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日 星期五

胡適《賀雙卿考》1929;Paul Ropp, 2001;康正果《風騷與豔情--中國古典詩詞的女性研究》1988;孫康宜訪談錄



Bannished Immortal: Searching for Shuangqing, China's Peasant Woman Poet .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1.



Paul Ropp, Ph.D.


Research Professor of History, The Andrea B. and Peter D. Klein '64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Clark University
Worcester, MA 01610-1477


孫康宜;2018年5月,在中央研究院的演講
https://youtu.be/9xA_jV85SSE






1929年11 月2日


南方周末:清代農家女詩人賀雙卿的身世為何如此撲朔迷離,這麼多人研究,而結論南轅北轍?孫康宜:美國漢學家羅溥洛(Paul Ropp)並非質疑雙卿身份的第一人,早在1920年代,胡適就說雙卿其人或許是《西青散記》的作者史震林偽造的。但在現代中國文學史中,雙卿依然是一個文化偶像,被稱為中國唯一的偉大的農民女詩人,也是十八世紀最偉大的女詩人。與此同時,雙卿也經常出現在各種女詩人選集當中,就連美國詩人王紅公(Kenneth Rexroth)與鍾玲所編的現代英語詩集也收錄了雙卿的詩作。羅溥洛教授一向喜歡運用歷史主義的方法來做研究。他從很早就對史震林的《西青散記》感興趣。史震林的書主要是在追憶十八世紀農家才女詩人雙卿,所以羅溥洛就開始探尋雙卿故事的演變。在硏究過程中,他逐漸對雙卿其人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因為史震林在《西青散記》中有關才女詩人的回憶,還有她與史氏之間的互動,以及與史氏友人之間的關係,不太令人信服。甚至,史震林所引雙卿之詩究竟是否真出本人,亦有疑問。所以1997那年,他決定同兩個中國學者杜芳琴、張宏生一起到雙卿的家鄉——江蘇金壇、丹陽鄉村——展開三個月的探尋之旅。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探求雙卿究竟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還是史震林虛構的人物。後來羅溥洛出版了一本書,題為《女謫仙:尋找雙卿,中國的農民女詩人》。對於是否真有雙卿其人,羅溥洛更加懷疑:沒有一個地方,沒有一個傳說,能夠證明賀雙卿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有趣的是,中國學者杜芳琴卻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杜芳琴是中國有名的雙卿硏究專家,編有《賀雙卿詩集》。與羅溥洛不同,杜芳琴在探訪之旅後,愈發強烈地感到雙卿乃是真實的歷史人物。按照她的說法,即便農民女詩人的名字不是雙卿,其作為才女詩人的形像一定基於某一真實的人物,因為教育發達的金壇地區產生了眾多的當代女詩人。換言之,杜芳琴並不懷疑那些歸入雙卿名下的詩作的真實性。她根據史震林回憶的寫作風格判定,史氏絕對沒有能力寫出雙卿那些高水平的作品。此外,杜芳琴頗受那次金壇、丹陽之旅的啟發,最後寫出了《痛菊奈何霜:雙卿傳》的著作。.......

《南方周末》1927.6.22。孫的審定版,參考《孫康宜文集‧第三卷‧訪談錄》(2018),頁531~545,

------



風騷與豔情--中國古典詩詞的女性研究- Google Books Resul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sbn=9864450808 
胡適 :〈賀雙卿考〉,見《胡適古典文學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八年,頁六○二。胡適在他的文章中首次對雙卿的作者身分提出了疑問,可惜他的視野僅...




胡適《賀雙卿考》

徐志摩先生送來張壽林先生編的女子賀雙卿《雪壓軒集》,我讀了頗懷疑。這些詩詞都出於史震林的《西青散記》,《散記》但稱雙卿,不稱其姓。黃韻珊的《國朝詞綜續編》始稱為賀雙卿。但董潮《東皋雜抄》卷三(藝海珠塵“土”集)引了她的兩首詞,則說是“慶青,姓張氏”。這是一可疑



《散記》記雙卿事,起於雍正壬子(1732),訖於乾隆丙辰(1736);《東皋雜抄》自序在癸酉冬(1753);相去年代不遠,何以姓名不同如此?又徐乃昌作她的小傳,說她是丹陽人,董潮說她是金壇人。這是二可疑。



《東皋雜抄》說她:

不以村愚怨其匹,有鹽賈某百計謀之,終不可得。以艷語投之者,罵絕不答。可謂以禮自守。

《西青散記》裡的雙卿並沒有“罵絕不答”的態度。這是三可疑。



《散記》說“雍正十年,雙卿年十八”,但下文又說“雍正十一年癸丑,雙卿年二十有一”。這是四可疑。


《散記》記雙卿的事多不盡情實,令人難信。如雲“蘆葉方寸,淡墨若無”;如說蘆葉上寫《摸魚兒》長調,竹葉上寫《鳳凰台上憶吹簫》長調,這都不盡事實。一個田家苦力女子,病瘧最重時還需做苦工,那有這樣細緻功夫寫這樣絕細小字?這是五可疑。



所以我疑心雙卿是史震林懸空捏造出來的人物。後人不察,多信為真有其人,甚至於有人推為清朝第一女詞人。其實史震林的《西青散記》四卷,除了兩篇遊山記之外,大都是向壁虛造的才子佳人的鬼話。《散記》的前半專記史震林的一班朋友扶乩請來的女仙的詩詞,一一皆有年月日,詩詞也很有可讀的。雙卿正是和《散記》裡的“娟娟仙子”,“碧月仙娥”,“白羅天女”,“清華神女”,“琅玕神女”同一類的人物。



史震林自己說:

眼中無劍仙,意中須有《紅線傳》。眼中無美人,意中須有《洛神賦》。海外有國,以日之所見為妄,夜之所夢為真。夫意之所思,或得於夢;夢之所見,或有其事。事短,夢長。夢短,意長。意不長,斯無可奈何者也。意中,眼中,夢中,寧有異耶?(卷二,頁三十二)

懂得這種邏輯,我們才可以不上《西青散記》的當。



《散記》中,雙卿寫信給作者,末段有這樣的一句話:

夫雙卿猶夢耳。夢中所值,顛倒非一。覺而思之,亦無悔焉。

讀《散記》的人還不明白嗎?

《散記》有曹學詩的兩篇長序,都是八股式的文字,其中第一篇說:

……即有生以來,未見一佳人之如何艷,如何慧,如何幽,如何貞而心中口中,夢中病中,哭中笑中,亦未嘗須臾而不玄想一絕世之艷,絕世之慧,絕世之幽,絕世之貞者也。……即懸想者,人間天上皆無如是絕世佳人,而口中心中,夢中病中,笑中哭中,魂陽格天,魄陰動地,天地亦將為之特生一絕世之佳人以慰之報之者也。

這便是這班窮酸八股秀才的人生哲學,這便是窮酸才子的宗教。女詩人女詞人雙卿便是這個窮酸宗教裡代天下女子受苦難的女菩薩。她便是這班窮酸才子在白晝做夢時“懸想”出來的“絕世之艷,絕世之慧,絕世之幽,絕世之貞”的佳人.





又 記

雙卿怎麼會變成慶青呢?我可以假定這是一種演變的程序。

史震林的雙卿本無姓。二三十年後訛成了卿卿。但卻有人嫌這個名字不像一個“以禮自守”的良家女子的名字,故改“卿卿”為“慶青”。

董潮引的一句《殘燈詞》,有一句是

香膏盡,芳心未冷,且伴慶青。

《散記》作“且伴雙卿”,大概後來訛傳成“卿卿”,董超時代方才改作“慶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