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 Vadis (novel)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Quo_Vadis_(novel)
Quo Vadis: A Narrative of the Time of Nero, commonly known as Quo Vadis, is a historical novel written by Henryk Sienkiewicz in Polish. "Quo vadis Domine" is ...Quo vadis is a Latin phrase meaning "Where are you going?"
《胡適日記》1921.8. 13 (p.276) 讀徐旭生序顯克微支*的《何往》(Quo vadis),甚愛他的文章 。我為作一序, 未完 (*2013注:中國出過他的全集/《你往何處去》後來有些譯本。)
喬大壯以書法、篆刻、詩詞名於世,但“五四”以後,也是一位新文學的提倡者。早年他在清譯學館學習,精通法文。 1921 年,茅盾開始革新《小說月報》,很注重外國文學的介紹,喬大壯便曾經在那上面發表過譯作。1922年5 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世界叢書”收了他和徐旭生同譯的波蘭作家顯克微支的長篇《你往何處去》。這是一部描寫希臘、羅馬文明衰落時期的歷史小說。當時,喬大壯同魯迅在翻譯方面的主張是一致的,都贊成直譯。
徐旭生與魯迅討論中國 人的民族性,結果說中國人的大毛病是聽天任命與中庸,這毛病大約是由惰性而來的。魯迅回答他道;這不是由於惰性,是由於卑怯性。「遇見強者不敢反抗,便以 中庸這些話來以自慰,倘他有了權力別人奈何他不得時,則凶殘橫恣,宛然如一暴君,做事並不中庸。」
《徐旭生西遊日記》一書被認為是中國考古界的拓荒之作。《日記》多本可在超星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徐旭生(1888年-1976年1月4日),名炳昶,以字行,筆名虛生,河南唐河人,考古學家、歷史學家。
徐旭生早年曾就讀於河南公立旅京豫學堂,1911年畢業於京師譯學館。後考取公費留學生,1913年前往法國留學,進入巴黎大學學習哲學。1919年回到中國,任教於開封第一師範學校、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1921年被聘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講授西洋哲學史。1926年出任北京大學教務長。1927年作為西北科學考察團團長,率團前往中國西北地區進行考察。1929年起先後擔任國立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院長、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校長。1933年他前往西安,組織成立陝西考古會,主持發掘了寶雞鬥雞台。1937年出任國立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所長。1940年起任第二至四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7年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徐旭生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一級研究員。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當選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迫害,1976年1月逝世。
參考文獻
徐旭生. 河南文化網. 2005-1-24.
徐旭生. 華人留學文化研究專題資料庫.
《中国社会科学家辞典·现代卷》.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86.
*****
徐旭生早年曾就讀於河南公立旅京豫學堂,1911年畢業於京師譯學館。後考取公費留學生,1913年前往法國留學,進入巴黎大學學習哲學。1919年回到中國,任教於開封第一師範學校、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1921年被聘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講授西洋哲學史。1926年出任北京大學教務長。1927年作為西北科學考察團團長,率團前往中國西北地區進行考察。1929年起先後擔任國立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院長、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校長。1933年他前往西安,組織成立陝西考古會,主持發掘了寶雞鬥雞台。1937年出任國立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所長。1940年起任第二至四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7年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徐旭生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一級研究員。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當選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迫害,1976年1月逝世。
參考文獻
徐旭生. 河南文化網. 2005-1-24.
徐旭生. 華人留學文化研究專題資料庫.
《中国社会科学家辞典·现代卷》.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86.
*****
姜德明(1929~)
瀟瀟暮雨在蘇州
喬大壯(曾劬)是魯迅在教育部的同事和朋友,他因為給魯迅寫過一副對聯而為人們所熟知。
1924 年9 月8 日,一向勤奮的魯迅先生從屈原的《離騷》裏摘句,請喬大壯寫就。《魯迅日記》裏記載:“自集《離騷》句為聯,托喬大壯寫之。”
這幅“望崦嵫而勿迫,恐鵜鳺之先鳴”的對聯,至今仍掛在北京宮門口西三條魯迅故居“老虎尾巴”裏的西牆上。寫這字時喬大壯還是位二十幾歲的青年,魯迅已經看重他的書法了。
從《魯迅日記》上看,他們自1915 年起,即有交往。喬大壯不止一次地到紹興會館去拜訪過魯迅,魯迅也曾送給他新出版的《中國小說史略》。自從魯迅先生離北京南下之後,他們的交往就不多了。
喬大壯以書法、篆刻、詩詞名於世,但“五四”以後,也是一位新文學的提倡者。早年他在清譯學館學習,精通法文。1921 年,茅盾開始革新《小說月報》,很注重外國文學的介紹,喬大壯便曾經在那上面發表過譯作。1922年5 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世界叢書”收了他和徐旭生同譯的波蘭作家顯克微支的長篇《你往何處去》。這是一部描寫希臘、羅馬文明衰落時期的歷史小說。當時,喬大壯同魯迅在翻譯方面的主張是一致的,都贊成直譯。
最近,讀了喬大壯的詩集《波外樓詩》,很想從中找到他與魯迅交往的線索。但是,所得甚少,只在詩稿卷二《送戴蘆齡罷官南還》裏提到了魯迅。
原詩如下:
論心形影偕周(豫才)許(季上),服政辛勤感夏(穗卿)高(閬仙)。一十六年元氣盡,堂堂向日下諸曹。
戴蘆齡是魯迅、喬大壯在教育部的同事,還是一位有才氣的畫家。魯迅曾請他説明鑒定過所存古畫的真偽。戴的罷官離職引起喬大壯的感慨,從詩中看他也厭惡教育部的衙門生活。這首詩自然表明戴蘆齡對魯迅的尊敬,也反映了喬大壯對魯迅的欽羨。實際上,當時教育部的一些同事們,除了喬大壯、戴蘆齡以外,還有許壽裳、陳師曾、齊壽山、許季上等人都是心折魯迅,平時無不聲息相通,形影相隨。只是由於每個人的志趣不一,最後所走的道路不盡相同就是了。
喬大壯是四川華陽縣人,平生憤世嫉俗,好打抱不平,又喜飲酒,醉後更無所顧忌。二十幾歲時寫的《放歌示客》便有這樣的感歎:幼走湖海住京洛,懷抱詰屈不能伸。……自古賢豪不得志,借問人間此何世。……
抗戰期間,喬大壯流徒大後方,“失意西南天地間”,言詞愈悲憤。在《賣所藏印一首》中有句:“長物盡時身亦老,待將形影葬空山。”詩句中又有:“經秋幕府減腰圍,病作身騎鶴背飛”:“忍淚神州風景殊”:“倦矣欲東帆早落”……詩句有些感傷,但是看得出他哀家國山河之破碎,傷個人之流離失所,希望抗戰能早一天得到勝利。
有人說,喬大壯拒任官職,曾作“菩薩蠻”明志,並以美人自喻,表現了他高潔的品性。這闕詞收在他的詞集《波外樂章》卷四裏:
夕陽紅過街南樹,夢飛不到春歸處;翠羽共明璫,為君申禮防。東風寒食節,闌外花如雪。百褶縷金裙,去年沉水熏。
抗戰勝利後,他回到了江南,先在南京中央大學國文系任教, 1947 年秋轉到臺灣大學, 1948 年春,許壽裳先生被害于臺北,喬大壯親見老友的慘死,又繼許先生擔任了臺灣大學國文系主任。
許壽裳的死對喬大壯刺激很深。他看到國民黨政治的腐敗,人民生活在苦難之中,對終生從事的教育事業也動搖了,心裏鬱積的憤慨難以發洩。當蔣介石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單方面召開偽國民代表大會時,喬大壯曾經為南京的國民大會堂擬了一副對聯,痛快淋漓地抒發了他的憤怨:
費國民血汗已?億,集天下混蛋于一堂!
這樣的對聯對於蔣家王朝實在是太不恭敬了,但是卻說出了人民心裏的話。喬大壯有位公子在空軍轟炸大隊供職,抗日戰爭期間他打下敵機四架,受過傷,為國家立了功,老人是欣慰的。抗戰勝利了,兒子雖然改作地勤工作,卻看到飛機去轟炸自己人。老人知道了內心也難以平靜,他曾經多次對徐森玉先生說,“實在殺業深重”!
1948 年6 月;他從臺灣回到南京。南京給他的印象已經沒有希望了。他勸朋友們少到南京去,少與袞袞諸公往來。如果實在沒辦法,最好躲到臺灣一個小地方與世隔絕起來。這當然是消極的,也是辦不到的事。
接著,喬大壯到了上海。他看到的是紙醉金迷,歌舞昇平。一個人對國家的命運萬分關切而又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光明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十分痛苦的。他再也不能忍耐了。7 月3 日,他安排好家中的事,不辭而別,隻身走蘇州。這天夜裏風雨交加,喬大壯在蘇州閶門外的梅村橋畔投水自沉,結束了五十七歲的生命。
自殺之前,寫有絕命詩,詩稿《波外樓詩》不及收入,後來影印在《喬大壯印蛻》的卷末。原詩如下:
白劉往往敵曹劉,鄴下江東各獻酬。為此題詩真絕命,瀟瀟暮雨在蘇州。
“借問人間此何世”?喬大壯以死來諫刺了反動當局,他憂國憂民,對時勢的一腔悲怨令人肅然。但,這終歸是一個悲劇的結束,因為那時黎明在即,為什麼喬先生就聽不到已經漸漸逼進的人民解放的炮聲?
就在喬大壯自沉的7 月裏,他和徐旭生早年翻譯的《你往何處去》又印行了第三版。但是他已不及親見了。
喬大壯沒有走魯迅的路,也不像郭沫若那樣大聲疾呼,像聞一多那樣拍案而起,或像朱自清那樣,一旦認清目標便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他效法了古代詩人屈原。魂兮歸來,人們怎能忘記這位在黎明之前,離我而去的詩人呢!
1978年2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