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全祖望(謝山),望族、《勾余土音》《鮚埼亭》、《甬上望族表》





胡適手稿(三)章實齋讀全謝山全集(一九四四年一月十六日)



胡適1959.11.26 給張其昀 (曉峰)


.......前幾年我在東京買得《勾余土音》三卷、《甬上望族表》二卷, 共三冊 ,為一函,是嘉慶十九年雕本。其中《勾余土音》只收謝山一人的詩,共三百九十首。其中約有三分之一是表彰甬上遺民()的壯烈,謝山小跋()所謂"寫哀吟於 楚些,........存軼事於夏殷。"都是很值得保存的

......只有廿九首見於《四部叢刊》所收的《鮚埼亭詩集》的《勾余唱和集》。不知您見過《勾余唱和集》的全本沒有 ?不知《唱和集》有無科本?.......


.......我覺得此二刻本似有影印流通的價值。......

(《勾余土音》或寫成《句余土音》連橫可能望書名生義.......)

 先生在《甬上望族表》首葉上有:
此表不列全氏何也? 胡適 。
 讀謝山《重修桓溪宗譜序》,可知全氏在宋、元無望族可紀.......此表所列望族皆以宋、元名宦為"望",其不列全氏,蓋由於此。








全祖望曾七校《水经注》。在《胡适全集》中,有许多讨论全祖望《水经注》五校本、七校本的文字。但是胡适疑心太重,假设过于大胆,他先是认为全祖望七 校本为伪作,贬低全祖望的治学态度和郦学成就,后来发现天津图书馆藏的五校本,又撰文承认了七校本的真实性,引起了一些无谓的考证与讨论,谢忠岳的《全祖 望·水经注·胡适·天津图书馆》一文对此有具体评说(《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6年5期)。除胡适外,王国维、陈桥驿、吴天任等人也都对全祖望校《水经 注》的贡献有评论。



 全祖望(1705年-1755年)字紹衣,號謝山清朝史學家、文學家。學者稱謝山先生浙江鄞縣人。

生平

曾祖全大和、祖父全吾騏,父親全書。全祖望四歲能解《四書》、《五經》,七歲能讀《資治通鑒》,人稱神童,師從董次歐。十九歲由督學王蘭生推選入京,見當時侍郎方苞。雍正十年(1732年)中順天鄉試臨川翰林李紱看到全祖望的考卷,嘆曰:「此深寧、東發後一人也!」(深寧即王應麟,東發為餘姚黃震,是黃宗義的遠祖),雍正十年壬子科順天鄉試中舉,是年八月其張氏因難產而死[1],雍正十三年續娶滿洲學士春臺之女曹孺人為妻[2],家貧,典當二萬卷書於仁和黃堅倉。乾隆元年(1736年)中三甲第三十六名進士,賜同進士出身,時年三十二歲。初為庶吉士,不久受權貴排斥,散館歸班,乾隆二年九月回鄉,專心著述。授徒為業,應紹興太守杜甲之請,任蕺山書院山長,因杜甲傲慢,不久辭去,又主講過廣東高要端溪書院。為謝山學派創始者,弟子有董秉純盧鎬蔣學鏞等。

學術

全祖望在學術上極推崇黃宗羲,用十年時間續修了黃宗羲的《南雷黃氏·宋元儒學案》,又增立學案32個[3],七校《水經注》,提出《水經》成書於三國魏人之手[4],和《困書紀聞三箋》,續選《甬上耆舊詩》[5],並受到史家萬斯同的影響,重視史料校訂,精研宋末及南明史事[6],「時開明史館,復為書六通移之。先論藝文,次論表,次論忠義隱逸,兩列傳皆以其言為題」。全祖望寫了不少傳記散文。碑銘如《忠介錢公第二碑銘》、《天一閣碑記》、《二曲先生窆石文》、《亭林先生神道表》等作品。
晚年的全祖望境遇更加蕭條,「典琴書,數券齒,日皇皇也」,乾隆六年以後竟至饔饗不繼,禦寒乏衣[7],到了除夕,只得忍痛割愛兌去書籍數部,聊度年關。乾隆二十年(1755年)七月二日卒,「所藏書萬餘卷,歸之盧鎬族人,得白金二百金」,十一月,得以「治喪禮」。一說杭世駿與全祖望交惡,全祖望歿後,他扣壓全祖望文集,又竊全祖望文章為己有,編入《道古堂集》[8]。著有《漢書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經史問答》、《勾余土音》、《丙辰公東徵士小錄》和《鮚埼亭》集等。





全祖望_百度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