會歡迎會上講詞
中國禪學的發展
治學方法
《水經註》考
蒐集史料重於修史
禪宗史的一個新看法

新文化運動與教育問題
中學生的修養與擇業
一個防身藥方的三味藥
傳記文學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在亞東區科學教育會議上發表題為「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社會改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