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吳汝綸,馬通伯,陳叔通

胡適曰:然君於獄中,馬通伯、姚叔節皆署名營救,此皆君所謂舊學究也。君出獄時,我等談笑一座,人情余溫尚在,君豈忘耶?獨秀不能對,惟強詰曰:
胡適日記
191025 報農曆1226):讀馬通伯先生《抱潤軒集》。此君似專治《禮》者,其「為人後辨」諸篇,說理至精闢,近代古文家一巨子也


 陳叔通想我把腴盧弄到北大
1931.7.24 胡適日記
1933.6.18  日記.   出國前先去看叔通丈. 叔通告訴夢旦丈的家境. (人口多) 胡適很感動......

 (
陳叔通(1876年-1966年2月17日),中國近代實業家,名敬第,字叔通,號雲麋,浙江杭州人。中國近現代學者、實業家、社會活動家。

生平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殿試位列二甲第三十八名,同年閏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次年留學日本。回國後曾任資政院議員。辛亥革命後任第一屆國會眾議院議員。曾參加反護法鬥爭。以後長期擔任商務印書館董事和浙江興業銀行董事,從事實業活動[2]
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參加籌組上海市各界人民團體聯合會,從事民主活動。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任委員等職務[4]。)


讀吳汝綸集 此公很有見地 有不可埋沒之處 他晚年考察日本學制 歸來不久即死 竟沒有實行的機會 甚可惜
1931.7.27 胡適日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吳汝綸
吳汝綸

大清冀州直隸州知州
籍貫 安徽省安慶府桐城縣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摯甫,一字摯父,室名矮棔居
出生 道光二十年(1840年
安慶府桐城縣
逝世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安慶府桐城縣
親屬 吳太和 (曾祖) 吳廷森 (即吳庭森, 祖父)
吳啟孫 (即吳闓生, 子)
薛翼運 (婿)
汪應張 (婿)
柯劭忞 (婿)
王光鸞 (婿)
出身
  • 同治三年甲子科舉人
  • 同治四年乙丑科同進士出身
著作
  • 《易解說》2卷
  • 《尚書故》3卷
  • 《寫定尚書》1卷
  • 《夏小正私箋》1卷
  • 《深州直隸州風土記》22卷
  • 《東游叢錄》4卷
  • 《吳摯甫文集》4卷
  • 《吳摯甫詩集》1卷
  • 《吳摯甫日記》12卷
  • 《吳摯甫尺牘》5卷;《補遺》1卷
  • 《諭兒書》1卷
  • 《李文忠公海軍函稿》4卷
  • 《古詩鈔二十卷附目》4卷
  • 《吳摯甫先生函稿》
  • 《李文忠公事略》
  • 《桐城吳先生全書》
  • 《桐城吳先生遺書》
吳汝綸(1840年-1903年),字摯甫,一作摯父。清朝安徽桐城(今屬樅陽會宮鄉)人。是近代文學家教育家,也是桐城派後期作家
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科進士。曾入曾國藩李鴻章幕府,並擔任過直隸深州、冀州(今均屬河北知州。並在兩州開辦書院,親自講授。後辭官,擔任保定蓮池書院山長。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吏部尚書京師大學堂管學大臣張百熙跪請其出任學堂總教習,汝綸提出先赴日本考察,因留學生事件發生矛盾,歸國後回鄉辦學,不久病卒。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吳汝綸在家鄉桐城創辦桐城小學堂,又名桐城學堂,並親筆題寫校訓「勉成國器」。1952年,學堂改名為安徽省桐城中學。

 參考文獻


吴汝纶_百度百科

《天演論序》
本序作者為吳汝綸

天演論
吳序
作者:托馬斯·亨利·赫胥黎著;嚴復
自序

嚴子幾道既譯英人赫胥黎所著《天演論》,以示汝綸曰:「為我序之。」天演者,西國格物家言也。其學以天擇、物競二義,綜萬匯之本原,考動植之蕃 耗。言治者取焉。因物變遞嬗,深揅乎質力聚散之幾,推極乎古今萬國盛衰興壞之由,而大歸以任天為治。赫胥黎氏起而盡變故說,以為天不可獨任,要貴以人持 天。以人持天,必究極乎天賦之能,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後其國永存,而種族賴以不墜,是之謂與天爭勝。而人之爭天而勝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 同歸天演。其為書奧賾縱橫,博涉乎希臘、竺乾、斯多噶、婆羅門、釋迦諸學,審同析異,而取其衷,吾國之所創聞也。凡赫胥黎氏之道具如此,斯以信美矣。
  抑汝綸之深有取於是書,則又以嚴子之雄於文。以為赫胥黎氏之指趣,得嚴子乃益明。自吾國之譯西書,未有能及嚴子者也。凡吾聖賢之教,上者,道勝 而文至;其次,道稍卑矣,而文猶足以久;獨文之不足,斯其道不能以徒存。六藝尚已,晚周以來,諸子各自名家,其文多可喜,其大要有集錄之書,有自著之言。 集錄者,篇各為義,不相統貫,原於《》《》者也;自著者,建立一干,枝葉扶疏,原於《》《春秋》者也。漢之士爭以撰著相高,其尤者,《太史公書》,繼《春秋》而作,人治以著;揚子《太玄》,擬《》為之,天行以闡。是皆所為一干而枝葉扶疏也。及唐中葉,而韓退之氏出,源本《》《》, 一變而為集錄之體,宋以來宗之。是故漢氏多撰著之編,唐宋多集錄之文,其大略也。集錄既多,而向之所為撰著之體,不復多見,間一有之,其文采不足以自發, 知言者擯焉弗列也。獨近世所傳西人書,率皆一干而眾枝,有合於漢氏之撰著。又惜吾國之譯言者,人抵弇陋不文,不足傳載其義。夫撰著之與集錄,其體雖變,其 要於文之能工。一而已。今議者謂西人之學,多吾所未聞,欲瀹民智,莫善於譯書。吾則以消今兩書之流入吾國,適當吾文學靡敝之時,士大夫相矜尚以為學者,時 文耳,公牘耳,說部耳。捨此三者,兒無所為書。而是三者,固不足與文學之事。今西書雖多新學,顧吾之上以其時文、公牘、說部之詞,譯而傳之,有識者方鄙夷 而不知顧。民智之瀹何由?此無他,文不足焉故也。文如幾道,可與言譯書矣。往者釋氏之入中國,中學未衰也,能者筆受,前後相望,顧其文自為一類,不與中國 同。今赫胥黎氏之道,未知於釋氏何如?然欲濟其書於太史氏、揚氏之列,吾知其難也;即欲儕之唐宋作者,吾亦知其難也。嚴子一文之,而其書乃駸駸與晚周諸子 相上下,然則文顧不重耶。
  抑嚴子之譯是書,不惟自傳其文而已,蓋謂赫胥黎氏以人持天,以人治之日新,衛其種族之說,其義富,其辭危,使讀焉者怵焉知變,於國論殆有助乎? 是恉也,予又惑焉。凡為書必與其時之學者相入,而後其效明。今學者方以時文、公牘、說部為學,而嚴子乃欲進之以可久之詞,與晚周諸子相上下之書,吾懼其傑 馳而不相入也。雖然,嚴子之意,蓋將有待也。待而得其人,則吾民之智瀹矣。是又赫胥黎氏以人治歸大演之一義也歟。
  光緒戊戌孟夏 桐城吳汝綸敘
瀹,國論,相入,翻天 轍環, 冰炭不相入
~~~
吳汝綸《百字銘》:
「遠觀山色,年年依舊如新,
近視人情,漸漸不同往日。
詩朋酒友,日會三千,
知己心人,百無一二。
花開兮,蝴蝶至,人困兮,親戚疏。
時來,誰不來;時不來,誰來。
自跌倒,自爬起,靠人扶,都是假。
親戚朋友,說的是隔山話。
且挨過三冬四夏,暫受些此痛苦,雪盡后再看梅花。」




---


人物簡​​介馬通伯(1854一1929) ,號其昶,桐城縣人,家居桐城縣城內。人物生平自幼勤學,博覽經史百家之書,深得桐城派義法之要旨,補諸生十餘年,屢應鄉試不第。曾捐資助河工,奏獎中書科中書。 1895年授經於安慶,1897年主講廬江潛川書院,1901年授經合肥李仲仙家,李子國孫文章雅暢,全賴先生教誨。 1904年任桐城縣公立中學堂總理八年,主掌全校教務。通伯秉該校創始人吳汝綸“養成濟世人才”之宗旨,積極汲取新知,嘉惠桑梓,並註重全民教育,開設師範班培養師資,以利教化。增開倫理課程,授以人倫道德之要領,並示以身、家、朋、國之關係。重視體育操練,常使學生做野外演習。一次帶領學生登山春遊,集合學生教導:“有誌之士,當效班超,既鬚髮憤習文,尤須聞雞習武。文武兼備,方能治國齊家。日後中國之昌盛,大任肩於爾曹也。相關事件通伯主持桐城中學堂時,灌輸民主思想,激勵學生革命精神。 1908年清廷詔舉人才,安徽巡撫馮煦以先生應詔,授學部主事。辛亥革命辭職返裡。民國初元曾主安慶高等學堂。越丁年,重返京主京師法政學堂教務兼備員參政院。會修清史,受館長趙爾巽聘為總纂,先生撰稿尤多,褒貶矜慎。在袁世凱授意下,參政院下設籌安會,議更國體,重先生名,遣使固邀之,先生陳說百端,堅拒不就,即日束裝南歸。越年,袁政權敗,先生復入都,居清史館,成《清史稿· 儒林· 文苑傳》 各若干卷。民國十五年(1926)病痺還桐城。 1929年12月卒,享年七十有五。編輯本段主要著作通伯為學、不附世俗,歸於自得。平生撰述,於經有:《易費氏學》、《詩毛氏學》、《尚書誼話》、《禮記讀本》、《大學·中庸·孝​​經合話》。於史有:《清史稿》、《桐城首舊傳》、《左忠毅公年譜》。於諸子百家有:《老子故》、《莊子故》、《屈賦微》、《金剛經次話》。其自為之書曰:《抱潤​​軒集》,凡月百餘卷。編輯本段後世評價先生少習古文辭,從同里方存之、吳汝綸、武昌張廉卿諸先生遊,其文益工。及遊京師鄭東甫、何鳳孫輩,益進而治經。旁列眾說,折衷去取,潛思而通其故,常獲創解。為文遵循先輩所傳之義法,而高潔純郭,深造孤詣。劉大傑所著《文學發展史》稱通伯之文如“孤桐絕響”。先生撰吾邑魯舊傳數百篇,又為清史總纂,對名臣魁儒遺聞軼事,搜討尤勤,得使清代國史與桐城鄉史留傳後世。擴展閱讀:

1

http://www.tcjy.cn/tcjy/index.php?ty=181
2

http://www.hr9999.com/xiandai/JYJ/JS/20080822/43294.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