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座墓碑,正面是羅家倫題寫的「梅校長貽琦博士之墓」,背面則是蔣夢麟撰的碑文 (部分):
「先生於民國前3年考取第一批清華留美學生,攻讀電機工程,開我國近代實科與科學研究之先河。歸國以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物理系主任、校長等職,前後凡48年。春風所被,育材甚眾。對日抗戰期間,北京、清華、南開三大學聯合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遷校昆明,三校校長共任校務委員會常務委員,當時余任北大校長,得與先生共事。先生以年最少,嘗自謂年少者當多任事,故其負校務責任獨多。先生雍容中道,溫恭謙讓,擇善固執兩者兼有,當國勢動盪之秋,學府思想複雜,內部衝突自所難免,而聯大師生得以協調,校務因以日進者,先生之力居多。迨抗戰終了,三校復校平津時,先生又獨任調度之責。」
「一個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全在於有沒有好教授。孟子說:『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我現在可以仿照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梅貽琦的清華就職演說,1931)
「在這風雨飄搖之秋,清華正好像一條船,漂流在驚濤駭浪之中。有人正趕上駕駛它的責任,此人必不應退卻,必不應畏縮,只有鼓起勇氣,堅忍前進,雖然此時使人有長夜漫漫之感,但吾們相信,不就就要天明風定,到那時,我們把這條船好好地開回清華園,到那時他才能向清華的同人校友『敢告無罪』。」
「看祖彥、祖強來信數封,述彼等結婚後情形,並有盼娘先回大陸,則父親亦就容易回去之語。傻孩子們,終不明瞭乃父為什麼不想回去!一言以蔽之,吾不能相信共產黨,此意在彼等處在北平特作點綴的場麵裡,如何能體驗,如何能瞭解!但望共黨將來改變『百花齊放』而爲『百葉清除』時,他們不受波折,便是幸運矣。」(1957年3月18日的日記)
1962年5月19日,梅貽琦病逝於台大醫院。
清華名人堂揭幕
李遠哲致詞打趣說,回到母校受獎備感榮幸,但他其實不想見到自己的塑像展出,因為過去求學時總秉持著不相信權威、不崇拜偶像的理念,立定目標要超越先人,「總想著要做得更好」。
李遠哲說,他猶記前中研院院長吳大猷首次到清大演講曾說,「最受感動的就是年輕人追求學問的熱忱」,他這一代則追隨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後所激起的學術熱潮,連專攻化學的他都能感受到當年專攻物理的氣氛。
「現在的情況並不理想!」李遠哲感慨地說,當年學術界都懷抱崇高理念,立志要做得更好,但看到現在台灣社會的轉變,以及對下一代的責任,他「心有戚戚焉」,盼學界後輩能加緊腳步,超越他們的成就。
清華名人堂設在原清華百齡堂一側,入口處設有浮雕,包括清華永遠的校長梅貽琦及清華國學院4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及陳寅恪,將作為訪客接待中心、校園導覽中心、名人堂、教師與校友聚會所及清華愛樂練習表演場所等功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