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陶希聖:輓聯:今看蔥郁一杯土;不廢江河萬古流《潮流與點滴》 1960《汪日密約》 《嗩吶煙塵三部曲》荒謬絕倫的學生主張: 修改臨時條款不是修憲.......胡適:蔣先生謬採虛聲



 1935.6.6-1935.7.5 胡適可能內憂國事等 (北大不遷移 "做個中國魯文Louvain有何不好" (6.20給王世杰書二). 日記從缺. 不過寫了不少信.
 6.12 再與希聖書的回信.  年譜 pp.1379-8
胡適日記 1942/1/24 晚上聽到的關於陶希聖在九龍投海的傳言當然不實
日記中說"蔣先生最可愛處"是派機接危城中親點的人物名單
陶希聖名列第一

我多年前讀過陶希聖先生的回憶錄 《潮流與點滴》
要而不煩的反省 可看出他的文風
他從北大就為胡適所賞識。 辦著名的 食貨》。

陶希聖「胡適之先生二三事」,中央日報,五十年二月二十六日。
這篇改正傳記文學登的錯字:謬採虛聲......
胡適過世,陶希聖寫紀念文,隔天中央日報登出當社論(說胡適多次與蔣站再一起.......)。這是公的。
私的是他的輓聯:今看蔥郁一杯土;不廢江河萬古流


 爾曹身與名俱滅 不廢江河萬古流 唐 杜甫《戲爲六絕句》其二: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佔中九子案日前判刑,戴耀廷、陳健民、邵家臻和黃浩銘判囚 8 至 16 個月不等。港大法律學院教授陳文敏今早(26 日)在商台節目表示,法官未有清楚解釋量刑準則和原因,相信有充份理據就量刑提出上訴,但若要就定罪上訴難度較高。
陳文敏在電台節目中稱,他個人對判刑感到「不開心、唔舒服」,他認識大部份被告,戴耀廷曾是他的學生,形容他們都是「有心人」。



後來胡適見到陶希聖時,請陶轉告蔣介石一句話:翁不能做行政院長!陶聞之大驚,胡適說:“蔣先生謬採虛聲,用翁詠霓(翁文灝字詠霓)組閣。翁詠霓自在長沙撞車以後,思想不能集中。同時,他患得患失,不知進退,他對朋友嘻嘻嘻的一笑,沒有誠意,而對部下,則刻薄專斷,他不能做行政院長。”在批評翁文灝不能勝任閣揆的同時,等於也在批評蔣介石用人不當。陶希聖把胡適的話轉述給蔣介石後,蔣沒有生氣,他顯然認可了胡對他和翁的批評。蔣介石對陶希聖這樣說道:“你現在就去北平,請胡先生出來擔任行政院長,所有政務委員與各部首長名單,都由他來開,我不干涉。”但胡適不願意出任行政院長。他放不下他的學術,放不下他的北大,更放不下他的身段。




陶希聖,〈關於敦請胡先生出任行政院長及其他〉,《傳記文學》,卷29期5,臺北,1976.
網路上有"陶希聖眼中的胡適", 還不想讀它。






 胡適日記全集 9 : 1953-1962  頁594  1960.2.13  胡適很不滿陶希聖、夏濤生之曲解憲法; 修改臨時條款不是修憲.......
頁608 有陶希聖說學者尊嚴應予維護,說近日關於胡適等2師長之謠言頗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陶希聖"沒什麼內容


陶希聖
陶希聖1899年1988年6月27日),名匯曾,字希聖,以字行,筆名方峻峰........陶希聖留港辦《國際通訊》。陶希聖胡適有交情,當年陶捲入「汪日密約」中進退失據時,惟一想到可以寫信表達心聲的人就是胡適




【獻給戰爭中犧牲自己的母親們】
曾為蔣介石執筆撰寫《中國之命運》和《蘇俄在中國》的前北大教授陶希聖,女兒陶琴薰卻在1949年後海峽兩隔,並在勞改中因病去世。外孫沈寧為記憶這個特殊家族的離合悲歡,以10餘年的時間精力,陸續完成《嗩吶煙塵三部曲》,其中陶希聖投入汪精衛政權後懸崖勒馬的「高陶事件」亦得到還原。
陶希聖曾在棄學從政後,一度投入汪偽政營,但當他看清了所謂的「主和」實是投降,汪日密約實為賣國約,而又無法讓汪精衛改弦更張後,便冒著生命危險和高宗武一起逃離上海,並在香港公布了《汪日密約》,即所謂「高陶事件」。透過描寫高陶事件,沈寧也從外婆、母親的角度來補述歷史,刻畫了大時代女性的堅毅。
沈寧在書中描述外婆萬冰如:「她一輩子洗衣做飯養孩子。但是每逢危機當頭,總會迅急決斷,調度有方,救外公於危難之中。」在陶希聖為了是否在《汪日密約》上簽字而焦慮成疾,甚至想過自殺時,萬冰如凜然說:「我把我的性命來換你逃走;如果走不出去,我們一家都死在這裡,那字萬萬簽不得。」
高陶事件中,當時年僅18歲的陶琴薰也曾有其關鍵影響。當時她極力說服父親:「你不要簽字,我們一起死在這裡好了。」當父親決定拒絕簽字並逃出上海時,她欣喜:「中國人不會再罵他。」她與弟弟雖然因此受困於汪精衛特務,卻沉著與特務鬥智周旋,杜月笙的祕書萬墨林在《滬上往事》回憶過程中她展現的沉著鎮靜。
然而,1949年後決意不隨父親來台的陶琴薰,日後身負「頭等戰犯之女」的政治包袱過得頗為艱辛,曾在懲罰性勞動中累到一頭栽倒在水田裡。長子沈寧以《嗩吶煙塵》記憶母親在艱難中的勇氣,也在抗戰勝利70周年,以此書獻給戰爭中犧牲自己的母親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4000971-260301
高陶事件 陶希聖妻女是背後英雄
2015年07月04日 04:10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曾為蔣介石執筆撰寫《中國之命運》和《蘇俄在中國》的前北大教授陶希聖,女兒陶琴薰卻在1949年後海峽兩隔,並在勞改中因病去世。外孫沈寧為記憶這個特殊家族的離合悲歡,以10餘年的時間精力,陸續完成《嗩吶煙...
CHINATIMES.COM|作者: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