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9.8.14 聽林義正教授說的故事。
「毓老」到台東教書時,建議縣府命名「鐵花路」。
胡適回台東時才知道那兒有斯文......
所以會推薦一些外國人去「毓老」那兒當弟子......
Wikipedia
毓鋆(1906年10月27日-2011年3月20日),愛新覺羅氏,名金成,號安仁居士,來台後曾化名劉柱林(救命恩人之姓名),生於大清北京,清朝宗室後裔,滿洲正紅旗人,儒家學者,創辦奉元書院,以私人講學,外界都敬稱其為「毓老」而不名,在台灣宣揚中華文化六十餘年,述而不作,及門弟子有數萬人之多,遍及海內外與各行業。毓老一生倡經世致用之學並注重對時勢之分析,為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注入了真實的生命和和生機。
輾轉來臺
毓鋆一生充滿傳奇,由於具有滿清皇族的特殊身分,前半生在政壇上叱吒風雲,後來以「遜清遺老」、「不食周粟」緣由守節,拒絕加入國民黨及所安排之職務,所以政府當局長期以特務加以監視,導致他於1948年1月來到臺灣後,幾乎是深居簡出,過著隱士般的生活。每天以讀書為樂,讀《易經》一卦與《春秋》一年爲日課,常與鄰居長者寒暄,然而鄰居甚少知道其本名,皆尊稱「老先生」或是「老王爺」而不名,暇時亦以畫觀音佛像爲父母迴向,報答生育大恩。[3]
據《無隱錄》中對毓鋆的簡介,毓鋆來臺後「隱於鄉,以讀書自娛。自學卅餘年(按:約指至1970年之時),以《春秋》公羊學之微言大義為用,以《大易》為歸,貫徹群經, 成《愛新氏八經微義》(易、書、詩、禮記、公羊春秋、論、孟、孝經)並著《新清史》、《受想行識集》(記乙酉以前事)及《無受想行識集》(記乙酉以後事)等稿[3]」,這些書稿未曾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