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文學 2019.7,82~88
------
《我的回憶》(《黃朝琴回憶錄》) 1981;1989 臺北市 ,龍文出版社印行,25開,排印本,296頁,題「我的回憶」;2001
此書是黃朝琴1897-1972晚年的一些片段回憶編輯、補充而成。有許多重要事件,如228事件,只寫頭尾,餘說參考當時的報章雜誌.....。創辦國賓大飯店等,先生都很客氣,簡單寫寫。
然而,仍然有許多寶貴的資料,譬如說,抗戰時,舊金山 (任職5年)等地華僑,共捐了數百萬美金.....第32節《審查《大地》*影片》,胡適之先生在1936年10月27日在米高梅片場看完,親口跟他說了一長段評語,黃朝琴先生竟然如實記下。--《黃朝琴回憶錄》,頁101-102
(在這2段中,胡適基本上認為電影比原著更好.....。又討論 俾女翻譯成girl slave 是否恰當。胡先生指出,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描繪一重利盤剝的猶太人,從未文猶太人民族群起而攻之。.....)
1937/9/25電黃領事朝琴 * :前次蒙僑胞盛大歡迎游行, 此次為國難來 ,萬不可招搖 。特乞預為阻止, 至感......在西岸停久暫 ,悉聽儒堂大使電示........
胡適藏黃朝琴信七通 北大書信集都未收入
問題: 胡適來臺之後是否有聯絡?
*黃朝琴於1923年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科,在日期間曾與友人創辦《台灣民報》。之後黃朝琴前往美國留學於伊利諾大學,1925年加入中國國民黨,翌年獲得政治學碩士。其後前往中國,1928年起入中華民國外交部僑務局服務,歷任亞洲司科員、科長,駐舊金山、加爾各答總領事。1945年以外交部駐台特派員兼任台北市市長,為戰後的首任台北市長。1946年台灣省參議會成立,膺選為首任參議會議長,歷任第1、2、3屆臨時省議會第1、2屆省議會議長,先後達17年之久。此外,自1947年起出任台灣第一銀行董事長,並先後擔任台灣銀行常務董事,第五屆聯合國大會中華民國全權代表等要職。----
|
||||
----
作者:林麗華
黃朝琴回憶錄(我的回憶)
『黃朝琴回憶錄』,原名「我的回憶」。民國黃朝琴撰、王紹齋編訂。民國七十年
十二月,臺北市,黃陳印蓮印行,二十五開,排印本,二五五頁,精裝一冊戶原題
「我的回憶」;民國七十一年三月至七十二年十一月,『中外雜誌』連載,第三十
一卷第三期至第三十四卷第五期(總號一八一-一九○、一九二-一九七、一九九
-二○一,共連載十九期),改題「黃朝琴回憶錄」;民國七十八年六月,臺北市
,龍文出版社印行,二十五開,排印本,二九六頁,精裝一冊,題「我的回憶」(
「中國現代自傳叢書」第一輯第三種)。
一
黃朝琴(一八九七-一九七二),臺南鹽水人。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畢業,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政治學碩士。歷任外交部僑務局科長、亞洲『第一科科長、情報『第四科科長、秘書、駐美國舊金山總領事、駐緬甸仰光總領事、駐印度加爾各答總領事、情報『幫辦、駐甘肅特派員。臺灣光復後,歷任外交部駐臺灣特派員、臺北市長、臺灣省參議會議長、臨時臺灣省議會第一至三屆議長、臺灣省議會第一至二屆議長、臺灣第一商業銀行董事長、國賓大飯店股份有限公同塵事長等職。著有『日本統治下之臺灣』(英文本‧未刊)、「中華民族海外之發展」、「廣源輪案』(中、英文)、『我的回憶』等書。
黃氏一生閱歷豐富:早年留日期間,曾參預臺灣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三十四歲以後,投身中國外交工作;臺灣光復後,返臺初任臺北市長,嗣入主臺灣省議會達十七年,首屆議長選舉曾引發風波;繼以所謂「半山」之身份,插足第一銀行之經營;晚年退出政壇,經營第一銀行與國賓大飯店。又參預家鄉建設。其一生行事,頗有為外界所爭議者;於臺灣光復之初之政情,黃氏實為關鍵人物之一。一生經歷多所轉折,譽滿全臺,謗亦隨之。
二
黃朝琴自入早稻田大學就讀以後,即開始發表文章,生平閱歷亦多有專書(如『廣源輪案』)、專文(如「遊美日記」)記載。民國五十八年冬,經張振漢之建議,得王紹齋之協助,開始撰寫回憶錄。逝世後,其成稿由王紹齋整理,於民國七十年由其遺孀黃陳印蓮出資印行。題為『我的回憶』;民國七十一年三月起,經王紹齋校訂,分十九次連載於「中外雜誌』(第三十一卷第三期至第三十四卷第五期),改題『黃朝琴回憶錄』,流通益廣。民國七十八年,張玉法、張瑞德主編「中國現代自傳叢書」,又行收入,據初印本重排,列為該叢書第一輯第三種。
本回億錄之撰寫,據王紹齋「從小處看朝琴先生做事為人」一文稱:本回億錄係於民國五十八年冬開始撰寫,由王紹齋與戴逢白收集資料,或由黃氏親自起草,或口述由王氏筆記;嗣因出國停頓,惟回憶錄資料大部業已蒐集齊全,六十一年初,黃氏病情轉佳,曾索初稿閱讀,復因身,體不適而停頓。又據本回憶錄書後,王紹齋之「編者附言」記:黃氏之撰寫回憶錄係其友張振漢之建議;「附言」又記已搜得之資料而未編入之部分。據王氏所記,則本回憶錄當係王紹齋據黃氏有關之資料(如信函、案牘、演講稿等)及其筆述、口述資料編寫而成者,全稿黃氏亦未通閱一過。(按王紹齋係黃氏之秘書,追隨黃氏二十餘年。)
三
黃朝琴回憶錄,全書分八十六節,上記其家世,下迄民國五十六年參加太平洋區旅遊協會年會後所作環球之行。所記一生閱歷頗詳,茲將其目臆列於次:
我的家世 我的童年 青年時期 初入社會
赴日求學 在日留學期間的活動 我和臺灣的文化運動 在日與郭佩雲結婚
赴美前的準備 入伊利諾大學深造 重回祖國的懷抱 脫離日籍的經過
選擇外交工作的經過 懷念李錦綸先生 淤滬事變的餘渡 出席國難會議
洛陽見聞 藏不事件始末 國際記者團訪問睛南 徐謨先生和銀煙盒
外放金山 宦蒞金山 華僑宗親會的影響力 金山華僑的社會活動
童車代表國飲譽美京 海外國慶盛會 接待政府考察人員 太平洋博覽會
金山中國日盛況 廣源輪案 力爭華籍海員的權益 審查大地影片
惜別金山 在印與陳印蓮結婚 加爾各答的僑情 印度點滴
印度風俗記趣 印度幾位名人 我與西藏的淵源 蘭州生活點滴
勝利還鄉 參加受降典禮 履臺北市長任所 戰後臺北市 景況
發佈告市民書 市政各項緊急措施 懇辭市長兼職 陳儀長官的儉樸
兩件值得一提的趣事 競選省參議員的動機 各級民意機構的建立 當選臺北市的省參議員
臺灣省參議會成立 當選議長的獻詞 參議會成立後的紛擾 堅辭議長表明心跡
眾議挽留 選定省議會永久會址 新廈權充行宮 一任兩屆議員
省府疏遷 中興新村的風水趣談 建立省議會各種制度 臺灣省議會時期
競選經驗談 省議會永留去思 商工銀行接收與改組 更名臺灣第一商銀
一銀經營重要措施 促進銀行現代化 回憶慈訓幸無損越 籌備建築一銀大樓
創立國賓大飯店 興建鹽水溪堤防 建設鹽水鎮 興建德元埤水庫
安平地區開發計劃 創臺南一信合作社 籌募紀念陳誠獎學金 二二八事變情形
二二八事變的善後 建築蘭園經始 無執照的建築師 外行人提供內行意見
植樹磚花的樂趣 環球旅遊曾入鐵幕
四
黃氏回憶錄,大抵按時間之先後,敘述其生平經歷之大事與見聞。就其經歷之大事言:回憶錄中記述其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期間,參預臺灣文化運動之經過,及其所撰文章之旨趣(見「我和臺灣的文化運動」);於外交工作方面,記述所經歷之「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藏本失蹤事件」等處理經過,及詳述主辦「廣源輪案」始末;返臺以後,記其臺北市長任內之措施,臺灣省參議會議長任內所建立之制度、省議會大廈之建築,臺灣商工銀行之接收、改組與經營。其中以「廣源輪案」、臺灣省議會之制度、臺灣第一商銀之經營等三項所記為最詳。至世所矚目之議長選舉及「二二八事變」時之詳情,本回憶錄著墨無多。
綜觀本回憶錄之內容,或引錄函件、公憤,或由黃氏憶述,所記雖不失為黃氏個人之生活實錄,然於世所矚目之大案,亦即民間議論最多者,本書實未能提供反證資料,黃氏亦未提出辯駁:以「二二八事變」為例,胡適於致韓石泉函中希望黃朝琴等撰回憶錄能詳述此案經緯(韓石泉『六五續憶』),以黃氏時為參議會議長,又與陳儀交誼匪淺。於公於私,應對此事變官方之處理態度與方案有所瞭解,然本回憶錄所記甚簡;民間對黃氏於此事變所居立場之議論,甚有指其為逮捕知識份子之羅織者之一(見吳濁流『臺浮連翹』),類此議論與傳言,黃氏必有所聞,然無一語辯駁。以競選參議會議長為例,民問指其壓迫林獻堂退出,回憶錄除錄其辭職聲明外,亦無任何說明,在林獻堂日記面世之前,此一公案仍成謎,異日林氏日記若出土,如有有關此公案之記述,亦無董氏說辭可印證。
又本回憶錄於其家世所記有誤,其記先世云:「我世居福建省南安縣,當滿清末年,臺灣改設行省,招致內地工商人士來臺振興各業,我曾祖父時應召遷臺,定居鹽水港,初從事小本生意,曾營裁縫店,旋與鄰近後壁鄉呂氏結婚,生二子,長子讀書考秀才,次子錦與營商。」。錦興係黃斡琴之祖父。按臺灣改建行省,係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一八八五-一八八七)問事,下迄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七)朝琴出生,不過十至十二年耳,其誤大矣。 (林麗華)
臺灣大學圖書館
黃朝琴先生史料彙編 / 謝鈞惠計畫主持 ; 薛化元協同主持 臺北市 : 台灣省諮議會, 民90[2001]
黃朝琴傳 / 周宗賢著 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民83[1994]
愛國愛鄉 : 黃朝琴傳 / 李新民著 ; 近代中國雜誌社編 臺北市 : 近代中國, 民73[1984]
黃朝琴先生言論集 / 黃朝琴撰 台北[ : 出版者不詳], 民64[1975]
黃朝琴先生紀念集 / 黃朝琴先生治喪委員會編 台北 : 該會, 民61[1972]
國民革命運動與臺灣 / 黃朝琴等撰 臺北市 : 中華文化, 民44[1955]
中華民族之海外發展 / 長野朗撰 ; 黃朝琴譯 臺北市 : 中華學術院南洋硏所出版 : 文史哲經銷, 民72[1972]
日期:1920/7/16 |
「台灣青年」創刊 |
「非武裝抗日」文宣工作
台灣非武裝抗日運動的第一本宣傳刊物──《台灣青年》,於 1920 年今日創刊。創刊號的卷頭辭寫著:
「是空前而且或許是絕後的世界大戰亂(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成了過去的歷史。幾千萬的生靈,為此流了鮮血,而化為枯骨了。呵!慘絕!悽絕!人類的不幸,難道有甚於此的麼?」 這篇「卷頭辭」原係日文,中譯文則於 5 年後(1925 年 8 月 26 日)刊於《台灣民報》67號。 《台灣青年》在東京發行,輸入台灣受到「台灣總督府」嚴格檢查,在台灣敢於閱讀此雜誌者,要受監視且冒失業之險,然而非武裝抗日宣傳工作的「種子已經播下了,總會茁壯而開花結實的。」(葉榮鐘語) |
黃朝琴:
起初 《台灣青年》雜誌的編輯方針,著重於爭取臺灣的政治自由和文化啟蒙運動。。。
.1922年4月份《台灣青年》改名《台灣雜誌》。1923年4月,除繼續發行》《台灣雜誌》(月刊) ,同時發行《台灣民報》半月刊,.....雜誌型,篇幅29頁。林呈祿的創刊詞........同時還登載胡適博士的喜劇----《終生大事》,特別具有深刻的意義:........。(第18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