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5日 星期二

Thomas L. Friedman, Michael Mandelbaum; That Used To Be Us: How America Fell Behind In The World It Invented And How We Can Come Back 我們曾經輝煌:美國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

書名好像在邀美國人來討論其國勢、國運。

我們這些外人能加入嗎?

最大的挑戰是2016年美國選出D. Trump 當總統:他的做法,可能與" That Used To Be Us: How America Fell Behind In The World It Invented And How We Can Come Back  我們曾經輝煌:美國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 揭櫫的揭櫫的,南轅北轍.......美國總統各處打貿易仗,然成績不佳

In the U.S.: The overall trade deficit continued to widen in the first nine months of 2019, suggesting that President Trump’s global trade wars have not had the desired effect of closing that gap.


他們要美國人回顧美國歷史上如何偉大。

wikipedia

That Used to be Us: How America Fell Behind in the World It Invented and How We Can Come Back is a non-fiction book written by Thomas Friedman, a Pulitzer Prize-winning New York Times columnist and author, with Michael Mandelbaum, a writer and foreign policy professor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They published the book on September 5, 2011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addresses what the authors see as the four major problems America faces today and possible solutions. These problems are defined as: globalization, the revolution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nation's chronic deficits, and its pattern of energy consumption.[1][2]
Praise appeared in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as well as Friedman's home paper The New York Times,[2][3] while criticism appeared i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1]

Contents[edit]


Co-author Thomas Friedman pictured in May 2005.
The authors write in support of what they view as the 'radical center'. They describe picking out ideas from both the left and right parts of the modern American political spectrum. They state, "Americans will have to save more, consume less, study longer, and work harder than they have become accustomed to doing in recent decades".[2]
In terms of details, they advocate a variety of measures that may prove unpopular such as carefully planned tax increases. In general, they write that Americans must "invest in educ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open our society more widely to talented immigrants and fix the regulations that govern our economy" given that "[i]mmigration, education, and sensible regulation are traditional ingredients of the American formula for greatness."[2]
The authors state that America needs to implement changes and the only way that this is going to have a long-term impact is with a major wake-up call that gets people's attention: "Our big challenges today require the kind of national responses that wars have evoked, but without a major ongoing conflict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mobilize the American people to make the difficult policy choices needed to meet them."[4] There is a call for true investment in this statement.

Reviews[edit]  For there is an unnerving tension at the core of “That Used to Be Us,” a discordant emotional counterpoint. I don't think it's a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ran a mixed to negative review by author and journalist Andrew Ferguson. Ferguson remarked that "Friedman can turn a phrase into cliché faster than any Madison Avenue jingle writer", specifically criticizing the repetition of the metaphor 'War on X', and he also stated that "the authors' frustration is unoriginal and ill-defined" since complaints about underfunded American infrastructure such as "potholes and schools have been favorites of declinists for generations." However, Ferguson lauded the sense of optimism in the book "about the American future", which Ferguson views as "always the safest bet.[1]
Journalist Gregory M. Lamb wrote in praise of the book for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He stated that the authors "do a masterly job of explaining just what's wrong and why our nation is on the brink of tragedy." He argued as well, "They employ lively examples and telling statistics to make their points, and buttress them with incisive quotes from those inside America’s political system."[2]
Walter Russell Mead, a professor at Bard College and the editor-at-large of The American Interest, wrote for Friedman's home paper The New York Times that he found the book "compelling, engaging and enlightening." However, Mead criticized that, in his opinion, people with differing views than the authors "are denigrated rather than engaged"; he specifically describes ignored examples of the limitations of government power such as how "energy regulations contribute to the gridlock that is driving California’s economy down" and how "lobbyists and private interests distorted Fannie Mae mortgage programs in ways that worsened the housing bubble". Yet he still remarked, "The authors provide a thoughtful and balanced corrective to critics on the left who believe that our present economic troubles demonstrate the fundamental failure of the liberal democratic capitalist ideas on which American society is built, and the critics on the right who believe that only a return to 19th-century small government policies can save us."[3]

著者について (2011)

Thomas L. Friedman is an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author, reporter, and columnist--the recipient of three Pulitzer Prizes and the author of five bestselling books, among them From Beirut to Jerusalem and The World Is Flat.
He was born in Minneapolis in 1953, and grew up in the middle-class Minneapolis suburb of St. Louis Park. He graduated from Brandeis University in 1975 with a degree in Mediterranean studies, attended St. Antony's College, Oxford, on a Marshall Scholarship, and received an M.Phil. degree in modern Middle East studies from Oxford.
After three years with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he joined The New York Times, where he has worked ever since as a reporter, correspondent, bureau chief, and columnist. At the Times, he has won three Pulitzer Prizes: in 1983 for international reporting (from Lebanon), in 1988 for international reporting (from Israel), and in 2002 for his columns after the September 11th attacks.
Friedman's first book, From Beirut to Jerusalem, won the National Book Award in 1989. His second book, 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 (1999), won the Overseas Press Club Award for best book on foreign policy in 2000. In 2002 FSG published a collection of his Pulitzer Prize-winning columns, along with a diary he kept after 9/11, as Longitudes and Attitudes: Exploring the World After September 11. His fourth book, 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005) became a #1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and received the inaugural Financial Times/Goldman Sachs 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 Award in November 2005. A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was published in hardcover in 2006 and in 2007. The World Is Flat has sold more than 4 million copies in thirty-seven languages.
In 2008 he brought out Hot, Flat, and Crowded, which was published in a revised edition a year later. His sixth book, That Used to Be Us: How America Fell Behind in the World It Invented and How We Can Come Back, co-written with Michael Mandelbaum, was published in September 2011.
Michael Mandelbaum, the Christian A. Herter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t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is the author or coauthor of twelve books, including The Ideas That Conquered the World.

我們曾經輝煌:美國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

That Used To Be Us: How America Fell Behind In The World It Invented And How We Can Come Back



內容簡介

被全球化的浪潮逼到邊緣,政治對立加劇
眼看中國經濟起飛,想要追趕卻有心無力…
這是一本談論美國的困境與希望的書
但處處與台灣的現況似曾相識
如果先民的拓荒精神是美國困境的解答
我們不妨也重新擦亮自己對國家的想像
  選後台灣,我們最需要什麼?
  我們需要冷靜、需要沉澱、需要思考,我們曾經輝煌,輝煌於對未來的企圖心、對未來的想像力,要在世界發聲與立足的勇敢。
  台灣有自己的成功方程式:優秀的國民教育、現代化基礎設施、廣納五湖四海 「新台灣人」的開放精神,加上鼓勵產業發展升級的良好政策。此時,該是我們回看歷史、重新檢驗每一項成功方程式的的關鍵時刻了。
  如果你關心台灣未來,如果你關心在「扁平2.0」新世界裡,如何維持個人的競爭優勢,佛里曼的《我們曾經輝煌》,提供你新視角,只要你將書中談的「美國」代換成「台灣」,「美國人」代換成「台灣人」,因為,在這個超連結新世界,台灣的挑戰比起美國更艱巨。
  這本書由佛里曼與外交思想家曼德鮑姆合著,探討美國政府當前所面臨的四大危機:全球化、資訊科技革命、債台高築,及能源過度使用。但美蘇冷戰結束後,美國政府對這些議題視若無睹。而當今中國大陸無論在教育、工業、科技的崛起,都一再提醒美國「也曾擁有如此光榮」(That Used to Be US),並顯示美國當今政治體系及核心價值的崩壞。
  儘管如此,佛里曼深信,只要深入了解美國歷史,就會找到讓美國克服當前危機的方式,讓美國重返輝煌時代。本書提出許多成功企業家的例子,指出他們並未放棄美國夢的願景及勇往直前的態度及行動,佛里曼更進一步針對美國已陷入的困境提出建言,包括振興傳統核心價值,及建立新的第三方運動復興國家經濟。
作者簡介
湯瑪斯.佛里曼 Thomas Friedman
  在全球化時代,站在全球高度上,從龐雜紛歧的全球事務中理出頭緒,為全世界人類帶來全球觀點的第一人,非佛里曼莫屬。
  從報導中東地區複雜的局勢,到盱衡全球的國際事務,佛里曼一直用敏銳的記者直覺,強烈的個人文字風格,運用許多小故事,夾議夾敘,把治絲益棼的國際政治、金融市場、科技環保、宗教文化等種種議題,寫得十分淺顯易懂,引人入勝,讓每個人都可以對國際事務侃侃而談,對於全球化的過程如臨其境。
  佛里曼在《紐約時報》的專欄文章,同步在全球超過七百多個媒體上刊登。他的《從貝魯特到耶路撒冷》,被翻譯成27國文字,並成為暢銷書,甚至成為許多中學及大學了解中東議題的教科書。1999年出版《了解全球化》(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被翻譯成20國文字,2005年出版《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成為全球各地討論的熱烈話題,也讓他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選為美國最佳領導人之一。
  他因為傑出的新聞報導及評論成就,拿過三座普立茲獎,如今已是普立茲獎的終身評審。他精通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有五所美國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新聞工作之餘,他也曾任教哈佛大學,與哈佛校長桑默斯與本書13章出現的桑德爾共同開一門「全球化」的課。
邁可.曼德鮑 Michael Mandelbaum
  曼德鮑是約翰霍浦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教授,專攻美國外交政策,並主持該院的美國外交政策計畫。他也曾任教於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及美國海軍學院。他擔任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顧問,該所贊助中東政策研究和相關議題的公共討論。曼德鮑畢業於耶魯大學,獲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碩士,並在哈佛大學完成博士學位。他著有13本書,並編輯了12本書,除了本書之外,他的寫作主題遍及美國政策、體育生態、歐洲政治、全球競爭,及核能議題。
譯者簡介
連正世(第1-7章)
  政大外交所碩士,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高等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目前為上海金融學院教授,研究領域為國際經濟。
李俊融(第8-10章)
  政大東亞研究所博士、政大兩岸政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譯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中的鏡頭》、《泰國國家公園》、《南非國家公園》、《為客瘋狂》等。
李靜宜(第11-16章)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外交研究所博士班,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學者。曾任職出版社與外交部,現任公職。譯有《理查費曼》、《諾貝爾女科學家》、《牛頓打棒球》、《現代方舟二十五年》、《古烏伏手卷》、《法律悲劇》、《古典音樂一○一》、《史邁利的人馬》、《完美的間諜》等。

目錄

導讀 美國重建輝煌之路 高希均
前言 生於斯土
第一部 為美國看看病
1 見可疑,立通報
2 我們始終忽視問題
3 美國人已忘卻歷史
第二部 教育面臨艱巨挑戰
4 誰吃掉我的工作
5 創意,生存的必要條件
6 用雙倍的家庭作業復興美國夢
7 無業世代來臨?
第三部 對數學與物理學開戰
8 欠債總要還
9 與數學(及未來)開戰
10 物理之戰
第四部 政府當機
11 兩個恐怖元素
12 不管是什麼,我都反對到底
13 貶值
第五部 重新發現美國
14 從不放棄的民間力量
15 震撼療法
16 重啟美國光榮
誌謝

前言
生於斯土
  讀者或許會問起,我們兩個本以寫作外交事務為職志,一個是紐約時報的海外特派兼專欄作家,一個是約翰霍浦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所(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教授,為什麼這回卻合力著書探討美國國內現況。答案很簡單。我們是交情超過二十年的老朋友,在這段漫長歲月裡,我們幾乎每星期都會一起討論不同層面的國際關係問題,還有美國的外交政策。但近幾年來,我們開始注意到:儘管每次話題始於外交政策,但最後都會歸結到國內政策。我們會討論美國發生了什麼事,或是哪些事情該發生卻沒發生。有時我們會試著轉移話題,但是談著談著,總是又轉回美國,談到我們如今似乎沒有能力起而應付當前最大的挑戰。 當然,此一情況具有極大的外交政策意涵。置身今日世界,美國多半還是扮演巨大且富建設性的角色,但這必須仰賴美國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健全。今天的美國生病了,無論在經濟或政治上。我們想藉由這本書解釋美國何以落入今天的境況,以及應該如何脫身。 至於我們的寫作風格,也希望讀者能理解。我們在書中所引用的故事、軼聞與訪談,經常只有我們其中一人在場或聽聞。一本擁有兩位作者且引述諸多報導的書,並不能只寫「我說」或「我看到」。為了清楚陳述,我們在引述的時候必須寫上自己的名字,如:「湯姆回憶……」、「邁可寫道……」(編注:中文版為方便閱讀,佛里曼的感想以第一人稱「我說」或「我看到」呈現,曼德鮑的觀察則加註原名「邁可寫道……」。) 讀者對於我們的認識,大多經由我們的工作角色,所以知道我們是作家與評論家,但是,我們也是美國國民。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撰寫此書的動力不只來自於我們對政策的興趣,也在於我們的身份認同。所以謹在此簡單地自我介紹—不是以專家,而是以美國公民的身份。
佛里曼的童年
  湯姆:我出生於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里斯市,在郊區的聖路易公園(St. Louis Park)長大。這個小地方後來因為柯恩兄弟伊森(Ethan Coen)與喬伊(Joel Coen)一部以此為背景的電影「正經好人」(A Serious Man)而聞名。參議員富蘭肯(Al Franken)、柯恩兄弟、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政治學家奧恩斯坦(Norman Ornstein)、長期擔任國家足球聯盟(NFL)足球教練的崔斯特曼(Marc Trestman)和我前後一起在這個小社區住過幾年,這對我們每一個人產生極大的影響。在這裡的成長經驗,孕育出我對美國的高度樂觀主義,並相信我們真的可以群策群力、共謀公共利益。 1971年,我高中畢業那年,《時代》雜誌的封面是明尼蘇達州州長安德森(Wendell Anderson)高舉一條他剛捕獲的魚,標題是〈明尼蘇達的美好生活〉。通篇報導談的是「這個州有所作為」。如果打從孩提時期開始,本州出身的參議員是民主黨的韓福瑞(Hubert Humphrey),孟岱爾(Walter Mondale),麥卡錫(Eugene McCarthy),眾議員是溫和的共和黨籍的麥克奎格(Clark MacGregor)和法蘭澤(Bill Frenzel),而州內的頂尖企業,如戴頓百貨(Dayton’s)、標靶百貨(Target)、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和3M,都是倡導企業社會責任的先驅,深信協助興建諸如「古斯里劇院」(Tyrone Guthrie Theater)這樣的建設是企業使命的一部分,你必然堅信政治確實有所作為,而且美國人生活中確實有可行的政治核心。 我和同一群孩子一起進入公立學校就讀,從幼稚園一直到高中。在當年的明尼蘇達,私立學校是給惹麻煩的孩子唸的。對於聖路易公園的中產階級家庭小孩,私立學校簡直聞所未聞,住在那裡的每一戶人家都是中產階級。我媽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加入美國海軍,拜「美國軍人權利法案」(GI Bill)之賜,他們才能貸款買到房子。我爸爸沒唸過大學,是一家銷售滾珠承軸公司的副總裁。內人安妮(Ann Bucksbaum)出生於愛荷華州的馬歇爾鎮,然後在第蒙長大。直到今天,我最好的朋友還是和我一起在聖路易公園長大的同伴,而我對明尼蘇達州的印象??當然是經過理想化的印象—仍是當年那個主宰且提供我許多政治判斷的明尼蘇達。不論我人在何方—倫敦、貝魯特、耶路撒冷、華盛頓、北京,或是班加羅爾(Bangalore)—我總是期望再次發現明尼蘇達,在那個萬湖之地,政治確實曾發生作為,讓人民生活得更好,而不是撕裂離間人民。那就是以前的我們。事實上,那就是我的街坊。 
曼德鮑的期待
  邁可:湯姆和他的妻子都來自美國中部,而我的妻子安恩(Anne Mandelbaum)和我則成長於美國東西兩岸。她在紐約曼哈頓長大,而我是在加州柏克萊。我父親是加州大學人類學教授,我的母親在三個孩子進中學之後,到公立學校任教,然後進入我們簡稱為「加大」(Cal)的加州州立大學工作。 雖然柏克萊以政治激進主義聞名,但在我1950年代的童年時期,那裡比較像湯姆的明尼蘇達,而不像後來外界熟悉的柏克萊,說它是革命的溫床,其實更帶有美國中部的影子。如今可能令人不敢置信,但在我童年時期,柏克萊曾出現共和黨籍的市長與共和黨籍的國會議員。 那個年代有一個事件和本書息息相關: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環繞地球的人造衛星史普尼克(Sputnik),所引發的餘波蕩漾。此一事件在美國引起極大震撼,震波甚至傳到了加菲德中學(後來更名為馬丁.路德.金恩中學),當時我讀七年級。學校召開全體學生大會,校長嚴正的告誡我們,未來每一個人必須更加努力學習,而且數學和科學最重要。 我父母獻身教育,因此我比旁人更清楚學校與學習的重要性。但是那一刻的嚴肅凝重讓我印象深刻,我了解,美國正面臨一個全國性的挑戰,每個人都必須奉獻心力去面對。我毫不懷疑美國,以及美國人必會勇敢承擔。我們不可能再回到1950年代,同時也有很多理由慶幸時光不會倒流,但當時全國上下那種嚴肅以待的態度,在今日卻一樣必要。 我們目前在華府生活工作,親眼目睹政府無法應付國家所面對的重大挑戰。儘管本書對當前局勢的看法悲觀,然而對未來的希望與期盼卻極高。我們相信美國必能迎接挑戰,畢竟,這就是我們在其中成長的美國。
湯瑪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
邁可.曼德鮑(Michael Mandelbaum)
2011年6月於馬里蘭州貝瑟斯達
導讀
美國重建輝煌之路
新書的論點與我的觀察
高希均
(一)寫在前面
  佛里曼與曼德鮑在美國國力衰退的關鍵時刻,合著了一本兼具歷史性及開創性的著作。十年前難以想像這二位著名的評論家與學者會以懷念式的標題「我們曾經輝煌」做為書名。他們或許也可以取另一個現代感的書名:「我們正在衰落。」依照二位作者的性格與思路,這本書當然不會是悲觀「懷舊」,一定是積極提出「改變」。真如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指出:「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美國復興的藍圖。」
  對於美國的盛衰,不祇是美國人關心。做為一個曾在美國讀書、教書及生活近半世紀的中國人,我也樂意提出一些看法。因此這篇「導讀」包括二部分:記述二位作者的論點,同時也提出我自己的觀察。必須先承認的是:我對美國情有獨鍾。它是一個偉大、開放、富裕的國家;但半世紀以來,政府權力的傲慢,企業營運的自滿,人民生活的浪費,造成了東方文化中「驕必敗」的嚴重失衡。所幸美國社會從不缺乏有識之士,他們總會及時提出警告與忠言。這篇短文先從「世界在改變中」說起。
(二)改變中的世界
  近十年來,隨處可以感覺到美國經濟的衰落。最近的資料指出:四千九百萬人陷入貧窮,九千七百萬人為低收入,二者佔美國總人口48%。
  二十年來的幾件大事,提供了衰落的線索及轉捩點:
  ◆1991年蘇聯解體,市場經濟終於獨領風騷,美國變成唯一超強,可是絕對的權力開始了相對的衰落。
  ◆2001年9月11日恐怖份子摧毀了紐約世貿大樓,布希先後發動阿富汗及伊拉克的軍事報復。十年的戰爭,重創美國元氣及國際地位。
  ◆2008年發生全球金融海嘯,華爾街的貪婪使美國經濟自身變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資本主義的運作再度面臨危機。
  ◆金融風暴後,中國以龐大的外匯及其政府效率,扮演了穩定及刺激全球經濟的角色。在國際舞台上,中國第一次與美國並駕齊驅;但中共領導人在國際場合一再宣稱:「中國不搞霸權,中國本身還有很多難題要解決。」
  近年來在美國受到推崇的一位評論家:薩卡里亞(Fareed Zakaria),他出生於印度,受教育於哈佛。他在《後美國世界》(The Post-American World)一書中,提出了一個重要觀察:十九世紀英國的衰退是來自經濟力量的衰退;二十世紀美國的衰退是來自政治勢力的衰退;二十一世紀將與美國並起並坐的是來自「其他國家的興起」(The Rise of the Rest),特別是指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等。
  1992年名噪一時的梭魯(Lester Thurow)教授認為:二十一世紀是由日本、歐盟及美國相互爭霸,這個離譜的預測,再加上他輕視中國的崛起以及對中國經濟的低估,使他的論述飽受批判。
(三)美國要在衰落中再起
    當台灣在貧窮落後的年代,美國是我們最要學習的。從台灣看美國,我們充滿了自卑與嚮往。此刻,從美國看中國大陸與四小龍,這本新書書名:《我們曾經輝煌》,正表達了他們這種焦慮。扉頁就引用歐巴馬2010年11月的話:「中國的鐵路系統比我們完備,新加坡的國際機場比我們進步,這根本沒有道理。現在,我們剛聽說了中國擁有全球最快的超級電腦。這樣的成就,原該屬於美國。」
  二位作者都享盛名。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是《紐約時報》外交事務專欄作家,三次獲得普立茲新聞獎,二本近著《世界是平的》與《世界又熱又平又擠》,對台灣讀者有深遠的影響。另一位作者曼德鮑(Michael Mandelbaum)是約翰霍浦金斯大學國際外交教授,著作等身。二位是好友,是鄰居,更是共同關心美國未來及外交事務的意見領袖及公共智識份子。
  去年九月這本三百餘頁,十六章的新書在美國問世以來,佳評不斷。
  二位作者以謙卑與自責的心情向讀者陳述:「今天的美國生病了,無論在經濟或政治上都是如此。我們想藉由這本書解釋美國何以落入今天的境況,以及應該如何脫身。」美國新的一次民調顯示:「有37%的受訪者相信美國最美好的日子仍在未來,但有47%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最美好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二位作者是要扭轉那悲觀的預測。
  面對這種流行說法:「英國霸氣地擁有十九世紀,美國傲慢地主導二十世紀,中國遲早將主宰二十一世紀。」他們充滿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警覺。當佛里曼從北京飛回華府,他描述自己的心情,是從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機場回到了二十世紀的老舊地鐵,返家馬路也是坑坑洞洞,使他深受打擊。他發現:美國的輝煌已經過去,美國必須要重建。佛里曼的內心有現實面的沮喪,但他的基因中,更有立國精神中澎湃的樂觀主義。因此自稱是「沮喪的樂觀主義者」(frustrated optimist),他的「沮喪」是表面的,他的「樂觀」則是根深柢固。
  「沮喪」來自美國出現了一連串的問題:教育品質、財政赤字、負債、信用擴張、能源與氣候變遷,以及缺乏強勁的整合能力與停擺的政治運作機制。尤其進者,美國也忘記做一個偉大國家應有的長程投資:教育、基礎建設、研究與發展,以及修改法令,吸納有才華的移民等等。他們痛心地承認:過去十年對抗恐怖主義以及縱容減稅,所付的代價造成了今天「已無存糧」。
  「樂觀」則來自二位作者深信美國社會仍然擁有龐大無比的無形資產:     勇往直進的精神     多元的意見與才華     富於彈性的經濟     工作道德與追求創新     可以調整的政治和經濟體系
  兩位作者指出:要在二十一世紀領先,美國必須好好處理四大挑戰:適應全球化壓力、善用資訊科技革命、減緩國家財政長期赤字、減輕能源消耗與氣候威脅。
  我要指出:這些挑戰的根源是世界在快速地變化,美國人民在溫室中,太滿意於現狀,太忽視亞洲的進步。因此長期以來,美國政府的自負,企業的自滿,人民的自得,削弱了應對變化的能力及速度。
  讓我再指出:當美國的競爭力已不再遙遙領先時,當政治人物與利益團體相互利用時,當媒體擴大散布社會對立時,當政府的支出超過能力時,當美國人民過度消費時,當不斷增加的社會福利影響工作意願時,當年輕一代失去工作認真獨立奮鬥時,這個社會的生命力與凝聚力開始渙散,然後就走下坡;尤其面對新興經濟體的崛起—特別是中國與印度。
  二十世紀的二次世界大戰曾是美國國力增強的助力,此後的戰爭變成了阻力。從韓戰、越戰,到阿富汗與伊拉克—似乎出師有名,但逐漸都遭到國內及國際反對,最後變成難以收拾的財政負擔,也使國際聲譽遭受嚴重損害。
(四)美國東山再起的拼圖
  我們讀到了書中很多具體的反省與建議,他們特別看重教育的成效與政治體系運作的成敗。書中一再強調美國要提供更好的教育,使年輕人成為「有創意的人」。除了強調基礎的閱讀、寫作及算術外,還要教導年輕人有「開創性」,增加自己的「附加價值」。書中引用哈佛大學校長桑默斯(Larry Summers)告訴哈佛學生的話:「自己設法『創造』一個工作遠比『找到』一份工作要好。」
  佛里曼走遍全世界,「我發現他們都在討論如何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教育是通往美好未來的最重要關鍵。」書中提出:要每一個學生投入兩倍的努力、兩倍的速度、兩倍的次數,以及兩倍的分量。因此年輕人新成功方程式是:家庭作業x 2 =美國夢。
  穩定的美國卻無法讓政治體系運作順暢,因此作者也提出震撼療法(Shock Therapy)。對於一個國家的強烈刺激可以來自(1)外部的敵人(2)全球經濟危機(3)大自然的災難(4)國內的群眾示威(5)政治領袖的行動。二位作者希望能夠靠群眾的要求與政治領袖的反省,改善美國政治僵持;他們甚至提出了「走第三條路」—推出第三黨的總統候選人。但是他們知道:這一個候選人不會勝出;但長期而言,這個候選人可能對美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做為媒體人的佛里曼對媒體有率直的批評。新聞媒體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太大:(1)它強化了黨派之間的對立,(2)常只要取悅於較小的聽眾,強化他們既有的看法,(3)他們把新聞當娛樂,政治當運動,(4)提供大眾爭議性的題材,僅量挑起衝突。在「錯誤的訊息通常會引起更多注意」時,社會也就難於安靜。美國政治體系的癱瘓,媒體的負面「貢獻」功不可沒。
  書中也強調:要讓有才華的新移民進來:作者指出美國最大的實力來自國外的移民。他們有才華,有熱情,不怕困難,尋求機會。「新移民在矽谷開創了25%的新公司。」「他們是無論如何都不懂放棄。」
  作者呼籲要加強整合能力:我們並不是不知道方法,但因為政黨的堅持,意識型態的對立,媒體誇大渲染彼此的差異,利益團體的作祟,應當做的事常不易推行。
(五)結論
  佛里曼在接受《遠見》(元月號)專訪時坦率指出:「我不擔心我們不能做第一名,我只希望我的國家能夠朝著對的方向前進。」這是何等充滿智慧的話!一些美國人——尤其是政府決策者,仍然擁有要主宰全球的雄心。一旦真能從「全球稱霸」的心態中解脫,美國政府或許就會雲淡風清,美國人民或許就會灑脫自在。
  全書最後一章的章名是:「重啟美國光榮」,下面這段話是全書的結論:「……我們不必模仿中國,而中國的命運無論如何發展,都不能決定我們的命運。……今天我們需要研讀的歷史,是我們自己的歷史,而我們需要重新發現的國家,就是美國。」這個結論有些抽象,有些哲學思維;十分懷舊,十分自信。「軟實力之父」哈佛奈伊教授認為:「二十一世紀的美國仍會領先群雄。」讓我謹慎地做個預言:2025年後,有很大的可能,美國逐漸重振了昔日的輝煌,中國也已逐漸遠離「落後」地區塑建成「現代」國家,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一個浴火重生的美國與和平奮起的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共同競合。只要自由、小康、多元的台灣爭氣,台灣就可以在大中華經濟圈中扮演「小而美」的角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