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胡適與佛教文學藝術(漢清講堂2022胡適之先生紀念演講) :2/5 :胡適與香港1935年元月起;以黎智英和吳靄儀為主角說香港1985~2022。《願榮光歸香港》的史詩;《時代革命》(香港人,1989~2022):Confession、Redemption、胡適致楊聯陞談佛教之自撲等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334731871922878
(參考胡適日記):胡适(1891-1962)在1935年元月因接受香港大学颁赠的法学名誉博士学位,便作了生平第一次的南游,在香港待了五天,....
List of Vice-Chancellors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1921 - 1924, Sir William Brunyate. 1924 - 1937, Sir William Hornell. 1937 - 1949
, Dr Duncan Sloss. 1949 - 1964, Sir Lindsay Tasman Ride ...
這漢子,黎智英:從 "〈世情:再沒有共產黨〉刊於《事實與偏見》,1993) " 到 " 淪為共產黨的階下囚 (2020)." .....。 被加控違國安法 涉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024417690902341
12.22// ... 約一小時後,一身囚衣的黎智英出現在眼前。看到我們,他笑了,緩緩坐下拿起話筒。千言萬語不知由何說起,我一味問他的近況,他一味說 OK,吃喝睡覺都習慣了,叮囑我們叫外面的同事不用擔心,做好新聞。 來之前張劍虹託我捎話給他,一位跟他辦事幾十年的同事的太太昨晚中風,幸好搶救及時,着他不用擔心,一切公司自會料理。黎智英眼眶紅了,很關切的問起細節。透明膠板掛着倒數時計,十五分鐘匆匆過去,其間就是這樣:談到自己,他表現得從容,平靜;講到家人、同事,卻擔心他們受累,情緒波動起來 ... //
------
小說與回憶錄:「結案陳詞」(Final Submissions)與First Confession(《首次懺悔》)..... Wheeling out the sins at confession. First Confession, Final submissions or closing submissions
拱心石下: 從政十八年 - Page 2 - Google Books Result
https://books.google.com.tw › books
吳靄儀 · 2018 · Biography & Autobiography
2017
First Confession: A Sort of Memoir: Patten, Chris - Amazon.com
https://www.amazon.com › First-Confession-Memoir-C...
An autobiography of a lifetime progressing from a talented , not too priviliged youth to a politician who chance gave many interesting jobs but caused him to ...
5月推薦許地山、陸侃如
從現代學術的意義上講,中國近代的梵藏漢佛典研究,最早開始,是在北京大學。1918年,愛沙尼亞——當時還屬於俄國——的梵文學者鋼和泰 (Baron Alexander von Staël-Holstein),由當時香港大學的校長愛里鶚(Sir Charles Eliot)推薦,再經北京大學教授胡適的介紹,受邀到北京大學教授梵文和印度宗教史。鋼和泰在北京大學任教,一直到1928年。這一期間,鋼和泰完成了 他對《大寶積經迦葉品》的整理和研究。1926年,他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大寶積經迦葉品梵藏漢六種合刊》一書。鋼和泰的書,如果說有什麼特點,最大的 特點就是*把一部佛經的三種語言六種文本同時集合在了一起,同時做了相關的一些研究。 不過,對中國學術界來說,鋼和泰畢竟是一位「客卿」。 *什麼句子
***
《時代革命》(香港人,1989~2022)
孫行者站在靈霄殿外,耀武揚威的不服氣。如來伸出一隻手掌道:“你有多大本領?能不能跳出我的手心?”孫行者大笑道:“我的師父,傳授給我七十二般變化,還教我筋斗雲,一個筋斗就是十萬八千里。你有多大的手心!”他縮小了身軀跳上瞭如來的手掌,喊一聲“老孫去也!”一個筋斗翻出南天門去了。以後的一段,我不用細說了。孫行者自以為走的很遠了,不知道他總不曾跳出如來的手掌。......
Author | Wu Ch'eng-En |
---|---|
Original title | Xi You Ji (Journey to the West) |
Translator | Arthur Waley |
Arthur Waley's abridged translation was published in 1942, and has also been published as Adventures of the Monkey God; and Monkey: [A] Folk Novel of China and The Adventures of Monkey, and in a further abridged version for children, Dear Monkey.[2]
Waley followed an interpretation from earlier in the century by the scholar Hu Shih, who wrot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1943 edition of Waley's book. Hu scorned the allegor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novel as old-fashioned and instead insisted that the stories were simply comic. Hu Shih reflected the popular reading of the novel, but he did not account for the levels of meaning and allegorical framework that scholars considered to be an important part.[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nkey_(novel)
----
----
《時代革命》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周冠威接受採訪時表示,只有留在香港,才能戰勝恐懼,感到自由。 圖片來源:《時代革命》提供
金馬獎公布入圍名單,最佳紀錄片入圍者出現,出品者只寫上香港人,是周冠威導演的《時代革命》。「電影可以再次公開放映,心裡為之一振。2019年香港的抗爭,要被記錄,也要被觀看,」周冠威受訪時說。
周冠威曾執導《十年:自焚者》,如今《時代革命》這部歷時兩年的秘密製作,以香港反修例運動為主題,跟訪不同角色參與者,呈現示威運動的原貌。由於題材敏感,原本2個半小時長的紀錄片,在香港只能看到3分鐘的預告,7月才在法國坎城影展首映。
抵擋「害怕被捕」的自我恐懼
縱然如此,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基於安全考量,《時代革命》不會在香港發布,所有在香港的影片已全部銷毁,他也沒有公開其他製作團隊成員的身份。為安全起見,在電影公開前,他們請了不同律師看過:「萬一有什麼事情發生,至少有律師看過我的紀錄片。倘若無奈地有機會幫我辯護的時候,他都知道影片中拍了什麼。」
所以,已經做好被捕的準備嗎?
「做了基本的事就算了,我不想活在被拘捕的恐懼中,會大大影響我的心理和生活。這是不容許的,因為我要抵擋的是這種自我恐懼。」
他說,當苦難發生時,才去應對。未發生時,一切都只存在於想像。想像的話,就用意志力去控制。「政權正是要我恐懼,我就用意志來選擇不恐懼。」
選擇不恐懼,是對政權的一種對抗。周冠威說,兩年後,這部紀錄片對香港人的意義更重大。因為太多傳媒已經銷毀了當時的報導片段。他詢問過主流傳媒,希望獲得示威的相關影像,收到的回覆大多都是拒絕。「香港主流媒體已經封存了這些影片。這些紀錄被政權滲透的恐懼困鎖著,或是被直接控制著。我才了解到,原來在這一刻,我的紀錄片放映很重要。這種動力是讓我義無反顧地推出《時代革命》的原因之一。」
這些事情,是真的存在過的!
更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時代革命》在法國首映後,某一天, 有人在街上走來跟他說:「周導演你好。看到你的海報、看到你的片名、看到你的預告片,我很感動。2019年我有參與過,相隔兩年之後,我覺得好像假的一樣。」他很驚訝:「怎會是假的?那是真的是發生過啊!」
那人說,因為沒有人再提及那場運動,好像他所經歷的事情都不曾存在過。而《時代革命》卻把這段記憶重新放在眼前,肯定了他在2019年所做的一切。
「整個香港都在說謊,整個香港都在扭曲這段歷史,甚至參與過的人都在自我否定,久而久之,除了記憶隨著時間消逝之外,人原本的情感,在這種打壓的氣氛下,也會變成虛幻。……我覺得很恐怖。正因如此,我們更加需要紀錄片。」周冠威感謝上天給予機會去拍攝《時代革命》,讓這套紀錄片流傳在世界上,也鼓勵其他紀錄片工作者找方法去放映。即使不敢放映,也要好好保存,留待歷史公論。
「留在香港才會感到自由」
隨著香港社會經歷巨變,近月移民潮再現,《十年》的其他兩位導演──執導《方言》的歐文傑以及執導《本地蛋》的伍嘉良都已相繼移民外國,很多人都勸身處暴風圈的周導演離開香港,但他卻在風眼無雲區安然自在。
「我的本心是想留在香港。如果離開的話,即是因為恐懼而離開,這樣到了外國也依然會被恐懼箝制。」他說,只有留在香港,才能戰勝恐懼,感到自由。「萬一有一天我真的被監禁,我的心靈仍然自由。」自己選擇去承受、去抵擋恐懼,而不是被恐懼支配自己的選擇而離開,這才是真的自由。
「這是我所追求的,所以我樂在其中,樂在香港,」他說:「經歷2019年的動盪,我覺得香港人集體受傷了。而藝術就是回應每一個人的心靈,因為藝術能夠梳理、能夠同情、能夠共鳴、能夠安慰。現在這一刻的香港,更加需要重視。」
即使因為拍《時代革命》,讓原本籌備中的愛情片受到影響,但「這些都在預料之內了。」他的語調輕鬆:「沒關係,香港人都一起身處困難的處境中。越困難則代表你做的事情越是正確、越有意義,讓我有更多動力和熱情去做更多事情。」
「無論如何,我的腦袋還是自由的,我還是會繼續寫我的劇本,」他堅定說道。
瀏覽次數:10299
*****
九三五年 四十五歲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一月 五日,在香港接受香港大學法學名譽博士學位。
九日,到廣州。
十一日起,在梧州。南寧、柳州、桂林、陽朔等地演講、遊覽。
二十五日,到香港,旋回北平。
香港的回歸 1997.7.1 到拉下香港基本法,2020.7.1
是反"文化霸權"、反"文化帝國主義":因為香港文化水平絕不輸於"中國大陸"。
Cultural imperialism - Wikipedia
Thus, the cultural imperialism is the practice of promoting and imposing a culture, usually that of a politically powerful nation, over a less powerful society; in other words, the cultural hegemony of industrialized or politically and economically influential countries which determine general cultural values and ...
内容
-----本blog可全文搜索,例如可找出 胡適、許地山、顧孟餘等人的香港;香港的憂鬱 文人筆下的香港 (一九二五--一九四一).......
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許地山 胡適之先生南來與香港、陸侃如
1922年,胡适31岁,任北京大学教授,陆侃如19岁,北京大学一年级学生。陆侃如敢于与胡适公开驳难,观点不同,但胡适与陆侃如交谊正常,陆称胡氏为“我最敬重的人”。
20世纪楚辞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楚辞研究一百年》之二
許地山
《許地山小說選》(楊牧選 台北:洪範 1984) 附年譜 : (1935:.....許地山.符合港大四個條件: 留學英倫 能英語 粵語及國語......:"
著有小品作《落花生》的許地山,獲胡適推薦,舉家南遷,於1935年在此出任港大中文學院主任教授,在任期間(1935~1941)為港大中文系進行改革,將課程分為文學、史學、哲學三組,亦積極推動本港的人文教育。
---
許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20世紀上半葉中國作家、學者、基督徒。名贊堃,字地山,筆名落花生(落華生)。
香港的憂鬱
文人筆下的香港 (一九二五--一九四一)
七子之歌 / 聞一多 1
略談香港 / 魯迅 3
再談香港 / 魯迅 11
香港或九龍 / 巴金 19 香港的文藝 / 吳灞陵 23
桂枝香,香港紀游 / 田漢 29
香港 / 王志成 31
香港 / 巴金 35
香港與九龍 / 張若谷 39
香港小記 / 友生 47
南遊雜憶 / 胡適 55
香港 / 培淞63
胡適之先生南來與香港文學 / 鄭德能 69
香港一瞥 / 二難 75
香港所見 / 杜重遠 79
香港防務與中國人的關係 / 江公懷 81
詩五首 / 郭沫若 85
英帝國的前哨:香港 / 穆時英 87
'八一三'在香港 / 馬國亮 97
建立新文化中心 / 了了 101
時局動亂中的香港 / 黃若耶 103
歷史的敎訓與我們的工作--鄭振鐸先生在'八一三'紀念會中的演講 109
上海寫給香港--孤島通訊 / 楊剛 113
關於香港的文化人 / 岑橋 117
香港冒險家的樂園 / 周鋼鳴 121
香港的憂鬱 / 適夷 125
木棉花 / 楊朔 127
一年來的香港敎育及其展望 / 許地山 133
上海人眼中的香港 / 陸丹林 143
香港想像記 / 老向 149
米的故事 / 溫功義 151
寄懷上海 / 屠仰慈 157
香港竹枝詞 / 王禮錫 161
後街 / 袁水拍 163
對於港大的意見 / 陸丹林 169
門前雪總得掃掃--給旅港的文藝朋友們 / 蕭乾 171
續談香港 / 陸丹林 175
香港閒眼 / 錫金 181
可厭的都市 / 文兪 191
我從上海回來了(續) / 柳存仁 199
香港半年 / 楊彥歧 207
深水埗之戀 / 胡春冰 213
到香港的那一天 / 李廉俊 217
歐戰變動中的香港 / 屠仰慈 221
香港中秋之夜 / 加因 231
給'香港學生'--給殖民地根下的一羣之一 / 彭耀芬233
百年來的第一聲砲 / 加因 237
太平洋序詩--動員起來,香港! / 徐遲 239
附錄:國父於香港大學演講紀略
****
黃克武:〈顧孟餘與香港第三勢力的興衰(1949-1953)〉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17年8月16日原載《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17年8月號(總第162期)
顧孟餘(顧書貽/夢漁);黃克武:〈顧孟餘與香港第三勢力的興衰(1949-1953)〉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