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之先生要求秘書游建文寫信給英國 問Alfred E. Hippisley是否還在健如在住那兒.
因為他是影響美國國務卿 John Hay 在1890-1900 間擬定"門戶開放政策"最重要的人
中國政府當予以獎勵
門戶開放政策 - +{中華百科全書‧典藏版}+
門戶開放政策 |
中日甲午戰後,列強利用中國向外借款及修築鐵路的機會,掀起路權競爭的浪潮,以期在華勢力範圍的形成。英國認為中國若遭瓜分,商業活動將大受限制,且將引
起各國之間的戰爭,乃尋一盟國出面阻止此種趨勢之發展。適美國於西元一八九八年佔領夏威夷、關島,及菲律賓,捲入遼東事務,關心中國之安全,乃以其未曾參
預瓜分之超然立場,出面要求列國開放在中國勢力範圈的門戶,大家利益均霑。起草通牒的為美國的中國通柔克義(W. W.
Rockhill)及曾任職中國海關的英人賀璧理(A. E. Hippisley)。 一八九九年九月,美國國務卿海約翰(John Hay)照會英、德、俄三國。十一月,復照會日本、義大利、法國。其內容一為各國在中國勢力範圍或租借地內對通商事業或投資事業,不得加以干涉;二為中國 現行海關稅率,對於勢力範圍之口岸的貨物進出,均為適用,稅款由中國徵收;三為在勢力範圍內之口岸,對他國船舶所課碼頭稅不得較本國船舶為高,在勢力範圍 內之鐵路,對他國貨物所收運費,不得較本國貨物為高。次年(一九○○),義和團事變發生,海約翰感到原通牒的含義過狹,再通牒各國,添入中國行政領土完整 的原則。 海約翰的第一次通牒,仍然承認所謂勢力範國,僅要求均等的貿易機會與待遇,全為英、美的經濟利益著想,未顧及中國主權,及領土完整。第二次通牒雖著眼於此 點,但由於英國未全力支持,對於此政策之破壞者並不能(也不願)施予任何處罰。至清末民初,門戶開放政策的含義與方針有了改變,即各國通力合作共管中國, 並強迫中國走向現代化,雖不乏「善意」,但已不顧及中國之主權,復承認日俄兩國在滿蒙有特殊權利,等於不顧及中國領土之完整,而在滿蒙地區之商業機會隨之 形成不平等。門戶開放政策,美國外交史家多認為是美國對華政策的一貫主張,更為美國外交上最光榮之插曲,但實際上,其「一貫」中有間歇退讓,其「光榮」中 有僭越權宜。(王綱領) |
身後文件等由牛津大學圖書館
Oxford, Bodleian Library [followed by shelfmark and folio or page reference, e.g. MS. Eng. e. 3586, fols. 1-2].
Hippisley Papers
www.bodley.ox.ac.uk/.../hippisley/hipp... -Papers of Alfred E. Hippisley, 1842-1940
Abstract:
Correspondence, diary and memoirs, miscellaneous papers and photographs of Alfred E. Hippisley (1848-1939), British Customs Official in China. Predominantly in English, some Chinese material also present.
"Open Door" policy, 1899-1900
Shelfmark: MS. Eng. c. 7292
Extent: 139 leaves
Scope and Content:
Correspondence with William W. Rockhill and John Hay. Includes printed 'Correspondence concerning American commercial rights in China' addressed to the governments of France, Germany, Great Britain, Italy, Japan and Russia (via their respective ambassadors) with translations where appropriat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