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是江南東晉的佛教興隆。下分七節,說明東晉時代的江南地方佛教發展情形。這時侯般若學異義層出不窮,所謂三家義,異說紛紜的時代。作者在這章裏提到郗超的佛教信仰,并將他的「奉法要」全部譯為日文,附錄在本章內。(譯文出京大助教授福永光司氏筆)闢於郗超,昔年胡適博士曾在「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冊目錄頁後批說: 「湯君不重視郗超的奉法要,似是一漏洞。郗超與道安同時,其死約當三七五或三八0。奉法要最可以表示那個時代一個絕頂聰明人對佛教的了解」。塚本博士不但提到郗超,而且認為」奉法要」一書對於後世居士佛教的影響極大,自唐朝以降一直到現代的居士佛教組熾,可視其為導源於奉法要的佛教。(本書三五五頁)
--******
林傳芳塚本善隆著「中國佛教通史」第一卷新書評介http://www.chibs.edu.tw/ch_html/hkbj/01/hkbj0109.htm
郗超
郗超(336—378),字景興,或作敬輿,小字嘉賓,東晉山陽國高平郡(今山東濟寧一帶)人。東晉大臣,是東晉開國功臣郗鑒之孫,書聖王羲之的夫人是他的親姑姑。郗超吸引人之處就是對他沒法定性,無法把他歸結為君子還是小人,他是介於君子與小人之間的第三類人,在他身上,高尚與卑劣,殘忍與溫情都體現的淋漓盡致,讓人又愛又恨。.....
----東晉佛學家、書法家:郗超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PR7OQP.html
廢立之事
咸安元年(371年),桓溫攻克壽春,問郗超:「這足以洗雪枋頭的恥辱嗎?」郗超回答:「尚未滿足有識者的情況」。桓溫負其才力,久懷異志。其北伐本意是欲先立功河朔,然後接受九錫,從而奪取政權。在枋頭之敗後,桓溫威望頓減,所以才有此一問。晚上,郗超至桓溫營中,對其說:「明公既然身居要職,如果不能廢立王而立新帝,有」商伊尹和漢霍光的舉動,就不足以威福四海,震服天下,豈能不深思呢?桓溫素有野心,遂採納了郗超的意見,於是定下廢立之事。當年十一月,桓溫廢司馬奕為東海王,後轉為海西公另立會稽王司馬昱為帝,是為簡文帝。[4]
入幕之賓
寧康元年二月,大司馬桓溫帶兵入朝。孝武帝司馬曜派遣吏部尚書謝安與侍中王坦之到新亭(建康西南的近郊軍壘)迎接。當時建康城中普遍認為桓溫此次入朝是為了顛覆晉室,所以王謝二人此番前去必然凶多吉少。王坦之對此表示憂慮,謝安卻神色坦然,鼓勵王坦之道:「這次保存晉室就在你我二人身上」。桓溫到達新亭後「大陳兵衛,延見朝士」。極度驚恐中的王坦之「流汗沾衣,倒執手版。」謝安依舊坦然,安然入座後對桓溫道:「我聽說諸侯有道,守衛在四鄰,大司馬又何必在壁後安置如此多的人啊?」桓溫笑道:「正是由於不能不這樣做。」隨即命士兵撤去,與謝安談笑良久。
為了掌握兵權,控制上游,桓溫廢掉司馬奕後,任命郗超為中書侍郎,坐鎮朝廷,自己則帶兵返回白石,還鎮姑孰。郗超此時雖然名義上成了皇帝的秘書,實際上是桓溫有意安插在朝中的一個釘子,以便把持朝政。
桓溫臨走之前,桓溫和郗超商議削除一些朝廷大臣,對朝中的異己力量大加廢徙。太宰武陵王司馬晞好習武事,為桓溫所忌;殷浩之子殷涓、廣州刺史庾蘊與桓溫素有成見,又庾、殷二姓勢力很強,亦為桓溫所忌,很想把他們清除。桓溫和郗超把廢徙名單和相關文書的條款擬定之後,這天晚上兩人就睡在一起。第二天早晨,桓溫起來,叫宰相謝安、王坦之進來,把準備好的文書丟給他們看,郗超則躲在帷幕之內。謝安沒有開口說什麼,王坦之把文書還給桓溫之後,也只是說了兩個字:「多了。」桓溫取過筆來,想從中減掉幾個,躲在帷幕中的郗超便偷偷地跟桓溫說起話來,顯然是向桓溫提出具體建議。謝安於是含笑地說:「郗先生真可以稱得上是入幕之賓了。」[5-6] 謝安在這裡所說的「入幕之賓」,可算是一句雙關語。「幕」可以是指郗超藉以藏身的簾帳。中國古代習慣用簾帳之類的紡織品來分隔房屋內的空間,而這種起隔斷作用的簾帳,統稱為「幕」。嚴格來說,「在上曰幕,在旁曰帷」,一般則混稱為「幕」。帷幕之內是居室私密之處,能進入帷幕中的賓客,自然與主人關係非同一般,因此習慣以「入幕之賓」指心腹、死黨。另一方面,謝安這句話中的「幕」,也可以指郗超所任的「參軍」官職,因為當時此一官職被稱為「幕僚」、「幕職」。
自此以後,不僅桓溫威振朝廷,而且因為桓溫的緣故,朝廷里的人也都害怕和郗超打交道,一時朝廷大臣如謝安等,均畏其權勢。有一次,謝安和王坦之一起到郗超那裡去,太陽快落山了,還沒有被召見,王坦之想離去,謝安說:「你難道不能為保全性命而忍耐一會兒嗎?」[7-8]
簡文帝司馬昱對郗超也是敬畏三分。他常常害怕自己被廢黜,有一次,他對在宮中當班的郗超說;「命運長短,本來就並不計較,所以不該再出現前不久廢黜皇帝那樣的事情吧?」司馬昱還是撫軍大將軍時,曾聘用郗超為椽屬,原來既是司馬昱的部下、現在又是他的秘書的郗超,從心裡對司馬昱還是同情的,於是說:「大司馬桓溫,正在對內穩定國家,對外開拓江山,我願用百餘家口保證,不會發生那種不正常的政變。」司馬昱這才稍稍放下心來,於是對郗超吟詠庾闡的詩歌:「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晉書·簡文帝紀》)。由於難以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在位不到兩年,司馬昱便憂憤而死。
胸懷與識見
前秦苻堅圖謀東晉天下,已經吞併了梁、岐一帶,又虎視眈眈地想攻占淮水以南地區。當時朝廷決定派謝玄北上討伐苻堅,人們對這一決定意見很不一致。只有郗超說:「此事一定能成功。我過去曾和謝玄在桓府中共事,發現他用人能人盡其才,即使在極小的事情上,也能委任得當。從這些事來推斷,估計一定能建立功勳。」謝玄大功告成後,當時人們都讚嘆郗超有先見之明,更敬重他雖然與謝玄關係不好,卻能不因個人愛憎而隱匿別人的才能(《世說新語·識鑒第七》)。
太和二年(公元367年)九月,東晉朝廷任命郗愔為都督徐兗青幽四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徐州刺史。郗愔的外甥、黃門侍郎王徽之到郗家祝賀,說;「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反覆誦說,多次不停。二弟郗融對哥哥郗超說:「老人家今天拜官,王徽之說的話太不恭敬了,實在難以容忍。」郗超說:「這是陳壽對諸葛亮所作的評語,人家把你家的人都比作諸葛武侯了,還有什麼可說的!」據陳壽著《三國志·諸葛亮傳》載:「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這就是王徽之用來評論郗愔的兩句話的出處。王徽之對他的舅舅郗愔有些瞧不起,他想表達的意思確實是隨機應變的用兵策略不是郗愔的擅長。可惜他忘了自己所引用的兩句話,竟是出自陳壽對諸葛亮的評語,結果被他的表兄弟郗超所利用,從而出現了「欲貶實褒」的喜劇效果。[9-10] 這也表明,郗超這個人確實聰明過人,不但博覽群書,而且記憶驚人。
人物評價
縱觀郗超的一生,可以說絕大多數時間是在秘書崗位上度過的,而給人最突出的印象,就是他是一個聰明絕倫的人。郗超自十幾歲入桓溫幕府後,在長達二十年左右的時間裡,他一直是桓溫的主要幕僚。「挺雄豪之逸氣,韞文武之奇才」的一代梟雄桓溫氣概清高卓越,很少有他所推重的人,和郗超談論,他卻常說郗超深不可測,於是盡心敬待和信任他。當時桓溫幕府里人才濟濟,和郗超差不多同時在桓府任事的就有王坦之、謝玄、王珣以及大文學家袁宏、大畫家顧愷之等人,但真正為桓溫看重的,也就是郗超、王珣和謝玄等幾個人。對參軍郗超和主簿王珣,桓溫似乎又特別倚重,每件事都要同他倆商量,桓府的人因此稱他們是「長鬍子參軍,矮個子主簿,能令桓溫高興,能令桓溫憤怒」。史稱桓溫「經略中夏,竟無寧歲,軍中機務並委珣焉。文武數萬人,悉識其面」(《晉書·王珣傳》)。又說:「溫懷不軌,欲立霸王之基,超為之謀」(《晉書·郗超傳》)。桓溫欣賞王珣的顯然是他的精明強練,倚重郗超的則是他的智慧謀略。一個善於內務管理,一個長於權謀機變,郗超和王珣,無疑是桓溫身邊最得力的左臂右膀。
郗超自幼「卓犖不羈,有曠世之度,交遊士林,每存勝拔,善談論,義理精微」。
主要成就
佛學大家
郗超這個人崇信佛教,經常與當時的名僧討論佛教教義,那些名僧都深為佩服,稱讚郗超是「一時之俊」。郗超還寫了很多佛教著作,有一個佛教方面的《法論目錄》,裡面列出的郗超的著作有十幾種,可惜流傳下來的只有一本《奉法要》。
《奉法要》是佛教的重要典籍,地位很高,是研究中國佛教史非常有價值的資料。它主要是宣揚佛教基本教義,以及在家信徒的戒規、齋法。著名學者胡適也曾說:「《奉法要》最可以表示那個時代一個絕頂聰明人對佛教的了解。」
有一個日本的佛學家,是研究中國佛教學及佛教史學的最高權威,叫冢本善隆,他認為,《奉法要》這本書對後世的居士佛教的影響很大。他說:「以居士林為中心的居士佛教,雖然因中國各宗的開創而難免有多少變化,但可以說它是淵源於郗超的《奉法要》的佛教,歷經唐、宋、元而發達,繼承到明、清乃至現代的中國在家佛教。」居士就是信佛但沒有出家,而是在家修行。這段話認為,郗超開創了佛教的一個派別居士佛教,他的《奉法要》則是這一派的教規。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PR7OQP.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