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民國五十一年春節1962/02/05 日記有東洋文庫大汕著《海外紀事》的記載
主要是介紹陳荊和以及他寫的"十七世紀廣東之新史料"
不過年份與Wikipedia下述記法差一年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春,大汕應阮主阮福淍(書中稱之為「大越國王阮福週」[1])聘請,前往說法。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編: - Page 214 - Google Books Result
1960.2.25
今天有復陳荊和的信。
高友宮先生在台大碩士班的指導教授是陳荊和先生。
陳荊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荊和(1917年9月28日-1995年11月19日),字孟毅,號蒼崖,研究越南歷史和華僑歷史的專家。生於台灣台中市,幼年移居日本東京。
曾經陪葉公超出使聯合國
1966年獲慶應義塾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曾先後任台灣大學教授、越南順化大學、西貢大學、大叻大學、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和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客座教授。後來又曾任香港大學東南亞史教授兼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
1981年退休後出任日本創價大學教育學部及語言與文化研究中心特任教授。
1986年任創價大學亞細亞研究所所長。
簡歷
早年進入慶應義塾大學專攻東洋史。大學畢業後進入位於越南河內的法國遠東博物院與巴黎大學高級中國研究所深造。曾經陪葉公超出使聯合國
1966年獲慶應義塾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曾先後任台灣大學教授、越南順化大學、西貢大學、大叻大學、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和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客座教授。後來又曾任香港大學東南亞史教授兼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
1981年退休後出任日本創價大學教育學部及語言與文化研究中心特任教授。
1986年任創價大學亞細亞研究所所長。
主要著作
- 《河仙鎮葉鎮鄚氏家譜注釋》武世營撰;陳荊和注釋;台灣: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文史哲學報第7期,1955年
- 《十七世紀廣南之新史料》(內容為《海外紀事》);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60年
- 《艮齋詩集》鄭懷德撰;陳荊和《艮齋鄭懷德:其人其事》;香港:新亞研究所東南亞研究室,1962年
- 《十六世紀之菲律賓華僑》 香港:新亞研究所,1963年
- 《承天明鄉社陳氏正譜》陳元爍編輯;陳荊和《承天明鄉社陳氏正譜畧》;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964年
- 《國史遺編》潘叔直輯;陳荊和《國史遺編的編者與內容》;香港:新亞研究所東南亞研究室,1965年
- 《新加坡華文碑銘集錄》 和陳育崧合作, 香港中文大學,1970年
- 《嗣德聖制字學解義歌譯註》阮翼宗原撰;陳荊和譯註 香港中文大學,1971年
- 《往津日記》阮述撰;陳荊和編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
- 《校合本 大越史記全書》、 吳士連、范公著、黎僖等撰,1984年‐1986年
- 《校合本 大越史略》 陳荊和編校;東京:創價大學,1987年
外部連結
- (中文)海外華人研究-陳荊和
- (中文)當代史學──陳荊和教授著述目錄.
海外紀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外紀事》六卷,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徐石濂著,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刊行。徐石濂,江蘇吳縣人,生於明朝末年,卒年無考。徐石濂擅長繪畫詩文,明朝滅亡後,石濂不願臣服清朝,辭別老母,削髮出家,杖錫雲遊,曾任廣州長壽寺住持,法號大汕。
成書經過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春,大汕應阮主阮福淍(書中稱之為「大越國王阮福週」[1])聘請,前往說法。大汕到越南順化後,被阮福淍封為國師,居天姥寺,設壇傳介一千四百餘人。後遊歷越南順化、會安、尖碧羅等地。康熙三十五年秋歸國,將所作的有關越南的政治、風土和越南華僑狀況,及航海往來所見,輯錄成書共六卷,前附仇兆鰲、徐釚等序,名為《海外紀事》。石濂和尚還有《離六堂集》十二卷傳世。注釋
- ^ 《海外紀事‧本師<海外紀事>序》,17頁。
參考文獻
- 清大汕著 余思黎點校 《海外紀事》中華書局 2000年 ISBN 7-101-02037-2
- 清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海外紀事》
- 《大南實錄·大南列傳前編·石濂傳》卷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