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文學史》 1928 第3章 漢朝的民歌 頁19: 古人說詩三百篇有"興"的一體,就是這一種無意義的起頭語。
朱光潛 《詩論》台北:正中,1962 (序寫於1948北京大學),頁66----
雞鳴高樹巔,狗吠深宮中。 ......起首兩句引子都與正文毫不相干,它們的起源,與其說是"套"現成民歌的起頭, 如胡適,如胡適所說的,不如說是沿用國風以來的傳統的技巧。.....
月沒參橫,北斗闌甘.....
好文嚴選:若問道術多變化,請向興亡事裡尋 —— 胡適與朱光潛
林建剛 2014年06月15日 05:20127 點擊數
-----
陳世襄Shih-Hsiang Chen
*****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rold_Acton
Sir Harold Mario Mitchell Acton CBE (5 July 1904 – 27 February 1994) was a British writer, scholar and dilettante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1050000/newsid_1055800/1055801.stm
2000年12月05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2:03北京時間20:03發表
艾克敦: 胡同裡 的最後貴族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
趙毅衡
英國貴族文人哈羅得艾克敦爵士(Sir Harold Acton) 是一次大戰後牛津大學青年文人中“最有希望的人物”。
一九三二年艾克敦離歐到日本。日本不對他的口味,軍國主義氣焰囂張。他雖是遠離政治的人,但不能在這種氣氛中欣賞日本文物。因此他立即轉到中國,發現中國的一切都很熟悉,因為他早就熟讀韋利譯的白居易,翟理斯譯的莊子,理雅各譯的儒典。
北京大學的溫源寧和張歆海立即把他帶入了北大的知識份子的圈子,過從者梁宗岱、袁家驊、朱光潛等人皆為一時之選。一九三三年起他受聘於北大,教英國文學, 立即與學生中的一批青年詩人教上朋友。當時二十歲左右的陳世驤、馮廢名、林庚、李廣田、何其芳、陳夢家都在北大。其中十八歲的卞之琳給艾克敦的印像最深, 卞體弱、□腆、矜持,只有談詩論文時才激動得滿臉通紅,但艾克敦認為卞的詩最有氣質。
艾克敦教英國文學,在北京的英國人中也引出很多非議,他教的是“有修養”的教授們認為是走火入魔的艾略特的長詩《荒原》和勞倫斯的小說《查特萊夫人的情人》,並鼓勵學生寫論艾略特的論文,這是第一次有人在中國認真地宣講歐美現代派文學。
艾克敦聲稱他不愛古人愛今人,在Cathay 與China 中他選擇後者。從試譯卞之琳的詩開始,艾克敦與陳世驤合作翻譯了中國現代詩的第一本英譯。這個選本的確獨具慧眼,尤其詩人們還都那麼年輕,剛開始寫作生涯,這是往往使編者受到歷史的嘲笑最難的事。
但是從今天回顧,艾克敦的批評眼光極準。而且據一些評者看來,艾克敦基於自己丰厚的文學修養,"譯出"了一些中國詩人的風格淵源,徐志摩的《雪花的快樂》譯文讀來酷似濟慈,而邵洵美的詩譯文幾乎可以出自道森手筆。
英語系主任溫源寧與文學院院長胡適不合,溫辭職。據慣例,全體教授應辭職以示“共進退”。但艾克敦太熱愛這工作,未提辭呈。胡適給艾克敦留了點面子,把他的任課壓到了一星期一堂。但不久胡適親自訪問了艾克敦,請他將英國詩。
艾克敦在京時據說同時進行六項翻譯,他與美國的中國戲劇專家阿靈頓(L.C.Arlington)合作,把流行京劇三十三折譯成英文,集成《中國名劇》一 書,1937年出版,收有《長□坡》、《汾河灣》、《法門寺》、《群英會》、《奇雙會》、《金鎖記》、《捉放曹》等。這工程很困難,但艾克敦是京戲迷,與 程硯秋、李少春等人交往。美國女詩人、《詩刊》主編哈麗特.蒙羅二度訪華時,艾請她看京戲,鑼鈸齊鳴,胡琴尖細,蒙羅無法忍受,手捂著耳朵倉皇逃走,艾克 敦對此有一解:西方人肉食者鄙,因此需要安靜,中國人素食品多,因此愛熱鬧。“我吃了幾年中國飯菜後,響鑼緊鼓對我的神經是甜蜜的安慰。在陰暗的日子裡 只有這種音樂才能恢復心靈的安寧。西方音樂在我聽來已像葬禮曲。”
一九三六年左右,艾克敦開始寫長篇小說《牡丹與馬駒》(Peonies and Ponies), 在京英美人的生活,寫得入木三分。小說中的美國婦人“不遠萬里住到中國來,卻整天泡在西人的雞尾酒會裡,似乎唯一的目的是等待又一次拳亂,過過性虐待 癮”。小說中說:“真應當再來一次拳亂,清清氣氛。”
不可否認此書有洩憤情緒,正如艾克敦自己承認,他後來寫《一個愛美者的回憶錄》,也是為了回答英人圈子對他“生活放蕩不規”的指責,這種指責使英政府在二次大戰中不敢派他回重慶擔任外交職務,艾對此十分氣憤。
一九三九年回到英國。七年的中國生活使他的親友發現他“談話像中國人,走路像中國人,眼角也開始向上飄”。
離開中國使艾克敦結束了“一生最美好的歲月”。二次大戰後艾克敦移居意大利,潛心做那不勒斯波爾旁王族的歷史研究。他傷心的看到“這一番輪回中已回不到北 京”去國之思,黍離之悲,使他找到陳世驤共同翻譯《桃花扇》以排遣懷鄉病。他們的翻譯直到七十年代陳世驤作古之後才由漢學家白之整理出版*。
“愛美者”(Aesthete)是旁人調侃艾克敦的稱呼,自王爾德之後,這個詞在英國尤其是在文化人中已有同性戀的暗示。艾克敦自號不諱,並認為北京是愛美者的最後的樂園。的確,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文化人的圈子沒有西方那種道德上的矯飾和苛刻,而中國文化的確會令他心醉。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1050000/newsid_1055800/1055801.stm
2000年12月05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2:03北京時間20:03發表
艾克敦: 胡同裡 的最後貴族
英國貴族文人哈羅得艾克敦爵士(Sir Harold Acton) 是一次大戰後牛津大學青年文人中“最有希望的人物”。
一九三二年艾克敦離歐到日本。日本不對他的口味,軍國主義氣焰囂張。他雖是遠離政治的人,但不能在這種氣氛中欣賞日本文物。因此他立即轉到中國,發現中國的一切都很熟悉,因為他早就熟讀韋利譯的白居易,翟理斯譯的莊子,理雅各譯的儒典。
北京大學的溫源寧和張歆海立即把他帶入了北大的知識份子的圈子,過從者梁宗岱、袁家驊、朱光潛等人皆為一時之選。一九三三年起他受聘於北大,教英國文學, 立即與學生中的一批青年詩人教上朋友。當時二十歲左右的陳世驤、馮廢名、林庚、李廣田、何其芳、陳夢家都在北大。其中十八歲的卞之琳給艾克敦的印像最深, 卞體弱、□腆、矜持,只有談詩論文時才激動得滿臉通紅,但艾克敦認為卞的詩最有氣質。
艾克敦教英國文學,在北京的英國人中也引出很多非議,他教的是“有修養”的教授們認為是走火入魔的艾略特的長詩《荒原》和勞倫斯的小說《查特萊夫人的情人》,並鼓勵學生寫論艾略特的論文,這是第一次有人在中國認真地宣講歐美現代派文學。
艾克敦聲稱他不愛古人愛今人,在Cathay 與China 中他選擇後者。從試譯卞之琳的詩開始,艾克敦與陳世驤合作翻譯了中國現代詩的第一本英譯。這個選本的確獨具慧眼,尤其詩人們還都那麼年輕,剛開始寫作生涯,這是往往使編者受到歷史的嘲笑最難的事。
但是從今天回顧,艾克敦的批評眼光極準。而且據一些評者看來,艾克敦基於自己丰厚的文學修養,"譯出"了一些中國詩人的風格淵源,徐志摩的《雪花的快樂》譯文讀來酷似濟慈,而邵洵美的詩譯文幾乎可以出自道森手筆。
英語系主任溫源寧與文學院院長胡適不合,溫辭職。據慣例,全體教授應辭職以示“共進退”。但艾克敦太熱愛這工作,未提辭呈。胡適給艾克敦留了點面子,把他的任課壓到了一星期一堂。但不久胡適親自訪問了艾克敦,請他將英國詩。
艾克敦在京時據說同時進行六項翻譯,他與美國的中國戲劇專家阿靈頓(L.C.Arlington)合作,把流行京劇三十三折譯成英文,集成《中國名劇》一 書,1937年出版,收有《長□坡》、《汾河灣》、《法門寺》、《群英會》、《奇雙會》、《金鎖記》、《捉放曹》等。這工程很困難,但艾克敦是京戲迷,與 程硯秋、李少春等人交往。美國女詩人、《詩刊》主編哈麗特.蒙羅二度訪華時,艾請她看京戲,鑼鈸齊鳴,胡琴尖細,蒙羅無法忍受,手捂著耳朵倉皇逃走,艾克 敦對此有一解:西方人肉食者鄙,因此需要安靜,中國人素食品多,因此愛熱鬧。“我吃了幾年中國飯菜後,響鑼緊鼓對我的神經是甜蜜的安慰。在陰暗的日子裡 只有這種音樂才能恢復心靈的安寧。西方音樂在我聽來已像葬禮曲。”
一九三六年左右,艾克敦開始寫長篇小說《牡丹與馬駒》(Peonies and Ponies), 在京英美人的生活,寫得入木三分。小說中的美國婦人“不遠萬里住到中國來,卻整天泡在西人的雞尾酒會裡,似乎唯一的目的是等待又一次拳亂,過過性虐待 癮”。小說中說:“真應當再來一次拳亂,清清氣氛。”
不可否認此書有洩憤情緒,正如艾克敦自己承認,他後來寫《一個愛美者的回憶錄》,也是為了回答英人圈子對他“生活放蕩不規”的指責,這種指責使英政府在二次大戰中不敢派他回重慶擔任外交職務,艾對此十分氣憤。
一九三九年回到英國。七年的中國生活使他的親友發現他“談話像中國人,走路像中國人,眼角也開始向上飄”。
離開中國使艾克敦結束了“一生最美好的歲月”。二次大戰後艾克敦移居意大利,潛心做那不勒斯波爾旁王族的歷史研究。他傷心的看到“這一番輪回中已回不到北 京”去國之思,黍離之悲,使他找到陳世驤共同翻譯《桃花扇》以排遣懷鄉病。他們的翻譯直到七十年代陳世驤作古之後才由漢學家白之整理出版*。
“愛美者”(Aesthete)是旁人調侃艾克敦的稱呼,自王爾德之後,這個詞在英國尤其是在文化人中已有同性戀的暗示。艾克敦自號不諱,並認為北京是愛美者的最後的樂園。的確,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文化人的圈子沒有西方那種道德上的矯飾和苛刻,而中國文化的確會令他心醉。
*The Peach Blossom Fan (with Ch'en Shih-Hsia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http://big5.dushu.com/news/2007/07-21/14131.html
1932年,廢名在完成長篇小說《橋》和《莫須有先生傳》以后,轉入散文創作和新詩研究,并身體力行地創作了一百多首新詩。1934年廢名曾以 “新詩問答”的形式散布了他的新詩觀點。1936年,在一本英譯的《中國現代詩選》( Harold Acton、陳世驤編譯)中,即已收入廢名的詩,并將 《論現代詩》一文(即“新詩問答”)用作附錄,作為此書宣揚中國現代派詩的理論文章。最近從胡適密藏書信中發現一封廢名致胡適的佚信,其中有關于新詩的認 識。據考證寫于1933年或1934年2月1日,這比“新詩問答”還早。此信尚未引起學界注意,亦未曾收入《廢名文集》《廢名年譜》等書中,全文將近四千 字,可謂迄今為止發現的廢名最長的一封信。
信中闡述了以下觀點:一是明確指出“我們今日的新詩是中國詩的一種”,“白話詩不應該說是舊詩詞的一種進步,而是一種變化,是中國詩的一種體裁。今日的 新詩,并不能包羅萬象,舊詩詞所能表現的意境,沒有他的地位,而他確可以有他的特別領域,他可以表現舊詩詞所不能為力的東西。”二是在將舊詩詞與新詩作了 質的區分之后,繼而指出語言形式的文言與白話并非新舊詩的區分標準,“舊詩之不是新詩,不因其用的不是白話,就是有許多幾乎完全是白話句子的詞,我也以為 不能引為我們今日新詩的先例。新詩之不是舊詩,不因其用的是白話,而文言到底也還是漢語。”三是指出當下詩壇的困窘境地,“今日做新詩的人,一方面沒這個 體裁上的必然性的意識,一方面又缺乏新詩的生命,以為用白話做的詩就是新詩,結果是多此一舉。他們以為是打倒舊詩,其實自己反而站不住腳了。”四是對自己 的新詩充滿信心和對其晦澀的解釋,“我自己所做的一百多首詩,自以為合乎這個新詩的資格。我用了我的形式表達出了我的意思,他是站在舊詩的范圍以外,能夠 孑然而立了。若說他不好懂,那我覺得這本是人類一件沒有法子的事情。藝術原則上是可通于人,而事實并不一定是人盡可解;恐怕同戀愛差不多,我所見的女人我 未必都與之生愛情了。”以上四點還沒有明確說出廢名在“新詩問答”、《談新詩》中提出的根本觀點:新詩要有“散文的文字,詩的內容”。廢名又在信中大談溫 庭筠的詞、莎士比亞的戲劇、陶淵明的詩,來說明他們在藝術表現上的自由活潑,充盈著美麗的想象,似有引為今日新詩前例之意,但廢名又在《談新詩》中指出 “我的意思不是把李商隱的詩同溫庭筠的詞算做新詩的前例,我只是想推想這一派的詩詞存在的根據或者正有我們今日白話新詩發展的根據”。同時廢名自己作的新 詩也并非是要為其它詩人立一個做詩的榜樣,他只是說:“我用了我的形式表達出了我的意思。”他以他的詩實現了他的主張,而更希望別的詩人從他們自己的詩來 實現新詩的品質:要有“散文的文字,詩的內容”,因此極為推崇劉半農、卞之琳、林庚、朱英誕、沈啟無、馮至等人的詩歌,而很討厭新月派的格律詩,如“商籟 體”等。廢名平素對胡適的“談新詩”的觀點極為不滿,而這封信恰好是針對胡適的詩論的。1934年,廢名講教“新文藝試作·散文習作”,次年開講“現代文 藝”。據說廢名在講新詩以前曾問過胡適這門課怎么上,胡適叫他按照《新文學大系》上講,意若按照胡適的“談新詩”一文講即可,廢名卻在課堂上大說胡適的不 是,一口一個胡適之(馮健男:《廢名與胡適》)。
*****
陳國球在"陳世驤著《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2015"的"代序"一文中,對 Harold Acton 有進一步的介紹。
更詳細的資料,請參考Wikipedia:
----http://big5.dushu.com/news/2007/07-21/14131.html
1932年,廢名在完成長篇小說《橋》和《莫須有先生傳》以后,轉入散文創作和新詩研究,并身體力行地創作了一百多首新詩。1934年廢名曾以 “新詩問答”的形式散布了他的新詩觀點。1936年,在一本英譯的《中國現代詩選》( Harold Acton、陳世驤編譯)中,即已收入廢名的詩,并將 《論現代詩》一文(即“新詩問答”)用作附錄,作為此書宣揚中國現代派詩的理論文章。最近從胡適密藏書信中發現一封廢名致胡適的佚信,其中有關于新詩的認 識。據考證寫于1933年或1934年2月1日,這比“新詩問答”還早。此信尚未引起學界注意,亦未曾收入《廢名文集》《廢名年譜》等書中,全文將近四千 字,可謂迄今為止發現的廢名最長的一封信。
信中闡述了以下觀點:一是明確指出“我們今日的新詩是中國詩的一種”,“白話詩不應該說是舊詩詞的一種進步,而是一種變化,是中國詩的一種體裁。今日的 新詩,并不能包羅萬象,舊詩詞所能表現的意境,沒有他的地位,而他確可以有他的特別領域,他可以表現舊詩詞所不能為力的東西。”二是在將舊詩詞與新詩作了 質的區分之后,繼而指出語言形式的文言與白話并非新舊詩的區分標準,“舊詩之不是新詩,不因其用的不是白話,就是有許多幾乎完全是白話句子的詞,我也以為 不能引為我們今日新詩的先例。新詩之不是舊詩,不因其用的是白話,而文言到底也還是漢語。”三是指出當下詩壇的困窘境地,“今日做新詩的人,一方面沒這個 體裁上的必然性的意識,一方面又缺乏新詩的生命,以為用白話做的詩就是新詩,結果是多此一舉。他們以為是打倒舊詩,其實自己反而站不住腳了。”四是對自己 的新詩充滿信心和對其晦澀的解釋,“我自己所做的一百多首詩,自以為合乎這個新詩的資格。我用了我的形式表達出了我的意思,他是站在舊詩的范圍以外,能夠 孑然而立了。若說他不好懂,那我覺得這本是人類一件沒有法子的事情。藝術原則上是可通于人,而事實并不一定是人盡可解;恐怕同戀愛差不多,我所見的女人我 未必都與之生愛情了。”以上四點還沒有明確說出廢名在“新詩問答”、《談新詩》中提出的根本觀點:新詩要有“散文的文字,詩的內容”。廢名又在信中大談溫 庭筠的詞、莎士比亞的戲劇、陶淵明的詩,來說明他們在藝術表現上的自由活潑,充盈著美麗的想象,似有引為今日新詩前例之意,但廢名又在《談新詩》中指出 “我的意思不是把李商隱的詩同溫庭筠的詞算做新詩的前例,我只是想推想這一派的詩詞存在的根據或者正有我們今日白話新詩發展的根據”。同時廢名自己作的新 詩也并非是要為其它詩人立一個做詩的榜樣,他只是說:“我用了我的形式表達出了我的意思。”他以他的詩實現了他的主張,而更希望別的詩人從他們自己的詩來 實現新詩的品質:要有“散文的文字,詩的內容”,因此極為推崇劉半農、卞之琳、林庚、朱英誕、沈啟無、馮至等人的詩歌,而很討厭新月派的格律詩,如“商籟 體”等。廢名平素對胡適的“談新詩”的觀點極為不滿,而這封信恰好是針對胡適的詩論的。1934年,廢名講教“新文藝試作·散文習作”,次年開講“現代文 藝”。據說廢名在講新詩以前曾問過胡適這門課怎么上,胡適叫他按照《新文學大系》上講,意若按照胡適的“談新詩”一文講即可,廢名卻在課堂上大說胡適的不 是,一口一個胡適之(馮健男:《廢名與胡適》)。
*****
陳國球在"陳世驤著《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2015"的"代序"一文中,對 Harold Acton 有進一步的介紹。
更詳細的資料,請參考Wikipedia:
Sir Harold Mario Mitchell Acton CBE (5 July 1904 – 27 February 1994) was a British writer, scholar and dilettante. He is known for being believed to have inspired the character of "Anthony Blanche" in Evelyn Waugh's novel Brideshead Revisited (1945). Waugh himself wrote, "The characters in my novels often wrongly identified with Harold Acton were to a great extent drawn from Brian Howard". In a letter to Lord Baldwin, Waugh says, "There is an aesthetic bugger who sometimes turns up in my novels under various names – that was 2/3 Brian [Howard] and 1/3 Harold Acton. People think it was all Harold, who is a much sweeter and saner man [than Howard]."[1] Waugh, like many other writers, peopled his novels with composite characters based upon individuals he personally kne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