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書《多少往事堪重數》收了72篇文章,只有一篇〈名士才子葉公超〉發表在2015年5月23日的開卷版,記得當時主編周月英來邀稿,這也是我第一次為報紙寫書評。我對葉公超沒有專門的研究,但他是我非常佩服的人物。而莊瑞琳總編在衛城出版的湯晏先生寫的《葉公超的兩個世界》是如此精彩,因之不覺地技癢,遂應命提筆。文章發表後湯先生相當滿意,透過當時在美國的林博文兄向我致謝。
我文章中有一段是有掌故的:1961年冬,葉公超從駐美大使任上奉召回國,卸除一切職務;次年秋,他寫下一首舊體詩,題曰〈壬辰春,奉命議訂中日和約,郭則生兄曾有步李鴻章馬關條約詩見寄;辛丑冬,余卸美使任;壬寅秋,遊野柳歸途,次其原韻。〉詩云:
日昨整理舊報,早已昏黃的紙墨猶香,聊書數筆,記此因緣。
我文章中有一段是有掌故的:1961年冬,葉公超從駐美大使任上奉召回國,卸除一切職務;次年秋,他寫下一首舊體詩,題曰〈壬辰春,奉命議訂中日和約,郭則生兄曾有步李鴻章馬關條約詩見寄;辛丑冬,余卸美使任;壬寅秋,遊野柳歸途,次其原韻。〉詩云:
黃帽西風白馬鞍,登臨卻笑步為難。歸林倦鳥知安隱,照眼夕陽未覺殘,欲借丹霞弭往轍,不因險巇亂心壇。春山翠竹凌霄節,樂與遊人夾道看。從「馬關條約」到「中日和約」這50年間沉痛歷史,前塵如夢,往事如煙,加之當時的處境,令葉公超感慨萬千,即以郭則生(彝民)原韻寫下這首詩。葉公超既步郭則生詩又要呼應李鴻章詩,詩中既有「古典」又有「今典」,既有比興又有史筆,此非如陳寅恪之史家,不易為也。
日昨整理舊報,早已昏黃的紙墨猶香,聊書數筆,記此因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