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ching Chung 感人的作品。我終於了解藝術在於熱情的實踐。80年代初,在清華大學圖書館看過顧先生捐給其母校的圖書(專櫃),坦白說,很平常。當時有點不解。現在讀了這篇,了解了一些。謝謝您們。
反回憶錄:最後的晚餐(楊索)
時間是1976年,我16歲的文藝少女期,常流連美新處、史博館、純文學書屋。年初,報端刊出顧獻樑教授在天母自宅成立「新代文化藝術中心」,可免費看展覽與表演,我為之心馳神往。
開幕日,我進入位於蘭雅的雙層建築,空間清簡無刻意陳設。頭大身形小的顧老師,被一群人圍攏於中心。我看了畫展與一齣《蠟梅》,認識了剛回國的李元貞女士。
許多細節模糊了。1979年的日記末尾,我寫著:「二月帶顧獻樑老師的兩個孩子去大湖拔草莓。」那日在高速公路上,新手駕駛的男友開一台鮮黃色麵包車,兩個孩子站起來推他、不斷大吼:「快!快點超過他們!」
前一年夏天,我與男友帶九九、一百去天母游泳池,兩個孩兒很皮,在泳池打水仗。我忽望見顧教授的大頭,他不知何時來了,卻只悄悄旁觀著。
開幕日,我進入位於蘭雅的雙層建築,空間清簡無刻意陳設。頭大身形小的顧老師,被一群人圍攏於中心。我看了畫展與一齣《蠟梅》,認識了剛回國的李元貞女士。
許多細節模糊了。1979年的日記末尾,我寫著:「二月帶顧獻樑老師的兩個孩子去大湖拔草莓。」那日在高速公路上,新手駕駛的男友開一台鮮黃色麵包車,兩個孩子站起來推他、不斷大吼:「快!快點超過他們!」
前一年夏天,我與男友帶九九、一百去天母游泳池,兩個孩兒很皮,在泳池打水仗。我忽望見顧教授的大頭,他不知何時來了,卻只悄悄旁觀著。
銀行存款只有5000
當晚顧教授邀我們用餐,他似是常客,被引至安靜角落。我是茅塞未開的小丫頭,他卻視我平輩,閒話家常、平起平坐。那一夜,我猛然覺得自己是大人了。
那餐有豆瓣鯉魚、回鍋肉、乾煸四季豆等。記得最末是乳白色的蘿蔔絲鯽魚湯;但又好像是略有浮油、三、四花椒粒的蘿蔔連鍋湯。然,令我回味一生的是,道別時,顧老師表情嚴肅說:「你要往藝術方向走,不管是什麼形式,因為你有熱情。」
那是與顧教授首次也是最後的晚餐。那篇日記結尾:「老師3月21日猝世,享年65歲。他的銀行存款只有5000元。」
近年我才漸知他早年行止。從中國、美國、台灣,他如藝術的傳教士,終生傳揚不悔。從活躍於上海、北京,在紐約與周策縱等創立「白馬文藝社」。1959年受胡適、梅琦貽之邀來台講學。短短二十年,他如觸媒,提攜過席德進、間接影響李雙澤,播種於大學建築、藝術等科系,但並未享身後名。
葬禮來了許多年輕人,靈堂掛著他的兩句話:「藝術是我的宗教 青年是我的導師」。蓋棺前,我隨隊伍繞靈柩一匝,牢記了這位老海派的臉龐。
那餐有豆瓣鯉魚、回鍋肉、乾煸四季豆等。記得最末是乳白色的蘿蔔絲鯽魚湯;但又好像是略有浮油、三、四花椒粒的蘿蔔連鍋湯。然,令我回味一生的是,道別時,顧老師表情嚴肅說:「你要往藝術方向走,不管是什麼形式,因為你有熱情。」
那是與顧教授首次也是最後的晚餐。那篇日記結尾:「老師3月21日猝世,享年65歲。他的銀行存款只有5000元。」
近年我才漸知他早年行止。從中國、美國、台灣,他如藝術的傳教士,終生傳揚不悔。從活躍於上海、北京,在紐約與周策縱等創立「白馬文藝社」。1959年受胡適、梅琦貽之邀來台講學。短短二十年,他如觸媒,提攜過席德進、間接影響李雙澤,播種於大學建築、藝術等科系,但並未享身後名。
葬禮來了許多年輕人,靈堂掛著他的兩句話:「藝術是我的宗教 青年是我的導師」。蓋棺前,我隨隊伍繞靈柩一匝,牢記了這位老海派的臉龐。
1954夏,浦麗琳自天主教學校畢業,至紐約市全工半讀,白天上班,夜晚在紐約大學攻讀經濟,一個她不感興趣但家中希望她讀的學科。在紐約,她和顧獻樑,唐德剛等人成立《白馬社》 (白馬文藝社) 。唐德剛教授在他著的《胡適雜憶》一書中曾對《白馬社》有較詳的記載。
紐約白馬文藝社
[PDF]周策縱教授簡述檔案類型: PDF/Adobe Acrobat - 快速檢視
子林太乙主編之《天風月刊》的一群執筆人,在林家離紐約後共同組成了「白馬. 文藝社」
鹿橋 1958年全家環球旅行 在香港出版未央歌 第一次來台訪親友時會見胡適並贈書
1959年6月17日 星期三
吳訥孫、查良鑑、芮逸夫三人來看先生,談了許久。他們走後,先生說: 吳訥孫是個有學問的人,他研究美術史學有成績,在耶魯大學好像是副教授。1960年 胡適說 未央歌這本書有些地方寫得不錯
檢視/開啟- 附錄:鹿橋(吳訥孫)年表
檔案類型: PDF/Adobe Acrobat與唐德剛,周策縱,周文中等人創白馬文藝社,胡適為該社導師。 民國44 年(1955 年)
查良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wikipedia.org/zh-hant/查良鑑 - 頁庫存檔
查良鑑(1904年-1994年3月13日)字方季,浙江海寧,天津長大。查良釗之四弟,芮逸夫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Academia Sinica
白馬詩社應該不是胡適之先生所創:
近代中國新詩的大老,且是胡適先生當年所創「白馬詩社」的一員,名學者周策縱先生,在他2002年十月、他八十六歲時,寫了一首新十四行<答李白>:
「你把三千丈長的
一句詩
從盛唐
直摔將過來
我伸手
用兩個揩頭一接
把它浸到一缸
茅臺裏
於今張開醉眼
且給你
回答三個傻字
知道了
居然發現還欠你半行沒抽出來
就這樣讓它永遠在那裏活著罷」
周老師這首詩有點無厘頭的尋事找碴味道,當然要找尋此詩的起興脈絡,定與李白那「白髮三千丈」的誇飾句有關,周老感到時間飛逝、瞬已人間白頭、奈何不得,只好藉酒消愁、說幾句瀟灑自適的話而己。李白的詩拋向人間千載以上,不過是自我調適,何曾希冀這麼久遠的後代人與他答話。-----向明【中秋‧飲李白的月光】
在紐約上空飄散的“五四”遺風 |
★文/鄧炘炘 |
白馬詩社,這個被忽略的文學群體,某種程度卻是“五四”精神在海外的延續,是海外學子家國情懷的寄託
2009年10月26日,著名美籍華人學者唐德剛先生去世於美國舊金山家中。消息傳入國內,引起史學界巨大震動。唐德剛在中國大陸地區以作家、口述歷史學家聞名,他的《胡適口述歷史》、《李宗仁回憶錄》、《顧維鈞回憶錄》、《梅蘭芳傳稿》、《史學與紅學》等著作廣受好評。但鮮有人知的是,唐德剛還是一位活躍的新詩詩人。有人估計,唐德剛生前大概“有詩三百首”,不過唐自己覺得,“沒那麼多,但我想一百首上下大致是有的”。
所謂新詩,是指“五四”運動前後產生、有別於古典詩歌的、以白話為語言手段的詩歌體裁。提到新詩,不可略過胡適。胡適是“五四”新文學運動的主將,堅決提倡白話文的是他,率先以現代漢語書面語寫新詩的也是他。唐德剛和胡適是有些淵源的,雖不是胡適正式教過的學生,但也算是私淑弟子。上世紀50年代初,閒居紐約的胡適,常去哥倫比亞大學中文圖書館看書報,與在那里工作的唐德剛成為忘年之交。在一次閒談中唐德剛問胡適:“什麼叫做新詩?”胡適答說,新詩就是“要用有韻味的語文,寫出你心裡的意思,要避免陳詞濫調,要不怕俗語俗字……”。
或許,唐德剛對新詩的熱愛多少源自胡適的點撥。而1954年,由唐德剛等幾個中國留學生在紐約自發組織的專寫新詩的小社團“白馬文藝社”,也算是對“恩師”的某種回報。
恬淡無欲的業餘組織
在中國知識分子“戰後”於紐約成立的文藝團體中,最早的是林語堂於1951年創立的“天風社”,由其二女兒太乙主編《天風月刊》。唐德剛和太乙是哥倫比亞大學同學和好朋友,千字5美金的稿酬吸引著他和其他“多產作家”踴躍嘗試新詩、小說、散文、傳記和隨筆等多種體裁。
可惜,林語堂因應聘新加坡南洋大學校長之職,全家離開紐約,“天風社”被迫結束。唐德剛索性牽頭組織了“白馬文藝社”,約幾個住在紐約愛好文藝的人周末相聚,談文說藝。
“白馬文藝社”中,“白馬”取玄奘白馬印度取經之意,特加上“文藝”二字,為防在當時復雜的政治社會環境中被人誤會作別的理解。“白馬社”沒有會章、口號和入社資格,存在的年月也不過四五年,卻是“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白話新詩發展史上獨特的一筆,它也長久地留在了當年那些白馬社友的心底。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