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謙
胡適日記 1921.8.12 讀朱德謙著《諸子通考》(宣統庚戍年本) ,寫了詳細的書評。(頁273-76) 又說要找《諸子要略》一讀。以及某些論點如”道家出於史官說”的駁斥,以後將詳論。
轉載
12 《諸子通考序》 孙德谦 亚洲学术杂志 1922年第1卷第1期
13 《諸子要略》 孙德谦 亚洲学术杂志 1922年第1卷第1期
孫德謙 (1869-1935)字受之,一字壽芝,一字益庵。號龍鼎山人,晚號隘堪居士,江蘇蘇州吳縣人。,自幼“性好讀書,與學則無不窺”,年十八,成諸生,其學初承清吳中學詞章治經而兼小學,通聲韻訓詁。其後兼治子史《文史通義》,年未三十,聲聞已著,前輩鄭文焯、吳昌碩、朱祖謀等皆與交遊,又與張采田為友,同志共學,賞心談藝意氣相投,時稱“兩雄”,自言“生平意在立言,以期古之所謂不朽”,宣統三年。離蘇赴滬,次年梁鼎芬、沈增植等創孔教會,發起徵文,先生作《孔教大一統論》以應,為時所稱。日德漢學研究者聞其名,先後航海來求教。日本人所辦上海同文書院聘其任教席,婉拒不受。歷任東吳大學、大夏大學、交通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教授。
精研經史,書法蘇軾,功力至深,但過於謙據。不輕為人作。 任江蘇通志局纂修。辛亥革命後,致力於聲韻、訓估、經史之學。工驕體文。
著有及《太史公書義法》、《漢書藝文志舉例》、《劉向校讎學纂微》、《六朝麗指》、《稷山段氏二妙年譜》、《諸子要略》、《諸子通考》等。生平事蹟見吳丕績《孫隘堪年譜初稿》。年六十四1935卒於上海。
著作書目:
《楓園藝友錄》
《太史公書義法》
《漢書藝文志舉例》
《劉向校讎學纂微》
《六朝麗指》
《稷山段氏二妙年譜》
《諸子要略》
《諸子通考》
胡適與章太炎: 究竟說諸子之法,與說經有什麼不同?
"因此季羡林先生曾说,现代中国的几位国学大师,凡是既能熔铸古今,又能会通中西的,有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烙、陈垣、胡适等,“我认为汤用彤(锡予)先生就属于这一些国学大师之列,这实际上是国内外学者之公言,决非我一人之私言”。南开出此大师实在有幸!"
胡適論章太炎
國故論衡 要算是中國二千年中唯有的七八部精心結構的"著作" 他的著作在論文與形式兩方面都能"成一家之言"----汪榮祖 章太炎研究 台北:李敖出版社 1991 的序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85)/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此書第6章第4節等說得很清楚
《章太炎的思想》从章太炎儒学思想的学术渊源流变入手,分别从其学术成就、对儒家思想的阐释、他的儒学思想与时代思潮的关系,以及其思想对传统儒家的冲击等方面,对章太炎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论述。该书对章太炎思想和学术成就的重新评价,堪称开了章氏学术思想史研究之先河。
新版序
.王汎森
本書原名《章太炎的思想(1868~1919)及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因為本書敘述的範圍大抵止於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章太炎,故當初在《章太炎的思想》後題上年代,不意引起不少誤會,因而改題今名。
當作者著手撰寫此書時,一方面因當時關於太炎的系統研究不多,故可供參考的論述實在有限,二方面是格於當時的政治 現實,以致無緣得見不少相關論著,所以下筆之時,大多重頭起造,從零碎的枝節中試著構建太炎的思想世界。我想,如果能有機會重寫此書,作者必花較多時間及 篇幅在概念化上而省略枝節。可惜因為此書的紙型已經遺失,故任何重大的改動只能俟諸他日。
我想借重寫此序的機會,列舉一些本書出版後,我個人所見到的各種語文中關於太炎研究的專書。首先是上海人民出版社 所發行的《章太炎全集》:該書匯集大量學者的心血,待其完全竣事之後,必能給未來的研究者提供莫大方便。此外,像姜義華《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5年8月);章念馳所編的《章太炎的生平與學術》(三聯書店.1988年)及《章太炎生平與思想研究文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唐 文權、羅福惠的《章太炎思想研究》(華中師大出版社.1986年);汪榮祖的《康章合論》(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等。另外如幾種太炎文稿手跡的整理 出版,如吳承仕藏《章炳麟論學集》(北京師大.1982年)及《章太炎先生學術論著手跡選》(華東師大.1986年)。此外,還有一些傳記及單篇論文。
外文論述中,除了一部德文的太炎傳記外,大多是論太炎民族思想和革命的英文作品。如Wong Young-tsu, Search for Modern Nationalism: Zhang Binglin and Revolutionary China, 1869-1936(Oxford Univ. Press, 1989) KauKo Laitinen, Chinese Nationalis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Zhang Binglin as an Anti-Manchu Propagandist(Curzon Press, 1990)日本學者島田虔次原著,Joshua Fogel英譯的Pioneer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Zhang Binglin and Confucianism(Standford Univ. Press, 1990)等。同時,香港大學也於近年召開過一次有關章太炎的國際學術會議。從這些跡象看來,太炎研究已逐步蔚為大國了。
由
於時間的限制,我個人在完成此書後,雖曾斷斷續續做過一點關於太炎的研究(主要是關於太炎與聯省自治運動、及太
炎後期思想變化等)但終不得時間仔細寫定。在本書出版後斷續接觸到的一些史料中,更有不少足以印證或擴充舊說的。譬如過去在討論太炎思想與胡適的關係時,
未曾見到毛以亨的「初到北大的胡適」,後來在整理傅斯年先生的遺物時得讀此篇。毛氏是當時北大學生,對太炎與胡適之思想關聯有生動的觀察。他說:「據我所
知,胡先生之墨子,係取太炎先生的說而發揮之(在港遇錢賓四,賓四亦以為然),其實豈只墨子,胡先生乃唯一能發揚太炎之學的人」。又說「他在西齋時,即將章氏叢書,用新式標點符號拿支筆來圈點一遍,把每句話都講通了,深恐不合原意,則詢於錢玄同,玄同不懂時,則問太炎先生自己」、「太炎先生詆胡先生不懂小
學。我曾對他說,你的學問,當以胡先生為唯一傳人,你的話只為他能完全懂得而加以消化,並予以通俗化」。則章胡二人的思想關係可知矣。此外像《吳虞日記》
出版之後,吳氏及當時四川新學界受太炎思想洗禮的實況就更清楚了。......
《章太炎傳》許壽裳 《章太炎的思想》王汎森《章太炎研究》汪榮祖.....先生倘看見太炎先生,千萬但代為一問: 究竟說諸子之法,與說經有什麼不同?這一點是治學方法上的根本問題 ,故不敢輕易放過。..... (胡適致章行嚴1923.11.13)
.....凡為學者,期愜心貴當,吾實有不得已於言者 ,而非求勝於適之也。..... (章太炎致章行嚴第二書1923.11.15)
駁 "章太炎『紐文』『韻文』"/ 攝影器
胡適1916/1/5日日記
稱 camera 為攝影器
1916/1/24 胡適駁 "章太炎『紐文』『韻文』"的文稿 未讀過
胡適日記全集 - Google 圖書結果
頃又見紐文之戶(乎旱切)與敏乎感切) ,既同用「乎」字作箭,則其為同紐可知。今乃用為二紐,可謂粗心矣。總之,此譜之韻文全不可用,紐文亦有疵瑕。太炎之長在於辨紐, ...
翻譯
胡適留學日記 (1)
找一下 稍微了解:紐『紐文』『韻文』
26日贊美趙元任1916/1/26 難怪以後字音符號系統採他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