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吳敬梓傳 (胡適 1920)《文木山房詩集》序/《吳敬梓集繫年校注》

《吳敬梓集繫年校注》北京:中華2011
收入胡適的
吳敬梓傳吳敬梓年譜文木山房詩集》序 等當附錄

1926年胡適在英國 與Waley談吳敬梓《儒林外史》 這位老英竟然能一口氣讀完它 幾處落淚

****

這一篇1920竟然沒收入胡適文集 (北京大學) 所以待校….

我作些簡單的詞的解釋: 博雅/墨卷/擺死/一壇/‘天下有道三句/舉業

吳敬梓傳 (胡適)



  我們安徽的第一個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劉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縣的吳敬梓。


  吳敬梓,字敏軒,一字文木。他生於清康熙四十年,死於乾隆十九年(西曆 1701—1754)。他生在一個很闊的世家,家產很富;但是他瞧不起金錢, 不久就成了一個貧士。後來他貧的不堪,甚至於幾日不能得一飽。那時清廷開博學鴻詞科,安徽巡撫趙國麟薦他應試,他不肯去。從此,鄉試也不應, 科歲也不考,逍遙自在,做些自己的事。後來死在揚州,年紀只有 54 歲。 他生平的著作有《文木山房詩集》七卷*,文五卷(據金和《儒林外史跋》);《詩說》七卷(同);又《儒林外史》小說一部(積晉芳《吳敬梓傳》作五十卷,金跋作五十五卷,天目山樵評本五十六卷,齊省堂本六十卷)。據金和跋,他的詩文集和《詩說》都不曾付刻。只有《儒林外史》流傳世間,為近世中國文學的一部傑作。


  他的七卷詩,都失傳了。王又曾(轂原)《丁辛老屋集》裏曾引他兩句詩:如何父師訓,專儲制舉材。這兩句詩的口氣,見解,都和他的《儒林外史》是一致的。程晉芳《拜書亭稿》也引他兩句:遙思二月秦淮柳, 蘸露拖煙委曲塵。”——可以想見他的詩文集裏定有許多很好的文字。只可 惜那些著作都不傳了,我們只能用《儒林外史》來作他的傳的材料。


  《儒林外史》這部書所以能不朽,全在他的見識高超,技術高明。這書的楔子一回,借王冕的口氣,批評明朝科舉用八股文的制度道:將來 讀書人既有此一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得輕了。這是全書的宗旨。
  書裏的馬二先生說:

  舉業二字是從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時候,那時用言揚行舉做官; 故孔子只講得個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這便是孔子的舉業。┅┅到唐朝用詩賦取士, 他們若講孔孟的話,就沒有官做了。┅┅到本朝用文章取士,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 舉業,斷不講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話。何也?就日日講言寡尤,行寡悔,那個給你官 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

  這一段話句句 是恭維舉業,其實句句是痛駡舉業。末卷表文所說:夫萃天 下之人才而限制於資格,則得之者少,失之者多,正是這個道理。國家天 天掛著孔孟的招牌,其實不許人說孔孟的話,也不要人實行孔孟的教訓, 只要人念八股文,做試帖詩;其餘的文行出處都可以不講究,講究了又那個給你官做?不給你官做,便是****君主困死人才的唯一妙法。要想抵制這種惡毒的牢籠,只有一個法子:就是提倡一種新社會心理,叫人知道舉業的醜態,知道官的醜態;叫人覺得格外可貴,學問比八 股文格外可貴,人格比富貴格外可貴。社會上養成了這種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給你官做的毒手段了。


  一部《儒林外史》的用意只是要想養成這種社會心理。看他寫周進範進那樣熱中的可憐,看他寫嚴貢生嚴監生那樣貪吝的可鄙,看他寫馬純上那樣 酸,匡超人那樣辣。又看他反過來寫一個做戲子的鮑文卿那樣可敬,一個武夫蕭雲仙那樣可愛。再看他寫杜少卿,莊紹光,虞博士諸人的學問人格那樣 高出八股功名之外。——這種見識,在二百年前,真是可驚可敬的了!


  程晉芳做的《吳敬梓傳》裏說他生平最恨做時文的人;時文做得越好的人,他痛恨他們也越利害。《儒林外史》痛駡八股文人,有幾處是容易看得 出的,不用我來指出。我單舉兩處平常人不大注意的地方:

   第三回寫范進的文章,周學台看了三遍之後才曉得是天地間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第四回寫範進死了母親,去尋湯知縣打秋風,湯知縣請他吃飯,用的是銀鑲杯箸,范舉人因為居喪不肯舉杯箸;湯知縣換了磁杯象牙箸來,他還不肯用。湯知縣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曾備辦;後來看見他在燕窩碗裏揀了一個大蝦元送在嘴裏,方才放心!

  這種絕妙的文學技術,絕高的道德見解,豈是姚鼐方苞一流人能夢見的嗎? 最妙的是寫湯知縣,范進,張靜齋三人的談話:

  張靜齋道:想起洪武年間劉老先生——” 湯知縣道:那個劉老先生?
  靜齋道:諱基的了。他是洪武三年開科的進士,天下有道三句中的第五名。範進插口道:想是第三名。靜齋道:是第五名!那墨卷是弟讀過的。後來入了翰林,洪武私行到他家,恰好江南張王送了他一壇小菜,當面打開看,都是些瓜子金,洪武聖上惱了,把劉老先 生貶為青田縣知縣, 又用毒藥擺死了。湯知縣見他說的口若懸河,又是本朝確切的典故,不由得不信!

  這一段話寫兩個舉人和一個進士的博雅,寫時文大家的學問,真可令人 絕倒。這又豈是方苞姚鼐一流人能夢見的嗎?


  這一篇短傳裏,我不能細評《儒林外史》全書了。這一部大書,用一個做裁縫的荊元做結束。這個裁縫每日做工有餘下的工夫,就彈琴寫字,也極歡喜做詩。朋友問他道:你既要做雅人,為甚麼還要做你這貴行?何不同學校裏人相與相與?他道:我也不是要做雅人。只為性情相近,故此時常學學。至於我們這個賤行,是祖父遺留下來的,難道讀書識字做了裁縫就玷污了不成?況且那些學校裏的朋友,他們另有一番見識,怎肯和我相與? 我而今每日尋得六七分銀子,吃飽了飯,要彈琴,要寫字,諸事都由得我。 我又不貪圖人的富貴,又不伺候人的顏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活!這是真自由,真平等,——這是我們安徽的一個大文豪吳敬梓想要造成的社會心理。
  (選自《胡適文存》卷四,上海亞東圖書館 1926 年版)

* 胡適1925/10/29重印《文木山房詩集》序


---

《儒林外史》是由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也稱章回小說)。全書共五十六回(也有人認為最後一回非吳所作),約四十萬字,描寫了近二百個人物。小說假託,實際描寫了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功名和生活。

目錄

[隱藏]

[編輯] 賞析

《儒林外史》原本僅55回[1]。根據程晉芳《懷人詩》,可以證明在吳敬梓49歲(1750年)的時候已經脫稿,但是直到作者死後十多年,金兆燕官揚州府學教授時,將《儒林外史》刊刻印行,「人爭傳寫之」[2]。這個刻本,今已失傳。現存最早的刻本是嘉慶八年(1803年)鐫刻的臥閒草堂本。現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部份人認定為後人偽作[3]

《儒林外史》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所寫內容,假託明季,實為清朝,而且十之八九的人物都實有其人。它真實地描繪了時 期知識分子生活的沉浮,境遇的順逆,功名的得失,仕途的升降,情操的高尚與卑劣,理想的倡導與破滅,出路的探索與追尋。吳敬梓以對待功名富貴的態度來肯定 或否定書中人物,如匡超人假造文書,冒名代考,卻被溫州學政「把他題了優行,貢入太學肄業」,嚴貢生無惡不作,卻被前任周學台推舉為「優行」;作者無情地 鞭撻醜惡事物時,同時也歌頌正面人物,王冕是書中的第一流人物,為人「嶔崎磊落」,庄紹光追求「以禮樂化俗」、「以德化人」,牛老爹和卜老爹也是作者所歌頌的。程晉芳在《懷人詩》稱:「外史記儒林,刻劃何工妍;吾為斯人悲,竟以稗史傳!」

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之中,運用樸素、靈活、幽默的本地方性的語言,撰寫了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假名士的庸俗不堪,貪官污吏的卑鄙刻薄。胡適形容本書:「……國家天天掛著的招牌,其實不許人說孔、孟的話,也不要人實行孔、孟的教訓,只要人念八股文,做試帖詩;其餘的『文行出處』都可以不講究,講究了又『那個給你官做?』」

《儒林外史》對清朝時期的小說,有很大影響,儘管此書一開始並無預先設計的結構。又如胡適所言,「這部書是一種諷刺小說,頗帶一點寫實主義的技術, 既沒有神怪的話,又很少英雄兒女的話。況且書裡的人物又都是儒林中人,談什麼舉業、選政,都不是普通一般人能了解的。因此,第一流小說之中,《儒林外史》 的流行最不廣」。對鞭笞社會不公,提昇人民自主思想,有一定意義。並且,對現代諷刺文學有深刻的啟迪。《儒林外史》另一特色是結構鬆散,沒有貫穿首尾的主 幹,「事與其來俱起,亦與其去俱訖」[4]

夏志清在《中國古典小說史論》第六章《儒林外史》談到「儘管《儒林》算是一部重要的反映文人學士的小說,但如果從作者對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熙熙攘攘的世界所作的五光十色的描繪這方面來看,它似乎更應是一部風俗喜劇。」胡適認為後來的晚清譴責小說,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官場現形記》、《老殘遊記》、《孽海花》以及《海上花列傳》,都是繼承《儒林外史》的餘緒。[5]

《儒林外史》已被翻譯成等國家的文字。可作成為全世界了解中國科舉制度的一部活的生動的參考。

[編輯] 評價

  •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給予高度評價,「於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是後亦鮮有以公心諷世之書如《儒林外史》者」。魯迅還在《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評價:「諷刺小說從《儒林外史》而後,就可以謂之絕響。」
  • 對《儒林外史》提出批評者也不少,有學者指出《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張鐵臂吹噓自己能將「囊中之物,加上我的藥末,頃刻化為水,毛髮不存矣。」的故事完全鈔自馮翊的《桂苑叢談》「崔、張自稱俠」一條[6]錢鍾書說:「中國舊小說巨構中,《儒林外史》蹈襲依傍處最多。」同時錢鍾書指出:「近人論吳敬梓者,頗多過情之譽。」[7]據考,第七回有二處,第十三回一處,第十四回一處,第四十六回一處。沿襲的有情節,也有對話。另有襲用古人詩句處[8]
  • 季羨林指出《儒林外史》第八回的蘧公子道:「是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與尤侗《艮齋雜記》、褚人獲《堅瓠集》十集卷一中袁籜庵的故事雷同。《儒林外史》第四十回和第四十一回寫的女詩人沈瓊枝與《隨園詩話》卷四雷同。《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與《酉陽雜俎》卷一雷同[9]

[編輯] 回目

[編輯] 其他

1993年至2006年度香港中學會考中文科之讀本教材「范進中舉」內容取自本作品的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兇查捷報」中之其中部分內容。

[編輯] 注釋

  1. ^ 程晉芳在《文木先生傳》中記為「五十卷」,胡適《吳敬梓年譜》認為除「幽榜」一回為後人「妄增」外,「餘下的五十五回之中,大概還有後人增加的五回」。
  2. ^ 程晉芳《文木先生傳》
  3. ^ 清代金和在群玉齋本《儒林外史跋》中說「是書原本僅五十五卷,於述琴棋書畫四士既畢,即接《沁園春》一詞,何時何人妄增『幽榜』一卷」。《儒林外史》的「幽榜」是否為後人所加,目前學術界仍存在不同意見。
  4. ^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5. ^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
  6. ^ 陳四益:《「人頭會」傳奇》
  7. ^ 錢鍾書的上海《小說識小》:「杜慎卿訪來霞士事,本之朱國楨涌幢小品》卷三,或《堅觚集》;第七回陳和甫講李夢陽扶乩本之周密齊東野語》;第十三回馬二先生與蘧公孫論作八股文道始於王充論衡》和《傳燈錄》卷七白居易問惟寬禪師;《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游西湖,本於陸次雲湖壖雜記·片石居》一條;杜慎卿隔屋聞女人臭氣乃《周書》卷四十八蕭察語;杜慎卿訪來霞士事本之《棗林雜俎》。」
  8. ^ 李國濤:〈隨人也說錢與魯〉
  9. ^ 《季羨林說國學》:〈《儒林外史》取材的來源〉

[編輯] 參考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 程晉芳,《文木先生傳》
  • 胡適,《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
  • 何澤翰,《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
  • 夏志清,《中國古典小說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