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5日 星期三

《通往北京之路 》。胡適序 《司徒雷登回憶錄》Fifty Years In China :The Memoirs Of John Leighton Stuart Missionary And Ambassador

 

胡適序 《司徒雷登回憶錄》Fifty Years In China :The Memoirs Of John Leighton Stuart Missionary And Ambassador
中國有《通往北京之路 》司徒雷登的紀錄片。繁簡字轉換,將"周"轉為為" 週、"一良"
燕京大學的水塔稱之為博雅塔。

 Fifty Years In China :The Memoirs Of John Leighton Stuart Missionary And Ambassador

 Author: John Leighton Stuatt
Publisher: Random House

 Read Online
(31.4 M)PDF

 

 

「煨蓮兄收到司徒雷登的《自傳》否?我因為他書中不提及你,故于序中特別提及你,以表敬意」胡適於1954.10.11夜半後 (致洪業、楊聯陞)

 

 

 

《從廢園到燕園》

從廢園到燕園 是一本談燕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 )的書--這大學為當時中國最大的教會大學 在解放後被中共廢除 校園併入北京大學--現在稱為Peking University 以前的英文名為
(Founded in 1898, Peking University was originally known as the 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 )

...Peking University is a comprehensive and national key university. The campus, known as "Yan Yuan"(the garden of Yan 燕園), is situated at Haidian District in the western suburb of Beijing, with a total area of 2,743,532 square metres (or 274 hectares). It stands near to the Yuanmingyuan Garden and the Summer Palace.



***簡評

從廢園到燕園 固然參考了美國耶魯大學的燕京檔案 不過還是有許多小問題
以胡適相當的資料來看 參考《從廢園到燕園》

本書封底 用 "世界最美麗的校園" (胡適語) 這當然太誇張
應該是 "世界最美麗的校園中的一個"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 第2442頁)

同樣的 在主要參考書目 中一條 胡適: 《司徒雷登回憶錄》台北:文友書店 1958
也是錯誤的 這本書當然是胡適的寫序的 原文: Introduction to Leiphton Stuart's Fifty Years in China,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54 (該年年底就有大華晚報的《司徒雷登回憶錄》譯本問市)--此書印刷劣 後來他社另印 幾十年之後 中國另譯 註解稍多



***
司徒雷登 2008年遷葬杭州 (出生地).....

邵玉銘. 《傳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與中美關係》. 哈佛大學東亞研究學會. 有漢譯本 台北: 九歌
另外有日記發行(小書)

司徒雷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wikipedia.org/zh-tw/司徒雷登 - Cached - 轉為繁體網頁 - Translate this page
司徒雷登(英语:John Leighton Stuart,1876年6月24日-1962年9月19日),出生於中国杭州,逝世於美国华盛顿。美国传教士,燕京大学创始人,国府迁台前最后一任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司徒雷登
John Leighton Stuart

1941年的司徒雷登
出生1876年6月24日
大清浙江省杭州
逝世1962年9月19日
美國華盛頓
職業美南長老會傳教士
燕京大學校長
美國駐華大使
司徒雷登英語John Leighton Stuart,1876年6月24日-1962年9月19日),出生於中國杭州,逝世於美國華盛頓美國傳教士燕京大學創始人,國府遷台前最後一任美國駐華大使

目錄

[隐藏]

[编辑]第二代美國傳教士

司徒雷登的父母都是早期到中國的美南長老會傳教士。他的父親司徒爾1868年隻身一人來杭州傳教。1876年6月24日,司徒雷登出生於杭州城北部天水橋畔耶穌堂天水堂弄旁的傳教士住宅。從血統上說,他是一位純粹的美國人。但用司徒雷登自己的話來說,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更多於是一個美國人」。他會講一口純正的杭州話。11歲時到美國維吉尼亞州上學,在那裡曾被人譏笑為不會說英語的怪物。當他在維吉尼亞州的哈姆普頓-雪梨學院(Hampden-Sydney College)求學期間,受到「學生志願國外傳教運動」的影響,而立志於傳教,轉入紐約協和神學院1904年,他結婚後攜妻子艾琳·羅德(Aline Rodd)回到杭州,成了第二代美南長老會傳教士。
1908年,司徒雷登應邀前往南京,出任金陵神學院希臘文教授。1910年,任南京教會事業委員會主席。辛亥革命時,兼任美國新聞界聯合通訊社駐南京特約記者。

[编辑]燕京大學首任校長


湖光塔影的燕京大學舊址(現北京大學)
1919年1月,司徒雷登被聘請為首任燕京大學校長,部分人認為他作為燕大的長期領導人為該校的發展壯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司徒雷登四處募捐,張學良將軍曾為此大學捐款。為燕京大學在北京西郊建造了一所宮殿式的美崙美奐的新校園,不惜出重金延請中外著名學者如吳雷川許地山鄧之誠郭紹虞顧頡剛趙紫宸容庚錢穆吳文藻等人來燕大任教,提升燕大知名度和學術地位。1927年,燕大與哈佛大學合作組成了著名的哈佛燕京學社,促進中美文化交流。到1930年代,燕大已發展成為中國學術水平最高的教會大學
司徒雷登提倡學術自由,要求燕大的學生既中國化,又國際化,司徒雷登還注意與學生、員工互動交流,對待學生和藹可親,對待教職員工熱情溫暖,給許多學生和員工留下了深刻印象。
司徒雷登同情學生運動九一八事變後,他甚至親自帶領學生上街遊行,高呼抗日口號。
1930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授予他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33年受美國總統羅斯福召見,聽取他對中國時局的意見。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他被日軍關押在北京,直到1945年8月獲釋(參見:《在華50年》司徒雷登 著)。這期間燕大也被迫遷往成都,借用華西協和大學的校園。1945年,獲釋後的司徒雷登繼任燕大校長(後為校務長),直到離開中國。

[编辑]關鍵時期的美國駐華大使

1945年秋天重慶談判期間,曾被毛澤東宴請。1946年7月11日,司徒雷登出任美國駐華大使,任期恰好是整個國共內戰時期(1946年1949年)。同時仍擔任燕大校務長之職。當時有人[誰?]這樣評論:他「既是政客又是學者,既是狡猾的對手又是溫馨的朋友」。不過,作為一名外交界的新手,卻要應付當時複雜的國內外局勢,一廂情願地希望能將二戰結束後的中國引向和平建設的方向,當然,他的努力既不可能被國共雙方所真正接受,也未得到美國政府的信任。[1]
1949年4月,共產黨軍隊攻佔南京,他沒有像包括蘇聯在內的外國大使一樣隨國民政府南下廣州,而是堅持要留在南京美國大使館。直到8月2日,司徒雷登才被迫離開中國返美,隨即退休。據說在他離開中國前夕,曾經和中共高層秘密接觸,也打算前往北京磋商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事宜,但是被提前召回,未能成行。8月8日新華社播發了毛澤東的《別了,司徒雷登》,將他作為美國的象徵而極盡諷刺,說他是「美國侵略政策徹底失敗的象徵」。這篇文章還曾經被收入中國大陸中學語文教材,「司徒雷登」這個名字在中國成了失敗的代名詞。因此在1949年後中國大陸成長起來的人中,普遍知道司徒雷登這個名字。

[编辑]晚年

回到美國後,他先被國務院下了「禁言令」,後來又被麥卡錫主義者騷擾。患了腦血栓,導致半身不遂失語症,由傅涇波夫婦照顧其起居。於1962年9月19日在華盛頓病故。他一直希望能夠將骨灰送到中國,埋在燕京大學校園內,他的這一願望始終無法實現。不過他在杭州的出生地已經作為文物得到了保護。
2008年11月18日,在他去世46年後,其骨灰被低調安葬於中國杭州半山安賢園[2]

[编辑]評價

聞一多在《最後一次講演》中有段談司徒雷登,但是1949年後出版物中總是刪除這段話,這段話如下:「現在司徒雷登出任美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是中國人民的朋友,是教育家,他生長在中國,受的美國教育。他住在中國的時間比住在美國的時間長,他就如一個中國的留學生一樣,從前在北平時,也常見面。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學者,是真正知道中國人民的要求的,這不是說司徒雷登有三頭六臂,能替中國人民解決一切,而是說美國人民的輿論抬頭,美國才有這轉變。」[3]
在中國大陸地區,由於毛澤東的《別了,司徒雷登》(此文被用於中國大陸中學語文課本)一文,他長期被公眾認為是美國對華政策失敗的代表人物。在《毛澤東選集》四卷裡,毛澤東是這樣寫的:「司徒雷登是一個在中國出生的美國人,在中國有相當廣泛的社會聯繫,在中國辦過多年的教會學校,在抗日時期坐過日本人的監獄,平素裝著愛美國也愛中國,頗能迷惑一部分中國人,因此被馬歇爾看中,做了駐華大使,成為馬歇爾系統中的風雲人物之一。」
歷史學家林孟熹這樣評論他:「整個20世紀大概沒有一個美國人像司徒雷登博士那樣,曾長期而全面地捲入到中國的政治、文化、教育各個領域,並且產生過難以估量的影響。」
作家冰心談及燕京大學往事時曾說:「我就不愛聽什麼『別了,司徒雷登』,人家司徒雷登幫過很多進步學生,好幾個人都是坐著他的車才去了解放區。應該感謝每一個幫助自己的人,忘恩負義不好。」[4]
做為蔣宋美齡親信及蔣中正麾下得力幹員之一的黃仁霖,曾擔任過勵志社工作的他,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在他的回憶錄中評論到"司徒雷登是一個著名的傳教士和教育家。他實際上是北平燕京大學的創辦人,曾經出過一番力,因此他被中國政府和人民所推重。但他的政治見識和經驗。卻很有限而且非常幼稚。[5]

[编辑]著作

  • 《新約希漢英辭典》(Greek-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1918年).
  • 《在華五十年》(Fifty years in China

[编辑]參考文獻

  1. ^ 邵玉銘. 《傳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與中美關係》. 哈佛大學東亞研究學會.
  2. ^ 司徒雷登魂歸杭州,骨灰葬於半山安賢園. 網易新聞. 2008-11-18 08:30:38.
  3. ^ 「腰斬」聞一多的原因. 《雜文選刊》. 2005年第7期 [2011年1月14日].
  4. ^ 楊葵. 《我和我的作者們》. 讀庫1001.
  5. ^ 黃仁霖. 《黃仁霖回憶錄》. 傳記文學1001.

[编辑]參考書目

  • 邵玉銘. 《傳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與中美關係》(An American Missionary in China: John Leighton Stuart and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哈佛大學東亞研究學會,哈佛大學出版社. 1992年 (英文).
  • Philip West. 《燕京大學與中國-西方關係》(Yenching University and Sino-Western Relations, 1916-1952). 美國麻省劍橋:哈佛大學出版社. 1976年 (英文).
  • 司徒雷登. 《被遺忘的大使》(The Forgotten Ambassador, The Reports of 司徒雷登, 1946-1949). Westview Press. 1981年. ISBN 0-86531-157-9 (英文).
  • 司徒雷登. 《在華五十年》(Fifty years in China),在華傳教士和大使生涯的回憶錄 (中文).
  • 司徒雷登. 《新約希漢英辭典》(Greek-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918年.
  • 毛澤東. 《別了,司徒雷登》. 毛澤東選集第4冊. 北京. 1969年: 第433-440頁 (簡體中文).

[编辑]外部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