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鋼和泰(Baron Alexander von Staёl-Holstein) 《鋼和泰學術年譜簡編》;Paul Demieville (戴密微)



以上是Ken Su兄指示:https://www.douban.com/photos/photo/2496603498/#image

---
《悼念钢和泰男爵》,德国谢礼士著,1.4万字,阎纯德主编《汉学研究》第14集,学苑出版社2012年8月版。附錄2有最完整的中文相關報導
胡適可能翻譯 鋼和泰答葉先生



Paul Demieville (戴密微)《吐蕃僧諍記》

胡適日記全集 7: 1934-1939

 1934.4.5
 鋼和泰家吃飯
此事鬧得很大 而我們竟無所聞知
 參考Erik the Red's Land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n.wikipedia.org/wiki/Erik_the_Red's_Land - 頁庫存檔 - 翻譯這個網頁
Norway and Denmark agreed to settle their dispute over Eastern Greenland at the 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 in 1933. Norway lost and after the ...





鋼和泰學術年譜簡編 北京:中華 2008
此書無索引
編排不佳
各年摘要與相關內容多重複
有錯誤/錯字
年譜應收入死後各學術單位的紀念專集/文章
鋼和泰論文似乎只有胡適和吳宓各翻譯一篇 可考慮收入
不過 有心人應作重要學人如楊聯陞等人的學術年譜
---
1920年 6月8日 胡適日記
為 Baron Alexander von Staёl-Holstein 的"玄奘" 演講會當翻譯 :
胡適日記全集 , 第 2 卷 1915-1920

《鋼和泰學術年譜簡編》 只寫6月 不過 說明 北京大學日報 的稍後分兩天刊出 題目改為"玄奘與現代歷史研究" 不提胡適
這問題引出另外的問題
鋼和泰1910年的玄奘論文 和1920的北大演講 以及1923的英文論文 可能三文本都是不同語言的類似內容


《鋼和泰學術年譜簡編》不知道此篇發表於1923
音譯梵書與中國古音(The Phonetic Transcription of Sanskrit Works and Ancient Chinese Pronunciation), ( 鋼和泰著, 胡適譯 ,國學季刊, 1923年第一期 ) 胡先生的譯文
有兩"按" ,後一個很重要。
---

十,十,廿三(S.)  讀鋼先生的古印度史講義稿;其首論梵文一篇,甚有用;故隨筆記錄一點:
寡婦, 英文Widow 德Wittwe
   拉丁Vidua 俄Vdová  梵文為Vidhavā。vi為無, dhava為丈夫。  
又女兒,英daughter 希臘thygáter
   德tochter Slavonic—dŭšter   Lithuanian——dukter  梵文為dúhitr。itr表作者,duh為「取牛乳」。此如中文婦字從帚。 

 又梵文asmi為「我是」,希臘為eimi,Slavonic為yesm,而英文為am。疑最初為ěs加mi尾,輾轉變為am。
  
十八世紀以來,學者比較各種歐洲語言,得音韻轉變之律不少。例如梵文之bh當希臘之ph。又ç為希臘之k,當拉丁之c。又g當拉丁之v。
  
此種例於中文亦適用。例如「原」字,廣東客家言讀如ngien,安南讀ngüen,日本讀gen,朝鮮讀vön。最初大概是gvan or gven,諸地方言或存其g,或存其v。
  

十八世紀下半Sir William Jones指出梵文與希臘拉丁之種種類似處。一七九○[年],Johannes Wesdin始作梵文文法。一八○八[年],Schlegel始定 “Indo-Germanic”之名。
  印度-日耳曼語約可分七族:   
I. Aryan or Indo-Iranian Group:
a. Sanskrit and most of the modern l of n India b. Persian   
II. Greek Group:
Ionic東,Attic中,Doric西   
III. Italo-Celtic Group:
    Latin, Italian, Spanish, Portugese, French, Rumanian, etc.    Brittany,Wales, Scotland, Ireland之Celtic   
IV. Teutonic Group:
    Norwegian, Danish, Swedish, English   
V. Balto-Slavonic Group:
    a. Baltic—Old Prussian, Lettic, Lithuanian    b. Slavonic—Bulgarian, Servian, Russian, Czech, Polish   
VI. Albanian Group
   
VII. Armenian Group
  此七族之中,第六族文字最晚;然最古之希臘文字亦不過前八世紀,而梵文之Rigveda乃遠在前十五世紀,故最可貴。 

鋼和泰(Alexander von Stael-Holstein,1877-1937),漢學家,歷任彼得格勒大學助理梵文教授、北京大學梵文與宗教學教授、哈佛大學燕京學社教授並長期擔任哈佛-燕京學社駐燕京大學的中印研究所所長。他與當時國內外學術界交往甚廣,如著名漢學家高本漢、伯希和、戴密微等,與國內學者,如陳寅恪、胡適、趙元任、王雲五、湯用彤、吳宓等等更是交情深厚,在中國近現代學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年譜主要利用哈佛燕京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藏鋼和泰往來書信及相關著述編制,絕大多數材料首次公開發表。

胡適的日記--閱讀札記 2 校勘資料

1937年3月16日的日記是鋼和泰小傳 (上午得知朋友/老師病故)
3/27 鋼和泰本家兄弟來訪 告訴1877年元旦生....


"學者如鋼和泰(Baror A. von Stael Holstein)、 胡適之先生與季羨林先生,則認為孫悟空的原型就是哈奴曼"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流亡中國的愛沙尼亞男爵、印度學家鋼和泰(Baron Alexander von Staёl-Holstein)曾在北京建立了一個漢印研究所(The Sino-Indian Research Institute),寄希望於同時利用藏、漢、蒙等文字的佛教文獻,並借助在北京的藏、漢、蒙僧眾口傳的活的傳統來重構印度大乘佛教,彌補梵文佛典的缺 損給佛教學者帶來的缺憾。....."胡適、陳寅恪與鋼和泰

胡適著;姜義華編:〈鋼和泰論梵文與中國古音〉,《胡適學術文集-語言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226-230頁。 (本文是胡適的三篇日記,分別作於1921年9月22日,10月23日,1922年4月4日。標題是編者所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鋼和泰(Alexander von Stael-Holstein,1877年1937年),俄國男爵,漢學家、梵語學者。後寓居中國燕京,任教於北京大學,著名學者陳寅恪胡適都曾跟從鋼和泰學習梵文。

年表

出生於愛沙尼亞(Esthonia)的貴族家庭,父親奧古斯都·馮·鋼和泰男爵,母親卡特琳娜·馮·德爾帕荷倫。
少年即學習德語法語,而精通之。
1886年被送到愛沙尼亞小鎮珀瑙的高級文科中學讀書。
1896年柏林大學師從韋伯和葛爾德納,學習梵文波斯祆教古經。
1897年繼承爵位,任聖彼得堡大學助理梵文教授。
1917年帝俄被推翻之後,流亡中國
1918年1929年期間曾任教北京大學,寓居東交民巷,精通梵文藏文。據陳寅恪年譜長編引陳之後代回憶 陳每周六上午進城從他習梵文

[編輯] 參考書目

  • 王啟龍:《鋼和泰學術年譜簡編》,中華書局,2008年02月01日

高山杉:钢和泰年谱订误

- [ 轉為繁體網頁 ]2009年12月26日 ... 梵文学家钢和泰男爵(Baron Alexander von Staël-Holstein,1877—1937)与中国现代学术关系极深。他是梁启超、胡适和陈寅恪的朋友,是梵藏文专家黄树 ...



高山杉:钢和泰年谱订误,收入 高山杉《佛書料簡》杭州:浙江大學,2012,頁1-6

来自: 卓嘎Sitatārā(奇跡ってないの?) 2009-12-26 17:10: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