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戴東原的哲學》(胡適1925 1963) / 戴震集/《孟子字義疏證》/ 200 週年慶/ 恐修名之不立。戴東原〈與某書〉 (段刻卷九)、〈丁酉正月十四日與段玉裁書〉(真跡)、〈丁酉四月廿四日與段玉裁書〉(真跡)



5月27日


戴 震(戴 東原)

(雍正1.12.24—乾隆42.5.27∕西元1724.1.19—1777.7.1)

中國清代語言學家及思想家。考證學的代表學者,亦精通音韻學與訓詁學。反對朱子學派「以理殺人」的嚴格主義。代表作為《孟子字義疏證》。

  

六經、孔、孟之言以及傅記群籍,理字不多見。今雖至愚之人,悖戾恣雎,其處斷一事,責詰一人,莫不輒曰理者,自宋以來始相習成俗,則以理為「如有物焉,得於天而具於心」,因以心之意見當之也。於是負其氣,挾其勢位,加以口給者,理伸;力弱氣懾,口不能道辭者,理屈。

節自《孟子字義疏證








http://books.google.ca/books?id=xK2iO9elNfA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cd=5&source=gbs_hp#v=onepage&q&f=false
戴東原哲學胡適- Google 圖書
《戴東原的哲學》(台灣商務印書館二版   胡適1963 
內文以1925版的《戴東原的哲學》手書改正版;另加三通戴東原的"手書":
〈與某書〉(段刻卷九、〈丁酉正月十四日與段玉裁書〉(真跡)、〈丁酉四月廿四日與段玉裁書〉(真跡)


阮元
順天下
達天下
《戴東原的哲學》(台灣商務印書館二版   胡適1963 pp.139~140)
https://chinese-watch.blogspot.com/2018/01/blog-post_29.html 順。順遂,我醉君復樂 陶然共忘機




《戴東原的哲學》

胡適,《戴東原的哲學》(上海:亞東圖書館,1927年)
1968年台灣商務印書館二版重印;1966年收入台北文星書店的《胡適選集》述學分冊;1986年收入台北遠流出版社的《胡適作品集》,冊 32;1994年收入耿雲志主編,合肥黃山書社的《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冊8;2003年收入季羨林主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的《胡適全集》冊6



昨天跟Ken說胡適晚年跟胡頌平說
戴震有一"恐修名之不立"章
我說 初讀此有點驚訝
修名恐修名之不立


這本書胡適花了近兩年寫的1923年底(12月26日)-1925


 戴東原生日紀念  我很想參加 日內即動身離上海 在南京尚有小勾留約廿日可抵北京了  (胡適致梁啟超 1923.11.13)

據 1923年日記 可知11月13 復梁啟超信 答應參加1924年元月的戴東原 200 週年慶
12月16日與王國維談戴震 還批評
"這兩天晚上翻翻段玉裁先生的《戴東原先生年譜》--- 這是有感情的年譜"
不過胡氏認為段的年譜只讚譜主的古文和八股文
完全不提其在哲學的地位 "何其陋也"
12月19日完成 戴東原在哲學史的地位(胡適2500字 1923)

胡適日記全集 4 : 1923-1927







***

簡單的文集

戴震集

副标题: 清代学者文集丛刊
作者: [清]戴震 / 汤志钧校点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09-07
页数: 508
定价: 38

内容简介 · · · · · ·

戴震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一生著述颇丰。本书为今人所编,收录了戴震除一 些专门考据作品之外的主要哲学著作和单篇论文。戴震的哲学思想和考据学成就于此可以得到系统了解。本书分上、下两编。
上编收录了经韵楼刊本《戴东原集》, 下编则收录了《孟子字义疏证》、《原善》、《绪言》、《孟子私淑录》,另附录了戴震所撰若干序跋以及段玉裁所撰《戴东原先生年谱》、《戴东原集序》、卢文 弨撰《戴氏遗书序》、彭绍升撰《与戴东原书》。



第二節 戴震字義

清代思想史稿

作者:季蒙、程漢



北方學者重實行,義理上固不如南方學者為勝。清代理學的代表是戴震,他自道自己的學術思想說,「僕生平論述最大者,為《孟子字義疏證》一書,此正 人心之要。今人無論正邪,盡以意見誤名之曰理,而禍斯民,故疏證不得不作。」(與段若膺書)又說:「蓋昔人斥之為意見,今人以不出於私即謂之理。由是以意 見殺人,咸自信為理矣!聊舉一字言之,關乎德行、行事匪小。」(與段若膺論理書)這裏講得很清楚,把意見當成理,就會以意見殺人。意見是私、理是公,理與 意見,公私之間而已。戴震之學,也就是要辨明此二者。

他說:「古人曰『理解』者,即尋其腠理而析之也。」「後儒以理、欲相對,寔雜老氏無欲之說。」「不知欲也者,相生養之道也。能視人猶己則忠,以己 推之則恕,憂樂於人則仁,出於正、不出於邪則義,恭敬不侮慢則禮,無差謬則智。曰忠恕,曰仁義禮智,豈有他哉?在常人為欲,在君子皆成懿德。」「況欲之 失,為私不為蔽。自以為得理,而所執之理寔謬,乃蔽而不明。聖人而下,罕能無蔽─有蔽之深者,有蔽之淺者。自謂蔽而不明者有幾?問其人曰:聖矣乎?必不敢 任;而譏其失理,必怒於心。是盡人不知己蔽也。」(與段若膺論理書)

可見,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不明理,反省己蔽是很難的。戴震認為,欲聞道,「非從事於字義、制度、名物,無由以通其語言。宋儒譏訓詁之 學,輕語言文字,是欲渡江而棄舟楫、欲登高而無階梯也。為之卅餘年,灼然知古今治亂之源在是。」(與段若膺論理書)由文字、語言以通道,也就是由名以通 道,這是清學的真精神。老子說可道、可名,道與名的關係,在古代其實是一個常識。


2. 
注音一式 ㄘㄡˋ ㄌ|ˇ
漢語拼音 c u l 注音二式 ts u l
肌肉的紋理。西湖二集˙吹鳳簫女誘東牆:「有的說是感冒了風寒,入於理,一時不能驅遣。」

***
段玉裁(1735年-1815年),字若膺,號茂堂,晚年又號硯北居士長塘湖居士僑吳老人江蘇金壇人。清朝語言學家,訓詁家、經學家。
曾祖段武,祖父段文,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年),出生於江蘇省金壇西門外大壩頭村,十三歲補諸生,曾至揚州安定書院就讀,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二十五歲中舉人,任國子監教習。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師事戴震,與錢大昕邵晉涵姚鼐劉台拱汪中等學者有往來。1771年,任貴州玉屏、兩年後又調到四川省,任四川富順、南溪及巫山等知縣,任職期間清正廉明,並完成了古音學之作《六書音均表》,結合了顧炎武江永的 成果,分古韻為17部,提出「古無去聲」、「同聲必同部」等見解。代理富順縣知縣期間開始撰寫《說文解字注》,每至深夜,—燈熒然,寫成五百四十卷。四十 六歲去職歸里,返金壇時僅有72箱書稿。段玉裁有腿病,家人迷信,主張遷墳,由於新墳地點未跟當地地主商量,遷墳時發生土地糾紛,叔父打死了對方,雙方打 上官司,最後舉家遷到蘇州閶門外下津橋。
段玉裁根據《說文解字》的體例和宋朝以前的著作中所引用的《說文解字》的詞句,對《說文解字》進行了校正,至1807年,花了30多年的時間寫下了《說文解字注》30卷,王念孫推崇說,自許慎之 後「千七百年來無此作矣」。嘉慶二十年(1815年)五月《說文解字注》全書刻成。嘉慶二十年乙亥(1815年),9月8日在貧病交加之中去世,王念孫悲 曰:「若膺死,天下無讀書人矣!」。另著有《經韻樓集》十二卷、《詩經小學》、《古文尚書撰異》、《周禮漢讀考》、《儀禮漢讀考》及《汲古閣說文訂》等 書。
***
哲學的門庭大有冷落的景況


旅美學人唐德剛曾翻譯過《海國圖誌》,當時他看到傳曰:「孰荒於門,孰治於田,四海既均,越裳是臣。」不知係出何典?他拿去問胡適先生。胡適說是《易林》,結果仍找不著。後來遂成公案。這個故事記載在《胡適雜憶》〈國語·方言·拉丁化〉一文中。此文可見於韓愈《琴操十首·越裳操》,越裳是古南海國名,白話文意思是「有誰會任自己的門庭荒蕪,而去治理田園呢?只有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外國才會臣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