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9日 星期四

何容;黃得時(1909~1999):妙哉!"胡適"對"何容"





第一位臺灣文史學家--黃得時
文.圖片提供/江寶釵(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黃得時(1909~1999),兩三歲時染小兒麻痺症,六歲入私塾修習漢文,八歲進入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公學校(現在的樹林國小)就讀。他的書法、日語,受到當時三、四年級吳長溢老師的影響。他的父親黃純青曾任臺灣省參議員,也是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第一任主任委員,是著名的漢詩人。黃得時的教育除了公學校,還有父親的親自課讀。
1924年中學畢業後,黃得時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短暫就讀,隨後返臺考入臺北高等學校(今臺灣師範大學前身),後又考入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文學科(今臺灣大學,1933年),專攻中國文學與日本文學。
黃得時寫作傳統漢詩,也寫作現代文學中的新詩、小說、隨筆,改編兒童文學,但他一生獻身新聞事業,報人的身分使得他擅長文獻的蒐集與整理,在學術研究方面大有表現,舉凡:中國文化、臺灣文學、鄉土民俗、日本漢學、臺/中日文化交流史,他莫不做過整理研究。
大學畢業,黃得時進入《臺灣新民報》(1937~1945),擔任中、日文副刊主編,後來擔任文化部部長及社編委員。他曾加入西川滿所發起的臺灣文藝協會(1940),並成為該會機關期刊《文藝臺灣》的編輯委員。西川滿旨在建立日籍作家文學史,黃得時反其道而行,致力於編織臺灣作家譜系。1941年,黃得時退出《文藝臺灣》,另與張文環、王井泉組「啟文會」,創日語的《臺灣文學》雜誌,並發起《民俗臺灣》,同時仍負責《興南新聞》學藝欄。
二次世界大戰末,臺灣報社被迫合併成立《臺灣新報》,由總督府經營,黃得時出任文化部長(1944年)。次年,該報改名《臺灣新生報》,由省政府經營,他出任副編輯主任,負責國際新聞。後來他又在國語日報擔任董事,也任職臺灣省文獻會(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北市文獻會委員,與《臺北文物》、《臺灣文獻》關係深厚。他並參加臺灣規模最大的傳統詩社「瀛社」,擔任副社長。
黃得時最重要的事跡是,在皇民奉公時期,禁止任何使用中國、臺灣語言的中國歷史故事及戲劇的演出,他倡議「改良以解禁」,以日本故事編撰布袋戲劇本,臺詞摻用生活日語,木偶穿中、日合併的戲服,配樂改用西樂或留聲片,使得布袋戲因此可以「領照」演出。
黃得時最有成果的學術志業有兩種,其一:他是第一位通盤性、系統性思考臺灣文學史的學者。由於臺灣人特殊的種族性格,在臺灣特定的地理環境裡、特別的歷史脈絡中,這三個條件顯然缺一不可,黃得時架構起他臺灣文學的信念:「清朝文學裡不存在,明治文學裡也不存在的臺灣的獨特文學。」
29期通訊主題「臺灣文學」,江寶釵(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詳細介紹<第一位臺灣文史學家--黃得時>,網址:http://www.ntl.edu.tw/ct.asp?xItem=2384&ctNode=457&mp=5
圖為黃得時在日本參與研討會的留影。
 






-----

國語日報》是台灣一份以推行國語、普及教育為宗旨的專業報紙,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全文標註注音符號的中文報紙,由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發行。報頭題字者為胡適胡適是早年國語統一籌備會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前身)的成員。

歷任董事長[編輯]

  • 傅斯年(1949年1月-1950年12月20日)
  • 游彌堅(1950年12月-1971年12月12日,台北人)
  • 何容(1971年12月-1990年7月5日)
  • 林清輝(1990年8月2日-1994年12月5日)
  • 林良(1995年3月1日-2005年4月1日屆齡退休)
  • 黃啟方(2005年5月1日- 2014年5月健康因素請辭)
  • 林昭賢(2014年5月- )



****
何容(1903年-1990年7月5日),原名何兆熊,字子祥,號談易,筆名老談,以何容之筆名行世。出生於河北省深澤縣小堡村。《國語日報》創辦人之一,知名語言學家文法學家。曾任國語推行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著有《中國文法論》、《簡明國語文法》、《每日一字》、《何容文集》,主編《重編國語辭典》、《國語日報辭典》。白話文壇「三老」(老談、老舍老向)之一。

這兩本書,我有1975年版本。
  • 《何容這個人》臺北國語日報社,1992年7月。頁160-73 黃得時:妙哉!"胡適"對"何容"--筆談以來三十年間之軼事

  • 《何容文集甲編》臺北國語日報社,1992年7月。頁66-68,讀書的兩種態度,不朽觀如胡適,"梁(任公)胡(適之)兩公對於他們那一個時代的學術界之貢獻之大,也就在於此 (寫一些概論入門一類的深入淺出的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