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日記全集: 1915-1920 - Google 圖書結果
胡適, 曹伯言 - 2004 - Biography & Autobiography... 查良釗、馬名海四人訪孟祿氏於北京飯店,詢其與政府接洽之真相及所持之態度。孟氏答稱:「鄙人此次來華,不代表政府。係以國民貨格非正式的促成美國退還庚款委員。 ...
記查良釗 1975/3/11 -- 陳紀瀅 著 三十年代作家直接印象記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 pp. 373-77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查良釗(1897年-1982年12月12日),字勉仲,浙江海寧人,出生於天津,查良鑑的胞兄。查良釗自清華留美預備學校畢業後赴美國留學,格林內爾學院肄業,畢業於芝加哥大學教育學院,後入讀哥倫比亞大學兩年肄業。1922年回國,歷任國立北京師範大學教務長、國立北京八校教職員代表聯席會議主席、河南大學校長、河南省教育廳廳長等。1930年出任華北慈善聯合會總幹事,後任陝西省教育廳代理廳長,翌年又任長江水災振濟委員會常務委員、災區工作組總幹事。1934年出任北平藝文中學校長。抗日戰爭期間,在甘肅天水創辦了國立第五中學。1938年出任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授、訓導長。1945年又任國立昆明師範學院院長。後曾赴印度德里大學任客座教授。赴台後,曾任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訓導長,並且是考試院第二至四屆考試委員。1982年去世。[1][2]
[編輯] 參考資料
- ^ 《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 團結出版社. 2005.
- ^ 查良釗(1897--1982). 華夏經緯.
查良钊(1897—1982) 字勉仲。祖籍浙江海宁袁花,生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民国7年(1918)赴美,留学于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部。民国10年(1921),讨论“一战”善后问题的“华盛顿会议”召开时,他联合留美同同学蒋廷黻、罗家伦、高仁山等,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华盛顿会议后援会,被推为执行干事长,与国内民众团体和海外华侨相呼应,支援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民国11年回国,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教务长、河南大学校长、河南省教育厅长。曾参加蔡元培等领导的中华教育改进社,并与同仁合办《教育评论》,提倡科学教育。 民国19年(1930)陕西大旱,随朱庆澜从事赈济,任华北慈善联合会总干事,深入灾区访问,发起“三元钱救一命”运动,向各地募款救灾,并联合华洋义赈会修建泾渭渠。后代理陕西省教育厅长,赴灾区工作时遭土匪绑架,无钱自赎,被囚81天始告脱险。民国20年(1931)长江大水灾,他出任长江水灾赈济委员会常委兼灾区工作组总干事。是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又协助朱庆澜募捐接济东北抗日义勇军。民国23年(1934)重返教育界,任北平艺文中学校长,从事“道尔顿制”实验,并兼任香山慈幼院副院长。 民国26年(1937)抗战爆发,以教育部参事、赈务委员会专员身份,办理北方战区青年学生救济事宜。民国27年(1938)在西安收容战区中学生1700余人,亲自率领由凤翔步行至天水,创办国立第五中学。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兼训导长。抗战胜利后,任昆明师范学院院长。1949年赴印度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人教育会议。1950年应邀任德里大学中央教育研究院客座教授。1954年到台湾,任台湾大学教授兼训导长,以及侨生辅导委员会主任,并担任“考试院”考试委员。1982年,病逝于台北。1982/12/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