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It's National Engineers Week! 成功大學畢業典禮演講 (胡適 1960)/ The capabilities of engineering are virtually limitless.成大賺智財錢/Janet 2012

The capabilities of engineering are virtually limitless.






It's National Engineers Week! Founded by the National Society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s in 1951, National Engineers Week (February 21–27, 2016) is dedicated to ensuring a diverse and well-educated future engineering workforce by increasing understanding of and interest 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areers, according to the society's website.
In recognition of ‪#‎NationalEngineersWeek‬, we want to recogniz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Rensselaer students that will serve as not only as engineers, but also as leaders, scientists, entrepreneurs, patent holders, game designers, architects, writers, artists, and innovators, in fields ranging from engineering to architecture, fine arts to science, game design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to military that are going to change the world.
Today, the week is marked through a formal coalition of more than 70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cultural societies, and more than 50 corporation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台灣光復初期歷經戰亂災難,可說是百廢待舉,許多工程人才付出心力,為建設寶島而勞心勞力。民國三十二年,政府為了感謝辛苦工作的水利工程師,於是將大禹的生日6月6日,訂定為「工程師節」,也稱為「水利節」,來紀念這位第一位治水的大功臣,也慰勞辛苦的水利工程師們。
◎節日小結語
   在大禹治水的古老傳說裡,最令後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大禹在治水的十三年內,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這種為了公事努力而把小我放在其次的無私心的精神十分令人敬佩。在這裡,大哥哥和大姊姊要和小朋友分享一個心得:也許我們不需要做到像大禹一樣「三過家門而不入」,但從這件事真正所要傳達的意義是:當我們在做任何事時,一定要全心全力,認真努力,這樣才能嚐到成功的果實喔!

*****

這個超音速噴氣機原型名為「X-54」,由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灣流公司在美國宇航局的幫助下研製,從倫敦飛往雪梨只需短短4個小時。


待校訂
此次演講胡頌平等二人陪伴 到臺南某小學地點尋根......

1960618臺灣成功大學畢業典禮
畢業班的諸位同學,現在都得離開學校去開始你們自己的事業了,今天的典禮,我們叫做“畢業”(Commencement)。你們的學校生活現在有一個結束,現在你們開始進入一段新的生活,開始撐起自己的肩膀來挑自己的擔子,所以叫做“始業”。
我今天承畢業班同學的好意,承閻校長的好意,要我來說幾句話。我進大學是在五十年前(1910),我畢業是在四十六年前(1914),夠得上做你們的老大哥了。今天我用老大哥的資格,應該送你們一點小禮物。我要送你們的小禮物只是一個防身的藥方,給你們離開校門、進入大世界作隨時防身救急之用的一個藥方。
這個防身藥方只有三味藥:
第一味藥叫做“問題丹”。
第二味藥叫做“興趣散”。
第三味藥叫做“信心湯”。
第一味藥“問題丹”。就是說,每個人離開學校,總得帶一兩個麻煩而有趣味的問題在身邊做伴,這是你們入世的第一要緊的救命寶丹。
問題是一切知識學問的來源,活的學問、活的知識,都是為了解答實際上的困難,或理論上的困難而得來的。年輕入世的時候,總得有一個兩個不大容易解決的問題在腦子裏,時時向你挑戰,時時笑你不能對付它,不能奈何它,時時引誘你去想它。
只要你有問題跟著你,你就不會懶惰了,你就會繼續有知識上的長進了。
學堂裏的書,你帶不走;儀器,你帶不走;先生,他們不能跟你去,但是問題可以跟你走到天邊!有了問題,沒有書,你自會省吃省穿去買書;沒有儀器,你自會賣田賣地去買儀器!沒有好先生,你自會去找好師友;沒有資料,你自會上天下地去找資料。
各位青年朋友,你今天離開學校,夾袋裏準備了幾個問題跟著你走?
第二味藥叫做“興趣散”。這就是說,每個人進入社會,總得多發展一點專門職業以外的興趣——“業餘”的興趣。
你們多數是學工程的,當然不愁找不到吃飯的職業,但四年前你們選擇的專門職業,真是你們自己的自由志願嗎?你們現在還感覺你們手裏的文憑真可以代表你們每個人終身的志願、終身的興趣嗎?——換句話說,你們今天不懊悔嗎?明年今天還不會懊悔嗎?
你們在這四年裏,沒有發現什麼新的、業餘的興趣嗎?在這四年裏,沒有發現自己的本行以外的才能嗎?
總而言之,一個人應該有他的職業,又應該有他的非職業的玩意兒,不是為吃飯而是心裏喜歡做的,用閒暇時間做的——這種非職業的玩意兒,可以使他的生活更有趣、更快樂、更有意思。有時候,一個人的業餘活動也許比他的職業還更重要。
英國19世紀的兩個哲學家,一個是彌爾(J.S. Mill),他的職業是東印度公司的秘書,他的業餘工作使他在哲學上、經濟學上、政治思想史上,都有很大的貢獻。一個是斯賓塞(Herbert Spencer),他是一個測量工程師,他的業餘工作使他成為一個很有勢力的思想家。
英國的大政治家邱吉爾,政治是他的終身職業,但他的業餘興趣很多,他在文學、歷史兩方面都有大成就;他用餘力作油畫,成績也很好。
美國總統艾森豪先生,他的終身職業是軍事,人都知道他最愛打高爾夫球,但我們知道他的油畫也很有功夫。
各位青年朋友,你們的專門職業是不用愁的了,你們的業餘興趣是什麼?你們能做的,愛做的業餘活動是什麼?

第三味藥,我叫他做“信心湯”。這就是說,你總得有一點信心。
我們生存的這個年頭,看見的、聽見的,往往都是可以叫我們悲觀、失望的——有時候竟可以叫我們傷心,叫我們發瘋。
這個時代,正是我們要培養我們的信心的時候,沒有信心,我們真要發狂自殺了。
我們的信心只有一句話“努力不會白費”,沒有一點兒努力是沒有結果的。
對你們學工程的青年人,我還用多舉例來說明這種信心嗎?工程師的人生哲學當然建築在“努力不白費”的定律的基石之上。

我只舉這短短幾十年裏大家都知道的兩個例子。
一個是亨利·福特(Henry Ford),這個人沒有受過大學教育,他小時半工半讀,唯讀了幾年書,16歲就在一小機器店裏做工,每週工錢兩塊半美金,晚上還得去幫別家做夜工。
五十七年前(1903)39歲,他創立福特汽車公司 (Ford Motor Co.),原定資本十萬美元,只招得2.8萬美元。

五年之後(1908),他造成了他的最出名的Model T汽車,用全力製造這一種車子。
1913年——我已在大學三年級了,福特先生創立他的第一副“裝配線”(Assembly line)
1914年——四十六年前——他就能夠完全用“裝配線”的原理來製造他的汽車了。同時他宣佈他的汽車工人每天只工作八點鐘,比別處工人少一點鐘——而每天最低工錢5元美金,比別人多一倍。

他的汽車開始是950美元一部,他逐年減低賣價,從950美元直減到360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減到290美元一部。

他的公司,在創辦時(1903)只有2.8萬元的資本——到23年之後(1926)已值得十億美金了!已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了。1915年,他造了100萬部汽車,1928年,他造了1500萬部車。

他的“裝配線”的原則在二十年裏造成了全世界的“工業新革命”。
福特的汽車在五十年中征服全世界的歷史還不能叫我們發生“努力不白費”的信心嗎?
第二個例子是航空工程與航空工業的歷史。
也是五十七年前——19031217,正是我12整歲的生日——那一天,在北卡羅來納州的海邊基帝霍克 (Kitty Hawk)沙灘上,兩個修理腳踏車的匠人,兄弟兩人,用他們自己製造的一架飛機,在沙灘上試起飛。弟弟叫Owille Wright,他飛起了12秒鐘;哥哥叫Wilbur Wright,他飛起了59秒鐘。

那是人類製造飛機飛在空中的第一次成功——現在那一天(1217)是全美國慶祝的“航空日”——但當時並沒有人注意到那兩個弟兄的試驗,但這兩個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腳踏車修理匠人,他們並不失望,他們繼續試飛,繼續改良他們的飛機,一直到四年半之後(19085),才有重要的報紙來報導那兩個人的試飛,那時候,他們已能在空中飛38分鐘了!
這四十年中,航空工程的大發展,航空工業的大發展,這是你們學工程的人都知道的,航空工業在最近三十年裏已成了世界最大工業的一種。

我第一次看見飛機是在1912年;我第一次坐飛機是在1930年;我第一次飛過太平洋是在二十三年前(1937);第一次飛過大西洋是在十五年前(1945)。當我第一次飛渡太平洋的時候,從香港到三藩市總共費了七天!去年我第一次坐Jet機,從三藩市到紐約,五個半鐘點飛了3000英里!下月初,我又得飛過太平洋,當天中午起飛,當天晚上就到美國西岸了!
五十七年前,Kitty Hawk沙灘上兩個腳踏車修理匠人自造的一個飛機居然在空中飛起了12秒,那12秒鐘的飛行就給人類打開了一個新的時代——打開了人類的航空時代。

這不夠叫我們深信“努力不會白費”的人生觀嗎?
古人說“信心可以移山”(Faith moves mountains),又說“功不唐捐”(唐是空的意思),還說“只要工夫深,生鐵磨成繡花針”。
年輕的朋友,你們有這種信心沒有?
(原載1960619臺北《中央日報》


***
少吃卻變胖的石斑魚?成大賺智財錢,連4年收入破億
作者:林秀姿 攝影:劉國泰 出處:天下雜誌511期 2012/11
讓骨骼再生的骨泥、少吃卻變胖的石斑魚…
成大研究總中心的智慧財產,為病人減輕病痛,讓漁民豐收。


可以切冰塊的塑膠片、協助骨骼再生的骨泥、吃愈少卻長愈胖的石斑魚……。這幾項聽起來不可思議的研究發明,讓成功大學創下全國大專院校智慧財產收入第一名,連續四年破億元的紀錄。
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所長丁志明的辦公室裡,掛著一幅碳原子排列圖。五年來,他帶領八至九名研究生,找出碳原子最快的散熱路徑,並製作成碳纖維墊片量產。
他拿著小巧、像巧克力片的塑膠片,用它輕碰冰塊,瞬間冰塊慢慢出現細縫,竟裂成兩半。丁志明說,未來,這產品可應用於手機散熱。不用害怕電話講太久、手機過熱,造成皮膚燙傷。
全球數十個研究室都想辦法把碳原子墊片量產,而不可得。最後是丁志明的團隊成功量產,並技術轉移給某高爾夫球桿製造商。
位在丁志明辦公室樓下,十餘坪的實驗室裡,還有個熬了二十年的研究:硫酸鈣/磷酸鈣複合骨取代物。可用在任何骨缺損、退化的地方,還能協助堅固牙床。最特別的是,刺激骨骼再生。
「希望學生不要再去代工廠了,」研發團隊老師朱建平、陳瑾惠,在材料所研究多年,看著生技領域優異的學生們,畢業後為了就業而到代工廠上班,長期被消耗,十分可惜。因此,堅持要創出生技品牌,讓學生在產業界傳承。 


這個研究的發想,來自跨領域的腦力激盪。朱建平聽成大醫學院副教授李經維說起,醫生為了替病人支撐骨骼,常要植入無法被人體吸收的東西。醫生希望減輕病人痛苦,卻不知該如何解決。
朱建平與陳瑾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投入研究可以誘發骨骼自行再生的骨泥。他們突破限制,新藥不僅可讓人體吸收,還能再生骨骼。
今年,成大最受矚目的,是一項讓石斑魚養殖率倍增的技轉。創下台灣農業生技最高技轉金,累計技轉四家公司,共收入四千萬元。
走進生物科技研究所,很容易辨識出所長陳宗嶽的座位。兩個大魚缸裡,游著肥肥壯壯的石斑魚。
節省作物成本 餵飽六億人
此項快速增重的添加劑,用在脊椎動物裡,可節省四○%飼料。省下來的作物成本,可提供六億人口糧食。
選擇石斑魚當作實驗標的物,因為南台灣是石斑魚產區。近年,被大陸石斑魚低價夾殺,養殖戶十分可憐。
「飼料佔養殖成本七成,」陳宗嶽說,這個技術不只解決糧食短缺,還能幫助南部養殖戶減輕飼料成本。未來更可擴及養豬戶。
琳瑯滿目的智慧財,能夠躍過校園圍牆,協助產業界技術升級,得力於成大的研究總中心。


其中負責技術轉移的專業團隊,延攬了產業界與成大校友回校。他們擔任「伯樂」,挖掘校內可應用在產業界的研究案。
「當學生時,幫老師做研究。現在回校,幫老師賣研究,甚至把關專利權,」成大土木系畢業的陳錫山,在產業界專攻專利法,現在回校協助老師補強這部份。
今年,成大跨海向美國蘋果提出專利訴訟,指iPhone 4S的Siri功能侵權,就是陳錫山的傑作。兩年前,他清查成大八、九十件專利案。合作的美國律師發現,Siri功能,涉嫌抄襲電機系教授王駿發的語音控制系統。早在○三年,未有智慧手機上市前,該專利就已申請。
研究總中心主任蔡明祺,曾是國科會工程處長,看過許多大學申請的研發案。他深深了解,不能為了拚發明、拚專利數量而做研究。
蔡明祺說,研究不是拚業績,必須回歸本質,引導老師帶領學生研究對社會有效益的產品。「不做代工,只做差異化的產品,才能走出不同的研究格局。」


***





畢典致詞秀校長合成照 Janet風靡成大


一般學校畢業典禮來賓致詞,不免嚴肅且落於俗套,大多邀請政治人物到場,國立成功大學今天舉行畢業典禮,來賓由畢業生決定,票選出「瘋台灣」主持人Janet(謝怡芬)是「最想在畢業典禮看到的嘉賓」。

Janet今天著平口洋裝赴該校,在台上秀出1張她與成大校長黃煌煇、布萊德彼特在成大榕園的合成照片,台下學生一陣驚喜,足見她的用心。黃煌煇直說Janet很熱情,希望她有空就到成大作客,跟學生分享生活跟學習經驗。

Janet說,她2001年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未再參加過畢業典禮,受邀參加成大畢典,感覺很榮耀。她與畢業生分享人生經驗,用自己來台灣的小故事,鼓勵畢業生「不要害怕犯錯」、「多交朋友」、「作自己」等。

「瘋台灣」主持人Janet(中)今天參加成大畢業典禮,開心與畢業生合照。辛啟松攝

「瘋台灣」主持人Janet(中)今天參加成大畢業典禮,開心與畢業生合照。辛啟松攝

Janet拿出她跟成大校長黃煌煇、布萊德彼特在成大榕園的合照,引起學生騷動。辛啟松攝

「瘋台灣」主持人Janet受邀參加成功大學畢業典禮,分享人生經驗。辛啟松攝

Janet(右)感謝成大校長黃煌煇,邀請她參加畢業典禮。辛啟松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