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1日 星期二

讀"董橋《讀胡適》第四回"有感 (3): 胡適的成功大學畢業典禮演講:科技教育之重視;進入大世界防身藥方三味藥、艾森豪訪台邀談 (1960年6月18日) 胡適與艾森豪。《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出版的故事;+《胡適之先生年晚年談話錄》;+《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編 》6月30日夜信提〔香港時報】等:胡頌平的自我審查? 艾森豪1960年6月18日/ 1971年10月9日雷根抵台/ 新聞天地/成功大學的演講/"李青來" 女士


讀"董橋《讀胡適》第四回"有感 (3): 胡適的成功大學畢業典禮演講:科技教育之重視;進入大世界防身藥方三味藥、艾森豪訪台邀談 (1960年6月18日) 胡適與艾森豪。《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出版的故事;+《胡適之先生年晚年談話錄》;+《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編 》6月30日夜信提〔香港時報】等:胡頌平的自我審查?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66929251702662


"董橋《讀胡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9)" 第四回




6月30日夜給成功大學閻校長;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編
https://books.google.com.tw › books


胡頌平 · 2015 · ‎Scholars(炸又見〔香港時報】六月廿七八兩日詳記我的成大演說,較有風趣,我也剪存了。)匆匆中謝,敬祝雙安。胡適敬上四九、六、州夜。又有復吳德耀的信。德耀校長吾兄:謝謝你六月 ...



有感 (3): 胡適的成功大學畢業典禮演講、艾森豪邀談 (1960年6月18日)




1960618臺灣成功大學畢業典禮
畢業班的諸位同學,現在都得離開學校去開始你們自己的事業了,今天的典禮,我們叫做“畢業”(Commencement)。你們的學校生活現在有一個結束,現在你們開始進入一段新的生活,開始撐起自己的肩膀來挑自己的擔子,所以叫做“始業”。
我今天承畢業班同學的好意,承閻校長的好意,要我來說幾句話。我進大學是在五十年前(1910),我畢業是在四十六年前(1914),夠得上做你們的老大哥了。今天我用老大哥的資格,應該送你們一點小禮物。我要送你們的小禮物只是一個防身的藥方,給你們離開校門、進入大世界作隨時防身救急之用的一個藥方。
這個防身藥方只有三味藥:
第一味藥叫做“問題丹”。
第二味藥叫做“興趣散”。
第三味藥叫做“信心湯”。
第一味藥“問題丹”。就是說,每個人離開學校,總得帶一兩個麻煩而有趣味的問題在身邊做伴,這是你們入世的第一要緊的救命寶丹。
問題是一切知識學問的來源,活的學問、活的知識,都是為了解答實際上的困難,或理論上的困難而得來的。年輕入世的時候,總得有一個兩個不大容易解決的問題在腦子裏,時時向你挑戰,時時笑你不能對付它,不能奈何它,時時引誘你去想它。
只要你有問題跟著你,你就不會懶惰了,你就會繼續有知識上的長進了。
學堂裏的書,你帶不走;儀器,你帶不走;先生,他們不能跟你去,但是問題可以跟你走到天邊!有了問題,沒有書,你自會省吃省穿去買書;沒有儀器,你自會賣田賣地去買儀器!沒有好先生,你自會去找好師友;沒有資料,你自會上天下地去找資料。
各位青年朋友,你今天離開學校,夾袋裏準備了幾個問題跟著你走?
第二味藥叫做“興趣散”。這就是說,每個人進入社會,總得多發展一點專門職業以外的興趣——“業餘”的興趣。
你們多數是學工程的,當然不愁找不到吃飯的職業,但四年前你們選擇的專門職業,真是你們自己的自由志願嗎?你們現在還感覺你們手裏的文憑真可以代表你們每個人終身的志願、終身的興趣嗎?——換句話說,你們今天不懊悔嗎?明年今天還不會懊悔嗎?
你們在這四年裏,沒有發現什麼新的、業餘的興趣嗎?在這四年裏,沒有發現自己的本行以外的才能嗎?
總而言之,一個人應該有他的職業,又應該有他的非職業的玩意兒,不是為吃飯而是心裏喜歡做的,用閒暇時間做的——這種非職業的玩意兒,可以使他的生活更有趣、更快樂、更有意思。有時候,一個人的業餘活動也許比他的職業還更重要。
英國19世紀的兩個哲學家,一個是彌爾(J.S. Mill),他的職業是東印度公司的秘書,他的業餘工作使他在哲學上、經濟學上、政治思想史上,都有很大的貢獻。一個是斯賓塞(Herbert Spencer),他是一個測量工程師,他的業餘工作使他成為一個很有勢力的思想家。
英國的大政治家邱吉爾,政治是他的終身職業,但他的業餘興趣很多,他在文學、歷史兩方面都有大成就;他用餘力作油畫,成績也很好。
美國總統艾森豪先生,他的終身職業是軍事,人都知道他最愛打高爾夫球,但我們知道他的油畫也很有功夫。
各位青年朋友,你們的專門職業是不用愁的了,你們的業餘興趣是什麼?你們能做的,愛做的業餘活動是什麼?

第三味藥,我叫他做“信心湯”。這就是說,你總得有一點信心。
我們生存的這個年頭,看見的、聽見的,往往都是可以叫我們悲觀、失望的——有時候竟可以叫我們傷心,叫我們發瘋。
這個時代,正是我們要培養我們的信心的時候,沒有信心,我們真要發狂自殺了。
我們的信心只有一句話“努力不會白費”,沒有一點兒努力是沒有結果的。
對你們學工程的青年人,我還用多舉例來說明這種信心嗎?工程師的人生哲學當然建築在“努力不白費”的定律的基石之上。

我只舉這短短幾十年裏大家都知道的兩個例子。
一個是亨利·福特(Henry Ford),這個人沒有受過大學教育,他小時半工半讀,唯讀了幾年書,16歲就在一小機器店裏做工,每週工錢兩塊半美金,晚上還得去幫別家做夜工。
五十七年前(1903)39歲,他創立福特汽車公司 (Ford Motor Co.),原定資本十萬美元,只招得2.8萬美元。

五年之後(1908),他造成了他的最出名的Model T汽車,用全力製造這一種車子。
1913年——我已在大學三年級了,福特先生創立他的第一副“裝配線”(Assembly line)
1914年——四十六年前——他就能夠完全用“裝配線”的原理來製造他的汽車了。同時他宣佈他的汽車工人每天只工作八點鐘,比別處工人少一點鐘——而每天最低工錢5元美金,比別人多一倍。

他的汽車開始是950美元一部,他逐年減低賣價,從950美元直減到360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減到290美元一部。

他的公司,在創辦時(1903)只有2.8萬元的資本——到23年之後(1926)已值得十億美金了!已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了。1915年,他造了100萬部汽車,1928年,他造了1500萬部車。

他的“裝配線”的原則在二十年裏造成了全世界的“工業新革命”。
福特的汽車在五十年中征服全世界的歷史還不能叫我們發生“努力不白費”的信心嗎?
第二個例子是航空工程與航空工業的歷史。
也是五十七年前——19031217,正是我12整歲的生日——那一天,在北卡羅來納州的海邊基帝霍克 (Kitty Hawk)沙灘上,兩個修理腳踏車的匠人,兄弟兩人,用他們自己製造的一架飛機,在沙灘上試起飛。弟弟叫Owille Wright,他飛起了12秒鐘;哥哥叫Wilbur Wright,他飛起了59秒鐘。

那是人類製造飛機飛在空中的第一次成功——現在那一天(1217)是全美國慶祝的“航空日”——但當時並沒有人注意到那兩個弟兄的試驗,但這兩個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腳踏車修理匠人,他們並不失望,他們繼續試飛,繼續改良他們的飛機,一直到四年半之後(19085),才有重要的報紙來報導那兩個人的試飛,那時候,他們已能在空中飛38分鐘了!
這四十年中,航空工程的大發展,航空工業的大發展,這是你們學工程的人都知道的,航空工業在最近三十年裏已成了世界最大工業的一種。

我第一次看見飛機是在1912年;我第一次坐飛機是在1930年;我第一次飛過太平洋是在二十三年前(1937);第一次飛過大西洋是在十五年前(1945)。當我第一次飛渡太平洋的時候,從香港到三藩市總共費了七天!去年我第一次坐Jet機,從三藩市到紐約,五個半鐘點飛了3000英里!下月初,我又得飛過太平洋,當天中午起飛,當天晚上就到美國西岸了!
五十七年前,Kitty Hawk沙灘上兩個腳踏車修理匠人自造的一個飛機居然在空中飛起了12秒,那12秒鐘的飛行就給人類打開了一個新的時代——打開了人類的航空時代。

這不夠叫我們深信“努力不會白費”的人生觀嗎?
古人說“信心可以移山”(Faith moves mountains),又說“功不唐捐”(唐是空的意思),還說“只要工夫深,生鐵磨成繡花針”。
年輕的朋友,你們有這種信心沒有?
(原載1960619臺北《中央日報》



 *****

【台灣歷史隧道】1971年10月9日雷根抵台出席建國六十年國慶




2011/10/09



時任美國加州州長雷根拜會當時的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 文 / 蔡漢勳
剛好就是40年前的今天,1971年的十月九日,有一位貴客來到了台灣,他就是雷根。
被譽為「最受歡迎」的美國第四十任總統雷根當時還在加州州長任內,受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森之託,以其「私人代表」身份來台訪問三天。除了參加中華民國 建國60年國慶之外,也和兩蔣進行會談,並對在台美國同學會發表演說,強調美國會支持台灣在聯合國的會籍,台美關係也會持續維持正常。



雷根扮成西部牛仔騎馬 這位從愛荷華州廣播電台體育新聞發跡的政治家,除了播報功力能讓聽眾彷如身歷其境,是個為人所稱道的體育記者外。後來換跑道往影劇界發展,長達30 年的銀幕生涯中,總計拍了五十部電影,期間,還兩度擔任全美電影演藝工會的主席,這也奠定了他日後問鼎白宮的基礎。終於,在1966年以58%的選票當上 加州州長,並於連任成功後,布局參選總統,隨後在1980年如願以償,而且還蟬連成功到1988年。八年的總統任期,改變了美國的冷戰歷史。
雷根不僅創下影藝人員當上美國總統之先例,他同時也是「大難不死」的國家元首指標人物!原來在1981年3月30日那天,他在華府希爾頓飯店門口, 遭到辛克萊連開六鎗襲擊,其中有一發子彈驚總統座車反彈射入雷根的左上身,所幸他的心臟因天生偏中,故無大礙。美國歷史上,總統遇刺如林肯、甘迺迪,都是 以死亡收場,他成為遇刺後躲過一劫的倖存者。演員出身的他果然臨危不懼,除在中鎗後向太太南西表示抱歉之意而說了「我忘了閃子彈」之外,在被送進醫院準備 動手術前,還打趣問開刀醫師是否同為他共和黨的同志?面臨生死關頭,如許幽默的態度,讓外界歎為觀止。另外,該執刀醫生的回答也很經典:「報告總統,我們 今天都是共和黨員!」。



雷根競選總統時與其妻南西一同向支持者揮手致意 雷根或許是出席過中華民國建國一甲子的國慶,並與兩蔣都有過實際接觸的關係,雖然他擔任總統時,美國對台灣的邦交已經被上一屆的總統卡特切斷,使台 美關係面臨極大考驗。但雷根上台後釋出很大善意,對於台灣非常重視,曾在白宮高層會議中,不經意地將台灣版圖信手塗鴨,畫得比中國還大,透露出台灣之地位 在其內心深處是比中國還更重要!



1960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先生來訪,蔣總統親臨機場迎接。 回顧美國歷任總統的訪台史,除了雷根40年前來台三天外,第34任的艾森豪總統曾在任內的1960年6月18日訪台兩天,這是台美兩國間僅有的一 次「國是訪問」。當時胡適趁此難得的機會,寫出「述艾森豪總統的兩個故事給總統祝壽」的文章。這篇文章勸告蔣介石不必事必躬親,大事小事都要抓,可以嘗試 一下古聖先賢所奉行的「無智,無能,無為」字訣,當個「三無」總統。
1960年6月19日
President Eisenhower addresses at Taipei airport in Taiwan
Location: Taipei Taiwan
Date: 1960, June
Duration: 2 min 7 sec
Sound: Yes


http://www.criticalpast.com/video/65675035657_Dwight-D-Eisenhower_Chiang-Kai-Shek_move-to-building_addresses-at-airport


President Dwight D Eisenhower comes out of a car and meets President and Madam Chiang Kai Shek. They all walk to a Christian church where they attend services.

President and Madam Chiang entertain President Eisenhower at a reception in their home. President Chiang sees President Eisenhower off at the airport. President Eisenhower speaks briefly at Taipei airport. President waves at door of airplane.



另外,美國多位卸任總統,包括福特,卡特,以及老布希,柯林頓等四位也都曾經先後訪問台灣,顯見台美關係匪淺。 蔡漢勳,新聞工作者,曾任職於:日本 NIKKEI、PANA、台灣日報特派員、中國時報主筆、亞洲週刊特派員、NEWS 98「呷茶看報紙」新聞節目;攝影散見於AP、TIME。現主持 FM 97.3 綠色和平台灣文化電台「看破新聞」節目、兼任香港信報評論員。著有:《文化頑童‧李敖》、《保釣風雲實錄》、《今天的名人》、《尹案備忘錄》、《誰背叛了 國家?》、《誰出賣了台灣?》、《誰動搖了國本?》、《誰破得了尹案?》、《誰遮掩了真相?》… 等書。





我今天去胡適紀念館 知道2011/02/09發布的一信息

"香港大學博士何光誠先生發現胡適先生的相關軼信與資料,特此公布,歡迎點閱。感謝何博士的提供!
PDF:新聞天地645新聞天地647新聞天地657"
645/647 期 是歷史: 可參考胡適日記或胡適之年譜長編初稿相關的部分 更可了解情況
又胡適在成功大學的演講也相當精彩 (之前中原理工第一屆畢業典禮邀他 胡適以他是"無神論"婉謝 雖然謝明山校長希望胡適多談大學教育.....)

****
657期提到兩秘書 我已介紹過"宣中文" 現在稍補充"李青來" 女士

14. 羅家倫先生談胡適使美二三事. 李青來 · 中央日報; 民47.12.17; 頁3 ... 19. 李濟教授談胡適行誼. · 中央日報; 民51.02.27;

14. 羅家倫先生談胡適使美二三事. 李青來 · 中央日報; 民47.12.17; 頁3 ... 19. 李濟教授談胡適行誼. 李青來 · 中央日報; 民51.02.27;
转引自台北《中央日报》记者李青来采写的《当国家艰危时的胡适先生——. 罗家伦讲的三个故事》,载1962年3月2日该报。
《中央时报》1962年3月1日发表的李青来《王世杰谈胡适与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