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日 星期六

胡適人文講座 "Hu Shi Liberal-Arts Lecture Series" 2010-2013 北京大學 2010


http://pkunews.pku.edu.cn/2010zt/2010-05/26/content_175888.htm



據悉,胡適人文講座是北京大學於2010年設立的一項高端學術講壇。為慶祝北京大學中文系建系100週年,進一步支持北大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的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工作,中文系系友、北京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向北大中文系捐贈人民幣200萬元,支持設立高端學術層次的“胡適人文講座”和支持北京大學中文學系建系100週年的各項學術活動。

Stephen Owen to Inaugurate "Hu Shi Liberal-Arts Lecture Series ...

english.pku.edu.cn › News › News › Focus

May 14, 2010 - Stephen Owen to Inaugurate "Hu Shi Liberal-Arts Lecture Series" ... Born in 1891, Hu Shi (or Hu Shih, courtesy name: Shizhi) had won a scholarship ... When the Beijing Memorial Hall of New Culture Movement re-opened in 2002, Hu Shi ... than using "foreign" funds such as the "Boxer Rebellion Indemnity.


似乎搞錯:

宇文所安|快樂,擁有,命名——對北宋文化史的反思


第1屆 2010
The first event in May 2010 also includes Prof. Owen's speeches on "The Magistrate of Peach Blossom Spring," "An Account of Missing Rocks," “'All Mine!,'” and "Echoes: Reading" at the Chinese Department.
在之後的8天時間裡,宇文所安教授還將在中文系二樓演講廳繼續為北大師生奉獻題為“桃花源的長官(The Magistrate of Peach Blossom Sprin)”、“缺席的石頭(An Account of Missing Rocks)”、“悉為己有(All Mine!)”、“迴聲: 讀法(Echoes: Reading)”的四場系列講座。(文/安寧李珂馮穎)

第2屆 2011

2011年北京大學中文系“胡適人文講座”開講
主講人:何莫邪教授(Prof. Christoph Harbsmeier)
主講人簡介: 
    何莫邪教授(Prof. Christoph Harbsmeier)是挪威皇家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漢學
家、奧斯陸大學漢學系教授,在北京大學中文系、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加州大學(
伯克萊)、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等多所著名大學任客座教授,曾任挪威東方協會會長、挪
威東方協會副會長、奧斯陸大學東歐與東方研究系主席等。2008年因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
成就被授予南森獎。主要著作有《威廉洪堡特的語言哲學研究》(1979)、《中國古典語
法研究》(1981)、《中國傳統語言與邏輯》(1998年)、《社會主義與佛教徒的相遇:
漫畫家豐子愷》(1985)等。
    此次來京,他將為我們獻上“胡適人文講座”5次系列講座。

講座時間、地點安排:
第一講:再說豐子愷
演講時間:4月26(週二) 下午三點到五點 
演講地點: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 

第二講:我的哲學 
演講時間:2010年4月28(週四)下午三點到五點
演講地點:北京大學五院中文系二樓學術報告廳 

第三講:郭店“語叢一”的滑稽辨析法
演講時間:2010年5月5(週四) 下午三點到五點 
演講地點:北京大學五院中文系二樓學術報告廳 

第四講:關於《說文解字》的一些意見 
演講時間:2010年5月9號(週一)下午三點到五點
演講地點:北京大學五院中文系二樓學術報告廳 

第五講:笑臉的孔夫子和中國笑林文化
演講時間:2010年5月11號(週三) 下午三點到五點
演講地點:北京大學第二教學樓101




第3屆 2012

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月光廳(新聞發布廳)

李歐梵教授系列演講——中西文化關係與中國現代文學
2012年4月16日至4月25日
主辦:北京大學中文系

第一講 現代主義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4月16日(週一)10:00-12:00

第二講 西學東漸:晚清文學中的烏托邦想像
4月18日(週三)10:00-12:00
北京大學中文系(五院)二樓學術報告廳

第三講 三十年代中西文壇的左翼國際主義
4月19日(週四)15:00-17:00
北京大學中文系(五院)二樓學術報告廳

第四講 維柯——薩依德——朱光潛
4月23日(週一)10:00-12:00

北京大學中文系(五院)二樓學術報告廳



2013


第四屆胡適人文講座
THE 4th HU SHI LIBERAL ARTS LECTURE SERIES
2013年11月8日至11月29日

德國海德堡大學、“亞-歐”研究中心資深教授
魯道夫•瓦格納教授系列演講
Prof. Dr. Rudolf G. Wagner
Senior Professor, Cluster "Asia and Europe",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跨文化的概念史研究
EXPLORATION IN TRANSCULTURAL CONCEPTUAL HISTORY
 
第一講詞語:“勞動”的歷史
Lect.1 Words: The history of laodong (labor)
2013年11月8日15:00-17:00
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月光廳
主持、致辭中文系系主任陳躍紅教授
 
第二講隱喻:“瓜分”中國
Lect.2 Metaphors: Guafen, the Partition of China
2013年11月15日15:00-17:00
北京大學李兆基人文學苑6號樓B122
主持人:夏曉虹教授

第三講實踐:作為社會活動形式的“運動”
Lect.3 Practices: Movement as a form of social action
2013年11月22日15:00-17:00
北京大學李兆基人文學苑6號樓B122
主持人:陳平原教授
 
第四講制度:中山紀念堂
Lect.4 Institutions: The Sun Yat-sen Mausoleum
2013年11月29日15:00-17:00
北京大學李兆基人文學苑6號樓B122
主持人:高遠東教授

主辦單位:北京大學中文系
Organize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eking University

[講座提要]

概念史研究一般關注詞語在特定語言中的起源與歷史,但這一研究方法有三方面的缺陷:首先,詞語和概念不是一回事,概念可以在各種不同的平台上被表述和“討論”;其次,概念通常是跨文化及跨語際交流的一個組成部分;最後,以概念起源為中心的歷史論述,忽視了文化挪用過程中的主動力、以及最終被共享的跨文化的概念工具中的持續動力。這一講座系列將圍繞具體案例來對以上三方面的問題進行探討。
Conceptual history is generally focused on 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words in one given language. This approach is flawed in three respects. First, words and concepts are not the same and concepts may be articulated and “discussed” on a variety of platforms. Second , concepts as a general rule are part of transcultural and translingual interactions. And third, the origin-focused history neglects the agency of appropriation as well as the continuing dynamics of an eventually shared transcultural conceptual apparatus. The lecture series will explore these three dimensions through a series of empirical studies.
 
第一講詞語:“勞動”的歷史
Lect. 1 Words: The history of laodong (labor)
至少自農耕文明伊始,為了維持生計,人類便已開始“勞作” (working)。然而,“勞動”(labor)這一概念,卻不僅僅只有“辛苦勞作”之意,它還可以用各種不同的詞語以及別的表達形式來表示。勞動這個概念是分析的結果,它給出的框架能夠定義諸如勞動價值,勞動與其他活動如睡眠、休閒之間的區別,勞動人民的階級屬性及其利益的共同性等等問題。本次講座將追溯漢語新詞——“勞動”的跨文化與跨語際過程:它如何作為labor這一全球性概念之本土對應物而出現,以及又如何參與到關於這一概念意涵的全球性討論之中。
People have been “working” at leas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agriculture imposed a strong discipline on the process of securing livelihood. The concept of labor, however, is much more than a word for hard work and it may in fact be expressed in a variety of words as well as other forms of articulation. It is the product of analysis and offers a frame that might define the values associated with work, the difference to other activities such as sleep or leisure, the class of people engaged in it, the collectivity of their interests, and more. This lecture will trace the transcultural and translingual process through which the new Chinese word laodong came to be the locally anchored representative of a globally shared concept of labor and how it engaged with the global discussion on the meaning of this concept.
 
第二講隱喻:“瓜分”中國
Lect. 2 Metaphors: Guafen, the Partition of China
每一位中國學童都學習過,在晚清時期列強試圖“瓜分”——“象切瓜 樣分割”——中國。這一隱喻已成為討論列強與中國之歷史關係的概念平台。本次講座將追踪這一隱喻的跨語際發展過程:在國際上以及中國自身關於如何將列強與中國之關係加以正當地概念化而進行的辯論幅度,這一隱喻在實際情景中的複雜內涵,並勾勒這一隱喻對概念的普遍化所起的作用,以及它的含義所可能呈現的問題。
Every school child in China has learned that during the late Qing the Powers intended to “divide China up like a melon,” guafen. This metaphor has become the platform to conceptualiz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owers with China. The lecture will trace the translingual development of this metaphor, the bandwidth 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debate about the proper conceptualization of this relationship, the complex implications of this metaphor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sketch the power such a metaphor can have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a concept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its implications might present.
 
第三講實踐:作為社會活動形式的“運動”
Lect. 3 Practices: Movement as a form of social action
“運動”這一漢語新詞彙含義非常豐富,其指稱範圍可從物理學到哲學、從體育活動到某種特定的社會活動形式。本次講座將關注它的後一種含義,探討“運動”這種特定的社會實踐形式,如何成為一種概念探索的平台、以及它如何在自身的跨文化交流過程中發展。討論將集中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這一運動在前一天已被定義為一種“大眾運動”,這意味著參加者對於他們所參與的這一社會活動的形式,已經了然於心。
“Movement,” yundong, is a new Chinese word with a broad range of meanings, ranging from physics to philosophy, sports, and a specific form of social action. This lecture will focus on the last aspect and explore the way how specific forms of social practice become the platform of conceptual exploration and evolve in their own transcultural interaction. The focus will be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1919, which was defined as a “mass movement” already on the day before, implying that the participants ha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s of social practice this involved.

第四講制度:中山紀念堂
Lect. 4 Institutions: The Sun Yat-sen Mausoleum
供公眾弔唁的紀念堂,是為去世的政治領袖而建的非凡紀念場所。19世紀初以來,紀念堂成為以建築方式表達的在建立現代民族國家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政治領袖的概念。本次講座將關注中山陵,並追踪它與其他同類建築之間的跨文化互動。這裡,關於政治領袖概念的“討論”,藉由不同的建築計劃而呈現出來。由此我們可以探討制度在成為表達概念的平台裡所起的作用。
A publicly accessible mausoleum offers a particular framing for a deceased political leader. Since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t became the architectural articulation of the conceptual role associated with or assigned to a given political leader in the formation of a modern nation. The lecture will focus on the Zhongshan ling and trace its transcultural interaction with other buildings of this type.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leader here takes the form of different architectural plans. This will allow for the exploration of institutions as platforms of conceptual articulation.

主講人簡介:
 
    魯道夫•瓦格納(Prof. Dr. Rudolf G. Wagner),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亞-歐”研究中心資深教授,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出生於德國黑森州Wiesbaden,1969年於慕尼黑大學獲博士學位,1993年度“萊布尼茨”獎(德國最高學術獎)獲得者。瓦格納教授以對王弼《<老子>注》的專門研究蜚聲海外漢學領域,學術興趣廣泛,涉及佛教經典、魏晉玄學、太平天國運動及現代中國的社會與文化等,關注歷史中以語言為中介的知識與政治、文化、社會間的互動。主要著作包括:《重製天國圖景:太平天國運動中宗教的作用》(Reenacting the Heavenly Vision: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the Taiping Rebellion, 1984)、《當代中國的歷史劇——四個實例研究》(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ical Drama: Four Studies, 1990)、《當代中國散文研究》(Inside a Service Trad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rose(,1992)、《注疏家的技藝:王弼的“老子注”》)The Craft of a Chinese Commentator: Wang Bi on the Laozi、((2000)、《語言、本體論和政治哲學:王弼對玄學的學術考察》(Language, Ontology,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Wang Bi's Scholarly Exploration of the Dark (Xuanxue), 2003)、《〈道德經〉發微:王弼對“老子”的註釋——批評文本和翻譯》(A Chinese Reading of the Daodejing : Wang Bi's commentary on the Laozi with critical text and translation, 2003 )(以上三書有中譯本《王弼<老子注>研究》2卷,楊立華譯,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8)等。另著有論文百餘篇,如《中國公共空間中西人社區的作用》(The Role of the Foreign Community in the Chinese Public Sphere)、《申報的危機:1878-1879年申報與郭嵩燾之間的衝突和國際環境》(The Shenbao in Crisis: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Conflicty between Guo Songtao and the Shenbao)、《中國的“睡”與“醒”:不對等的概念化與應付手段之研究》( China "Asleep" and "Awakening." A Study in Conceptualizing Asymmetry and Coping with It)等等。


11月8日,北京大學中文系主辦的第四屆胡適人文講座在北大英傑交流中心月光廳開講。本屆講座以“跨文化的概念史研究”為主題,主講人為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亞-歐”研究中心資深教授,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1993年度“萊布尼茨”獎(德國最高學術獎)獲得者魯道夫•瓦格納。
在本次題為“詞語:'勞動'的歷史”的講演中,瓦格納教授分三個層級對中國“勞動”概念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考古學式的挖掘,即第一層級共和國的官方標準運用、第二層級晚清民國時期的詞語翻譯以及第三層級歷史文本的使用。在考察官方標準運用時,瓦格納教授主要介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受馬恩歷史唯物主義觀的影響,“勞動”概念所強調的“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人”的能動性以及勞動成為人們生活第一需要的話語建構,並探討了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在該階段認知中的縫隙與偏差。在討論第二層級的“勞動”概念時,瓦格納教授勾勒了1840年以來西方Labor概念如何通過翻譯進入中國的知識界說,並指出,在該階段的百科全書與辭書中,勞動被視為“精神勞動與肉體勞動很難有嚴格區分”的概念。在考察第三層級“勞動”概念的歷史文本使用時,瓦格納教授從先秦典籍引述入手,並以雍正聖諭為例,闡釋了重農桑以足衣食的農本思想,並著重辨析了歷史文本中“勞動”概念的道德內涵。
在講演最後,瓦格納教授得出結論認為,“勞動”這一現代中文新詞,無論是語法還是語義上,都與古代文本中的“勞動”無關,它是對西方labor的跨文化翻譯的結果,同時其規範性框架又是由國家特權所給定的。在這一概念的跨文化挪用中,具有不對等性(Asymmetry),以及對傳統某一側面的路徑依賴(path-dependency)。通過對漢語新詞——“勞動”的跨文化之旅的探究,瓦格納教授為起源於歐洲的概念史研究,提供了別樣的中國視角(insights):如跨文化互動的動態不對等性,制度、規範、時間、政策、系統以及路徑依賴對於概念形成的作用,等等。

講演後,瓦格納教授與現場師生就講座中的相關問題進行了互動。瓦格納教授夫人,美國波士頓大學現代語言與比較文學系葉凱蒂教授,北大中文系黨委書記、副系主任金永兵,中文系教授康士林、張輝、王麗麗、王風、邵燕君、柳春蕊、張麗華等出席講座,近兩百位校內外師生聆聽了本次講座。

20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