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張伯苓,張彭春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張伯苓的胞弟張彭春  胡適同一年的留美學生
 1933.10.13 胡適在船上讀張彭春送同年出版的 預言小說: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n.wikipedia.org/wiki/The_Shape_of_Things_to_Come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is a work of science fiction by H. G. Wells, published in 1933, which speculates on future events from 1933 until the year 2106.



南開大學梁吉生教授來函
胡適研究會編輯同志:
2008  3  12  ,我收到貴會編印的《胡適研究通訊》第一期,至為感謝。最近,偶爾又將此期翻揀出來,特地讀了《胡適致芝加哥大學副校長 F 伍德沃德的信》及附記。該“附記”第 3 自然段第 2 行云:“又結識了幾位前來芝加哥的中國學者,其中有胡適和南京大學教授張彭春。”此引文中有一字似有誤,即南京大學的“京”應是南開大學的“開”。
文中所提張彭春( 1892  1957 )字仲述,系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胞弟。早年與胡適、趙元任等同赴美國留學,獲克拉克大學文學學士,又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在攻讀教育學、心理學、哲學之餘,潛心研究歐美戲劇,並與胡適、趙元任等人切磋心得體會。張彭春還熱心中國留學生聯絡,胡適在其《留學日記》中稱歙縣陶文濬(行知)和天津張彭春“兩君皆今日留學界不可多得之人才 。” 1912  12  27  ,他與胡適等人出席在費城舉行的世界大同總年會。1914  9  3  ,他與胡適、宋子文等又聚集波士頓出席留美學生年會,趙元任等表演《掛號信》諧劇。在此前後,張彭春即開始英文戲劇創作。據胡適日記所說, 1915  2  14  胡適往訪張彭春時,見他已編著英文短劇數篇。新完成一劇名為《外侮》,是針對日本向袁世凱提出“二十一條” 而創作,胡適讀後深感其“結構甚精,而用心亦可取,不可謂非佳作。吾讀劇甚多,而未嘗敢操觚自為之。”張彭春回國後,先後任南開中學代主任、專門部主任、南開學校代理校長、清華學校教務長、南開大學教授等,主持南開話劇團,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移植並導演了許多外國名劇,培養了曹禺等藝術奇才。 1930  2 月,作為梅蘭芳劇團導演兼顧問,協助梅蘭芳在美國紐約、芝加哥等地演出京劇。 1931 年赴芝加哥講學一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張彭春作為西南聯大教授毅然告別講壇,應國民政府之約赴美國致力於國民外交活動。在此期間,胡適恰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故兩人多有聯絡與配合。值得指出的是, 1936 年胡適在美國,而張彭春本年初,則受教育部借聘赴英國作交流學者, 6 月,又赴日內瓦出席國際文化合作委員會會議,之後赴美出席太平洋國際學會年會, 10 月返回中國。據上述推斷,“附記”所云德里斯科爾小姐“又結識了幾位前來芝加哥的中國學者”,很可能是這個時間。
從上述張彭春與胡適的關係、張彭春的文化藝術學養及其經歷看,“附記”所指“南京大學張彭春”應為南開大學張彭春。況且民國時期並無南京大學之名,南京大學的前身乃為中央大學也。凡此瑣瑣,率爾走筆,不知是否有當,請祈編者閱酌​​。
                      南開大學   梁吉生    2009  1  7  


张彭春

百科名片

  
张彭春
中国教育家、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导演。字仲述,1892年生于天津。1908年毕业于南开学校。1910年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哲学,同时刻苦钻研戏剧理论和编导艺术。1916年回到天津,协助其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主持南开中学并任南开大学教授,同时兼任南开新剧团副团长。抗日战争期间,从事外交工作。后移居美国1957年7月在美逝世。
中文名:张彭春
别名:仲述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892年
逝世日期:1957年7月
职业:教育家、导演
毕业院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编辑本段主持南开话剧

南开学校自1909年起即由张伯苓亲自主持和编导了新剧《用非所学》,这是中国北方最早的话剧活动。张彭春主持南开新剧团后,引入欧美话剧的演出体制,建立正规编导制度,一方面继续上演中国剧目,如1918年由他编导的《新村正》;另一方面陆续按原本或改编演出多种世界名剧,如《巡按》(果戈理)、《娜拉》、《国民公敌》(易卜生)、《争强》(高尔斯华绥)、《财狂》(莫里哀)等。这些剧目的演出以及排练方法,对中国话剧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张彭春还熟谙京剧,曾于1930年和1935年两次作为艺术指导参加梅兰芳剧团访美和访苏。

编辑本段求学生涯

1904年张彭春成为私立中学堂(南开学校前身)第一届学生,与梅贻琦同班。1910年张彭春考取清华第二届“庚款”留学生,同胡适、竺可桢、赵元任等71人赴美深造,1915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及教育学硕士学位。他课余的兴趣是研究戏剧,最喜欢挪威剧作家易卜生。他说,恰是由于易卜生,才使他这个学哲学的年轻人爱戏剧胜于爱哲学。1919年南开大学创立。为适应未来更高的教学要求,张彭春再次赴美深造,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教育家杜威。
张彭春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陈省身先生有语:天津值得骄傲的,在戏剧的萌芽时代,产生了彭春先生和弘一大师李叔同

编辑本段“新月社”由来

1923年9月,张彭春受清华学堂诚聘,携带妻女迁居北平,任清华教务长。11月,他的次女诞生。张彭春一向崇拜印度诗歌泰斗泰戈尔,热爱他的诗歌。因泰戈尔著有诗集《新月集》,所以张彭春为二女儿取名“新月”,英文名为“露丝”。其时,张彭春正同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源(西滢)等文友筹备组织文学社,社名尚未确定。张彭春便把“新月”二字推荐给朋友们,大家欣然接受,于是就产生了“新月社”。

编辑本段人物履历

1892年1957年),字仲述,天津人,张伯苓的胞弟。中国教育家、外交家。
1892年生于天津。1904年入天津敬业中学(即天津南开中学前身),1908年毕业。同年,考入保定高等学堂。
1910年考取北京游美预备学务处(清华学堂前身),作为第二届庚款游美生入读克拉克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15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教育学硕士学位。
1916年回国。1916年至1918年任南开学校专门部主任兼代理校长。
1919年赴美攻读哲学,192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1922年7月至同年12月间应中华教育改进社之邀赴欧考察各国教育制度。
1923年至1926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兼教务长。1926年任南开中学主任、南开大学教授。
1929年赴美,1931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
抗日战争开始后,从事国民外交活动。
1938年代表天津出席第一届国民参政会。1940年起,正式担任国民政府外交官。1946年联合国大会期间任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中国代表。1947年7月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国代表。1948年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副主席,参与起草《世界人权宣言》。
1952年初退休。1957年7月19日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终年65岁。
 ------

張伯苓 :1946/6/9 胡適參加哥大的慶祝張伯苓等榮譽博士宴會 (哥大與現代中國 作者:王海龍/著編者:許純青出版社:立緒出版日期:2002)

 我在本頁末的兩注解HC案:  都與張伯苓相關"

英文 張伯苓傳  胡適原著  昂若譯   中外雜誌 民82.06  1993 頁129-132  應該是此場合作的

張伯苓的愛國情操許多校友的回憶文章都有  譬如公孫嬿的:

* (指胡祖望   同學有曾任臺灣警備總司令的汪敬煦 )  參考公孫嬿自選集 (台北: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81  p.105


據說南開大學的校長張伯苓曾對女生這麼說
"你們將來結婚,相夫教子,要襄助丈夫為公為國,不要要求丈夫升官發財。男人升官發財以後,第一個看不順眼的就是你這個原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伯苓
張伯苓.jpg

中華民國政治人士
政黨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籍貫 天津市
出生 1876年4月5日
逝世 1951年2月23日
信仰 天主教
張伯苓(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名壽春中國現代職業教育家南開大學創建人、校長。上海聖約翰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博士。

目錄

[隐藏]

[編輯] 生平

光緒二年(1876年)出生於天津,光緒十五年(1889年)以優良成績考上北洋水師學堂,光緒二十年(1894年)以全班第一名之成績畢業,並被派往通濟艦上實習。
後來認識了中國知名教育家嚴範孫,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天津著名商業家王益德聘請他教家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為學習國外教育制度,而前往日本考察。一年後,與王益德、嚴範孫將3人將嚴、王二家館合併,成立敬業中學堂(南開中學前身),收有梅貽琦等七十多名學生。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學校遷往南開區,並更名為南開中學堂
民國六年(1917年)委託胞弟張彭春代管南開學校,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在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期間曾受教於美國著名教育家、哲學家杜威桑代克等人。
民國八年(1919年)天津南開大學正式成立,為中國史上第一所私立大學,次年開始招收女學生,與北京大學同為中國最早招收女學生的大學。
1919年至1948年長期擔任南開大學以及南開中學校長。民國十二年(1923年)天津南開女子中學正式成立。民國十七年(1928年)成立天津南開小學
抗戰期間率南開大學與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合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與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共同擔任聯大常務委員、主持校務。1938年,張伯苓接辦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蜀光中學,張伯苓先生四大金剛之首喻傳鑒兼任蜀光中學校長。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原考試院院長戴傳賢因病去職,總統蔣介石電邀張伯苓出任行憲後的第一任考試院院長,張伯苓本欲推辭,但因經不起杜建時陳布雷等人再三勸說,而接下此一職務。
1949年11月21日,張伯苓在重慶拒絕蔣介石赴台要求。[1]
1950年10月,南開校慶來臨,他早早準備前去參加有關活動,但南開中學不允許他進入,而南開大學也只安排他在相關活動中坐一般席位。[2]
1951年,因患腦溢血,病逝於天津,享壽七十五歲。臨終遺囑敦囑南開師生「擁護自由,建立自由民主的中國,誓死抵制專制極權。

[編輯] 中國奧運第一人

20世紀初,張伯苓向中國人大力宣傳「奧運」的魅力。基於當時張伯苓在學界和體育界的威望,他的熱情得到社會各界的回應,在天津乃至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場關於奧林匹克運動的大宣傳。張伯苓也因此被譽為「中國奧運第一人」[1]

[編輯] 評價

ZhangBuoling.jpg
他是南開系列學校的創始人和主要管理者。但由於其曾任中華民國考試院院長,因此在1949年以後,在中國大陸長期未能得到官方的正面評價,其在教育領域的成績也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宣揚。直至改革開放以後,官方對他的評價方有所改變,稱其為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其在教育領域的突出貢獻也開始廣為人知,並因此受到廣大南開系列學校師生的尊崇。
蔣介石於台灣聞知其逝世之消息時,親手寫下:「守正不阿,多士所宗-伯苓先生千古」輓之。

[編輯] 影視作品

2005年8月,一部名為《張伯苓》的電視連續劇在中央電視台第8套節目中上映。

[編輯] 參閱

Wikiquote-logo-zh.png
維基語錄上的相關摘錄:

[編輯] 外部連結





這篇的可信力待驗
張伯苓與胡適的同和異
劉鶴守
南開學校校長張伯苓,作為上一世紀前半葉的教育家,其聲名沉寂已久了。今年逢南開百年校慶,在報刊上又見到有關他的話題。多年以來,有人以他在蔣政權危難 時期出任考試院院長為「汙點」,也有人以他和周恩來過往甚密、拒赴台灣為「進步」。這都是從政治角度論人。我今試以胡適為尺規,從張與胡的交往和比較中去 認識張伯苓。
張伯苓比胡適年長十多歲,幾乎是同時代的人。兩人同受過舊學和西方文化的薰陶,同在北方的教育界,活動領域雖不同,但互有交往。入道之初,他們都抱定致力 教育或學術,不入政界的宗旨。後來發生日本侵華戰爭,兩人出於共赴國難、救亡圖存,還是走到政治舞台上來。胡適出任中國駐美大使,張伯苓出任第一屆國民參 政會副議長。
有些逸事,說明兩人的性格不同,可能張比胡要穩重些。胡適曾向張伯苓談起教育改革,希望他大刀闊斧地幹起來。有時,笑話張的改革是改良,是基督教青年會式 的行善。張伯苓則說胡適的「文學革命」是一種打倒中國文化和傳統的運動,是在年青人未成長起來就打倒,好比在冬天把孩子們的舊衣服都脫光了,讓他們去想外 國漂亮的服飾。胡適認為,北方人愛吃大蒜、喝茉莉花茶、禁欲主義,延緩了中國現代史,非有大的動作不足以震撼多少世紀以來的保守主義,喚醒守舊的人們。張 伯苓贊成打破保守、不斷推進教育改革,但不主張一蹴而就,一步到位。(據梁吉生《張伯苓教育思想研究》)
不過,我看,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人生賴以安身立命的追求上。胡適是思想家,最重要的是張揚和維護他的自由主義理念,以此為濟世之道。張伯苓是事業家,最重要的是辦好南開學校,以教育救國。從這一角度,可以理解張伯苓為辦學而周旋於從北洋政府到蔣政權之下,被動地參加國民黨,被動地出任考試院長。胡適則終生 堅守不參加黨派的立場,並堅拒出任考試院長和行政院長之職。到了政權更疊之際,張為著廝守他畢生培育的南開學校拒赴台灣,胡則為著自己的思想自由斷然飛離 北平,其後赴美。

但上述「不同」還不是最基本的。「同」才是他們最基本的:他們同持對社會改造的漸進立場,同持自由、民主、科學、開放、包容的現代理念。胡適不必說了。看看張伯苓辦的南開學校有怎麼樣的氣象:辦校獨立自主。師長講授循循善誘,學 生學習如沐春風。各界人士都來南開演講。圖書館並排放著《中央日報》、《新華日報》、《大公報》三種不同政治取向的報紙。張貼的壁報左、中、右的都有。學生辯論正反方觀點對立。各種學生社團林立等等(見拙編《沙坪歲月——重慶南開校園回憶錄》)。還可舉出一個真實的故事:1946年秋,時為南開高中一的學生馬平寫了一篇題為《張伯苓走錯了一步棋》的人物評論,發表在上海出版的《新聞天地》雜誌首頁,批評張伯苓參加國民黨,引起公眾注意。1947年 初張伯苓離南京返津,在機場送行者眾,其中就有馬平。張伯苓發現了他,把他叫到跟前,向代表蔣介石送行的吳鼎昌說:「他叫馬平,就是去年說我『走錯了一步 棋』的學生。不管他說的是對是錯,才唸高一,就敢在雜誌上指名道姓批評他的老校長,這就說明了他沒有白唸南開,也說明我們南開教育的成功。」(據江汗青: 《張伯苓作為教育家的雅量》)所以不奇怪:胡適和張伯苓是好朋友,胡適支援張伯苓辦學,30年代初,胡是南開校董會董事,並捐助南開基金。胡適的兒子後來在南開就讀*。40年代,為張伯苓祝壽,胡適特撰寫《張伯苓傳》**,對張伯苓讚譽有加。——補充後話:進入五十年代,張伯苓被拒在南開大門之外,舊南開被批為施行「資產階級教育」。差不多同時也開始對胡適的批判,而到50年代中期,批胡形成高潮。那時他們可以說是「難兄難弟」了。當然,80年代之後,兩人的命運又同時開始有了轉機。

撥開表象看本質,可以說張伯苓的思想和胡適是相通的。要認識張伯苓,要發揚張伯苓的辦學精神,這點不可不察。〔2004.9.5


HC案: 
* 指胡祖望   同學有曾任臺灣警備總司令的汪敬煦   參考公孫嬿自選集 (台北: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81  p.105

**張伯苓傳  胡適原著  昂若譯   中外雜誌 民82.06  1993 頁129-13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