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佛典校勘」的相關資料時,到圖書館查閱歷年的《文獻》季刊(中國出版),2007 年第三期151-153頁,有胡適的信刊載於1920年的《安徽省立第二師範學校雜誌》,作者吳元康宣稱,此為胡適致校長「胡晉接」的信,另一函為1920.8.6, 胡適寄自南京市。作者宣稱,2003年出版的《胡適全集》未收此兩信,跟你借的《胡適的日記》也沒有此段的日記,作者稱此為「佚函」。
我已經將此三頁影印下來,星期三帶給你,近日我會先將此兩封信貼出。 胡適「佚函」三封
如我所宣稱的,胡適〈校勘學方法論〉作於 1934年十月,從那時起,如果佛教界就腳踏實地去作校勘,至少積累了七十多年的校勘成果,翻閱手上新版的佛經,有的無標點符號,有的有,但,不是「百衲本」*,就是「死校」**,可見「佛典校勘學」仍待開發深耕。
Ken Su
----
Ken 的自注
Dear HC,
*1. 百衲本: 校勘之法在於在諸善本之間選一本為底本,
對於跨多種語言的翻譯書本,原文版本已經佚失了,利用各種翻譯版本去推尋原文的風貌,用來指出那些文字的抄寫訛誤,或者誤解原文而誤譯,在聖經為 Bibliology 聖經學(對所有書籍、文字記錄為 「Philology 文獻學」),在佛經則為「鋼和泰、陳寅恪、季羨林、辛島靜志、無著比丘、蘇錦坤」等人所作的梵、藏、巴、漢佛對勘。再用兩三善本去標明差異。所謂底本, 就是正文全用此本的文字圖案,標明其差異,就是註明「 此處某本作某某字」、「此處底本缺,依某本此處尚有『某某某』 等多少字」,術語稱為「出校」(標出所校勘的差異處)。 如果正文參用兩本以上的版本,這叫「百衲本」,有時「百衲本」 似乎較方便讀者閱讀,不用來回對照,但是「此為校勘家所不取」, 容易變亂版本,造成後世又多一版本,而導致「誤讀、誤解」。 所以「百衲本」是貶稱,「百衲本」又未正確標註何處來自何本, 則是劣中之劣。新版標註新式標點符號的佛經,不知校勘義例, 大多是「百衲本」。
**2. 死校,校勘方法有「對校、他校、本校、理校」四種方法。
「死校」是指僅列出同異,而不評判那一異讀較為合理,
Ken S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