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3日 星期日

答陳文華學長詢問關於對徐復觀的看法

漢清兄,久違,近況可好?時在念中。我知道你是胡適專家,不知你可有胡適談話錄。我現在在寫徐復觀與胡適一文。胡適談話錄中有一段說,徐復觀有一次去見胡適,胡頌平勸胡適要對徐復觀特別客氣些,理由胡頌平說,徐復觀有很深的自卑感。以下是我在網路查到的文章。

1962年胡適逝世前夕,曾隱諱地批評了某某"(徐復觀)這個人有自卑感,又有優越感。有自卑感的人一定也有優越感,喜歡擺臭架子"胡頌平在這一天的"談話錄"後加了兩則史料,用以指出批評者的"知行分裂"。一則是徐復觀在《民主評論》上批評胡適的一個演講的選段:"胡博士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是中國人的恥辱,是東方人的恥辱。我之所以如此說,並不是因為他不懂文學,不懂史學,不懂哲學,不懂中國的,更不懂西方的;不懂過去的,更不懂現代的。而是因為他過了70年,感到對人類任何學問都沾不到邊,於是由過分的自卑心理,發而為狂悖的言論,想用誣衊中國文化、東方文化的方法,以掩飾自己的無知,向西方人賣俏,因為得點殘羹冷炙,來維持早已摔到廁所里去了的招牌,這未免太臉厚心黑了。"同樣的一個徐復觀,在1958422日給胡適的信中這樣寫道"五四運動之偉大歷史貢獻,將永垂不朽。先生在學術上所以領導群倫者,不僅為個人在學術上之成就,而尤為知識分子精神上之象徵。凡偶有文化之爭,先生不必居於兩造者之一方,而實為兩造所共同期待之評判者。五四時代之文化鬥士,必須化為今日流亡時代之文化保姆。"要求一個人完全知行合一或者人如其文確實有點困難,孔子也強調聽其言,還要觀其行。但在如此短暫時間內呈現兩副面孔,而且又出現在一個新儒家的代表人物身上,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這篇文章沒有全引,缺了前面一段。我需要全文。你如有此書,能否給我寄來清楚照相,我自己去打字,因打字太麻煩,我不敢勞動你。希望疫情趕快過去。只要日台自由通航,我立即趕往台灣。

祝平安,文華



Hanching Chung

Attachments5:58 PM (1 hour ago)
to Wen-hua
文華兄
附4檔請參考。


,附檔第一張出自《胡適之先生晚年談 話錄 》台北:聯經,1984,pp.284~285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篇出稿 》 台北:聯經,1984

























徐胡兩人的口角原因之一,胡適之先生認為近900年的纏足是"中國文化",所有談理學的人,無一反對。
徐復觀認為纏足非"中國文化"。
胡在某處說他們只信自己所謂的"道",讀所謂的"經"。
徐也有封信給胡說,他寫的"老子"論文,最後認同胡的說法。










****8.23
漢清兄,上次寄來胡頌平胡適晚年談話錄,能否再影印286頁寄來為感。網路文:

284頁提到徐復觀詈罵胡適(1962.1.5)
285頁自稱後學,對胡適先生揄揚以邀請到東海小住並演講的信函相比(1958.4.23)顯得前後不一致。
我查你印的285頁,無後學二字,可能是在286頁的最前面。也或許是網路文作者,誤解。無論如何,這兩個字對我很重要。又煩吾兄,多謝,文華



hc: 您猜對,,"後學"在頁286















****




最優質、令我佩服的文章:周策縱《胡適之先生的抗議與容忍》首先發表在他編輯的《海外論壇‧ 胡適之先生追悼號》(香港)1962.5。這篇60年代"胡適研究"的大文,讀者很有限(香港及海外,可見台灣的白色恐怖多嚴重),讓"胡學"發展晚20多年,到80年代晚期才在台發表:台北《傳記文學》; 55:3=328;1989.9 民78.09; 頁40-48。《周策縱論學書信集》(2020),pp.391~409




---周策縱1989年8月2日給劉紹唐的信有一小段:

周數次批評、規勸徐.....的態度,如附檔

最優質的文章:
周策縱《胡適之先生的抗議與容忍》首先發表在他編輯的《海外論壇‧ 胡適之先生追悼號》(香港)1962.5。


台北《傳記文學》; 55:3=328;1989.9 民78.09; 頁40-4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