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希望將胡適、趙元任、楊聯陞等人討論 《論語》《檀弓》等方面的說法整理出來。
謝謝阿邦讓我注意《論語新註新譯》新書。中文討論 《論語》的書,少說數百本,每人都自以為有多得之見。
近日筆記一則:
這是毛子水的標點,跟他的解釋和翻譯相關:讀古書真忌望字生義,譬如"射"....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書名:《論語新註新譯》
作者:楊逢彬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6年3月
《論語新註新譯》是坐11年冷板凳細細磨出來的成果。如果不是科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兩倍時間也難完成。
楊樹達先生總結以“最博最精”著稱的王念孫、引之父子釋讀古書的名篇,例如釋“終風且暴”之所以成功,乃得力於“審句例”——在浩如煙海的同時代文獻中網羅類似結構的詞句,予以歸納模擬。本書欲在註《論語》諸書基礎上更上層樓,只能不畏艱險,披沙揀金,通過“審句例”來向王氏父子的考證名篇看齊。
【作者簡介】
楊逢彬,長沙人,鍾叔河先生說他“是一個有理想家氣質的做學問(to philomathes)的人”。師從北大中文系郭錫良先生,獲博士學位。曾任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任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所著《殷墟甲骨刻辭詞類研究》獲王力語言學獎、廣東省優秀圖書獎。編有《積微居友朋書札》等。
【目錄】
卷首的話
導言
例言
學而篇第一
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長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鄉黨篇第十
先進篇第十一
顏淵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憲問篇第十四
衛靈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陽貨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張篇第十九
堯曰篇第二十
附錄
大中華文庫論語前言
“嚴夷夏大防”抑或“重君臣大義”
論語“何有於我”解
也談論語中的“人”與“民”
論語疑難詞句考證索引
後記
【卷首的話】
著者之撰寫本書,志在創作一部如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那樣的傳世之作。著者深知,在《論語譯註》已經問世近一甲子的今日,如果這部書的水準較之《論語譯註》不能有顯著提高,斷不能“藏之名山,納於大麓”。但著者限於才學,未必能做到這一點;只能力爭做到在最見功力的古今聚訟紛紜莫衷一是的疑難詞句上求得較大突破,方庶幾達此目的。但須聲明,凡所考證,絕非為了矜奇炫博,與眾不同,而一以求真求實為指歸。且不論本書之考證多是在前人見仁見智的考證中論證孰正孰誤,即使如“何有於我哉”(7.2)“未知,焉得仁”(5.19)之少數考證,差可謂之一空依傍而別出心裁,但其初衷也無不是求真求實。著者的理想是,將詞語考據變成環環相扣嚴絲合縫的藝術品。為達此目標,真可謂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從2004年初開始寫作到出版共十一年有餘,真正是“十年磨一劍”!有時為寫一千字的考據文字,得花費半個月,看過的資料多達十幾萬字。
如今,著者既然敢於把這本小書呈獻出來,當然是自認為至少已經初步達到了“名著”或“傳世之作”的標準。其結果無非有二:一是實至名歸,那麼讀者之購得此書,確實物超所值,著者至感欣慰;一是口惠而實不至,則不自量力,或欺世盜名之誚,不敢辭也。讀者其評判之!
如何才能在《論語》的疑難詞句上求得較大突破呢?只能見賢思齊——向清代高郵王氏父子和著者祖父楊樹達先生的最令人稱道最令人信服的考據范例看齊。古書疑難詞句的釋讀,學術界公認做得最好的,當屬清代高郵王念孫、引之父子,學界稱之為“最博最精”,這幾乎是沒有疑義的。
以下兩例即是高郵王氏父子的代表作,公認為歷代詞句訓釋的巔峰之作。前一篇考證的是《詩經·邶風·終風》,後一篇考證的是《老子》第三十一章。
家大人曰:“《終風篇》:'終風且暴。'《毛詩》曰'終日風為終風。'《韓詩》曰:'終風,西風也。'此皆緣詞生訓,非經文本義。'終'猶'既'也,言既風且暴也。……《燕燕》曰:'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北門》曰:'終窶且貧,莫知我艱。'《小雅·伐木》曰:'神之聽之,終和且平。'(《商頌·那》曰:'既和且平')《甫田》曰:'禾易長畝,終善且有。'《正月》曰:'終其永懷,又窘陰雨。''終'字皆當訓為'既'。”——王引之: 《經義述聞》卷五,又見《經傳釋詞》,後者文字與此稍有不同
《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釋文》:“佳,善也。”河上雲:“飾也。”念孫案,“善”“飾”二訓皆於義未安。……今按“佳”當訓“隹”,字之誤也。隹,古“唯”字也(唯,或作“惟”,又作“維”)。唯兵為不祥之器,故有道者不處。上言“夫唯”,下言“故”,文義正相承也。八章云:“夫唯不爭,故無尤。”十五章云:“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又云:“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二十二章云:“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皆其證也。古鐘鼎文'唯'字作'隹',石鼓文亦然。——王念孫:《讀書雜誌·志餘上》
陳寅恪先生稱譽筆者祖父楊樹達先生為“當今文字訓詁之學第一人”(拙編《積微居友朋書札》),又稱譽先祖父為“漢聖”,以讚譽他治《漢書》的爐火純青。下文是楊樹達先生《漢書窺管》中的最為得意之作:
《金日磾傳》:“賞為奉車,建駙馬都尉。”王念孫曰:“'車'下有'都尉'二字,而今本脫之。《百官表》雲:'奉車都尉掌禦乘輿車,駙馬都尉掌駙馬。'《藝文類聚·人部》十七《御覽·儀式部》三引此並作'賞為奉車都尉,建駙馬都尉'。”
樹達按,此因下“都尉”二字省。《藝文》《御覽》引有“都尉”二字,乃二書補足之耳。舉《儒林傳》《王莽傳》及《三國志·魏志·董卓傳》之類似文字為證。《儒林傳》雲:“上於是出龔等補吏,龔為弘農,歆河內,鳳九江太守。”“弘農”“河內”下各省“太守”二字。《王莽傳》雲:“又置師友祭酒及侍中諫議六經祭酒各一人,凡九祭酒。瑯琊左咸為講《春秋》,穎川滿昌為講《詩》,長安國由為講《易》,平陽唐昌為講《書》,沛郡陳咸為講《禮》,崔發為講《樂》祭酒。”講《春秋》、講《詩》、講《易》、講《書》、講《禮》下各當有“祭酒”二字,因下“講《樂》祭酒”字而省,與此句例正同。又《翟方進傳》雲:“其左氏則國師劉歆,星律則長安令田終術師也。”“劉歆”下省“師”字,與此亦略同。”《魏志·董卓傳》雲:“以暹為征東,才為征西,樂為征北將軍。”“征東”“征西”下各省“將軍”二字,亦襲此句法。王說知其常而不知其變也。——楊樹達《漢書窺管》卷七,又見該書《自序》
著者在本書162例考證中選取四例篇幅較短且結構簡單讓人一目了然的考證文字,列於下方,讓讀者比較上列三篇而後判斷,看看能否稍得其神韻?
其一: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7.1)“竊比於我老彭”,應為“竊比我於老彭”。定州漢墓竹簡本《論語》作“竊比我於老彭”。按,何晏《集解》引包咸說:“老彭,殷賢大夫,好述古事。我若老彭,但述之耳。”細玩文義,似更像解說“竊比我於老彭”。我們全面考察了《論語》《左傳》《國語》《孟子》四部古籍中1081例“我”字(《左傳》747例,《國語》220例,《孟子》162例,《論語》52例——“竊比於我老彭”的“我”除外),未見有“我”直接修飾人名者。“我”如需修飾人名,該人名前必須有一表示稱謂的名詞,如“我小君文姜”(《左傳?莊公二十二年》)“我小君哀姜”(《僖公二年》)“我先大夫子駟”(《襄公二十二年》)“我先大夫嬰齊”(《昭公九年》)“我高祖少皞摯”(《昭公十七年》)。相反,“比我於老彭”這種結構則是很常見的。如“既生既育,比予於毒。”(《詩經·邶風·谷風》)“爾何曾比予於管仲?”(《孟子·公孫醜上》)“女將惡乎比予哉?若將比予於文木邪?”(《莊子·內篇·人間世》)“何事比我於新婦乎?”(《呂氏春秋·審應覽》)因此,我們認為,“竊比我於老彭”應該是較為可信的。
其二: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7.2)“於……何有”與“何有於……”皆為《論語》時代的習語,前者表示“對於……有何難”,是“不難之詞”,如“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雍也》)後者註《論》諸家或解為“不難之詞”,或譯為“……我做到了哪些呢”。其實,它表示的是“……又算個什麼”“……又算得了什麼”。例如:“雖及胡耇,獲則取之,何有於二毛?”(《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吉若獲戾,子將行之,何有於諸遊?”( 《昭公元年》)“將奪其國,何有於妻,唯秦所命從也。”(《國語·晉語四》)“君若不鑑而長之,君實有國而不愛,臣何有於死,死在司敗矣!惟君圖之!”(《楚語下》)“君有短垣,而自逾之,況蠻、荊則何有於周室?”( 《吳語》)“人情非不愛其子也,於子之不愛,將何有於公?公喜宮而妒,豎刁自刑而為公治內。人情非不愛其身也,於身之不愛,將何有於公?”(《管子·小稱篇》)“於子之不愛,將何有於公”“於身之不愛,將何有於公”的意思是:“他連自己兒子都不愛,主公您又算個什麼”“他連自己身體都不愛,主公您又算個什麼”。餘類推。皇侃《義疏》:“若世人皆有此三行(按,指前文“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則何復貴有於我哉?”也正是這個意思。
其三: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 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13.15)“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的句讀存在爭議。孔安國註:“事不可以一言而成。如知此,則可近也。” 現代注《論》諸家多從之,而在“若是”後點斷。這沒什麼道理。“若是其”為當時習語,其後通常接形容詞,表示“如此……”“像這樣地……”,如《孟子·梁惠王上》:“若是其甚與?”《梁惠王下》:“若是其大乎?”《莊子·則陽》:“其於人心者若是其遠也。”《荀子·仲尼》:“其事行也若是其險污淫汏也。”《王霸》:“若是其固也。”《強國》:“損己之所不足,以重己之所有餘,若是其悖繆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呂氏春秋·季秋紀》:“賢固若是其苦邪?”《韓非子·難四》:“知之若是其明也。”《五蠹》:“上下之利若是其異也。”以上諸“若是其”都可譯為“如此……”“像這樣地……”。因此我們認為朱熹所說“以'若是'絕句,恐不詞也”是正確的(中華書局《論語集釋》917頁)。“幾”訓“近”:《爾雅·釋詁》:“幾,近也。”《周易》:“月幾望”,《詩經》:“維其幾矣”。這句話應當譯為“說話不能像這樣地不留餘地”。下文“幾乎”,訓“近於”,與“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相呼應。“幾乎”成為副詞,是後代語言發展所致。
其四: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17.5) “吾其為東周乎”這句話有兩解。第一解為何晏《集解》:“興周道於東方,故曰'東周'。”皇侃《義疏》、邢昺《疏》、朱熹《集注》皆從之。邢《疏》雲:“如有用我道者,我則興周道於東方,其使魯為周乎!”持第二解者為戴望《論語戴氏注》、劉寶楠《論語正義》。戴氏曰:“如有用我者,當繼文武之治,豈猶為東周乎?”據前說,是用疑問語氣表示肯定,當直譯為“我這兒大約就是東方之週吧?”據後說,則是用反問表示否定,應直譯為“我難道只是複興一個東周嗎?”我們贊同前說。因為先秦“其為……乎”句式都是用疑問語氣表示肯定,表示“該會是……吧”,而非用反問表示否定。例如:“高伯其為戮乎?复惡已甚矣。”(《左傳?桓公十七年》)——沈玉成譯:“高伯恐怕要被誅戮的吧?”(見沉著《左傳譯文》,下同)“人謂叔向曰:'子離於罪,其為不知乎?'”(《襄公二十一年》)——沈譯:“您得了罪過,恐怕是不聰明吧?”“其禦曰:'殿而在列,其為無勇乎?'”(《定公十二年》)——沈譯:“殿後而呆在隊列裡,恐怕是缺乏勇氣吧!” “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哀公元年》)——沈譯:“二十年以後,吳國的宮殿恐怕要成為池沼了。”“從者曰:'君不命吾子,吾子請之,其為選事乎?”(《國語·魯語上》)“晏子對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齊其為田氏乎?'”(《晏子春秋·內篇問下》)試比較:“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齊其為陳氏矣!'”(《左傳?昭公三年》 )這一 比,尤能說明“其為……乎”句式是用疑問語氣表示肯定。
將我們的四例考證比較上列王氏父子和楊樹達先生的三例考證,不難看出,王氏父子和楊樹達先生的考證是一空依傍獨闢蹊徑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的,而我們的考證除其二“何有於我哉”差可謂之“一空依傍獨闢蹊徑”外,其餘三例都是在前人見仁見智的考證中論證孰正孰誤的。由此可見,儘管我們有了較為先進的語言學理論作指導,有了電腦檢索手段,但我們的功力以及體現學術功力的上述考證範例較之高郵王氏和楊樹達先生的上列成功範例,尚有差距。但差足自喜並可告慰讀者諸君的是,就以上所列四例考據的準確度或者說可信度而言,較之上列高郵王氏和楊樹達先生的三例考釋,大約也在伯仲之間。而考釋的準確度、可信度,相信是讀者最為關心的。如前所言,我們這裡所選取的四例只是篇幅短小結構簡單的,在本書的162例考證中,與以上四例處於同一水準不下二三十篇。一部書中出現如此多的精湛篇什,在同類著作中是極為罕見的(王氏之後,此類考據如鳳毛麟角,如楊樹達先生之《漢書窺管》,其極少數也);何況,這些篇什是集中出現於一部三十來萬字的以“譯註”這一大眾化形式呈現給讀者的小書。因此,我想,這部書對文史哲研究者愛好者無疑是值得一讀的。
當然,著者的老師郭錫良先生兩次對該書的審讀和孫玉文、蔣冀騁、盧烈紅等同窗、友人對本書的肯定(具見《後記》)也是著者敢於將之呈獻給廣大讀者的原因之一。
至於我們“向高郵王氏父子和楊樹達先生的考據范例看齊”的詳情,以及讀者可能關心的其他問題,在《導言》中,我們將做或詳或簡的介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