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賈景德(1880~1960年10月21日)。〈感事〉張慶麟說明

賈景德(1880年-1960年10月25日),字煜加,號韜園,山西沁水人。晚清末科進士,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賈景德善詩詞,主要著作有《韜園詩集》、《韜園文集》,並撰《沁縣賈氏塋廟石刻文稿》等。賈景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適日記全集 - Google 圖書結果

但最可注意的是改粗派辨的(圃民日韩)今早静戴此奄,只有道线句葫:三十一日太原合教,内定沈鸿烈、涝饵和、贾景德、鹿锺磷、薛篙粥、胡宗锌等岛政府各部部畏。 ...
1930/9/2 交通部長人選





胡適之先生的世界The Many Worlds of Dr. Hu Shih: 散播智慧的種子(止 ...

2011年4月14日 ... 毛子水先生在為胡頌平編著的《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所作序文中所 ... 1959年5月23日條下記:胡適賈景德及同來女青年簽名著作若干本 ...(賈景德當時81歲 胡先生70歲他只希望活到81年齡而不須人幫忙.....)


賈景德:感事
我少年時在家中有一本賈景德先生的楷書字帖,字帖早已遺失不見了,我還記得詩的內容,最近查考網站資料,謄寫一遍如附圖,並將資料整理如下:
感 事
汾水秋風事已非,山中枉說五蛇飛。
早聞析里驚鳶墜,又見青城獨鶴歸。
巾角晚沾陶令酒,戎裝還著孟嘉衣。
不堪淚灑園陵柳,搖落牆頭過十圍 !
賈景德:韜園詩集
賈景德(1880年8月28日~1960年10月21日),字煜如,號韜園,山西澤州府沁水縣(山西晉城市沁水縣端氏鎮)人。他是晚清最後一科的進士,曾任黑龍江巡撫署民政吏治幕僚長。民國元年,任山西都督府秘書監,後任銓敘部部長、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秘書長、考試院院長、總統府資政等要職。80歲病逝於臺北市,安葬於五股西雲寺旁之五股示範公墓。
這首〈感事〉出自其《韜園詩集》一書。詩題「感事」表明此詩為政治抒情詩,反映賈景德對民國初年政局動盪(如袁世凱稱帝、軍閥混戰)的感慨。賈氏身處權力核心(曾任閻錫山秘書長),考試院長,詩中多用典故影射時事(如政壇變故),風格沉鬱,含蓄不露,符合傳統詩歌的託物言志手法。
首聯「汾水秋風事已非,山中枉說五蛇飛」
汾水秋風:典出漢武帝《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泛樓船兮濟汾河」,暗喻時局變遷、盛景不再。汾水流經山西,亦切賈景德故鄉(山西沁水),隱含家國之思。
五蛇飛:典出《史記·晉世家》,晉文公流亡時有五賢士輔佐(稱「五蛇」),此處反用,「枉說」直指當權者虛偽標榜人才,諷刺當代無真才實能者,庸才當道,徒有虛名。
意譯:汾水秋風中舊事已面目全非,隱居山中的賢士(五蛇)空談「五蛇飛天」賢才,實則名不副實無力回天。
頷聯「早聞析里驚鳶墜,又見青城獨鶴歸」
析里驚鳶:「析里」為漢代險隘(見《後漢書·虞詡傳》),「驚鳶墜」喻軍閥混戰中,權貴政壇人物驟然失勢(如袁世凱帝制失敗)。(「鳶」為猛禽,喻權貴;「墜」喻敗落)。
青城獨鶴歸:青城山為道教聖地,「獨鶴」象徵隱逸,或暗指清流之士(如康有為等保皇派)被迫退隱。
意譯:早已聽聞析里關隘有權貴墜落,如今又見青城山的孤鶴(志士)獨自黯然歸隱。
頸聯「巾角滿沾陶令酒,戎裝還著孟嘉衣」
陶令酒:陶淵明任彭澤令,棄官歸隱飲酒,喻詩人無奈借酒消愁,卻無法真正歸隱。
孟嘉衣:東晉孟嘉為桓溫幕府參軍,以風流瀟灑著稱,曾「落帽」而不覺,此處「戎裝著衣」乃諷刺文人勉強從政的尷尬。暗喻賈景德自己身不由己周旋軍閥(閻錫山)間的矛盾。
意譯:傍晚巾角沾滿陶淵明的苦酒,白日卻仍披著孟嘉的戎裝,強作從容瀟灑。
尾聯「不堪淚灑園陵柳,搖落牆頭過十圍」
園陵柳:特指帝王陵墓柳樹(如唐昭陵),暗喻清朝覆亡與傳統秩序崩解。唐代長安多柳,安史之亂後衰敗,喻故國衰亡(賈景德生於清末,借古傷今)。
十圍:極言柳樹粗大(《世說新語》載桓溫泣柳「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巨柳凋零暗喻時代巨變中個人的渺小與無力。
意譯:忍淚灑故國陵園柳樹,看那十圍巨柳在秋風中頹傾,如江山搖落。
整體解讀
此詩為賈景德早年對時局的感慨,作於民國初年政局動盪之際。賈景德作為傳統文人與民國政要,詩中既有對權力的冷眼批判(如「枉說五蛇」),亦有身陷其中的無奈(「戎裝孟嘉」),呈現近代士人在時代夾縫中的複雜心境。此詩以汾水秋風起興,通過「五蛇」「驚鳶」「獨鶴」等意象,層層揭露民國初年政壇的虛偽傾軋與知識分子的困境。尾聯「園陵柳」將個人悲憤昇華為對文化斷裂的哀悼,詩風沉鬱,此詩融合個人際遇與家國之思,屬典型的「遺民詩」風格。詩中多用典故,暗諷權貴虛浮、賢士隱退,並抒發個人對時代巨變的無力感。核心意象:秋風、墜鳶、獨鶴、衰柳,均指向衰敗與離散。
本詩中有幾個字,因當時政治隱晦原因與我的記憶不同,經過資料查考已改正。詳細資料可查閱:臺灣國圖古籍影像系統《韜園詩集》民國三十七年鉛印本(第2卷,頁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