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5日 星期六

胡適紀念演講 (漢清講堂) :"漫談胡適經歷的大學"。《胡適與大學:1910~2018 》(2018年12月17日)

承接2017~2018年之主題:


1:16:23
200
《胡適留學日記》中的諸多寶貝 2017-12-17 漢清講堂)







35:54





217 記美國弗勒斯納(Abraham Flexner)先生 2018-02-21 漢清講堂





16:52





249 ww1(一次世界大戰) 終戦百年記念




胡適紀念演講 (漢清講堂) :"漫談胡適經歷的大學"。《胡適與大學:1910~2018  》(2018年12月17日)


2018年12月17日,漢清講堂的胡適紀念演講 ,總題目為:胡適與大學,涵蓋:
鳥瞰世界上的胡適講座、
胡適資料庫(所謂全集與悼念文)、
1946~1962: (包含)北大、普林斯頓大學 ( Curator of the Gest Library 1950-1952)、中央研究院、臺大與傅園、清華、成大、師大、政大、世新、東海

1936~ 1946:三十來家名譽博士學位 extended families、哈佛大學300年慶及"胡適之先生圈"、加州大學
1929~1936 北大、芝加哥大學 Hu, Shih (c. 1934).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 the Haskell lectures, 1933.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6~1928 中國公學、倫敦大學、劍橋大學.....
1917~1926   北大
1910~1917  康乃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 (特別研究1915年暑假讀的5本書: Anna Karenina by Leo Tolstoy等等)



依照Wikipedia "胡適‧ 生平"



1905年,胡適進澄衷學堂。1906年,考取中國公學。1908年,入中國新公學。1910年留學美國,入康乃爾大學。1915年入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任北京大學教授,參加編輯《新青年》,回安徽績溪與江冬秀結婚。1919年接辦《每周評論》,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主張改良主義,引發「問題與主義論戰」。1920年離開《新青年》,

1921年的胡適
1922年,任國立北京大學教務長兼代理文科學長[5],創辦《努力周報》。
1926年與其師郭秉文等人在美國發起成立華美協進社??。

1926年7月—1927年5月遊歷英國法國美國日本諸國。1927年,正式取得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與徐志摩等組織成立新月書店。
1928年創辦《新月》月刊。任中國公學校長。

1932年任國立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私立南開大學校董會董事,並邀蔣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翁文灝創辦《獨立評論》,胡適先後共為其撰寫了1309篇文章。

Hu, Shih (c. 1934).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 the Haskell lectures, 1933.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5年1月4日抵達香港,逗留五天,主要接受香港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1937,蔣介石於8月19日要求胡適即日前往美國爭取美方對中國的支持。1938年任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1942年9月8日,辭去駐美大使一職。
1943年,應聘為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1944年9月,在哈佛大學講學。1945年,出任中華民國政府代表團代表在舊金山出席聯合國制憲會議;以中華民國政府代表團首席代表的身分,在倫敦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制訂該組織的憲章。

1946年7月回到北平,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

1947,9月1日,北京大學教授俞平伯向達孫楷第等31人,因生活困苦,致函該校校長胡適稱:「我們一個月的收入不能維持半個月的生活,談不到子女的教育費,更談不到即將到來的嚴冬,這是一種什麼生活!」
12月14日在南京方面的勸說下才勉強同意離開,
1948年12月15日下午4點,傅作義派了部隊護送胡適到南苑機場上了飛機。夜裡十時光景,到了南京明故宮機場
1949年3月9日,蔣介石派蔣經國赴上海訪胡適。
4月22日,胡適在美國舊金山發表談話,略謂:「現在重要之事實,則為中國政府已拒絕投降,此非僅四萬萬人民之命運所繫,即全世界之命運,恐亦隨之決定。」

1957年11月,胡適當選中華民國最高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院長,並於1958年4月回到臺灣定居就任。



---
北大中文系胡適人文講座 第1屆  2010 2017第5屆

硬要說以“胡適”命名此講座乃別有幽懷,也並非毫無道理。作為北大人,我對適之先生有一種歉疚感。翻閱上世紀50年代三聯書店出版的八輯《胡適思想批判》,不難明白當年的批胡,重頭戲多由北大人主唱。正因為胡適的根基在北大,在當局看來,批胡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決於北大人是否願意劃清界線。可想而知,與胡適有過交往的學者,其承受壓力之大。今日力倡思想獨立、精神自由者,必須設身處地,方不致持論過苛。 1998年,北大借百年慶典之機,重提“老校長胡適”,這已經跨出了一大步——此前,我們只肯定其在新文化運動中的貢獻。有感於此,我為北大出版社適時推出的十二冊《胡適文集》撰文,稱:“談論二十世紀中國的思想文化建設,胡適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在政治/思想/學術/文化等諸方面,適之先生都曾發揮巨大作用。但尤為難得的是,其始終保持'建設者'的姿態。與充滿激情的'革命'相比,強調'建設',自是顯得'黯然失色'。適之先生利弊參半的'平實',既受制於性格、學識、才情,但也與這一'建設者'的自我定位不無關係。可建設者的力求'平實',不等於墨守陳規、維持現狀,更不等於沒有自己獨立的政治理念。讀北大版的《胡適文集》,更證實了我的這一感覺。”(《建設者的姿態——讀北大版〈胡適文集〉有感》,1999年3月10日《中華讀書報》)

2003年秋天,安徽教育出版社完成了《胡適全集》的出版工作,我力主將新聞發布會定在北大英傑交流中心的陽光大廳。為此,我專門給許智宏校長打報告,稱:“曾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胡適博士(1891—1962),乃近百年中國學術史、思想史、文學史乃至政治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正因其對於歷史進程的影響極大,褒貶毀譽集於一身。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學界開始重新認識胡適。20年間,整理出版了許多胡適的選集或文集,給研究者以及廣大讀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考慮到胡適著述甚多,收集不易,從1992年起,安徽教育出版社集合全國諸多學者,歷時十年,終於完成了包括中英文論著、創作、日記、書信、譯文以及未刊稿在內的約兩千萬字的《胡適全集》。這套四十四卷的《胡適全集》的出版,既是對於先賢的最好紀念,也給學界了解二十世紀中國,提供了相當豐富的史料。考慮到胡適在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與北京大學的特殊因緣,北大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研中心和安徽教育出版社合作,將於2003年9月18日在燕園召開'《胡適全集》出版暨胡適學術思想研討會'。”為什麼不拉一桿更招風、更顯眼的大旗,竟以小小的“北大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牽頭,是深怕給學校惹麻煩。不過,事後有關領導告訴我:這點小計謀根本沒用,若是出了問題,北大還是脫不掉干係的。據說學校領導專門為此開會,並當機立斷,不僅同意開會,還委託許校長出席。那個會上,無論是北大的許智宏校長、季羨林教授,還是職務在身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全國政協副主席王選、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柳斌杰等,都做了十分精彩的發言。台灣“中央研究院”諸多學者參加,深受感動,還以中國大陸學界“為胡適‘平反’”為題大做文章。可這邊的主流媒體,基本上保持沉默,我檢索了一下,相關報導僅在《高校社科信息》、《中國圖書商報》及《安徽日報》上出現。

陈平原:“讲座”为何是“胡适”

发布时间: 2010-05-18   来源:中文系






----

草稿之一

2018年12月17日的胡適紀念演講 (漢清講堂) :《胡適與大學:北京大學等》《談胡適之先生1915年暑假讀的幾本書》 Anna Karenina by Leo Tolstoy。吳國維 談「國際網路的可能危機」

https://hclectures.blogspot.com/2018/11/20181217-anna-karenina-by-leo-tolstoy.html



----2019.1.5

這是你的胡適與大學(﹖)的粗稿剪輯先以未公開給你再度審閱我的看法是長篇反而失去看點(因此不知如何剪接)前陣子老布希的國家追悼會﹐致詞者皆不超過十分鐘﹐但每人都能從不同角度與經驗來論述﹐可供參考

hc答:

可以保留、上傳,第58分之前當"上",之後當"下"。題目或可改 "漫談胡適經歷的大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